高校师德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00

高校师德论文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1

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湖北省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队伍,湖北工业大学于2014年进行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一年的学习,使我对“师德”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认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师德师风建设分析

本次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围绕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认真进行分析:

(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对一个教师来说第一重要。教师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近几年国家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反腐”的口号,开始提出这个口号时,让很多一线教师疑惑,教师哪里有腐败的机会呢?对于站在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的腐败来自哪里,主要来自学术的弄虚做假、挪用科研经费、剽窃和抄袭。大家试想一下,老师要求学生“从小不能抄袭”,而作为高校老师却进行“论文抄袭、弄虚作假”等行为,这如何教育学生,让学生信服,这是让人最不能忍受的,因此爱国守法对教师来说第一重要。

(2)敬业爱生。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应该做到“忠诚事业,志存高远,以教师职责为己任”。但如果想做一个师德高尚也就是所谓“好老师”的话,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心、关爱学生。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如何关爱学生呢?除了要关心学生,还要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冷暖,更应该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学习知识和发展个人能力同等重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学生时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要想更快的适应社会,在大学时期就要锻炼做事、为人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教师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人格和观念”这也是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这些观念可能不同于教师的观念,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观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正确引导使他们健康发展。

(3)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是教学工作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必要道德规范。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大学教师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一重任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严谨治学的一生。严谨治学首先体现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认真备课做到烂熟于心,合理的安排课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进行课后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这都是对教学的严谨态度。其次严谨治学还体现在不断钻研专业上。俗话说的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因此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不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搞懂、搞透,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到国内、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提高理论知识,与企业合作增加实际工程经验等。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系统的知识,还要具备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所以说,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4)服务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可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我只要上好课和完成科研任务就好了,而对于服务社会的责任缺乏正确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让很多高校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科研偏重学术性和理论性,脱离了实际,结果是上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科研成果只能是理论,很难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高校教师掌握大量高科技知识,同时也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要让这些知识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必须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就是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的推进,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积极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走向社会,增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师的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2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上海某高校的“两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5份,其中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为98%。这一数据与该校的德育教师人数基本吻合,说明本次的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和现状

此次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爱岗敬业现状、教师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现状、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现状、教师的师生关系现状、教师的责任感现状、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现状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的基本情况现综述如下:

1.在教师的爱岗敬业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够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工作中去。除了上课以外,教师在教育上所花时间超过四小时的占64%,每周与学生交流所花时间超过四小时的占59%;专心于本职工作,不从事其他兼职活动的教师比例占57%,而有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教师则不足10%。

2.在教师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认同度较高。其中,认为自己的德育知识和教育水平属于中下水平的教师仅占10%;另外,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相关的学术报告、培训、研讨和进修等活动,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3.在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有89%的教师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认为不太喜欢的只占2%;调查显示:有66%以上的教师认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受尊敬的,而认为不受学生尊敬的只占2%;另外,有6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是有发展空间的,而认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占10%,认为完全没有前途的只占1%。

4.在教师的师生关系状况方面。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是较为深刻和到位的。占82%的德育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是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而认为不太了解的只占2%;同时,从高校教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认识来看,他们对新时期学生工作所面临的特点、困难和问题所持的态度是比较科学的,认识也是比较深刻和到位的。

5.在教师的责任感状况方面。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及其教学工作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对师德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有84%的教师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教育事业为荣”是部分或完全能做到的;另外,分别有78%和63%的教师在选择其职业期望时选择了帮助学生发展及获得学生的认可;同时,学校教师对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持有高度认同的态度。

6.在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状况方面。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教师在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压力。调查从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职业压力方面显示了当前部分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同时显示了教师在各种压力面前对从事其他职业的基本想法,分别有9%、65%和26%的教师是经常想、偶尔想及从来不想从事其他职业。

三、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受市场自身的弱点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感,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既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只教书不育人,无心钻研业务,从教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还有的教师不关心集体,对学生缺少爱心,过于关注于自己的个人得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部分教师事业心不强,缺乏职业理想

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本身不感兴趣,把教师这个有着特殊要求和神圣职责的岗位仅当做谋生的手段,把教育工作等同于一般的职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职业群体中的一员,其关注点往往是个人的收人,教师职业观念模糊,工作目标不明确,片面强调职业待遇和收人,忽视了其责任和义务所在。有的教师把取得职称仅仅当成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待遇,一旦取得了职称,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也有些教师出岗不出力,把学校内的工作仅仅作为一种副业,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人到在校外寻找挣钱的机会上,这不仅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校的凝聚力。

3.部分教师价值观念失衡,育人意识淡薄

在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一些不健康思潮伴随而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对师德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导致一些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功利化和多元化趋势。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功利思想膨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教师价值观的失衡和扭曲必然会引起在行为上的失范,致使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下降,削弱了奉献敬业精神,导致育人意识淡薄。

4.部分教师师德意识较差,不能为人师表

有的高校教师自身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师表形象欠佳,师德意识较差,自身修养不够、对学生缺乏热情和关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存在组织纪律性松懈,生活散漫的现象;也有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没有了原则性;在学生面前缺乏表率作用,不尊重学生,上课时信口开河,随意发挥,观点偏激,敷衍塞责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对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师德建设领导。要加强师德建设,基础在于教师,关键在于领导。有效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是师德建设的基本条件。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就是因领导不力,存在思想认识的偏差,政策导向的错误引起的。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尤其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

二是要完善制度,建立师德规范标准。师德规范是约束、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标尺。只有首先对师德规范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才能增强师德建设的目的性,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同时,这种师德的规范应纳入高校制度建设的部分,才能更加科学地推进高校的师德建设。当然,师德的规范也会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地不断变化,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三是要强化考核,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师德考评工作是教师绩效评价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强化师德的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评价体制,把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教师考核评比机制中,要加大师德的分量和比值,师德考评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成准确、量化的标准,要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教师的真实情况,做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的相互统一;要定期开展师德考评活动,加强师德考评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

四是要改善环境,形成师德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教师需要自我内在激励,外部的环境激励机制同样重要。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整个学校有一种高雅的校园学术氛围,为广大教师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环境条件,学校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集功能,通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一个文明、清新、高雅的校园道德氛围,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从教,并把教书育人和发展学术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建立相关的师德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师德典型,形成崇尚先进师德的良好风气。

五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师德发展体制。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是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德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例如: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业层次高、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员吸收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对师德评价不合格、业务素质低的教师采取离岗培训、自修方式加以劝解,限期整改仍不过关者坚决调离教师岗位,实现优胜劣汰,优化教育队伍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在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对一些道德品质较差的教师,制约措施订得无力;师德师风建设还没有建立一个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都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手段呆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有赖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文件[2004]16号.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育部文件,200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播者,是高校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价值观念的引领者、人生成长的培育者。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情操如何,不仅展示着辅导员群体素质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出发,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打造优秀高校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研究主要通过外部的途径来实现,比如加强师德宣传、开展师德专项培训、严格师德考核、注重师德激励、严肃师德惩处等,这些方式和方法对于提升师德、减少师德失范有一定的作用。但师德的强烈主观性使得这些途径存在不足,因此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就显得重要。

2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内涵

自我领导这一概念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是源于领导科学理论中研究重心的下移。1986年Manz在《管理学学会评论》上发表了《自我领导:组织中自我影响过程理论的拓展》,这篇论文被公认为是自我领导理论形成的奠定文献。在这篇论文中,自我领导被解释为领导自我朝着目标绩效趋近的自我影响过程,不管任务的完成是源于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自我领导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本文采用赵国祥、梁瀚中(2011)的定义:自我领导是个体基于自身的特征、认知和需求,采取一定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行为策略,从而达成目标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它包括三个维度行为聚焦策略(自我观察、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奖励、自我惩罚、自我提示)、内在奖赏策略(思维聚焦于内在奖赏)、建设性思维策略(预想成功表现、自我对话、评价原有信念和假设)。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主要内涵是强调一种由内而外的师德修养提升过程,它通过高校辅导员的行为聚焦、内在奖赏和思维模式三种策略来达到师德建设效果。师德建设的行为聚焦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修养的自我认知,充分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意义,自我进行师德建设目标设定,自我观察和自我提示修正师德失范行为,从而引导自我进行行为管理,鼓励能达成良好师德目标的积极、意愿行为。师德建设的内在奖赏策略的目的在于使高校辅导员注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或其他工作中令人愉快的部分,重在使高校辅导员享受工作本身,从而获得工作中的胜任感、自主感。师德建设的思维模式策略目的在于使高校辅导员和学校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抑制消极或扭曲、极端的思维方式,制定有效的辅导员师德评价、考核方式,从而帮助高校辅导员有效达成师德建设目标。

3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策略

道德修养和品质是非常主观的,只会通过人的行为在客观世界反映出来。道德修养只有真正地内化于心才能实实在在地外化于形。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策略,已有的坚持价值引领、注重宣传教育、强化岗前培训、规范政策保障等提升方式往往是滞后的、被动的,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则是突出强调高校辅导员由内而外的师德修养提升,强调在外部影响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辅导员的自我领导。

3.1强化师德建设的行为聚焦

将师德建设摆放在高校辅导员选拔和培养的首要位置,突出强调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观察、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奖励、自我惩罚、自我提示。自我观察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查验自我师德的行为,这样便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认知,使他们明白良好的师德与师德失范,明白哪些需要强化,哪些需要减少。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高校辅导员更能有效地设定师德建设目标。师德目标的设定可以分为隐性的和显性的,隐性的目标建构在自己的内心中,而显性的目标则是展露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而自我奖励则可以用来强化高校辅导员那些令学生、学校和社会满意的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同样,自我惩罚也可以有效地塑造高校辅导员的意愿行为,只不过是从自我奖励相反的角度,即通过减少师德失范等消极行为的方式。自我提示用来鼓励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比如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写师德评价表或列任务单等方式来把精力集中于塑造师德养成目标。总之,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一系列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途径,提高师德建设的自我认知,强化师德建设的行为聚焦。这种强化的师德建设的行为聚焦,真正从心理层面使辅导员的师德建设转化成一种强烈的自我认知,有助于辅导员完成良好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树立。

3.2突出师德建设的内在奖赏

坚持从品德优秀、成绩优异、能力突出,致力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中选拔高校辅导员。通过师德教育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成为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令人愉快的部分。高校辅导员追求良好的师德、优秀的作风是一件愉悦的过程,而这种愉悦的过程既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环境的一部分。使辅导员享受工作或任务本身,从而获得工作或任务中的胜任感、自主感。一方面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在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中优化德育教育方式,采用高校辅导员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增强高校辅导员德育过程的愉悦性。同时,学校要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把培育良好师德师风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挖掘师德楷模、展示优秀事迹,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快乐的师德建设氛围,使师德建设转化成一种持续性的内在奖赏,增强师德教育的有效性。在构建辅导员自我激励方面,侧重制定一些能够真正激发他们内在动力的条款,辅导员自己可以制定师德教育自我奖励机制,利用一些小奖励激励自己强化师德教育;学校层面则可以探索更多渠道,比如予以更多的自主权,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权利,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能够采用更灵活的方式等。

3.3创新师德建设的思维模式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4

1.理想目标弱化。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不同的理想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当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虽然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但并不是完全脱离于社会。社会上不少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现象,诸如干部队伍中的钱权交易、执法队伍中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有偿新闻、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等,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冲击甚大。在许多高校教师的心目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蜡烛精神”、做“春蚕”、当“人梯”,已不再是响亮的职业口号,也很难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个别老师看来,自己能够干好本职工作,又不违法乱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份工资就不错了,什么崇高理想、无私奉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等等都过时了。一些高校教师的自我设计很简单:搞好专业,保住饭碗。因而,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自己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大礼,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小节,大礼不可不讲,小节则可以不拘。长此以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自然发生偏移。不少人以有高额存款、私家车、宽大的住宅、高额的“出场费”为荣,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给多少钱讲多少话,做多少事,“按酬付劳”,甚至在对学生进行考评的过程中,也错误地运用等价交换原则,大搞“钱分交易”,使“礼物分”、“人情分”、“关系分”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状况都使人民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2.育人意识淡化。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学校领导、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还以宣泄自己消极颓废的思想为诚实坦然,靠奇谈怪论来彰显个性,用传播小道消息来吸引学生;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3.敬业精神欠缺。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只是苦于“没有别的地方好去”,暂时滞留在教师岗位上,因而他们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懒懒散散,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宗旨。

4.学术浮躁功利。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高等学府,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原因很简单,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然而,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必须搞科研的,更不是每个教师搞搞科研每年都能发几篇文章的,但是,情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于是乎,校园开始躁动,学术也更加功利了。有的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热衷于“短、平、快”,为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气候”,常常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教师甚至违背自己的学术良心,做出一些违反基本道德的事情,如抄袭剽窃、请人、署名不实等等。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化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失范的主要成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再加上目前各高校扩招,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增加,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学术论著发表困难,缺少国内外进修机会,教师待遇改善缓慢等实际困难,也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2.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高校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甚至在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高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当然,除了科研指标好掌握之外,学校重视科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一指标决定着学校的排名、声誉和地位,事关学校的前途命运(比如能否纳入重点院校建设、能否得到经费支持等等),所以,科研指标现在是指挥高校运转的一支魔棒。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如科研编制、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在评职称、核定岗位时科研成果数量的“一锤定音”等等,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

4.教师收入状况未改善。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比率高达41.%,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使命感。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三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的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质的地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如果说以前高校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大学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2.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光有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健全高校师德规范。自建国以来,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涉及阶级斗争,往往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思想教育则强调教师应该树立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努力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而总的说来前两者重于后者,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师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反映了这种转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必须尽快颁布一个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于规范的内容,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把《纲要》的普遍要求与高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要求,制定高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高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设立部级、省级、校级奖项,对在教书育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4.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学术研究本是为追求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诚实。高校教师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学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所以高校教师特别需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诚实可信的学术美德。古语说得好,“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培养优良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要引导高校教师自觉担负起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和使命;第二,不片面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防止“科学的”和“学术泡沫”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作风;第三,制订学术规范,倡导“先进分子”的高尚人格;第四、“德治”和“法治”并举,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严惩学术道德失范者。总之,要发扬同志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所提出的“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努力做到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勃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5

教育部在1999年为解决经济及就业问题,提出了大学扩招,随着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递增,高校开始涌现出一个庞大的队伍,即青年教师队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总人数已达到88万,总比例达到高校教师总比的62%。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许多特点: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7,80年代,捧着书本苦读二十余载,大多数直到拿到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与传承的年轻人赋予了千钧重任。这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骄人的业绩与显赫的名声。在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时,许多青年教师在忙乱中已把“师风师德”四个字抛于脑后:只关心学术课题,不知国内外政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忙晋升职称,而忽略教学,使学生怨声载道;只与评审职称的教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忽略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关心论文与课题的数量,而对学术的严谨性嗤之以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够自律。青年教师的现状堪忧,是社会压力,高校环境所导致的。如何使这庞大的群体在若干年后成为各高校的骨干与精华,如何使这几十万人成为副教授,教授之后为学生尊敬,为社会叹服是教育理应考虑的问题。其中,不断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师风师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政治的了解与关心,对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同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得体的语言与着装,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师思维灵活,工作弹性大,大多数工作态度端正,充满着正面力量,高校需要这些青年教师夯实高校的建设,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过热的浪潮中,青年教师还需要道德沉淀与文化素质修养,以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职业道德,作风严谨,蓬勃向上的一支队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五年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经验,总结出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一线教师学术作风不够严谨教学工作不够认真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学生们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对象。而近年来青年一线教师人数过多,岗位认定与职称评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青年教师们将精力大半投入到积累论文的数量,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奖项评选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论文的产出需要做实验,实验数据是大量的试验以及调研产生的,只有严谨的科研才会产出对本学科有积极贡献于社会意义的论文,青年教师有教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因此对于论文产出喜欢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许多论文的产出仅仅是为了凑数,这样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对本学科做出贡献。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且大都发生在青年教师当中。课题的报送面临的压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师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与申请部门协调关系。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导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许多教师听到下课铃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与学生交流,不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对学生有问题的邮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与学术的解释,许多教师一学期过后还叫不出三个以上学生的姓名,令学生及其不满,与师风师德建设严重相背离。与此同时经济过热又导致青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收入过低,想方设法为自己再招揽一份兼职。在各个城市的私人培训机构,经常可见到高校教师在为中小学生们补课的身影。长此以往,青年教师教学的精力越来越少,会严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影响日后的学习。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经验使得课堂上理论内容较多而缺乏动手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一些青年教师不够为人师表,课堂上有时满腹牢骚,将许多时间花在批判社会现状上,不给学生们正面力量,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自己忘记什么是“为人师表”,学生们忘记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

2.2青年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经常可见学生与辅导员关于生活学习的问题促膝长谈,辅导员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情感的依赖对象。但是辅导员队伍的过于年轻化产生了许多道德建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的调查发现现状堪忧。辅导员队伍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学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对学生奖惩不一,有的有严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犹豫躲闪。许多辅导员决定着奖学金等级,优秀学生的称号,学生党员的名额,这就使辅导员们有情感偏向,归根到底是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乐于与辅导员探讨,有些辅导员在道德建设方面不够成熟,很少给出中肯切实的意见,这使学生有时感到困惑,不知遇到问题该与谁去讨论,及其容易走极端,说到底这是师德建设的问题。

2.3教辅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高教的教学机关与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高校机关是高校运转的命脉。青年教师不断地涌向机关也给教辅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青年教辅人员由于社会经验少,对本校的运转缺乏了解,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态度冷淡,知识贫乏是青年教辅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这些青年教室们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师风师德建设有待提高与完善。

3完善师风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参考了不少讨论此论题的文章,大多数作者对师风师德建设的提出建议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标放在强化学习教育,规范教师行范,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而笔者认为,师风师德建设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笔者决定另辟蹊径,提出几点完善师风师德教育的建议。

3.1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以抵制学术不严谨作风

针对科研与教学的两座大山,笔者听取了沈阳药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吴秀萍教授的评论“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学工作者只能在讲台上重复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将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深有同感,抵制学术不严谨的作风,应把第一步放在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去。笔者认为,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应首先承担着一部分科研任务,学校应给与适量的经费让青年教师搞学术研究,并对青年教师的产出论文产出质量有严格的审订,只有发表出对本学科本专业有教学意义,社会贡献的论文,才有可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资格参与副教授的评选。而将更多的教学任务给予教授与副教授,因为学生更喜欢听有着科研经验,创新经历与学术积累的教授们上课,这样学生更有积累,更有启发,个高校产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质量。只有学术严谨,才会更好的完善师风师德。

3.2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成熟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

笔者指出,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文化沉淀,这导致了这些教师视野狭窄,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笔者认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至少学习一门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做出课堂笔记与评价报告,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思想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多下基层锻炼,例如在高铁建设现场试验,在其他高校实验室得出科研数据。此外,青年的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应由评审团反复讨论与不断修改,因为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创新;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使师风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

3.3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氛围

强化管理与严格考核许多青年教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大多数是上班,下课,回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针对授课教师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辅机关应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的氛围,积极倡导“德育为主,教育文本,教学育人”,定期将一线教师聚集起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这些会议成为青年教师表达意见,提出观点的有效渠道。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多多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评选依据,使得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4结语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2013年5月4日,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国各高校要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他们的年龄大多与学生相近,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最为直接的影响。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①因而,探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整体上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坚定“三个自信”,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日益扩招学生、开放办学,学生的类型、需求和价值追求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社会、高校、家长以及学生对辅导员的师德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升,但辅导员队伍的师德状况还不能令众人十分满意,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信仰上的“不够坚定”

高校辅导员的前身是“政治辅导员”,主要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职能不断拓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困难资助、学业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协调等事务性工作几乎占据了辅导员的全部精力与时间,也让辅导员逐渐淡忘了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教育和引导好自己的学生,自身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自觉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高校辅导员疏于政治理论学习,懒于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内心深处有点“崇洋媚外”,推崇西方文化,喜爱过“洋节日”,对国内的现实状况满腹牢骚;当面对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时,他们自己内心深处也没有明确坚定的立场,存在许多困惑或不理解,甚至“人云亦云”,更谈不上让他们站在一定的高度给学生提供明确的解释或帮助“,传道与解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思想教育上的“爱心缺失”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大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不少还是独生子女,参加工作后,自身还沉醉于长辈的关怀与呵护之中,很少体验过社会生活的磨难与艰辛“。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的工作状态,致使他们整日彷徨茫然,部分辅导员产生职业厌倦,逐渐对学生工作失去耐心,对学生失去爱心,表现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接待学生时语气生硬,行政命令色彩浓厚,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意识不强,漠视学生的困难,放任学生浪费时光,体验不到爱心教育引领生命成长的律动与活力,感悟不到人与人信任交流的快乐与幸福,捕捉不到平凡工作中的绚丽与精彩。

(三)管理服务中充满“人情世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平台的发展不断加速,西方价值观通过网络给青年人带来的影响越发直接、越发强烈。高校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多元价值观也在不断影响高校辅导员。个别辅导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变得功利、充满人情世故,主要表现为:在学生干部选聘、困难学生认定、入党条件审核、评优评先、违纪处理等环节上,经受不住各方人士的“招呼”,在“人情”面前不能坚持原则,甚至默认学生逢年过节的礼品进贡,放任学生家长的请吃与拉拢。这种外在的“小得”,严重违背了辅导员内在品质的“大德”,因为它糟蹋了师德精神的逻辑出发点,在学生培养方面未能做到一视同仁,违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

(四)教学科研上的“学风浮躁”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在职务晋升道路上“粥少僧多”,于是许多辅导员就不得不走上职称评定的道路。但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既缺乏教学团队的传帮带,又没有科研平台的鼎力相助,原来的专业领域与现在的工作内容不一致等都导致辅导员难以潜心研究教学工作、难以静下心来搞科研。紧张的工作状态使他们难以静心学习,浮躁、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也使他们难以安心学习,种种原因造成部分辅导员在教学上不认真备课,课堂上照本宣科,简单复制课本知识;在科研上坐不住冷板凳,拼凑低水平的无任何价值的学术论文,利用经济手段曲线出版著作,甚至肆意剽窃抄袭他人的科研成果,或者用金钱雇佣他人为自己炮制职称材料。

(五)创先争优上的“弄虚作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比较宽泛,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几乎都需要辅导员参与。高校各个职能部门为了突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基层辅导员处理本部门工作的积极性,都会使用创先争优机制,量化考核办法,奖勤罚懒。目前,辅导员面对的最常见的考核有:学生处的学生工作考核、团委的团学工作考核、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资助中心的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考核、组织部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宣传部的精神文明考核、武装部的大学生入伍工作考核等。无数的考核项目让辅导员疲于应付,但为了取得好成绩,让领导满意,为自己日后的“升迁”增添砝码,一些辅导员就带领或指示学生干部“弄虚作假”“无中生有”,编造出一些精彩事迹,制造出一些华丽数据,甚至利用经济手段找媒体加大宣传,到处打探考核组成员,请客送礼等。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困境与归因

(一)工作职责泛化,弱化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辅导员被动地存在于教学与行政的边缘地带,扮演着管理、教育、服务等多重角色。而且,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一系列前所未有或过去不以为然的学生事务不断纳入辅导员职责范围,且这些工作越来越重要,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辅导员被迫承担着条目繁多、纷繁杂乱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检查学生宿舍卫生、办理请销假手续、组织各种团学活动、开具各项学生证明、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协调学生人际关系等。这些简单化、流程化、无任何灵活度和创新空间的事务性工作,慢慢地让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工作产生了一种认识偏差: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来完成。辅导员职责的无限扩大化,让辅导员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万金油”。在中国高校传统的等级观念下,辅导员这一职业“不仅成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劳力者’,而且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微不足道”。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辅导员自然而然也就认为自己是学校里最低层的工作人员,工作荣誉度骤然下降,极大地弱化职业认同度,在工作中自然会被动接受任务,缺乏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多元价值渗透,淡化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感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不断扩展与繁荣的局面,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高校辅导员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如“开阔思维视角,活跃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需求,改变教育方式,加强人文关怀”③等,也有负面的,如“信仰上的迷茫,思想上的困惑,道德上的漠视,以及对生活、思维的平面化和游戏化”④等。这些负面的社会思潮宣称现代社会人的自由、幸福、平等、个性被具体的科层组织和社会分工等理性社会所压制,应该漠视社会道德,奉行操作伦理,坚决反对理性、权威的束缚,片面宣扬个性自由,坚信各种虚无缥缈的潜规则。如果不对辅导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教育,就可能造成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下滑。反映到个别辅导员身上,就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功利思想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工作中只顾利益得失、成本效率;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失爱心、信心和耐心;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追求名牌;丧失对他人、集体、社会应有的责任感,丧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甚至在背地里把为人民服务、奉献精神当作笑话来讲。

(三)职业前景不明朗,降低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责任感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⑤这种双重身份界定在理论上可以增加辅导员的发展空间,辅导员既可以向党政领导干部靠拢,走职务晋升之路,也可以向专业教师靠拢,走职称评定之路。但是现实情况是,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科发展,重用在学科建设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辅导员的弱势地位及边缘化角色,使其走职务晋升之路,竞争不过机关工作人员,走职称评定之路,竞争不过高学历的专业教师。职业前景不明朗,让许多入门时激情满怀的辅导员在现实面前成为荣耀与自卑、热情与茫然互相交织的矛盾体,“说起来重要,用起来次要,总结起来可以不要”的尴尬境地,使许多辅导员斩钉截铁地认为辅导员岗位就是个青春过渡性职业,很多辅导员时时刻刻等待时机另谋高就。河南省2006年的一项颇具代表性的调查显示:“该省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不满4年的有3914人,占辅导员总人数的72.4%,不满2年的有1817人,占41.2%。”⑥发展是事业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只有辅导员个人的发展与高校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学生工作师资队伍。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泯灭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目前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基于德能勤绩的考核;一种是基于业绩指标的考核;另一种是基于任职资格的考核。”⑦这些考核评价模式一般都是借用企业管理中的考核方法,主要是紧扣岗位职责特点设置量化考核指标。然而“,这些评价考核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重奖惩轻发展,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而忽视辅导员工作发展功能,评价时也很少考虑到以辅导员为本进行问题的探讨,忽视考评的目的”。⑧因而,这种评价模式缺乏对辅导员本身的人性关怀,难以体现学生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辅导员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量化考核,不能简单地用辅导员参加学生活动的次数、深入学生宿舍的次数,以及与学生谈话的次数来衡量,更不能用学生违纪的次数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来源于“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挖掘潜能、发挥特长、展露个性,看到学生成长成才比辅导员自己事业成功还要快乐,这种教育过程难以用数据来量化考核。

(五)成长阅历不足,削弱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自律

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成长轨迹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什么社会阅历,没有体验过社会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加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备受父母长辈的呵护与关怀,可以说他们自身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父母眼里他们依然是个孩子。工作顺心时,他们热情高涨、信心百倍;身处逆境时,他们情绪低落,怨天尤人。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同时,依然面临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与定型,也面临着知识的更新换代与技能的实践提升,职业道德尚处于认知阶段,道德自律尚不稳固,还未能形成稳定的职业伦理意志,还需要道德他律的进一步强化。另外,年轻的辅导员大多正处于婚姻家庭的起步阶段,不仅工作繁忙,还要照顾老人小孩,整天处于疲劳状态,难免会出现师德失范的情况。高校辅导员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把职业责任转化为内心的职业价值目标,才能在“大爱”精神的驱使下,完成成长蜕变,实现职业道德的自我超越。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指向与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核心

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⑨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更需要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生命线”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实践的指导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因而,高校辅导员要率先垂范,一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精神实质,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重任,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二要积极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高校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讲座、网络、手机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优势,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的侵蚀,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把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引领青年学生精神风尚的旗帜。

(二)永恒的爱心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辅导员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有爱心,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千万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学生。平实、平和、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为他们的外在容貌、学业成绩、经济条件不同而区别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与基础。二是要欣赏自己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蒂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欣赏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个性,容忍学生的缺点,宽恕学生的过错,都是在不断地修炼对学生的爱。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爱心需要传递,一个快乐的人才能把快乐带给别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才会爱自己,才能理解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好好活着;富有爱心的人才会爱父母,才能理解真正的孝心的表达在于感情交流;富有爱心的人才会爱人民,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和谐;富有爱心的人才会爱祖国,理解有“国”才能有“家”。引导学生拥有博爱之心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最大价值。

(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心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勇于承担责任和自觉履行义务的人格素养。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他们应该具备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的政治责任,维护学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稳定的管理责任,做好学生学业指导和规范化管理的服务责任,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育人责任。这“四大责任”的落实,一是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具备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二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和激励辅导员树立牢固的岗位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的“云数据”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

(四)言传身教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关键

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效仿周围人而获得的,周围人的言行可能改变学生的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在学校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一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言行一致,品行端正,自然会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积极正面的行动远胜过苦口婆心、唇焦舌燥的空虚说教。二要榜样示范。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的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关爱学生、文明服务必将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三要自觉践行。辅导员要从细微之处着手,要时时刻刻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大场合与小范围一个样,一群学生与一个学生一个样,严格自律,达到慎独的行为境界。总之,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具有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辅导员辛勤工作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要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来熏陶学生的品格,用智慧来启发学生的思路,用情感来打磨学生的志趣,用艰巨的任务来磨炼学生的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辅导员高尚的师德是高等学校在育人实践中的永恒主题。

作者:张玉新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组织部

注释:

①⑤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Z].2006-07-23.

②张丽.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4.

③杨子.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227.

④蔡福兴.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6(8):70.

⑥陈垠亭.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62.

⑦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研究的高校辅导员考核理论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3.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7

(一)备课不充分

对于备课投入的多少是一个教师能否上好一门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是一个自我提升和思考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内容,也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如果教师在课前不进行充分地备课,他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教好学生的。

(二)教条主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将书本上的内容搬到了PPT上,讲课的时候,不能脱稿、不能联系实际,使学生听起来很是乏味。在大学里,教师本应是传授思想的角色,可大多数教师还是只能教枯燥的理论,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体现大学教育的特色,使大学教育丧失了它与基础教育不同的功能。

(三)不积极进行自我提升

如果要当好一个大学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积累,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不脱离时代,才能使教出来的学生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却是大多数教师,由于对于前途的不稳定而担忧等因素而不能安下心来做学问,抱着应付的心态来对待教学,这样其实是对学生极大的不负责任,也是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和教师的职业道德。

(四)重科研轻教学

民办高校由于其独特性,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下,本应该是重教学、重实践的,但是,在现实中却是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因此,造成了一些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在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以及教师薪酬的调整制度中,科研所占的比重大多大于教学的比重,而且衡量科研成果的依据就是论文的发表,这样的体制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太符合。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将太多的时间放在科研上,必定会减少教师教学的精力,同时,教师不并不代表他没有思考或者不做研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充实和提高,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其实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会把课也上得更好,但是,这些却没有办法用一些具体的标准来衡量,无法放到制度中来对教师进行评价。因此,造成了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院校来说,也是一种违背师德的现象。

二、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建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高校教师尤其如此,因为,它与基础教育不同,其教育对象是心智已经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在大学期间,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的看法,影响着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以后是否能更好地回馈社会,而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能否培育出身心健康并且符合社会要求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因此,针对以上在民办高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背师德的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端正态度,正确看待学生。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不好、自我约束力不强,但是,他们同样有着对于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在学校里学到使他们以后能够走向社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首先要改变对这些院校学生的看法,不能认为他们是一群不可教的顽劣之徒,不能认为他们不爱学习就以一种应付的心态来对待他们,不能平时不认真备课,也不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的学习与提高。第二,做好备课工作,写好教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的手写教案曾经一度风靡网络,严廷德教授也被学生大力传颂,学生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严廷德教授的认真、负责与静心,而这些正是当下高校教师所缺乏的一些认真的品质。在严廷德教授看来:“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如果过于依赖它,反而会让学生的强制记忆能力、瞬间记忆能力、书写能力等得不到锻炼。手写、板书的方式能够带动课堂互动,有利于让学生回归传统、融入课堂。”现在的年轻教师习惯用多媒体做教案,没有静心剖析的备课,很少会有人手写教案,但是,“手写”其实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毅力等优秀品质,做学问、搞研究都需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慢慢积累文化学养。年轻教师更多地应该学习老教授的毅力、认真、负责与静心,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学问,才能教好学生。第三,丰富教学方法。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大多文化基础不好、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但是,他们普遍思维活跃、喜欢新奇的事物,他们更喜欢在一些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所以,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应该多与学生互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学,例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第四,积极地进行自我提升。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平均不到三年,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却大多是十多年前的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地从各种途径获取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才能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使培育出来的学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没有课的时候多读一些书籍、论文等来充实自己,同时关心社会动态,使理论能与实际相联系,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等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也能使学生受到的教育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应用型的价值。第五,学校绩效考评等制度的改革。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来说,应该改变它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制度,让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学校要在教师薪酬、绩效等制度上进行改革,让教师能够无后顾之忧,安心于教学,将心思多放在学生身上,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只有教师把教学搞好了,学校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三、结语

高校是知识汇聚与创新的来源地,高校教师是高校传授知识、科学创新的主体。民办高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办高校的招生数量也在连年增加,那么,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需要一大批致力于民办教育的高校教师,然而,在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中,师德建设是其中最基本却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8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2]秦鸿滨.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八个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3]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师德:思考

今年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德建设年,各高校就如何抓好师德建设都采取了一定措施,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民办院校的师德建设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并加以解决,不然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49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共有25所,在校学生几百万,教师几十万,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影响其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态度,教师的思想意识、立场、观点、道德品质等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经过对某民办高校师德状况调查,感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敬业精神削弱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做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上课胡吹乱侃发牢骚,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的教师把职业仅看成谋生手段,淡化了教书育人职责神圣的观念;有的不安心做教师,舍不得投入全部精力,心浮气燥、急功近利,本职工作得过且过,课外兼职乐此不疲。在教育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对于课堂出现种种不良现象如旷课、迟到、打瞌睡、看其他书籍、甚至交头接耳等违反课堂纪律现象不闻不问,对课外学生中违纪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放任自流;也有个别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后随意发泄对现实、对学校的不满,甚至因为个人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泄私愤情绪,其结果,书也没有教好,又严重影响了育人质量;有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有愧为人师表行为举止失范

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不注重个人修养和言传身教,重得失,轻德行,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带着情绪去上岗,口不择言。行不符义;个别教师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诈骗学生的钱财,在辅导、考试、评卷操作上,有组织地“关照学生”,以提高考试及格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收取更多的费用。违反了纪律,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形象。有的教师纪律观念差,上课迟到早退,打手机,私自调停课,随意更改教学大纲和内容,少留或不留作业,不认真批改作业,考试命题不认真,卷面错误多,泄露考题,不按要求上交试卷,不按时给出成绩;有的教师言行和穿戴方面未能规范自己,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甚至将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有的教师唯我独尊,与同事、同行之间缺乏相互尊重和团结协作精神等等。青年教师在师生关系处理上,存在两种倾向:或忽视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遇事急躁,缺乏耐心,训斥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或不拘小节,与学生过于随便,言行中不注意教师的身份,在同学中渐渐失去威信。个别教师在道德上出现了理想和信念动摇、道德滑坡、人生错位、羡慕以致追求腐朽生活方式等客观事实,少数教师出现违法、违纪、道德败坏、学术腐败等现象,正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放松思想改造所导致的后果。

(三)教书育人失衡爱生之心淡漠

个别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不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而是弄虚作假,哗众取宠;有的教师对待学生厚此薄彼,不一视同仁,以罚代教。在教育实践中,不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职责。育人意识淡薄。由于部分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少,又不愿意花力气去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而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讲不清楚,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透析

要解决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查清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根据调查了解,民办高校的师资人员结构从年龄上看是两头大中间小,多为离、退休的老年教师和刚毕业的年青人,起教学骨干和主力作用的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很少。据某民办高校教师调查统计显示:教师总数471人,60岁以上的121人,占25.69%;35-60岁的46人,占9,76%,35岁以下的314人,占66.67%;5年以上教龄的199人,占42.25%;5年以下教龄的272人,占57.75%。教师年龄分布是“老少碰”,非老即青,中年教师甚少,结构畸形。且青年教师的比例过大,多数超过65%,而且多数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另外,与公办学校的教师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均不高,相关政策模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差,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流动性较大。

(二)聘用制导致临时观念

民办高校的教师来源实行全员聘用制,导致民办高校只注重使用,不注重教育和培养,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师资培训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社会福利待遇又不落实,教职工患病住院、出现意外等情况,民办高校没有相应的医药费报销的政策等。民办高校的教师普遍缺乏认同感,没有稳定感、安全感,和公办高校的教职工差别太大。致使少数年轻应聘者中,有的是以此作为遭逢人生难题后的暂避或过渡,因此。谈不上恒定的事业心,因而忽冷忽热。多抱有临时雇佣观念,没有敬业精神和长期服务打算。

(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误区

首先,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全国普通高校扩招,整个高等教育行业都面临着师资短缺的问题,高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公办高校历史悠久,拥有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生源争夺战中处于优势。生源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没有优秀毕业生,民办高校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其次,人才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也决定了它目前的办学特征:强调规模效应和低成本运作。最后,人才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一定比例的教师流动率可以淘汰不合格的教师,为学校带来新鲜血液。但是教师的流动率过高,对学校的发展不利。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人才流动率的问题,有的老师是“狡兔三窟”,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就马上跳槽。影响人才稳定的主要因素薪酬缺乏竞争力、工作环境、接受培训的机会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

三、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师德问题既是一个“个人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当今各种社会价值观、价值取向的折射和反映:师德建设问题,既是一个当前的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长远问题。任何企图通过简单的几个文件和规定来使师德状况迅速改善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从而改善师德建设的环境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

(一)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基本机制

要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就必须以“以德治校”思想为指导,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机制。一是激励机制。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主要体现在薪酬分配制度上,薪酬分配要打破以往的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做到“按劳取酬”,使收入真正能够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职责、敬业精神、任务复杂程度、业绩、贡献等。精神激励可以通过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评选“优秀班主任”、“十佳德育工作者”等方法,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拥有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是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机制,完善用人制度。由于没有教师的竞争市场,也就不能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不能保证对学校教师的压力。因此,要有效地推动师德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员吸收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对师德评比不合格、业务素质低的教师采取离岗培训、自学进修的方式加以劝解,限期整改仍不过关者坚决调离教师岗位,优胜劣汰,优化教师队伍。三是监督制度。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以及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四是评价机制。师德评价应分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三个层面,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评估活动,推动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营造和谐的师德建设环境

一是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其使命崇高,但实际生活中教师职业尚未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这种反差影响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切实落实《教师法》,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境因素。要通过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大批优秀的德才兼备者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充分发挥师德榜样的作用,加强典型宣传引导。师德榜样准确而真实地诠释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义,承载着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取向。要加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力度,注重挖掘和宣传师德模范人物,在榜样的感染中,促使教师理解和认同职业道德的原则。三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奖惩制度,缺乏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因此,必须逐步建立起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对教师行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从机制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

(三)加强良好教师风范的塑造

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需要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突出表现为教师的风度风范。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终身。教师风范应包括:思想文化底蕴与教师身份相符。做到严谨笃学,锐意创新;仪表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符,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举止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语言要情理结合,富于精神感染力;遇事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与人交往要做到自尊自爱、友善宽容。

高校师德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师德;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师德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就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问题,对上海某大学的部分德育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从中发现问题,并在今后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

一、问卷调查范围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上海某高校的“两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5份,其中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为98%。这一数据与该校的德育教师人数基本吻合,说明本次的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和现状

此次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爱岗敬业现状、教师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现状、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现状、教师的师生关系现状、教师的责任感现状、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现状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的基本情况现综述如下:

1.在教师的爱岗敬业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够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工作中去。除了上课以外,教师在教育上所花时间超过四小时的占64%,每周与学生交流所花时间超过四小时的占59%;专心于本职工作,不从事其他兼职活动的教师比例占57%,而有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教师则不足10%。

2.在教师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认同度较高。其中,认为自己的德育知识和教育水平属于中下水平的教师仅占10%;另外,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相关的学术报告、培训、研讨和进修等活动,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3.在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状况方面。受访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有89%的教师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认为不太喜欢的只占2%;调查显示:有66%以上的教师认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受尊敬的,而认为不受学生尊敬的只占2%;另外,有6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是有发展空间的,而认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占10%,认为完全没有前途的只占1%。

4.在教师的师生关系状况方面。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是较为深刻和到位的。占82%的德育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是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而认为不太了解的只占2%;同时,从高校教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认识来看,他们对新时期学生工作所面临的特点、困难和问题所持的态度是比较科学的,认识也是比较深刻和到位的。

5.在教师的责任感状况方面。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及其教学工作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对师德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有84%的教师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教育事业为荣”是部分或完全能做到的;另外,分别有78%和63%的教师在选择其职业期望时选择了帮助学生发展及获得学生的认可;同时,学校教师对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持有高度认同的态度。

6.在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状况方面。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教师在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压力。调查从教师的职业技能、经济收入、职业压力方面显示了当前部分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同时显示了教师在各种压力面前对从事其他职业的基本想法,分别有9%、65%和26%的教师是经常想、偶尔想及从来不想从事其他职业。

三、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受市场自身的弱点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感,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既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只教书不育人,无心钻研业务,从教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还有的教师不关心集体,对学生缺少爱心,过于关注于自己的个人得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部分教师事业心不强,缺乏职业理想

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本身不感兴趣,把教师这个有着特殊要求和神圣职责的岗位仅当做谋生的手段,把教育工作等同于一般的职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职业群体中的一员,其关注点往往是个人的收人,教师职业观念模糊,工作目标不明确,片面强调职业待遇和收人,忽视了其责任和义务所在。有的教师把取得职称仅仅当成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待遇,一旦取得了职称,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也有些教师出岗不出力,把学校内的工作仅仅作为一种副业,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人到在校外寻找挣钱的机会上,这不仅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校的凝聚力。

3.部分教师价值观念失衡,育人意识淡薄

在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一些不健康思潮伴随而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对师德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导致一些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功利化和多元化趋势。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功利思想膨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教师价值观的失衡和扭曲必然会引起在行为上的失范,致使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下降,削弱了奉献敬业精神,导致育人意识淡薄。

4.部分教师师德意识较差,不能为人师表

有的高校教师自身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师表形象欠佳,师德意识较差,自身修养不够、对学生缺乏热情和关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存在组织纪律性松懈,生活散漫的现象;也有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没有了原则性;在学生面前缺乏表率作用,不尊重学生,上课时信口开河,随意发挥,观点偏激,敷衍塞责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对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师德建设领导。要加强师德建设,基础在于教师,关键在于领导。有效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是师德建设的基本条件。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就是因领导不力,存在思想认识的偏差,政策导向的错误引起的。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尤其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

二是要完善制度,建立师德规范标准。师德规范是约束、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标尺。只有首先对师德规范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才能增强师德建设的目的性,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同时,这种师德的规范应纳入高校制度建设的部分,才能更加科学地推进高校的师德建设。当然,师德的规范也会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地不断变化,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三是要强化考核,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师德考评工作是教师绩效评价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强化师德的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评价体制,把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教师考核评比机制中,要加大师德的分量和比值,师德考评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成准确、量化的标准,要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教师的真实情况,做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的相互统一;要定期开展师德考评活动,加强师德考评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

四是要改善环境,形成师德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教师需要自我内在激励,外部的环境激励机制同样重要。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整个学校有一种高雅的校园学术氛围,为广大教师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环境条件,学校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集功能,通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一个文明、清新、高雅的校园道德氛围,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从教,并把教书育人和发展学术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建立相关的师德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师德典型,形成崇尚先进师德的良好风气。

五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师德发展体制。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是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德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例如: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业层次高、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员吸收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对师德评价不合格、业务素质低的教师采取离岗培训、自修方式加以劝解,限期整改仍不过关者坚决调离教师岗位,实现优胜劣汰,优化教育队伍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在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对一些道德品质较差的教师,制约措施订得无力;师德师风建设还没有建立一个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都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手段呆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有赖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文件[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