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1 18:02:03

高校健康管理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1

1.1项目化分解

所谓项目化分解,就是用系统、整体的理念和思路,采用逻辑整合的形式将心理工作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并分别进行管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项目化为: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学、心理活动、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日常事务和学生组织管理等六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下亦可再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同样,各个学院亦可按此方式对学院心理工作进行项目化分解,结合校、院两级心理组织机构确定的目标、要求,进行逐层分解,并将具体的目标要求、任务安排、执行标准、工作内容、进度要求、经费使用、质量管控措施等进行细化、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组和每一个项目成员。同时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考评,建立竞争机制和绩效鼓励,以此带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积极性。作为心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善于发现可利用的资源,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需要,并将这些资源和需要转化为可执行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将复杂项目分解、细化为简单项目,将分散的工作整合、集成、打造为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和预案,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理清脉络,做好协调与统筹工作。

1.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选对人,其次是管好人。通过委任或竞争的方式确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或负责小组。对一些特殊的项目,可采用委任等方式,在委任时要根据其工作经历和经验,专业素养和个人兴趣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人选。对普通或一般的项目,或大多数人都适合的项目,宜采用竞争等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将委任和竞争结合起来选择项目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管好人,最重要的是建立项目绩效考评制度。考评过程中要以项目的类型、难易为衡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有区分度的考核标准体系,对各级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进行逐级、综合考评,并据此进行考核和进行绩效奖励。

1.3项目时间管理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何时开始,二是何时结束。根据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节点,选择合适具体的项目启动时间和结束的具体日期,依靠项目进度表来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项目进度表应当根据项目特征、师生需求、资源共享情况、项目执行的工作日历、风险管理计划等统一考虑,估算项目工期,确定结束时间。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记录进度表,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在完成制定项目进度表的工作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进度表进行过程管理和监督,主要把控好项目的推进情况、工作进展、主要成效等,并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和调整。

1.4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解答“这个项目好不好”的问题。在管理学界,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知识领域。现代项目管理认为,质量管理应当是全面的,具有全员性、全过程性、全要素性的特点。从高校心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看:心理工作项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师生群体大小、师生受到正面影响的程度、对学校或学院心理工作的贡献值等。对项目质量的管理还需在有些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参与者随机抽样进行回访、调研以确定项目质量。

1.5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是回答“这个项目值不值”,项目成本与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高校心理工作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更要做好项目的成本管控,尽量少花钱,多办事。除了做好一般的成本管理之外,有必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机动资金,以处理不确定和不可预见的事件,这些事件不包含在成本估算和预算的结果中,但它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项目化分解、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等可作为项目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考量指标,而项目时间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主要用作项目负责人等考核指标。

2心理工作精细化服务初探

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精”是“精益求精”,实现工作最优化;“细”是“细致入微”,做到工作的细致化。高校心理工作精细化服务可从体系结构、工作队伍、组织实施、保障设施四个方面加以构建:

2.1构建精细化的体系结构

心理工作体系应形成预防为主、加强疏导、及时干预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应紧紧围绕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成长和生活的环境、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等设置精细化的内容。预防环节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防止心理问题和心理冲突的发生;通过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和掌控能力,学会自我成长,能够有能力处理好成长中的挫折和阵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疏导环节,应建立起立体、全方位的沟通渠道,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网络,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体系。在干预治疗环节,应由更专业的机构与人员来进行,比如精神卫生中心或者专业医院。学校应围绕如何配合治疗建立起相应的精细化心理援助。

2.2组建专业化、专家化的工作队伍

心理工作队伍精细化建设要充分考虑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水平,以“术业有专攻”为思路,打造一支“技术有特长,领域有专长”的专家型咨询和教学队伍。此外,还要加强队伍核心专业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发挥核心人物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提高整个队伍的工作水平。队伍的来源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广纳贤才,专兼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相组合,形成梯队化、结构科学的工作队伍。同时要充分重视心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这也是心理工作队伍精细化的必要保障。

2.3设计、完善精细化的实施流程

心理咨询的流程、实施方案要更加精细,更加精准。从心理咨询的提前预约开始、心理咨询的初诊接待、心理咨询中的阻抗、下次咨询的约定、心理咨询个案的探讨以及咨询后的追踪随访等都必须依照科学化、专业化的特点设计详细的流程,这是心理咨询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涉及到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加强多方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全方位、流畅的工作模式。因为涉及的方面和人员较多,只有精心组织、细化工作流程、做好过程管控才能确保工作有效、有序进行。在过程管理中,每个环节的关键要素,可采取的途径,有效可靠的变通方式等都需要有细致的流程,采取错误的措施,将对学生造成重大伤害。

2.4建设必要的软、硬件保障

准确判断学生心理水平需要专业的测评工具,规范心理工作者的工作需要可靠的制度。因此学校要从软、硬件建设方面入手,做好精细化设计和服务工作。例如,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精细化建档,掌握了解大学生心理的成长轨迹、评估心理工作措施的效果。在制度建设方面,对心理咨询设置、心理教育活动管理、心理工作考核和培训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与管理。此外,还需有适合心理工作的各项各类硬件设施。比如: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是以硬件设施为基础,推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精细化服务。

作者:陈剑 郝秀娟 单位:山东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秋月.试论精细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93-94.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可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贫困大学生。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地各高校都有不同的比照标准。首都高校管理部门认为,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可视为贫困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同,因此贫困生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因家庭收入少、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据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有贫困生有几十万人,1999年在校贫困生约100万,2000年在校贫困生增至142万,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达300多万,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如此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有部分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于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如何切实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人生,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觉得低人一等;其次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出类拔萃,而在高手如林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往往难以承受;第三,学习环境的改变,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第四,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他们产生压力,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长此以往,使得他们变得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二、高校贫困生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小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厌世等。这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贫困生人格的形成。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

(二)内在因素——自我评价标准缺失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一)首先解决经济困难

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形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此,社会、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国家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贫困生的部分学费。加大奖学金的投放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社会应积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贫困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

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量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反映出贫困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在所有学生中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生以关爱,使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1.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2.帮助贫困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

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贫困生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这是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疏导的前提条件。贫困大学生应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可耻、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可以磨砺意志等等。只有形成对贫困的基本理性认知,才可能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产生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强烈的进取心,要肯定并赞赏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良好品质。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积极引导贫困生强化这些优秀品质,树立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经济的贫穷,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改变。特别要利用贫困生中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贫困生产生仿效的愿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健康;教师发展;体系构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身心健康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提升教师健康意识、保障教师健康,也成为促进新时代教师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将教师健康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协同推进教师发展体系化建设,帮助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是对新时代教师发展要求的精准回应。

现行的教师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与新时代校园健康管理要求和教师对健康管理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高校设有校医院(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但教师在预防保健等方面知识欠缺,出现心理问题时常常碍于情面,不愿进行心理咨询,导致教师健康问题反馈不及时、干预不到位、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教师健康发展。第一,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多数高校在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上缺少系统性规划,单纯地把教师健康管理视为校医院(医务室)的“寻医问药”,没有成体系的管理部门、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缺乏高校教师健康资料的建设与分析管理。第二,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职责不够明晰。高校保障师生健康以校医院(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教学部等部门为主,各司其职,缺乏健康校园整体观,缺乏职能部门的牵头管理,缺乏对教师健康职责的分工协作,出现工作衔接不顺畅,交叉领域成为“灰色地带”等问题。第三,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内涵不够深化。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内容单一、形式单一,通常以校医院诊疗作为健康管理的全部,并未从疾病发展规律、教师健康需求出发,实行预防保健等健康管理工作,缺乏教师健康管理的前瞻性工作,存在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内容不完整、内涵扩展不深入等问题。高校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构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体保障、个体关怀”的工作原则,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师健康水平,构建学校主导、职能部门配合、个体健康责任意识加强、自律健康行为养成的立体化发展模式,实现教师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组织体系建设。

学校聚焦教师健康,将提升教师健康素养作为加强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措施。从教师工作实际和未来发展定位出发,精准定位,科学布局,形成自上而下的完备组织体系。2019年初,学校成立北京高校首家教师健康中心,职能归口组织人事部,加强教师健康工作的总体力度。组织人事部牵头负责教师健康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横向上,组织人事部牵头校工会、体育部、校医院等职能部门构建“灵活联动”健康联盟,形成事务共商、活动共办、服务共做、阵地共用的“大健康”格局。纵向上,教师健康中心坚持以“护航教师健康”品牌建设为主线,将教师健康工作统筹融入教师发展工作,与教师发展中心形成合力,一体化融入教师职业发展保障体系,提升教师健康服务水平。

第二,制度体系建设。

学校结合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推动建设“大教师”工作格局制定了《校园健康服务五年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教师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健康发展体系化实施方案》等,明确教师健康发展方向,明晰健康联盟平台职能,细化教师健康保障责任,强化健康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实现健康管理工作与教师发展工作的全方位、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三,保障体系建设。

依据教师多元化、个性化健康需求,不断丰富健康校园发展模式。一是教师健康中心与教师体育运动俱乐部(协会)、校医院紧密合作,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教师健康保健教育培训、健康医疗问诊服务、心理健康培训咨询、体育锻炼和健康养生研究、重疾关爱的“五位一体”的教师健康工作模式。二是搭建立体、多元的医疗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与高层次医疗研究机构、北京知名医院的战略合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专项对症诊疗、体检报告研判、共建健康研究基地等方式,有效提升教职工健康知识并提供有效帮扶治疗。三是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和数据库,建立教师定期问诊保健制度,每年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形成健康报告,实现全体教师个性化咨询服务、健康预警的全覆盖。

第四,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管理;体检结果;后勤服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服务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诸多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高校后勤制度、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现代大学生体质下的高校后勤等方面。但是,大学制度改革下高校师生健康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的总称。数字化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集成性、系统性等[1]。目前,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较多,涉及档案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校园网络系统等。本文将以数字化管理为起点,分析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师生健康中的运用及作用,现综述如下。

一、后勤数字化管理基本概念

后勤数字化管理是利用数字技术使后勤管理实现现代化,利用数字技术选择后勤企业发展战略,大大拓宽了选择范围,实现选择的最优化。后勤数字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运用数字技术为客户和后勤员工设计全新的价值理念,实现后勤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后勤数字化管理的独特性[2]。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则是运用现代技术动态的掌握或了解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服务于师生问题,它能建立独特的价值理念,发挥后勤员工的积极性,动态了解全新的师生健康情况,促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运用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动态了解师生健康状况,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更加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促进师生健康。

(一)高校医院

高校医院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对高校师生的健康体检、健康分层、健康评估以及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支持。根据高校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内容将其分为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数据管理两部分。教职工健康数据主要采集学校定期组织的健康体检结果,并与往年结果进行比较,实现不同教职工健康情况进行分层和跟踪管理。而大学生健康数据主要通过入学健康体检和学期体质测试获取,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大学生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健康信息咨询和教育[3]。

(二)高校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教师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能够改善师生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教师能根据学校师生健康管理情况加强学生健康干预,如:运动技能培训、运动方案的制定、健康咨询等。学校定期组织体育老师对师生的运动状况进行测评,为制定相应的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形成高校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库[4]。同时,高效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监督、制定运动方案的实施,使得采集的数据更加科学化。

(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均配备心理咨询中心,它对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中心能够针对高校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心理调查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其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方法对高校师生心理状况、情绪、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等进行测评,建立心理测量、心理调查等相关信息,保证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信息能全面、连续、动态并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定期、不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普查。

三、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保证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实现对全校师生健康的动态了解,根据师生身体状况加强健康锻炼。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效果,学校应该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功效。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属于后勤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学校医院、学校体育院系以及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整合,以充分利用健康监测、评估等相关资源,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5]。

(二)提高对师生健康服务的功能

师生健康数字化平台在高校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数据的采集,建立相应的电子健康档案,根据师生实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同时,高校后勤部通过对师生进行动态监督,能为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要求,满足体育、医学预防保健、心理指导,对师生健康指导、健康信息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完善的保障,为社会健康管理方面输送专门人才[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能够满足后勤管理的基本需要,动态了解全校实施的健康体检状况,将高校内有关健康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教职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功能,对师生的健身进行科学的指导,能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美国将发展大数据提升到战略层面[N].中国电子报,2012-07-17(3):90-93.

[2]王武海.高校供暖能源浪费问题与管理节能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1,24(4):28-30.

[3]范,姜群瑛.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新视野[J].中国高教研究,2013,18(9):90-93.

[4]闫冰.深化后勤改革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提供可靠保障———郑州大学后勤改革纪实[J].高校后勤研究,2014,76(2):8-11.

[5]吴悦.后勤集团发展战略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4,38(2):14-16.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5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中特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000~5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6

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心态上,所谓心态决定成败就是这么个道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进步,当前大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要比以前要大得多,所以很多大学生在这种竞争中逐渐地扭曲了心理,逐步地走向了人生的反面。在学习表现上就是很多学生不去选择用真本事去应对考试,而是通过弄虚造假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业有消极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进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面临困难的心理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这样学生就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学习成绩,这样他们就会通过自身努力在学习上有新的收获与突破,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我们要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要努力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使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可能最缺乏的就是实践能力,有的大学生自诩满腹经纶,有的大学生自夸学富五车。但是真让他们去处理一件事情、真让他们去进行决策管理、真让他们去经营生产,可能就会显示出很多不足。这种不足说到底是实践能力的不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实践就有了新的认识,就会重新看待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就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就会通过实践去总结经验,最主要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再惧怕劳动、使学生不再拒绝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摸清思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总结经验。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只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浓,越来越注重自身发展,很少甚至不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这种思想和做法完全是错误的,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因此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爱国情操,要有集体意识和民族意识,要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融入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中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稳固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的情感和对人民的热爱,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客观冷静地看待世界、可以培养大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可以培养大学生成熟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总之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爱国情操是需要多方面教育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因为它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理,它能从根本上稳定大学生的思想,所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率的培养报效祖国的人才。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大学生

近年来,国内高校关于学生自杀或其他心理疾患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加,社会各界深为忧虑和震惊。大学生是传承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痛心地看到,这个本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高素质群体却出现了种种自杀现象,而且自杀死亡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大学生自杀原因的探讨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知识群体,自杀死亡的人数近年来也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生部做的统计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有一些有自杀倾向的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伴随着矛盾、冲突、缺失父亲或母亲关爱的环境中长大,逐渐让自己“自卑”起来,总感觉低人一等,也感觉自己是社会可有可无的人,形成孤僻、冷漠、缺乏爱心、无责任感的扭曲人格。

第二,社会因素。目前,就业难带给大学生压力巨大,求职过程中屡战屡败,无法接受自己比其他同学“差”,无法面对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更无法接受自己未毕业就失业的严峻现实,从而选择极端做法进行“回避”。

第三,个人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些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独自面对高校生活,无法适应。

二、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类似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最近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健康心理建设起到初步的成果。那么,作为教辅单位的图书馆,在此过程又应该如何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特有的职能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等整体素质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图书馆当中的馆藏以及相关文化拓展活动,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深远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比教室更重要。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自我学习、追求成长的知识环境,就应该肩负起充当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课外教育辅导角色,通过与课堂上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文化讲座、摄影展览、书目导读、主题讨论等形式来开展多种有声有色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途经与方法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有些大学生由于工作、人际、情感等方面引起抑郁、苦恼、愤恨等负面情绪时,由于自卑、胆怯、害羞等各方面因素,他们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以至他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危险状态,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即让学生懂得相关的知识,学会察觉个人情绪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途经,这就需要图书馆在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的同时,有意识地为同学们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图书馆如果能够围绕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安排来做好导读工作,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明辨优劣,择优而用。因此,图书馆要对学生的外借、内阅书刊情况随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并针对情况正确引导,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阅读鉴赏能力、自学能力、演讲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在具体工作中,可设立岗位导读员、咨询员,或向学生口头推荐书刊,或编写“导读书目”“推荐书目”“好书评介”等,向学生宣传介绍内容好、价值高的好书、好作品。按专题从大量的书、刊、报等各类文献资料中筛选出优秀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编辑成册,印发给学生,以此作为导读的一种有力措施,指导学生阅读。

在做好导读工作的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馆舍和文献资源优势,经常组织一些如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专题系列讲座、智力竞赛、音乐欣赏、文化沙龙、中外名著书评、书画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不但对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开发潜能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高雅的文化环境下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既是高校图书馆的崇高职责,也是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

另外,将图书馆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组织的日常运作结合起来,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团组织、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巨大,其下属各部门在学生中相当有影响,号召力也强。图书馆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发展,就必须深入到这些学生组织中,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当他们组织各种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知识讲座等活动时,图书馆要及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以提高他们的竞技、表演水平。而且,图书馆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也必须有学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其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将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素质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虽然我国高校学生自杀现状令人担忧,但是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从根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学习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处理在学习、交友、生活、择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发挥教辅角色的作用,改以往的被动服务到今日的主动传播,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尽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曾鸣,彭瑶.浅谈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齐宗新.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学习,2004年第5期.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管理;现状;新模式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艰辛历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思想上层建筑的追求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大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更多上升到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上层建筑高度。本文试图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合理有效地探究正确的方法路径研究。[1]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中国已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四十个春秋,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慢慢走向强起来,过去人民生活的温饱目标已经转变为思想和精神上层建筑的需要。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今天,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个人、社会、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上来,特别是高校学子们的心理健康。[2]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人才,仅仅具备知识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善的,国家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与心理健康并重原则。[3]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针,着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真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这样一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学生、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正在有序进行当中,高校大学生数量正处于逐步增长的趋势,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随之增多。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相结合正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最初在上海各大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并取得显著效果。过去由于缺乏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高校跳楼轻生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问题时有发生,归根到底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导致。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高校已经开始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陆续开展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测试与评估,并对每名学生做出测评报告,将其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由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师逐一以访谈的模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疏导,这种“过筛式”的测试与后续咨询疏导服务在辽宁省已经全面开展,取得显著效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指引高校大学生走上理想的发展道路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团队体系不完善。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团队体系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大高校竞争发展的一项重要评定标准,同时也是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所在。虽然近些年来教育部下发相关文件,关于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队伍建设标准,但实际落实情况确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分析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大学期间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部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造成严重影响。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医院等部门人员兼任,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只是硬性完成课时任务,难以达到教学标准。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建立不完善问题也尤为突出。据统计,全国目前仅有少部分高校开设校园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难以满足相应需求,并且咨询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某些高校能力较差的咨询师将学生们的咨询仅仅当作简单的聊天,没有专业咨询及情感疏导,并且没有对咨询做出相应判断的能力,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极其不尊重。聘请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费用相对较高,仅有部级重点院校具备相应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人员编制有限,很难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部门岗位需求。(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隐秘性”问题。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秘性”特征。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刚刚成人阶段,很多心理方面问题也在此时一并出现。面对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敏感话题,很多学生选择的是回避与沉默,这就造成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由于内容的隐秘性而难以启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情感阅历不深,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控制情绪,难免会做出一些的荒唐举动。面对“抑郁、孤僻、固执、胆怯、精神病”等问题,学生们认为这是被他人嘲笑的敏感话题,想方设法地隐藏自身的心理问题。由此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求助率相对较低,学生们不愿意面对面说出自身的心理问题,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其实这种思维是完全错误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个人不可避免出现的,大学生们应该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像秘密一样隐藏起来,这样将会更有利于自身接受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使学生们能够走在健康的成长道路上,这就提醒我们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秘性”问题已迫在眉睫。

四、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的方法及路径研究

(一)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师资团队建设。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能否做好,相关师资人才培养问题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培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相关专业科学,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人才,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构建一系列专业科学工作体系,同时配备相关考级准入制度,达不到专业能力水平评估考试标准不得上岗。各大高校应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合理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组成独立的校园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疏导,并以专业知识去引导学生们正确处理自身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配合后期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是否已经真正解决自身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团队建设最根本目的。(二)构建动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新模式。动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虚拟性与广泛性特征。将动态网络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发挥其本质特征。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备很强的思维逻辑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授课模式使学生们很难当堂理解和吸收其核心知识点,课后又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造成研究困难。通过动态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可以充分利用动态网络平台的录像回放功能,学生们当堂没有消化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学回放功能进行反复研究分析来解决相关课程疑问[4]。其次,利用动态网络平台的虚拟性特征,在高校官网上开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平台,并且由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成员为学生在线解答心理健康问题。这种与动态网络相结合的新模式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咨询求助率过低的问题,学生们认为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咨询平台以匿名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师提问,既可以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又可以避免暴露个人信息。目前,部分具备完善师资力量团队的高校已经在其院校官方网站设立心理健康服务板块,辅以专业能力较强的咨询教师为学生服务。这一板块的建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来说,不仅有机会深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构与特征,而且还可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真实案例的资料收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形成更为独特的教育教学新模式[5]。动态网络在未来将会成为高校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联系的一道桥梁,动态网络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相结合已势在必行。新时代下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才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以自身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才会拥有美好而又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代条件下,面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勇于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澜,张浩,赵航.动态网络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7):156-157.

[2]王艳霞.浅析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8,(7):12-13.

[3]李如林.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人民检察,2017,(20):5-9.

[4]罗引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231.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全育人”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主要包括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学科建设与育人队伍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三全育人”,高校首先应开展育人相关工作研讨,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科研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方式创新、文化与管理服务等建设的基础上,发动全员参与育人工作,深刻反思、总结当下高校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在完善的顶层设计下创新育人路径,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劲的推动力[1]。

1“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的基本依据。但从目前高校的心理育人现状来看,距离“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仍然较远,部分问题突出影响育人成效。其一,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全员参与度较低,部分参与度高的院校也存在育人队伍组织分散、不成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队伍专业性差、辅导员综合素质较低、部分教育管理部门零参与等方面。首先,高校“三全育人”队伍专业性差,与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历史短、起步晚有关,育人队伍中的成员多为其他教职工兼职,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其次,辅导员不具备过硬的心理健康育人素养与经验。作为高校管理与学生的关键连接者,其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缺失将直接导致育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高校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对此次“三全育人”工作的参与度极低,未能真正起到机关部门的带头作用,导致全员育人理念不能贯彻落实,也影响了其他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其二,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还普遍存在过程管控机制缺失的问题。例如,心理育人的阶段性目标缺乏,具体的“三全育人”工作项目目标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工作内容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调适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工作成效不高。又如,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过程缺乏必要的、严格的考核,在众多的政策指导下,落实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可以说,虽然目前众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三全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工作过程未得到有效监督,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三,高校的“三全育人”工作参与阶层与参与方式较少,教育合力程度不足。一方面,“三全育人”并非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真正的心理育人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合力,但就目前而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建立三方联动机制,高校单方面的工作发挥的效用有限。另一方面,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手段相对传统,仍然以心理育人为主,并且形式为一对多的讲座式教学,互联网对接模式相对稀缺。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根据“三全育人”的总体方向进行了适当的变革与创新,但具体对策与落实情况、手段仍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反思与持续探索。

2“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对策分析

2.1立足全员育人,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全员育人指高校从管理层到基层教职工,均充分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共同推动高校心理育人进程。为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队伍,要求高校首先做好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原则与对策的教育顶层设计,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自身道德素养与心理育人能力[3]。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时,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来自专职的心理教师,因此,尊重专家、把握主力,是打造专业化队伍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做好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主体骨干填充。目前,高校教职工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最广的人是辅导员,因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推动。2014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做出了具体要求。对此,高校应引以为据,充分整合辅导员心理培训内容并形成系统化体系,针对辅导员开设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的培训课程,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教育专业化能力。为保证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的高效性,高校还可鼓励辅导员组建心理教育支持小组,配备相应的心理育人工作资源,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以打造辅导员的经营骨干团队。另外,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还要求增强管理层在管理与服务上的心理育人工作成效。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以学科教师为主导,忽略了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作用。实际上,为确保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作用与效应,使其在心理育人工作中摆正心态,明确个人职责,才能真正带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队伍高效开展育人工作,这对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度也具有重要意义[4]。总体而言,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首要基础,确保高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心理育人的工作中去,才能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氛围,才能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2强调全过程育人,督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落实。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延展到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始终,即将心理育人工作常态化、细节化。要实现全过程育人,除了打造专业化队伍,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还要求高校建立相关机制督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地与落实,为确保心理育人成效提供确切保障。首先,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价值观、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状态也不一样,高校要将心理育人高效化,将德育与心育充分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成才始终,必须改变过去以阶段性结果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应该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例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大学生,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应注重其初步萌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并充分认识到该阶段学生仍然缺乏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理智处事、处世”为理念,适当开展人际交往、适应大学生活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或课程,并将其核心理念延伸到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中去,使学生能在日常学校文化中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方式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交友观、生活观、学习观。又如,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则可开展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构建与社会职场接洽的健康心理。再如,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其他困难时,如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等,容易表现出情绪与人格的重大转变,这就要求辅导员或者其他教职员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总的来说,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就要明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经历的心理状态,以此为导向构建针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为监督机制提供重要支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有心理健康学科才能完成,要促进全过程育人的实现,高校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其他的学科教育中,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社会道德理想,为培养其正直的人格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高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要求各专业学科教师在其间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融合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也能学到正确的心理知识。2.3坚持全方位育人,创新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全方位育人,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联动家庭、学校与社会,有了三方有机合作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更贴合学生实际,也更符合社会需求。要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应充分认清社会潮流与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基于此不断深化高校对心理育人工作的认知,并取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首先,在打造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时,高校应明确合力育人的具体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环境等。其次,高校应充分取得大学生家庭的合作,尤其在辅导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差、文化气氛缺失的学生,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支持。再者,高校还应打造社会的联动平台,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模拟社会场景,使其参与到社会的心理健康建设中去,帮助其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另外,打造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空间,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心理育人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开展相关主题调研活动等。又如,教师通过网络调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搭建网络互动平台。

3结语

“三全育人”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革的总体目标,要求高校要充分做好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机制构建工作,既要打造好心理育人的硬件,构建良好的队伍资源与设施资源,也要形成良好的心理育人软件,打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诗彧,孙仪.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途径探究[J].中国报业,2020(20):91-93.

[2]朱娟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良影响和预防教育[J].国际公关,2020(11):137-138.

[3]李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教育策略探究[J].农家参谋,2020(23):226-227.

高校健康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导方针;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科学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实践中,高校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总体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才能保证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达到到校所要的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发展。

1.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网络成为了现代科技文明的主要标志,它和人类发明创造的其他科技文明一样,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都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弊,它给人们的生活来了危机。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还处于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还不够,互联网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简单的来说本论文说提及的网络心理学健康指的是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没有使用网络时也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理,要能把握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要把网络与生活区别开来,要保持网络与现实心情态度的统一,不能因为没有网络而消沉,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影响了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在我国,有一些高校学生特此沉迷于网络,喜欢网络的虚拟,可以随时向网络发泄自己的所有情绪,觉得网络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世界却是虚拟的,其实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接触的机会,同时他们也会忽视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的甚至封闭自己的感情,同同学、老师交往都是小心翼翼,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少。还有的高校学生一直都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想敞开自己的心扉,把真是的的自己封闭起来,与同学老师交往时特别的小心翼翼,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实际又是渴望要获得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这种性格上有障碍的高校学生,那么网络对他来说无疑是解决需求的最好途径。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现象过于片面、主观,在情感上面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容易摇摆不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大多都是盲目从众。有些高校学生沉迷在网络中,长期沉迷在电脑里面,丧失了对社会的交流。还有些高校学生对网络的沉迷在于网络游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都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发泄,有些高校学生甚至还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他们过于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忘记了和现实世界的沟通,网络有许多的垃圾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困扰,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难以成熟。

4.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的措施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增长的还有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之前就要让高校学生认识心理健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高校进行课堂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健康心理素质,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高校相关课程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高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要有参照国家一定标准来进行建设,要重视学生对于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的对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辅导。高校要加强学校网络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我国对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是层出不穷,这些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我国网络的安全实施,高校应该紧跟国家步伐,要建立安全的网络健康管理体系,对网络信息要进行筛选过滤,保证学校网络的安全性。高校在进行相应课程教学时要通过相关课程,比如思想品德又或者是法律课等等相关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对于网络的认识,要加强网络的宣传力度,净化上网环境,加强相关法律知识,规范学生上网的行为,加强高校对于网络信息的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信息化社会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高校心理健康的组织管理机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