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7 17:55:29

高校创新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1

1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维观念陈旧

我国教育受传统理念影响较深,“继承教育”是主流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通常都喜欢用统一的一种模式去“改造”学生,结果是学生接受先人知识经验的能力普遍较强,但由于这种“继承教育”本身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

1.2机制不健全,政策导向缺失

虽然部分高校对创新教育开展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推广,但在创新教育的组织形式、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创新教育目前仍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鸡肋。政府主流引导的缺失、创新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评价激励机制的不到位等种种因素,使得教师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业绩并未能在提职、加薪等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

1.3教师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创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完全是由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来决定的,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目前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主观意识薄弱、职业理想缺失,把工资、奖金、福利等显性收益是否得到增加和职称评定是否得到落实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唯一动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致使创新教育的实施陷于困境。

1.4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

在科技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长则四五年、短则一两年,要求我们的书本知识必须及时适时地更新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节奏,而现实状况是高校的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有的甚至十几年不更新,更严重的是学校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验课和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实践动手时间少、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创新教育与实际教学脱节,弱化了创新教育的作用。

2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2.1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冲突,正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沿承的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是创新教育发展的精神、思想障碍。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学会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学会摒弃消极部分,让我们的环境更加适合创新思维的涌现,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转变思想。

2.2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经费的保障投入和支持力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证。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项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第一,高校要落实好学生科研项目的各项经费,学生主要负责项目计划书和申报事项,而项目教师则负责选题和项目的指导工作,一旦项目的立项通过审批,相应的课题经费必须适时划拨到位。第二,高校要落实好实习经费的计划和安排,学校在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阶段,都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经费支持。第三,高校要建立与创新教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场所、图书资料、创新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到位,保证图书室和实验室的有序开放。第四,高校要建构有利于提高教师创新质的职称评审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对教师创新工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使实施创新教育并取得成果的教师,在奖金、福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都能获得相应回报。

2.3以人为本,创新制度环境

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在理念上而且要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把教师和学生关系定位于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第一,教师们在掌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提高创新方面的综合素质;第二,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思想和方法的束缚,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交流互动的氛围;第三,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尝试创新,着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第四,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制度环境,鉴于我国众多高校教师治学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要积极创新制度建设,将教师年薪与教师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脱钩,引导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好奇心和内在动力。

2.4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要加强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高校在教学中要强化基础、注重实践,课程设置要注重创造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激活学生创造的心理。二是要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点,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适时增加课堂讨论时间和学习经验交流时间,通过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和要求,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势必要求自己努力转变思维观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育方法,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柯赟洁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

参考文献:

[1]李卫祥,赵慧忻.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4,3.

[2]胡淑芳,孟辉.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如把握角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05,5.

[3]杨海生.浅谈创新教育[J].和田师范科学校学报,2005,1.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2

1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系统化的创新教育指导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进行分析,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时代意识,认为体育课程只是一门追求身体锻炼的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在以“体质教育”为目标,致力于增强学生体质时,忽略了创新思想的渗透教育。在此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遭到扼杀,而体育创新教育更是被局限在传统的思想下,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只能依靠外部环境中的扶持。教育指导与社会的脱节,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日益下降,不利于学生日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2忽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如今,当代大学生是被社会标榜个性发展的9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缺乏了自立自强、分享的基本素质。但是,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学生在毕业后不仅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自立、分享、互助等基本素质。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团结互助和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但是,当前的高效在创新体育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老路。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片面追求教学的进度与技能的讲授。在这种单一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丧失了趣味性,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严重削减,体育成为了学生应付学习任务、修学分的一门普通学科。

2创新教育视阈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正确定位创新教育,夯实体育教学基础

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种创新热潮的推动作用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在形成的同时也为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产物,其不仅能够扩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够以其自身的文化氛围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实力的提升。在创新文化的侵染下,当代大学生正在不断地积淀自身的人文素养,那么创新教育实践势必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在此大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应结合时展态势,对创新教育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明确其学科定位,并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

2.2优化学科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实施,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学校应从高校与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专业发展差异性出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优先考虑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深入企业了解各职业岗位对学生所提出的体能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针对各专业、各职业特征设置相应的体育项目,并授予不同的职业体育知识和技能。如,机电类工科专业,由于受到职业性质特殊性的影响,其要求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强,且要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针对这类专业,学校可以开设足球、排球等能够增强学生体力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体育强化训练发展自己的上下肢力量、耐力和腰腹力量;而对于酒店管理、文秘等文科类专业,学校则可以选择一些形体训练、健美操、排球等教学内容,这是由于这些专业职业体能对腰、腿部力量和耐力要求较高,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耐力内容,实施模块教学,使之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发展需求,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实施多元化教学,增强体育教学成效

2.3.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单一化一直为社会人士所诟病,我们可以看到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走,在教师示范、讲解教学中,接受教师定向性灌输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在学生配合下,教师也随之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三基的教学上,学生最后所接受的只是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毋容置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长期性地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日益低下,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扩展训练项目,把扩展训练中的游戏、攀岩、盲人方阵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堂中,从而扭转传统体育教学中偏重生理效应的单一的局面,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以及适应力等对重组教学流程,让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实用,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2.3.2渗透德育思想教学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下,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变更使企业面向新一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所特有的竞争性、实践性属性特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培养意志品质。如:田径、武术、球类等课程,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勇敢、机智、果断、灵活等品质,尤其是田径运动,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等品质。这是由于田径是一项剧烈活动,学生在参与短跑、长跑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耐力下降、乳酸堆积等生理现象,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够去克服这些困难。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课程,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创新教育发展形势下,如何构筑创新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所在。高校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发展方向出发,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思想的融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作者:李晶辰 沈杰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参考文献

[1]张玉霞,鲁志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4-156.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华南师范大学;高校共青团;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评价体系

一、高校共青团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的驱动,而科学技术创新显然是其中的核心。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是国家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生力军[1]。因此,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成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阶段性目标: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由此可见,文件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政领导机关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联系和服务青年大学生的纽带,有“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宗旨,也有凝聚青年的工作优势和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在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高校共青团应当紧紧把握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通过科技学术项目、科研赛事、创业实践活动等方式助力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并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为学生在科技创新的探索过程中提供适度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共青团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科技创新时代的号召和使命。

二、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机制时遭遇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不深入,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良好的创新意识是形成扎实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高校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创新教育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时往往只关注活动表面的“亮点”,不注重活动本身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过分强调创新教育体系的模式化,不注重教育本身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二是对培养对象的定位不够清晰,受众面较窄。在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方面仍有欠缺[2]。三是创新教育的宣传报道不深入,榜样典型树立不突出,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创新教育缺乏足够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二)创新教育平台搭建不稳固,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调整,还涉及到高等院校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统筹管理和统一调配等问题[3]。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创新教育方面因高校创新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次生引发了平台搭建不稳固、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对于各类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对于各类活动的投入参差不齐,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创新作品的质量。二是高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协同育人意识不够强,同时由于与其他校级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校内学术资源、经费支持、硬件设备等未能实现充分有效的使用。三是高校职能部门管理过程中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导致二级学院在落实文件精神和实际操作中缺少对接部门,缺乏统一领导,影响创新教育活动进程[4]。四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讲座、社会调查这类简单易行的方式上,而发明创造、创业等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偏低。

(三)专家智库建设不系统,跨专业创新能力不强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从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入手是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前提。尤其是高校创新教育平台的搭建和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专家。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很多高校尚未组建起校级层面的创新教育专家智库,或智库建设不成体系。这一方面导致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所依托的专业评审委员会表现为学科结构单一、团队稳定性弱的特点,影响到大学生创新项目评定和审核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单一学科研究存在封闭性的特点,加之学校缺乏对专家智库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导致各学科、各专业领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也不利于跨专业协同创新意识的形成。此外,大学生跨专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素质有限等也制约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师生创新能力、创新素养、创新需求等方面的源头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激励与评价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推进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管理系统能否真正实现良性运转。高校共青团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尤其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总体而言,目前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存在“两个不到位”:一是对于在创新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激励制度尚未与专业教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业绩、职称评聘、个人职业发展挂钩,导致许多教师不愿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上来;二是对于在创新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激励措施不到位。目前对于学生的激励仍停留在一次性简单物质奖励的层面,未能与学生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修读学分等相结合,导致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后劲不足。另外,高校共青团没有较好地向政府、企业、市场“借力”,学校、学生、社会、市场之间没有形成稳固良性的合作模式,大学生创新项目缺乏有力的成果转化平台,创新项目作品转化难度较大。

三、高校共青团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目前,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机制已有一定成效,师生均已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但受限于高校创新教育执行主体(即高校党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滞后,以及高校共青团自身的角色和地位,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总体效果难以有更高的提升[5]。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切实关注该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资源、拓宽工作路径,建立了以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运作和协同化发展为基准的服务机制。

(一)协同育人,搭建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以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要抓手,以服务青年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营造创新氛围为目标,致力于激发全校师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源动力。在2014年出台建立学生科技创新“金种子”平台的方案,全校共计26个单位申报,最终13个单位获批建立首批学生科技创新“金种子”平台。“金种子”平台旨在打造以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统筹协调、二级单位党团组织建设管理、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指导带动、学生(团队)主体参与的“四位一体”运作模式。由该校共青团整合发展资源、拓宽工作路径,建立以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运作和协同化发展为目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高校创新教育实践的“试验田”、科技创新人才的“聚合池”。并按计划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校内平台”,为专家学者选拔优秀学生,为项目课题挑选研究人员,为科技创新组建动态梯队;二是建设“校外平台”,促进形成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金种子”平台新形态,尝试建立平台成果转化服务机制,以学科专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等为主要形式,争取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企业等的支持,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与各类市场、资本等方面实现更加紧密有效地结合;三是建设“概念平台”,延伸平台工作范畴,实现互联网平台模式,打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与市场资本的连接通道。

(二)项目依托,构建机制

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紧紧把握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需求,以项目为依托,积极联络校级与院系单位、校级各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构建服务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首先是组织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构建“导师指导选题+学生自主研究+学院动态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以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申报的校级课外科研课题已超过1000项。其次是搭建联合培养的组织机构。从2003年开始,该校就成立了学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学生课外科研工作的科技部。目前,该校24个学院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院系团委均设立了科技部或设专人负责学生课外科研工作。这样一来,由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负责统筹协调、资金扶持和项目监管,由二级院系负责整合学院资源、协同管理、开展骨干教师和学生团队培养工作,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校级与院系单位的联动培育。再次是推出“金种子”项目培养体系,分类、分等次进行重点培育。该校从2015年开始设立“金种子”项目,配套激励制度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结合“金种子”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已有成果与成果深化等多方面双向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梯队。华南师范大学一校三区25个单位共上报项目63项,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41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6项,科技发明制作类16项。“金种子”项目较好地鼓舞了青年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实践,研究成果明显。其中6项“金种子”项目获广东省政府牵头、广东团省委及广东省财政厅设立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培育项目资助,19项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项,4项被选送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三)加强保障,培养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盘活重点学科好实验基地等多方面资源,挖掘学科潜力,制定保障激励措施,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做好保障工作。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注重校内资源的大力整合,通过学校统一工作部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藩篱壁垒,积极加强与教务处、社科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等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同开展学生创新活动,整合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努力做到统一项目管理、统一财务审批和统一日常监管。二是开发校外资源。多渠道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多方位构建创新训练基地,多形式引进校外导师,努力搭建人才、项目、成果交流平台,形成“校内学、校外练、做中创”的培育机制,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实现“项目化——成果化——实体化”的孵化过程,推动构建服务创新教育的机制。三是制定保障措施。第一,启动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每年拨出固定经费支持各种类型的学生创新竞赛和活动,主要用于各类校园创新竞赛和活动、学院“金种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师及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保障等。第二,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优秀团队指导教师激励项目,对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项的指导教师,给予奖金奖励,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推荐,在岗位年度考核给予优秀等级,科研成果纳入科研业绩津贴核算。第三,启动优秀团队学生激励项目,对于在校级以上创新竞赛和活动中获奖的本科生、硕士生,为其获得免试攻读本校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资格予以加分或优先推荐;为获奖学生启动以创新教育为内容的灵活学分制,予以免修有关课程并给予一定学分;为优秀的学生创新项目加大后续支持力度,对其进行孵化,推荐选送到创业孵化基地,获取风投。

(四)依托活动,营造氛围

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创新教育的机制离不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推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职业生涯教育、国际交流等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一是举办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实现活动的“体系化”“精英化”和“普及化”。该校历来重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该体系以“挑战杯”赛事为带动,以开展学生创新竞赛和创新实践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以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创新活动为辅助。其中,学生创新竞赛包括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等;创新实践项目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青年教师指导项目等。该校还注重推动科研创新活动的“精英化”,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带动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该校自2004年开始举办校级“挑战杯”竞赛,积极参加历届省级、部级“挑战杯”竞赛,1999年、2015年还分别承办第五届、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在校师生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掀起了竞相开展科研活动的浪潮。另外,在推动科研创新活动“精英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活动的“普及化”,积极开展受众面广、吸引力强的学生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包括“我爱科研”专题讲座、“吃出我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创业模拟竞赛等活动。二是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中的朋辈教育营造创新氛围。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积极鼓励学生创立“无线电协会”“天文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比赛和活动,到创新创业园区参观学习,开展创新能力测评,并聘请导师给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指导和建议。三是打造创新文化产品,将创新教育融入青年教育中。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定期开展“青春演播厅”活动,通过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达人、创业达人等与青年学子互动对话,分享个人的理想与行动、学术科研探索、自主创业等故事,以轻松活泼的对话形式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建立了创新教育对话的校园“朋友圈”,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2]洪庆.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覃礼堂,莫凌云,张鲜艳,等.浅谈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J].大学教育,2014(8):45-46.

[4]闫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376-379.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和谐;文化;创新教育

党的与是一脉相承的,不但提出了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等。高校和谐文化创新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努力推进和提升高校和谐文化创新教育是高校传承社会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水平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增进社会和谐和提高人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简述高校文化教育的基本智能

高校和谐文化创新教育,是指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努力建设学术氛围浓、价值取向高、人际关系和谐、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且健康、生活方式文明且朴素的生态人文等各方面和谐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并且通过这种和谐的文化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适合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高创新能力、高素质文化、高技能的新时代接班人。其基本智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整合智。能是指通过协调高校师生的行动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和谐的高校文化自身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促进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等。(二)导向智能。和谐的高校文化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不但能为高校师生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而且能充分发挥导向功能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为学生规定一种目标模式等。(三)激励智能。和谐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文化教育必定能够培养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榜样人才,他们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是推动高校和谐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和能源,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四)凝聚智能。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良好的和谐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并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二、我国高校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虽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生管理部门,但创新力度不够,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高校物质方面的建设。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增加,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促使高校建筑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向较高水平靠拢,诸多高校都建设起各自的新校区,教室、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等类似的建筑也越来越有特色。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立了电子图书馆,校园网等新型校园文化的载体等,使校园物质文化超前于精神文化。(二)高校制度方面的建设。高校制度也被称为高校的行为规范,是高校文化的一种内隐机制,它涵盖了学校的文化传统、仪式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的保障系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制度方面的建设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例如在制定条文中没有突出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或者制定的都是一些没有灵魂的死制度,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度大。(三)高校精神方面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园精神见面的建设,它又被称为“学校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学校人际关系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目前部分高校的精神文化滞后于物质文化建设,还有一些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等。(四)高校环境方面的建设一个具有创新文化气氛的校园环境对改善校园的学习风气,提升学生老师的精神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环境方面的建设可以从学校传统文化、高校文化底蕴、高校地域文化等方面来考虑。目前各个高校的环境文化建设高低层次不齐。

三、加强高校和谐文化教育创新的途径

加强高校和谐文化教育创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大学教育理念和特定的大学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文化,这主要可以从高校物质方面的建设、制度方面的建设、精神方面的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一)提高高校和谐的物质文明建设。目前,高校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学校的环境和具体情况为原则,通过经费的合理纳入,力求校园建筑的审美与使用有机结合,做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尤其是校园教学设施与生活设施相对协调,兼顾校园环境中软件和硬件的共同发展,并将实用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能凸显校园文化的和谐性,并使校园人能从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首先,高校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和谐的校园设施,选择合理的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这不仅有利于校园德育教育的开展,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须。其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提高高校物质文化的育人辐射力。高校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孕育着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似一本具有巨大作用的隐性教材。因此,高校务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色,把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相统一,共同纳入学校整体的规划中,让校园和谐的文化建设成为高校真正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建设,加强校园媒体等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等。(二)加强高校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搞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建大力度提高校园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加强高校和谐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和谐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激励和保护作用。在教风方面,教职工连成一线,为形成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认真负责、不断创新的教风而努力,并着重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良好的学风,是高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学生走出校门能否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关键。其次,丰富高校和谐文化生活。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在课外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科技、体育、娱乐活动,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逐步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开展高品位的、内容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增强同学间的真实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人际交往的锻炼,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自觉抵制网络沉迷等。另外,还要加大力度发挥高校和谐文化教育的智能,使其能更好地为高校教育发展服务。(三)注重高校和谐的制度文明的建设。制度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三个方面。制度建设是确保高校和谐文化顺利进行的必要的保障,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是确保高校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是规范高校行为的关键环节。并且组织机构建设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制度,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这就需要高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必须做到:确定新制订的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相对的稳定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并强化制度激励机制;在制度出台前,为保证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要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不知不觉得受到熏陶和影响,最终自觉地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等;新的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实施过程中就要求上下一致地认真执行,不允许搞特殊化,并且力求做到从严与“与人为善、求细与求准、合理与精确等相结合的原则。

总之,建设校园和谐文化,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共同促进高效和谐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云.大学和谐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110-112.

[2]杨长春.关于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49-51.

[3]侯才.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7(4):24-25.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3D打印;创新教育;探索;培养模式

一、绪论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3D打印技术已在大部分学科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机械行业,如各种机械发明制作中,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比以往更加方便的做出模型进行实验。[1]此外,3D打印于学生各种竞赛中实物的制作、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师课堂的教具教学展示等方面皆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使之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学校3D打印室的创新建设,有着重要意义。[2]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中,3D打印室在实验室教学中的改革主要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应用3D打印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上。

二、3D打印的特点及优势

与传统加工制造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复杂工艺简便化。在传统制造业的工艺过程中,如果需要加工一个复杂的工件,可能需要不同工种在不同地方进行加工。例如加工一个简单的锤子,传统工艺需经过铣工、车工、钳工、热处理等繁琐工序。而使用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SLM)利用金属粉末进行3D打印则可以简化加工步骤,只需用三维制图软件画出所需加工的锤子的模型图,就可以快速的加工出所建模的锤子。(二)耗材较少。众所周知,传统制造业加工零件大多是用“减材制造”来加工零件的,这种加工方法是在一快完整的原料上做“减法”从而制作出做需要的零件,而且切削掉的材料很难被加工再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损耗。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的过程,它是利用“加法”把所需零件一层层的“加”出来,除了必要的支撑和底座以外,没有多余的材料浪费。(三)制造材料多样性。在过去,限制3D打印技术发展原因之一是材料技术没有突破。打印材料价格昂贵、种类单一使得3D打印技术停滞不前。近几年,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尼龙材料、PLA材料、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生物材料等众多适合3D打印的材料层出不穷,随着材料技术的日益发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的领域将会更加广阔。

三、3D打印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使得各大高校开始注重3D打印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但是,不足也逐渐先露出来,其表现在相关教师资源的缺乏和实验室建设经验上。目前的3D打印教学模式仍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此外,3D打印室的管理模式封闭、僵硬,缺乏自主管理的活力,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学生未能深入了解打印机的实际操作以至于考研或工作之后相关动手能力欠缺等问题。学生一边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一边无法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综上所述:3D打印室创新教育的发展应趋向于以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方向。3D打印的高校创新教育旨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3D打印,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发挥自主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3D打印的创新教育及模式

随着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我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校3D打印室将进行创新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一)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造的基础是动手实践,因此,我们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在这种两相结合的模式下,采用“任务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任务教学法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流程进行规范。活动教学法使学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彼此的想法更容易碰撞,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自由的氛围中产生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前者更加强调学,后者更加强调做,两者优势互补,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在自己动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所制作的物品的结构、功能等属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可以对作品进行优化处理,更好的利用3D打印机进行作品制作。(二)3D打印室运作模式。我校的3D打印机主要由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负责管理,目前实验室中有8台先临3D打印机,一台工业打印机,且本校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人员过于集中增大工作量的现象,我校将预约表的相关文件及所填信息注意事项到官网上,让学生自行打印。学生填写预约表之后应交与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联系打印室负责人员以便安排打印。如果审核未通过,应自行改进或者联系老师进行指导,再次进行预约。预约后若长时间或无故不按时不进行实验,以及违反3D打印室规定者,取消其本次实验资格并予以警告。如下图所示为3D打印室运作模式流程图。(三)3D打印室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实验阶段,提升实验阶段,创新实验阶段。基础实验阶段:依据自由开放的原则,学生们进行自由创意创作,使之熟悉整个学习流程,了解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最后由老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升实验阶段:由老师进行命题,并且给出初步思路,或者在学生讨论时、进行打印时给予教师意见。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后由老师给出指导意见。创新实验阶段:由老师进行命题,给与学生完全的自主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结束之后,由老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总结

3D打印发展前景良好,目前3D打印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但随着各国对3D打印技术的深入研究和重视,3D打印将会以更为优越的性能被引入到高校的教学之中。本文以我校3D打印室为例,将传统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改进实验室运作模式、革新实验阶段,提出创新教育模式。高校对3D打印技术的不断关注和投入,将会拉动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8:83-87.

[2]周达,黄彬彬.3D打印技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35):140.

[3]孙江山,吴永和,任友群.3D打印教育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STEAM[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4:96-103.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管理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一大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所以高校应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寻求更为高效先进的管理方式,认真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发挥创新教育的指导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为了推动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各高校相继扩大了招生规模,让高校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然而正是在扩招过程中,暴露了部分教育问题,例如:高校毕业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和高校教育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一味地强调扩大招生规模,而对教育管理环节暴露的问题不够重视,也没有关注教育管理改革。尽管有的高校认识到了教育管理的不足,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整体改革过于形式化,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只有深化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才能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1.2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有了多样化的需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下,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必须加大教育管理改革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扩招策略,实施民主、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而推动高校教育活动的顺利运行。1.3有利于提高高校对新教学授课形式的适应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为此,高校应紧跟时展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在进行人才扩招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强人才管理,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队伍。

2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现阶段,仍有一些高校沿用过去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未响应国家号召,加大教育管理改革力度。其主要原因是负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已习惯应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如果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势必会打乱之前的秩序。还有部分高校经费不足,而教育管理改革需要较大的成本费用,因此放弃了该项改革,这直接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2.2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注重效益,争取用低收入得到大的回报。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不高,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管理质量低下。高校在实行人才扩招模式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最后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低下。在价值多元化趋势下,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然而有不少高校在构建校园文化中过于形式化,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3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虽然高校已经建立了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管理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也未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创新。如果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将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作为依据,那么无论是管理质量还是管理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由于所采用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的行政化和体制化色彩,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还削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到位,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制约了教育管理职能优势的发挥。2.4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虽然高校开展了教育管理工作,但忽视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教育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性很大。长时间这样下去,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就会不断下降。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政治觉悟,较高的专业能力及整体素质。然而有不少高校将教育管理工作交由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负责,这些人员的管理研究经验不足,管理理念滞后,影响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

3“创新教育”理念下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措施

3.1创新教育管理理念。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教育”理念的融入,为现代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理念侧重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应摒弃过去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第一,教育者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充分了解“创新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积极主动引进“创新教育”理念,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努力。第二,高校行政管理者也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行政管理在高校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据非常突出的地位,是各教学环节的重要支撑点。所以高校行政管理者应根据学校当前的教学状况,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优化完善管理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第三,提高高校管理层的创新教育意识,以创新教育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3.2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随着“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实施,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已成必然。当前,高校应致力于建设具有创新理念的教育管理模式。首先,高校应在创新理念基础上建设校园文化。根据价值多元化趋势,高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应融入创新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其次,高校应借助网络平台构建校园文化。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例如: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况,建立相应的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学生可在该平台上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最后,高校要特别重视构建基于创新的校园环境。高校应充分展现各类有价值的校园文化,并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融入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的文化精神。3.3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高校在优化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创新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首先,高校创新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时,必须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特征,并以此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认真分析教职工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全体师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管理是高校整个教育管理活动的重点内容,出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虑,高校应构建并落实学分制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其次,高校创新完善学术管理制度时,应举办丰富多样的学术研究活动,并加大对高科技的支持力度,为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3.4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育管理人员的支持,只有教育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保证教育管理效果。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要发挥教育管理制度的整体效用,积极创设适合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环境氛围,落实完善的薪资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高校还应安排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使每位教育管理人员都具备良好的素质,从而加快教育管理创新进程。

4结语

高校教育管理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实施,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教育管理改革力度,建立适应于创新理念的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突出教育管理的职能优势,为高校的稳定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鑫.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5(27).

[2]洪宇.创新教育视角透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3]薛苏洋.“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初探[J].才智,2016(11).

[4]赵明月.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赤子,2016(16).

[5]解嵘,丁海奎.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23).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人才拥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高校正是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后续的发展影响巨大。然而,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中仍是采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教育管理效率可想而知。为了促使高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高校必须做出正确的行动对问题进行解决,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问题会影响高校实施教育管理的效果,更会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比如,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教育内容比较落后、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1]。基于此,高校在教育管理期间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合适的措施,以确保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和改善,以促进“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得到全面提升。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得以发展和进步,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学校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其思维和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同时,学校还未具备影响力,其制度不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优化和调整[2]。如此,高校按照以往的教育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单一、滞后、生硬的行政化和体制化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对学习出现抗拒心理,进而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其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综合发展受到阻碍。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教育管理停留在表面,他们认为高校管理制度无法促使高校的发展,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限制和阻碍了教育管理制度作用和优势的发挥。

(二)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

管理效果决定于实施手段。比如,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教育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甚至会带来适得其反的作用。反之,若高校的实施手段合适,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管理制度的作用和优势,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如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不断涌现,高校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局面,在实施教育管理制度中重视管理手段的创新和应用,从而使其效果得以提升,学生得以成长。如此,高校就可以顺利为学校输送优秀人才[3]。

(三)教育内容比较落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实施教育管理工作时,行政命令式的教学模式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4]。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部分高校不仅没有做出应有的行动,还是固执地讲授传统的教学内容,致使学生认识有限、能力有限。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得不到有效丰富,在工作期间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这就丧失了人才培育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教育管理工作,但是其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这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他们认识不到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所以将工作停留在表面,走“形式主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建立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促使高校的发展,是高校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高校对教育管理人员要求较高,这些教育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高的素养、较强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他们的工作可以促使教育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可以提升管理制度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认识不到这一问题,对教育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甚至部分教育管理人员由其他人员兼任,对管理的研究少之又少,其管理效率低下。

(五)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其教学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从团队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教学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考虑,这些教师师德高尚,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能参与、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的项目,能参与校企合作,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但是由于部分高校的历史特点,有的教学团队教师教学理念不成熟,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带头人。并且,大多数中青年教师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没有或很少接触到生产实践,很难对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制度进行积极的配合,所以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二、高校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改革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当前,社会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实施了扩招,促使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提升教育的大众化程度,但单纯的扩招并未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在改革教育期间,还应该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实施有效教育。所以,高校就要实施教育管理工作优化,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实施教育管理创新[5]。

(二)顺应高校教改的需求

在当前时代中,信息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知识及观念不断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教育必须要与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相适应,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现阶段,各所高校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纷纷对教育教学做出改革,在潮流下,高校还应该做出相应的行动,创新和改革制度,建立完善的体系。这样,高校在扩招的同时,还能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这对学生的发展、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其中,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实践,拥有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自然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凸显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一)变更教育管理理念

变更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首先要做出的改变和行动,更是高校走向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较为先进,以德、智、体、美等多种思想并存。在创新教育理念之中,它不可避免地否认了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不了教育管理的原有作用和优势。高校以创新教育制度为发展方向,重视教育理念和策略的优化和改革,这样不仅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于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这一过程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得以提高,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学校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将人才的培育要求、方向都向着教育管理慢慢靠拢,这样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人才应该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人才培育的改革奠定基础。在创新体系实施和开展的背景之下,高校应该格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育,而不是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高校才能顺利发挥教育管理体系的作用。

(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在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期间,学校需要确定创新的目标和形式等,以确保教育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在高校确定教育管理目标和形式时,可以先了解教育的初衷和内涵。在就业转变背景下,学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开放性,吸取更多的优质资源进入学校,以提升学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人本管理模式是高校重要的管理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创建合适的制度,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同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教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全身心参与到教育管理之中。所以,高校要对教师实施和开展奖励机制,对于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的教师实施奖励和鼓舞,促使教师高质量地开展教育改革。事实上,激励制度对于教师积极主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动力和热情[6]。

(三)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最重要的一步。高校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从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两个体制进行创新和优化。而如今,社会信息发达,经济提升,更是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高校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时,需要清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有效性[4]。在日常教育中,高校要服务于学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在高校制度创新期间,高校更应该致力于开发和组织各个活动,对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以为高校后续的发展规定路线和方向[7]。

(四)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教育管理制度实施的作用和效果。如若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过低,那么教育管理者将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学校首先要努力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对于高效完成工作的教育者,学校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奖金、假期,对于没有完成工作的教育者,学校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如布置任务、作业等。对于十分优秀的人才,学校可以提升其职位。其次,针对部分教育者,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教育者可以自由进出和学习,以此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为后续高质量地开展教育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五)提升教学工作者综合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师认识到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才能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然而,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训,所以教师很容易为学校“拉后腿”,因此,高校要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以此来丰富教师认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为后续高质量地开展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如学校内部开展教师培训,并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不同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侧重点不同,一些是教学方式,一些是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等,当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后,教师的教学能力、认识会有一定的提升。此时,学校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成绩考核,对比教师有没有直观的进步和成长,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嘉奖和荣誉等,来助力师资建设的进行。这样,学校就可以培育出优秀教师,建设具备合理的师资结构,为教师后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也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知识。如此,我们就可以从源头保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很容易实现预期的教育管理目的。总而言之,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这些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和解决,而学生也会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出现显著的进步和成长。因此,为了促使学生素质的发展,也为了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以及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趋势,高校必须做出正确的行动,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立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体系。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者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善于总结高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还要针对工作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研究和分析,以制订针对性策略,进而促使高校高效发展、创新改革。如此,高校就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和优势,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璇.“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青年时代,2016(25):2.

[2]郭红英.“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7-8.

[3]解冰.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2.

[4]张芮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7):359.

[5]宋美丽.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J].教育研究,2019,2(5):2.

[6]张倩,邬丽群.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4):6.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期;新闻专业;创新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新闻传媒行业已经开始了繁荣的发展,现在从事新闻传媒领域的从业者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人,对于高校的新闻专业培养,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客观的说,网络社会,新闻传播的方式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从新闻单位管理方式来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在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人员的传播已经有了极大的冲击,新媒体带来的快速传播和便捷传播,使得人人都是新闻人员的趋势开始加强;其次,新闻界的社会价值和功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新的动向,新闻从业者在商业化的压力下出现了新的问题,由此新闻队伍的道德问题和新闻腐败问题也成为了新闻行业重点的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新闻行业趋势的变化,作为高校来说,新闻专业的培养,不能够像传统的培养一样,继续守着传统,要在新时期,创新的改变自身的培育模式,培育出更适合新时代和新市场的新闻从业人员。

一、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创新培养

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新闻传媒人才,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专门的新闻的从业能力,在新闻教育中要具备相应的社会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双重责任,因此,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创新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是一个快速传播和便捷传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有着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新媒体为主的自媒体系统成为了任何人都可以发表新闻的场所,大数据下的浩瀚的新闻,要第一时间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并且才有可能得到观众的阅读,但是,时代的变化导致了新闻量的增加,因此在新闻从业人员做新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其具有社会效益和价值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第一时间的新闻从而抢独家和头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新闻专业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改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育学生,让学生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知识。首先,新闻专业在新的时期虽然繁荣发展,但是竞争力在扩大,除了自己行业内的竞争以外,太多的自媒体人群也参与到了新闻传播中来,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教育中意识到这是新闻专业最好的时代,但是也是最具有挑战的时代,因此在这样的时代中,必须要牢固的树立自身新闻专业学习的理念,扎实的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用自己专业新闻知识去服务于传媒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其次,在新时期,许多新闻已经开始在变味,为了利益和效益,不惜用吸引眼球的方式来做新闻,为了新闻的点击率,不惜违背道德底线,新闻已经违背了自身的职业道德。所以高校培养出来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牢记自己做新闻的职责,在教育理念上要树立学生做有职业道德的新闻人,让学生在未入行之前就树立一种有职业道德的新闻观念,从而用这种新闻观念来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

二、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

专业培养,模式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方式,客观的说,作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要从应用型或者研究型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深度的培养,让大学生深度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另一方面,在培养的过程中,作为新闻专业,应该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成为了新闻专业培养的重点。新闻专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是应市场规律而兴办的,新闻专业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个实践性操作非常强的专业,新闻专业的培养模式更应该在新的时代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再次,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对师资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面的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把自己的知识用在自己的岗位上。因此学校在对老师的培训和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要让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明确自己的教书的职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培训。总之,在新时期,新闻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有挑战也有机遇,新闻专业是一个全新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高校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来说,衡量学生的合格与否要站在社会功能上去评判,让自己的学生牢牢的用舆论和喉舌来传播具有社会主义正能量的新闻,担负起一个合格新闻人的使命,才能在新闻界走出一条具有社会责任的好的道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作者:张斯文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伍顺比.历史•现状•策略———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西南大学,2013.4.

[2]刘肇君.新闻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对策.吉林财经大学,2012.3.

[3]李南.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6.3.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教育;大学生就业;影响探究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在逐年的上升。在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形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压力,很多企业和公司对人才的招聘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就像有很多的企业和公司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的要求都必须是应届毕业生。所以,本文就高校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对当下社会的大学生的就业概况进行分析,结合创新教育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现状

1.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少

高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还是没能够对教育的结构和理念进行改变或是改变的不够彻底。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是没能够落实到实处,就拿2011年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挑战杯”,这是一项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参加的高校仅有109所,参与的大学生也是少的可怜。在模范和带头的作用上大赛确实做的很不错,但是对于相关的院校来说,可能作为一种口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于的居多。

2.缺少教师的指导

就目前的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点开展试点是在全国的重点大学和综合性的大学中的开展形式较好。相对的一些地方院校和民办的高校开展较为缓慢,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多是靠着大学生推动老师帮助创新,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教育的指导和培养。

3.资金和资源的匮乏

大学生是社会的消费者,很难进行创业的项目资金的大量投入,尤其是像自然学科和科技发明的领域。或者是,在其他的创业项目所需要的创业资金数目是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难拿出来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慢慢的减退。不仅如此,就算大学毕业生能够拿出一笔创业的资金,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形态下,创业资源的缺失同样是一项很大的问题,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是很多,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实际资源的配置却没有。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人力资源的协调性配置,对人才高消费的需求

高效毕业生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是处在优质资源的地位。由于近年来的人才市场厨子弄了供求失衡的现象,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的社会上蓝领的工作白领化,导致的高消费现象发生。并且,苏浙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我国急性产业机构的调整等等很多的因素就导致毕业生的择业环境变得大不如从前。

2.就业结构的多样性,对人才培养单一性的挑战

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现代社会的就业结构的多样化是现代社会就业的一个主要的特征,但是就目前大学毕业生要面临的是,人才的单一性培养和就业结构多样性的人才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结构多样性的就业矛盾所体现出的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很难满足形式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区域结构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首先,大学就业的局部性困难以及片面性困难就是区域结构造成的。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的突出,使得地区行的就业环境差异十分的大,就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范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就出现了大学生的就业很是困难的状况。在另一个层面来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只是局部和片面的;其次,就是供求结构的矛盾性质,也就是使得市场专业和实际的市场需求不平衡。第一,因为专业的需求的不平衡,使得专业结构出现了矛盾性,我国的很多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开设是并没有根据相关的市场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课程的盲目开设,使得专业架构矛不够合理,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的状况。第二,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就出现市场结构矛盾。第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导致需求下降,造成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矛盾的出现。

2.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落后

大学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符合。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教学环境不够合理,教学教材滞后,使得教学内容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所以,高校在进行发展定位和教学策略设计时,其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大学教育的师资结构性的矛盾突出。相关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学的水平落后、教学观念的陈旧导致大学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就爱学质量的下降也是大学生的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3.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盲目性和被动性。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的自身的制约因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大学还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选择去偏远地区或是基层以及西部地区的大学是非常的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少,虽然现在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的鼓励政策。但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岁就业观念的一个正确的认识,或是害怕创业失败。在另一方面来说,说明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着滞后。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

为了能够使得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有一个好的开头,高校教育要进行科学认识观、发展观的树立,转变当下的人才教育观念,深化社会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符合社会职业的相关实际要求,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树立培养“就业型、创业型”人才观念,根据社会职业需求多开设相关职业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且,同时对大学教学的课程进行多元化和开放化的教学。大学教育在指导学生选择好选修课课程的学习之外,还要做好的是尽可能多的开设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课程。

2.建设学校人才的培养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教育要勇于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将教学和企业的交流互动加强,并建立起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参与,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高校还要结合当地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学科和专业的合理制定,按照市场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3.从大学生本身进行创新教育的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兴趣

(1)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未来社会的竞争只会是更加的激烈,如果一个人缺乏创新的能力是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的。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感,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工程中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要培养大学生不断创新的思维。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着符合职业实际需要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取得成功。

(2)学校教学环境的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对校园环境的优化和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进行。学校应该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能够使学生潜力发展的平和教学空间,同时,也要通过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对学生进行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五、结语

创新是发展的必要,也会一切事物发展的源头。对与教育事业来说,为了促进高校的创新性教育发展,为现代社会培养新型人才,让现代社会下的大学生能够在就业的时候有着从容的态度和面对职位需求有着足够的能力体现,在大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现代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国家的自我发展的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书论,张玉英.创新高校就业教育助力和谐社会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09-111.

[2]佘捷武,万阳莉,袁淑云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投资与创业,2018,(1):3-5.

[3]邓小康.浅谈高校创新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6):24,36.

[4]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基于全国64所高校的有效样本分析[J].高教探索,2017,(7):98-105.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教育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文件中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高校大批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无疑会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研究生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还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善研究生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研究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对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的创新性人才。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研究生创新教育理念从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做出了理性认识和判断,它提倡教育的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系统,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树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意识,可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二、影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不利因素

2.1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有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继续,自然而然的承袭了本科教育的一套理念,对研究生教育“统”得过死;有的认为研究生教育主要靠导师的“导”,学生应强调自学,实际工作中就“放”得很宽。结果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就出现了“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的尴尬局面。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上没有清醒认识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及功能,以致于被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了手脚。

2.2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知识的积累。目前大部分院校所采用的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够明晰,课程与论文之间的处理关系有待改进。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其研究领域的需要形成完整的知识整体。如果能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课题等因素出发,给予研究生在课程设计上的自由将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

2.3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仍停留在采用“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状态,这种停留在单纯教授书本知识的方式缺少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因材施教,阻碍了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忽略了对研究生自我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易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缺少与其他教师学术间的交流,信息量的不足导致研究生创新知识积累不够,至研究生的论文内容枯燥乏味,创新不足。

2.4创新师资队伍相对落后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有创新精神的导师队伍。目前,我国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还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以致有些导师当了博士生导师后反而进入了科研低谷期,一些年轻学者成了研究生导师后,就离开了实验台,遥控学生做实验。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阻碍了导师的前进步伐,加速了导师知识的老化。研究生水平相对不高也是影响实际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研究生生源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生源往往只进入了少数几所高校,造成有些学校或某些专业往往报考研究生人数比招生人数还少,因此在研究生招生中选优比较困难,造成研究生入学起点不高,培养创新能力较难。

2.5奖惩管理机制缺乏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的奖励只是停留在数额不高的奖学金和几张奖励证书。在一些具有风险性的科研过程中,导师和学生有时还需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费问题,而最终获得的科研成果与给与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种境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不愿在具有挑战性科研事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的惩罚制度几乎没有。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和本科生一样是“严进宽出”,淘汰率很低。只要修满学分,写出毕业论文,就可以拿到文凭。而学生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究竟有多高,很难考核。

三、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举措

3.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前提。首先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的合格公民,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然后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真正的平等地位。只有在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敢质疑教师的权威,提出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上来。我们要把研究生教育从学习场所转变向探索知识的场所,把重点转到培养探索与创新能力上来。

3.2教学方法、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以研究生自学,老师启发引导为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教学中还应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给学生个性化的自由空间,建立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大研究生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更新研究生教学内容,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创新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着眼于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理论前沿,着眼于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工艺,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要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严格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优化课程体系。

3.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创新

首先完善导师的遴选,必须从实际出发,按需设岗。结合教师的实际能力,年龄等因素,尽量以量化的形式制定选拔标准。遴选过程中重视对导师思想道德,政治修养,学术风范等方面的考察。其次加强导师的培训与交流。学校需提供校内导师间的沟通的平台,特别是促进中青年导师向年资较长导师的学习;加强导师的继续教育,增加导师去校外、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邀请校外专家前来指导,帮助导师进行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最后需强化对导师的考评与监督考评应力求全面、科学、公正,并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对现任导师任职资格审核的最重要指标,这是保证导师队伍质量的动力之源。研究生论文的盲评工作和优秀论文评选是一种考核和提升我国指导教师的专业学术能力与水平的好方法,应结合对导师的人格特征、个人修养、学术风范等进行科学的评价考核。

3.4激励机制的创新

在努力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首先学校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研究生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的科技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前沿性和创新性的项目课题申报,学校对优秀的作品及课题组予以立项、奖励并推动优秀项目的成果转化。其次对创新成果奖获得者优先评为特优研究生和免试推荐攻读博士学位。然后可通过评选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根据刊物级别和质量给予物质奖励,对申请专利给予资金资助。最后组织“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在竞赛中开发思维、锻炼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2]宋晨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