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统计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4 17:19:05

多元统计学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统计人才;培养

统计学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笔者所在学校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本文从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就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目前发现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至少包含8种类型: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优势智能能够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于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和特长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教育者的教育思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统计学课程虽然多与数字打交道,但是数字统计并不影响创新思维的运用。教师应该努力把学习过程变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领学生通过参与整个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过程,理解数学统计思想、学习随机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更好地培养个人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统计学课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开展对概率、统计等许多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理论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其知所以然。通过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产生的实际背景、演变过程,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体系的发端、推进,从整体上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比如,讲解线性回归分析,教师可以以中国轿车生产的相关实际问题为例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揭示线性回归分析思想的产生,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运用因变量即轿车生产量和自变量即私人载客汽车拥有量的相关系数据,进一步说明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并且正相关程度很强。接着通过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问题,引出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学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可多采用统计实验课来锻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结合统计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等,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不仅如此,还可以把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数据、课堂外的生活消费数据等具体问题交给学生用统计知识去分析。比如笔者曾经借助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的数据,对学生网购消费的内容进行统计,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统计软件来分析结果,了解学生的消费倾向、习惯以及消费水平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求原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写出实验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改进方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从校园身边的实例着眼,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很快上手,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使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统计学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是把典型性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由师生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启发性,是一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好的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理实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讲授统计调查这一章节时,曾引入过一个日化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考虑以下问题:一是为该企业设计一份统计调查方案;二是此项调查采用哪些调查方法比较符合日化用品的销售;三是如何为该企业设计一份市场调查问卷。在课堂上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组织开展研究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通过参与案例教学的思考、讨论等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够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善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2

1.1学生对统计学不够重视

在目前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不够深入,统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及统计,很多学生仅能联想到统计局、大量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统计学与实际联系不大,无法学以致用,因此重视程度也仅停留在获得学分的层面上。加之学时有限,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授数理统计、探索性数据的挖掘、多元统计方法、西方统计制度等新的内容。

1.2课程内容不够规范

在教学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而且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多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先后介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与回归、抽样推断等内容,但有的侧重于数理统计方法,在抽样推断上花大量的时间,而有的又侧重于传统统计方法,在其它章节上下较大的功夫。

1.3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还不够,而且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发展与变化,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知识。在这种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或许学会了怎样计算平均指标、抽样误差等,但这对提高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极为不利,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4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虽然这种考试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由于考试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前沿知识较少,甚至教师课堂讲课本,学生课后背课本,其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1.5文、理科学生的构成比例问题

目前大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是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同一个专业乃至同一个班级里面可能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文、理学生的混合构成会给教学过程带来很大困扰,难以实施因材施教的方略。而统计学又是一门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多门数学理论课程,尤其在抽样推断部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一般来说,文科学生的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演绎思维较弱。如果文科学生比重太大,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障碍。

2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初探

2.1结合专业制定教学目的,完善教学内容设置

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不能孤立地制定,而是要在明确学生文、理科出身及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与统计学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制定满足专业需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根据应用统计学学科特点,结合各专业统计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在统计学基本教学内容设置基础上,对统计基础理论、统计分布、统计推断、时间序列、统计评价决策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等中高级统计方法部分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介绍,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

2.2在课堂中适当的穿插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的统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十分具体,在模拟实验中接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我们知道统计理论来源于统计实践过程,反过来它又指导统计工作。统计案例教学作为统计实践过程的一种模拟,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3在教学中适当地安排社会实践

在教学中,应适当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环节,就一些学生关心或与专业相关的课题作市场调查。如可组织学生针对大学生们感兴趣的就业问题、逃课问题、电脑使用情况等展开调查,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或体会的形成,全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锻炼了应用理论的能力。

2.4将课堂教学与统计分析软件相结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平时应加强对统计上应用广泛的软件的教学,如EXCEL、SPSS、SAS等软件,提高学生对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能力,锻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SPSS统计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工具。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在文、理科出身和数学功底上都存在着差异,如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将应用统计学的教学重点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上,适度的去掉繁琐的理论证明、推理和计算,增加SPSS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使用统计软件SPSS解决比较复杂的计算问题。

2.5创新统计学教学考核方式

结合统计学自身特点,打破原有的考核制度,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采取“理论+实践”的考试形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可以将考试分为卷面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卷面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部分主要考察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实践操作部分,可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行选题,完成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这种考核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团队”、“合作”等概念有更切身的体会。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3

【关键词】多元化考核;临床医学;实习生;应用;临床实习考核;教学质量

临床医学实习是医学生开始实践的标志,也是由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步骤,通过1年的临床医学实习,将理论知识融合到临床实践中,而关于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直是各医院研究的热点[1-3]。实习生岗前技能培训和考核是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的重要方式,岗前培训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临床技能,考核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考查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4-6]。临床医学实习生常规的考核方式一般是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存在着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多元化考核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广泛认可,为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现对我院本科2014级及2015级82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多元化考核系统在临床医学实习阶段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本科2014级及2015级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多元化考核组(n=41)和常规考核组(n=41)。其中,常规考核组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0±1.5)岁;多元化考核组中男生20名,女生21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8±1.7)岁。两组实习生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多元化考核组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平时考核、过程考核以及终末考核成绩各占不同比例得出最终成绩。考核形式为:理论考试、迷你临床演练评价(Mini-CEX)、临床操作技能评价(DOPS)、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实习成绩构成为:(1)平时成绩占30%;(2)内科理论考试占30%;(3)迷你临床演练评价(Mini-CEX)考试占10%;(4)临床操作技能评价(DOPS)占10%;(5)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占20%。常规考核组采用常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实习成绩构成为:(1)理论考试成绩(70%);(2)临床技能操作考试(30%)。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实习生的成绩,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的兴趣、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综合能力,问卷调查每项满分为1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实习生平均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成绩统计多元化考核组实习生的平均考核成绩为(88.7±3.4)分,常规考核组实习生的平均考核成绩为(79.6±3.8)分,多元化考核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常规考核组(t=11.346,P=0.000)。2.2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的兴趣、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多元化考核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考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4

摘要:统计学已经被列为经济管理类本专科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把课堂讲授与软件操作、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

近年来,统计方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迅速的扩大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统计学这门学科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还相当欠缺等。本文试图在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

1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统计学不够重视

在目前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不够深入,统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及统计,很多学生仅能联想到统计局、大量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统计学与实际联系不大,无法学以致用,因此重视程度也仅停留在获得学分的层面上。加之学时有限,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授数理统计、探索性数据的挖掘、多元统计方法、西方统计制度等新的内容。

1.2课程内容不够规范

在教学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而且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多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先后介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与回归、抽样推断等内容,但有的侧重于数理统计方法,在抽样推断上花大量的时间,而有的又侧重于传统统计方法,在其它章节上下较大的功夫。

1.3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还不够,而且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发展与变化,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知识。在这种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或许学会了怎样计算平均指标、抽样误差等,但这对提高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极为不利,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4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虽然这种考试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由于考试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前沿知识较少,甚至教师课堂讲课本,学生课后背课本,其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1.5文、理科学生的构成比例问题

目前大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是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同一个专业乃至同一个班级里面可能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文、理学生的混合构成会给教学过程带来很大困扰,难以实施因材施教的方略。而统计学又是一门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多门数学理论课程,尤其在抽样推断部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一般来说,文科学生的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演绎思维较弱。如果文科学生比重太大,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障碍。

2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初探

2.1结合专业制定教学目的,完善教学内容设置

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不能孤立地制定,而是要在明确学生文、理科出身及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与统计学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制定满足专业需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根据应用统计学学科特点,结合各专业统计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在统计学基本教学内容设置基础上,对统计基础理论、统计分布、统计推断、时间序列、统计评价决策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等中高级统计方法部分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介绍,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

2.2在课堂中适当的穿插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的统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十分具体,在模拟实验中接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我们知道统计理论来源于统计实践过程,反过来它又指导统计工作。统计案例教学作为统计实践过程的一种模拟,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3在教学中适当地安排社会实践

在教学中,应适当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环节,就一些学生关心或与专业相关的课题作市场调查。如可组织学生针对大学生们感兴趣的就业问题、逃课问题、电脑使用情况等展开调查,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或体会的形成,全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锻炼了应用理论的能力。

2.4将课堂教学与统计分析软件相结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平时应加强对统计上应用广泛的软件的教学,如EXCEL、SPSS、SAS等软件,提高学生对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能力,锻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SPSS统计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工具。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在文、理科出身和数学功底上都存在着差异,如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将应用统计学的教学重点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上,适度的去掉繁琐的理论证明、推理和计算,增加SPSS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使用统计软件SPSS解决比较复杂的计算问题。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5

多元化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中需要依据有效的规划标准,企业具有分离的发展特性,制定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针对性分析企业的投资、负债率、经济效益水平的同时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避免不足之处的存在而忽视某项重要影响因素,构建企业综合发展的经济评价体系。多元统计学是研究多变量数据分析的理论,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某个现象往往被众多变量所影响而非仅仅是一个变量的关系,而且众多变量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能够很好的解决复杂问题,变复杂为简单,降维分析。因子分析思想首先就是建立基本模型,然后采取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其次进行结构简化,就是降维思想的关键所在,使每个分析变量在一个公共因子上面的载荷较大,而在其他公共因子上具有较小的载荷,换言之就是因子旋转法,最后因子得分根据分析情况总结结论。因子分析方法第一步是根据原始数据进而计算样本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步求解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第三步是根据第二步的关系矩阵求出特征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正交化的特征向量;第四步是明确公共因子的数量;第五步是根据第四步的分析结果,求解公共因子的共性方差;第六步进行旋转因子;最后对分析情况作出专业的分析结论。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多元化发展和应用

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评估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有助于企业本体和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多因素现状,需要引进统计学方法和统计标准进行评估和判断,确定影响的维度和内容,根据企业全面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对企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作出有效判断。1.统计学分析方法:统计学主要分析方法就是将多个独立的分析变量通过数值统计分析,通过方程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合理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际发展水平,本文通过2014年湖北省企业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统计学分析,得到企业数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对政府采取相应合理措施调控市场经济,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企业对相关资源和资金的有效利用。2.因子分析法。依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标准,结合相关企业因子的合理分析内容,将相关数据和变量组成最小的新因子,避免其中判断误差的出现,明确企业的上产经营水准,对企业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多个因素的有效评价,从而有效调控企业数量,实现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3.类别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类别分析企业的经济实际数据,合理采用有效的判断准则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组合相似的实际样本,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调整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明确企业利润标准的同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企业实际利润。4.统计学判断方法。统计学的判断方法首先要进行事先的类比分析,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归类,保证样品的实际多元化,对企业进行加权分类,进而作出有效判断,保证判断准确性以保护企业的运营能力。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水平合理选择判断方法,例如函数判断、线性判断等,完善统计学判断方法和标准的同时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准确判断。

三、湖北省企业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研究设计和数据选取本文以2014年湖北省统计年鉴的17个地市的9个变量对企业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X1表示农林牧渔业,X2表示采矿业,X3表示生产制造业,X4表示建筑行业,X5表示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X6表示批发和零售行业,X7表示金融业,X8表示服务类行业,X9表示教育等九类企业进行数据的因子分析。2.实证分析过程首先采取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在做变量之间的因子分析之前进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做相关性分析,依据系数矩阵发现变量之间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处于0.5以上,可以做因子分析,另外KMO值为0.868,更证实了标量之间可以做因子分析。依据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在85%以上且特征值均大于1的标准,三个公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为了解释公共因子建立数学模型,简化旋转之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构选择用某个正交矩阵右乘,本文采取方差最大旋转阀进行旋转因子载荷,如表2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得到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计算各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权数选取各个公因子相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得到综合因子得分的公式,如式(1)所示。(1)选择SPSS17.0软件得到各个因子的单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然后进行排序,依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进而计算出各个因子的得分,如表3所示。对比如上表4和表5所示数据,可以发现湖北省各地区的企业数量情况与各地区的GDP情况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例如武汉市的GDP在各地区的排名中排名第一,同时武汉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也是排名第一的而且距离第二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他地区的GDP情况总体上是与各地区的企业数量相互对应的,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差异性较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地区的企业数量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数量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

四、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发展建议

1.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建议(1)构建完善的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体系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换期间,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约束企业的某些活动,便于解决此发展阶段中的众多问题。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其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发展空间较大,需要一些法规体系对其加以保护、支持和引导,促使其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设立政府管理机构便于真正实现解决所有制问题与利益纠纷问题的目标。产权明确,避免地方保护政策的限制,真正实现中喜企业的流动,为其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便利条件。(2)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提高其发展稳定性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的弊端存在中小型企业往往会选择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为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流动,提高融资能力,银行部门应该设立中小型企业专项贷款资金,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标准并加大贷款额度,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市场拓宽、资金兼并等提供便利,实实在在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3)合理化税收,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在针对中小型企业合理化税收这方面可以借鉴法国的税收政策,在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可以规定其用于发展或投资的费用减免税收,以及为刚刚创办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大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可以设立专项的启动资金,为制定行业的中下型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4)重视企业家建议,培养本地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中小型企业家具有基础工作经验以及了解市场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在作出某项经济或者市场上的决策时,应该征询中小型企业家的建议,有助于政策的完整性和实施性,另一方面更能够体现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中小型企业家努力奋斗的积极性,由此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提高市场经济效益,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培养湖北省本地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是规范经济市场运行、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有效方法,首先构建完善的产权法规,保护中小型企业家的竞争奋斗精神和提高其创新精神,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高校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自身应该具备善于总结失败经验教训,快速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倾听不同意见并灵活运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危机意识。(5)促进中小型企业摆正用人方式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企业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摒弃用人唯亲的传统观念,家族式的企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现状,构造能者、贤者至上的良好的用人体系,另一方面摆正大学生就业心态,改变传统的对中小型企业的错误认识,摆正观念,真正认识到中小型企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为应届生提供广大的发展和锻炼发挥才能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快速转变有学生到职场的心态,促进大学应届生快速成长。2.针对大型国企的改善建议(1)构建国有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国有企业发展机制首先应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物质手段激励方式首选薪资报酬,这是激励手段中最直接、最有效以及最现实的,在满足员工对于物质上的满足感之后便是精神激励,为员工设立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自身能力,设定工作目标,创造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增加为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的自豪感,并给予合适的奖励,激励员工不断进步。(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的缺点,影响企业水准以及产品质量,抑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国有企业应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激励创新意识,解放国有企业传统思想,创立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大科技投入资金,引进高新人才并能够留住人才。(3)增强国有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的管理和发展观念,释放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自身素质提高做起,优化管理,升级企业结构。

五、总结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6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就业问题分析;方法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对于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改革持续,统计学显得极其重要,回顾这几年,统计学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各个领域的统计学从业人员基本上都达到了饱和状态,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统计学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面并不算宽,如何提高统计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深刻研究分析的问题。统计学专业就业问题

1统计学的应用相当广泛,是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我国统计学的研究较晚,时至今日,开设统计学的高等院校也并不太多。而且对于统计学的理论方法的知道中,只是来源于课本上的东西,过分的强调理论知识,单调的用统计学定理公式以及概念去引导学生。

2公司倾向名校

随着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更多的公司将招聘的目标盯在了“211”“985”一类的名校上,反而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反映,正是学校的名气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3统计学的就业方向还十分单一

企业管理的目标大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要用会计的方法就可以满足于公司的需求,大多数公司并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因此就不需要专门的统计人员,这样对于统计学的毕业生,就业面就剩下了政府部门各级统计局、国调队工作,或是去考研究生,博士以去高校成为老师的方法,就业渠道狭窄,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了这样无奈的选择。

4高校的教材都大同小异

随着中国经济多元化的逐渐发展,更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统计学方法,现有的教材已经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而且一般从事统计学的毕业生都首先要掌握各种统计信息,需要相当的知识含量和良好的知识构架这些技能的获取大都来自课本,现在的教材已经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5跟大部分专业一样,统计学的毕业生也有自己的个人原因导致了就业渠道的狭窄

5.1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5.2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针对现在统计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要使得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一定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5.2.1政府要加大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大力推进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5.2.2学校和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在课程中安排创业教育内容;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水平。政府也应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要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1](2)高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可以说是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和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对于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能平衡的问题。(3)高校需要在向学生灌输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多为学生提高实习或就业机会。现在大多数统计学毕业生对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大多缺少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因此要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就很难。“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高校应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2]同时,应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传递就业信息。

5.2.3用人单位可以一定程度上调整用人的要求,给新人一定的展现舞台,只要有机会,就会有竞争,一旦有竞争机会就会促进个人工作发展,促进就业。

5.2.4统计学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身就业进行准确定位。在找工作前首先应该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情况,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实际出发,切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更加长远地谋划自己的就业之路。”[3]相信通过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多方面努力。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能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能够做到就业无忧,前途光明。

作者:刘向东 李超锋 单位: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

参考文献:

[1][集美大学陈延童,吴江秋,陈畅,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5),17.

[2]朱胜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J].文献资料,2013(6),602.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7

一、当前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018年9月,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部分教师对山西省设置统计学专业的5所本科院校(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大同大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统计学等相关专业在统计软件教学方面存在三个共性问题。1.软件选择多样化,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数据分析工具。目前,统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及《市场调查》等。各门专业课选择的统计软件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偏好。其中,《统计学》《多元统计学》和《市场调查》等课程一般选择SPSS等统计软件,《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一般选择Eviews、Stata等计量软件。学生普遍反映,粗识多个统计软件太分散精力,不如精通一个统计软件。2.案例选择碎片化,不利于学生系统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案例是连接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之间的桥梁。统计学专业课程案例丰富,但都是针对统计抽样、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具体方法专门设计的。以某个广泛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为例,多重共线性章节以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为研究案例,异方差章节以医疗机构与人口数量关系为研究案例,自相关章节以居民消费行为为研究案例。3.课程设置僵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统计软件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数据挖掘》和《多元统计学》等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时间序列分析》和《市场调查》等课程一般在大学四年级开设。根据课程链条理论,课程设计应衔接有序。对于统计软件,各学校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式:第一,各门专业课授课教师随堂讲授、演示统计软件操作,或配备上机实验,以加深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第二,开设《统计应用软件》课程,专门讲授统计软件操作。其中,《统计应用软件》课程若开设过早,学生不懂统计分析方法,不能理解统计软件的运行结果;课程若开设太晚,无法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起到支撑作用。因此,统计软件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山西财经大学统计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设有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200余人。其中,统计学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和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一直重视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统计软件教学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1.将R语言融入统计专业课程教学。R是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是属于GNU系统的一个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目前,针对“大数据”的数据结构特点,政府、企业从业者和学术界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使用R语言。2.鼓励教师采用一体化案例教学。一体化案例教学,即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设计不同的场景,以匹配不同环节的课程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系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把案例数据代入到统计公式里。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鼓励专业课授课教师编写一体化案例。以《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为例,以居民消费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利用R语言开展系列研究:①相关分析,分析居民消费与定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②方差分析,分析不同人群(考虑属性变量)消费支出的差异性;③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开展降维分析;④回归分析,构建居民消费对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检验等;⑤聚类分析,根据消费结构对居民集群分析;⑥典型相关分析,对居民消费结构和收入结构典型相关分析,挖掘影响居民消费的关键绩效因素。学生应用多个统计、计量方法研究一个主题,循序渐进、层层推进,进而能够学会如何用实证方法系统地分析社会、经济问题。3.灵活开展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除了要求专业课授课教师随堂讲授、演示统计软件操作,还将《统计应用软件》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一是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安排24课时,重点讲解数据管理、描述性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和R语言编程等内容,为学生后继专业课学习奠定统计软件基础;二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安排24课时,重点讲解多变量统计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教会学生能够利用R语言处理和分析一体化案例数据,为学生后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方法论和写作基础。4.丰富统计软件教学内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结构日趋复杂,数据来源日趋多样化。《统计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掌握本科阶段所学统计分析方法在R语言中的实现,并且能够正确解释R语言的运行结果。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描述性统计、统计绘图、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等。

三、山西财经大学统计软件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提升计划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在统计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学院后期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升专业课授课教师的R语言水平。统计学专业必修课授课教师的R语言水平,直接影响R语言融入统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统计学院有必要组织学院教师参加高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R语言培训,或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对学院教师开展R语言集中授课培训。此外,学院还将组建R语言教师学习小组,购买R语言学习资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互教互学、知识共享。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R语言操作水平必将得到快速提升。2.为学生提供企业真实案例数据。《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案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省《统计年鉴》,或CFPS、CHARLS等微观调查数据。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多走向企业,对宏观数据、社会调查数据往往兴趣不大。因此,要进一步提升R语言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企业真实案例数据。3.定期开展R语言应用大赛。统计学院将定期举办校级R语言应用大赛,为参赛队伍指派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确保选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同时为获奖选手提供学分奖励、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确保学生有参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都是面向统计专业本科生的高层次学科竞赛。

参考文献:

[1]范乔希,朱胜,蒋志华,刘锦扬.地方高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11-13.

[2]金欣雪.R语言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6):49-53.

[3]李雄英.基于R语言的统计教学应用初探[J].高教学刊,2017,(01):50-51+53.

[4]刘超,吴喜之.统计教学面对的挑战[J].统计研究,2012,29(02):105-108.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8

【关键词】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高龄二胎孕妇;健康行为;母婴结局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生育二胎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有资料显示,这些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高龄孕妇[1]。高龄二胎妊娠不仅使孕妇承受比初次妊娠更严重的心理压力[2],还使妊娠疾病如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并可导致诸多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3]。孕期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对孕妇进行孕产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她们对孕产健康的认知,促使其采取更有利于孕产健康的行为保障整个孕期的健康[4]。近年来,很多新颖的传播方式[5-6]被应用于孕期健康教育中,对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有较好的效果。以往对于孕期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多基于普通的妊娠人群[7],专门针对高龄二胎妊娠的健康教育报道较少。高龄二胎妊娠作为一个身心均受到较大压力的特殊过程,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保障高龄二胎妊娠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高龄二胎孕妇健康行为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探索适用于高龄二胎妊娠孕妇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0例高龄二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向中山市博爱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提交医学伦理学审查申请,在获得批准后,向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了解。在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参考吕国芳等[8]资料在孕妇的产检本上编好序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指导、孕期瑜伽结合拉玛泽呼吸法实操为主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头胎分娩为阴道顺产;②均在我院进行初次产检,并计划在我院进行分娩;③孕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外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疾病;④过往无任何不良妊娠史。排除标准:①孕前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代谢系统疾病;②精神障碍、沟通障碍。1.2健康教育方法。两组孕妇在围孕期均接受常规的定期产检。1.2.1对照组。该组孕妇从妊娠建档开始至妊娠第28周末通过我院孕妇学校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定期接受常规的孕期健康教育,包括孕期营养知识、母乳喂养及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等内容。1.2.2观察组。该组孕妇在接受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从妊娠建档开始至妊娠第28周末还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①在孕早期开始接受管理自我体质量的指导,并在孕中期开始接受预防孕期常见的内科疾病的指导;②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接受各孕周的营养调整和保健知识,并接受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健康指导;③通过实操课的形式,接受孕期瑜伽及体操结合拉玛泽呼吸锻炼法的指导;④通过产检时医生问询、电话随访等方式,接受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指导和建议,强化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意识。1.3观察指标。1.3.1健康行为。在预产期前14d通过查阅产检记录获得孕妇是否及时进行产检,并通过通过产检时医生问询、电话随访等方式调查孕妇在怀孕期间是否进行自觉的体质量管理、孕期锻炼等。1.3.2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妊娠结束后,通过产检记录获得孕妇妊娠疾病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信息,通过分娩记录获得孕妇的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难产、死胎、产后出血等,新生儿结局包括新生儿异常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1.4孕期生活质量评价。参考张春元[9]资料,待产妇分娩完1d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调查孕妇的孕期生活质量,该问卷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共7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Likert1~5级评分,累加每一条目的分值获得总得分,总得分越高提示孕妇的生活质量越高。1.5质量控制。本次所有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均由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产科医生在统一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执行。对于健康行为、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孕期生活质量的调查均由有经验的调查员负责。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用Excel录入后,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比较。本研究无失访者。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孕妇的健康行为比较。观察组孕妇有及时产检、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孕妇的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比较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难产、死胎、产后出血、新生儿异常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两组孕妇的GQOLI-74得分比较。观察组孕妇的GQOLI-74总得分、心理功能维度得分、社会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得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现代“知-信-行”理论认为,提高接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可提高其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健康行为率[10]。本研究发现,通过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孕期瑜伽结合拉玛泽呼吸法为主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健康行为率。由于年龄原因,高龄孕妇罹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而妊娠期间适当的锻炼运动可预防妊娠高血压[1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超重,而体质量增长过快可引起胰岛素释放异常,导致妊娠糖尿病[13],因此加强自我体质量管理对于预防妊娠糖尿病有积极意义。适当的锻炼运动可改善孕期胰岛素释放异常,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生[14],因此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运动是预防孕妇妊娠疾病的重要健康行为。本研究发现,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行为后,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表明,孕期瑜伽及体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韧带和肌肉的顺应性,减少分娩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的比例,减少难产的发生比例[15],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长期的拉玛泽呼吸法训练有助于缩短产妇产程,有助于预防出后出血较多和新生儿窒息,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6]。WATSON等[17]指出,孕期适当的锻炼运动有助于转移孕妇的注意力,减少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刘新华等[18]指出,适当的锻炼运动可改善孕妇的抑郁、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指导和孕期的锻炼多元化为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龄二胎孕妇的生活质量,且可能是由于多元化健康教育改善了高龄二胎孕妇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9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术;多元化护理;睡眠质量并发症

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头晕、脓涕等,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嗅觉障碍、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且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的工作与学习[1]。手术是治疗鼻窦炎较为有效的方式,其中鼻内镜术是常用术式,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变,减少术后死角,彻底清除病变[2]。但是,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病情易发生变化,术后难免会有疼痛、渗血、眼眶淤血等症状发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严重时可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需尽早进行干预。多元化护理从患者的基本需求出发,注重基础护理的同时满足其生理、心理、日常生活等多方面需求,可进一步提高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高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8.96±5.81)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77±3.89)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8.98±5.84)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4.74±3.87)年。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实施鼻窦炎鼻内镜术;②具有自主表达能力;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者;④中断治疗或术后失访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血常规、术前四项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完成鼻窦CT检查,将检查结果反馈至手术医师,评估患者术后是否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核对患者既往病史,根据不同病史术中做好相对应的策略;体质较弱的患者,术前注意预防感冒和鼻腔感染,指导家属做好营养支持工作;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过程、预后及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回房后,全麻患者保持平卧位8h,将头部转向一侧,保持引流物引流畅通,局部麻醉患者保持半卧位;术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检查鼻腔内填充物是否脱落,并对鼻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炎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发现出血、水肿情况时,向医师汇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持病房内环境舒适,定时进行通风、消毒。

1.3.2观察组

实施多元化护理:①基础护理:术后,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采用双氧水盐水漱口液漱口);告知患者避免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等;遵医嘱给予消肿、抗炎、止血等基础治疗;向患者讲解术中鼻腔填塞的重要性,解释鼻腔填塞会引起头痛、鼻部肿胀、出血等,并告知此类症状会随着术后鼻腔填塞的撤除而逐渐缓解;叮嘱患者多饮水,并用湿纱布覆盖患者口鼻,以缓解口腔黏膜干燥;术后48h内冷敷,以抑制组织肿胀,减轻鼻部渗血,控制疼痛;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有无水肿及充血;术后2d,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清除鼻腔内结痂,并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同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由于鼻塞,患者多采用嘴巴呼吸,导致口干舌燥,嘱咐患者每餐后刷牙、漱口,并配合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减轻不适感。②加强护患沟通:开展语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讲解相关手术知识、可能发生的情况、术后注意事项等,并说明手术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并讲解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信心。④饮食、体位护理:术后6h,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辛辣、过热、酸性、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对黏膜血管的刺激,减少出血;术后2d,可改为普食,并给予患者半卧位,以方便鼻腔分泌物的引流,避免头面部充血,减轻头痛。术后会有血液流进口腔,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在进食前先漱口。⑤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夜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并做到“四轻”,减少陪护人员及其走动次数;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整等;入睡前,护理人员嘱其放松身心,并调整其舒适卧位,以促进良好的睡眠。

1.4评价指标

①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3]、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4]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SAS评估2组心理状态,SAS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没有、2=小部分时间有、3=相当多时间有、4=绝大部分时间有),分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运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PSQI包括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总分0~21分,分值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分:术后6h,运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使用一条长10cm的直尺,标有0~10刻度,0代表无痛,10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直尺上标出对应位置,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③并发症:比较2组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眼眶瘀血、感染、颅脑积液、鼻腔粘连。④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予t检验,计数资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AS、PSQI评分

干预前,2组SA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VAS评分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使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具有伤口小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方法。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易给患者带来疼痛、咽部不适、呼吸方式改变等,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6]。现代医学不仅重视疾病的转归、预后、术后恢复情况等,而且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元化护理是一种注重基础护理,并关注患者的心理、饮食、睡眠、安全等多维度护理方式,能够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实施多元化护理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客观需求[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疼痛程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为,多元化护理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护患沟通是多元文化护理中最重要、最直接的环节,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纽带[8]。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情况,纠正其对手术的错误认知,利于缓解焦虑心理,并能够增强患者面对手术治疗的信心[9]。通过饮食护理,能够避免黏膜血管的刺激,减少出血;患者取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避免头面部充血,减轻头痛程度,从而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此外,有研究指出,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由于鼻腔内填塞物的刺激会导致分泌物增多,而且还会引起头痛、鼻部肿胀、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睡眠质量[10]。多元化护理在术后2d,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可减少分泌物,并逐渐减轻头痛、出血等临床症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另外,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会受炎症反应刺激的影响而发生鼻黏膜肿胀,引起组织缺氧,鼻额部疼痛、头痛,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多元化护理可通过冷敷有效抑制组织肿胀,减少鼻部渗血,使疼痛减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发生咽喉部干燥也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而多元化护理通过湿纱布覆盖于患者口鼻,有利于缓解口腔黏膜干燥[11,12]。此外,多元化护理通过环境护理,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整,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护理,并做到“四轻”,能够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且通过嘱患者放松身心,促进睡眠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多元化护理可改善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元化护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为:多元化护理在注重生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达到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时解决患者的需求,保证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再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护理,减轻疼痛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多元统计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群;统计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构建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群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内有关课程群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课程群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群内涵、课程群性质和课程群特征等宏观领域,对微观领域深层次课程群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对课程群的建设探索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关统计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之后才开始有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数统学院于2018年开始统计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先后赴首都经贸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调研取经,探讨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旨在通过课程群建设合理配置课程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以促进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1.1解决各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问题.调研发现,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只关注自己所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整个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脉络没有清晰、宏观的认识[1],譬如,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拟合优度、方差分析、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知识点在统计学课程中也作为重点知识来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有关统计理论的知识点与统计学课程重复,SPSS统计软件分析课程中的统计方法、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方法在其他六门核心课程中也均有涉及.知识点的重复学习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听课效率下降,因教学课时紧张扩展内容的学习受到影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新能力也受到抑制,因此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亟待优化整合.1.2解决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需要高校教师时刻关注统计学前沿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2](P23),譬如,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应讲授广义最小二乘、二阶最小二乘、非参数回归、贝叶斯统计、分块回归、Stata统计软件、R语言等前沿知识与方法,以适应大数据时展需要,满足多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然而当前课程仍以讲授传统理论知识为主,如统计学课程的统计指标、相关回归、统计推断等内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OLS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与学科前沿发展存在巨大差距.1.3解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的问题.《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目前教师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偏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翻转课堂、雨课堂和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只在有限的几个知识点运用,不能做到课程全覆盖.教学手段单一,大多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配合较少.多媒体课件虽具有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如果播放速度过快,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有限,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学效果不佳.1.4解决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各自为战,只关注专业知识在所授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至于它在其他课程体系中的运用情况鲜有关心,这反映出教师教学缺少一种全局观,即专业课程群整体观.互不联通的教学使重复出现的专业知识不仅占用了原本就紧张的课时,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教师应以共有专业知识的联通为桥梁结成一个关系紧密的教学团队,就共有专业知识开展研讨,明确其对其他课程的支援作用.1.5解决课程考核体系不合理的问题.统计学专业大部分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调研发现,学生之间的平时成绩相差不大.因老师更在意自己如何讲好课,因此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对学生课上表现关注较少,平时成绩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期末综合成绩最终也就只取决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期末考试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核,学生通过考前突击基本可以通过考试,不能体现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3].统计软件等课程采取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旨在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课程论文完成质量不高,学生应付考试的动机明显,达不到考核的目标.1.6解决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的问题.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而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当前我院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在机房进行软件学习、操作模仿为主,基于教学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但教学案例往往为服从于某个教学目标,对数据进行了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果过于简单化、理想化,与现实脱节.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时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在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

2.1构建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群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将有内在逻辑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多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整合而成的课程系统[2](P21),旨在使教学过程中割裂的知识点形成有机整体.课程群建设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组合,而是在遵循整体性、关联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若干门课程之间知识的有机整合,最终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在对河北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沧州师院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涵盖计量经济学、实用回归分析、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和多元统计分析七门课程在内的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见图1).2.2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课程群内七门课程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但培养目标又各有侧重.具体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两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为其他五门课程的学习提供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统计学课程侧重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软件课程是计量经济学、实用回归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进行数据处理、参数估计和模型分析的重要工具,侧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操作技能;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是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若干知识点的拓展深化,但实用回归分析侧重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侧重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侧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计量经济学侧重经济计量模型的实用化.

3建设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举措

3.1打破纵横双向壁垒,梳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课程群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所属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4].为此,我院积极探索将相关课程授课教师融为一个整体,通过深入交流探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重复的共有专业知识,剔除陈旧知识,增加前沿知识,重新梳理教学次序和知识点,建立完整有效的知识点网络.譬如,针对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实用回归分析课程交叉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成立了由三名授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研讨教学知识点,修订教学大纲,依据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最终明确了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共有专业知识侧重在统计学课程中讲授,其他两门课程侧重上述知识的应用.此外,尝试改革教学任务下达方式,将传统的依照“单门课程”下达教学任务转变为依照“教学知识点”下达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若干“教学知识点”,切实打破课程壁垒,由此形成“单门课程多人授课”的局面,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3.2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统计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情,探索将启发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引入课堂[5].这些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准备,搜集真实案例和现实问题,需要学生课下下功夫准备资料,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就布置的任务分小组展开讨论,最后每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上述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计量经济学和多元回归分析两门课程自2018年开始尝试启发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以来,90%以上的学生都能踊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但也存在学生课下准备不充分、思考问题深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教师介入讨论,启发引导思考.3.3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提升综合教学效果.我院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定期组织同行互听课、示范课、专题交流等教研活动,增加成员间的交流学习,通过深度研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单门课程成立二到三人的课程小组,建立合作性教学团队[2](P23).鉴于部分核心课程只有一人授课、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鼓励教师通过网课、单科进修等方式熟悉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努力营造“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依托科研项目,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以科研促教学.3.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借鉴河北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课程考核的经验,创新考核方式,建立了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重点由侧重基础理论考核转向侧重应用能力考核.新的考核体系中增加“期中考试环节”,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部分成绩组成,分别占比30%,20%和50%,考虑到每门课程的特点,经教研室主任和任课教师商定后可适当调整各部分所占比例.平时成绩由出勤、课上演讲、作业和小组讨论四部分构成,细化、量化平时成绩考核的评分标准,保证打分的客观、公平和公正.比如计量经济学课程平时成绩“出勤”这一项的考核中明确规定,迟到1次扣2分,请假1次扣3分,旷课1次扣12分.课堂表现、作业环节评分则由原来的教师单一评分,改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相结合,分别占比50%.在课程论文考核方面,增加论文和提供支撑材料环节,实行重合率不合格一票否决制,以保证课程论文质量.3.5统筹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战能力鉴于学生动手能力弱、实战能力不足的窘境,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统计分析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大赛等活动,配备指导教师和校外专家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最终通过系列大赛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论证申报、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积极联系意向合作单位订单培养,尝试合作单位与高校共管、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6-7],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为期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实践的魅力;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周”、“暑期实践活动”的引领作用,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最终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4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沧州师院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整合优化了应用回归分析、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次序,构建了精准知识点网络,在教学中增加了贝叶斯统计、非参数估计等前沿知识;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两门课程尝试案例教学、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度、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教学团队建设稳步推进,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软件三门课程分别成立了“二人课程小组”,同行互听课、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成为常态,多位老师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充电,初步实现了“一人多课”的教学局面.在课程群建设的引领下,科研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立项课题质量和数量较之前有较大提升.与沧州市运河区统计局、沧州市纸房头乡政府等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不断深化,组织学生参与“2019年度国民经济普查”的数据收集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挑战杯、社会市场调查大赛,并取得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铜奖等多项优异成绩.但课程群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计量经济学、实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四门课程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课程小组,课程群体系还不够完善,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尚未吸纳到课程群中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Stata等国际流行的统计软件尚未纳入课程教学等等.下一步要努力补足短板,完善薄弱环节,使课程群建设早日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杨利,汪和松.理工类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群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29-130.

[2]朱辉,何剑,方敏.经济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统计理论与实践,2018,(6):21-26.

[3]郑亚敏.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5,(7):96-99.

[4]高爱青.基于大数据的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与探讨———以唐山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2018,(10):181-182.

[5]袁国军,赵建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7,(6):20-22.

[6]何鹏飞.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2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