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4:54:15

道路施工总结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粉喷桩施工;公路工程;软基问题

我国开始大力进行交通公路工程建设,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国家基础道路建设,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而在实际的道路工程施工中,还会受到道路软基问题的影响,所以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对道路软基进行处理非常关键,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道路施工质量。在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选择应用粉喷桩施工工艺是常见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处理道路软基问题。所以,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粉喷桩施工工艺非常关键。

1粉喷桩工艺

粉喷桩工艺是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工艺方法,同时也是道路软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其对于道路工程施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粉喷桩道路施工工艺,也是一种加固土桩施工工艺,其在实际的施工中,主要是利用粉末状加固成分,喷入道路软基当中并进行搅拌处理,从而保证道路软件中的土壤成分发生变化,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土壤的承载力性能。在粉喷桩施工工艺实施中,其主要利用水泥以及石灰等材料进行软基固化处理。其在具体的工艺实施中,应用有桩位放样测量、钻机开钻、钻井深度设计、高压送气打开喷粉、搅拌工艺实施以及成桩结束等多方面工艺,从而保证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艺实施效果,保证道路施工更加合理[1]。

2具体工程

本工程为S高速公路施工,施工要求为一级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全长达到32km。工程施工中主要分为五标段施工,其中四标段施工过程中,发现出现道路存在软基问题。四标段道路全长5.642km、施工土方石达到944158m3、整个道路设计通道11座、涵洞10座。而为了保证S高速公路四标段施工更加合理,在实施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设计应用粉喷桩工艺进行软基处理,以下是对粉喷桩工艺实施进行具体总结。

3公路工程中粉喷桩工艺实施要点

3.1S公路四标段道路软基情况分析。在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对道路软基问题进行具体情况分析,并对粉喷桩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下是对S公路四标段道路软基情况进行分析。在S高速公路四标段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道路软基问题,其软基路线长度达到10700m左右、软基层厚度在1.8-14.3m、软基中主要包括灰色淤泥、软压黏土、软塑-流塑状态黏土等组成。经过实际测量分析发现,四标段软土路基中其天然含水量达到32-47%之间,孔隙比为0.9-1.36、压缩系数为0.23-1.04、而液性指数为0.82-1.14。严重的软基问题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影响到后期的施工合理展开,所以在实际的施工处理过程中,应该注重采用粉喷桩工艺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道路工程合理展开[2]。3.2S公路四标段粉喷桩工艺方案设计。公路软基处理过程中,选择使用粉喷桩工艺实施非常关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艺实施效果,也关系到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而在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要完成粉喷桩工艺方案设计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后续的施工合理完成。在本工程进行粉喷桩工艺应用过程中,主要设计有碎石垫层+土工格栅层施工、粉喷桩+填土预压方法实施,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道路施工更加合理。在四标段进行粉喷桩施工设计过程中,其淤泥厚度达到1.05m、清淤总量达到了99382m3。设计应用粉喷桩16000根、等超载预压21001m3、土工布54482m3、土工格栅128830m3、砂垫层21392m3、碎石垫层25351m3。通过合理的粉喷桩工艺方案设计,保证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第四标段粉喷桩工艺实施更加合理[3]。3.3粉喷桩工艺具体实施分析。粉喷桩施工工艺是相对复杂的软基处理工艺,其处理效果相对比较好,所以在实施的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粉喷桩实施效果提升,控制好粉喷桩施工效果流程,保证粉喷桩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以下是对粉喷桩施工工艺进行相关总结。3.3.1粉喷桩设计环节。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对粉喷桩进行设计非常关键,以下是S高速公路四标段粉喷桩设计分析。a.对粉喷桩进行材料设计,本次工程实施过程中,粉喷桩工艺实施中主要是完成水泥和掺灰量的实际设计,通过各种设计方法的合理应用,保证粉喷桩工艺实施更有效果。实际的水泥选择过程中,根据水泥自身强度以及水泥的固化性能进行设计分析,本工程设计中根据地区内的软土地基情况,设计应用常用硅酸盐水泥进行粉喷桩工艺实施。掺灰量设计过程中,也对软土路基情况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并且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设计掺灰量为50千克/延米,其桩体强度达到最高,也保证后续的粉喷桩实施效果更加良好[4]。b.实际的粉喷桩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据当前工程地质情况,设计了粉喷桩施工工艺各项参数。其中包括粉喷桩桩体长度设计、粉喷桩桩体距离设计、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单桩承载能力设计以及符合地基承载能力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在S高速公路工程粉喷桩桩体长度设计中,主要设计桩体长度为10m、11m、12m以及13m。搅拌桩距离设计过程中,主要设计有1.1m桩距以及1.2m桩距。搅拌桩搅拌时间设计主要为27d-29d、通过搅拌桩搅拌时间的合理控制,保证桩体施工更加有效。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设计,其抗压强度设计0.8Mpa-1.2Mpa。粉喷桩单桩承载能力设计为107Kpa、120Kpa、115Kpa以及131Kpa。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其主要设计为106Kpa-144Kpa.通过各项参数合理设计,保证粉喷桩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软基处理效果。c.在本工程进行粉喷桩设计过程中,还对粉喷桩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选择梅花式布局方法进行粉喷桩施工布局,以下图1为S高速公路四标段粉喷桩布局图。通过合理的粉喷桩布局,保证后续的施工更加合理。3.3.2粉喷桩具体工艺实施控制要点分析。在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其工艺实施方法应用非常关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粉喷桩工艺实施效果,以下是对S高速公路四标段粉喷桩工艺施工要点进行具体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施工场地清理。在粉喷桩工艺施工过程中,要先进行必要的场地清理,通过场地合理清理,保证施工有效展开,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粉喷桩工艺实施效果。在实际的清理过程中,主要完成软土路基表面杂物清理、包括表面较大石块清理等内容,清理工作完毕后才能够进行粉喷桩工艺实施。另外,场地准备环节中还要进行桩位放样以及工程机械就位准备,从而保证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工艺实施效果。b.施工具体控制要点。在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对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控制,完成各环节细节要点的设计,从而保证粉喷桩工艺实施更加合理。粉喷桩工艺实施前应该设计应用印喷灰计量设备,从而保证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艺处理效果。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要对钻机设备进行必要的准备,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维修,从而保证钻机设备应用更加合理。实际的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钻机工作速度,在本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其钻机工作速度控制在≤1.0m/min范围之内,才能够保证范围施工应用更加合理。并且在喷灰过程中,也要适当的降速,将速度控制在≤0.8m/min范围之内,能够保证合理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喷灰搅拌提升至离整平工程0.3m(或规定标高)处停喷;通过合理的控制粉喷控制,能够保证实际的工程施工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进行必要的搅拌施工,通过搅拌施工合理掌控,保证施工能够合理展开,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在施工搅拌过程中,也应该合理的控制好搅拌速度,保证匀速搅拌工艺实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果,保证施工更加有效。搅拌完毕之后进行搅拌桩基处理,通过合理的搅拌处理能够保证工艺实施更加有效,最大程度上提升搅拌效果。c.对施工精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控制施工精度,对粉喷桩施工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果。以下表1为S高速公路粉喷桩工艺实施过程中,误差精度控制表。通过合理的误差控制,保证粉喷桩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粉喷桩工艺实施效果。d.粉喷桩检测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粉喷桩工艺实施效果。在本工程实施粉喷桩工艺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粉喷桩工艺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工艺实施更加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艺实施效果。在本次粉喷桩检测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CPT法、SPT法进行实际的检测,保证检测工作更加合理,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粉喷桩工艺实施效果。S高速公路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应用了粉喷桩检测工艺进行工程施工,从而保证道路施工更加合理,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道路施工效果,并且采用粉喷桩工艺进行了软土地基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道路施工安全性。

粉喷桩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关键,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公路施工质量。并且粉喷桩应用还可以提升公路道路承载能力,对于道路施工而言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S道路工程对粉喷桩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总结,希望能够对道路工程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银钢.粉喷桩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170(02):99-100.

[2]许洪涛,于澜涛.粉喷桩在道路应用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15):1-2.

[3]史炎森,范俊培.浅析粉喷桩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汽车世界,2019(015):P.73-73.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路基施工;市政道路;质量控制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路基施工是基础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要求路基施工和设计。为了有效确保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路基施工的质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和环境选择对应的措施控制路基施工质量。本文笔者首先论述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规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控制措施。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规范

路基填料的选择、关键部位处理、排水系统、加固和防护、稳定性和强度等各环节都应该综合设计,使路基工程具有耐久性、稳定性、建设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等。在设计路基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为了不断完善还应该积极总结经验,加强推广。路面上的行车荷载是由路基上面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的,它是路面的基础,是路基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路线位置修筑的。对于那些挖方深度和填方高度比较浅、水文和地质条件比较好的路基,设计者应该综合考量路基沿线的水文和地质特点,实现地形利用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使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有效避免高填深挖,实现填挖平衡。此外,借弃路基土石方的地点也应该合理选择,综合考虑当地的运输条件、土石方量、土质类型、用地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设计者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路基设计,将当地的建筑渣土、工业废料以及其他材料合理利用起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垃圾不能填筑路基。为了保证路基的耐久性,降低其变异性,设计路基时还应考虑到路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1]。

2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措施

2.1路基测量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在测量各项路基参数时必须对图纸的内容有详细了解,在测量路基施工的重要桩点和部位时首先必须要将其固定好,避免在测量的过程中桩点或重要部位发生位移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正常施工。在复测中线的时候应该增设临时加桩地面和临时水准基点的标高。在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几何尺寸、构造物定位和施工路基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分以下三方面进行测量:首先,审查图纸。作为路基工程的重要依据和基本蓝图,图纸的内容必须要仔细检查,包括水文条件、地理条件以及道路的长度和走向等,准确计算施工材料的需求量。其次,勘察现场。开始路基施工之前必须要实地勘察施工现场,勘察内容包括水源、地质、环境、用电、气候、交通等施工条件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编制组织设计。在路基施工中组织设计师指导性文件,它全面的组织安排了整体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编制之前应该仔细收集所需材料,同时结合材料人员和设备情况、施工难以程度以及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编制[2]。2.2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为了避免完工后路基发生下沉或裂缝问题,在路基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将混合料换水辆设置成最佳,同时路基的填充配比也要严格控制。因为掺加粉煤灰能够有效提升路基的强度,所以应该将其加入骨料配比中。如果只是在混合料中加入了砂土,其就会对水有较大的需求,且有较强的干缩性,一旦遇到高温炎热的天气路基就可能会发生裂缝问题,而且路基在碾压的时候也容易发生翻浆现象忙着对于压路机作业是非常不利的。在混合料中加入粉煤灰就可以使以上问题得以有效改善,而且混合料中掺加粉煤灰会产生明显的强度提升效果,结构光滑的粉煤灰能够减少搅拌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还可以降低用水量。在进行填充料搅拌的过程中,水泥用量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会使水热化增加而产生温度裂缝,过少又会使其胶凝效果减弱,因此必须净重控制水泥用量。此外,分幅作业应该同时由两台摊铺机进行,且必须要细致的进行全幅碾压,确保接缝处和边角等的碾压效果。接缝的时候为了保证不会出现斜接缝必须要处理好垂直接缝问题,从而保证路基的平整度。2.3路基养护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要想控制好路基养护的质量,就必须明确养护路基的基本要求。首先路基养护作业应该确保其良好的排水性能,把土的密实度保持好,将路基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时消除,保证路基的坡度和尺寸符合规定。路基应该无缺口、隆起、车辙、沉陷、坑洼,表面整洁、坚实平整,边缘顺适,路面接茬平顺,横坡适度。路基的排水设施如泄水槽、边沟、跌水井、截水沟、排水沟等应保持清洁。路基的坡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且边坡要松散、平顺、稳定、无冲沟、坚固。路基的边沟、路面和路基应确保无积水,井出口完好且排水畅通。路基的泄水孔没有堵塞,路基防沙、护坡、挡土墙以及防雪等没有损坏。其次,施工人员还应该做好路基防水工作。如果施工过程中没能做好路基防水,就可能会导致有很多问题,甚至会对道路的后期使用造成影响。为了多雨季节道路能够正常使用,必须要仔细检查路基的防洪作业,及时处理那些潜在的防水隐患,同时为了确保道路能够正常使用,施工人员还应该定时疏通和检查泄水槽、排水沟、边沟等排水设施。一旦遇到强降水天气,还应该对道路加强维护和检测,观测和记录水位、降水量等信息,从而有效分析路基的损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修护措施。最后,施工人员还应该注重防治路基裂缝。道路裂缝主要是因为车辆加重路面负载或施工不当而造成的,如果想有效防控道路裂缝出现,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就必须对路面荷载承受力予以充分的考虑,加强控制因施工不当而产生路面裂缝的问题,对相关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积极改进。

3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的施工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造成直接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政道路工程与其生活紧密相关,为了可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管控好施工的整个过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路基测量、施工工艺以及路基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来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应该仔细分析探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进行对应的总结和改进,从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市政道路工程。

参考文献

[1]管付生.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9):46-47.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主要策略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的施工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忽视了安全生产的要求,甚至罔顾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选用劣质的安全配套设施,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隐患。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水平,确保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建立健全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并且对施工管理的各项环节,制定相应的责任人,确保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管控,并且每一个负责人都能够有明确的职责,在出现问题之后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负责人,对事故进行严肃处理[1]。各职能部门的人员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对市政道路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资质和水平。对特种作业人员来说,必须要加强安全操作的考核,只有取得安监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许可证,才能够在施工现场对特种设备进行操作,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严禁操作。1.2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不同的方面,安全知识教育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具体的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提高自我安全管理意识,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失误而造成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育,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自觉的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施工,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变化情况,来有效开展安全。保证生产组织安全技能的训练[2]。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还应该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接受事故教训教育,通过筛选近期国内外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管理人员还应该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监督,再遇到大风暴雨天气要立即停止施工,并且采取有效的策略。1.3施工安全检查。通过施工安全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各种不安全的行为,并且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控制,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符合预期要求。在施工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能够对安全隐患进行突击排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1.4实施施工作业标准化。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不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所以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标准化,规范化,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都能够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避免出现操作事故,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

2道路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随着当前道路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道路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于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来说,必须要保证资质,并且不能够擅自离岗,只有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才能够提高道路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质量。在道路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对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障碍物,如果有必须要及时处理。工程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判断机械是否出现过热的问题,或者零部件是否有松动脱落的现象,如果出现这些异常情况必须要及时的解决。

3道路施工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首先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够实现上行下效,让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够形成安全第一的认识和理念。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由各级领导组成安全管理小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另外还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严格落实,确保能够在安全管理和检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的整体质量水平,在事故发生之后,要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规范化作业,避免按照经验进行施工。只有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落实制度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才能够在行动上处处以安全为主。

4结论

通过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能够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华.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27.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4

近年来,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解决道路交通的出行难和停车难的“两难问题”。从上塘高架到德胜高架,从“33929工程”到“两纵三横”,杭州不断对道路进行整治建设。在杭州道路整治建设中,如何解决占路施工,道路改造项目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以及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方案的实施,我局不断的总结经验。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交通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这座城市。为了实现打造杭州品质生活之城的目标,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新一轮的道路路网建设正在拉开序幕。为了更好的适应新一轮的道路路网建设,我局就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二、项目标准:

(1)保障重点程顺利进行的原则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施工方式,什么样的交通组织方式,施工期间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需要社会的支持,在发生冲突时,应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原则。

(2)保证行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优先通过的原则

交通组织方案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期间在需封闭的道路上应预留行人通道.尽量减少慢行交通绕行距离。公交车辆应尽量做到不改道.即使施工带来交通不便,居民也可先步行再换乘公交车完成出行。如果必须对公交线路或站点作出调整,则一定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

(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结合的原则稳定性是指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不能轻易更改.否则会影响方案的有效性,群众也很难适应,影响公众利益。但组织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方案实施后交通的实际状况作出相应的更改.即适应性。

(4)系统最优的原则

方案应与地区道路交通相协调,局部交通与整体交通相协调。交通作为一个系统,除要考虑单点通行效益外,更要使交通系统的整体达到最优。因此。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也一样.应在保证对整体交通状况无太大影响的前提下.保证单点或单线交通效益的最优化。

(5)尽可能减少对现有道路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迁移、改建和扩建,减少建设投资。

(6)按照规范要求在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施工标志和交通指引标志。

三、项目特点

(一)严格的从道路施工审批到道路施工完毕流程,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完成。流程图如下

(二)严格审批道路施工,施工提前介入,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在道路施工审批的时候,对一些不符合的工作流程,我们都会有一个严格的审批过程。对施工所在地周围各方面进行协调,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安全。道路施工,使原本还算宽敞的道路突然变得狭窄,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往往使原来已不负重荷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事故频发。噪音、粉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我局极力协调,保障安全有序的施工。

(三)委托设计单位,为施工的进行对交通的影响作出评估

1.交通影响评价的目标

(1)评价项目对邻接的路网和行人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的交通影响;分析路段施工有几种可能的围蔽方法.对施工围蔽的设计至关全局,需要反复斟酌。然后进行围蔽后,区域路网动态容量的计算,目的是确定道路围蔽面积是否合适.如果因为道路围蔽面积太大,而导致区域道路网,动态容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则需要减小围蔽面积(可通过减小围蔽长度或围蔽宽度实现),确定道路的围蔽方法、围蔽长度、围蔽宽度、围蔽顺序。结合施工期间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匹配情况,可作出施工的进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的评价,以判定交通需求的影响程度为显著或不显著。同时它也为区域交通流的疏导提供科学的依据。

(2)评价项目对进出口节点、停车场、装/卸区、行人和公共交通设施的需求;进行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供需分析,通过OD反推技术,求出施工期问各路段的交通分配量,计算各路段的饱和度,如果部分路段饱和度很大.而部分路段饱和度很小,则需要采取合理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法进行流量的均衡。交叉口的交通供需分析需要结合路段来考虑: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通过科学的信号配时,提高单个交叉口的整体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相邻交叉口的情况,尽可能采取阱调控制,以求提高整个区域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如果施工期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则需要结合路段,调整施工围蔽的顺序或减小围蔽的面积。

(3)提出和建议可行的道路交通改善方案以减少不利影响。

2.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

(1)评价区域

评价的区域一般应包含的“项目交通”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最小情况,区域应包括与拟建项目直接相邻接的所有道路和交叉口。另外,它还应包括项目进出交通直接相交的干道和交叉口。

(2)道路现状

详细描述评价区域内的交通设施情况,应包括街道名称,车道数和车道宽度,交通流方向,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主要路口的几何特征,进出口,红线宽度,行人设施,私人或公用停车场,街边停车场和装卸区,公共汽车路线、站点和换乘处。

(3)交通现状

必须进行交通调查以获取评价区域的交通量数据,以作为与预测作比较的参考数。如果考虑到人行设施的不足则需要做行人调查。调查应在主要的高峰时段进行。

(4)交通预测

一般,交通的预测的设计年定在项目完成的年份。相对简单的方式,未来的交通量可利用统计资料和现有的调查数据采用增长因素法进行估算。可使用由交通调查部门的每年交通调查报告。

比较复杂的方式,由当地交通模型如:综合交通研究(CTS)或最近的在地区交通研究中的地区模型得出的结论,来设置评价区的交通模型的边界条件。局部模型应考虑最新的土地使用和路网信息,测试各种方案下的局部路网状况,比如:不同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容积率条件下,评价有关交通管理和路网改进方案的运行情况。

由现有的项目及设施产生的交通量和由拟建项目产生的交通量都将采用适当的出行产生率(由运输部调查科发行,数据记录号为NO439)进行估算。如果没有合适的比率可采用,应选择与项目相类似的建筑进行调查。

任何其它重要的项目(可从规划部获得)和在邻近地区正在兴建或拟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由运输部获得)都应考虑进去,以评价地区的累加影响。如果需要,也应考虑施工期间施工车辆的影响。

(四)施工前制定出道路交通方案,保证工程正常进行施工

1.交通组织的措施

(1)交通疏导措施

城市道路施工所引起的城市道路交通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区域交通流的自组织和重分布。采用适当的区域诱导分流,保证区域路网流量的合理分布,通过干预策略,使最终交通流重分布,使交通处于城市交通系统可承受范围之内。分流方案主要采取“外部诱导,内部管控”的分流策略,即在交通影响区域的边界之处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干道节点处,设置一级交通诱导点,诱导进出城区的长距离交通流提前选出行路径,减少“非起终点交通”(起点或终点在影响区域之外的交通)对影响区域内部路网的影响,降低其交通负荷。在影响区域内部的施工区上游交叉口设置二级交通控制点,尽可能使影响区域内部路网交通分布均衡,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在施工区内部设置三级交通指示牌,规范施工区交通秩序。

(2)交通分流措施

要充分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交通潜力,合理引导施工期间被占用道路的交通流量,使其分流到其他可分流的道路。

路网分流。路网分流是为了减小施工干扰、交通干扰,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把整个公路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牺牲最短运输路径、经济运输路径,以减小车辆在途时间,保证施工期间的路网服务水平不致大幅度降低,使远途车辆提前转移至交通量较小的其它道路上。无论施工组织如何,均应在各级分流点设立临时标志,通告,告知施工路段的位置和施工期限等事项。拟定分流的方案,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是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出分流时段和路段。分流时段的划分要同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不同的施工阶段对应不同的分流方案,路段划分主要考虑工程特性和可能的分流道路。二是根据车型交通量的预测数据,确定出分流车型。一般都将大中型货车作为分流对象,也可按车牌号码的单双进行分流。三是根据原来道路的交通流特性和路网条件,为分流车型选择分流路径,一般区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两大部分。四是确定分流点的设置,分流点一般分三级设置,分别为诱导点、分流点和管制点。

同时分道行驶也可促使交通分流。为了提高施工路段的通行能力,将原有路面或施工完成半幅路面的车道临时划分后,使不同车型各行其道,一般与禁止超车、禁止停车同时运用

(3)交通行为管制措施

采取车种禁限、时段禁限的,禁限的措施是牺牲局部利益的做法使绝大多数道路正常通行。牺牲局部利益的做法,即在某些区域、路段、时段内禁止某些车种通行。施工期间对某一条道路实施禁限的措施,目的是降低这条道路的交通压力。在禁限时,应参考相邻道路的交通压力和车种构成,统一考虑禁限措施,避免出现流量置换效应。流量的置换效应是指:若在某一条道路上对某种车辆禁限,那么这些车辆就会到相邻的未禁限道路上行驶.增加了这些道路的交通量,而不被限制的车辆就会到禁限道路上行驶,两条道的交通压力很快又接近了,从而导致实质上禁限措施没有发挥作用。由于禁限组织存在置换效应,故要求两条相通的相邻道路,禁限车种要尽可能趋于一致。

(4)交通诱导和交通信号控制都是有效的交通疏导方式。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对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通行权的合理分配,以期达到有效分流的目的。为了配合施工期间的交通流疏导,对分流道路及周边路网节点进行交通优化,采取优化信号相位、改善相位配时等措施,提高路口通行效率。通过相位配时方案,我们可以限制进入施工影响区域的车流量。

(5)贯彻和完善均衡的交通管理手段,如错开高峰、限制高峰交通量、扩大夜运、组织单向交通等

(6)交通语言设施

交通语言是交通系统和用路者之间通讯的T具.从交通系统向用路者提供信息的角度讲,交通语言设施包括交通标志、道路标线、可变信息板等。为保证交通组织方案有效、顺利的进行,施T期间要有科学的、完备的临时配套交通标志设施(如施工警告标志、指路、指示、禁令标志等)。交通标志和标线一般都有通过标准,但施工期间临时性的标志可灵活设置。除此之外,应在某些重要路段及路口设置可变信息板,及时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

(7)公交车调整原则

根据地铁施工期间对现状公交的影响,从尽量“不扰民”的角度出发,地铁施工期间公交线路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地铁建设顺利进行,公交调整与施工交通协调,优先满足施工要求。

(2)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公众利益,体现公交优先。

(3)尽量保持公交线网结构,原则上不对公交线网结构作较大调整。

2.加强施工管理措施及方案配套措施

加大道路交通整治力度,道路施工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了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交管部门应加大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的整治力度,禁止机动车乱停乱放,设置固定的出租车上、下客区域;严禁在人行道摆摊叫卖,避免影响行人通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同时在道路交通负荷较大的路段和路口分派专人负责,尤其在高峰时段应加强交通治理,达到净化交通环境和交通秩序的目的。

(1)利用媒体施工信息

施工期间对影响区域内的居民将带来较大的不便,为安定民心,引导居民理解并配合工程的顺利进行,建议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及公交站点的视频等施工信息,广而告之拟施工的项目情况,并分流路线及施工期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使道路使用者在有充分的心理及行为准备的同时,可以避免盲目的绕行,从而减少因施工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损失。

(2)优化施工地点照明设施

道路照明就是要把路面照亮到看清障碍物的轮廓,从而将良好的视觉信息传递给道路使用者。道路照明是防止夜间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道路照明布局,也可以给驾驶员提供前方道路方向、线形等视觉信息,使照明设施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3)纠察人员安排

基于项目位置在路网位置的重要性,为保证施工期间道路的安全与高效,在施工期间,对于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重要的路口和路段关键位置,应加派警力并安排纠察人员,尤其是在高峰期,以便交通出现拥堵时及时疏散。对于警力,施工期应调整辖区大队各中队警力配置,重点向施工区域中队倾斜。中队应改变原有的勤务机制,加大路面管理力度,维护交通顺畅和社会治安,保证地方安全

(4)安全保障措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实施,需采取如下等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

(五)确定施工进行中应及方案

在施工开始前、持续过程中和结束后的交通运行管理。即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交通管制人员首先按照事先制订好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执行交通组织和管理。但实际的交通状况有可能与事先料想的有差别,交通事件、大型活动和其他意外事件都可能使得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部分修改.这时可通过调整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来缓解局部的交通堵塞。优先缓解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同时尽量保证施工地段的车辆能有序通行。另外,如果遇到抢险救灾、消防失火等

紧急事件时,则必须采取应急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如开辟人行道临时机动车道等。

(六)实施过程中交警工作

1落实交警工作责任

各相关单位要按照“两个确保”原则,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事件,严格落实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措施和任务,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大队要统筹调整警力,加强施工路段管理,落实专人在大队分指挥室值守,监控施工路段交通情况,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2交警应加强现场管理

秩序处和所属大队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督促建设和施工单位落实各项配套要求。大队每天要落实道管民警对施工路段进行巡查,协调施工进展情况。属地中队要加强路面管控力度,落实充足管理力量,积极疏导交通,确保交通畅通。

3交警应加强与施工单位联系

(1)积极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交流。为保障施工路段的安全管理,大队积极组织施工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施工路段安全管理相关会议,详细、认真的交流,确保施工期间施工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

(2)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有效监督,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在道路施工前,大队针对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对施工方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严格施工审批程序,督促施工方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责任人,并协同施工等有关单位一起制订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计划,起到有效监督作用。

(3)对施工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大队积极加强对施工方车辆的管理,要求施工车辆必须车况良好、证照齐备,车辆保险齐全,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车辆的行驶、装载、现场施工作业进行认真监督,杜绝其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和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行为。

(4)加强对施工路段进行严格巡逻管控。大队对施工路段加大警力投入,加强巡逻力度,对施工路段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势态,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证了各施工单位在巡逻民警的监督下能做到以安全设置为要求设置防护措施,确保道路有序、安全、畅通。

(5)加强对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防护保障工作。在施工路段设置醒目齐全的指示标志、标牌和采取相关的诸如警示灯、防护网等防护措施,确保让过往司机知道前方有道路在施工,及时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安全,确保司机看清施工路面情况,防止事故的发生。

4交警应做好信息上报。施工期间,上城大队每天要将路面情况上报支队指挥室和秩序处,对突发情况或采取临时重大管理措施的,要及时报告支队。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监理;问题;现状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

1.1市政道路质量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理问题;设计阶段虽然有审图机制来把控质量,但并不完善,因为由设计缺陷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比例高达40%。就审图机构而言,既有行政性质,又有市场运作,这在体制上就存在矛盾。其次,质量监理单位对审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整改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审图机制对设计质量的控制仅局限于施工图审查,在质量风险控制的范围和时间上都存在不足。(2)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问题;目前我国道路工程大多采取委托质量检测和委托监理质量的监理制度,但都存在明显弱点。从委托质量检测来看,被委托单位与送检单位存在利益关系,而这就决定了质量检测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难以保证,同时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必然也受制于建设单位,难以成为公正独立的第三方,因此质量监理常常会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1.2市政道路质量监理的现状

(1)工程质量监理意识不强;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工程利益而盲目投标,在获得工程之后又偷工减料、追赶工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获得投标工程与用最短的工期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没有意识到工程质量监理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理方案,使得各项监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2)工程质量监理体系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监理体系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从施工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利益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标,而部分施工企业由于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而相应的监理工作显得混乱无章,无法为工程质量监理提供必要的保障。(3)经验主义现象严重;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监理者认为自己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应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针对不同的工程路段开展质量监理时,往往将自己的经验生搬硬套,没有从工程质量监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经验主义思想容易使监理者忽略工程项目的差异性,为工程的质量安全埋下安全隐患。(4)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有待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规模较大,且工期较长,涉及到很多不同种类的施工技术,也需应用较多复杂的施工设备,加之工程施工队伍中有很多都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且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都相对较为落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易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水平的措施

2.1强化质量监理体系建设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涉及的范围、时间都很广,因此仅靠某一环节或某一阶段的处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鉴于质量监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就必须要强化质量监理体系建设,从制度上解决质量监理的薄弱环节。从政府的角度,应完善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有关标准规范的更新步伐,从而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监理

市政道路工程材料和设备的监理是工程质量监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规范严格把关,并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同时还应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从而确保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工程质量的施工要求;其次,对工程机械和设备的购置也应当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收,并且对大型设备的采购和验收流程要加以规范,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效率。

2.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的效率,就必须要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尤其针对某些特殊的施工环节,必须要具有相应资格的施工人员才能参与施工,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良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监理的重要性,并且应始终将质量和安全作为施工的基本准则,承担施工人员应当承担的岗位职责,并且积极配合监理人员的工作,以促进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推行现代化的质量监理模式

监理模式的优劣与工程质量监理的成败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因循守旧的监理模式与创新高效的监理模式相比,后者自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首先,我们可借鉴国外优秀的监理经验,并对其监理经验进行筛选,取其精华之后,再用于国内的市政道路监理行业;其次还要与时俱进,学会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工程质量监理中,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可为工程质量监理带来生机与活力,提高工程的监理效率,促使工程建设顺利完工;最后还要对企业的内部实行质量监理责任制,并要让广大员工明确,质量问题一旦出现,那么相关人员是必须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以此来督促监理人员认真工作。

3总结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监理人员应从施工材料与设备、制度建立、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并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现场监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监理工作的完善,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叶佳俊 单位:上海康舒特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6

按照国家三部局《关于集中开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市局文件要求,为搞好我县道路客运管理工作,我们围绕“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健全机制、确保安全”这一主题,以解决客运市场存在的症结为突破口;以确保安全为重点,以规范运输市场为宗旨;以打击非法营运,制止违章超载,清理技术不符合的营运车辆,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为管理目标,深入开展道路客运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整治客运市场秩序和客运车辆通行秩序,落实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我县道路客运安全形式持续平稳。在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专项活动,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分管安全、分管运管所副局长和运管所所长3人为副组长,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道路客运安全隐患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了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

二、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

县运管所按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抽调主管客运的精兵强将进驻客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督导企业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及时分析研究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尽早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彻底克服麻痹思想,切实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坚决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员等违章违规操作等行为,落实客运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

三、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维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在整治过程中,大力宣传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义和违法经营行为的危害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乘坐非法经营车辆。同时,以调查了解取证掌握的资料,有针对性开展治理整顿。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检查,定时检查和互动检查,明察和暗查相结合的方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由于工作到位,证据有力,打击准确,全县客运市场及车站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整治,做到了“车进站、人归点”,使客运市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严把“三关一监督”,加强源头监管

按照市局对道路客运隐患整治行动的要求,县运管所领导带队,集中人员,集中车辆对全县客运市场进行了“四查四整顿”。一是查经营资格,严把市场准入关和车辆技术关。就目前我县客运企业和客运业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再审查,再整顿。二是查客运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完善,督导客运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三是查营运驾驶员,严格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查出使用失效,伪造从业人员资格证从事营运的驾驶员1人次。四是查客运站场,加强客运站场源头监管。严格执行“四证一牌一单”报班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安全制度,加强“三品”查堵,如实填写进出站登记,杜绝站内超员,排除安全隐患。查处站外上下乘客,短途拒载等违规车辆8辆。

通过深入开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严查整顿了道路旅客运输生产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严厉整治客运市场秩序和客运车辆通行秩序。落实了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到了管理规范,责任落实,职责明确的目的,全面提高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了我县道路客运安全形势平稳运行。

第二篇

一、专项整治的重点

以农村公路建设预防基坑、围堰、边坡坍塌、高路基坍塌、桥梁梁板吊装、桥梁脚手架坍塌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

二、专项整治开展的工作

1、召开安全例会,传达学习市局《关于印发市交通系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施工预防坍塌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和县安委会相关文件;

2、制定下发我局《关于印发公路工程施工预防坍塌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文件,并部署实施。文件明确了整治目标、重点,提出了整治措施和工作要求,整个活动分部署启动、自查自纠、检查督导和总结分析四个阶段进行一是部署启动阶段:5月份,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部署实施。二是自查自纠阶段:6月至9月份,具体实施。将专项整治方案及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到公路工程建设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和相关部门,开展自查自纠。三是检查督导阶段:10至11月中旬,组织督查和抽查。9月配合县安监局到县检查并接受吉水县的检查,10月拿埠桥项目接受市政府督查组的抽查和督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下发整改通知。四是总结分析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份,总结分析,归纳评估。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总结、评估,形成阶段性成果。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7

l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道路桥梁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桥台与邻接路段的沉降差异超过一定的界限值,致使车辆在通过桥梁时产生颠簸、不稳。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中缺乏适宜的压实机具,压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台背填料与台身的刚度差别大,造成沉降不均匀。当分层压实厚度过大时,压实度检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而且无法发现内部空洞。当桥梁承受大的荷载量时桥台与相邻路堤之间产生沉降差,造成错台或纵坡不顺以及构造物的附加变形(指伸缩缝),导致跳车。同时,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下沉,也会造跳车现象。

(2)桥梁裂缝。我国建设道路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目前在道路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具有普遍性,这其中除了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合理使用混凝土造成的,如: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只凭个人经验不按标准规定随意配比: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力道过猛;在混凝土模拆除后,没有给予必要的养护,导致混凝土体表缺水出现干裂等。

(3)路面不平整。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料不当或路基防护排水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必然会起路面的不平整。①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缓抽: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科的稳定度降低。②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一般铺设了很多不同的管线,其沟槽回填的密实程度对路基产生地影口向极大。回填土压实过程中的职工质量通病主要包括:倾斜碾压、超厚回填及填土不符合要求等。这些质量通病均会造成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从而会导致路基路面结构的沉陷,以及管体上部的破裂。

2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措施

(1)控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均匀沉降。①优化施工时间。道路建设中应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问,特别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通过增加预压时间,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同时,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②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在桥台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以协调变形。③准确安装检查井。检查井的砌筑质量应能较好地控制井室与井口中心位置,防止井体出现变形;检查井的井盖和座一定要配套好,安装时其坐浆必须要饱满,轻重型号与面底不能错用,铁爬的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能太大,平面位置必须准确。④台背路堤填筑前的排水施工台背路堤的施工应按公路排水设计规;曲要求,充分注意填土的排水,防止水对填土的浸泡和;中刷,可以通过设置横向泄水管和盲沟,使旋工填土不于被浸泡而满足填筑压实度的要求。

(2)控制桥梁裂缝。①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TK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表面修补材料,其分子中的活性基因与水泥水化中游离的ca、Ap+、Fe“等离子进行交换,形成特殊的桥键,改善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组织结构及内部应力状态,使其承受变形能力增加,大大减少微隙产生的可能性。同时。聚合物乳液在混凝土表面迅速凝结,形成致密、坚韧的保护膜,填充于水泥颗粒之间,减少雨水渗漏而引起的混凝土腐蚀和钢筋锈蚀。⑦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置,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③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及合理的养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浇注腹板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3)控制路面平整度。①控制松铺厚度。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1二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确保铺层材料的防水性。铺层材料的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要保证铺筑后基本不会透水,以防止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从而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对于处于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可以在桥梁铺面层铺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厚度可达到8-lOcm):对于处于冰冻地区而可能出现裂纹的道路桥梁上,可以铺上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有效预防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②控制基层的平整。在面层摊铺之前要认真清扫表面,保证基层表面的整洁,不存在松敖的浮料及杂质。若有泥土可采用压力水;中洗,若基层表面的局部下封层已脱落,应在脱落处把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在补洒透层沥青或者补下封层,保证面层的平整度。③提高回填质量。道路开槽至旋喷桩桩顶,将桩间软泥尽可能用人工清理干净后回填碎石至设计标高,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静碾一遍,振动两遍,以保证碎石填满桩间空隙。在回填沟槽的分段填土时,以分层倒退的方式留出台阶,且台阶的高应等于压实厚度,其台阶宽≥lm。填土过程中的大石块必须取出,而对于尺寸大于|0cln的硬土块应将其打碎或取出。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路基是支撑市政道路荷载的重要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受到水文地质、施工材料、施工方法、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了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须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质量事故隐患,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推动道路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质量进行阐述,总结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希望能为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做出微薄的贡献。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1.1路基强度。合理控制路基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是防止市政道路出现沉降、变形、车辙等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市政道路路基强度受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雨季时,受大量的路面流水和路基地下水影响,会出现翻浆现象。冬季时,路基冻胀,导致路面隆起,路基融化后,路面开裂冒浆、起伏不均匀,会降低路基强度。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车流量等,合理设计路基的强度值,尤其是在路基开挖和填筑环节,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检查并控制路基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1.2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路基是承载路面荷载的基础结构,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路段不达标的土质要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如松软的土质,可采取土壤置换措施,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防止地面塌陷;地质较为紧实的地段,需做好防雨水、高温措施,避免道路变形、突起等。

2提高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技术措施

2.1排水处理。排水施工技术常用于路基土质较软、含水量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利用砂井排水固结原理,排出土壤中的水分,提升市政道路的地基强度。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掌握作业区域的土质信息,如土壤的成分、含水量、强度及实际承载力等。作业时,要在路基表面铺设砂井,通过控制预压速度及排水速度,防止土层下沉过快造成地基沉降。排水施工技术适用于路基含水量大、土质松软区域的道路施工。其优点是能排出软土路基中的多余水分,提高路基压实度;缺点是不能有效保障路面耐用度,且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修复工作,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较高。2.2加筋处理。加筋施工技术是将钢筋沿应力延展的方向铺设,与土体组织形成粘合体,提高软土路基的抗拉强度。施工时,在路基表面均匀地布置土工格栅,检测土体承载力、抗拉强度等参数值。在清除基层中的杂物后,进行钢筋绑扎、相互搭接,在土工格栅表面填筑土方并压实,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加筋施工技术常用在易发生沉降的路段,可有效改善路基沉降和断裂问题。缺点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加筋材料易受腐蚀,且土体变形会对加筋材料造成影响,导致加筋材料变形。2.3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施工技术先要考虑路基土壤的性质和面积,确定碎石桩的位置和密度。施工时,对路基软土及其表面振动和冲击生成孔径,将碎石填筑到孔径中,再添加适当的粘结剂,形成碎石桩体,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碎石桩处理技术的稳定性较高,不受环境的影响,施工成本低且可防止路基下沉,是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常用的处理技术,但不适用于路堤较宽的道路施工。2.4置换处理。置换施工技术是用优质土壤替换原有土质结构,使路基更具稳定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的技术措施。一般利用机械设备去除软土部分,再分层填入碎石、煤渣、粗粒土等硬度较高的物料。在填充时,硬度较高的物料在最下方,夯实后铺设另一层物料。经置换施工技术处理后的路基透水性较好,多用在对路基变形要求不严、纵向深度较大的软土路基施工中。该技术对土体表层的破环度较大,对置换材料的压实度要求较高,施工成本投入较大。其他路基施工技术,如注浆技术、固结处理技术等,利用钻机对土层钻进喷射泥浆或投入固化剂,使路基软土固化,提高路基的硬度和稳定性。施工作业时,务必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结合施工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选取施工技术方法。

3工程实例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大桥交通改善工程,涵盖内容包括新建由岛内转向沧虹路的左转K匝道,全长394m。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处理和沥青路面施工。本文将结合这一实例,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3.1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应清除作业范围内的植物根茎、杂草、腐殖土层等。表层清除结束后,对路基展开地下水和路面排水。地下水采取管式渗沟的方法进行排水,并设置排水管、反滤层和封闭层。此处应重点注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取疏导、隔离和堵截的方式处理。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应在末端设置横向泄水管,分段排出地下水。若边坡或路堑出现地下水渗流,可采取渗沟、排水沟、集水井等措施,排出地下水;地表水的排出,一般采取边沟、跌水、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措施,并结合具体工况,设置坡度为2%~4%的排水横坡。3.2路基开挖。路基开挖前,要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路基开挖可利用挖掘机和自卸式汽车,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放坡和边坑支护工作。从滑坡体的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特殊地质段,应制订对应措施,防止开挖过程中出现意外。路基开挖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放样,控制好坡度和标高,不得少挖或多挖,沟槽边1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物料和土体。3.3填筑与压实路基。路基填料应该具备一定的强度,其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表1的规定。回填土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低于或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做洒水或晾晒处理。当路基回填土方高度不小于80cm时,挖除地表面并压实基底后,再填土;当回填土方高度小于80cm时,应先清理地表面,再翻松土层30cm后,做平整压实和填筑。路基填土的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多出50cm,以满足路基压实度需求。压实作业时,应采取先中间后两边、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两侧与中间应有3˚左右的夹角。采用振动碾压机碾压4遍,18t静力压路机碾压3~6遍,每次碾压完成后,检查一次压力值,直到符合设计标准为止。路基压实度标准见表2。路基压实完成后,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路基地段进行人工修整,并养护至少7d。3.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施工前,复测路基标高,恢复中线,并在两侧每10m设置控制桩,撒灰线控制边线。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拌合站现场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施工。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应保持路基表面湿润,混合料含水量应大于设计标准的1%~2%。摊铺机摊铺时,沿边线顺直行走,摊铺高程及厚度由双侧钢绞线控制,后方设专人消除粗细骨料离析、壅包等现象。摊铺机摊完后,应在末端50cm处设置方木,并在碾压完成后,移除方木并清除底基层顶面。用振动碾压机小振幅振动碾压1遍,再用大振幅碾压3遍。18t静力压路机碾压4~6遍,并达到压实度要求。采用3m直尺逐段检查平整度,对于碾压后凸出部位,应人工刨平,凹处人工开挖10cm,回填新拌合料。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3.5沥青混合料摊铺在铺筑沥青混凝土前,应保持基层洁净、干燥,沿道路中线横向每5~10m设置高程控制点,并在两侧路缘石上标记高程点。熨平板应提前0.5h预热至80~100℃以上,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低于150℃。开始摊铺时,纵向直线行走,速度控制在2~4m/min,摊铺料斗的沥青混合料要保持一定数量,摊铺过程不得停机。每摊铺1m,用量具检测厚度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偏。摊铺完成后,对于摊铺不均匀或接头缺料等,应人工修补并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分3个阶段完成,初碾控制温度不低于120℃,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复碾温度不低于90℃,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碾压带重叠10~20cm,碾压速度4~5km/h;终碾温度不低于80℃,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2~6遍。路面温度降至50℃后,移除路面工具,待彻底冷却后,开放交通。

4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4.1确保路基施工材料质量。严格管理路基施工材料,对控制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施工企业从如下几点着手重点把控:(1)严格遵照审批程序采购施工材料,做好施工材料的抽检工作,保持材料的合格率;(2)严格遵照程序验收进场材料,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品种等控制;(3)严格遵照制度规定储存施工材料,防止由存储不当引起的材料性能损害。4.2确保路基边坡质量。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重视对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要做特殊的边坡结构设计,如使用锚杆框架等加固技术,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填石路基边坡,务必要保证石料的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否则,会导致边坡局部失稳;对于路堑边坡,可采用植草皮等方式进行保护,稳定性较差的高陡边坡,需先锚杆加固,再在表面种植草皮保护。4.3重视竣工后的质量检验和维护。路基工程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性工程,对道路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所以,相关人员要充分重视路基竣工后的质量检验和维护,对道路路基整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道路地基牢固,雨天路基表面积水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经过精细的质量检测和维护,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5结束语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效率的基础保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材料和过程质量,重视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促进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S].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GF30—2003[S].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9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道路桥梁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城市道路桥梁在其建成通车之后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质量通病,尤其是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工程,出现质量通病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以往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才能相应地摸索出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为之后的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几个较为有效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2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2.1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达标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过渡段桥台台背大都要求对其台背的填料进行处理。然而,由于桥台台背的填料压实度受到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操作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桥台台背的填料土压实度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这可以说是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另外,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的运营阶段,由于交通荷载与天气、环境等因素长期不断的作用影响,会导致其路基路面的土基塑性变形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产生差异沉降,并以此来破坏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平顺度。

2.2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理不完善通过对大量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的调查发现,软土地基路段因为地基沉降而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土地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土地基的范围和深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的软土地基没有进行应有的加固处理,或者是选择的处理方法不完善。另外,选择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计算方法及其计算参数与该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土地基的处理无法达到应有的技术要求和预期效果。此外,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料的流失与强度降低,也是造成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3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3.1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台台背路堤填料的合理优化实施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填料的选择原则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以及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杂物和含水量过大的土作为填料。

3.2城市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分析可知,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效果明显,施工工期短,但工程造价高;超载预压可利用施工荷载作为软基预压荷载,方便施工,工期长,剩余沉降量大;塑料排水板法加固工期较超载法短,较粉喷桩法长。此外,还有强夯法和爆破法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各种方法的机理及适应性各有特点,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工程实际情况加以选择采用。为了保证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施工质量,消除软土地基路堤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必须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尤其是桥头引道地段的施工时间,争取更长的预压时间,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施工后沉降;根据软土的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和路堤填筑高度,一般路堤采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其间距在邻近桥头引道路段附近应加密;在桥头引道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以协调变形。

道路施工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协调管理

很多市政道路,就其各专业本身,如道路的规划、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项目的指挥者,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

一、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项目经理、甲方,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

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交通设施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市政工程牵涉的有关单位及专业范围广,每一项道路工程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且每一条管线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作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3.1技术协调:

熟悉设计图纸,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当工作从图纸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在雅瑶中路工程中,通过对路基、路床、排水管基础、排水管吊装铺设、道路水稳层、混凝土路面等分部工序的质量检验评定,杜绝了质量隐患问题,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公务员之家

3.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3.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埋地管线与市政排水管的协调;周边建筑物与在建道路工程的协调;道路的使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施工工序、班组之间的协调等。

3.5.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