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营销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7 16:23:08

传统文化营销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营销;产业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一个城市传播文化的载体,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旅游已经成为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充实着旅游产品,二者相辅相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黑马,通过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从中能够找出产业融合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让山东省走向辉煌。

1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旅游营销融合发展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省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山东省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开始与山东省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文化融合产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管理方面。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的营销融合中,从管理上缺少整体的宏观调控,管理机制也比较落后,同时山东省又缺少权威的旅游管理机构,在经营者无法做到统一规划和调控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还是开发随意性太大,导致市场中信息无法对称、旅游产业的规模过小、产品的档次过低。第二,整个旅游产品的产业链出现问题。在传统文化的作用下,旅游被赋予了灵魂,但是山东省旅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呈现出严重的脱节现象,景区和酒店只顾自己发展,游客无论是住宿还是出游不方便,同时景区的景点没有专门的营销战略,导致游客需要排队购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基于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旅游营销融合发展进行分析

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优势。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再加上山东省是文化之乡,这为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众所周知,山东省是资源大省,关于山东省的旅游资源,可以大致分为8个大类,例如,泰山风景区和孔子故里风景区,还有“人间仙境”蓬莱以及潍坊等地都是每年游客争相前往的地方。第二,区位及交通优势。山东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心位置,在两大经济核心地区和长三角、环渤海之间,又是沿海地区,经过数年的发展与进步,山东省已经与国内、国际接轨,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作用下,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成为必然的趋势。第三,经济发展优势。一直以来,山东省都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为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战略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围提供了可能。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的劣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有的旅游设施来不及更新,旅游开发的水平参差不齐,山东省的社会参与度不高。虽然近些年山东省旅游产业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整个城市从整体来看还是存在某些细节的不足,很多旅游地区依旧采用传统人工验票方式,导致游客参观的时间增加,工作人员与游客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二,山东省旅游发展的淡季与旺季差距过大。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导致旅游必然受到季节的影响,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山东省的游客比较少,从而导致部分景区只能在旺季的时候才有经济收入,可是全年景区的维护与保养成本过高,即使处于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的背景下,这种问题依旧十分严峻。第三,山东省旅游的拉动性不足,产业链缺失。人们来到山东旅游,无论是前往蓬莱观看风景,还是祭拜孔子,都只是买了门票就开始观赏,很少进行购物,而旅游的收入绝大多数来自旅游产品和周边产品的销售收入,从而导致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即使融合在一起,但依旧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3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旅游营销融合策略探索

3.1在山东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整合营销。整合营销主要指的是将山东省的旅游资源、顾客的需求、旅游成本以及顾客的旅游便利性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营销手段,利用这种营销手段达到促进山东省旅游行业发展的目的。这种营销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交通营销。交通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山东省在开展旅游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消费者提供较为全面的交通服务。另外,为消费者提供较为便利的旅游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种交通工具,使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旅游的便利性。第二,风景区的营销手段。山东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同时推出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这种方式能够不断提高山东风景区的优势,进而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将山东省的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相互结合,建立相应的主题旅游,推出对应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山东省在2013年发现了一个春秋时期的古墓,也就是纪王崮春秋的古墓,建议政府和相关旅游部门、文化保护部门联手,在保护纪王崮和周边的文化遗产本体的同时,开展相应的主题旅游活动。这种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传承山东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质量。相关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山东省各个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0%~200%;泰安太阳部落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20%。全国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整个山东省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幅繁荣的态势,尤其是在节庆日期间,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持续向好。对此,山东省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联合,在过年期间,推出济南大明湖庙会、台儿庄古城庙会、泰山景区“平安吉祥新春游,国泰民安过大年”大型祈福活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第二届西海岸花灯节。这些民俗节庆的出现,正是当地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的旅游与文化资源采取的营销手段,以文化主题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前来观看的游客会涉及住宿、餐饮等多方面消费,尤其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花灯节中,人们纷纷购买花灯在河边进行燃放。此外,很多餐饮公司也抓住了节日的商机,每个庙会中也会有小吃一条街和夜市,人们将其当作一处景点进行游览,无形中增加了消费,可见这种营销手段非常成功。3.2在山东省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实施营销组合战略。营销组合战略指的是将旅游产品、旅游价格以及旅游渠道等营销手段相互结合,能够提高山东旅游营销的综合性。例如,在实施旅游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将山东省旅游产品中的生产线作为主要营销产品,找出其中的核心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展山东省的旅游产品营销。在实施渠道营销的过程中,山东省应该在拓展国内旅游渠道的基础上,与旅行社开展合作,不断拓宽自身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山东省旅游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在推广营销的过程中,山东省应将眼光放长远,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要使用多重推广的营销方式,不断变换营销手段。除此之外,山东省还应将山东省的旅游营销和山东省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例如,以天上王城景区作为案例,春秋纪国文化旅游产品是该景区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的战略方向,建议考古学家深度挖掘春秋纪国文化。旅游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春秋纪国文化,将文化遗产作为山东省文化旅游营销发展的途径,让消费者在欣赏春秋文化历史的过程中,促进山东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3.3加强山东省景区旅游网络文化营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因此,笔者建议山东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山东省网络和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好“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品牌营销,建立山东省智慧景区;根据游客喜爱的景区,推出周围的酒店和美食,游客进行购买即可,如果不想排队取票,游客可以在家中等候。同时,山东省各大景区在节庆营销活动中,大力策划和培育活动品牌,以传统文化作为依托,例如天上王城景区,可以结合纪王崮古墓文化与春秋纪国文化的主题,举办具有品牌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该景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此外,山东省要整合自身的文化,制订积极的营销策略,积极学习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经验,对资源进行整合,努力推进山东省旅游营销再上新台阶。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旅游,在旅游的同时又喜欢寻找一个城市的文化源泉。因此,山东省有必要将传统文化和旅游营销融合进行到底,从多个角度入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推动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吴敏.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山东省孙子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2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对现代市场营销活动有指导意义,因此,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对营销道德和营销观念的指导意义以及《孙子兵法》对营销策略的启迪。

一、儒家文化与营销道德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思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分析儒家文化对营销管理的影响,对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儒家文化有“重修身、讲仁义”的特点,即重视伦理道德修养,主张个人修身养心,“修身”被摆在第一位,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躬身修己首先讲“仁”。“仁”作为生活的最高道德标准,它同时也涵括了忠、恕、礼、恭、敬、勇等世俗道德的全部内容,其“仁”的主旨,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正人先正己”,既要洁身自好,有所作为,又要助人、爱人,并从道德上积极引导人。但“修身”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达于“治平”的理想社会的手段:人们自我内省,知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便没有冲突,关系和谐,社会也就成为太平盛世。其次讲“义”。关于义利关系,儒家文化认为应该“贵义贱利”、“义以为上”。在这里,孔子并不是一概否定人的欲求和谋利心理,他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关键是要得之以“道”,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主张“义然后取”、“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倘若义利相冲突,宁可选择义而放弃利。儒家文化的这一特点对营销的影响,表现在营销活动中即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能把“义”和“利”对立起来。

在营销活动中,要“义利两全”。重义,即让人们成为“金钱的主人”,不搞欺诈行为,避免纯功利主义造成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人们道德沦丧;求利,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一方面日本现代企业管理的先驱——涩泽荣一提出的“《论语》+算盘”的经营思想,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义利观。

二、儒家文化与营销观念

(一)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营销中“绿色营销”观念

在儒家文化看来,人是整体宇宙中心的一部分,天人相互协调,天和人是同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认为人性与天性相通、人道与天道同源、人命与天命合一。先秦诸家以孟子为代表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思诚致仁,“尽心、知性、知天”,以人心昭显天下,体证天心,在精神领域完成天人合一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伦道德教化,以人伦道德教化代替对物质世界的征服,以对人身理想的追求代替人身现实的享受,从而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间的相互适应、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在飞速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享受征服自然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自然资源有限的挑战。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天人整体观,促使人们去寻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机体的普遍规律,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环保的需要,体现在营销上就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行绿色营销(GreenMarketing)。绿色营销就是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争取适当企业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利益,由此开展的系统性营销活动。

(二)儒家文化“重责任,讲奉献”特点与现代营销中社会营销观念

儒家文化把伦理道德的地位置于一切社会发展因素之上,无论是为人还是治世,都是以道德取向高于一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伦理道德成为支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日常规范。在儒家思想中,个人和群体、家族是无法分开的,这样个人的言行就不再是为自己负责,而是为群体和家族负责,个人价值在他所处的群体中变成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和责任,个人价值也是通过他对集体、国家、君主的个人牺牲和奉献来实现。儒家文化的这一特点对营销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营销的全局观念上,企业营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要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企业应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三)儒家文化“重感情,讲仁和”特点与现代营销中关系营销观念

儒家文化有“重感情,讲仁和”的特点。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把“仁”释为“仁者爱人”,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人与人交往要待之以礼,待之以诚,互敬互爱,“礼之用,和为贵”。人们崇尚礼仪,能以宽容态度待人,推己达人;追求天下大同的“治平”理想,以及个人价值只能在宗法家族交织的关系网中得到体现,使人们特别重视亲缘、物缘、业缘等感情,认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人们追求的是人际感情合一和社会的和谐。“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使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人际关系在营销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公共关系打开市场和占领市场。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关系营销观念,实行关系营销。

三、《孙子兵法》与营销策略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营销思想

1.未战先算。《孙子兵法》的第一句就提出了遇事要进行调查研究的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战争是这样,同理,关系一切组织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大事也是这样,必须认真考查研究。目前,市场营销已成为关系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关键,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2.知彼知己。对未来的预测需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其了解的程度决定着战争的胜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因此,管理者不仅要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手的情况。

3.随机应变。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要求其统帅必须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做到随机应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我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是讲的必须根据自身条件的变化来制定战略策略。所以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坚壁自守,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企业营销中的竞争战略就是依据兵法中“随机应变”而制定的。

4.避实击虚。兵家取胜的规律之一是“避实而击虚。”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吃败仗。避实击虚首先要真正了解对手的虚实,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作战方案,“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就是说,在战场上,要避开敌人初来的锐气,等到敌人松懈疲惫时再去打它,这是考虑士气的作用。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轻狂浮躁,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以自己的部队靠近战场来对待敌人的长途跋涉,以自己部队的从容休整来对待敌人的鞍马劳顿,这是掌握战斗力的方法。企业在竞争中也应善于发现对手的弱势及优势,避开对手的优势,以自己的优势去攻对手的弱势。

5.出奇制胜。《孙子兵法》的重要军事思想之一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通过出奇兵取胜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法。出奇的核心是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战场上稳操胜券。因为“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用兵打仗是一种用计取胜的行为,“兵者,诡道也。”因此,出奇制胜要做到: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对贪图小利的敌人就用利益引诱它;对混乱的敌人就乘机攻取它;对力量充实的敌人要注意防备它;对兵强马壮的敌人就暂时避开它。对于易怒的敌人要设法刺激它;对于谦卑慎行的敌人要使之骄横;对于休整良好的敌人要使之疲惫;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离间它。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出奇制胜的另一种表现是“兵贵神速”,“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就是说要选择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孙子兵法》主要营销思想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1.掌握“奇”“正”变化的规律,积极开展营销创新。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类型,“奇”是指作战的特殊方法,“正”是指作战的常规战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战场上,人们总是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战斗,但总是出奇兵取胜。“奇”和“正”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永远未可穷尽,当人们都熟悉了“正”的方式以后,只有“奇”才能取胜;当“奇”广为人知后,“奇”就变成为“正”;这时,新的“奇”出现。“奇”与“正”就是这样不断地相互转化,无始无终。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必须把握“奇”“正”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市场营销创新,出奇制胜。首先,要认识到出“奇”才能获利,为此,必须学会不断创新。这是因为当人们面对一种特别的变化时,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并依此决定操作策略,而在短时间里对现状的本质做出判断,往往会欠缺深入的考虑,从而给创新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其次,掌握“奇”与“正”转化的时间。这一点判断起来较有难度,因为“奇”与“正”是相对的概念,当人们不熟悉它时,它就是“奇”;当人们熟悉它以后,“奇”就变成了“正”。此时,“奇”的效果就会明显降低,再运用这种运用过的“奇”,得到的只是原来的“正”的效果。因此,作为商海搏击的人们要有预见性,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提前拿出新的产品、新的方法和新的策略,争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

2.学会“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辩证思维,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两军相争,懂得如何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达到直路才能达到的目的,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才能把握战场的主动权。“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迂直之计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市场竞争中故意迂回而行,投以小利,落后于他人的行动,却先期到达目的地,收到别人没有收到的效果。二是由于工作出现失误,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发现后通过加倍的努力,给用户提供适当的利益,结果使用户由不满意变成满意,使企业变不利为有利,变坏事为好事,达到意想不到的目标。目前,迂直之计已深入人心。无论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的中小企业,无不运用迂直之计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过程中进行的公益赞助,中国企业给顾客提供的“超值服务”,都是迂直之计在市场营销中的最好体现。

3.运用各种用兵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运作水平。《孙子兵法》的用兵策略,在市场营销中主要运用在未战先算、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兵贵神速等方面。“未战先算”在营销中表现为决策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作为行动的指南,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目前,市场调查和预测不仅应用在短期决策上,而且成为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避实击虚”在营销中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上,指导企业的决策者如何针对竞争对手的不足之处展开攻击,从而一举占领该市场。避实击虚的基础是知彼知己,不仅要看得准,还要有胆有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出奇制胜”在营销中表现为靠别人意想不到的办法占领市场或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企业在营销中的“出奇制胜”可谓无奇不有,你的质量高,我的价格低,他的服务好;你在组织上创新,我在技术上创新,他在销售上创新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奇”产生于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积极的创新意识,靠的是在全面分析市场情况基础上的整体设计,而不是靠某个人的“点子”。因此,要想“出奇制胜”,只能靠扎实的工作,而不能靠走捷径。“兵贵神速”被世人奉为战场上的“天条”,现已成为指导商场行为的“铁律”。时间对军队而言意味着战机,对企业来说就是金钱。

参考文献:

[1]彭正穗.孔子与商战伦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所体现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尚贤思想、荣辱观念等等,为高校专业教学贯彻“立德树人”提供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研究现状

李鹏林(2018)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一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两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黎霞(2019)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浅议》文中提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且重要的精神财富,能够与高校通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得到较好的融合。于慧芳(2019)发表文章《借力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正能量传播力——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导,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与引导作用,强化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可以看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的结合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并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能够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大多数是与通识教育和思政类课程的融合,缺少与市场营销等财经类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特别对于应用型财经类本科,其财经类课程强调实践性及创新性,对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的认知为其与财经类专业结合带来了难题。笔者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为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财经类课程融合提供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一线营销人员。如果他们三观正确,有道德,有底线,无疑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学生文化修为的培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对修为的培养首推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专业课《市场营销学》的课程中结合《孝经》来讲解商务礼仪,不仅生动,而且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践行,不仅规范了学生对父母、兄弟、师友的行为,也为将来他们进入职场做好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上的准备。(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启发学生专业的创造力和延展力。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期,激发其想象力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中华文明无论是其“天人合一”思维体系的形成,还是“致知格物”的践行理念,无一不对世界文明带来创新性的改变。特别是将传统文化与企业的促销、产品的开发等营销行为结合在一起,往往可以产生创造力,很多文创产品的产生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展,也成为传统文化与营销专业结合的有效途径。(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竞争的加剧对一线营销人员各方面特别是心理方面、人际关系方面是非常严酷的挑战,现实中的营销人员要比很多行业都要付出更多,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很多人认为,心理健康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实中国的先哲一直都十分重视身心的协调。“修身养性”、“中庸之道”都对处理好自身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具有针对性和可实践性。而古代先哲面对困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感人事迹都会增强学生面对竞争中的困境的内在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途径可以从寻找教学内容的切入点着手。营销理念、消费者分析、营销创新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可切入的知识点。(一)以企业树立正确营销理念为切入点融入。儒家伦理精华我国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对现代市场营销活动发挥了深远的影响。构建“仁”作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理念。在专业教学中要求从业人员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客户,实现良好的客户沟通。树立“义”作为特性的市场营销原则。在儒家传统的理论道德中,讲求“见利思义、以义求利”,这种“义利合一”的思想要求社会、企业、客户之间要建立良性的合作发展秩序,树立“义”的营销原则,有利于学生建立互利理念,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体现社会效益。形成“礼”作为基石的市场营销规范。“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其内涵在于立身处世必须能够良好地对人际关系进行协调。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而言,企业之间要尊礼、守礼、重礼,不断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同时也要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的指引。确立“智”作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文化中尤为强调“智”对于万物认知的重要性,市场营销教学活动那个本身就是求“智”的过程,从预测市场到制定营销战略,从开拓市场到进行竞争,强化学生专业智能。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准绳。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使学生意识到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二)以消费者为中心为切入点融入“民本”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是强调“老吾老以致人之老,幼吾幼以致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是对“民本”、“民心”及“民意”的重视,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三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对“为君之道”、“为将之道”以及“爱民之道”进行了解释。从“民本”思想的实际内涵上说,体现出了现代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导向观念”。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导向观念”,其实质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应当从客户的实际需求与消费意愿出发,做到“民本”思想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既要着力使客户的需求与意愿得到满足,创造便利,同时也要为客户解决各种在消费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当客户与商家产生矛盾之际,营销人员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修己、正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不做有悖于客户实际意愿的事情,将“民本”思想始终贯穿于市场营销学中去。现代营销理论落脚点也在向顾客个体的人来转变,可以看出这与“民本”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民本”理念要求营销人员既要关注客户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又要提升对客户精神方面需求的关注程度。教师要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民本”思想的内核,告知学生未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要与客户建立起长期友好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更要将人文关怀延续中营销活动的各个细节中。(三)以营销创新为切入点融入中国“变易”思想。“变易”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其精髓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都体现出中华民族这种刚健进取的精神。第二是革故鼎新的变通思想,诸如“易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易时移,变法宜矣”等观点,都体现了变通思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革新力的内生动力。第三是兼容并蓄的整合思想,中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的多元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海纳百川的气概,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本土化,实现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整合。也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互利共赢提供了借鉴。现代社会中,创新是市场营销的永恒主题,而创新正是“变易”思想的实际运用,从麦卡锡的4P理论说到科特勒的10P,从4C到舒尔茨的4R,绿色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等各种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牢固树立“变易”思想就是要求在善于学习的同时敢于创新,最终形成适于我国特点的市场营销理论。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变易”为指导,不拘泥于现有的市场营销理论,既要相关学科理论进行融合,又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结语

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且变化莫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绽放出新的光辉,通过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学存在着互通点与融合点。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祖先的论著中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而是需要我们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学习利用,从中汲取养分,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发展。有理由相信,凝聚了先人的极大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高国兴,徐娜,何鸿燕.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与现代市场营销[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76-80.

[2]刘一览,李永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研究:基于市场营销组合理论(4Ps)[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92-94.

[3]周永刚.结合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完善高职专业人文教育体系:以江苏财经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9):90-91.

[4]李学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与路径探索[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3):110-114.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权变管理;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思想与西方制度化科学管理理论不同,西方管理强调理性准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用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伦理型管理是以由已及人来看待社会,把治家的伦理道德准则及管理方法运用于企业及国家管理中,要求企业成员要象父子、兄弟一样相处,结果导致了在管理中讲人情、讲关系,平均主义大锅饭。这种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内部交易成本太高,企业对员工饮食起居、生老病死考虑的较多,领导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是不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目标变成了社会福利目标。

无论是内地近年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奥、台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家族式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同乡帮助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有其优点,表现在:一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日本企业的“型组织”及管理模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此。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创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培育了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因此在建厂初期和企业处于困境时,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领导同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同时企业领导层大多是老板的亲戚,班子团结,特别是老板具有绝对权威时,因而决策集中,管理效率高,成本低。四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内部的“五小”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五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老板)和员工(雇佣者)在感情上存在着“主恩图报”的思想。在儒学伦理中特别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理念,家庭人伦观念中的“养育之恩、三生难报”等在东方式的管理理念中就具体化为主恩图报的思想。靠亲缘关系进入企业的员工会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视老板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报答,如若某人忽视或违背了这种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会引起公众的指责,有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种无形的伦理道德观对社会公众的约束,使家族企业主从中受益匪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族企业管理平庸、技术低下,但仍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东方伦理型管理模式具有以上优点,使西方许多学者对人际关系近乎赤裸裸的商品关系的西方管理提出了异议。在西方颇负盛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指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宽容与友好”,他说在科学技术领域西方文明占据明显优势,在对人生终极目标及最高意义的洞察上中国文明则深刻的多。他特别推崇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他指出中国文明的思想和精髓在于自我抑制和经济调和,而西方个人功利主义和社会产业主义的“病根”和出路正在于此。另一位“国际智者”阿诺德·约·汤因比则在《历史研究》中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文化时代,他在一次“展望21世纪”的演讲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剂,特别是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自身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中,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宽容与和谐。他指出如果中国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为人类的主宰,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埃兹拉·沃格尔认为,由个人主义造成的“美国病”应该用“东方药”来治,西方国家及民族应该学习东方国家的团体主义精神。

进企业的能人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若老板及其管理者凭优越感而滥用权力,亲疏分明,就会造成大多数员工有怨言,因而这类企业当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其弱点非常明显,导致企业不攻自破。家族式管理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为企业带来和谐的利益,但企业不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老板及亲属或亲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用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同时家族企业在领导选择上往往以血缘亲疏为标准,采取子承父业和亲戚总比外人可靠的家族继承制,忽视个人的才干和品行,从而导致企业持续发展受阻,领导更替造成企业破产的事例屡见不鲜。当让位于他儿王安本人被称为慈善的独裁者,他敬业、勤奋,不贪财,为员工谋福利,因而很受员工的爱戴,但他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管理泛泛平庸者”。家族企业领导者的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的道德、行为端正,作风严谨,奉公敬业的表率作用,业务素质上也要求有一技之长,他们许多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且也是精明的商人,还是公关能手。由于他们的才能而限制了许多下属作用的发挥,压制人才的成长,形成个人绝对权威。因此这类企业经常会出现“成也萧何,败地萧何”的现象,即能人经济现象,当个人决策正确时,不仅决策迅速,贯彻有力,还会提高个人的权威;但当其决策失误时,也得不到他人的及时提醒,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当此人不在或退位,组织会出现人才断档,权力真空现象(继任者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个人绝对权威),造成企业一时期内混乱或无组织状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因此在组织内产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别,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外人为生存也就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有时为保护“外人”的利益他们会团结起来与老板或“自已人”抗争,造成企业内讧。因此家族式管理要么凝聚力很强,人际关系融洽,要么内部四分五裂,派系纷争。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目标往往是以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为第一位的,而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由于这类企业在创业时有亲朋帮助,兄弟打天下才获成功,从伦理道德上讲不能忘了患难弟兄,因而为他们谋福利义不容辞。同时为兼顾公平对全体员工也会一视同仁,企业包揽了员工的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就业乃至全家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将企业办成福利组织。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人之能群”: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当会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正己正人”: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如R·布莱克和J·穆登设计的管理方格图和F·菲德勒提出的随机制宜理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处的。

“自强不息”: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处于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不同于西方一些新兴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次生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和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只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的和谐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现代的人本管理,从东方到西方,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居仁怀义”,追求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以及员工与顾客的和谐,可以说这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精要。公务员之家

市场经济一旦走出其初始阶段,那种以物质刺激为手段的经济人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主要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已经从传统的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经济时代,社会总需求和个人总需求已不能再完全用物质范畴来涵盖。换言之,物质的概念已成为过去时,人的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物质消费也越来越变成文化的物质。日本是二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日本的成功恰好在于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此,可以认为,中华文明遭受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大多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在于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一旦市场经济的闪电射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必然会唤醒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一开始就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尽管它在一些方面还显得很不成熟,但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就必然会使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思想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加速发展,并绽放出簇新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5、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6、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7、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文化营销;黄河实业

1文化营销浅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精神创造。文化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文化的营销,是对某种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以达到满足消费者对特定文化需求的目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的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们越来越希望精神文化产品来“填埋”内心的精神文化相对匮乏之“坑儿”。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借助特定的文化来销售自己的产品,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让消费者产生消费。在文化营销的过程中,产品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文化才是消费者最最看重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点忽视,但是随着近年各种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弘扬,我们逐渐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发心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尝试开展传统文化营销活动。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并给文化营销的实施带来一些启示。

2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该公司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经营的过程中,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为企业的经意宗旨,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重孝道讲仁爱为企业的道德核心,塑造员工“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在经营中不断践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着力做一家造福人类奉献社会的和谐企业。在2014年,面对当前消费者在油品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黄河实业推出了九品莲纯花生油,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营销推广,实施文化营销策略。

3广东黄河实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3.1从营销理念的角度来看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指导观念。营销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获利的过程。文化营销的理念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黄河实业在推广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不断弘扬“仁爱”的理念,弘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的宗旨,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贤教诲和“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信条,等等,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指导着黄河实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3.2从目标市场选择的角度来看

营销需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获利,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企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出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使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黄河实业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生产出来的高质量的花生油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3.3从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

3.3.1产品策略

“花生好,油才好”,在原材料挑选环节,九品莲纯花生油,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挑选原材料,从江西、河南、山东和辽宁等花生优质产区采购花生,然后精挑细选,剔除一些霉变的、未成熟的和破损的花生,绝不弄虚作假;在生产过程中,依靠物理压榨,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讲诚信”“凭良心做事”的文化精神;在品牌方面,“九品莲”是“九品莲花”的简称,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另外,莲花也会让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牌联想;在包装方面,除了有“般若装”、“精进装”和“禅定装”等以传统文化专有名词命名的包装,同时在花生油油瓶瓶体上挂有“爱”字标签,体现对仁爱之心的弘扬,还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等传统文化精神相关的宣传口号,无不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3.3.2价格策略

在价格上看,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黄河实业推出的九品莲纯花生油比一般的花生油要贵一些,这首先是因为原材料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的原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所以综合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和税收等成本费用,需要制定较高的价格,另外,较高的定价也进一步证明了产品的高质量性。在价格策略方面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力求货真价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求真务实”的精神。

3.3.3分销策略

在分销方面,九品莲纯花生油的销售主要是通过淘宝和微信等网络渠道来销售产品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目前,黄河实业还采用与消费者共享“感恩金”的直销模式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分销方面,黄河实业的做法,一方面,想消费者所想,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另外,与消费者分享“感恩金”的分销模式也体现了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感恩”的精神。

3.3.4促销策略

在促销方面,黄河实业没有对九品莲花生油进行广告促销,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节约营销宣传成本,尽可能地减少消费者的额外付出。黄河实业主要通过口碑营销的形式来达到促销的效果:有过消费经历的消费者会义务地做宣传,同时关心黄河实业发展的一些人士通过博客、论坛等网络途径义务地宣传九品莲纯花生油。在促销策略方面,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仁爱”,而消费者义务地为九品莲纯花生油做宣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文化信念。

4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文化营销的启示

4.1牢牢把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文化需要是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消费者对文化的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文化营销就是基于消费者对文化的渴望,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来达到营销目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内心存在的一种匮乏感,是消费者内心存在的一个“坑儿”,这个“坑儿”需要产品这个“填埋物”进行“填埋”,这样才能够实现消费者的身心平衡,让消费者感受到快乐。但是需求有物质的需求和文化精神的需求之分,当人们存在文化精神的需求时,必须通过文化产品来“填埋”消费者内心的“坑儿”。文化营销的开展必须牢牢把握消费者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并用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

4.2找准目标市场

市场营销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利的过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差别的,我们必须将消费者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挑选适合自身现实特点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我们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样也更能够使独特的产品被独特的消费者所关注,并激发消费者去填埋内心存在的“坑儿”。文化需求是每位消费者都存在的,但是不同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消费内心存在的“坑儿”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实施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挑选对特定文化感兴趣的细分市场当作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才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提高营销成功的可能性。

4.3采用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打组合拳,需要整合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不同方面的力量。在文化营销过程中,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精神产品,而是在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营销组合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都以文化为导向,实施文化导向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的采用都要体现对特定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5结论

文化是最有个性最富有特色的,文化也是充实人们精神信仰的需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消费者越发需要人性化的东西。文化营销就是对文化的弘扬,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而产品的销售也带动文化的弘扬。正如,广东潮州黄河实业对九品莲纯花生油在营销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营销理念、目标市场选择,还是在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通过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文化营销实施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消费者内心存在的文化精神需求,挑选合适的目标市场,通过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作者:纪峰 单位:宿迁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6

根据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管理条例》对概念的界定,体育是指为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供人们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取中奖权力的书面凭证。体育文化是体育的灵魂,是体育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体育的发行与设计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使其增加了文化性、趣味性、公益性、传统性及文艺性。我国的体育蕴含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体育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将我国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习俗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使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比如: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即开型体育以海阳大秧歌和亚沙会吉祥物为票面图案,融合了丰富的运动元素和中国文艺特色,并且设计者在票面上加入了蓝色的海洋、金黄色的沙滩,两只小螃蟹点缀在沙滩上,显得活泼又有趣。我国的体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体。比如“黑旋风”体育就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李逵的绰号,另外在票面设计上,“黑旋风”汲取了美国同名最畅销即开的成功元素,采取极具诱惑的黑色票面,加之不失华美的简约花纹,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它。我国体育文化融入了国际文化以及前沿体育文化元素。比如:山西省11市同步举行的以NBA为主题的即开型体育,这些在票面设计上,选取NBA受欢迎的球员和队徽等设计元素,包含了超过30位NBA顶级球员以及近20支NBA球队的形象。我国体育具有浓郁的公益文化色彩,体育在全面健身和爱心救助等公益事业上充分展示了体育文化的公益特色。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即开型体育就担负起为地震灾区筹集重建资金的重任。据统计,从2008年7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即开型体育“顶呱刮”共取得销售383亿元的成绩,为地震灾区募集资金38.3亿元。

2我国体育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营销的重要内容。比如平安保险的品牌营销,处处以传播中国平安文化为先导,“中国平安,平安中国”令多少中国人成为平安保险的忠实客户。我们可以看到在产品的深处包含着一种隐性的东西—文化。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营销方式进行文化营销。我国体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虽然购买人群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但是按照国际通行的经验,一个国家正常的发行规模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而我国每年的实际发行量却与这个数差距甚远,发行总量只排在世界第12位,这和我国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远不相称。因此,转变体育的营销方式、进行文化营销已势在必行。文化感召力在提升,文化营销越来越成为营销的利器。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位,不同的营销策略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如,河北一家高钙乳业公司,生产的牛奶虽然质量好、价格公道,但始终没有创造强势的营销业绩,企业后来邀请专家策划文化营销战略,利用当地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名胜——“元宝山”注册商标,在世界牛奶日推出“咱们的元宝山,大家的健康源”文化营销活动,很快形成了强势的营销态势。同样,我国体育在营销上注入了文化要素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效果。如,印制了NBA顶级球员形象的即开型体育就得到了热卖,另外,属相拜年、全家福、舞龙舞狮、年年有余等蕴含着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也得到了广大彩民们的喜爱。文化是土壤,产品是种子,营销好比是在土壤里播种、耕耘,培育出品牌这棵幼苗。所以,对体育进行文化营销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3我国体育的文化营销理念

理念含有信念、观念、精神、思想之意,最先用于西方美学和哲学领域,后又引入经济管理领域。体育的文化营销理念就是体育营销的灵魂、源泉,指导体育进行营销的创造性思维,是在集中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革新进行体育文化营销的思维范式。文化营销从关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出发,将文化因素注入到整个营销过程来实现消费者价值的增值和升华,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对体育工作人员和消费者的终极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是“以人为本”的实质内涵。对于体育的经营和销售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既关注体育的工作人员,又要关注体育的消费者。文化营销不是喊口号,它不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的问题。体育要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首先就是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共同营造体育的文化氛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体育没有进行好自身的文化定位,那文化营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在实施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略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兴趣偏好、购买行为等因素,针对不同需求特点、不同阶层、不同消费习惯的人群实施不同的文化定位策略。如针对体育爱好者就要进行体育文化定位,针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体育博弈文化的定位,针对中高收入人群进行体育的公益文化和传统文化定位。其次,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文化营销的异化,在多元文化撞击的时代,文化营销可能异化。体育进行文化营销,一定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营销文化,防止、封建迷信色彩等文化的渗透与蔓延。由于游戏对人性极易造成恶性诱导,使者的目标只有一个,即赢取巨额奖金,这会给社会和参与者家庭及其本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广大群众购买体育时,应给予正确的文化宣传、引导,以减少或杜绝少数参与者不理性的行为。

4我国体育的文化营销模式

体育的文化营销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系统,对体育进行文化营销可采取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4.1公益文化营销模式

体育发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的。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资金构成比例为:返奖奖金比例不得低于总销售额的50%,发行经费比例不得高于总销售额的15%,公益金比例不得低于总销售额的35%。虽然自从发行体彩到现在,体育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目前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体育的公益文化性质,也不知道体育的收益金到底如何使用。因此,体育的公益文化性质一定要宣传到位,可通过电视公益广告、自办媒体型广告、网络宣传、新闻报道、营业网点宣传等方式,让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尤其是中高收入阶层知道购买体育不单是为了获奖,最主要的是为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一份贡献。花几元钱不但收获了一份希望,还献出了一份爱心。

4.2传统文化营销模式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形式各样、生动有趣、各具特色,如节日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文化等。我国体育在进行营销时一定要借助传统文化这一广阔的舞台,让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入到体育的设计、宣传和销售中。在体育的设计中可以选择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十二生肖、节日典故或少数民族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体育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体育的文化品位,传承并宣传了我国传统文化,并且会拉近体育与广大彩民之间的距离,受到广大彩民的喜欢。在宣传与销售中也可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文化营销,在各营业网点进行节日氛围的营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4.3体育文化营销模式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今的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体育本身就是体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同时体育展现的体育文化越丰富、越多样,就越易受到体育爱好者的喜好。体育在设计和宣传中可充分运用民族传统项目,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可与最受欢迎的体育比赛、体育明星紧密结合;也可充分利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馆。

4.4地方特色文化营销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民族特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对当地人们来说更具有亲和力。体育在设计上就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的这种亲和力,如地方性体育可印制当地有特色的民族活动,像扭秧歌、抢花炮;也可印制当地独特的风景面貌,像海滩、贝壳、名山秀水等。体育的宣传营销可借助当地的特色活动和特色节日进行地方特色文化营销,这样可以使消费者对体育有一种亲切感,在建立忠实顾客群方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4.5娱乐文化营销模式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7

关键词:新零售视角;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模式;故宫文创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5G万物互联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依旧迅猛,基于价值网平台的线上销售成为新零售新业态。文创产品的营销模式也从单一的线下销售发展成B2C混合销售,在营销渠道打开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据相关数据显示,除故宫博物院售出的文创产品一直持续热销外,其余国内文创产品销售数据并不乐观。传统文化产品的发展需要以文创产品为媒介,以营销模式为基础,借以不断创新突破,因此不断改善调整产品的营销模式是文创产业发展的策略,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的必由之路。合理的营销模式是文创产品兴盛的基础,是产品对外销售的窗口[1],文创产品作为部分文化的承载物[2],如何发展文创产品的营销机制成为文化高质留存传播的关键。

1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模式

1.1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起源于过去,是融合历史、人文及精神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文化创意产品则是将文化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出来,将历史、人文及精神汇聚一体且与人类当时当地的需求契合[4],形成文化产品,辅助文化的留存与传播。文创产品的本质是将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形成的以各种形式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5]。文创产品是一种对于历史优秀文化产品再创造的行径,通过资源转化与科技提升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再解读,并将其转化为相关产物。从实质来看,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产业的衍生品,是依附于文化产业而发展的。从内涵来看,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的再现,能够将传统文化以现代化产业的方式传承下去。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化产品也历经迭代,伴随着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传统文化产品正在被逐渐淡忘,而文创产品在此之间起到一个良好承接的作用,辅助传统文化产品以顺应时代的新形式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

1.2产品营销市场定位

营销是连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商品经济价值的必经渠道[6]。明确的营销对象定位,是展开具体营销措施与方案的前提,如故宫文创初期的用户定位在35~50岁中年男性群体中,销售数据的惨淡使得故宫博物院意识到错误的核心点,迅速调整营销对象定位,将针对用户转向线上购买力较强的35岁以下年轻女性消费群体。除市场群体定位之外,产品本身的创新创意开发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产品研发整个产业链中核心组成部分[7]。为此前期的文创产品的设计风格,主旨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追求产品质量保证的同时,保留文创产品必备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同时明确针对群体的产品创作方向定位。因为面向年轻女性群体,故宫随之发掘到彩妆创作的契机,并通过特定节日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产品的推送营销。如故宫荷包口红,创作者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月曼清游图之碧池采莲》《行乐图卷》《金盆捞月图轴》等藏品中发现大量的荷包元素,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荷包口红,取得巨大的成功。

1.3产品营销模式

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主要以用户为中心,以企业与文化为半径,并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展开线上营销。线上营销文创产品的同时,故宫博物院通过出版书籍、影视作品等方式传播故宫文化,增加故宫与时代的契合度以及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频率。在营销方面,除文化衍生品与纪念品的营销之外,还通过5D科技、3D打印、AI等现代科技增强顾客的消费体验感。多措并举能有效巩固品牌文化,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良好口碑形象[8-9]。为提升故宫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故宫推出数字博物馆,打造了《每日故宫》《皇帝的一天》等APP,将故宫文化传向世界各地。如图1所示,故宫文化通过推广图片、APP及刊物进行覆盖推广,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用于线上销售,产品多分为装饰品、生活用品、玩具及彩妆等。为避免库存的积压,顺应产品的迭代规律,设置绝版促销专区以此达到文创产品销售流程的正常运转。但与此同时,故宫的营销方案与策略都要把握好度,过度营销也只会带来反向作用。

1.4产品营销渠道

在进入新零售的模式时,产生了渠道分支。故宫文创的营销渠道分为传播、分销与服务三大类,在新零售状态下自媒体推广营销与时代接轨,故宫博物院除建立自身的网站与网页之外,同时认证各大头条号,公众号及短视频账号进行产品的经营与推广,公众号一类文章如《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逐渐转变了故宫形象,但依然保留故宫元素,推出实用性强的日用产品[10]。新媒体营销的方式辅助企业更好地节约成本、传播范围更大、互动性也更高、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更多,在体验参与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心理的需求,也能更加精准地发现潜在用户。分销渠道即通过分销商、批发商和来实现营销目的,设立多个销售点,多家线上和线下店铺。除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的店铺之外,故宫文创直接在微信公众号推文下方开启了购买窗口,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销之前提前分工确立好销售类型和产品至关重要。故宫文创就曾在“故宫口红”原创者方面存在过争议,店铺主售方面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定位,导致出现内部的恶性竞争。服务渠道主要包括仓库、物流公司等,设立多个分点可以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同时,让各地消费者更快速地收到产品,获得一个更好的购物体验。

2文创产业面临问题

2.1文创产品面临的版权问题

知识产权是文创产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竞争优势[11]。在对产品进行正式发售前应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且制作好与产品相关的保密协议以防产品未正式发售,盗版产品就遍布市场。企业进行权威,对产品版权进行公开声明,侵权必究,做好产品版权后续保护工作。同时明确分工以免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销售渠道中出现内部恶性竞争的情况。

2.2文创产业人才的匮乏

目前我国文创产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截至目前,我国总体文化产业人员仅有1200万人左右;且在这其中从事模仿的制作人员和只懂操作软件应用的技术人员过剩,真正的创新性人才数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缺口。占据创意核心位置的人才短缺会使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影响文创产业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最终导致产业规划和目标上的偏差,增加产业营销时的风险。

2.3文创产品设计及制造创新

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也是我国文创行业需要面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创产品研发人员应该借鉴家具及家居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原则和策略[12-14]。材料是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基础[15],文创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环节也要充分认识材料的特性问题[16-18],避免设计和制造超出材料应用范围。此外,应该拓宽木质及非木质材生物材料的应用,构建绿色环保的设计和制造体系[19-20]。

3营销问题解决机制

3.1产品成本和售价的调控

制定适宜的产品定价营销策略和准确的市场销售产量评估是有效促进营销的前提。而通过定价“借力打力”是一贯的营销手法。通过分析消费者在购物时的心态变化过程,寻找最有力的攻破点。很多企业会抬高产品原价,再提出大量的优惠活动和策略,促使消费者了解优惠力度之大,引发购物热潮。但文创产业性质较为特殊,其更适用于具备更长远的、可持续性的营销策略,由于文创类产品本身制作成本较高,因此定价更需要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地考虑,避免售价出现大幅的上升或下降,影响消费者对文创品牌的印象。故宫的文创产品也曾被说是华而不实,价格昂贵,而如今故宫在产品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做出了相对合理的调整,具备了较完善的体系,在调低产品价格的同时保障质量,不断向客户征求改善意见,其售后服务也在线上获得了较高评价。

3.2营销策略的准确制定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70%是由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决定的,而30%是由企业的营销组合决定,营销战略定位是企业营销过程的核心。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方面都需要以营销策略为引导展开。现如今文化产业走商业化步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纯文化观念在这样一个更迭迅速的时代里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会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因此在高薪聘请专业人才的同时,打开博物馆商业化大门,让我们的文化既有学习价值,也兼备商业价值,从而实现更好地推广,达到保留与传承的作用。

3.3营销方式的灵活运用

开发具备自身特色的产品需要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在相应的产品推出后,可借助如今热门的行业进行宣传,不仅局限于海报和动画宣传,还可以借助人流量大的公众平台,在新品宣传的同时,进行转发评论点赞等抽奖的活动,以此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获得关注度。与大众积极互动才能了解到人们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活动策划,在吸引人的同时创造回头客,但是一切产品的营销都需要在产品质量保障之上进行。实现产品的有效推广需要联动互联网、广告、各大营销活动等,更进一步是热点话题的引用推广和知名人士团队的宣传推广等。在新零售视角下,营销推广市场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各类营销方式充斥各大热门平台。而文创产业的宣传能否在各大平台上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营销环节的关键。

4结语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营销;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古宫殿建筑群及博物馆,故宫履行着文化薪火相传的社会职能。正如故宫博物院副馆长娄玮曾说:“紫禁城已经快600岁了。我们希望故宫不仅有长者的成熟、稳重、睿智,同时又有年轻的创造力,甚至童心、童趣。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公众把故宫文化带到身边,我们开展了故宫大冒险等游戏,能把高冷的宫廷形象变成小朋友喜欢的大朋友”。现如今,故宫的历史使命正以一种新时代的方式传承。借助新媒体进行文化创意推广的方式,使故宫洗脱了尘封的历史感,拥有了更加切合时代的亲和力,让现代的人们可以触摸到历史,亲近历史,更让年轻一代喜爱历史,了解历史。而在新媒体与传统文化融合推动的思路之下,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以及故宫博物院游览量都大幅提升。

1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之路

1.1文创产业的起源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一词源于1998年,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主要表现的是创作者及其团队的主观世界观。文化产业的兴起,源于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转型,物质条件的满足,使人们开始注重对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产生。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借助新兴媒体的渠道,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膨胀阶段。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故宫文化创意馆为代表的一系列成功案例正遵循了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经之路。1.2故宫文化创意馆。以故宫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为例,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宫元素”纸胶带一夜之间刷屏,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引起了大家十足的关注;在故宫中销售旅游纪念品的“故宫商店”更名为“故宫创意馆”,名称的转变也代表着文创产业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模式,打通了思维、创造、销售的整体命脉。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从清朝皇帝卖萌图到佛珠耳机,再到VR版《清宫美人图》,无一不显示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值得叫好的是故宫元素与文创产品的融合。经过7年院藏文物清理,25大类180余万件文物藏品得以呈现,成为文化创意研发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研发出9170种文创产品,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图2故宫文创商店中包装精美的宫元素创意产品,纸胶带、风扇、挂件、梳妆镜、实木筷等产品小巧便携,富有吸引力正如故宫创意馆的标语:“把故宫带回家”,故宫的文化元素正步入消费者的家中,成为手边日常用品。以前的故宫商店,仅仅能买到雕花扇子、老佛爷金指甲、牡丹花丝绸。现在的故宫创意馆,备受大家喜爱的商品越来越丰富:Q版皇帝皇后书签、三宫六院冰箱贴、故宫猫咪手办、海水江崖纹提包、玲珑福韵项链、故宫国色口红、宁寿宫庆寿堂潘祖荫年历、白鹤紫霄便签本……更加实用化、多元化的产品将故宫文化变成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部件,从冷冰冰摆在展柜中的出土文物变成大家触手可及的可亲形象。在不断的尝试中,故宫博物院转变了营销的方式,将文创产品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创造依托,将文化贴近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从而转变了消费者的态度。

2故宫博物院的网络产品开发

2.1网络客户端。故宫的文创产品营销的成功,不仅在于创意,更在于营销渠道。网络营销是故宫博物院营销的方式之一,在故宫博物院官方客户端中,文物的精致图文也引来了不少的关注。下载“每日故宫”这个App,可以每天欣赏到故宫的一件精美文物。在App里,简洁的故宫元素和精细的图文展现着故宫的历史文化与内涵。而新增加的文物解说功能,更丰富了文物的文化内涵,做到了无论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们打开手机便能感受到故宫的碧瓦朱甍。2.2网络应用程序。在网络营销方面,故宫推出的不仅仅是官方客户端,还包括适应网络传播的其他各类应用程序,包括故宫实景拍摄的电脑手机壁纸、紫禁城输入法皮肤、祥瑞表情包、故宫游戏等。故宫和搜狗输入法联合推出的故宫元素皮肤深受大众喜爱,融入故宫元素的输入法皮肤不仅看起来富贵祥和,更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骄傲与传承。搜狗输入法同时推出的一系列故宫表情包,从乾隆雍正的卖萌poss,到在国画中提取的紫禁城祥瑞图做成配文“吓死宝宝了”“你瞅啥”等潮流用于的表情更是下载量飙升。如果具有购买故宫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网络电商应用程序平台直接购买。“足不出户逛故宫”的发展理念,打开了故宫的网络市场。新兴媒体的发展带动了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也带动了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故宫官方网站的推广带动了故宫网络创意产品的销售,也推动着合作应用程序的网络下载量。2.3网络创意游戏。更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开发了专属的故宫创意游戏。《皇帝的一天》是下载量最高的一款游戏,在故宫的官方网站上就给出了Android和iOS的下载按键,让官方网站成为游戏下载的主要推动力量。通过《皇帝的一天》这款网络创意游戏,不仅让用户体会到了在紫禁城里做皇帝的感觉,更了解了故宫的布局、构造、景点以及清朝皇室的生活风俗。这款App吸引的更多的是少年儿童的喜爱,从故事书中高高在上的皇帝,到自己也可以通过App体验做皇帝的第一视角,少年儿童在这种益趣教学的方式中培养着对传统文化和故宫文化的喜爱。

3故宫博物院的新媒体营销策略

3.1微博营销。一则名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视频曾在微博上热转。在视频中,故宫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纷纷用拟人化的动作和语言表演出“抖音”风格的舞蹈。这则创意视频为故宫博物馆打了一个十足的广告。从竖屏拍摄的呈现方式可以看出,该则微博短视频专门针对智能手机媒介制作,使手机用户能在观看视频时获得更方便的体验。微博营销主要针对手机用户,使用者多为青少年人群。该视频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进行了融合,并且利用了微博这一广阔的运营平台,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群众。科学普及实践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在不断更新故宫的漫画图片,从故宫的春夏秋冬四时景到Q版的太监宫女的卡通形象,故宫博物院的亲民感大幅提升,与粉丝的良性互动使故宫博物院摒弃了以往庄重威严的形象,转换成为一个特色文化的宣传者。微博营销的方式同时也带动了平台上其余营销账号的推广。微博营销主要依靠阅读量和粉丝数量,有上十万上百万粉丝的“大V”争相以故宫为旗号,推出了一系列的内容产品。例如:以故宫元素纸胶带为主题,用纸胶带装饰YSL系列化妆品,将黑色外壳的普通包装变成了华美的中国风化妆品,加上摆拍和风格组合成精美照片上传到微博营销号,吸引了一大批营销号的转发推广。进行文创产品的品牌建设,不仅需要有迎合新媒体发展潮流的鲜明远见,更要有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品牌意识。客观而言,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拉动了媒体的发展,也增加了文创产品的营销额,拓宽了文创产品的营销渠道。微博营销以其时速性、广阔性、灵活性推广了文创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大众视野,让人们群众了解文创产品、接受文创产品,带动了文创产品的推广,同时也扩大了文创产品的消费市场,形成了“推广—营销—再推广”的良性循环,也增长了微博自媒体的关注度,带动了微博自媒体的发展。3.2微信营销。微信作为当今的主要的通讯软件之一,拥有全国范围内最广阔的使用人群。微信将支付手段与通信手段融合一体,一部手机,一副条码,打开微信就可以在5秒之内完成支付,节省了找零的时间。微信支付的便捷使其在青年人群中备受欢迎,成为手边必不可少的软件。故宫博物院正是抓住了微信平台使用量的先机,在微信公众号中配置了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链接,利用公众号的推送连结了顾客与市场,使消费者在社交软件中能够便捷地收看到相应产品的推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营销目的。而微信公众号中的产品营销也与微博保持同步。微博利用营销号的热转与话题文案获得了一定的阅读量。凭借微博中已有的产品推广,微信将消费者的目光吸引至更加普及的社交软件之中,并利用公众号为受众推送符合潮流的文创产品文案构建了日常化的营销平台。微信和公众号的兴起带动了二维码扫描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了普遍的支付手段和吸引流量的营销手段。故宫借助二维码技术,配合线上线下多种服务,为顾客进行语音介绍和导游服务。微信公众号中推出了扫描置顶二维码进行网络购票的功能,不仅在新媒体渠道进行了景点的宣传,同时也节省了实体环境中游客的购票时间,分散了客流量,能够更为迅速地容纳更多客源。另外,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也出现在故宫特定的矿泉水瓶上,并辅以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漫画形象进行包装:穿着龙袍的龙和一袭华衣的凤,分别命名为“北北”“京京”。二维码的植入加大了公众号和营销平台的推销力度,漫画化的设定突出了北京特定的文化特色和故宫专有的文化形象,唤起了消费者深入了解故宫的欲望,激活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3.3客户端营销。碎片化阅读的今天,传统广告的霸主地位已被代替,短视频和短信息的传播体裁越发受到受众的欢迎。因此,适宜定期投放短视频和消息类的客户端型程序成为了新时期广告营销的主战场,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插屏广告(弹窗展示)自从推行以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之一。滚动的广告在视频展示时既不妨碍观众的观看体验,又能以简单的形式加强使用者对内容的深刻印象。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利用客户端视频广告、插屏广告、信息流、开屏广告等营销方式,在百度、新闻客户端、微信、今日头条等多款应用中进行推广,在信息条中利用图片的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时避免了传统营销方式下的经济壁垒,地区封锁、人为屏障、交通阻隔、资金限制、语言障碍、信息封闭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快速地打通封闭的坚冰,疏通种种渠道,完成开拓未来市场的使命。客户端营销不仅使营销效率提高、营销成本下降、商业机会增加,更通过在网络营销中新信息的累积,使原有的信息价值实现增值,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品牌价值,提升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了品牌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和作用。3.4VR实体营销。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的游览考察,“故宫4D体验馆”的项目尤为吸睛。戴上简单的VR体验设备,就可以从VR眼镜中360度全方位地感受如亲临故宫般的宏大视野。三维建模技术让顾客从虚幻和现实中还原历史的真相,在短短7分钟内体验故宫兴衰苍茫的历史演变。故宫内使用的VR设备,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对真实的营造和全方位的感知方式,更在于它的操作简单、体验者广泛。特别配置的4D座椅配合画面摆动效果给体验者带来了更真实的感受,耳机是专门配置的3D立体环绕音效,近视人群使用VR眼镜时只需要简单地拨动眼镜上的转轮调节焦距,脱离了佩戴近视眼镜的困扰,达到同样的清晰效果。在故宫内设置4D的实体店也创新了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的新模式,文创产品脱离了商品的限制,变为了更直观的体验产品。图3镂空标识的故宫VR体验馆门票,采用祥云及大殿轮廓的特色主题花样,观看结束后门票可作创意纪念品留念站在新媒体的制高点上,故宫的文创产品营销应更加追求创新意识,延长产品的产业链,从新媒体与传统营销两大方面构建销售体系,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产品产品,扩大文创产品的覆盖面和类型,可以将传统文创与新兴技术融合,获得更广阔的未来市场。追求产品推广的同时,网络营销也为广大营销商和消费者抛下一个难题:文化市场广阔了,产品多元化了,营销方式现代化了,产品的质量和新媒体营销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产品丰富,但多为中等质量产品,真正质量优且价格优的产品却寥寥无几。欲要在日益兴盛的新媒体营销中生存下去,不仅要拓展营销方式,将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更是要避免出现“多而不精”的状况,迎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发扬故宫的工匠精神。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言:“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文化产品形式多了,营销渠道多了,质量优了,不仅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更为新媒体运营方式创造了信誉积分,让消费者敢于购买文创产品、敢于尝试新媒体购买渠道、乐于消费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产品。故宫文化创意馆通过新媒体的运营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将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融合发展,在各种社交平台的推广下,故宫的文创产品正在一步步扩大市场,延长产业链和附加值,让“宫文化”走进每一个寻常百姓家中,将产品做到了“多元化,多样化,流通化”。故宫立足于新媒体运营的转型,也必将认识到文化产品追求高质量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故宫正不断活用文化创新的思维方式及新媒体营销的有利因素,兼具了社会教育功能及商业经济利益,也更是传统文化的活力再创造,使故宫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文创产品的未来发展创造出了一片“蓝色海洋”。

参考文献

[1]黄莹,王勇.故宫淘宝的华丽转身[J].改革与开放,2018,4.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9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营销观念及管理落后,常使用价格竞争获取市场份额,导致营销工作步履维艰。事实上,只有文化才是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很容易复制,但企业的文化不可复制,这也正是国际上企业获得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的原因。我国的同仁堂拥有三百多年历史,尽管经历了多次社会变迁,但仍然成为长青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文化。该公司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传统遗训,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坚持“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经营宗旨。正是这种强大的企业文化保持了同仁堂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文化营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海尔原总裁张瑞敏带领员工砸冰箱的故事,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产品质量观,强化了创品牌意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只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是文化营销的保障。因此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有意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提炼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标示等方面不断与员工沟通,与社会沟通,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文化营销中的认识误区

(一)企业营销观念落后

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领导人营销观念落后,还停留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上,没有树立起市场营销观念,重视上规模、添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而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忽视文化营销。也有一些领导认为文化营销太高端,不是中小企业可做的事情,加之中小企业限于人力、财力等原因,忽略了产品的创新设计、创新包装或提供给顾客更高让渡价值的服务,因此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营销就是做广告

有的企业片面地认为文化营销就是做广告,通过不断做广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就达到了文化营销的目的。因此,有的企业不惜加大投入,在各种媒体大作广告。殊不知,企业知名度需要提高,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而企业美誉度的塑造就依赖于企业的文化营销,把企业的价值观传达给顾客,通过价值共鸣使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很多人只看到了麦当劳的一系列广告,而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QSVC”,即分别代表了“质量”、“服务”、“价值”、“清洁”的理念,这种文化渗透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使员工建立起良好的习惯,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文化,才使得麦当劳行销全球。

(三)文化形式主义流行

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聘请咨询专家和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但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做得不够,员工不能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一些企业片面认为文化营销就是邀请影视明星、演员助阵,只要举办一些“节”、“会”就达到了文化营销的目的。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构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制度和物质文化,而不仅仅做做形式就行了。

三、中小企业实施文化营销的策略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文化营销工作,积极培育文化营销观念

文化专家认为,企业文化的70%是由企业领导人创立的。企业领导要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作为企业领导人,应把企业文化中需要转变为员工行为的部分编成小册子,让全体员工学习并执行,并与奖惩挂钩考核。作为企业领导首先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要求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全体员工的内心,才能变成大家的共识。

(二)努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用心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

中小企业要努力建设消费者认可、符合企业历史和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包括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系统三方面,它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心灵工程”。企业文化重在以文化人,以人为本,要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给核心价值中注入文化因素,才能引发消费者的共鸣。

(三)多方面创造产品文化,不断开发产品文化附加值

产品是文化营销的载体,产品的“文化因子”与产品有机统一。企业应当从产品的角度挖掘文化,如对产品的包装、命名、品牌等增加文化品位和氛围,建立起产品与文化需求的联系。芬兰小公司Rovio打造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唤起了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芭比娃娃上市50年来,畅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10亿件,而芭比娃娃玩具已经成为不朽的文化符号。芭比娃娃的创造者露丝女士说过:“芭比娃娃能够满足所有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女孩子可以幻想将来某一天她们可能拥有的成功、魅力、浪漫、冒险和丰富的机会,从自信到成功,从获得爱到给予爱。”它寄托了女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成为了女性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开发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表现为增加产品的鉴赏性、知识性、寓意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等文化因素。产品的鉴赏性是商品文化价值的基本因素,如人们使用手机不仅满足通话功能,也对产品包装、款式、品牌的需求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形象。中山市“非常小器”指甲钳开发了名片指甲钳、情侣指甲钳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企业应结合经营对象,多方面增加产品知识性、趣味性作为开发产品和服务项目。一些企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产品的声、形、色、名(称)等形式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如玉雕工艺品把鸳鸯、荷花组成的图案命名为“白头偕老”表示夫妻恩爱。有的酒店利用民俗文化开发文化菜肴,如“贵妃醉酒”(花雕鸡)、“龙飞凤舞”(海虾鸡片)等,深受顾客欢迎。比利时地毯商开发了“祈祷地毯”,这种地毯装有指南针以便穆斯林教徒祈祷,受到穆斯林教众的喜欢。这些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四)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开展促销

企业可通过参与文艺体育活动、节日活动等进行促销;同时也可以借助文艺作品、影视产品等文化产品开展促销活动。如海尔在其他企业大搞有奖销售时,在全国发起“送万场电影下乡”的公益活动,赢得了顾客好评。江苏好孩子公司举办“好孩子”儿童书画大赛、儿童体操表演赛等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促销有别于传统促销,它赋予促销的企业文化个性,增加了顾客对产品的独特感知价值。

(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传递产品的文化情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也非常丰富,作为中小企业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情感营销。如贵州青酒“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的广告语,表达出人们追求友情的情感期盼。舍得酒以“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生”表现了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智慧的抉择。青花瓷、脸谱、兵马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法拉利推出了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推出了青花瓷版跑车,获得了巨大成功。

(六)关注流行文化,传播流行元素

关注流行文化,尤其关注网络流行文化,会为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如近年网络流行“囧”字,因为“囧”与人遭受“窘”境的表情相像,很快在网上流行起来。有的商家围绕“囧”字设计产品开展文化营销,如李宁公司开发设计了一款李宁囧鞋,鞋上印满各种囧的表情头像和文字,这种鞋一上市便被年轻人抢购一空。2012年投资仅有3000万元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贺岁片,在不到1个月内票房收入就超过了10亿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音乐、影视、运动、电子杂志、绘画、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等具有很强的流行性,因此企业营销人员和领导者要关注流行艺术作品,巧妙利用文化产品中的流行文化推广品牌,会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韩国的乐扣乐扣保鲜盒借着《大长今》电视剧的火暴播出,顺利进入我国成千上万的家庭。

四、中小企业实施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一)吸取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日本、韩国的许多名企大力倡导中国儒学道德观,如日立公司创始人小源浪平把儒家的“和”、“诚”列为社训,丰田喜一郎将“天地人知仁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松下、丰田等公司吸取儒家文化精华,实现了企业腾飞。我国中小企业也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炼出公司核心价值观。如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变则通,通则久。”要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并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持义利并重,不能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要讲究诚信,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二)加强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传统文化营销范文篇10

关键词:荆州;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对策

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发重要。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必须促进文化旅游建设,以地方文化旅游建设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湖北荆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

一、荆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荆州作为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的所在地,产生了众多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荆州作为古城,历经朝代更替,历史文化深厚,有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特色的历史文化1、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迁都于郢,郢相当于今天的荆州区纪南城,由此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荆州广为人知的楚文化遗产有荆州博物馆、熊家冢楚墓、纪南城遗址和章华寺等,这些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城,同样在荆州下属石首县和监利县也有楚文化遗产。其中作为4A级景区的荆州博物馆,共馆藏珍贵文物12万余件,包括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战国秦汉漆器,还有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楚人崇凤,在荆州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化中,玉佩和绣罗都含有凤形图案,而且现在在荆州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以凤为名的建筑、酒店、广场。2、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荆州归吴,定治南郡。荆州地区三国文化主要是由有关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和故事为基础的文化,故事普遍来源于《三国演义》。荆州三国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区、洪湖及监利等地区,其中盛名的三国文化遗产有荆州古城、护城河、关公义园、关帝庙、三国公园等。三国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主要是以荆州城为中心,四周包裹的区域态势。关公文化一直在荆州三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体现的忠义仁勇的思想道德品质令人称道。(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民间风俗。荆州的民俗活动主要以庙会和龙舟节为代表。提到庙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人们玩龙灯、划莲船、吹喇叭、套轿子的美丽画卷,那时的关帝庙里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尽情展示荆州人民对关公的敬仰与喜爱之情。2019年最大的一场庙会莫过于在关公义园举办的迎春灯会,整场灯会分为六大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花灯,吸引众多民众观赏游玩。此次庙会将关公文化的具体内涵深刻地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使之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龙舟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荆州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此后,这项活动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荆州龙舟节活动已经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推进荆州扩大开放的步伐,也是荆州文化旅游新的名片。2、传统工艺表演。荆州的传统表演艺术包括荆河戏、跳三鼓、鼓盆歌、马山民歌、啰啰咚、说鼓子等。在传统曲艺方面,说鼓子、花鼓戏、跳三鼓以其独特的说唱方式、伴奏形式充分展现荆州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民间音乐方面,马山民歌、啰啰咚具有特殊的唱词结构,复杂的歌词结构,丰富多样的内容等特点,充分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荆州的传统工艺以漆器、刻镂、刺绣为主。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和荆州刺绣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由荆沙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并且在国内享有重要地位。楚式漆器或刺绣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巧,这项传统工艺是荆楚文化魅力的瑰宝;而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制模技艺,对研究古代模具制作有很深的参考价值。3、历史传说。荆州的历史传说主要包括楚文化、三国故事和关公传说等,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创业精神、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都发生在荆州地区。还有那些广为人知的三国故事,例如《桃园三结义》《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这些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但是这些历史传说几乎囊括了三国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荆州关公传说”中的关公形象有别于历史上的关公形象,更多的是展示关公义薄云天的气概以及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增加财运的神奇色彩。(三)多彩的现代文化。荆州的人文底蕴深厚,名人众多,古有伍子胥、关羽、张居正、裴纶、平子奇,今有工程爆破专家谢先启,打工作家袁小平、廖国强、叶继程,内陆明星李现、袁泉、周莉、曾黎,还有“10.24”英雄集体等,以其各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荆州的声明度。《荆州文学》作为荆州本土的传媒品牌,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湖北优秀文学期刊,备受湖北省关注。还有作为中国首家生产性广告文化科技平台,集高科技、生态化、花园式办公位一体的国家领先的新概念工业园区———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这是将文化资源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荆州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中包含民间风俗、传统工艺表演、历史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荆州多彩的现代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荆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并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能提高荆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二、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荆州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修复和兴建了一大批文旅项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纪南文旅区,作为湖北省甚至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纪南文旅区站在保护世界遗产、复兴中华文化的高度,对荆州未来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楚纪南故城遗址、郢城遗址、雨台山遗址等历史文物都位于纪南文旅区内。根据荆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荆州国内旅游人数为4,610万人次,同比增长27.3%,2018年荆州国内旅游人数为4,306万人次,同比增长3.5%,增速明显变缓;2017年荆州国内旅游收入为260亿元,同比增长30%;2018年荆州国内旅游收入为317亿元,同比增长21.5%,国内旅游收入增速缓慢。虽然荆州的楚文化、三国文化、非遗文化及现代文化丰富多彩,但是近两年荆州旅游的增速变缓表明荆州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文化产品品牌特色不明,知名度不高。要想促进文化旅游的壮大,其发展核心便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作为文化吸引物对文化旅游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文化产品品牌对旅游者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便能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繁荣。荆州文化旅游在产品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其产品是以“荆州古城游”为核心,没有形成独立的品牌,也没有很大的知名度。提到楚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湖北博物馆,提起三国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黄冈赤壁公园,作为三国文化和楚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荆州,其影响力太小。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品牌,能够增加该地的文化旅游知名度与旅游形象,也能够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二)文化景点分散,基础设施未完善。荆州的旅游景点主要体现“一城多片”的特点。荆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点布局相对分散,各个景点之间并没有专门的公交专线,特别是荆州城内的景点跟熊家冢楚墓和纪南城遗址这类城郊景点之间的联动,更别说,跟石首、洪湖等乡镇景点的交通专线了。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会给游客产生不好的旅游印象,进而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佳,将不会产生推荐或重游的行为,进而对城市的文化旅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三)人才短缺,文化旅游科技含量不高。文化旅游要想能够长久繁荣的发展,必须有人来传承传统文化。荆州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家族意识,大多数是在家族内进行传承,极易造成传统文化的狭隘性、落后性与消逝性。并且,国家政策提出要注重人文城市的建设和智慧城市的建设,让人文型智慧城市来推动城市的发展。而荆州的文化旅游一直存在科技含量不高,未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等问题,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制造了阻碍,也为荆州创建人文型智慧城市拖延了进程。

三、荆州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一)整合资源,促进荆州文化旅游品牌发展。荆州文化产品的单一现状存在已久,游客到荆州便是浏览荆州博物馆、古城墙一带,再者买一点纪念品,没办法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旅游印象。另外,荆州各景点之间的分散分布加上交通的不便利、酒店民宿的选择性较少等问题突显了整合荆州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荆州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方面,建立统一管理机制,促进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打造荆州吃、喝、住、行、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系。在文化产品方面,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专线打造荆州的文化旅游品牌,结合庙会和龙舟节的风俗活动打造荆州传统文化节日品牌,结合跳三鼓、鼓盆歌等表演和漆器、刺绣工艺打造荆州的传统演义文化品牌,结合三国传说、关公传说打造荆州民间文化品牌,让荆州文化旅游品牌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二)加强营销,促进荆州传统文化推广。荆州就其区域位置而言,其文化影响力与知名度不及武汉、襄阳、宜昌、恩施,这就造成荆州的旅游竞争力不足,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营销区域上,结合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地区可以打造一个“大旅游”主题,突出荆州在省内旅游的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特色,以此打开省内市场,走向全国;在营销手段上,要加强新媒体的营销方式,例如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在这些网络媒介上积极宣传荆州的大型传统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荆州传统文化的传播,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荆州文化旅游的魅力。(三)校企合作,推动荆州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在荆州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显得日趋重要。要想荆州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加强现有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思想转变,鼓励他们走进校园,通过学校讲座、宣传的方式增加高素质人才对荆州非遗文化的兴趣,为荆州非遗文化传承建立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加强文化旅游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开设面向旅游营销企业的相关学科,例如旅游管理、广告设计、市场营销等,为荆州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四)结合科技,推动荆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荆州的大型娱乐场所———荆州方特东方神话,深度融合荆州传统文化特色,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真人秀等形式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其中火烧赤壁展区和大型舞台秀楚乐便是典型的展示。但是荆州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特色展区没有做到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没能与时俱进,因此开发和展示以古城建筑实景、三国战场实景、荆楚非遗技艺等为主题的立体体验型产品异常重要。通过创建高科技体验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旅游体验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荆州人文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扩大荆州的旅游市场。

四、结语

荆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荆州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充分开发荆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方式的加强、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和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结合的运用等措施开发当地的旅游潜力,推进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荆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荆州特色文化逐步走向国内外舞台。

参考文献:

[1]秦军,周建东.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J].规划师,2008(07).

[2]李景行.传统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运用探讨———以荆州市为例[J].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