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涵养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9 17:37:50

传统文化涵养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1]近几年,由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不断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其对幼儿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给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加强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核心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师德养成教育资源,高校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做好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并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以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来塑造幼师生的健全人格和职业道德,既有利于幼师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时代意义

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涵养幼师生精神生活及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资源,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这些资源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中,从而实现学校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就要求各类学校在办学中要重视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高校在加强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时,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厚滋养,对其厚植爱国情怀、坚定职业理想、增强职业信念、涵育德行情操,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育幼师生的师德素养。这样,才能为幼儿教育战线输送一批批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说,这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然要求。(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现实需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现实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与对手较量的坚实根基。因此,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在高校师范专业的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师德失范问题。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助力幼师生师德修养的主要有:志向高远、诚实守信、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精忠报国、克己奉公、勤俭廉政、礼貌谦让、尊师重教、勤劳敬业等。教育工作者将这些传统美德融入师德养成教育,不仅能丰富幼师生的文化底蕴,增强人文素养,促进师德内化,而且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素质过硬、职业信念坚定、师德素养高尚的幼教人才。这样,幼儿教育战线目前存在的师德失范问题就会得到彻底扭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遵循原则

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是高校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使幼师生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初步的职业道德,对幼师生长期和反复进行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师德资源,在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且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检验道德教育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5]教育工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时,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师德滋养提升幼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情感,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等形式,使幼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情感内化为职业信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知”与“行”统一起来,始终遵循知行合一的师德教育目标,塑造幼师生热爱幼教工作、献身幼教工作的师德理念和良好师德素养。(二)强化与内化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幼师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强化与内化是培养师德行为能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并不完全以内省方式运行,而是与知识的强化过程结合同时运行的。[6]因此,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幼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者首先要通过强化教育使学生个体获得一定的师德认知,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将师德认知内化为师德品质,进而在实践中转化为良好的师德行为。(三)长期性。师德养成教育实质上是改变学生个体以往形成的不符合师德规范要求的认知及行为习惯。而错误的认知及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况且幼师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信念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干扰,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要坚持长期性原则,切记断断续续,时紧时松。要按照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把“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作为统领师德养育的标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育德优势,培育新时代师德高尚、综合素质过硬的幼教接班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路径选择

师德养成是幼师生师德内化的重要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资源融入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中,有助于增强幼师生的职业认识和职业情感、坚定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引领幼师生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对幼教职业的认同和师德规范的认知,进而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汲取传统美德融入相关课程的课堂教育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善于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当代师德文化的要求与幼师生的年龄特征、文化底蕴,汲取相适应的师德文化基因并进行创新性转化,以利于幼师生的理解和接受,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作用;再次,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争做师德楷模,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确立明确的师德目标,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外化为师德行为。(二)融入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师德认知转化为师德行为。实践教育是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幼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养成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首先,结合课程相关内容及重要节日、纪念日等举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活动。如: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中国梦”“文化强国”专题,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及手抄报制作比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爱国奋斗圆梦”主题教育文艺演出、“文化自信”主题演讲比赛;结合一二•九运动举办“纪念一二•九激发复兴梦”知识游园竞猜活动;结合宪法纪念日举行“法在身边”微视频大赛、情景剧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结合教师节举行师恩、师德主题演讲比赛、采访“心中最美教师”微视频比赛等。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和法治素养,还激发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学生深沉的家国情怀。其次,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学校、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创建活动。如:学校可通过主题班会、制作文明礼貌用语图标、绘制板报及横幅进行舆论宣传等;社会上可通过文明创建政策与意义宣讲、利用幼师专业特长编排文艺节目进社区及社会福利院等,弘扬美德义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人们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而且还培育了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升了学生自身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自觉实践能力。再次,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如:地方博物馆、民俗馆、展览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从历史遗迹与历史文物、传说故事与风俗习惯、名人轶事等汲取地方文化精华,感受家乡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幼教事业的热情和决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润物无声育人优势。校园文化是幼师生涵养职业精神、职业情感与价值观的精神家园。[7]加强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校师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行为规范、师德高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首先,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校园景观设计、文化长廊建设、校史馆建设、师德典范名人碑刻等将中华传统美德及正确教育价值观念融入其中,营造校园物质文化育人氛围。其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之中,紧紧围绕“师德养成”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再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从制定规章制度、成立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和队伍三方面着手进行,是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再次,创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环境。校园网络文化是幼师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及微博、微信、QQ等具有互动性的移动平台,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深入挖掘师德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学生的师德品质。另外,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育人环境,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利用网络,提高网络育人功能。

总之,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优势,营造中华传统美德育人氛围,增强幼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提升幼师生的师德品质和师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3-11.

[2]田嵩燕.泱泱中华文明博大[EB/OL].[2018-03-13].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OL].[2014-02-26].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EB/OL].[2014-10-16].

[5]李恒川,王军.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及其困境[J].齐鲁学刊,2012(4):74-77.

[6]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2):45-47.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2

提到同是平面艺术的摄影和中国画艺术,不少人会这样认为: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就是竭力去模仿中国画的特点,在摄影的基础上再追求中国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想法,无疑是肤浅和不负责任的,模仿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二流的附属品,继承尚做不到,又岂能还指望去发扬。更有者认为,因为两者所使用的工具和载体的不同,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决定了这种继承的困难和不可能性。有人可能还会这样质疑:我国的泰斗级摄影大师郎静山、陈复礼先生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壁”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画特色,摄影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都兼而有之,并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因此这便是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最好榜样。无疑,这两位大师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壁”在摄影史上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新,所以,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和作者的高雅情操决定了他们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他们作品的形式决定其价值。

我们否定形式上的模仿是一种创新,但是并没有否定在形式上的模仿,一切创造居于模仿,所以,有些模仿是必要的。摄影在中国能够从新生儿发展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在阶段,少不了对中国画艺术的模仿。但是,摄影不可能永远在中国画艺术的影子下成长,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所以,艺术摄影要长成一颗好草,甚至大树,就必须如林路说的:“摄影应该彰显其独特的本质特征,不应该跟在绘画的后面亦步亦趋,这才可能独立行于传煤世界峰巅,以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赢来人类精神领域的喝彩。”⑴。

摄影大致可分为记实摄影和艺术摄影。所以就有人认为,有资格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便只有艺术摄影这部分了,为什么说记实摄影没有资格,因为记实摄影过于被动去记录现实,永远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且记实摄影就算可以继承中国画也只能是继承作为记事绘画部分,而这部分在便捷的现在绘画工具出现时就已经宣告没落了,所以无须继承了。这种说法在乍听之下好似颇具说服力,其实不然,因为这里所讨论的只是两者在形式上的内容,只是作为艺术表面的东西。透着这种表面,每一位艺人或学者应该都有这种共识:艺术除了表面的形式美,还有最为可贵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灵魂。

所以,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应是去传承和再塑造中国画艺术的灵魂。具体来说:首先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风俗民情和优良传统的讴歌;其次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的肯定;再次,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最后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的感染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可贵的民族品质、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和种种优良传统,给历代的中国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题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换一个说法,中国画艺术作为一种传煤、一种载体,及时有效地将这种精神文明传达出来,鼓舞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所以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的繁荣昌盛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摄影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重任,并将之发扬光大。

摄影的大众化,少不了现代文化的支撑,同样,也必不可少传统文化的支撑,否则,摄影就会走向平庸化,就会走向舍本逐末的歧路,这是中国艺术摄影应该重视的问题。大众化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平庸,这是摄影的命运。改变走向这种命运的使命,必须由每一个摄影人来所肩负,所以,每一个摄影人的对艺术追求的态度及其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决定了这种肩负的成败。现代的摄影人,几乎手里拿着的都是数码器材,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比之传统相机大大降低,所以现在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有空就射门”的现象。所以说:“那些对周围事物没有感受也没有见解的人轻率地拿起相机就拍个没完,这样做也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摄影中选取瞬间的意义。”⑵这种做法完全和中国画里面的“意在笔先”相违背了,这样获得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侥幸之作。还有一些摄影人,技术水平相当出色,然而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却相当薄弱,所以在其作品上只有形式而没有更深刻的内容去打动观赏者。“对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应该是力求题材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单纯追求技法的完善,简单地追求线、形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情冲击力,就会沦落到纯形式而无法透出思想的深度。”⑶所以,我们希望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的肯定,实质上是希望摄影人继承和发扬中国画家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涵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所公认的,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画艺术可以说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画艺术之所以可以站在这么殊胜的位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其本身构成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作为载体承载起其它传统文化,起到传煤的重要作用。作为同样是传煤艺术的摄影,在这点上比之中国画,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所以不用去担心这方面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中国画作为静态平面艺术,可以打动从古到今、从中到西的观赏者,靠的是什么,无非是艺术感染力。很多人都有这种同感,站在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前,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丰富的联想,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的种种情感。中国画艺术正是靠这种感染力打动无数的观赏者。同样是静态平面艺术的摄影,它的感染力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它的成败。“一幅摄影画面是有限的,画面的形象如果能够引起丰富的联想,所表现的领域就必定深远、宽阔,欣赏者就可以领会到画外之意,受到感染,这就是艺术感染力。”⑷可见,有感染力的摄影作品才可以感染他人,才更容易被他人读懂,才更能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摄影如何去营造这种艺术感染力,摄影者除了和中国画艺术家那样独具匠心去营造画面气氛之外,应该抓住摄影的瞬间决取性这一绘画所没有的优点,去超越绘画的时效延迟性。“做一个摄影家,除应该像画家、诗人那样善于发现客观事物的美,主要的是应该具备敏锐的视觉反映的机能,摄影家的眼睛应该比画家、诗人敏锐的多,他们能够立刻判断事物的在运动中的典型形态。”⑸步勒松大师的抓拍作品就是这一点的最好例子,在他的作品中,由于对现实瞬间的截取,所以画面的生动性和逼真性是中国画不能比拟的,同时显得这种感染力远远地超过了中国画艺术。

综上所述,摄影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今后的中国摄影学者不懈地努力、勇于追求和探索。

注释:

⑴林路:《摄影艺术十二讲》,第9页。

⑵《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⑶《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56页。

⑷《美术摄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0页。

⑸《画家谈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参考文献:《摄影艺术十二讲》,林路著。

《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美术摄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羽君:《摄影美学漫笔》。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3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思政教育;策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作为一种饮品受到广泛欢迎,而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饮茶逐步变成了道德高尚的一种象征,因此其德育功能有效契合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应以茶载道,以文化为魂,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政教育,激发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茶文化内涵考察

茶文化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合理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夯实受教育者的综合思政素养基础。

1.1范围界定

茶文化包括与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和饮茶等相关联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之和,紧紧围绕茶一词而展开。详细来看,它包括茶德、茶道、茶联、茶精神、茶具、茶书、茶学、茶画、茶艺、茶故事等。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古代先民在数千年的制茶、茶叶种植、饮茶、煮茶等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深层内涵

茶已经超越了纯粹的饮品范围,逐步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被赋予诸多文化价值。茶文化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茶味甘甜、茶香悠远、茶色清新,在品茶中既能够体验物质性满足,又可以在宁静轻悠的氛围中感悟精神美学。它也是历代文人骚客惯于把诗画和茶文化联系起来的重要原因。它的哲学价值体现在:茶文化和佛家、道家、儒家文化一脉相承,既蕴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又浓缩着道家的天人合一,更涵盖了佛家超然物外的思想。而它们也成为利用茶文化引导大学生构建更高世界的精神层次的重中之重。其人文价值体现在,茶性平和,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良品,为大学生感悟人生价值、探索人生意义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茶艺之道含有丰富的育人思想,陆羽在《茶经》中阐述了饮茶时啜苦咽甜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制茶过程要历经精湛的工艺操作和手工技艺。品茶过程均是先苦后甜,也蕴含着精细化育人、教化人生的理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多元价值,以其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助力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精神涵养。

2茶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适配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它蕴含着大量的优秀文化精粹,可以有效嵌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以端正学生心态,涵养学生性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2.1端正学生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改善颇多。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为向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开放化的学习环境。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过度关注理论教育和政策宣贯,未能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变化特征。学生面临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至上的物质生活形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荒芜、文化素养不高、心理浮躁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有效的抓手和依托。高校可以利用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哲学价值、人文价值等为工具,以其诚意正心的理念扩充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端正自己心态,平静浮躁不安的心理态势。它有利于学生端正参悟三观的意识,与歪曲错误的价值取向进行坚决斗争。如此一来,茶文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2.2扩充教学内容

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价值,凝聚着历代先贤和无数劳动人民的道德认知、美好品质和优秀思想。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茶文化辅助学生端正、完善三观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补充。茶文化涵盖了团结协作、平等和谐的内涵,也包括“以德教人”的儒家思想。它契合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政教育理念。由此一来,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一定扩充,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使其自觉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2.3涵养学生性格

茶文化助力高校思政教学教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茶文化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思想与中庸价值观有效契合,它旨在培育和发挥学生的进取心,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紧紧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合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之中。由此一来,它可以逐步涵养学生的性格与个性,让他们牢记使命,强化历史责任感。茶文化在高校思政中的渗透,能够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性格和素养,使学生形成处事不惊、内心沉稳、睿智平静的综合性格。无论是在日常生活抑或学习活动中,均以积极、拼搏的态度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奋力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为自身发展夯实根基。

2.4增强文化自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它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内涵。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健康地生活。从文化自信层面来看,全球推动构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过上低碳化、绿色化的生活,尽可能降低对大自然的开发与索取。我国应该学习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茶文化,以茶文化使学生树立天人合一、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创建其质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能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理念和智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得到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紧扣时展脉络,抓住各种社会热点引领学生科学辨析,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着突出问题。

3.1思政素养涵养不深

高校极少数大学生未能紧紧抓住宝贵的大学时光学习马列主义、专业知识技能等,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由于缺乏坚定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受到多领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与现实生活、高校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人生价值观。譬如,不少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环境中不健康、低俗化的作品和思想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进而影响其思政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少大学生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过于关注自我,集体合作理念不足,吃苦耐劳的意志不强。他们易于受到金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至上、享乐主义的强烈影响,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重大困难,阻碍他们的健康发展和专业成长,更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3.2实践特征不够突出

当前茶文化未被纳入到大学生思政教材中,因此缺乏较强的推广机会。而且,高校思政教学教育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状况。但是现行思政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宗旨性,思政教育的功能无法充分施加到每个学生身上。而且,不少学校在利用茶文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特征不够突出,无法让学生深度参与进去。劳动教育通常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茶文化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当前茶文化领域的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外在形式,没有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造成劳动教育的“魂”不足。

3.3教学模式亟需优化

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助力思政教学的优势非常显著。深入高校思政课堂能够发现,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貌似越来越多元化,然而事实上依旧恪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方式刻板而固化。思政课程的理论课程教学特色鲜明,不少老师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素养扎实,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但是他们却未与社会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起来,难以给学生补充更多的课本外素材和资源。他们的课堂氛围通常情况下比较乏味枯燥,难以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和参与动机。而且,学生觉得思政课程与具体的专业成长关系不大。长此以往,不少大学生只是消极地应付思政课教学,不愿参与进来。

4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从古至今,不少人通过感悟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把握和体验禅茶一味的过程中修心修行,以茶文化为依托逐步强化修身养性的意识。要利用茶德理念、茶道精神除掉他们的自私自利之弊、强烈的功利之心和顽劣的浮躁之气,进而强化学生高尚无私的思想品质和优良向善的道德追求。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合理把握茶文化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途径与效果。

4.1强化学生思政素养

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要为教师引入茶文化进行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协助,让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地理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礼仪精神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开展品茶、沏茶、茶叶种植、加工等多种实践主题活动等,让大学生明白茶文化的工艺要求与所学专业的技能训练均须合乎规范,涵养与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业务追求。茶艺、茶道、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地理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又能够为思政教学教育活动增添更有趣、更生动的内容,深化大学生对茶文化的把握,认真品味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它可以让大学生领悟正确的待客之道和文化涵养之所在。它也能够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做出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价,使他们抓住茶文化幽静、安逸、和谐的本质,在自我评价中发现价值观念、思政政治层面的缺陷并予以弥补。它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思想意识,使主观符合现实生活,学习和内化高校主流价值观,并正确践行。

4.2凸显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实践特征

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思维结晶,又彰显了他们崇高的劳动精神。教师既要丰富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诸多历史、文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素养。高校应组织实施与茶文化关联的实践活动,将理论宣讲、知识扩充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助力高校思政教学教育工作。例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茶艺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泡茶、辨茶、品茶、敬茶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把握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高校也可以开展“静看、静品、静思”、“品茶论友”等益于心灵慰藉的活动,借助茶文化中的丰富思政元素,助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启迪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成长。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和茶园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茶叶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感受和学习茶文化。高校应该与本地相关茶园、茶叶企业开展多维度的校企合作。例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踏上茶文化之旅,学习如何操作现代化制茶设备和仪器,安排学生到茶园中认识茶叶制作过程,感受浓郁丰富的茶文化。高校也可以在特定节假日组织各类茶文化活动,把社会上关于茶文化的若干行业引入学校,让学生认识茶文化的实际应用形态和价值。

4.3创新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策略

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有效扩充思政教学的巨大空间。这种泛媒体环境,为大学生、高校教学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等开展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提供了重要抓手。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践中,要寻找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特点的茶文化素材,转变思政教育需求的一种化传承方式。要利用先进信息媒体技术对二者渗透形式进行创新,积极实现线下朝着线上延伸,从而扩大与提升二者融合的范围与成效,实现茶文化思政教育价值的全面关注。教师也可以利用话剧、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作为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欣赏各种茶文化活动,深层次体验茶文化的含义和概念中的传统美学,全方位把握传统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内核。当前微信沟通、抖音短视频等带来了日益便捷的交流沟通渠道。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强化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相互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开展茶文化知识竞赛、茶艺课程教学、茶艺技巧比赛等,使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内容融入其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兴趣,渲染和强化校园内的茶文化氛围。学生切身体验、深入了解茶文化后,不再痴迷于国外的茶叶文化,而是借此增进文化自信。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茶画、茶诗等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欣赏古色古香、内涵丰富的茶画,朗诵扣人心弦、烟火气十足的茶诗,同样能够感受茶文化的巨大魅力。茶文化中的深刻内涵与审美特性,是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精粹,它有利于茶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又能够让他们感受茶文化的神秘与深奥,为他们打开充满更多惊奇的传统文化艺术之门。

4.4增强思政教师茶文化素养

茶文化助力思政课教学,对任课教师茶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为优化茶文化渗透实效,应充分利用专业化的茶文化书籍和互联网工具,循序渐进增强茶文化素养,便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茶文化思政指导。其次,高校应该借助教育案例,让教师意识到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开设优质的茶文化教育活动和专业化讲座,对思政教师进行专业的茶文化教育和培训。它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的能力,优化教师茶文化领域的教学素养。再次,高校招聘思政教师的过程中,应适当提升聘用条件,将茶文化素养纳入招聘过程中,为茶文化助力思政教学活动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坚实保障。工作中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提升他们利用茶文化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创设浓厚的茶文化育人氛围,强化受教育者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政素养。

5结语

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精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手段吸收茶文化的精华,使其科学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需要,并持续探索其实现路径。思政教师还要强化自身的茶文化素养,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茶文化教学,与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实践特征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朝峰.茶文化导入高校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的创新体系的价值分析[J].福建茶叶,2018(03):277.

[2]郭自立.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茶文化的结合研究[J].福建茶叶,2018(10):169.

[3]杨兆强.传统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及实现路径[J].大学教育,2019(11):136-138.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人文素质

教育现在高职毕业生在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人格精神动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缺乏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成长理念,容易产生职业疲倦和价值虚无感。归根结底,这些都是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修养缺乏的表现。结合本次对福建省近千名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高职学生中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1.1人文知识匮乏。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较少甚至不开设人文课程,即使有开设课程主要是思政教学,这造成学生人文知识面非常狭窄;高职学生自身不重视不喜欢阅读人文书籍,他们手上捧着的是各类专业书籍或者是各种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专业学习和资格考试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对于其他人文类书籍则无暇阅读。本次调查问卷显示,18.74%的学生经常阅读人文书刊,不经常阅读的有63.8%,很少读的占24.31%,从来不读的有3.2%。1.2人文精神淡泊迷惘。(1)功利主义流行,道德观念不牢。在功利主义思想横行的社会潮流中,一些大学生在道义与功利之间,表现出迷茫与困惑的精神状态,有的学生甚至毫不迟疑地选择重利轻义。在其价值观念中,还表现出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如:不少学生肯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言论,有的还主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缺乏理想主义色彩,而只是从自我实际的角度考虑。据本次对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填报医学专业志愿的原因为解决就业和无可奈何者占66.95%,可见相当比例的医学生缺乏为人类健康事业奉献的志向和心理准备,价值取向功利化,从而造成医德观念谈漠,甚至还出现了在实习的医科大学生就已经收取“红包”和索要钱财的案例。(2)理想信仰淡漠。高职院校长期忽视人文课程的教育,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文学缺乏一定的了解,对国家大事、民族利益的关注相对较少,于是崇高理想与信念的确立,就具有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高职教育改革和深化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认识到21世纪高职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专才”,也要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为人文素质主要体现为对他人、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人自身的关怀,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和提高,二者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将主要从事大工业生产,冰冷的机器,千篇一律的生产程序,紧张单调的工作节奏,很容易导致人性被机械化、被异化、甚至被扭曲。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对高职学生显得尤为重要。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对自身的人文关怀,才能增强他们在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安身立命”。

2.“中国梦”的内涵及文化自信的意义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和洞悉,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理念,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系列阐述,他明确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构成了这个梦想的鼎足三维,其目标和内容包含不但包含物质层面的发展和壮大,也蕴含着精神层面的丰富和自强,特别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2014年,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些列重要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是文化自信。文化蕴涵和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具有凝结历史、支撑现实和连接未来的作用,其核心价值和综合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气度格局和前进方向。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植根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复兴。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2]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人民各自具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气质,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国家精神和文化传统,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和塑造这个民族性格、心理和气质。正如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的脊梁,凝练成中国精神,从而支撑着兴国之魂、强国之梦。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3]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动力和努力,其中文化的感召力和精神的助推力是根本性、深层次的。正如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酝酿至今,已构成了中华文化相融共生、相映生辉的深厚底蕴和博大格局。中国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断创新的结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适应时展、中国发展预期与人民心理愿望的要求。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和源泉,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导向和支撑。要实现中国梦,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尤为重要,这是筑梦之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本次调查问卷显示,77.61%的高职学生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经济、政治上自信外,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尤其是对我们传统文化自信”,68.9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不能丢弃”,81.6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调查显示,41.5%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古老、最伟大的人类文明,我引以为豪”,52.29%的学生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不断地扬弃和吸收新东西,要一分为二地继承”。这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对深化和完善高职学生人生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3.1道德至上的价值伦理有利于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流派繁多又互相交融,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两千多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气质影响至深。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仁”是指爱人,“义”是事之“宜”,即“应该”,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4],如果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做了必须要做的事,这种行为也是不义的行为,因此,儒家思想要求一个人做事一定要从道德的角度出发,重义轻利才能成为君子,反之就是小人。毫无疑问,这种道德至上的伦理价值观针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唯利是图现象具有防御和抵制作用,而对于高职学生重技术实、轻道德也具有矫正的效果。3.2优美丰富的传统文学艺术有利于高职学生涵养和提升人文修养和气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但孕育了资源庞杂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产生了优美多样的文学艺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文学形式,各有风韵,形成中国传统文学洋洋大观、瑰丽丰富的灿烂景致。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学不但“文以载道”极具教化作用,更深得温柔敦厚雅致之风,对中国人的修养和气质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涵养和熏陶作用。另外,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对中国人的人格和性情的具有养成蕴化效果。高职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技术生产服务性工作,工作性质单一重复,极易滋生空虚无聊感,因此,传统文学艺术是他们滋润灵魂、平衡心灵世界的最佳选择。3.3大一统的民族国家观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主权和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大一统的国家观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尚书•禹贡》就从大一统的思想出发,打破当时邦国割据、诸侯林立的局限,从而实现九州一同、四海会同的最终理想,也就是政治上大同和谐、国家疆域统一完整。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凝聚发展壮大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核心动力,在民族国家的生死关头,在近代中国面临列强瓜分、民族危机的时刻,由中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引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时代最强音,它号召无数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争取国家的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牺牲。在当今社会,我们国家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国际形势依然险峻,提倡大一统的国家观无疑能极大地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为国家作贡献。3.4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有利于高职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都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和沟通,因而,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善待人,理性处事,尊重差异化,包容异己性,以公正平和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因而,这对崇尚个性、张扬自我的青年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

总体而言,中华民族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作为中国古代先贤思想精华智慧的结晶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5],是中国梦的立足之本,也是当代青年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提升精神境界、涵养修养气质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更有效、更深层次的养分和资源。

作者:陈娇娥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钱念孙.从文化传统看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3日,01版theory.people.com.cn/n/2014/1013/c40531-25819388.html.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77.

[3]孙玖莉,陈煜.重铸民魂———对德育建设的几点构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0(4):12.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5

关键词:传统;现代;服饰元素;服装设计

我国传统服饰是丰富的元素宝库,现代的服装追求时尚但并不代表将传统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是不可取的,相反,将传统服饰元素与时代特色和西方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将会形成惊艳世界的独特服装美感。只有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坚持到底才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在时代的潮流下遗失。近年来,可看到富含我国传统服饰元素融合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但是这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一、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状况

1、传统服饰设计理念淡化

现代服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中越来越淡化出人们的视线。相对于亚洲周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效率,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日本、韩国在服装中传统元素的利用效果都高于我国,现代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利用率较高的基本局限于旗袍、汉服、唐装类,然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服饰文化却没有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的是在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够重视,传统服装设计理念也将不断淡化。对传统服饰元素的重视在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对传统服饰元素的赞同也是体现人民的名族精神认同感。

2、现代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缺乏

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许多知名品牌应运而生,设计人才不断涌现,服装设计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我国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民族特色在不断消失,盲目的追求“西方化”使得我国特色文化在不断淡化,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设计师跟风世界设计风格,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国内属于我国自身的设计大师的缺失,设计能力的缺乏。更多的设计师对我国历史和文化认识不到位局限于近代历史,造成了设计元素不能充分成为设计师的专业能力,设计生搬硬套,缺乏新意难以吸引消费者视线。

3、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不足

现代社会中不断涌现出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服装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服装设计元素融和到现代服饰中,但是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不足,停留在表面,没有将传统服饰文化精神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也没有将本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凸显。往往将传统的服饰元素运用不到位,现代时尚相结合时没有很好融合,显得服装僵硬无法体现传统精髓。我国服饰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着广阔的前景,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服饰元素有效地融合到现代潮流中形成有我国特色的服装是现代我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大有效途径。

二、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意义

将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之一,应该将传统服饰文化的探究更加深入,在我国较大的社会背景下结合时代特色,发展有我国特色的服装设计。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利于我国服装特色化,形成民族特色同时传播我国文化,人民也对祖国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我国新一代的设计设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文化氛围

在现代服装学院的教学中已经将传统服饰元素的学习加以相当的重视,加强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就有一定的传统服饰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规模性的传统服装设计大赛,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进步,同时相互交流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可以有效加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学生可以将传统服饰元素精髓提取出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现在的艺术院校相对于其他院校在历史文化知识上的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对服装设计的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内涵的理解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和文化感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服饰重视,注重学生对传统服饰工艺的学习,对汉族服饰特色了解和少数民族服饰的认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我国文化史》、《我国服装史》、《我国艺术史》等相关科目,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提高设计师专业素养

设计师本身掌握的文化知识是设计师设计创新能力的基础,文化内涵越深厚,了解种类越丰富越有利于设计师服装的设计能力的提高,文化涵养提升的同时设计师的素养也要不断增强。服装设计不仅是文化与精神的融合也是服装语言的阐述,设计师在服装设计的同时不能很好地调动自身文化储备将会是设计师致命的缺陷,服装设计也并不是简单地将色彩,图案与材料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设计师的血液灵魂相融合,在设计时将自身对传统文化和服饰的感悟体会结合到设计中去,让世人看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设计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对文化知识的理解,静心探索,努力学习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融合设计风格提高品牌意识

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多种多样的服装出现在人们眼前,想要在世界潮流中立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品牌的重要性在这个鱼目混杂的社会中是不言而喻的,有品牌才会有消费者信赖。我国服饰要想向世界发展就必须做出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将服装文化与我国精神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风格的服装,在增强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的同时将“我国风”刮向世界。

四、结语

对传统服装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把握是现代服装设计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设计有我国特色的服装才会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有足够的竞争力。我国的服装要想走向世界也必须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西方化的服饰中保留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杨冠南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李迎军编著.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

[2]李玉婷.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7.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文明礼仪教育

旅游业是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第三产业类型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提倡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进步,也让旅游业的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中职旅游专业是培育旅游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在旅游人才培育过程当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养,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旅游服务工作的需求,为现代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1传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文明礼仪认知

文明礼仪教育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良好的文化气质是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无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先进文化,都是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文化要素。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是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工作,所面向的是世界各国旅游者和相关的旅游事项,只有树立正确和全面开放的文化观念才能够在吸收精华和丢弃糟粕的过程中完善文明礼仪素质。教师要将文化教育作为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从引导学生继承我国传统的文明礼仪文化着手,让学生明确继承传统文化当中的文明礼仪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区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与糟粕,积极吸纳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与文明礼仪内涵。除此以外,教师要让学生用平等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坚持能为我所用则用,不能用则弃之的原则,最终通过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的整合吸收借鉴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形象的塑造。当学生具备了深刻而又全面的文明礼仪认知后,学生的自觉性会大幅提高,也会也在努力提升自身文明礼仪素养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2内在涵养和外在形象礼仪相结合,完善综合文明礼仪素质

一个人的文明礼仪素质可以分成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文明礼仪能够通过学生外在的言行举止进行表现,所以要求学生注意外在的形象礼仪塑造,与此同时还不能够忽略内在修养的提高,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内在涵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内外兼修,促进学生综合礼仪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对中职旅游专业的文明礼仪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以及整合,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支持之下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资源的拓展,要求学生除了从课本当中获得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馆等渠道收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自身的内在涵养。对于学生的外在形象礼仪素质,教师要用实践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亲身示范固然重要,同时为避免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教师也要把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多元化的外在形象训练,让学生的气质得到有效磨砺,提升外在形象礼仪。

3教师教学和家长礼仪指导相结合,提高文明礼仪教育效果

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只有当教师本身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才能够起到良好的表率和榜样作用,真正让学生信服。所以,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着手,一方面注意优化个人外在形象,在日常教学和与人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保证语言运用得体,日常穿着大方优雅,外在行为规范大气,让教师的外在文明礼仪形象得到有效建立,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影响,同时也进一步降低文明礼仪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综合技能,用自己的内外在形象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师生互动效果。除此以外,学生家长作为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在培育学生文明礼仪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让他们认识到旅游专业学生培养良好文明礼仪素质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在家庭当中做好言传身教和坚持以身作则,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形成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交往实践活动当中需要遵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通过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不仅仅能够优化他们的内在素养和外在气质,还能够体现出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保证交往的有效性和互动沟通的质量。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宗旨是培育服务旅游业发展的职业型人才,而旅游作为一种服务业,更是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改革和完善文明礼仪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参考文献:

[1]涂世琼.旅游专业礼仪教育的意义[J].高教论坛,2015,(11):71.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7

论文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提经典的今天,让国学经典重新散发光芒,重视国学教育,认真对待和尊重传统.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新时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之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与“生人”,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和而生”的价值体系,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社会在内的群体和谐.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此种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今世界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争端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为本的道德哲学,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积极意义。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着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商品意识的泛化,面对着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价值迷惘和“自我”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发展以国学为切入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古代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但是,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当时教育部颁布废除经学科的命令,从此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诵读传统经典在各级学校教育体制中消失。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损失。国学被抛弃后,出现了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信仰缺失等严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国学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重振国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国学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国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9O年代国学再次掀起高潮。当前,我们既需要对围学进行重新反思,又需要不断对其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而国学的现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国学经典读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名扬四海的童蒙教材也不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礼仪,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名字及思想十分陌生;语言表达缺乏古风的典雅,变得浅白粗俗。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伦理道德滑坡、民族精神家同失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觉悟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学教育,忽视中华文化在建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是极不相称的。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重智轻德,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旨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围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关于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的东西:给知识;给方法;给视野。其中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80后”、“9O后”这代的学生。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讲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这里的“悟”便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8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现状

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在传承传统文化。譬如汉字传承:汉字是华夏文化的灵魂,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古诗文传承:唐诗、宋词和短小精悍的文言文等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无一不是熏陶渐染学生的文化品味的上乘素材;艺术传承:《颐和园》《秦兵马俑》等文章则是从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角度进行传承的;民俗传承:课本中的《北京的春节》《藏戏》等民族民俗文化的课文引导学生铭记这些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宿感。虽然教材内容在传承,但日常教学中存在种种不足,其一,没发挥学生的主题性作用,如教学古诗文,多数教师只在背诵默写上下功夫,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漠然视之,没能发挥传统文化应有的功能;其二,教学方法仍然很传统,不少教师仍然主宰课堂,没有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开发。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

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记忆力反而会下降,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需要背诵记忆的,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好奇心最强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必要,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引领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从而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其实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就是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其实也就是指导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传承的必要,就因为它无论是引导小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树立远大的理想、怎样涵养自己的高尚情操、怎样报效祖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譬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我们求学;“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我们怎样修养美德;“上善若水”引领我们向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我们学会担当等等,传统文化引导小学生识礼仪、知廉耻、辨善恶、明是非,培养他们的爱国报国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小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者的路标。

三、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生字教学来传承。汉字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文明贡献的瑰宝,它凝聚了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传统美德的陶冶,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学生读准字音而教学生字,那么学习生字是枯燥的,而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汉字的形声特征进行教学,那么学习氛围则是浓厚的。譬如将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学生不仅读准了字音,且还理解了含义,学习兴趣也会更浓。2.利用古诗文教学来传承。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越来越多。因此古人的智慧及学习、生活、为人处事都有体现,这些古诗文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拟设古人描述的场景,伴以一些古典音乐,将古诗词营造的意境解读出来,将学生置身其境,自觉接受先贤圣哲的教诲。3.以课本剧来传承。譬如教学《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课文,指导学生排练成节目,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自然就能较为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完成了表演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及思考,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可以说从方方面面引领者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自觉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之,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造福国家,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王洛倩2016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阅读兴趣》,《现代阅读》(教育版)第12期。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9

关键词:诗教;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特色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诗歌兴盛,诗教传统历史悠久,弥足珍贵。诗教最早见于西汉儒家典籍《礼记》。《礼记》记载:“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诗教,起初大致是指向《诗经》所具备的“温柔敦厚”的教育价值,以后逐步指向诗歌的教育功用。自孔子教诗以来,寓礼于乐,寓教于诗的诗教成为儒家的文化传统,绵延至今,诗歌的“兴观群怨”作用及价值被当代社会重新认识,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普遍共识。2016年,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节节攀升,受到社会民众广泛关注和好评,就是很好的例证。当下,富有教化功能的诗教仍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当今之高校,承担着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诗教重归大学校园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期待。而作为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民办高校,传承和弘扬诗教传统,依托诗教这一中心载体涵养师生人文素质,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既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大有可为的幸事。

一、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民办高校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一般来说,大学主要功能虽有不同看法,但主要还是包含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育、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这四大方面。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提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明确提出:“(大学)必须进行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地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3]”。如此说来,因为大学肩负着道德和文化精神教育的神圣使命,比照当下,大学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重任在肩,面临严峻挑战。自古以来,中国素重诗教,诗词文化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悠久传统。诗歌辅助教化这一优良传统,寄托了中华民族迈向将来的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开启新未来的源动力。目前,我国的社会文化向传统回归。精神不断,民族永存。中华诗词蕴含异常丰富的人文精神,譬如理想追求、人生智慧等等历久弥新,都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只有通过不断的诵读和学习,才能领悟古代圣贤哲人心得智慧,实现文化传承,提升自我境界。重视并进一步加强诗教,让诗教成为承继优秀人文传统手段,成为启迪智慧、丰富情感和充实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塑造中华民族人文特征的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纽带,无疑是当代大学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正确方向。孔子把《诗》论述为“兴、观、群、怨”,可以“事父、事君”,可以“多识”,说明“提高弟子的综合素质为孔子实施诗教的基本目的[4]”。在“诗教”的功能方面,间接指出了学《诗》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下,在复兴人文精神方面,中国人拥有相通的文化基因,亲近传统,诵背经典,继承优秀传统精华,这既是教育本质要求的回归,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方面。作为中国优秀传统代表之一的诗教,应该在大学中发挥复兴传统文化的作用。诗教对丰富大学生的感情和精神世界,拥有幸福人生,培养健全个性和独立人格,特别是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知道自己的文化根基来自何方,非常有益。这既是一个教育层面的问题,又是关乎民族的后续发展的重大命题。因此,民办高校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大学功能的使然,也是其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堡垒的民办高校,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承创新文化这一神圣职责,主动顺应历史使命。(二)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一般而言,诗教,是依托我国传统诗词这一载体,通过诵读、吟唱和创作对国民进行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爱国主义等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有修养有道德而又温柔敦厚的公民。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重视诗教,涵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雅品位,以诗教为中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民办高校培养有理想、有情感、有敏感审美能力、有人文关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诗词教育浸润着中华文化母体的胎气,传统诗教正是与民族性格水乳交融而源远流长。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一种人格修养、生活态度及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将好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文化熏陶和个人感悟内化为情操和气质,其目的在于学习人文知识,陶冶人文精神,领悟人文思想,活用人文手段,培养人文素质,塑造人文精神。深化大学生对民族性格和传统延续的深刻认识,民办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和重视对传统诗教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三)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扭转大学生重技术技能轻人文涵养的当务之急。民办高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功利色彩、职业倾向和就业导向非常突出。经调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学习提升、轻人文素质涵养的问题。为了扭转这种倾向,民办高校实施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任务繁重。中华诗教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和高度的科学性。诗教在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诗教,在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中,具有提高语言、激发情感、塑造人格等价值。只要发挥得当,就足以起到完善情感、净化心灵和协调行为的人文教化作用。民办高校需要用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诗教来感召大学生,使他们得到美感的愉悦同时,指引他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奥秘。大学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要指导大学生带着悲悯之心感悟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作,理解诗歌的真谛,带领学生领会到诗中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唤醒他们的精神自觉和创造意识。可以说,人文素养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民办高校的教育者要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人文、技术技能与科学并重的思想,这是现代教育所要求的。要摒弃过去那种重技术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开好过去一些不被重视的诗词修养相关的人文学科。民办高校要本着对时代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大力开展以诗教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才气、有追求、有梦想的大写的现代人。诗歌是一种精粹的语言文化和艺术,能传递出诗人内心感情,更趋于精神给养,是浸润纯善求真的性灵的好载体,是改变大学生过于追求世俗功利的良药。“不学诗,无以言”,此处的“诗”,就是《诗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诗歌在古代中国起到了宗教的作用,成为古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的重要部分,既是审美,又起到教化人心的深刻用处。然而,时下这种充满物质叫嚣的时代,这种倾向虚荣轻浮的社会,让曾经的大学象牙塔也难幸免,学术研究变得过于浮躁。大学要辩证地看待回归传统诗教,就是要用这些“无用”之用,实现当今的“大用”。笔者以为,方今的大学生要多学习一些“无用之用”的知识,来增长自我修为,提升良善心性。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正在定格中,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无用之用”的学问和智慧,有利于他们顺利迈入“精神成人”的大堂。(四)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相较于公办老校,民办高校因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不厚。依托诗教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开展诗词进校园系列活动,对于民办高校丰富大学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学生才气和校园文气大有裨益。《毛诗》有记载:“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6]”。我国诗教的丰富内涵在《毛诗序》等论著中有十分明确的论述,许多如“思无邪”、“温柔敦厚”、“兴观群怨”等命题与概念,至今泽被后人。我国诗词名作名句境界高远、大气蓬勃、意蕴深厚,大学生读得多了,便会自然而然深受熏染,涵养渐成。从《诗经》到《楚辞》,从屈原到杜甫,从白居易到龚自珍,从两宋词到元明清诗词乃至于近现代的诗歌,无不浸透了强烈的自律自强的情怀、爱国的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优秀诗篇有着精练的语言和美好的意境,包含人生的经验和社会的本质,饱含真情实感和伟大精神,处处闪耀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因此,我国的诗教不仅可以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长才德,还为复兴中华诗词文化,为繁荣民办高校文化,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从孔子以来很早就形成了以《诗》为中心的教学传统,人们谓之“诗教”。孔子聚徒讲学,把《诗》作为教授学生的六门主课——“六艺”之一,开创了诗教的先河。从本质上来说,诗教其实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对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第十七》)显然在孔子看来,诗教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一种基础性的、必需的教育。孔圣人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确,诗歌是能陶冶读者的性情,通过读诗,可以认识社会,交流思想,批评时弊,促进社会和谐。诗会影响人们的精神意识,诗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教化。诗歌语言精练、声韵优美、饱含情感和哲理,具有其他文学形式不能代替的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也就是说,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诗歌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我国数千年的教育演变历史显示,诗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诗歌精神对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气质修养、个性品格以及审美力、创造力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现代高等教育,应把诗教纳入大学主流文化建设的框架内,作为一项文化建设工程来抓。笔者结合实践探索,以诗教为中心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可从三大方面着手开展。(一)把诗教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根本之策,在于上下联动,在于上级部门和学校师生的重视。作为民办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落实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文件精神,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把诗教纳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定、开展素质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范畴,对诗教文化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民办高校结合本地和学校实际,可以诗教为中心,实施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工程,挖掘各地诗词文化资源,弘扬文化传统,建设课程新体系,提高大学生人文涵养。针对当前民办高校文科课程设置的凌乱状况,创新课程设置,注重内容的综合,抓好课程体系的建设。以诗教为中心,注重内容的故事性、教育性及趣味性,寓教于乐,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受到人文熏陶。众所周知,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宋诗词到近现代的诗歌,都有许多可读可学的经典作品,它们都是进行诗教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发挥地方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收集、挖掘本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开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校本经典课程,熏德育才,并在诗词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丰富资源,绽放出诗词教育的新活力。(二)把诗教文化注入书香校园的环境布置,营造浓浓的诗词文化氛围。恒久之策,在于校园物理环境的文化熏陶和日常的诗词文化的浸润。薪火相承的古今诗词,主题一脉相续,例如勤政爱民、家国忧患、修身齐家、勤学笃行、清廉自省、惜时爱物等等,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理当成为大学生立德养气的宝贵精神养料。民办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诗化美化校园环境,让校园处处都散发着诗的芬芳。精选历代著名诗词或地方名人名诗结合校园物质文化载体规划建设,开辟诗墙,建好诗词文化长廊,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当前,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新建或待建的地方较多,因此,民办高校校园建设中,还可以考虑在校园草坪、空地处设置诗词文化载体,镶嵌诗词名句和书法对联,营造浓厚的诗香氛围,让校园充溢浓浓的诗意。这些好做法在国内外比较常见,许多高校、中小学校和地方文化公园都建设了一些诗词文化景观,民办高校值得去学习借鉴。(三)创新诗教活动方式和载体,拓展诗词进校园活动。一般说来,诗教活动要落地生根,关键还是要注重人才培养,搞好载体建设。民办高校积极争取诗词协会诸如中华诗词学会等组织的指导和支持,申报创建诗教先进示范单位。要着手培养一批诗词骨干,通过骨干影响带动,引导广大学生爱上诗词,提高他们对诗词学习写作的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既重视知识讲授,又要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不同特点,突出此课程的应用性,变普通的欣赏课例如“唐宋诗词欣赏”选修课为语言材料的运用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突出能力目标,如要求学生能在日常语文实践中引用甚至化用诗句,能用一定技巧有感情地朗诵诗词,能演唱诗词歌曲等。考虑到民办高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结合不同的专业需求,每一项目标又分成两个层次,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选取符合学生的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情感的内容,如爱国主义、友情、爱情等题材,学唱诗词改编的歌曲,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既要有课堂中的诗教课程教育,又要有课外的师生互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诸如博客、微信、手机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其他一切教学补充手段进行教学,诸如开设各种有关诗教内容的讲座、诗吟诵、欣赏与写作讲座、侃诗沙龙、诗词知识赛、创作比赛等第二课堂以及开设网络诗词教学课程等,通过这些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形成强烈的诗教氛围,使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受教的角色,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来营造和催生文气,诸如创办文学社、诗社等社团,举办讲座、沙龙、全校性诗词诵读、名篇背诵、各种类型诗词文化比赛,打造长廊文化、诗人节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创办诗词刊物,向各级诗词刊物推荐学生的创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民办高校应该紧紧围绕诗教这一中心来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之,诗教是民办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的诗词,意境深邃,内容包罗万象,既是社会历史文化精华的浓缩,也是经过艺术化的时代风云,更是民族精神的化身。诗词饱含家国情怀、人生梦想、品德修养等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形成民族情感,守护精神家园,对造就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养气育德,健全人格,大有裨益。传统诗歌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陶冶人的思维,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诗的兴趣和鉴赏诗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文化载体。

参考文献:

[1]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05.

[2].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7-07-15].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130/c64094-28915395.html.

[3]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7.

[4]刘启贤.浅谈古诗教学中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EB/OL].[2017-08-12].http:∥lunwen.zhyww.cn/ShowAr—ticle.asp?ArticlelD=2095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7-08-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生;古典诗歌;吟诵训练;审美能力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诗歌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巨大作用。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自信”重要依托。“吟诵”是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在中职生诗歌教学中,以吟诵训练为途径可以更好地提升中职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文化传承与中职语文课程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课标对中职学生学习古代诗文及审美能力的要求

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党的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是要落实“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一)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三层要求。新课标中指出: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发现美,欣赏美,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文化鉴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标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文字之美。第二层,形成学生的阅读品味,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鉴别能力。第三层,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境界。感受作品的美、提升美的鉴赏能力、形成审美情趣,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铺垫,逐步渗透提高。简单概括为,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指的是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二)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古典诗歌学习的两个根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安排198课时,其中144学时的基础模块中,古代诗文选读占到36学时。古代诗文学习在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占有非常高的比重,这与新课标对古代诗文选读的课程要求有密切关系。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古代诗文学习的两个根本要求分别是:一是要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二是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近年来国家的“热词”,它频繁的出现,彰显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新课标对当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通过古典诗文的教学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与审美能力!学生热爱传统诗文,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

二、中职生学习古典诗歌现状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大作用。由于时代的变迁,以中职学生现有的文化素养去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热爱古典诗词,中职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的障碍与困难。(一)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学生缺乏“内化”过程。在古典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主要是理解、背诵、应试的模式。中职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去突破文字的障碍,跨越时间的屏障去理解诗歌。语文教学中,就呈现出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的局面,用更多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诗歌的内涵,但对于诗歌本身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典韵味,缺乏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讲解,基本就过度到背诵、默写、应试的层面上。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韵味缺少一个深入的自主思考的历程。这个历程,就是学生反思、鉴赏的“内化”过程。这个“内化”就是把教师附加的知识消化、整合、建构出学生自己“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二)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学生缺乏“外化”方式。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指的是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在古典诗歌学习中,通常是翻译、诵读、欣赏等方式,学生没有更多其他的方式,来传达自己出对诗歌的解读。所以,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一般停留在第一或第二层次,很少能够达到第三层面———让学生去创造美。在学习中,这种让学生展现自己对诗歌美的理解与鉴赏的方式的缺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职业教育号召每位教师,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古典诗歌音韵优美和谐、节奏鲜明,呈现出鲜明的音乐美。在教学中,尤其适合让学生去吟诵。这种吟诵的方式,虽然有固定的规律与技巧,但是并不局限于技巧,它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生吟诵诗词的过程,就呈现出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体现出每个学生对诗歌的不同理解。学生以自己的表现方式展现对诗歌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诗歌学习的审美发现与体验。这是一种再创造的流程,是一种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外化”的方式过程。传统的古典诗词的学习模式,缺少让学生展现对诗歌理解的过程,也缺少让学生创造的过程,缺少“外化”方式。

三、吟诵训练为途径的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当下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度与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度是不相一致的,这也是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中遇到的问题,也必将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过热、闪过光,在大浪淘沙中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要让传统文化不断发光发热,让当下年轻的学生依然热爱传统经典,就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更多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让它鲜活起来。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诗词大赛”等节目形式新颖,激发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2020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的审美发现与体验。在实际古典诗歌教学中,有效开展“吟诵训练”,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当下“吟诵”内涵的延展。“吟”是一种传统诵读诗文的方式,根据诗文感情的变化,采用相对符合吟诵者需要的不固定的音调旋律吟诵作品。“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来诵读诗文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朗诵”。“吟诵”作为一种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诗词的音韵学与现代中国人渐行渐远,“吟诵”已经与当下古典诗歌的学习并没有更好地联系到一起,尤其是中职生的古典诗歌的学习。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为古典诗歌谱曲的歌曲,这样的歌曲音调优美,也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更能引起中职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喜爱。传统的“吟诵”的方式,依据诗歌格律而吟诵,依曲调而唱和,以声音传达诗歌内涵。古典诗词的神韵通过学生自主揣摩之后,再用自己的吟诵方式传达出来,学生更能感受诗歌的音韵的美妙,掌握诗歌的内容,体悟诗人的情感。这种“吟诵”方式,是传统的方法,具有固定的方式,适合学生学习与传承。依据古典诗歌改编的歌曲的“演唱”,从某种方面,激发了学生吟唱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去“开口”再现诗歌,也可以作为当下的“吟诵”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二)吟诵训练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古典诗歌吟诵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让人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自主发现诗词之美,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诗词不仅仅需要教师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发现。在吟诵中,学生依据自己对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情感,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在吟唱过程中,学生力求与古典诗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诗歌的内涵。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审美发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吟诵中发现诗歌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再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美,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升审美的路径。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外化”成以声音为介质的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自主体味,唤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亲近与热爱,情感在诵读中得到涵养。在这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揣摩、呈现,其实就是学生对诗歌的再次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打上了“自主”的底色,呈现学生的个人特色。这其实就是对诗歌再创造的过程,已经属于审美能力的创造过程。借助吟诵,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升学生古典诗词审美能力的路径,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吟诵训练的有效训练途径。通过模仿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吟诵技巧。吟诵是有技巧与规则的,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技巧一方面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基本规律,进而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技巧仅是一种手段。在学习吟诵的技巧中,教师可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对吟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吟诵实践练习。学生对于配乐吟诵会有更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吟诵古典诗词,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审美体验。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训练学生吟诵古典诗词。中职新课标在课程结构安排方面,注重“模块化”学习方式,将相近主题的内容安排在同一模块中。这种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古典诗词的学习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中,解决难点,达到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学中,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在课后开展吟诵的练习,将课上与课后有效联系起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古长。”优秀的古典诗歌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当下,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每位中职生要承担的责任。利用吟诵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鉴赏、传承古典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古典诗歌在一代代中国人的传诵吟咏中,芳华永绽。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S].2020

[2]张凤琴.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方式探寻[J].课外语文,2018,10

[3]韩苗苗,韦冬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J].课文语文,2018,7

[4]佐藤学.静悄悄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