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物流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9 17:37:50

专科物流管理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分层教学;物流管理;经济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市场规则日趋完善。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理念,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全会主题定为“依法治国”,2017年10月中共在十八大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可见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在法律规制下的市场经济。因此,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学习、掌握经济法律制度是必然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既精通经济管理,又懂法律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河南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2009年制定的第一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把经济法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使其成为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一门法学课程,经济法这门课程与物流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区别较大,如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法学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物流管理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于经济法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物流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生源多样,目前既招收本科生又招收专科生,其中专科层次2009年开始招生,本科层次2016年开始招生。不论是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均为文理兼收。专科层次的生源与本科层次相比当然有差距,且整体质量逐年下降,学生成绩相差很多,尤其是从2013年河南省高职高专招生不再区分一专和二专开始,专科层次生源的成绩不平衡情况更为严重。与专科层次相比,2016年本科层次生源的分数差距小一些,但自2017年起河南省本科招生不再区分二本、三本,2017年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招生生源质量相较于2016年有所下降,且学生成绩差距增大。由上述情况可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源有文理科,有本专科,且学生成绩相差很多,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笔者通过几年来物流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没有考虑到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建设没有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特点,教材编写者都是高校教师,没有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参与;有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较强,实践环节较少,课程较难理解,但是也有学生反映课程内容较为简单;考核方法主要采取期末笔试的形式,考核方法较为单一。

2基于分层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根据近几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源实际情况,应基于分层教学理论,与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物流专业经济法课程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物流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分层教学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文化基础差异”“学习态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目标差异”等,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级或小组,制订不同的计划、目标和方法进行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最为有效、合理的发展,使各类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河南工学院为例,我校在教改实践中,在一些专业实施了基于分班制的分层教改试点工作,具体就是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成绩,通过学生申报、教师评选等程序将同专业的学生分入不同的班级,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实验班,工科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卓越工程师班,其他学生组建普通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进行分层教学。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没有被列为分层教改的试点专业,但物流管理专业在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一些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两种模式:2.1班内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班内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是: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任课教师在课程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利用两小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小测试,然后参考学生入学成绩和入学以来其他科目的考试成绩,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两个组,其中a组学生成绩较差,b组学生成绩较好;②针对差异,分设目标。根据每个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其要达到的目标,a组学生目标是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形成基本的法律素养;b组学生除了要达到a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之外,还要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在以后的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经济法教学为例,总课时32个,其中理论课时24个,实践课时8个,在理论课上讲授基本的经济法相关法律知识,实践课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法庭旁听、观看法院庭审直播视频以及联系法院到我校设置巡回法庭等形式,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第二种是提前给a组和b组学生布置需要完成的任务,b组布置的是较复杂的案例,a组布置的是较简单的案例,两组学生均需要根据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并经进一步查询、补充相关法律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在实践课上对a组和b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④改一次性考核方式为阶段考查,分类考核,每次实践课的课业成果均列入考核范围,结合理论课表现及各次实践课课业成果给出总成绩。⑤发展性评价,动态分组。根据a组、b组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其进行发展性评价,b组学生如果评价效果不理想,将分入a组进行学习,a组学生如果评价效果较好,将分入b组学习。2.2分层“走班”模式。分层“走班”模式和班内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一样,也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仅仅是在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时候,将各行政班的学生按照知识和能力水平分为a(学困生)班和b(学优生)班,如果人数较多,可分为a1、a2……,b1、b2……等班级。“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对授课教师来讲,每次授课,其面对学生的程度基本相当,比采用班内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工作量少一些;但是其缺点在于,新组成的班级仅仅是针对经济法这一门课,学生来源于不同的行政班级,每个行政班级的课程表不同,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可以安排的授课时间就极为有限,大多数情况只能放在晚上或者是周六、周日,而晚上和周六、周日上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会影响授课效果。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次教学,还应当有专门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针对物流企业可能遇到的经济法法律问题,我校经济法任课教师邀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法院的法官、物流企业的高管与本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师一起编写专门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目前该教材已经出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小结

经济法作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只有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教材的编写选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才能实现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为既精通经济管理又懂法律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经过对上述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试运行,实际教学效果表明班内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较为可行。

参考文献:

[1]李娜.基于分层教学理论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改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9.

[2]白璐,吴振森.多层面分层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物理与工程,2010(4):43-45.

[3]张会瑞.针对专业特点的《继续设计基础》分层次教学方法探讨[J].机械设计,2016(增刊):213-215.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专业群;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

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低速增长的一种态势,此时经济结构需不断升级,需实行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增长。自2014年9月开始,物流业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新常态”:从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来看,2014年为210万亿元,2015年为220万亿元,只增长了4.76%,而往年基本都是增长8%。从行业发展结构来看,速递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生活消费性物流增长快速,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在增长放缓情况下,物流企业普遍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物流行业要适应新常态下的要求,打造“主动适应、服务发展”的物流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1.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诞生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发展,规范专业管理,教育部2003年2月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3〕8号文)。此时的高职专业的划分,其特色是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遵循了“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一级大类“12财经类”中的二级类“1205工商管理”下的三级专业目录,其专业代码为120506,是“1205工商管理”下6个专业之一,自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正式诞生。

1.2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2004年教育部教高〔2004〕3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从2005年起高职高专教育的招生和统计等工作使用该试行的目录,而之前高职高专教育在校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62财经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仍为“物流管理”,专业代码变为620505。但是,二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变化却很大,如表1所示。以后的10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专业名称及代码再也没有变化。

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2.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升级

作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言,高职专业设置就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和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正式形成。以发展的观点来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产物。简而言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2.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从教职成〔2015〕10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开始,物流类专业群正式形成。不但成为二级专业类,并且有7个专业组成,分别为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这7个专业是在原来12个专业的基础上整合而来的。唯一新增的专业是“物流金融管理”;原属于电子信息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和原属于制造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工程技术”正式调整进入“物流类”。由此,说明此次的高职专业目录调整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更符合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也是新常态下专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3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

3.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时机

掌握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滞后性,这就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上需要具有前瞻性。在申报一个新专业过程中,教师团队会对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作出广泛的调研与分析。若看不准某一专业人才需求的苗头,等到人才需求很旺盛的时候,再申报专业就晚了,这是因为从专业申报到学生毕业,最少也需要4年的时间。因此,要适应新常态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就要把握住物流发展的前沿及方向,适时申报新的专业,进而成为专业群。

3.2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基础建设一个专业群,需要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打牢基础。以我院为例,现有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各项条件是最扎实的。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是广西优质专业,也是学院建设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过程中重点建设专业,近三年,招生规模位于广西首位,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据麦可思对企业以及毕业生的调查,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到91%,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达到94%;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功能完备的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也是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已承办三次省级大赛,集装箱运输实务取得国家资源共享课项目,物流信息技术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还是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都具有良好的基础,非常适宜打造成专业群。

3.3把握物流行业动态,适时申报新专业

在现有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一直在进行广泛而持续的调研,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质量、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调研、校外实习调研等等。笔者在近几年的调研中,发现物流金融管理和冷链物流管理领域对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新常态下,物流金融平台风起云涌,物流业与商贸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多业联动”,产业方面的合作也从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向集中采购、订单管理、物流金融、流通加工、仓配一体化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个性化创新服务拓展延伸,物流金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物流金融管理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业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可以达到双赢目的。经济新常态下,物流金融管理主要包括发生在物流业务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租赁业务、投融资、信托、仓单质压、货物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是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通过近三年的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在物流企业内部有36.78%的人员在从事与物流金融岗位相关的工作,最常见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出纳、信托、抵押、仓单等票据管理与借贷、有价证券质押、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等等工作。因此,申报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是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必需举措之一。

3.4适应新常态,整合既有专业,实现专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物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则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尤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更是需要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当前,嵌入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设施设备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从传统的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延伸。云计算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好处。大数据分析帮助快递物流企业预测运力需求,缓解了“双11”等高峰时期的“爆仓”问题。2015年,由菜鸟网络牵头,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全部普及使用电子面单,快递基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上国家发改委支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诚信建设;交通运输部重视物流通道建设;商务部开展城市共同配送示范试点,商贸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与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信部加强物流信息化引导,开展物流供应链推进工作;邮政局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等等措施,都与物流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需求的状态。结合这一现实,可以对现有物流类专业进行整合、转型、升级,从而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群。

4小结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而基于现有专业基础、整合既有资源、适时申报新专业是现阶段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最好选择。

作者:吴砚峰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中职;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处于核心战略地位,被誉为企业新的盈利摇篮,采购管理专业人才正成为企业的抢手人才,但企业对采购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我国院校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层次,本文将对比分析不同层次采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中职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从政策层面上看,在目前使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并没有设置采购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为商品经营专业(专业代码为“120700”),面向职业范围包括采购员等岗位。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提出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大中型商厦……,培养从事商品采购、批发、零售、推销和理货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一)政策层面对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高职采购管理专业正规名称为“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代码为“630907”)。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中提出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物流与采购基本知识,具备商品采购计划与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维护的能力,从事工商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采购与供应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学术界对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学术界对于高职采购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研究文献不多,从知网上搜索只有2篇文章。潘庆丽(2011)认为经济危机背景下采购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彭纯军(2013)认为高职采购管理专业应培养能在企业、政府机构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三)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例。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物流理念,掌握采购供应管理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必备的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素养,能从事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采购管理、供应市场分析、采购成本控制、采购合同谈判、采购信息管理、采购绩效设计工作、物流配送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培养掌握民航物流操作技能,熟悉跨国采购与供应实务,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处理能力,现代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系统掌握经济、法律以及相关知识,具有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一)政策层面对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采购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代码为“120603T”,为特设专业。在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采购管理专业是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类下的特设专业,可以作为借鉴。(二)学术界对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学术界对采购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相关的文献研究有:沈小静等(2010)回顾了中国采购管理教育历程,展望采购教育的未来;张彤(2012)分析了企业对采购人才的需求。大多数文献研究是将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方面或者一门核心课程,以此为角度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三)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例。北京物资学院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商品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培养具有扎实商品流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以及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采购管理人才。(四)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在专业知识培养上,高职侧重以系统掌握基础理论为前提,着重掌握职业技能,强调“能用,“实用”,注重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侧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强调以通识理论为基础的专业技能。在能力培养上,高职侧重以实践教学训练职业技能,强调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以掌握系统知识理论为前提,侧重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掌握采购职业和物流行业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而应用型本科侧重培养的是具有扎实采购管理理论基础并能解决采购或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4

1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审视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从总体上讲,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这一培养目标具体化,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

1.1物流行业就业岗位群物流是指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出产品,一直到达用户的系统设计与管理。现代物流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上的实物流动,包括包装、配送、装卸、搬运、运输、保管、通信等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企业内部物流、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由此可见岗位群主要分布在两大块: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岗位群又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有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库、包装、分拣、整理等岗位。外部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电子商务和接受购销信息等岗位。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经营管理特点,如零售企业的百货店、专卖店、大卖场、连锁企业,设置的岗位不尽相同。从部门划分来说,连锁企业有总部、配送中心和门店的岗位,还有前台后台岗位等,岗位要求也各不同。某些特殊行业物流需要专门知识技能,如药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等。物流企业不生产产品,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岗位群有:储存、运输和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和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计算机软件编程与操作、物流服务器管理等。

1.2职业层次在市场经济时代,某一类型、层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位层次,而是对应着一个职位层次带。如大专层次物流专业主要是培养操作型人员,他们应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等,毕业生经过几年基层岗位锻炼,逐步晋升为中级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1.3物流行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无论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都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它对职业岗位复合化和专门化具有双向驱动作用。职业岗位的复合化就要求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化。如现代仓库管理员不但应掌握物资储存保管技术,还要会驾驶多种类型叉车、维修专送机械和电器,还要能熟练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职业岗位的专门化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传送机械维修员、仓库管理软件程序员、电脑服务器管理员等对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是需要专门化人才的岗位。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物流管理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活动,同时又要运用高新技术,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促使物流人才加速知识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已跨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手段日益更新,信息的发生量也日益增大。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不断涌现,加速了知识的更新,这就要求各类物流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仅要求尚未入门的物流人员要学习,原来经过专门学校训练的物流管理人员也要进一步更新知识。物流技术装备的日益更新,新的电子设备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人员的培养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客观要求。

2.2专业方向准确定位,知识结构合理物流管理活动逐渐趋向于诸多行业和领域的横向联合,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应具备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之适应。面对这种形势,物流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首先要确立主干学科,并且下大力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其次要扩大知识面,尽可能多地掌握了解诸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管理等相邻学科的基本知识,使之成为一专多能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示范课程应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自动化、物流规划、全球化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

2.3从企业需要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物流管理其最大价值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物流系统涵盖多个领域:第一,从物流业务分工体系看,可分为物流配送、物流保管、流通加工、物流分销与包装、物流自动化装卸技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第二,从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看:有现代流通中心、零售业的商品中心、综合运货中心、物流共同化、零库存物流、物流管理公司和批发业的物流;第三,从物流行政管理业务看,有整治流通业务效率化用地的法律、物流据点政策、中小企业流通业务效率化、机场、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规划;第四,从物流信息化管理看,有物流信息处理、物流配送中心与连锁超市经营、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网络、EDI标准化管理。

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人才的成长,都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和培养,物流人才也同样需要认真教育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现代物流的管理水平。

3.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起来,可用“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来描述。德,主要指应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献身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推动整个物流事业的迅速发展。识,主要指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在物流运作的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够洞察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动向,把握发展规律和顺应物流环境,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前景,制定合理适度的措施。才,主要指应具有观察、思维、想象、判断、应变、指挥、管理、创新、表达、交际等方面的才能,能对物流业务的开发、经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对遇到的问题能给予控制和处理,提高管理水平,能拟定有关的专业文件,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学,是指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懂得现代管理科学、领导科学与计算机知识,懂得与物流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等。物流管理人才应结合个人的工作岗位,在紧紧抓住物流工作的基础上,知识面应尽量开阔一些,同时要讲求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构成一个科学有序的体系。体,是指必须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强健的体魄。

3.2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在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中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健全物流专业教育的层次。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知识结构。大学本科主要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专科层次主要培养中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3.3建立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发企业物流职业教育我国的物流在职教育比较贫乏,通过委托培养方式培养员工的企业极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培养学校。建议相关部门成立全国物流职业人员业务技术资格培训认证体系,不仅要组织各种短训班,还应该系统地培养,将参加物流培养并获得资格证书者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上岗基本资格。结合我国物流业实际,尽快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制度。

3.4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开展物流教育的专题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物流教育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物流人才对物流业发展的贡献研究和世界各国物流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专题。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主要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物流行业发展分析:主要包括物流业在我国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物流业在国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第二、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分析: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类别,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各类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透视与分析。第三、物流专业学科建设与示范课: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物流管理本、专科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物流专业示范课程和物流专业教材的定位与选择。第四、加强物流实验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物流实验课程体系,物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物流实验建设方案和第三方物流管理实验模拟软件上机操作。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线上教学资源;线上课程平台

1研究背景

配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在课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并完善了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要结合当地线上教学平台和各校实际,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网络云课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等免费平台,指导学生在线学习。“线上教学”对于很多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对我国“互联网+教育”模式建设情况的考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力。在慕课中资源分配不甚合理,如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慕课种类相对繁多,而物流方面的课程资源就少了很多。甚至于慕课上物流专业网课概念模糊,很多慕课并没有明确标注物流课程[1]。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2001年的时候全国只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虽然全国招收物流本科专业、高职高专的高校在不断增加,并逐步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物流高等教育体系,但其课程体系发展还不完善,给线上教学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2]。本文主要对物流管理专业利用各公共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物流管理专业线上课程开设需求情况

根据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各个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共13门,具体如表1所示。

3线上课程平台提供情况

对于物流专业而言,在不能进行线下讲授的情况下,教育部并不赞同每位老师进行线上直播授课,而是主张推出一系列优秀网课对学生进行传授,以节省教学资源[3]。表2是线上课程平台的统计。

4线上课程平台与物流管理专业线上课程供需匹配分析

通过进入上述22个线上课程平台官网(其中“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登陆需要权限,不作为此次分析之列),搜索关键字“物流”进行模糊匹配,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平台的模糊搜索结果未包含课程名称中无“物流”二字的课程,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按照“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一一进行搜索。结果如下。人卫慕课、华文慕课、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高校邦、人民网公开课、正保云课堂、实验空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与物流相关课程为0;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融优学堂有1门匹配课程,同为运筹学;优学院有2门匹配课程,为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好大学在线有2门匹配课程,为仓储与配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有3门匹配课程,分别为物流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概论[4]。智慧职教,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64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12门,占总需求课程的92.3%。其中专业基础课程4门,占比100%;专业核心课6门,占比100%;专业方向课2门,占比66.7%。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10页200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8门,占总需求课程的61.5%。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门,占比75%;专业核心课4门,占比66.7%;专业方向课1门,占比33.3%。平台未开设的需求课程主要有货物学、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经济学[5]。超星学银在线平台,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3页30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8门,占总需求课程的61.5%。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门,占比75%;专业核心课4门,占比66.7%;专业方向课1门,占比33.3%。平台未开设的需求课程主要有货物学、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物流经济学。智慧树网,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18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6门,具体为物流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概论、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占总需求课程的46.2%。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门,占比75%;专业核心课2门,占比33.3%;专业方向课1门,占比33.3%。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33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6门,占总需求课程的46.2%。其中专业基础课程1门,占比25%;专业核心课4门,占比66.7%;专业方向课1门,占比33.3%。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31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6门,占总需求课程的46.2%。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门,占比75%;专业核心课3门,占比50%;专业方向课0门。优课联盟,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42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5门,具体为物流学、运筹学、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占总需求课程的38.5%。其中专业基础课程2门,占比50%;专业核心课2门,占比33.3%;专业方向课1门,占比33.3%。学堂在线平台,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结果共30条记录,包括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其中包括“表1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线上课程”共4门,具体为物流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概论、供应链管理,占总需求课程的30.8%。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门,占比75%;专业核心课1门,占比16.7%;专业方向课0门。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线上课程平台可提供的物流管理课程数在3门以上的共有8个平台,但可提供课程超过一半的仅有3个平台;根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的满足率较高,达到75%以上的有6个平台,专业方向课满足率最低,甚至为0门。

总体来说,物流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概论这些基础物流课程的线上提供情况较好,为物流管理专业“停课不停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等核心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线上教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力.独立学院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J].物流科技,2017(7):160-161.

[2]严敏如,叶翀.中外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9):186-188.

[3]杨倩霞,姜鹏.产业需求视角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82-285

.[4]朱亚先,周立亚,张树永,郑兰荪.延期开学期间化学类专业线上教学情况调研分析与建议,大学化学,2020,35:1-9.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6

从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阶段来看,除了需要一线物流业务运作的高技能型管理人才以外,也需要大量从事物流系统设计、运营与维护,物流设施设备运用等工作的物流专门人才。因此,对接产业集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物流专门人才是解决“物流行业人才结构性问题”这一瓶颈的有力措施,是物流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

2物流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调研企业共34家,从分布区域来看,涉及全国各大地区,其中以东北区域的企业数最多;

2.1地区分布情况

从企业性质来看,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从调研企业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调研的样本选取以东北区域公司为主,占到样本总量的70%;其次是华北区域,占到样本总量的21%;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6%和3%。这样选取样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对接产业集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选取东北区域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华北区域仍是许多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

2.2企业性质分布情

在34家被调研的企业中,有22家是民营企业,占到样本总量的64%;其余企业中有4家国有企业、4家中外合资企业和4家外资企业。这样选取样本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目前物流行业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很高的比重,因此将其作为主要调研对象;第二,从毕业生、行业主管部门反馈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仍是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3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3.1不同层次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接受调查的物流企业对各类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程度都很高。需求程度最高的是物流基层作业人员,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达到57.94%,其次是物流规划设计人员,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达到54.90%。其他企业提出了物流信息人员、硬件管理人员等。3.2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分析

(1)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60%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5%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5%;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4%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2)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45%的被调研企业认为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另有51%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6%;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3%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3)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58%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3%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1%;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8%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4)国际物流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36%的被调研企业认为国际物流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7%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73%;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25%和2%。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国际物流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5)企业物流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33%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企业物流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42%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75%;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23%和2%。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相当重要,如图6所示。仓储、运输管理与作业能力在高等职业院校三年制教育中就被视为物流相关专业重要的核心能力。从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在对接物流产业集群的企业调研中,这两项职能仍被视作最重要的两项核心能力。同时,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国际物流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能力也被视为重要的核心能力。

4调研结果与结论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高低,更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创新创业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创业实践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应用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中的重点[1]。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解决物流企业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方法,仍是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石,如何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制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物流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还是物流实践教学的环节设计,最终教学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这使各个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陷入了困境。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必须尽快进行改革与创新,找到有效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二)研究意义。1.可以促进高水平物流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的设计、挖掘创新创业项目,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率先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于所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当中,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2.有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业管理实践体系的构建。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物流管理专业创业管理实践体系的构建也迫在眉睫[3]。在构建创业管理实践体系时,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开设本专业创业类讲座、物流沙盘模拟、物流仿真、ERP软件系统模拟、供应链系统模拟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同的年级开设,以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实践知识。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比如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各类校内创新创业比赛以及独立自主性实践教学,构建适合学生的创业管理实践体系。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课程体系单一。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部分院校仅开设了几门与物流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无法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无法真正地提高物流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践教学体系单一。虽然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已日趋健全,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显单一[4]。学校所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在实践教学的执行环节,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通过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的流程操作、参观国际及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并在物流企业进行实践以及相关软件操作(如:ERP等)来实现。但是这些类型的实践模式又因相关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企业实践时,学生到物流企业后,由于他们没有上岗操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进行操作,就只能参观学习,这就使得学校安排的物流实践流于形式。(三)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院校由于受条件制约,物流管理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作为客体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四)师资队伍薄弱。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部分老师并没有去企业实习过,也没有相关实践经验,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播,并没有与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透彻相关知识内容[5]。在创新创业方面,大多数老师在教师培训时并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注重对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拓展,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带领学生对本专业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强,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存在理论教学课时多,实践教学课时少的问题,这与实践课程方面教师队伍缺乏存在一定关系。

三、融合教学的对应措施

(一)物流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将物流专业的具体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比如,物流专业的某个知识点可以与实际的创业情景相关联,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二)创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物流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先进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考虑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物流专业课堂上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按照老师事先分配好的项目内容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在“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分组创办一个第三方仓储公司,经营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老师也可以事先准备几项内容让学生进行选择。从选址、规划、建设到具体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操作都由学生分组完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仓储公司建设方案。方案完成以后,每组请一个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本组的方案设计思路,相互点评,教师总结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并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而且还可以实现课堂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三)建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教育部在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提升教师质量,把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打造成创新型的队伍。这就表明创新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是高校教师的必备能力。因此,必须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将创新创业课程和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融合起来,让教师团队里既有物流专业教师,又有创业创新教育的老师。这样组建的师资队伍既能够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专业教师招聘时,可以优先聘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且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因为这些老师不仅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而且指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比较强,能够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现阶段物流教学过程中,要想将物流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就必须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融入物流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让老师和学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育中必须要做好课程规划,融合物流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学生培育成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单苏丹.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究[J].营销界,2019(51):277+280.

[2]王秀荣,刘照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和实践[J].物流科技,2018(11):149-151+158.

[3]杨晋.引企入教专创融合三位一体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0):164-165+160.

[4]管红波.基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物流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68-369.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发展创新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功踏进了信息网络时代,为充分利用这个时代带来的便利,我国又进行了电子商务开发和发展,到目前电子商务已经遍布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目前人们最主要的购物方式,并由于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和能够为人民提供多种选择的主要特征,将会更加受到我国人民的欢迎。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将会抓住这样的市场机遇,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发展,迎合我国目前变化发展的时代形势。与电子商务相辅相成的物流管理行业也会为了辅助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促进自身的经济提高,而进行适当进行改革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物流管理行业更加有必要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进行创新变革,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注重研究工作,以使物流管理行业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一、传统时期物流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很早就以前就开始在我国出现,但由于一直以来我国注重于发展生产,在对物流流通和货物运送方面重视度不够高。传统的物流企业一般以邮政为主,由于不重视发展,容易出现物流流通速度慢,物流件丢失等问题,形成了“重生产,轻物流”的经营模式。这使我国的快递与物流行业,在很长时间不被社会看好,也因此在各大高校中,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所能接纳到的学生不多。而物流管理作为一种经营模式,最根本的宗旨是要“速度快,物件安全”,以增加客户的信任,使客户满意于使用物流进行货物运送,放心地将想要传递的东西交与物流企业。总的来说,传统的物流管理发展速度慢是有原因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专业人才的缺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于物流管理行业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在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下,招揽到的人才也十分稀少,因此,对于物流行业中物流的存放、运输和分配,大部分时候是雇佣一些对于物流行业了解不够透彻,且没有专业技能的业余人员进行物流行业的经营。这就使物流管理缺少相对科学集中的管理理念,以及比较规模性的经营模式,容易导致所管理的货物缺失等状况出现。并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多种成本耗费。这样一来,进行物流管理行业经营的盈利就少了,无法满足客户对该行业的期待,导致该行业在市场上十分缺少竞争力,更是不被各个投资者看好。(二)相关投资利用率不够高。传统的物流管理行业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在进行物流管理的活动时,常常会由于秩序失衡,而导致从物件的收取到配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也因此企业在对这一个行业进行投资时则会感受到较大的投资压力。此外,又由于传统物流管理发展速度缓慢,而且市场比较狭窄,通常接到的都是大型物件的传送或者远距离附件的传递等,使相关投资企业看不到物流管理行业的前景,大大地降低了对物流管理行业的投资意愿。再加上促进现代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资金,人力物力以及交通运行设备,以加快物流传送速度和物件的安全量。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对于投资企业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三)管理不够规范。传统的物流管理行业由于缺乏比较专业的机器设备和管理人才,在进行物流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容易使运作秩序产生混乱。例如,在进行货物的收入时,没有及时地进行信息输入,这就使寄送人与收件人对目前的运行信息不能及时地了解,降低了对物流管理的信任度。又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一些物流管理的订单收据等数据信息处理工作就变得十分困难,甚至会导致订单在处理过程中丢失,或者计算结果有误差等现象出现,难以使信息得到保障,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四)对风险防范工作不够重视传统的物流管理行业,由于接纳的一般都是一些大型物件,且价值量高。一旦出现破损,很容易使企业处于承担资金风险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对整个物流管理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标志着进行传统的物流管理企业在进行运送过程中有着比较重的负担。但由于对风险意识不高,企业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在物流管理企业上建立风险预防机制。这是因为传统物流行业中在运行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运行复杂且风险多高,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风险的到来,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企业的主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电子商务开始出现,并在我国并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电子商务已经遍布于我国的各个角落,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购物方式,也成为我国目前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大特色。其中,我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有阿里巴巴企业开发的淘宝,此外还有其他的电子商务产品,例如,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等,这一类电子商务都是我们日常比较常见、使用次数较多的企业。通过网络信息科技,将所有商品的信息放置在网络平台,以供顾客了解,这是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模式。通过虚拟网络来连接厂家、商家与顾客的关系,使他们更加紧密。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需要运用到物流管理行业的运送功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们的日常所需数目庞大,因此电子商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又由于我幅员辽阔,商品要安全可靠地到达客户的手中,就必定要经过物流管理行业配送工作。这需要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行业有机地配合起来,这样才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将货物运送到,为客流量的不断增多奠定基础,不断倒逼物流管理发展,最终使其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一)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化。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技术为实现的一种商贸活动,因此与其密切相关的物流管理行业应该实现信息化,数据化,使物流管理所配送的物件的信息以及物流在配送过程中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到达商家和顾客的手中,使其对服务所给予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对于为了管理行业发展,进行信息化是有必要的。实现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化的物流管理行业,能够在计算货物的第一时间内将所有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和录入,并运用追踪技术结合GPS等卫星仪器进行快递货件的定位,使顾客实时地了解到运输产品的位置和运输时间。目前我国很多物流管理行业都已经实现信息化,大大地提升了物流管理对于信息数据处理的速率,使管理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由于信息的公开,顾客对给予流管理行业足够的信赖,这鼓励了物流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二)以人为原则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本身就是属于人的活动,因此,在这一类商贸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根本,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出发,这样才能促进这两个行业的共同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为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与厂家和企业相合作,使电子商务有能够满足于人们日常生活、日常出行的各种需求。物流行业也必须以人为原则,摸透顾客对于快递的想法。例如,顾客站在自身的层面上要求货物能以最短的路径送到委托寄送人的手中,这是顾客对物流管理所要求有速度。电子商务由于属于商贸活动,因此通常会有大量的订单,这一类订单如果按照单的订单的价格来计算,会使商家需要供应大量的资金,不利于商家对于物流管理的合作。因此,电子商务商家会与物流管理达成协议,签订合同,使物流管理在接受电子商务的大批量订单时实现优惠价格的活动[1]。(三)智能化发展。为了使我国的物流管理行业能够发展得更好,目前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运用了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辅助,以适应电子商务在现今时代下不断发展的特点。例如,目前被追踪快递踪迹,利用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递给客户和商家。物流管理行业已经使用了GPS和GIS等系统,这为人们了解快递信息提供了保障。除了运送管理这一个方面,物流管理在数据信息管理收入上也实现了智能化。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客户信息的整合,自动分类好收到的物流货件运送线路,并自动计算最短线运送线路,使物流管理对货物运送速度更快,更加有效率。并且减少了堆积在仓库的物件,使库存清空速度快,能够迎接下一批物件。目前,物流管理的运算速度更快,这使物流管理行业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并可持续发展[2]。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对物流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政企合作,共同引导行业的有序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运送功能的需求,使物流管理行业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提升起来,但总体来说,物流管理行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很多机制和规定都不够完善,在市场上的运作,如果不加以管理,很容易出现不利于物流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和政府合作,政府加强对物流管理的立法管理,使时其能够有法可依,进行正当的营业。此外,为了出现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行业能够跟得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政府可以出台有利于物流管理发展的相关政策。物流管理要能够利用好这一些发展策略,不断提升提高管理能力。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物流信息路径标准和派送法则是由于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目前都需要用到网络,为了保障其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数据安全,相关网络监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使网络交易市场更加绿色,更安全,为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3]。(二)建立完善的物流组织结构。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得不够完善,很多物流企业也都以小范围为主,这些企业在运作方式较灵活的信息路径和运送路径,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快递的需求。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子商务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规模。这就需要长远的考虑,促进物流组织结构和管理部门的创新。将物流企业的部分功能结合在一起,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方式统一建立信息系统,统一数据处理,这些数据包括,相关物件的采购,储备,运输和配送过程。使一些工作实现信息化,数据化,在提升物流管理行业的管理效率同时,改变运作方式和结构,使其更能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的发展[4]。(三)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此相辅相成的物流管理企业也被倒逼发展起来,促进物流管理行业更加规范地发展。但由于目前物流管理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和运作人员还未具有足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巧,需要不断培养,使其能够了解快递进行派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对此,各大高校也纷纷召开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招揽工作,以培养相对应的人才做出贡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部分人才将会对我国物流管理企业做越来越大的奉献,并通过物流管理的实践操作累积经验,创新物流管理企业的配送方式和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的发展是我国目前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趋势下有必要发展和做好物流管理行业的信息了解,使其能够适应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为我国货物流通与贸易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00(005):234-235.

[2]张艳丽.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20,000(003):21-22.

[3]龙婷.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9.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CDIO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凭借其优势作用,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CDIO模式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实践性教学课堂。CDIO模式强调“做中学”,即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在头脑内部形成牢固的知识,进而转化为个人能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等。本文基于CDIO模式的特点,探讨该模式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实训教学改革,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意见,从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CDIO模式在高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具体内涵是指:构思(Conceive)与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与运作(Operate)。该工程模型拥有自身特有的生命周期,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核心作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提出了相关的12条标准,近年来,凭借其科学性获得了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青睐。而本文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充分发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优势作用,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进行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该模式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上,两者能较好的进行融合。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革新以往落后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模式,将实际的物流管理项目交给学生,采用学习项目小组的形式,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进行项目实训。而项目实训的内容就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即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

2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实训教学改革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职物流管理的教学改革,需要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基础上进行。为此,笔者将从物流管理实训内容以及物流管理实训考核两方面入手进行探讨。2.1物流管理实训内容的革新。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分为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以下是具体分析。2.1.1专项实训物流管理专业本身涉及的专业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在进行实训内容的设计上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专项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高职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为此,在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物流管理专项训练中适当的加入与物流业岗位相关实训的专题训练。例如,物流运输管理专项实训、配送服务专项实训等。总之,设计专项实训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程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1.2物流管理综合实训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与专项实训的不同在于,综合实训要求学生能综合的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包括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实践知识、岗位知识等等。通常,综合实训需要由教师进行周全的设计和规划,以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训中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专业特长。2.2物流专业实训项目教学流程改革。传统的高职教学实训依然没有跳出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实训教学改革,教师改变了专注于知识点讲授的角色,将具体的物流实训项目交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其他的项目实施过程均由学生完成,包括整个物流管理项目的构思与设计、实施及运作。2.2.1物流实训项目的构思与设计基于CDIO模式的实训改革在项目进行的初始阶段,最为重要的两大部分即项目方案的构思与设计。由教师布置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自行组织项目小组,前期主要的任务是采集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市场调研对本次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最终,通过小组会议、小组讨论等形式,决定最终的项目构思方案。后期主要是对所确定的方案进行相关的设计,例如,本次项目所需的硬软件设计、项目活动设计、设施设计、运营战略或策略设计等等。2.2.2物流管理实训项目实施与运作阶段第一步,在以上项目构思与设计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而针对具体的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的方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硬软件设施的准备、项目小组的任务分配以及项目制度的制定等等。第二步,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安排后,就可以真正的步入项目的运行阶段,该阶段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在项目方案流程的基础上,逐步的推进项目,同时,项目小组与教师之间要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另外,项目运行阶段的主要场地是在校园实训室,原因是实训室拥有完备的项目所需设施,能为项目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还能帮助学生融入进真实的岗位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岗位服务感受。2.3物流管理实训考核改革。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实训结果的考核包括阶段性考核、报告成果、实训论文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阶段性考核是指实训教师在项目进行的每个阶段对学生项目小组进行考核,包括学生的项目方案设计情况、项目完成进度以及小组的团队意义等。阶段性考核的形式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实训教师点评考核、学生项目组互评等,并按照不同的考核形式得出每次阶段性考核的成绩,另外,每次考核后学生需要对方案进行改进,以便于更好的推进项目工作;第二部分,报告成果,也就是针对本次项目实施,做一次全方位的报告总结会,师生之间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总结本次项目开展的得与失;第三部分,项目实训论文撰写,每个项目小组需要针对本次项目过程,撰写一篇以组为单位的实训论文,并以组为单位将论文上交,最终的实训成绩需要将论文撰写作为参考标准。

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3.1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不是随便哪个物流企业都可以和学校合作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学校选择合作企业时要认真考察,根据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慎重选择最合适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要贴近或者一致。同时也要考虑到合作企业的信用、管理、效益、规模等因素。3.2合理选择生产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共赢为目标,根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合理选择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资金充足、专业基础好,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可以选用学校主导型合作模式。此种模式下,学校可全额投资,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营由学校全面负责,企业负责客户的开发管理、技术支持、效益的控制。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院校,可以选用企业主导型的合作模式。该种模式下,企业全额投资,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全权负责物流所有环节的生产,给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实训期间,学生由企业管理与调配。学校和企业融合性较好时可以采用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该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权利与义务均衡。企业还可以提供设备、技术、管理,学校可以提供场地,提供人力。企业充分的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场地,学校借助企业提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3.3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互惠共赢、长期合作的运行机制。生产型实训基地功能全面,涉及到的部门众多,比如会涉及到学校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门、资产处、成教处、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物流行业、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客户群体等。该运行机制要能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障实训基地高效运转。该机制下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基地按市场机制运营,考虑双方主体的利益,实现生产、教学、实训、科研等具体目标。3.4提升生产型实训基地的条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基地规模,根据专业发展及时更新现有设备,保证在数量上、质量上同时满足教学与生产的需要,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益。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型实训基地,加强其建设力度,并高效运行,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的真实环境和情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生产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工作实际,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凡帆,李丽蓉,王岩.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李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专科物流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业财融合;成本管控;价值创造

一、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再造

业财融合是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下,加快财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已刻不容缓,财务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素养,使得财务管理在理念上突破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的历史局限,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通过重塑决策支持、监控与风险防范及经营业务服务职能,以财务视角提出业务事项筹划和管理建议,建立服务型财务组织,对促进企业长效稳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1]。大多企业的物流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产品出入库管理和物流成本费用核算。物流业务层面侧重于产品出入库数量的管理,财务会计层面关注物流成本核算,而财务管理层面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注重将财务管理活动嵌入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和环节,将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企业价值创造的职能。

二、业财融合在企业实际物流管理中应用

某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品销售的物流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品的入库、调拨及销售出库,需要通过汽运和铁运的方式完成,其间发生的运杂、装卸、存储等费用相对较高,资金占用量较大。二是往来款项中铁路运输预付款项占有较高的比重,资金占用成本较高。三是物流管理制度体系、流程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内控管理出现缺失,可能造成企业管理存在风险。对此,该企业大力推动管理创新,建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全物流管理价值链业务财务体系,通过以“业财融合”为手段,挖掘物流管理潜能、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深入物流、存货、销售等业务前端,积极开展业务流程重塑,完善和加强财务对决策的数据支持。(一)走进业务,充分收集前端数据信息。1.流程梳理,企业物流管理存在以下四个环节:一是企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短运至货场码垛入库;二是根据产品发运计划从货场装车汽运至铁路专用线待发管理;三是根据销售订单及流向铁运至客户;四是产品铁运至中转仓库进行备货,客户自提产品。2.费用统计,针对物流管理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分类统计,根据核算、统计、分析、预测的支持决策需求,建立专有物流成本管理统计报表,充分收集物流管理中装卸、铁运、汽运、存储及产品出入库等环节发生的量价数据信息。(二)走进数据,深度挖掘业务数据内涵。1.业务分析,一是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将成本分析工作与生产指标相结合,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对比历史数据、成本趋势等,深入分析成本性态和成本驱动因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寻求成本控制可挖潜的空间以及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增强成本竞争力。通过细化物流成本费用管控,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实现降本增效。二是建立数据分析模板,对出入库数据与历史数据、预算数据、实地盘点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部分中转仓库存在仓库租赁面积利用率偏低的情况,结合企业“加大直发客户数量,减少二次转发数量”的发运政策,协助物流管理通过谈判或重新招标方式,减少各中转仓库租赁面积30%-50%,有效降低产品存储费用。2.业务研究,研究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平衡点,在不影响销售发运的前提下,加强物流业务产品出入库管理,通过增加完工产品汽运至铁路专用线数量,减少在货场产品先入库然后再汽运至铁路专用线的二次装车环节的费用,有效降低了产品倒运费用。3.业务优化,针对产品铁路运输资金占用量较大,在往来款项中铁运预付款占有比重高,期末询证核对困难的现象,深入了解铁路专用线车皮申请、装车发运等实际情况,结合销售计划,开展对物流业务费用预测,建立预付款核对模型,将预付款金额控制有效的额度内,降低了物流资金占用成本。(三)走进系统,积极开展业务流程重塑。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建立集成的ERP技术平台,业务财务共同设计优化出入库业务操作流程,将业务流程有效固化在信息系统中,通过搭建运销管理、物资管理、财务核算管理一体化流程,完成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以及业务单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和集成化,实现运销业务、物资业务与财务管理的全局一体化,提高了业务及财务等跨部门的业务效率、流程规范及控制要求。

三、财务视角下业财融合对物流成本管控的价值思考

作为企业财务人员,要深入业务领域,强化与业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精打细算,务求实效,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坚持管理方法创新,解决企业持续发展和成本管理短板,通过构建企业精益化管理运营体系,聚焦成本管控,提升内部管理效益。(一)从内控角度助推企业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实现制度流程与具体业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是企业发展之道。通过以关键流程或关键过程为核心,构建物流管理制度体系与流程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化固化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标准化,强化企业全体成员成本费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升业务过程管理,控制过程风险,将内控及风险管理贯穿始终,形成监督、改进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推动物流成本管理、内控体系管理同步提升。(二)转变财务职能,从“监督与控制”到“支持与服务”。企业财务要在理念上突破财务核算的历史局限,主动走进一线业务,了解物流运管细节,分析业务管理在运作过程中对财务的实际操作层面需求;通过业务座谈、理论培训、制度宣贯等方式,传播财务理念,培养业务人员财务思维;优化完善信息化系统,借助OA、ERP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财务信息实时共享,助推企业物流管理效率及分析、预测能力的提高。(三)创新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可视化成本模型。企业财务要充分结合物流业务的管理需求,细化落实物流业务管理与成本管理措施,拓展增利空间。通过深挖物流成本敏感因素,深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结构分析及成本趋势分析,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开源增量”与“节流增值”相结合的物流成本管控模型,全面提升物流成本管理效率。建立运输费用往来核对模型,合理配置企业流动资金,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企业稳赢增盈。(四)成本管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降低物流成本。以企业发展经营战略为核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指导,以绩效考核管理为手段,建立全方位全覆盖成本管理责任体系,针对内部管理可控因素,加大成本费用考核力度,加强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树立全员成本节约意识,切实将薪酬分配与业绩紧密挂钩,合理拉开内部薪酬差距,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实现降本增效,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四、结束语

企业想要发挥出物流管理价值优势,就需要转变对物流管理的理念,建立物流管理业务量与财务管理价值量指标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业财融合”为重要抓手,主动走进业务、走进流程、走进数据、走进系统,积极开展业务流程重塑。将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有效融合,以物流成本管控为主导,全面打造企业业财价值链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韩红宇,朱丽秋.基于商务智能的电商物流管理与应用[J].现代商业,2018(26).

[2]梁庆海.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人员转型思考[J].财会学习,2018(19).

[3]吴思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管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