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7 18:10:16

传统经典文学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经典文学;大学文化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方式,其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与塑造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大学及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存在,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建设过程。2017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一个支撑。这给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持续性、可实施的大学核心文化建设摆在各个高校面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内化。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先生在《大学何为》中所言:“中国的大学改革,需要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一切对教育感兴趣的读书人的共同参与。”

人文精神的内化和文学阅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问题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其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目的在于纠正当前大学生文学经典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这偏差与误区。一.经典文学阅读中的误区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中小学教育中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偏重,使一部分大学生对经典文学及其阅读的意义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误区一:对经典文学认识不清,错将经典文学等同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文学的,同时是经典的。文学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语音文字,以塑造人物形象等等方式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传统文化则范畴要大得多,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古典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作品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和表现的一种形式。但是经典文学不等同于传统文化。误区二:对经典文学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认识区分不清。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并不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含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是读文学作品即可。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曾经指出,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是接受教育者的必修书目3聂珍钊先生曾经论述:“文学经典与普通的文学作品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文学修养的必知之书和必读之书;后者则是文学修养的选择之书和非必读之书。”

误区三: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在生存压力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的现象,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笔者对二十名在校学生进行的面对面访谈中二十名学生只有六名学生认为经典文学阅读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会对他们未来求职提供帮助。网络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出现的这个差距说明青年学生对于影响自己自己阅读的因素和自己进行文学阅读的目的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在经典文学阅读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使学生在读书时选择失误,误将一些缺乏价值的畅销快消心灵鸡汤类书籍当做经典阅读,忽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二.影响经典文学阅读的环境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对文学阅读意义的理解除了认识误区之外,外在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及阅读心态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典文学作品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数需要阅读者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多读多思,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去挖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生活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无孔不入,手机电脑平板已经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是青年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手段,67.4%的受调查学生坦承其阅读的媒介是手机。而网络时代新媒体的阅读从时间来说常常是碎片化的阅读,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内容越来越趋情感化、通俗化。“阅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进而也影响到阅读的内容。”

由于竞争激烈,紧张的生活节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及阅读心态。一方面,为缓解紧张的外在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内容相对轻松、带有娱乐性质的作品,作为其忙碌生活的调剂品。另一方面,竞争压力导致急功近利及短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阅读者的阅读心态。在调查中,59%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就业,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但是经典文学的阅读作用不能简单的以短期职业能力提升来判定。这样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心态势必对当前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造成障碍。经典文学作品无用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三.经典文学阅读建议及对策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这种(经典)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面对当前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将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行为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大学文化建设视域下对青年学生经典文学阅读进行指导,首先应加强课堂文化建设的作用。课程引导与教师引导双管齐下,务必使学生认清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培养学生经典文学阅读的能力。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人人生经验,作品中人物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其成长过程中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以不断促使青年学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健全自己的心理。这些需要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如思政课和文学通识课等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人物形象对比、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不仅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背景,而且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从具体的实用层面来说,经典文学作品会给青年学生提供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平凡的世界》依然拥有大量读者,孙少平如何处理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以何种态度面对困难,都会给青年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提供参考。在学生认识经典文学阅读意义的基础上,高校应将经典文学阅读作为一个大课题,将其纳入大学文化层面进行考核,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可以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读书推广活动,以活动带动读书:定期以专题读书会、读书沙龙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读数目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阐释能力;请具有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士、知名学者或本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分享交流经典文学作品的读书心得,以成功人士的立场和角度来引导学生走向阅读之旅;开展以文学作品衍生话题为主题的辩论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从而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产生影响。高等学校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不可分割。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与经典文学进行融合,在移动阅读基础上,复原经典文学的魅力。搭建经典文学专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定期推出有关经典作品的分享和鉴赏;创设经典文学阅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具有影响力的话题,开设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讨论或竞猜活动;借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湖南卫视的《汉语桥》等栏目,推出相应的视频,以此吸引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经典文学阅读的领域;借助抖音、快手等APP平台,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直播等当代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形式结合起来,吸引带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2

如果从1910年美国华工刻写在天使岛木屋墙壁上的汉语诗歌算起,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百年的文学历程中,无论是西方和东方,都出现过相当数量具有开拓性、令人瞩目的著名作家,当中有程抱一、陈舜臣等在历史上饮誉世界的文学大家,还有白先勇、王鼎钧、郑愁予、杨牧、洛夫、痖弦、於梨华、聂华苓、赵淑侠、余心乐、方北方、姚紫、吴岸、黄东平、司马攻、云鹤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中有的以其艺术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在其所在国华文文坛上率先创作出具有开拓性、标志性的文学作品,从而确立了自身在海外汉语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有活跃在当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中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抗凝(林达)、欧阳昱、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林幸谦、黎紫书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华文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传播和扩大了华文文学的影响,参与这一领域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正是这些优秀作家作品的沉淀,为我们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在世界各地开出的文学奇葩,是一种处于中外东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独特文学现象,各种不同“质”的文化艺术精神、思想元素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错综交织,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是它的突出特征。面对这样的“文学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要对其解读、研究、阐释,如研究者不能以开放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国族”界线,就难以把握这一领域文学的特殊性。从现在我们读到的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隐含着他们离家去国之后“离散”生涯的生命体验,是一种有跨越性的独特精神历程的形象叙写;②因其创作主体是在“本土”以外,处在各种“异”文化包围的环境里,有多种文化的参照与介入,多数作品具有反思性和多元性;③这些作品淡化了中国历史传统主题的内容,更多的是“离散”华人在外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思维模式上,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行为模式上,更重视现代价值的普适性和开放精神。这些只是我们在平时阅读中感受到的,今后要在学术的层面从整体上探讨这一领域的文学特质,认识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还有待于学界同仁的通力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作研究,既要从百年长度梳理其兴起、发展的文脉,也要通过具体文本的阅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寻找、选择出那些具有路标式的文学经典,并对其进行系列的分析和阐释,从文化、文学上展示它们所蕴含的新的质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学界对中国新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多从意识形态上看待问题,对其传统的形成和经典特色的论说,也多依附于革命历史的线索,因而在思维模式上不同程度存在“现代化革命大叙事”为主线的局限。在对新文学自身特质的寻找、分析中国新文学如何从古代文学蜕变过来的原因时,对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往往关注不够,少有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去作更深入的追问,在一些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中,也少有从文学传统内在的变化和经典作家独特的人生解读展开其阐释空间。近十几年,一些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如黄曼君、陈思和、洪子诚等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思和论说过这些问题。黄曼君还特别倡导: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诞生、阐释和论述,揭示新文化特质与“诗性转向”的思、诗、史关系结构线索。也就是说,要从文化精神、审美诗性与史的定位,对文学经典的真正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经典作品的阐释,进一步认识、展现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特质。他们所论的虽是针对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研究,但对我们今天开展海外华文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如何去突破那种原先可能有的思维定势和某种局限,也是很好的提醒和启示。经典作品是历史承传的标帜。文学经典既是文学传统的集中表现,也是建构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路标。任何文学经典都是以“诗性”为核心的思、诗、史的结晶。探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同样要通过经典化过程和经典文本研究,了解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化复杂的历史变动,展示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思、诗、史不同组合形成的新文学经典特质;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认识其从“本土”到“域外”文学传统的变化、延伸和重构,特别是其独具的审美内容,那种跨界超越的美学品格,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某种原创性,那种能够成为新的经典或新的文学经典性特征。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是关于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形成过程的研究。而经典的确立,是基于艺术的本体,也就是作品所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高度。所以解读和阐释经典文本,展现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审美价值,是本课题研究最具意义的工作。西方著名学者纳博科夫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审美价值,“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因为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一种既是感知的、又是理智的快感。”可见,作品的艺术本体和读者的审美接受,是文学经典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中西方学者均有共识。由于海外华文文学是近百年新兴的文学领域,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文学经典研究,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去开发一个新的“矿藏”,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入门”工作做起,除上面所说的搜集资料、探清“史路”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各种文学文本的阅读、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文本的细读、精读和不断地重读,展示这一领域的优秀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组成不平凡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怎样令人读了能产生情感的火花,引起了心灵的震颤。并通过各方面的比较,选择出其中的经典名作,将其拆开、窥探,研究其风格、意象、体裁,从作品的艺术设计和构造,深入到作品内里最具创意和精美的部分,揭示其文学和美学上的不寻常价值,阐明那些经典名作为何得以成为经典,以及它们是如何生成的。艺术的魅力存在于作品形象的骨骼和思想的精髓里,任何经典著作都是一个独特的“新天地”。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和阐释它,就必须“进入”到这一个个的“新天地”当中去。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者,在艺术上我们要“进入”的是一块以往人们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天地”,除了对其历史进程、文化交汇应有所了解外,还应该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也就是艺术感觉。因为有了艺术感觉,我们才会在阅读和研究时在自己和作者的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甚至随着不断重读和研究日深还成了艺术上的“知己”。记得纳博科夫在讲解经典著作时,曾用一段形象的描述,来说明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他说:“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地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笔者认为,这种发自内心对艺术之美的共鸣感,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我们要从世纪长度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使用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人们可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阅读,实现网络化阅读,这使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手机阅读具有便利的特点,用户可随时查阅喜爱的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方式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作为我国文化瑰宝,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作品,需要将其与网络阅读有效结合,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一、网络时代阅读的特点

(一)丰富性。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普及,通过网络可获取丰富的书籍资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利用网络可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不需要在书店等场所寻找,这使人们的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书籍的传播带来了帮助。但是由于书目类别复杂,一些读物对人们的思想有着不良的影响,难以发挥正确引导的作用,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危害较大,受到阅读内容的误导,可能会导致认知偏差,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威胁。(二)及时性。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利用网络可从中获取新的信息资源,寻找图书资源的时候,能够快速搜索相应的内容,这使人们的阅读体现出了及时性。只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可实现快捷的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读书方式。当前的阅读资源更新速度较快,缺少充足的进行消化理解,这也使文化资源呈现出了快餐式文化的特点。(三)盈利性。网络中部分资源是非免费的,需要用户支付费用才能继续阅读,这种形式也是移动阅读类应用程序的重要盈利方式。一些App中包含了海量的读书资源,产生比较早,并且占据了网络阅读的大部分市场,多数网络作家等进行了签约,在这种趋势下,平台规模逐渐扩大,在运行中需要有手机或者网站使用用户付费作为支持,这使网络阅读产生了盈利性的特点,在盈利中不仅有付费用户的贡献还有平台自有内容的分发,这使网络阅读平台的经营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挑战

(一)阅读环境受到了冲击。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人们更加喜爱快速浏览阅读,倾向于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对阅读内容仔细思考的读者逐渐减少,能够理解经典传统文化作品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部分读者倾向于选择免费的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广告植入,这使读者的阅读感受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网络文学作品流行的趋势下,人们更加追求阅读这些内容,而对一些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失去了兴趣,例如《孙子兵法》《红楼梦》等,影响了经典阅读的发展。(二)阅读体验有所改变。在网络阅读背景下,读者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文学经典作品进行阅读,由于读者对时代背景较强或者比较复杂的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20度,使阅读效果受到了影响。在网络文化逐渐呈现庸俗化的特点趋势下,读者的思维发生了变化,更加倾向于幽默的文学表现内容,这使大部分读者倾向于阅读一些玄幻等类型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使读者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思考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读者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变化,会使读者对经典作品的体验受到影响,进而阻碍了阅读活动的进行。(三)传统文学经典的地位受到了影响。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认知产生了变化,虽然人们希望大量的汉语文学经典作品进入自己的视野,带给自己更多的收获,但是由于网络文化的流传范围较广,对经典作品有阅读需求的读者难以在众多的作品中找到适合的作品,这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经典作品在阅读市场难以找到准确定位,难以发挥引导作用,不利于传播。(四)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缺少沉淀性。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经典迎合了读者的口味,但是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表面的阅读,读者对经典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获得深层的文化内涵。在网络时代出现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仅仅具有潮流性特点,尤其对于青年群体来说,这类阅读只是一种寄托感情的载体,缺少长时间的沉淀,难以发挥教育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价值

(一)阅读活动形式增加。经典文学作品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范围传播,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使阅读活动形式增多。以网络为媒介传播的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读者可使用有声朗读或者视频表现等不同形式进行理解,还可结合需求选择阅读方式,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开展阅读活动。在一些专业文学网站以及文学作品解读信息的支持下,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为读者创建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同时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探讨,对经典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满足读者的自主阅读需求。(二)经典文学传播范围扩大。互联网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特点的信息平台,可使阅读作品的影响力提升,这为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播带来了帮助,使读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还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使用技术可使汉语言文学名著转化为不同的版本,这使文化的传播效果加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使经典阅读的针对性增强,给用户推送符合兴趣的内容,并且对文学作品中的章节段落进行优化,可使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还能使读者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切的情感体验,体会到文学作品的价值。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还可将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行分享,使更多的人能够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文化素养,促进文学经典的发展。

四、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

(一)建立分级阅读推广体系。在网络时代,为了使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得到推广,应考虑到推广目标,结合不同的对象进行群体分级。在阅读群体中,人们具有广泛性、差异性以及受众性等特点,针对相同特质的人群应采用相近的方式进行推广,利用差异化的手段。在分级中,需要根据人们的年龄、阅历以及工作岗位等特点,例如,对学生群体来说,阅读经典作品能够使其受到教育,使其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提高认知能力,同时道德品质得到培养,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对领导干部来说,在阅读经典作品中应重视修身处事,获取管理经验,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文化素养水平及执政能力。在阅读推广中通过对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的分析,进行推送,可使经典阅读的推广发挥更好的效果。在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作品具有特殊性,应考虑到专业化需求,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教学、科研等不同领域开展专题阅读推介会,使更多的人能够在阅读中了解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可借助线上阅读活动等模式进行推广,使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范围扩大。在分级阅读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下,可使汉语言文学经典网络阅读的推进获得更多的动力。(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得到了应用,这使人们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变化,借助网络技术可使线下阅读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得到解决,使人们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提升了便捷性,使阅读变得更加高效,适合现代工作生活忙碌的人群。在线上阅读中,应加强App开发以及推送等服务,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阅读经典作品。由于线上阅读的时间比较零散,网络环境比较浮躁,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了影响,难以认真详细地进行思考,导致读者的阅读缺少深刻性,同时也使人们阅读中的沟通减少,不利于人们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可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主题线下阅读会,可使读者实现线下交流与沟通,针对作品进行分享,还可创建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读者之间的互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这样可使线上与线下经典阅读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例如,在时代的发展下,年轻群体对个性发展的意义产生了误解,产生了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这使社会的和谐受到了影响,需要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通过经典阅读,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在阅读推广中利用一些创新的方式传播经典作品,使这部分群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使经典作品中的价值观得到传播,更好地发挥经典阅读的教育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建立基础。(三)创新文学经典的阅读推广形式。在网络背景下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推广,应结合读者的需求建立阅读机制,使阅读推广有更好的效果,在我国的全民阅读工作中提出了阅读是重点的监管内容,大部分读者由于比较繁忙,应开展服务工作,对这些读者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及服务。可采用现代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还应根据时代特点,利用新兴媒介进行推广,使推广形式更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可在阅读推广中增加新的元素,将电子书与影像结合起来进行展示,能够带给读者感官上的震撼,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兴趣,为网络文学经典阅读推广提供完善的条件。还应在阅读推广中发挥真人真事的作用,将其转化为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感受,对读者起到激励的作用。可对图书馆进行改善,借助网络技术使图书馆的建设更加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学经典阅读资源,可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四)加强线上汉语言文学交流探讨。汉语言文学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及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等有全面了解。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古代汉语言文学经典得到了传播,这为汉语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深入了解,激发读者们的兴趣。比如,在阅读《孙子兵法》的时候,文章的篇幅比较短,语言较为生涩,使读者难以从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也难以获得知识,使阅读效果受到了影响,而将文章放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可产生不同的解读和分析,使人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对作品有新的认识。由于不同的人对作品有着不同的解读,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得到了提升,使人们产生更多的热情,为文学的弘扬提供了新的形式。在进行文学探讨的时候,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就古人对问题的看法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感悟,提升文化素养。比如,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可通过网络的分析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为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带来了帮助。网络上有着各种解读观点,使人们有了更多思考空间,还能使人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研究,可使人们积累更多文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还能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到人生哲理与人生经验,增加感悟,这样可使阅读体现出更多的价值。在线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人们的阅读创建了讨论空间,使阅读的水平提升。

五、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广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使经典作品得到传播,应对当前的文学经典阅读情况以及网络阅读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可建立分级阅读推广体系进行推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创新文学经典的阅读推广形式,还应加强线上汉语言文学交流探讨,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条件,有效借助网络等技术开展经典阅读,可使经典文学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季晶晶.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

[2]关文雅.浅谈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学周刊,2019(07).

[3]王荣.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4

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反,乌托邦则是以否定或者怀疑现存社会为前提的,它总是指向某个超越于现实存在的境界或领域,并且对当下的社会存在具有某种批判性。乌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尽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给出的方向来变化的。

一般说来,那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乌托邦精神的显现。正是因为不满足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才会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出某种超越的境界或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将其奉为经典。席勒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弥合被不合理的现实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马尔库塞坚持文学的审美价值在于在异化的社会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从而为生活艺术化的社会之到来做预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预设,即文学艺术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乌托邦精神。因此,所谓文学经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够充分展示特定时期人类乌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说乌托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那么,文学经典也就是人类之梦的话语显现。

但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人类精神之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性范畴,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及其内涵的界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样一来,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常常呈现出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曾经是资产阶级乌托邦精神的核心话语,曾经激励资产阶级联合广大被压迫阶级起来推翻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些概念便转化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了。同样,作为人类精神之梦的话语表征,文学经典自然也具有历史性,绝对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昔日的文学经典迟早会受到冷落直至被弃置不顾。

如前所述,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隐逸文学”、“山林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西厢记》、《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压制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随着社会文化剧烈变革时期的结束,旧经典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昔日的魅力,新经典也继续受到人们推崇——这种现象说明,尽管在文学经典的谱系中会常常出现新成员,但原有经典却很难被完全遗忘。

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性功能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经长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举凡古今中外曾经有过的艺术类型或风格,无论是雄浑豪迈的,还是淡远飘逸的;无论是清新自然的,还是华丽绮靡的;无论是含蓄蕴藉的,还是古朴直白的;无论是金戈铁马的,还是晓风残月的;无论是哀婉凄迷的,还是诙谐滑稽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机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个人隐私的等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那些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了。

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和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中,古今中外,无论是神佛的庄严宝相还是圣贤的醒世箴言;无论是客观无伪的科学知识,还是神圣严肃的道德信条,一律可以作为笑料而用之。诸如反讽、戏拟、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这里都变成了解构经典的有效手段。在大众文化面前,文学经典就像一个自尊自贵的书生面对一群泼皮无赖的顽童一样束手无策。

另外,大众文化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并不像以往文化变革时期所发生的情形那样,通过改变价值观念来贬低旧经典,确立新经典,而是并不树立敌人,毫无竞争的姿态,甚至还公然将文学经典作为自己的资源来肆无忌惮地疯狂吸取。古代的文学名著早已改编殆尽了,略有些奇闻轶事的历史人物也相继被搬上了荧屏。大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样吞噬着一切可资利用的东西,在它面前文学经典显得是那样弱不禁风。

当然,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以往只有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有关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审美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了解。这表明,大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简单轻率地予以评判。要真正弄清楚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深入到对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追问之中。

如前所述,文学经典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关联。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现象,文学经典的形成必然与知识阶层的整体状况直接相关,因此,从知识阶层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角度考察文学经典的形成轨迹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从客观效应而不是主观动机角度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往的一切文学经典都可以看做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那个特定知识阶层或精英集团价值观念的显现,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具有特权地位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证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诗经》是如何成为经典的。首先,这部古代诗歌总集被儒家士人推崇为“道”的载体,而“道”正是古代士人阶层所奉行的价值观念的共名,因此,也是士人阶层社会身份合法性的最终依据,即“道”实际上是文化领导权的象征性符号。孔子以降,以儒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把为天下制定价值规范,即充当天下的“立法者”作为自身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诗经》既然是“道”的文本形式,当然就在整个士人文化的语境中成为不容置疑的经典。反过来说,《诗经》成为经典也就意味着士人阶层拥有了文化领导权。

如果说从先秦至两汉文学经典的形成主要与士人阶层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直接相关,那么,魏晋六朝以降,随着文学渐渐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精神活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各个门类都呈现出独立化、成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业已获得稳固地位的士人阶层,因为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开始向着纯精神空间拓展了。对精神空间的拓展在客观上使这个已然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其领导者身份。如果说玄学是在形而上领域确立他们的话语权,清谈是在交往方式与时尚方面强化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那么,诗文书画等文学艺术活动则是在审美层面上凸现他们的精神贵族品位。这些精神活动的共同效应是使知识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也包括靠武力获得政权的统治集团区别开来,从而彰显其对于精神文化领域不容置疑的绝对领导地位。诗文书画的“雅化”追求与玄学的探赜索隐一样都是这个阶层自尊自贵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只要某个社会存在着一个知识精英阶层,文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阶层的身份性标志。

虽然六朝时期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士族文人是贵族化了的士人,与汉代以及隋唐以后的士人阶层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拓展出来的精神空间却为后世士人所接受,而且,他们也同样把文学艺术作为自身特殊社会身份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也必然是那些最能够体现士人阶层身份特征的作品。由于两千多年中士人阶层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学经典也具有某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经典是由文学作品自身的因素决定的,可以超越于历史之上。然而,只要认真看一看“五四”以来近百年间不断出现的对经典的重新选择与确认,我们就不难看出经典与文化历史语境的密切关联,也不难看出经典与言说者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了。

但是,事情依然有更复杂的一面,文学经典本身难道没有某种可以超越历史性限制而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因素吗?例如唐诗宋词,过去曾经是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性标志,可是现在依然为人们所欣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具体的社会逻辑来看,文学经典的确具有确证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社会身份的客观效应;但从文化逻辑角度看,文学经典又是人类探索并展现精神世界的产物。正是后者使之具有某种超越历史语境的可能性——只要人类精神上还存在某种相通性,那些深刻而巧妙地展示了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会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这也许就是马克思所惊叹的古希腊神话与史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所在。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今人与古人之间的那种“相通性”会越来越小,与之相应,以往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小。从理论上讲,任何审美趣味与评价标准都具有历史性,就其产生并获得主导地位而言,必然与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但由于它们同时关涉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意义空间,故而其影响力往往并不随着其赖以产生的社会阶层的消失而消失。我们知道,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贵族阶级在文化史上都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大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曾经为他们所垄断并成为其身份的确证方式,后来贵族阶级消失了,但他们创造的许多精神文化成果却长期为人类所共享。文学经典也同样如此,它们无疑与身份、权力相关,但并不与之共进退。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文学经典产生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逻辑,也看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造成的冲击,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文学经典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善待经典。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解剖经典产生的社会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从而揭去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面纱,这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经典之于今日的价值。经典生成的深层逻辑及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与它们拥有的精神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李后主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无疑是出于身世的巨变而发出的哀怨与叹息,完全是个人的情感表现,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牵动后世无数多情之人的心弦。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它们生成的原因的。对于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经典,我们都应该抱有充分的敬意,因为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策略;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意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经典诵读,将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正确树立,这将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会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1]。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避免我国文化被忽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实施经典诵读,让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进行诵读,并且在诵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传承。另外经典诵读的实施将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诵读中将有效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以及性格,学生在诵读中会将自身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诵读会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并且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记忆,并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将文学作品深深地刻在自身的脑海中,并且这样会充分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在优秀的文化作品中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设施

(一)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提升对语文诵读的兴趣,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诵读,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2]。学生只有对语文诵读产生兴趣,那么在语文的学习中才会充分保持热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兴趣会激发学生不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在诵读学习中,学生刚刚接触不免会产生一些枯燥的情绪,这时教师就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比赛或者游戏的形式,针对诵读的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个比赛的环节,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比赛的情景,并且让全班同学进行诵读,营造一个诵读大环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充分感受到诵读的魅力。并且教师开展诵读比赛会有效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环境,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认识自己的实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提升兴趣,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以及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信心,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中会存在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同时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个展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想象力与创新力是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的想象力会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升诵读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理多媒体情境,利用经典的图片等形式将诵读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一些情感以及核心思想展示给学生,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3]。(三)指导学生做好诵读记录,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以后能够将其运用,在学习经典文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诵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4]。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经典名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进行摘抄,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的学习之道。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可将名言警句进行记录。除此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将经典名句内敛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正确运用,做到学与用真正的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在诵读中会充分感受到经典文学中的知识魅力,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会充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四)采取鼓励的方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必须充分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在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诵读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地背诵,也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传统的死记硬背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厌烦感,不利于经典文学的顺利教学。而采用鼓励的方式则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之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储备量,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5]。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诵读的教学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有效实施经典诵读,会充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万淑蕊][1]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农家参谋,2017(13):97.

[2]刘天翔.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7):254.

[3]张锦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亚太教育,2016(11):176.

[4]张春红.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6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

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渗透

一、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作为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的起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一)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背诵国学经典,比如古诗词等,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完整的语言体系,为以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支持。(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小学生都对电子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电子产品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语文教学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由于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各种游戏和视频中,而长时间上网对于学生的视力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经典的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三)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现代经济建设条件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单单只是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就能够体会古人的智慧。除了积累文学知识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多多关注。另一方面,国学经典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尤其是在学习国学经典时,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是怎么生活和思考的。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意识,以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四)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国学经典是我国经典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并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事业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和理性思考有着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初级阶段,应当适时安排一些传统文化学习。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开始加大古诗词、书法等国学教育内容,这体现出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关于国学教育的融入与渗透,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坚定学习并继承传统文化的信心。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很多国学经典知识内容,以帮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不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加入不少国学经典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把国学经典的内涵讲出来,只是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背诵,很少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其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没有真正掌握国学经典的核心内容。除了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国学经典的内涵之外,很多家长对于国学经典深层次的内容了解得也不深,从而导致小学教育中国学教育难以发展,这也凸显了整个国学经典教学中的短板。这不仅仅是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更凸显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于国学教育价值的认知不够明确的问题。(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设置中,很多内容涉及国学经典知识,但是没有明显的教学计划和指标,在课程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大部分学校都是随意找些国学知识加入到日常教学中,甚至有些学校将《论语》等加入到日常学习课程中。虽然《论语》属于国学经典,但是学校随意地把其作为教学国学经典的教材,使得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国学教育难以形成统一的规模,难以保证学生吸收到其中的精华,无法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传统价值观。一方面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内容过于死板,说教意味太浓,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三)教学素材选择不合理。在传统的文化中,有经典也有糟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在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素材的选择上,还是沿用之前的一些素材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一些老学究式的说教课程明显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在素材的选取上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明确其对象是小学生,不能够在教学时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更不能给学生灌输一些腐旧的思想。一部分教师没有甄别国学内容中的精华与糟粕,只是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却没有注重作品的教育意义与时代价值。同时,有些学校虽然具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但是缺乏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影响了整体国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四)国学经典注解不完善。国学教育是否能够很好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国学的注解合不合适。在目前的一些课程中,很多经典作品的注释资料很难查阅到,同时,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识点不知道该怎么讲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很多时候是教师依靠主观判断来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知识意思的曲解和附会。在传统的经典作品中,很多字和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意义完全不同,教师必须依靠文章的注解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并传授给学生,从而保证国学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国学经典的渗透策略

我国的优秀文化汗牛充栋,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国学经典作品更是博大精深,是我国几千年智慧的表现和凝结。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我国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再教育的渗透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通过创新让古代思想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价值导向,从而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大力探索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来提高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知识多种多样,仅仅依靠阅读来了解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更多地增加国学知识,将国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学知识的丰富多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加入一些国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一些汉字的时候,可以很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最早写法和基本的意义,通过在基本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国学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国学知识的有趣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抓课堂成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国学知识涵盖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课前的朗读能够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和气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相比于干巴巴的语文教学,让学生自己体会国学知识的趣味和配乐朗诵的乐趣所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写作中体现国学经典。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学习手段,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国学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活动,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国学经典教学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文化环境的布置,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代人民是怎样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环境熏陶,让学生的心态发生改变,借鉴古人好的方法去学习国学经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环境的布置方面,学校要注重特色的突显,走廊以及宣传栏都要设置相应的国学板块,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浓厚的国学氛围。

总之,国学经典对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素养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课程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制订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将国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国学经典。

参考文献:

[1]关艳梨.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汉字文化,2018(S1).

[2]周玉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9).

[3]章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4]刘荣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8

媒体的这种转换打破了原有的静态观看模式,文学的接受方式从“阅读”为主发展为以“观看”为主。丹尼尔·贝尔曾指出,“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文学文本形式的变化必然对读者的接受心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变化被一些学者称之为“阅读革命”。今天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经典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漠视,外国文学经典文本受到冷落在所难免。高校教师如何在新的语境下教授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何谓经典

21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发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随后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classic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作为名词指杰作、名著、第一流的作家和著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著为范本,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

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

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惊或愉悦的书……”。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讲授。

二、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生动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日常话语形式往往是回顾性的,它强化现实,代表的是现在和过去,而文学常常打破现实中的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希望。文学作为人学,它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淀,所以文学是与人生相连的。基于此,教师在文学课的讲授中就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充满激情,以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形成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讲授。只有教师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课才能生动、传神,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阅读作品的兴趣和冲动。

(2)拓展深刻性。在授课中,仅仅有生动性还不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如果仅仅是追求生动性,与影视相比我们肯定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性是真正吸引学生的缘由。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一定要具有延展性和启发性,延展性就是要求对文学现象的解读要有广度和深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性就是要求授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现实关怀。传统文学经典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来源,在教授文学中穿插一些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经典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精神。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9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新媒体;移动阅读

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经验与美学精神,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选择,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古人有很多读书治学的方法,如东坡先生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先生对其做了详解:“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长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1]近代梁启超先生曾为青年学子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并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学子:“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2]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语言相对晦涩,对语法、词汇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进入文学情境的障碍较多,因此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加上其内容与当代生活相距较远,使得普通读者阅读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产生理解偏差。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发展,国民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由于阅读时间零散、存在阅读障碍等客观因素,最终没能形成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风气。“随着新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虽然国家层面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完全依靠传统的、单一的纸质阅读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全民阅读需求。因此,基于深度阅读的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寻求新的突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除纸质阅读媒介外,读者还可通过微信、百度等多种阅读平台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除此之外,很多阅读平台还提供有声阅读。与纸质阅读相比,这些现代阅读方式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进一步壮大阅读群体。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应以此为契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壮大阅读群体,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继而打开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的新局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手机网民数量呈稳步上涨趋势。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新媒体高速发展对千百年来的传统阅读习惯形成巨大冲击,不仅实现了传统媒体转型,还壮大了读者群,为读者提供了开放的阅读空间,移动阅读成为普遍现象。相较于纸质阅读,移动阅读最大的优点在于巨大的携带容量。以往纸质媒介的携带数量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时代,每个乐于阅读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携带“整个图书馆”。只要愿意阅读,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有效利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而且收藏、分享也十分方便。移动阅读为不同年龄、学历、地域和职业的读者提供了开放、平等的阅读机会,其读者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以往习惯于纸质阅读的读者扩大到习惯于网络阅读的读者。这些读者主要是年轻群体,移动阅读有利于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青年读者衔接起来,促进中国古典文学的年轻化、时尚化。尤其大学生阅读群体,是移动阅读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移动阅读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现今,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完成数字化转换,极大地便利了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古典书籍数字化可以使读者快速检索到所需内容,一些在传统古籍中很难查找的内容,只要了解关键词,通过网络就可以快速查找到,甚至实现全文复制。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的巨大优势,但目前古籍数据库主要服务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研究者,普通阅读者很难涉足,只有进入专业网站才能阅读。这势必将一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拒之门外,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推广。数字图书馆的开放,虽使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阅览天下”,但普通读者的使用率并不高,因为他们尚未掌握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如果能将古籍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同步于移动阅读终端,如微信阅读、QQ阅读等,就有可能开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全民阅读的新纪元。

三、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冲突与融合

移动阅读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储存空间小、信息获取速度快、易检索、易保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新媒体时代,移动阅读必然会凭借自身优势,通过视听结合、图文结合的形式,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当然,包括古代文学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高科技手段和媒介。但不得不承认,移动阅读在阅读深度方面显然不及纸质阅读。1.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优劣对比。纸质阅读虽然存储耗费空间大、信息存储量小,但是在阅读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经过前人的细致整理与校勘,世代相传,富有学术性与思想性。但移动阅读往往流于表面。杨安芲先生说:“有的人读书很多,当别人谈起某书时,他可以立即插话,但要他自己谈时,却往往说不清楚。这就是吃了不熟的亏。不熟就难懂,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4]同时,移动阅读普遍泛娱乐化,所载内容大多是轻松幽默的、简短的、碎片化的,纯文学作品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相对枯燥晦涩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移动阅读虽然给读者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应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移动阅读过程中,总会有各种信息不时跳出来打断阅读,自律性稍差的读者就会转移注意力。所以,移动阅读不仅没有解决阅读时间碎片化的问题,而且使得有限的阅读时间进一步碎片化。二是移动阅读虽然深受大众读者青睐,但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却不太接受移动阅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移动阅读所选录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十分有限,而且作品中错误频出。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代常用字已不再使用,录入过程往往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替代。这种不严谨的做法,严重偏离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所以,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基本不会采取移动阅读的形式。2.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融合发展。移动阅读并非完全意义上取代纸质阅读,而是在原有阅读媒介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阅读途径,扩大了阅读群体,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若想重焕生机,就要打破现有屏障,充分发挥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优势,巧妙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经典文本,充分结合大数据查找功能,辅之以多媒体手段,用图像、音乐等调动感官,最终实现古人“书读百遍”的愿望,走出自我阅读,融入共同阅读的大环境。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既要注意前期的录入,也不能缺少后续的校勘,以确保电子版本与纸质书籍的一致性。由于中国古文字存在多种类型、多种样式的复杂情况,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规范古代汉语言文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录入人员不够专业,很多生僻字不能输入,就会导致古籍经典出现问题。因此,IT业者应与古籍研究者通力合作,解决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简繁字处理、异体字处理、丰富古代词库等。如果原典文献极其深奥难懂,最好在录入书籍前请权威人士导读,这样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消除读者的恐惧心理。为了帮助读者顺利完成古籍阅读,移动阅读应提供笺注评点版本。但由于移动阅读篇幅受限,来回翻页容易疲劳,建议注释评点版本提供类似有道词典一样的在线注释功能,读不懂的地方只要轻轻一点,就会出现权威的注释以及来源。很多移动阅读作品缺乏学术规范,良莠不齐,若想促进学术规范化,就要保证进入大众阅读视野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是规范的、准确的。另外,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笺注与评点最好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进行解读,引导人们思考,这样才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历久弥新。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可以拉近读者与古代文学经典的距离。移动阅读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启发读者的思辨能力,拓展读者人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解读流行文化,有意识地引导读者从浅阅读转向经典阅读,从古典走向现代;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大众与文艺之间前所未有地贴近,在笺注与评点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典与世俗的关系,拉近二者的距离,才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充分发挥引导大众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应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突破传统阅读的局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一过程不是完全抛弃纸质阅读,而是充分发挥纸媒便于深度阅读的优势,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实现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完美融合。当下,移动阅读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IT从业者与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通力合作,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梁启超.梁启超讲读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高档妮.新媒体阅读对读者时空体验的重构——以新浪微博为例[J].出版广角,2019(13).

传统经典文学范文篇10

人文教育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以一贯之,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的传授,不仅在于掌握人文知识,而是要将其中蕴涵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在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的心灵上烙上民族的印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文观、人性观、价值观、自由观。

1经典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人格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道德经》以自然法则立论,重视人、天、地、道与自然的关系,其指出:“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万物、生态万类,都由道生,然而道的作用必须由德来体现,《道德经》特别教人重视修德,能启迪学生道德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德行。综观《论语》,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修为和涵养,重视立德、立言,用自己的言行做表率,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学习《论语》可以使中学生找回已失落了的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仁者爱人”、“舍生取义”的可贵人格。“和”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出现得比较早,一直延续到现在。《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如《国语郑语》、《箨兮》、《伐木》、《鹿鸣》等强调个体对整体依存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习这些有利与学生温柔敦厚品格的形成。学习《易经》能培养学生“厚德载物”的宽容宽厚的人格,学习屈原、杜甫、韩愈、苏轼的诗文,能增强学生爱国的情感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学生在学习了这些经典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人格。

2经典有助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经典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也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诗经》以“美”和“刺”作为创作的基本倾向,歌颂诗人所赞同、人文美好的事物,揭露和批判诗人所憎恶和丑恶的事物,审视着人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的精神。《诗经》和《楚辞》它们皆为华夏民族智慧和灵性的结晶,其中具有的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追求和崇尚道德的人性智慧,构成了中华文化生动的主题。唐诗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最灿烂、最赋有魅力的篇章,《代悲白头翁》和《春江花月夜》是初唐最具代表的清新歌唱,李哲厚在《美的历程中》中评价:“这两首诗是一种对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并没有实际、真正沉重的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尽管是口中说感伤但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盛唐之音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代表,王维的《辋川名句》写尽自然之美,优美、明朗、健康。李白诗歌的随意创造却美妙奇异、层出不穷、飘逸瑰丽。还有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等人的作品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丰神情韵颇丰满的美的特点。元明戏曲的出现,如《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等创造了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形式的美。清代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整个古代经典文学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塑造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从而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

3经典有助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灿烂而又从未中断过的人类文明奇葩。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经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载体,也是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因此,经典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了古汉语知识,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传承、发展本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