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3 09:34:36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阅读教学;传统文化经典;通识教育

随着国学热的盛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已蔚然成风。从学龄前至小学、中学,各种形式不一的传统文化普及性质的培训科目悄然兴起,不少高校也开设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对于已有一定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大学生而言,如何才能正确引导他们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如何才能使他们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真正韵味,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言行,这无疑是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者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在传统文化通识课的重要性认识方面已有不少共识,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正逐步实现正规化,探索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模式和发挥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内涵价值的时机已经到来。国内学界对于高校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给予了高度关注,不少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少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有效设计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导读课程,进而实现“将经典文本的导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变教师推介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导读,变学生的自我阅读为教师指导下的理性阅读”[1];当下高校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中存在放任自流的问题,因此要“重视经典著作课程和文化经典导读相结合,优化经典阅读过程”[2];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图书馆的大量藏书,将图书馆打造成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3]。由此可见,正确引导高校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已广为学界所认同。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可谓汗牛充栋,并不是每部经典都需要教师导读和讲授,并不是每部经典都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短暂的数年时光中充分阅读,并不是每部经典对于学生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对大学生意义重大而深远,特别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兴趣点不一,在高校专业划分明确、课程设置导向性鲜明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更要因材施教,不能简单地整齐划一。教师对于经典的领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从古到今就存在形形色色的领悟路径,很多问题难以形成统一的观点,对于教师而言,完全做到充分和正确地把握经典难度很大,放任学生阅读和泛览更不可取,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要发挥教学相长的重要性,既强调学生的自觉,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这样方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文本选择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阅读传统文化经典首先面对的是版本问题。例如,《论语》篇幅不大,但选择不恰当的文本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导致厌倦和畏难情绪。因《论语》之类的经典文本复杂,简明扼要者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繁杂者如《论语正义》《论语注疏》《四书章句集注》。针对不同层次的阅读者而言,传统文化经典的文本选择应置于首位。就国内高校学生的现状而言,可考虑两种文本选择并交替使用。第一种是“白文本”,即只有经典的原文,不加任何诠释;第二种应尽可能选择名人、大家和流传广泛的经典文本解读或翻译。“白文本”旨在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帮助的前提下,对于经典有比较全面和感性的认识,“诠释本”旨在“白文本”的基础上对经典中不易理解和产生歧义的成分予以必要的疏解,这两种文本的选择是高校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白文本”的选择可视学生的能力高低有所取舍,对于文史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采纳传统的木刻本或木刻影印本。以“十三经”为例,既有简体横排标点本白文“十三经”,也有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所刊印的“十三经”可供选择。笔者对于本单位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授课尝试,两种文本交替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接触繁体字可以增进他们对于汉字历史演变的感悟,进而激发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典籍体量巨大,即使清代朴学大师终其一生也不能穷尽冰山一角。很多普通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对传统文化形成感性的认识,侧重点自然落在文化典籍的选择上。1923年胡适应约提出最低限度的国学必读书籍后,即有《清华周刊》记者恳请道:“我们希望先生替我们另外拟一个书目。一个实在最低的国学书目,那个书目中的书,无论学机械工程的,学应用化学的,学哲学文学,学政治经济的,都应该念,都应该知道。”[4]尽管如此,胡适在删减先前的书目名单后,所开列的文化典籍仍多达三十三部。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典籍的选择既要能够凸显传统文化的全貌,又要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消化和吸收,不妨考虑以经、史、子、集、其他五种分类方式择取代表性文章向学生推荐。经部首读四书,朱子谓“四书用力少,而收效多”,其次挑选《左传》中一二叙事篇目,则大抵经部可以概览;史部选择“四史”中若干“列传”汇成一个章节;子部专注于先秦诸子中脍炙人口的数篇即可;集部可酌情挑选两汉至明清有巨大影响的文章数篇;其他类即佛书、小说、诗词等酌情选用。总之,文本选择的优劣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中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既不能盲目扩大阅读范围和阅读量,也不能肆意缩小阅读规模,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风采。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版本目录学知识,尽可能选择“善本”,而不能简单依靠互联网和一般的通俗读物,良好的版本选择可以大幅提高授课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教学困难。

二、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教学

在妥善选择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开展传统文化典籍阅读工作是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从国内若干高校的经验来看,在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典籍阅读工作中应当意识到,“课程设计方式上,应贴近现代生活和学生实际。课程设计方式应与当代社会生活和青年学生的精神需要、思想状况、思维方式等实际需求相结合”[5]。质言之,教学设计要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衔接,而教师在其中扮演重要的引导人角色。然而值得商榷的是,以传统文化附会现实生活是否真的能够为我们提供些许精神慰藉?抑或真的有助于学习者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在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教学中应立足于对典籍的充分研读,最佳的授课教师应对传统文、史、哲皆有一定研习,在课程准备阶段要立足于客观的教学环境需要,合理取舍教授内容,对于尚存争议的篇章如今文经和古文经等概念,应抱存疑态度,不要草率下结论,以免学生误读和误判。有鉴于国内传统文化通识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可考虑按照文史哲专业划分,合理搭配形成教学团队,综合教学内容设计,集合群体的力量将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典籍阅读障碍之一是字词句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第一要务是正确克服字词句理解的困难。在实践过程中,用好以《古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工具书是最基础的工作,对于文意和段落的理解,要在有充分、公认的注解基础上形成对于文意的正确领悟,而不能信口开河致使教学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和困惑,只有在文本的篇章句读障碍基本得到清除后,经典的阅读方可有条不紊地展开。这是比较费时费力的阶段,需要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注疏和解读类文献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正确取舍。基本的“小学”工作完成后,才有望从“义理”层面对传统文化典籍进行准确阐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时切忌带有暗示性和指示性的阅读引导,应当侧重于将经典的形成背景、所传达的本旨原原本本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将古人的智慧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相对照。例如,传统文化中宣扬的“四维八德”“名教”,“理”“气”“道”“命”“性”等诸多内容,在向学生做一般性介绍时既要把本义道出,又要对这些理论的社会影响给予必要阐发,尽可能不要掺杂意识形态色彩,以便于学生原原本本地领会传统文化经典中义理产生和发展的始末。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课程中,可以考虑将某些具有共性特征的概念进行归纳,便于学生在阅读和研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虽有年代、人物的差别,但学派间师承关系明确,派系门户泾渭分明。以儒家思想为例,儒者群体庞大,但其流传过程中大致分化为荀子、孟子二家,由二家衍生而出的尊德性和道问学实则开创了后世儒学发展的两大脉络,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能将这些线索性的信息分门别类提炼出来,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则可跳出就文本谈文本、就思想家谈思想家的狭隘路径。可惜的是,不少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对于此类线索性信息的持有有限,认为这类信息过于繁琐,学生不易掌握。对此,可以考虑化繁为简和化整为零,在讲解某个关键的思想家时,专门开辟一个时间段讲授这类文化史发展的线索性信息。在经典阅读教学中,阅读量过大不利于学生充分品味、消化和吸收经典的价值,而阅读量太小更不能在有限时间内令学生尽可能接触不同门类的经典,所以务必于每次授课中以固定的阅读量要求学生,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国学典籍部头过大,但不能说无法阅读,倘若规划好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篇幅,“全看二十四史,一日不辍,亦不过四年”[6]。经典阅读教学在质和量之间要有所平衡,以比较枯燥的“经学”为例,不宜讲授太快和太多,应当循序渐进。对于易于理解的史书、小说之类则可适当加快进度。进度的把握需要学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确保每学期授课量的恒定性,在规定学时内必须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的学生参与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何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不是私塾教育,其主旨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力图通过经典的学习,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笔者认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经典阅读教学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对话式教学的引入。这种方式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与掌握。从中国教育发展史看,对话式和问答式教学在强化概念认知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宋儒非常推崇这种教学方式,朱熹有门徒问:“浩然之气,即是人所受于天地之正气否?”朱子答:“然”。又问:“与血气如何?”曰:“只是一个气。义理所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7]朱子与门徒的交流实际上并非刻板的师生关系,而是以平常的对话模式就“浩然之气”展开探讨,朱子没有否定门徒将“血气”归入“浩然之气”的观点,而是将其观点纳入个人理论中,即“只是一个气”。这种对话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中可选择性采用,特别是中小班教学,既可以消除学生对经典理解的困惑,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更能促进教师检讨备课得失以提高授课质量。2.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目前,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教学已然普及,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可通过构建“翻转课堂”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电脑的便捷作用,鼓励学生就学习心得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此为纽带,加强师生互动,还可将图、声、像等多媒体信息传递到平台,供学生参考使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笔者单位使用的超星数字平台和尔雅平台中国学经典类学习课程不仅提供大量相关课程资料,而且设有学习互动机制和慕课功能,后者方便学生以快捷的方式在线品味原汁原味的国学通识课教学名师的视频授课录像,受到广泛欢迎,网络平台使传统经典阅读教学的授课内容丰富多样。3.指导学生摘抄典籍中的句、篇、章,并定期安排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例如,阅读《论语》时将提及“仁”字的句、篇摘抄出来,阅读《孟子》时将述说“性善”“气”的关键句予以摘抄;阅读《左传》时将褒贬善恶的词句摘抄,等等,这样既能加深对某学说或思想概念的了解,还可就某一问题展开充分探讨,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积极性。摘抄工作务必强调“有的放矢”的重要性,切忌不区分主次的盲目摘抄,要边抄边思,最好将心得体会形成文字。4.合理引导学生对经典进行反思和评价。这是建立在学生对经典阅读相当熟悉的基础上,由学生先行对所读经典进行评论和阐发,教师作为仲裁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轻易打断其陈述的逻辑思路,可给予一定的提示以促使其对传统文化的精髓产生自发性的正确认识。例如,对于学界探讨较多的“三纲”问题,动员学生广泛阅读《白虎通》等著作,在通读相关经典文献后组织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客观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对于当代社会的启迪,对于领悟能力较高的学生可进一步引导其思考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公民道德的差异。

四、高校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与学生道德的养成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担负着双重使命和任务,一方面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健全知识储备为目的,另一方面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任务。就后者而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的意义更加重大,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切实贯彻于实践中。1.诠释好传统文化经典是当务之急。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跨度大,不同的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影响不同,我们很难用几千年前的著作去约束今人的一言一行。诚如韩非子所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8],对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不能盲目照单全收,而要根据世道变化有所取舍,古为今用。诠释传统文化经典并不是断章取义,更不是歪曲经典,而是在全面解析经典含义的前提下提炼出于大学生道德有益之处。对于明显不合乎时代潮流、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糟粕成分应坚决予以舍弃。如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孝道”“二十四孝”中不乏愚昧和落后的成分,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有必要以批判态度诠释其中的部分内容。2.组织好学生阅读和反思是重要一环。宋儒在读书过程中看重“涵养”的重要性,“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嘿坐澄心体认天理”[9],强调的便是要静下心来对习得的知识予以反思和涵养,通过“嘿坐澄心”以达到“体认天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后,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对获得的知识予以切实的反思,通过自我检讨和纠正以实现道德体验的自我完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倾听学生的心声,指引学生通过反思在日常一言一行中争做合格、优秀的学生和公民。这种自我学习和反思既有助于将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又可避免传统经典阅读课空谈心性、缺乏实践的弊病。3.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衔接。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中要置于重要位置。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侧重个体的品德修养,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践行带动全社会向道德完满的方向迈进,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也是公民的个人道德培养,但又将这种个人道德践行上升到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的高度,因此,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有必要将经典的释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践行要求相结合。正如在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宣传思想战线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工作要体现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体现时代感,夯实共通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将传统文化提倡的修身、持敬、诚信、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联系,如此才能将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紧密关联到一起。

五、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的课后活动开展

从国内院校的教学实践来看,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需要课后活动的支撑才能巩固课堂授课成果。从切实可行处考量,相关的课外支撑性活动可分为三类。1.以社团形式存在的各类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组织。这类组织由学生独立完成,以定期集中探讨阅读经典的学习体会和延请专家学者讲学为主要活动方式,这种自发性的国学传播组织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的特点,合乎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习惯,但由于学生理论修养和阅历局限,时常出现理解的误区和错误,甚至出现歪曲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教师有必要积极参与相关社团建设,及时提出建议和主张,引导学生活动步入正轨。2.依托固定的传统文化讲习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和讲授。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的独特地位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学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定期开展国学经典教学和讲授工作,师资力量雄厚,且面向校内外师生、国学爱好者提供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经典课程。这种模式可以提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正规性和正确性,但并非各类高校均可采纳,而其设立专门的传播平台却有可取之处。3.以学校为依托,以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活动。安徽工业大学每年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颇具特色,国学经典诵读会比赛分国学经典朗诵、国学经典背诵和现场诗词创作三个主题进行,诵读题材选用《论语》、《道德经》、《楚辞》、李白诗歌、《弟子规》、《医古文》等经典读本。这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补充,又可吸引学生参与经典阅读活动,值得肯定和借鉴。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设计考虑,相关支撑性课下活动的开展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各类高校的实际来看,上述两套方案切实可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课后支撑性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即实践难度不高又能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并能以固定的时间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将这项工作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六、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渗透

一、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作为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的起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一)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背诵国学经典,比如古诗词等,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完整的语言体系,为以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支持。(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小学生都对电子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电子产品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语文教学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由于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各种游戏和视频中,而长时间上网对于学生的视力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经典的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三)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现代经济建设条件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单单只是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就能够体会古人的智慧。除了积累文学知识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多多关注。另一方面,国学经典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尤其是在学习国学经典时,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人是怎么生活和思考的。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意识,以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四)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国学经典是我国经典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并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事业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和理性思考有着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初级阶段,应当适时安排一些传统文化学习。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开始加大古诗词、书法等国学教育内容,这体现出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关于国学教育的融入与渗透,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坚定学习并继承传统文化的信心。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很多国学经典知识内容,以帮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不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加入不少国学经典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把国学经典的内涵讲出来,只是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背诵,很少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其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没有真正掌握国学经典的核心内容。除了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国学经典的内涵之外,很多家长对于国学经典深层次的内容了解得也不深,从而导致小学教育中国学教育难以发展,这也凸显了整个国学经典教学中的短板。这不仅仅是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更凸显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于国学教育价值的认知不够明确的问题。(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设置中,很多内容涉及国学经典知识,但是没有明显的教学计划和指标,在课程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大部分学校都是随意找些国学知识加入到日常教学中,甚至有些学校将《论语》等加入到日常学习课程中。虽然《论语》属于国学经典,但是学校随意地把其作为教学国学经典的教材,使得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国学教育难以形成统一的规模,难以保证学生吸收到其中的精华,无法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传统价值观。一方面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内容过于死板,说教意味太浓,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三)教学素材选择不合理。在传统的文化中,有经典也有糟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在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素材的选择上,还是沿用之前的一些素材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一些老学究式的说教课程明显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在素材的选取上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明确其对象是小学生,不能够在教学时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更不能给学生灌输一些腐旧的思想。一部分教师没有甄别国学内容中的精华与糟粕,只是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却没有注重作品的教育意义与时代价值。同时,有些学校虽然具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但是缺乏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影响了整体国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四)国学经典注解不完善。国学教育是否能够很好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国学的注解合不合适。在目前的一些课程中,很多经典作品的注释资料很难查阅到,同时,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识点不知道该怎么讲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很多时候是教师依靠主观判断来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知识意思的曲解和附会。在传统的经典作品中,很多字和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意义完全不同,教师必须依靠文章的注解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并传授给学生,从而保证国学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国学经典的渗透策略

我国的优秀文化汗牛充栋,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国学经典作品更是博大精深,是我国几千年智慧的表现和凝结。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我国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再教育的渗透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通过创新让古代思想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价值导向,从而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大力探索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来提高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知识多种多样,仅仅依靠阅读来了解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更多地增加国学知识,将国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学知识的丰富多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加入一些国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一些汉字的时候,可以很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最早写法和基本的意义,通过在基本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国学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国学知识的有趣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抓课堂成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国学知识涵盖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课前的朗读能够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和气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相比于干巴巴的语文教学,让学生自己体会国学知识的趣味和配乐朗诵的乐趣所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写作中体现国学经典。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学习手段,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国学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活动,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国学经典教学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文化环境的布置,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代人民是怎样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环境熏陶,让学生的心态发生改变,借鉴古人好的方法去学习国学经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环境的布置方面,学校要注重特色的突显,走廊以及宣传栏都要设置相应的国学板块,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浓厚的国学氛围。

总之,国学经典对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素养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课程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制订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将国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国学经典。

参考文献:

[1]关艳梨.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汉字文化,2018(S1).

[2]周玉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9).

[3]章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4]刘荣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3

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提升文明素质

活动范围

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都要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2月

诵读内容

中华古典书籍、诗文;现代经典文章;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作品;具体与行业职能相关的经典作品。

活动安排

1、以诵读经典,创文明机关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进机关活动。把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党组织、工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把经典育读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相结合,通过统一学习、共同吟唱、举办诵读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阳高道德素质,树立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精神。

2、以“诵读经典,建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要把育读活动科学地融入教学中,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通过晨读、早读、学科课、课外活动等形式开展经典,营造班班读经典,人人能吟唱,校校有比赛的诵读氛围,让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增强修养,塑造品格,健康成长。

3、以诵读经典,创建文明乡镇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进村社活动要把诵读活动作为文明村(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依托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结合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积极营造氛围,采取诵读讲座、小手牵大手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4、以诵读经典,塑文明企业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进企业活动,结合企业文化设,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等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增强诵读活动的持久性和影响力。

5、以“诵读经典,促家庭和谐”为主题,开展经典育讲进家庭活动,以诵读爱国、爱家的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把经典诵读进家庭活动与美德在我家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育家庭文化和树立家庭新风,弘扬健康温馨的家庭观,颂扬家庭美德,使广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得要意义。各村(社区)、各部门都要有活动安排意见。落实相关人员和经费,确保中华红典诵读开展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4

如果从1910年美国华工刻写在天使岛木屋墙壁上的汉语诗歌算起,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百年的文学历程中,无论是西方和东方,都出现过相当数量具有开拓性、令人瞩目的著名作家,当中有程抱一、陈舜臣等在历史上饮誉世界的文学大家,还有白先勇、王鼎钧、郑愁予、杨牧、洛夫、痖弦、於梨华、聂华苓、赵淑侠、余心乐、方北方、姚紫、吴岸、黄东平、司马攻、云鹤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中有的以其艺术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在其所在国华文文坛上率先创作出具有开拓性、标志性的文学作品,从而确立了自身在海外汉语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有活跃在当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中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抗凝(林达)、欧阳昱、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林幸谦、黎紫书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华文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传播和扩大了华文文学的影响,参与这一领域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正是这些优秀作家作品的沉淀,为我们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在世界各地开出的文学奇葩,是一种处于中外东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独特文学现象,各种不同“质”的文化艺术精神、思想元素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错综交织,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是它的突出特征。面对这样的“文学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要对其解读、研究、阐释,如研究者不能以开放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国族”界线,就难以把握这一领域文学的特殊性。从现在我们读到的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隐含着他们离家去国之后“离散”生涯的生命体验,是一种有跨越性的独特精神历程的形象叙写;②因其创作主体是在“本土”以外,处在各种“异”文化包围的环境里,有多种文化的参照与介入,多数作品具有反思性和多元性;③这些作品淡化了中国历史传统主题的内容,更多的是“离散”华人在外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思维模式上,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行为模式上,更重视现代价值的普适性和开放精神。这些只是我们在平时阅读中感受到的,今后要在学术的层面从整体上探讨这一领域的文学特质,认识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还有待于学界同仁的通力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作研究,既要从百年长度梳理其兴起、发展的文脉,也要通过具体文本的阅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寻找、选择出那些具有路标式的文学经典,并对其进行系列的分析和阐释,从文化、文学上展示它们所蕴含的新的质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学界对中国新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多从意识形态上看待问题,对其传统的形成和经典特色的论说,也多依附于革命历史的线索,因而在思维模式上不同程度存在“现代化革命大叙事”为主线的局限。在对新文学自身特质的寻找、分析中国新文学如何从古代文学蜕变过来的原因时,对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往往关注不够,少有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去作更深入的追问,在一些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中,也少有从文学传统内在的变化和经典作家独特的人生解读展开其阐释空间。近十几年,一些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如黄曼君、陈思和、洪子诚等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思和论说过这些问题。黄曼君还特别倡导: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诞生、阐释和论述,揭示新文化特质与“诗性转向”的思、诗、史关系结构线索。也就是说,要从文化精神、审美诗性与史的定位,对文学经典的真正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经典作品的阐释,进一步认识、展现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特质。他们所论的虽是针对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研究,但对我们今天开展海外华文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如何去突破那种原先可能有的思维定势和某种局限,也是很好的提醒和启示。经典作品是历史承传的标帜。文学经典既是文学传统的集中表现,也是建构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路标。任何文学经典都是以“诗性”为核心的思、诗、史的结晶。探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同样要通过经典化过程和经典文本研究,了解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化复杂的历史变动,展示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思、诗、史不同组合形成的新文学经典特质;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认识其从“本土”到“域外”文学传统的变化、延伸和重构,特别是其独具的审美内容,那种跨界超越的美学品格,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某种原创性,那种能够成为新的经典或新的文学经典性特征。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是关于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形成过程的研究。而经典的确立,是基于艺术的本体,也就是作品所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高度。所以解读和阐释经典文本,展现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审美价值,是本课题研究最具意义的工作。西方著名学者纳博科夫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审美价值,“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因为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一种既是感知的、又是理智的快感。”可见,作品的艺术本体和读者的审美接受,是文学经典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中西方学者均有共识。由于海外华文文学是近百年新兴的文学领域,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文学经典研究,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去开发一个新的“矿藏”,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入门”工作做起,除上面所说的搜集资料、探清“史路”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各种文学文本的阅读、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文本的细读、精读和不断地重读,展示这一领域的优秀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组成不平凡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怎样令人读了能产生情感的火花,引起了心灵的震颤。并通过各方面的比较,选择出其中的经典名作,将其拆开、窥探,研究其风格、意象、体裁,从作品的艺术设计和构造,深入到作品内里最具创意和精美的部分,揭示其文学和美学上的不寻常价值,阐明那些经典名作为何得以成为经典,以及它们是如何生成的。艺术的魅力存在于作品形象的骨骼和思想的精髓里,任何经典著作都是一个独特的“新天地”。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和阐释它,就必须“进入”到这一个个的“新天地”当中去。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者,在艺术上我们要“进入”的是一块以往人们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天地”,除了对其历史进程、文化交汇应有所了解外,还应该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也就是艺术感觉。因为有了艺术感觉,我们才会在阅读和研究时在自己和作者的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甚至随着不断重读和研究日深还成了艺术上的“知己”。记得纳博科夫在讲解经典著作时,曾用一段形象的描述,来说明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他说:“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地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笔者认为,这种发自内心对艺术之美的共鸣感,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我们要从世纪长度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5

一、民族地区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重视不够。目前经典诵读科目或相关内容虽然已经被纳入教学安排,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注重学生课程的成绩,学校、语文老师对经典诵读的作用认识不够,对经典诵读教学不够重视,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没有关注对学生文化素养、经典名著知识储备量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经典诵读就是简单的重复背诵,缺乏有效的、系统化的关于诵读内容、诵读技巧的训练与培养。背诵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诵读内容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感悟,诵读教学效果不好;另外,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课外学习、背诵任务很少。(二)学生汉语基础限制了诵读教学的开展。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学生从小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汉语基础整体较差,虽然近年来,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通话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城镇学生相比,语言方面的差距还很明显。所以,学生的汉语文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育的水平,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些儒家经籍、古代名篇、古诗词的内容的理解是建立在较好的汉语基础之上的,学生对自己所诵读的内容一知半解,理解上有障碍,经典诵读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三)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决定了学生所学的核心知识。民族地区小学目前缺乏经典诵读相关的教材,经典诵读资源主要是语文课本上的有限的内容,师生平时接触到的经典诵读篇目是课本上选编的有限内容,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依托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开展教学,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教学方法一般也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诵读技巧、方法没有要求,只是以背会背熟为最终目的,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二、民族地区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学生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鉴于以上原因,民族地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经典诵读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在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方面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其次,可以有效弥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加强经典诵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民族地区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多种手段加强经典诵读教学工作。1.重视经典诵读教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经典元素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让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工作,特别是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大经典诵读的比重,突出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教学绩效的评估、考核。2.丰富经典教学资源。学校购置大量经典诵读学习用书,开放学校图书室,方便学生随时借阅诵读、学习;根据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学生深入学习经典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编译适用于民族地区的分学段的双语经典诵读教材,开展有经典著作、名篇内容解读的课外活动,辅导学生理解文化经典内容。(二)创新诵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经典,并非简单地将文字内容念出来即可,而是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诵读这些经典。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创新经典诵读的方式。例如,可以将经典诵读教学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诵读的古诗文配置与诗文意境相符的背景音乐开展教学,从而营造诵读教学的氛围,帮助学生诵读、学习领悟,提高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效率;还可以将经典诵读教学与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诗文表达的意境画出配图,以增加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经典作品的兴趣。(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按照一定的频次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如古诗文朗读、古诗文表演、古诗文知识接龙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改变过去枯燥无味的单一的诵读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诵读、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学习经典诗文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总之,经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精神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联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宣传途径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何继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这一事实,中国文化必须迅速现代化,以适应世界[1]。图书馆作为信息文化服务中心,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收藏有独有的优势,如果将这些资源有机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分析、判断中西方文化,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修养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失

1.1学校在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够。当前,学校在对大学生文化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授不够,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渠道主要来自《中国近代史纲要》。造成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认知,更不能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现实当中,更无法融会贯通地解决实际问题。1.2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大量涌入我国,而学生在青年时期,对外来的新鲜事物及外来思想又非常好奇,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极易全盘接受,在文化与思想交融过程中不能批判地吸取,受西方这些思潮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较少,从而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3]。1.3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够。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中心,担负着收集、整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但近年图书馆偏重重视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对专业信息的收藏做到广而深,而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收集和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倡导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社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相继出版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但图书馆在收集的同时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宣传、传播功能。

2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价值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图书馆不仅汇集了大量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人文等的原著,而且对各时代原著的学习讨论也大量收藏,比如《论语》、《老子》、《史记》等等。大量占有资源成为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体现。另外,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未曾出现过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今天的智慧,更加需要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阅读历史经典、推荐经典成为图书馆向社会、学校开展教育的又一价值体现。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图书馆采取的途径分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活动产品的总称[2]。图书馆作为文化中心,理应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的平台,宣传、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3.1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保证传统文化书籍的质量。图书采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采购人员来讲,还需了解各个出版机构的特性、编译人员的水平等。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书籍大都以古籍、善本呈现出来的,这就需要一流的编校专家对古籍进行点校、注释。当前各种古籍的版本有许多种,图书的采购时应认准出版机构,保证图书的质量。比如《古文观止》就有多个版本,但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为最佳,原因是在中国古典历史与文化出版领域,中华书局在古籍的整理与出版方面其它社无可匹敌。3.2开设《经典阅读推广》选修课。我们知道,对经典图书的阅读只是在大学生中提倡阅读,并没有成为一门课程。由于《大学语文》课的取消,学生从进入大学就不再接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学生对经典的认识有很多局限,没有对经典图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开设《经典阅读推广》选修课,课程可包含:何为经典、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名著的选择等。让学生全面认识经典。通过学习,不仅拓展学生的思想品格和修养,更为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3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重视利用图书馆的环境,营造宣传文化的氛围。以我馆为例:借助每年毕业生给学校购买纪念品的契机,购买具有收藏价值且能帮助学生提供艺术修养的文人字画悬挂图书馆大厅。在图书馆休闲大厅一角,设立经典图书推荐阅读书架,不定期的将图书馆采购的经典图书推荐给学生。另外,结合社会热点,开展不定期的经典图书阅读展。条件许可的图书馆可将本校的博物馆、校史馆纳入图书馆的整体建设中,烘托弘扬传统文化阅读的氛围。3.4开展阅读经典书评征文活动。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而每个人层次、爱好是不同的,对经典的需求也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征文活动,采取激励的手段,鼓励教师、学生多读经典、理解经典,品评经典,感悟人生。比如《道德经》里面讲到的“上善若水”、“荣辱不惊”的思维和观点到现在都有现实意义。读者可以结合当代社会对《道德经》里面的句子进行解读。因此,征文活动能促进经典的阅读。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是古人对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又是人类对生活的感触、念想。弘扬传统文化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等.十位国学大师说传统文化[M].北京:文汇出版社,2018.

[2]孙艳丽,张华.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研究[J].英语教师,2019(5):14-15.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语文经典诵读困境及对策

一、引言

诵读教学作为我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备受师生们喜欢。从古至今,诵读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对经典的诵读更是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因此,经典诵读必将追随这个时代潮流,肩负起自身的使命,让民族精神焕发光彩。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备的技能,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加入了经典诵读的行列。然而在农村的一些地方,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解决农村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出现的困境,让农村的小学生也可以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中,在农村地区推进经典诵读的开展。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经典诵读如今备受广大学者的推崇,是有其道理的。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广大学子在诵读中领略经典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激发出广大学子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而从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方面来看,经典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综合素养。(一)经典诵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增加自身的识字量。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能清理掉许多的生词障碍,认识更多的词。相比于枯燥无聊的学习生词表中的词,在诵读中学习生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自己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会让学生逐渐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就会更容易让学生爱上读写,这对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二)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提高最关键时候就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往往就是以后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因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可以抓住时间,及时培养,那么就很容易增强记忆能力。而对经典的诵读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对于经典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三)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事物影响,如果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经典文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经典中的道理,并以其中的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有着更好的素养。农村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指引,如果能通过诵读经典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民族修养,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加以传承,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

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大多地区都能有效开展,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农村地区却很难推进。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在农村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在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对经典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由于不像城市里的学生那样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学习教育,农村的学生普遍比城市的学生更加贪玩,农村的家长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工作很忙,一方面也没认识到对孩子的监督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能够自觉地进行经典诵读。学习自觉性过低也导致了学生对待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更不可能抽出时间诵读经典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学生对经典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二)经典资源来源少导致学生阅读量少。城市里的学生大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找到自己喜欢的经典,然后进行诵读,有些学生的家里也有着许多的经典名著,就更加方便进行诵读。然而在农村的学生眼中,课外的阅读书籍就是作文书,他们购买的书籍也都很少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就更加无法引起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农村学生的家中大多没有什么书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少。许多农村里的图书馆无法真正地面对学生开放,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增加自己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也让图书馆里的图书无法发挥其作用,难以实现其存在的价值,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资源浪费。(三)家长对经典诵读的教育不够重视。农村的家长大多都是农民出身,受到自身学历的限制,本身对教育就不够重视,自身无法经常进行阅读,也就无法督促孩子进行经典诵读。农村里大多数家长都只希望孩子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学会,然后考一个高分,他们认为没必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因此,农村学生家长大多都知识文化储备度低,这一现状导致了他们无法给孩子的课外的经典诵读提供有效的帮助。(四)农村教师不够重视经典诵读。不久前新课标就规定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然而许多农村的语文教师却仍然不肯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依旧围绕着课本进行教学,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课本里的知识。教师即使能够给学生布置一些对古诗词搜集的方面的作业,却很难在之后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就让这些作业的布置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不能够真正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很少去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也无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重视诵读经典。学生由于缺少诵读方法和技巧,即使想去诵读,也没有办法。

四、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着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导致的困难,所以如果能够在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并具体实施以下的对策,那么农村小学的经典诵读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一)家庭给予足够的经典诵读的重视度。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是家长,孩子的习惯怎么样,与家长的教育分不开。为了能够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如果家长可以增加自己对孩子地关爱和陪伴,陪着孩子一起进行经典诵读,那么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等活动,在这些会议上改变家长只关注成绩的传统观念,增强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能够以身作则,负起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父母也应该往家里添置适量的古今中外经典,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之中,从而让孩子开阔视野,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家长只有提高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度,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提升自己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二)教师提升自己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能力。语文教师如果无法改变自己对经典诵读的认识,长此以往,就没有资格能力胜任语文教师的工作了。所以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困境得以有效地解决,与农村地区的教师的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紧密地关系。教师要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语文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古今文学知识,还要能够更多地关注其他学科中的经典文化,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给学生进行经典文学教学中游刃有余。只有自己不断地提高经典文学的教学能力,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和督促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经典,让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下一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教师在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的同时,也一定要能够准确地制定合理的计划,在不耽误教科书既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合理安排诵读的内容和诵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提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安排由浅入深的经典诵读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强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明确不同阶段的经典诵读的教学任务,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经典诵读的能力。有了合理的计划之后,教师要改变自己固守的传统教学方式,学会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出学生的诵读兴趣。能让学生可以一直对诵读经典产生热情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善于经常表扬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将会有一个非常大地增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在增加自身的灵活教学方式之后,也一定要掌握更加科学的诵读技巧。因为学生有了对诵读经典的热情之后,如果没有科学的诵读技巧,也无法真正地领悟到经典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诵读技巧,然后,将这些方法更科学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诵读经典的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三)学校重视经典诵读,提供最广阔的诵读平台。首先,除了在家里的时间最多之外,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次多的。学校如果可以不断提升校内的文学气息,让学生在学校里无时无地不感受到文学经典的氛围,将更加容易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其次,学校要能够全面地开放自己的图书馆,让学生可以浏览到更多的经典,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样也可以让学校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学校也应该起到督促经典诵读的作用,定期举办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这样,学生既能提高诵读能力,同时也可以收获到满满的友情。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更加先进的关于经典诵读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经典文学;大学文化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方式,其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与塑造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大学及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存在,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建设过程。2017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一个支撑。这给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持续性、可实施的大学核心文化建设摆在各个高校面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内化。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先生在《大学何为》中所言:“中国的大学改革,需要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一切对教育感兴趣的读书人的共同参与。”

人文精神的内化和文学阅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问题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其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目的在于纠正当前大学生文学经典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这偏差与误区。一.经典文学阅读中的误区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中小学教育中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偏重,使一部分大学生对经典文学及其阅读的意义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误区一:对经典文学认识不清,错将经典文学等同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文学的,同时是经典的。文学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语音文字,以塑造人物形象等等方式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传统文化则范畴要大得多,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古典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作品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和表现的一种形式。但是经典文学不等同于传统文化。误区二:对经典文学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认识区分不清。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并不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含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是读文学作品即可。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曾经指出,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是接受教育者的必修书目3聂珍钊先生曾经论述:“文学经典与普通的文学作品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文学修养的必知之书和必读之书;后者则是文学修养的选择之书和非必读之书。”

误区三: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在生存压力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的现象,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笔者对二十名在校学生进行的面对面访谈中二十名学生只有六名学生认为经典文学阅读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会对他们未来求职提供帮助。网络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出现的这个差距说明青年学生对于影响自己自己阅读的因素和自己进行文学阅读的目的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在经典文学阅读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使学生在读书时选择失误,误将一些缺乏价值的畅销快消心灵鸡汤类书籍当做经典阅读,忽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二.影响经典文学阅读的环境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对文学阅读意义的理解除了认识误区之外,外在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及阅读心态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典文学作品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数需要阅读者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多读多思,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去挖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生活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无孔不入,手机电脑平板已经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是青年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手段,67.4%的受调查学生坦承其阅读的媒介是手机。而网络时代新媒体的阅读从时间来说常常是碎片化的阅读,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内容越来越趋情感化、通俗化。“阅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进而也影响到阅读的内容。”

由于竞争激烈,紧张的生活节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及阅读心态。一方面,为缓解紧张的外在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内容相对轻松、带有娱乐性质的作品,作为其忙碌生活的调剂品。另一方面,竞争压力导致急功近利及短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阅读者的阅读心态。在调查中,59%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就业,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但是经典文学的阅读作用不能简单的以短期职业能力提升来判定。这样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心态势必对当前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造成障碍。经典文学作品无用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三.经典文学阅读建议及对策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这种(经典)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面对当前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将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行为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大学文化建设视域下对青年学生经典文学阅读进行指导,首先应加强课堂文化建设的作用。课程引导与教师引导双管齐下,务必使学生认清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培养学生经典文学阅读的能力。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人人生经验,作品中人物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其成长过程中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以不断促使青年学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健全自己的心理。这些需要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如思政课和文学通识课等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人物形象对比、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不仅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背景,而且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从具体的实用层面来说,经典文学作品会给青年学生提供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平凡的世界》依然拥有大量读者,孙少平如何处理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以何种态度面对困难,都会给青年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提供参考。在学生认识经典文学阅读意义的基础上,高校应将经典文学阅读作为一个大课题,将其纳入大学文化层面进行考核,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可以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读书推广活动,以活动带动读书:定期以专题读书会、读书沙龙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读数目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阐释能力;请具有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士、知名学者或本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分享交流经典文学作品的读书心得,以成功人士的立场和角度来引导学生走向阅读之旅;开展以文学作品衍生话题为主题的辩论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从而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产生影响。高等学校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不可分割。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与经典文学进行融合,在移动阅读基础上,复原经典文学的魅力。搭建经典文学专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定期推出有关经典作品的分享和鉴赏;创设经典文学阅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具有影响力的话题,开设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讨论或竞猜活动;借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湖南卫视的《汉语桥》等栏目,推出相应的视频,以此吸引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经典文学阅读的领域;借助抖音、快手等APP平台,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直播等当代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形式结合起来,吸引带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9

一、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特点

(一)技术赋能,文化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在技术革命赋能下,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步深化种群意义上的人类整体概念,精神和伦理道德的共同体观念把人类个体和整体作为最根本的终极价值和关怀对象。①人们寻求着相互认同的道德理念,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障碍和信息交流的壁垒,还促进了不同道德观念在不同文化种群受众之间的传播与共享。全球化时代,他者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机会日益增多,特别是媒体传播力的加强,让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得到了传播和改变。(二)“交流—理解”成为普遍共识。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各个文化主体之间通过相互交往以追寻普遍认同的过程,是借助现代媒介技术构建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主体联系的过程。文化交流强调主体和主体间的理解包容、平等互鉴,尽管各文化主体的社会力量存在差异,但都以“交流—理解”为普遍共识。跨文化传播需要相互尊重,冲破民族、疆域的局限,在交流中,借鉴他者文化精华,明确自身的文化立场,促进各种文化间的大发展、大繁荣。(三)跨文化传播策略的重构。跨文化传播的方向是共同的认知,但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是双方的差异化。各个文化自有的内容,常常凝聚了各个文化群体自身千百年来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往往是支撑群体不断延续的精神力量。所以,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克服固有的刻板印象,切忌先入为主,一定要真正发掘和认识各个文化群体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各文化主体间平等互信、包容互鉴的合理秩序,特别要关注各个文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同时,坚持各群体的文化自信,在尊重、汲取其他文化群体先进的文化内容的同时,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重新挖掘和认识自己群体文化的精髓,重塑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经典咏流传》创新文化传播的分析

(一)对中国诗词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处理。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特别是文化语言类节目,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经典咏流传》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凭借精致、有创造力的“央视气质”,让众多专家、学者看到了部级平台的高水准和创新力,让经典作品具有传承性。《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名称就颇具特色。“经典”是指经过长时间沉淀仍经久不衰的作品;“咏”体现该节目的创新之处,歌以咏志;“流传”即是传播、传承之意,交代该节目是以电视综艺的形式传唱经典诗词。《经典咏流传》节目组对经典古诗词进行严格挑选后,谱曲传唱,让古诗词在现代音乐的演唱中焕发出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很好地实现了经典古诗词的“流行化”传播,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二)以情感叙事求共鸣,以时代精神求升华。《经典咏流传》邀请海外华侨、对外汉语专业传播者、海外留学生等参与节目。例如,在第11期的年度盛典中邀请具有留法经历的二胡艺术家果敢与维也纳莫扎特童声合唱团进行联合演出,共同演唱唐代诗人崔颢的名篇《登黄鹤楼》,以中英双语的结合打破文化传播的界限。节目组秉承着“歌以咏志”的理念,反复挖掘经典诗词的时代内涵,将诗词背后的人文故事和传唱人的人生故事巧妙勾连,使观众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在节目现场无论是演绎艺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对中华古典文化怀着深深的爱,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怀着深深的尊崇。节目对古典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了精准提炼,例如,青年经典传唱人赵照在演唱根据清代《声律启蒙》改编的歌曲时,音调婉转流畅,歌词工整富有美感,在小朋友的童真伴奏声中,观众被甜美的意境所深深吸引。(三)以音乐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经典咏流传》节目对古诗词进行传唱演绎,并以叙事化的方式呈现,生动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神内涵。歌唱家龚琳娜、作曲家老锣携编钟演绎屈原的《离骚》,恰当融入现代编曲思维,以编钟声部加强节奏感,用号角的音色作为低音支撑。曲调通过一字多音的表达技巧使得旋律与诗词和谐共生,浑然一体。编钟再次奏响,激发了人们对传统音乐的了解热情,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中国传统音乐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焕发生机。

三、《经典咏流传》对外传播思考

(一)本源式传播营造独特中国气质。广播电视节目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而文化传播的要义是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咏流传》节目深深扎根中国历史文化,探寻古典诗词中的多元化价值与内涵,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里对经典诗词中关于爱情、亲情、家国、思乡等情感重新演绎并提炼升华,以新的艺术形式满足当代受众需求,实现了跨时空情景再现。古典文化中渴望与向往的寄托、对未来无限的想象和探究,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用汉语言表达给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气质。(二)注重效果,传播中国精神。中国古诗词高度意境化的语言,具有讲究对仗工整、留白等审美特征,语言晦涩难懂,海外受众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用现代传播模式,以全球化的视听解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播,从而跨越了文化传播的障碍,保证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效果。我们说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浓缩着千百年来连绵不断的中国精神,这个永远不灭的中国精神就是我们要向世界表达的内容。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我们要注重对中国精神的传播,例如台湾歌手陈彼得在演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几度哽咽,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与观众形成温情互动,随后吟诵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出对祖国深切的爱。(三)节目生活化美学意境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美学意境的追求,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需要从意境范畴重构生活化的本体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经典咏流传》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情景交融的网幕设计营造出风雅脱俗的节目氛围,从而有效实现了文化意境的准确传达。《经典咏流传》节目注重听觉设计的视角,除了原有的主持人及嘉宾的台词表达之外,还灵活运用音乐性的手段,营造一个生活化的美学意境,使电视节目在听觉和视觉上获得一种虚实相生的实体对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审美境界,营造生活化美学意境,是电视节目在激烈的跨文化传播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品牌优势;问题对策

一、《经典咏流传》节目概况

为了响应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1],2018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了大型文化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三天,全网平均收视率达1.33%,豆瓣评分高达9.3。节目以传统文化诗词为载体,以传承经典为导向,重在阐释文化内涵,传播传统文化。节目将中华古典诗词文化通过电视媒介、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重在传达诗词文化的韵味、意境,并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展现。传唱人不仅有明星、艺术家,也有许多社会上的普通人。每个传唱人都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诸多感悟,通过演唱的方式,将经典诗词转化为动人、优美的旋律,并用现代流行唱法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的新韵味。

二、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及功能

(一)发展现状。自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开播以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便不断涌现,掀起了一股“综艺文化热潮”。在此基础之上,《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故事》《传承者》等关于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更是发展迅速。此外,2016年底,《见字如面》在春节档走红,被网友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2017年推出的《朗读者》更是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同年年底《国家宝藏》的播出再次带来一夜刷屏的惊喜[2]。2018年推出文化音乐类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是继系列口碑佳作后,又一经典力作。由此可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国家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文化是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基本前提。因此,大力发展和传播优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重点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综艺节目也是当下展现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二)功能。1.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就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言,达到宣传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经典咏流传》由中央电视台打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并非易事。2.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新时代的不断发展,致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时代淹没以致流失,这对国家和人民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经典咏流传》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是千千万万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最佳典范,让优秀的文化再次点燃,也让继承的火焰生生不息。3.彰显国家文化底蕴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谓长久,首要传承,之后才能继往开来。从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具备的主要功能来看,其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更能够在提升个人内在上发挥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在国家形象的树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

三、《经典咏流传》传统文化元素展现

从当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节目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基本都是沿用相似的竞赛形式为基础来展现的。《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方式上。(一)“和诗以歌”传承传统文化。“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穿越千年,又再次得到回应[3]。节目将“诗”与“歌”完美的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进行再次演绎。那些曾经或是激荡、或是悠扬、或是忧伤、或是叹息、或是欣喜或是婉转的文字,在传唱中又再次触碰我们的心底,打动着、也感染着无数人。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由新生代实力唱将谭维维演唱,康震老师讲解的就十分出彩。他讲解到:“这首诗就是告诉大家我并不是靠那点颜色来让你们喜欢的。我有我让你们感到欢喜和高尚的东西。”所以不得不说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这种传唱的创新形式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其独创的视角收获了众多观众。和以往诗词节目或音乐节目竞演方式不同,《经典咏流传》打造了一种“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4],实现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节目本身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了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而且相当具有中国特色。不仅如此,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视野中,历史积淀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涌进人们心中,让经典文化传承,不觉已成为一种习惯,便是最为成功和令人欣喜的。(二)“三情合一”直抒胸臆。中国古典诗词自古就十分注重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这里的“三情合一”主要指诗词作者本人情感、传唱人情感以及受众情感的融合[5]。首先,一首诗自然少不了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本我思想,作为原创作者对这首诗所赋予的情感是能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展现的;其次,作为传唱本人对诗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诗词本身,结合流行音乐传唱,这样一来,传唱者对诗词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最后,受众基于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加上传唱者新活力的注入,在受众心中情感升华会更加浓厚。“三情合一”在这种传统文化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清代袁枚的《苔》这首诗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传唱人支教老师梁俊这样说:“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我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优秀的那一个,就像是角落里潮湿又不起眼的青苔,但是如果在显微镜下,这些青苔就像一朵一朵的小花,很美。”而作为演唱者的梁越群小姑娘来说,这首诗里面就有她的人生。所以,在她唱这首歌时,梁俊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像牡丹一样盛开时,观众在看到后也是眼前一亮,感动的不仅是诗本身传达的思想,更是梁老师和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感悟,默默无闻即便再浅小,也有自身的价值所在。此情此景,诗中有我,我中有诗,情到深处最为感动。(三)传统与流行相融的创新元素。在大多数观众的眼中,诗词是非常古典、雅致的,所以跟诗词搭配的一定会是传统的、有一定韵味的、古色古香的,而《经典咏流传》则是将以往这种一贯风格打破。1.在传统文化元素上,为了与当下时代相结合,将这种最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下流行音乐相结合,根据古诗词的选择,既有通俗唱法又有流行唱法。例如,王力宏饶舌版《三字经》是典型的流行唱法,曹轩宾用陕西方言这种通俗的唱法演绎的《别君叹》,仅3天点击量破两千万,无论是现场嘉宾还是观众都深受感动。2.在配乐上,节目既有中国传统的乐器伴奏,又结合了西洋管弦,节目既结合了当下潮流时代的发展需要,又将这种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更好地赋予了这种古典文化以时代内涵,希望用流行的方式唤醒传统古典诗词的原有生命力。3.在舞台设计上,节目遵循了我国古代诗词从右到左的竖排写作模式,加上场内LED视频背景内容的展现,让观众一下就能融入到诗词之中,进而展现了传统诗词典雅、隽美的特点,同时营造出了一种浑然天成,清新古朴的意境。4.在传唱人选择上,节目组在人员传唱上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传唱人首先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其次是所选择的诗词要与本人的经历相似或相近,有相同的体验感这点也十分重要。例如,王俊凯传唱的《三字经》,这本身与王俊凯的气质很相近,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精神面貌都十分吻合,伴随着古琴的意蕴,尽显传统的魅力所在。

四、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虽然中央电视台成功地打造了这档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但物以稀为贵,很多综艺节目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帜一味地追求商业价值,既戏谑、恶搞、扭曲了优秀文化,又毫无内涵可言。1.内容缺乏新意从我国的电视产业角度来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节目,其内容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同质化”。例如,宫斗剧、抗日剧、相亲类综艺节目的同质化最为严重。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体制相对固定也会出现“同质化”现象,内容的“撞车”更是层出不穷。2.娱乐营销商业气息重信息与科技的时代,我们无可避免地都会和“娱乐至上”“商业利益”挂钩,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也寥寥无几,只是打着“传统与文化的招牌”谋求各自的利益。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变成了盈利的手段,纯粹的变得不纯粹,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3.未能真正融入日常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正是因为在这种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导致许多文化渐渐淡出大众视野,最终可能导致消亡。尤其是当前处于信息科技时代,古老文明的传统很容易被时代冲刷,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导致这些传统文化很容易被人们遗忘。(二)对策。1.内容选择上凸显主题,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对于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而言更要严格把关,对内容要优中选优、要结合当下时代的需求、要引人共鸣、要展现文化内涵、要体现人文气息。在内容上《经典咏流传》是一个很好的典范,选择诗词题材,又结合当下流行元素,新颖又具底蕴。2.打造国家品牌计划,展现大国传统文化经典品牌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荣誉,要想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首先就要考虑如何打造品牌。《经典咏流传》是国家品牌计划的节目,也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因此,中央电视台在制作此节目之前,就制定了“国家品牌计划”。事实也印证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一旦树立,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3.分析受众特点,明确受众需求,将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的日常中去传统不是呆板、乏味、陈旧的象征,而是历史积淀下的厚重感的完美展现。如何将传统融入到日常生活,包括衍生品的开发、新媒体的运用等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经典咏流传》节目选择的诗词是语文课本上出现的诗词,这样就会显得日常化。此外,根据诗词的内容来选择传唱人的新型演绎方式,受众在广泛接受的同时好评如潮,正因如此节目也达到了创作预期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客观来讲,《经典咏流传》这档综艺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品牌计划的打造、全新的创新元素的注入、新型的表演方式的融合等。但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对于古诗词这种文化的强烈归属感,它是我们中华古老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悠久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以往的以“播出为核心”的商业倾向,转向以“传播为核心”的宣传倾向,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彰显中华文化底蕴的文化综艺节目是亿万观众所共同期待的。未来绝不仅有一个《经典咏流传》,要让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绽放光彩、让经典永传,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做优做强中国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开播[EB/OL].光明网,2018-03.

[2]朱瑞.当前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3]刘媛媛.从《经典咏流传》看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意[J].当代电视,2018(10).

[4]廖冲.创新性发展视野下经典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尝试[J].科技视界,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