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遗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46:00

茶文化遗产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1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2.2资源优势分析。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教学的优化发展

3.1原生态下保护教学。针对非遗类艺术教育,必须在原生态下进行保护性的适当教学。首先,非遗的地点多在传统的偏远山区茶乡或县镇,当地的人与外界沟通较少,必须要在不打扰其基本生活和山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教研资料的调查与学习。为保护山区茶乡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基地多建在离其较远的学区内。其次,为让学生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非遗产地的保存意识,教师会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拜访、采风等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停留时间较少,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去年的河南高校茶乡采风活动中,学生便通过对采茶、制茶和茶农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了采茶戏的内涵。综上,在茶文化生态学下进行保护性教学,以不破坏非遗原始样貌的宗旨进行传播,才是非遗传承的正确路径。3.2多元教学全民参与。艺术教育要具有多元化,多元教学促进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直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内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针对于艺术院系的学生。对于商学院、文学院等除艺术院系以外的学生,也要实现全面教育。一方面,在校内增加茶艺表演、茶戏曲演唱以及茶雕塑学习等多种选修课,让全校学生自行选择。在公共必修课上,也可以增加关于非遗文化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跨院进行辅助学习,甚至安排其去茶乡进行调研学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3.3艺术教育地域覆盖。上文提到,在各大一线城市的高校内,艺术教育的成熟度较高。但三四线等山区茶乡的艺术教育机构覆盖较少,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网状教育结构。基于此,艺术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扶持在,在各地设立大小艺术教育试点机构。首先,在已成熟的艺术教育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通过对现有学生的艺术评测结果进行筛选,培养大批后备艺术教师。其次,在各地设立试点非遗艺术教育基地,将教师分布在各地进行小范围教学。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密度,增加受众扩散度,提高中小城市非遗文化的传播度。最后,通过各地的试点建立与教师教学,非遗艺术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其教学资料和教学进度,都可以通过全国非遗教育联网平台进行审核、收集与存档,促进非遗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综上,通过全国非遗艺术教育平台的建立完善,能够以此为例在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建立,从而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4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教学全民参与、增加艺术教育地域覆盖度以及提高教学的原生态性等各种措施下,茶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非遗实现了有机融合。我国非遗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助力下,提高了传承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1-112.

[2]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03):128+138.

[3]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36-40.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2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以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为依托,组织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沿茶产业链延伸涉及的茶业相关领域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非遗资源,实现茶文化课程的系统化、系列化,为茶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保障。(一)组建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涉及沿茶产业链方面的种植、加工、展示、包装、环境设计等各个领域,为确保各个领域的课程能有机呈现,把握资源库各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传承性的要求,项目主持单位采用柔性聘请、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由全国茶叶学科组专家、茶业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茶艺高手以及部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团队。并根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推广的不同需要,成立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团队、非遗茶制作技艺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团队、创新创业资源开发团队、茶文化思政微课程团队、中华茶文化传播等六大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质量。通过不断挖掘茶业各行各业大师融入课程建设团队,使传统的大师个体、孤立、封闭的传承活动成为团队、合作、开放的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资源库课程在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性”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技艺传承模式改革。(二)基于“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目标,规划“五库、一馆、二中心”的资源结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为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从课程资源上既要有茶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资源库在专业层面的定位。又要有非遗以民俗层面的茶技、茶艺研究和展示,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要对接职业技能证书的改革,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的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推动茶技艺文化、茶事活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规划了“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架构。1.五库: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资源的主体。茶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包括茶树栽培与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内容(包含行业发展、专业调研、名企文化、专业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技能竞赛等)、课程体系、培养方案、1+X证书标准、课程标准等,并建立两个专业对应的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专业课程建设紧贴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按照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茶叶+”理念,重构课程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茶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资源库:一方面,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技艺中选取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项目,从茶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开发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建设16个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叶加工技艺的项目化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非遗传承人叙说历史)、传承人物、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层面,制作技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制作技艺)、展示艺术的技艺技能层面,著名企业、营销创业的创业创新层面等三个层面15个典型茶文化非遗项目进行资源重构,使非遗课程资源构建成为专业课程。以茶叶为例,包括了茶人、茶史、茶事、茶语、茶技、茶艺、茶品、茶企等8个方面的知识技能点,通过非遗项目化课程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性与科普性。另一方面,选取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华茶器(钦州坭兴陶、宜兴紫砂等)项目,聘请茶器制作传承人,开发茶器设计、制作、鉴赏等课程资源3门,让学习者了解掌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茶器制作技艺和所蕴含的文化,后续还将更新拓展到10个典型茶器。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从优秀的民间、民俗茶事活动中,选取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苗族油茶、客家擂茶、长嘴壶等,开发《中华黑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长嘴壶茶艺》《中华茶艺》《中华茶器•坭兴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客家擂茶》《中华茶馆》《白族三道茶》等一批突出茶业产业特色、符合系统规范的民俗茶艺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服务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培养学习者民族文化感情、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一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收集在茶业产业链上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二是从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选取优秀案例;三是从成功的茶业品牌策划、包装设计选取优秀案例等,共同组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茶人、茶技、茶事等8个维度挖掘中国茶先进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融入茶文化的德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开发茶文化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以茶文化“和、敬、清、美”的精神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一馆:中华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指导下,与线下的茶博馆实体相呼应建设网上茶博馆,开发系列非遗茶技艺、茶文化视频、微课等系统性资源,并配以同声解说,以虚拟漫游的方式,展示茶史、茶人、茶技、茶艺、茶器、茶企、茶语、茶品以及一带一路、茶船古道的茶文化等,同时利用网上茶博馆和实体茶博馆平台,开设茶文化讲坛、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传播茶文化。3.二中心:服务于“1+X”证书和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一是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1+X”证书,建立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师等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资源,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率先在联建联院校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二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精华建设中华茶文化国际化交流课程资源中心。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如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开辟了“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为不断唤起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从非遗项目课程以及茶文化经典活动、名人轶事等课程中,挑选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项目,如著名的中华绿茶、西湖龙井、在东南亚较为流行的中华黑茶、六堡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曲水茶宴等茶事活动和中华长嘴壶表演技艺等,开发中英版本、东盟小语种版本等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国际展之职教联展、孔子学院等载体进行交流传播,用于国际留学生学习中华茶艺,了解中华茶文化,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向东盟乃至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三、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一)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实施知识点重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建设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基于智慧职教及职教云学习平台,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学生、行企员工、社会学习者、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用户的需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对各类课程知识点进行系列化、碎片化处理和重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经过碎片化处理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形式进行呈现,形成“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方便教师及培训师自助组课,在线评测。体系化:针对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课程知识点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非遗茶叶制作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等共48门课程8500个颗粒化资源,对茶人、茶叶、茶艺、茶器、茶包装、茶馆、茶膳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满足了多方学习者的需要。结构化: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并充分考虑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课等形式分化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呈现,同时保证课程依然形成体系,知识点具备教学科学性、逻辑性、关联性强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效果。科学性:课程内容进行层级结构化分析,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联,按照课程本身的科学性进行设计和安排,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用性:知识点呈现的前后顺序是合理的,学习者能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的学习具有实用价值。(二)基于学习的完整性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根据茶类专业核心课程、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茶文化课程思政等不同课程库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规划,规定不同类别课程进行内容设置,安排相应的配套资源,并设置教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测试要求。同时针对公选课、素质拓展自学课等不同课程使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自动评分、教师评分、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方便课程的开展实施。(三)基于能学辅教的功能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是为辅教辅学而开发,以能学、够用为前提,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对象予以拓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中华茶文化课程团队深入挖掘各个课程库课程建设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资源呈现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将单一的课程结构变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分门别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或个体学员主动性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按照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的资源。能较好满足学校的学习者和教师使用。其次是为满足其他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所准备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颗粒资源构成,主要有普通的文本资源,辅助的图片图形资源、微课视频资源、动画和交互课件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整理汇总,建立逻辑联系,将各个课程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沟通,可以有效针对技能学习点进行展现,有助于重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四)深度融合教改成果,开发系统性结构化课程。一是基于课程思政要求,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挖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茶文化优秀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示中华优秀的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知茶、懂茶、赏茶,在学习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基于课程茶文化传承创新及融合发展要求,把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深化与联建的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制茶及茶艺大师合发,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茶文化融合发展成果及案例融入到课程的内容之中,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三是依托“茶树栽培与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共推课堂革命。将“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标准、校企双元教材及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

四、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一)创新性以“茶”产业延伸为逻辑,构建了“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系统性课程。中华非遗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性问题。中华茶文化资源库项目组提出沿茶产业“加工-展示-包装-茶商业环境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在构建非遗项目课程系统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二)以课程为载体,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沿茶产业链各环节零碎、沉寂的非遗文化资源,并融入行业企业在沿茶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中华茶文化这样一个适应茶业文化遗产传承、连续、稳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平台进行传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三)课程建设融合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容,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者系统科学的培养。为更好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并容纳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资源库作为载体来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教育,改变沿茶产业非遗文化家庭传承、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学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模式,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利环境,培养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后继者。

五、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成效初显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经过了3年的建设,构建了以“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线,沿茶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框架,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总数达到4000多个,注册用户12000多人,能学辅教效果明显。在已建成资源中,7个经典茶文化资源翻译为中英版本,面向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留学生、交流生、茶叶科技人员、干部等开展茶文化体验和培训活动达700多人次,较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联建院校对接对口扶贫的产茶贫困县,组织茶业合作社和茶企员工在线学习茶叶非遗传统生产、制作技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有效服务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服务了乡村振兴。

六、结束语:任重而道远

2019年,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重要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促进形成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茶产业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伟赞.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与应用浅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4):116-118.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3

(一)中国茶文化的现状分析。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茶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中国被称作“茶的祖国”。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料几个阶段。吴英藩在《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一文中引《神农本草》中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充分说明了我国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千年了。2008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也一致确认神农氏炎帝为中国茶文化的始祖。茶的使用价值在这篇文章中也有体现,吴英藩以《晏子春秋》为据,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有人用茶鲜叶作菜食。林治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指出三国张辑在《广雅》中的有关茶的记载是我国茶叶加工、品饮及饮茶功效的最早记载。(二)新媒体技术的保护优势。1.手段的先进性手段的先进性主要指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VR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利用该技术为文物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服务,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生动精确还原文物,增加人们的互动体验。2.受众的广泛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调查来看,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是其主要方式。相对比1999年全国网民只有700万,庞大的接收传播群体是新媒体传播特有的优势。3.观赏的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上下之间和平行之间的双向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不断扩大的话语空间,使得每一个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同时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信息,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影响着信息的生产。新媒体既成为社会公众表达自身诉求的一种途径,也成为相互沟通、获得新知的一种渠道。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到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的发展,用户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受众与媒体信息之间的交流,交流性、互动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加深了用户对传播的文化的理解,也推动了信息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可分为三种,即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非遗形式创新和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传播应用三个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载体转移本质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原本依附于原生环境或者人得以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媒介载体转移,再储存再传播。媒介载体的转移可以分为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保护、新媒体动态生态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多个方面。以往由于技术限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多采用传统的摄影摄像方法,这种技术手段曾为人类记录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如戏曲、民俗活动记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影像资料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霉变导致资料模糊、资料失声、资料遗失等,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运用数字摄像、二维三维扫描、3D模型制作、超清摄影等数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数字化采集,把珍贵图画、音乐舞蹈、皮影戏曲、民间体育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资料,高保真存储于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采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了非遗保护中心,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方位的记录,针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语料收集研究,利用音频和文字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更加真实安全地对非遗进行保护存档。

三、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中的创新使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是在文化、科学、社会和艺术的多个交叉领域中产生的新课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但是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非遗文化的一种表面记录。如何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意义,结合数字时代的文化基因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民族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的同时,应用新媒体数字化可视化进行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的突破点。用新媒体“现代语言”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才能让古老的技艺不只是停留在手艺的层面,而是迈上更高的文化艺术的台阶。“非遗”纪录片记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对“非遗”进行的数字化采集和保存就借用了高保真高清晰的拍摄设备,以真实、朴实、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语言记录下“非遗”项目最原生态的内容,用镜头让受众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新媒体时代的非遗影片制作指的是在纪录片的方式上扩大加入新媒体短小精悍的影片形式,包括微电影、微视频、秒拍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影片制作。例如纪录片《回荡千年的叹息———川江号子》以及川江号子微视频记录了诞生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流域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谣。这一带地势险峻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川江号子,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等特征。川江号子还把川戏、竹琴、扬琴、金钱板等的调调随手拈来,在“麻辣烫”中秀出了自己的独有风味。学者连波在其著作《国乐飘香》中写道:“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由于川江船工号子所独具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视频在网上一经播出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成功将川江号子带入人们的视野,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新媒体技术发展为非遗传播构建立体传播渠道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标本存在计算机或者互联网上,对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对文化的传播,不断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借用新的传播技术传播并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生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特殊性,传统的传播方式多依靠“口授相传”等方式,传播影响范围受到单一的传播方式的制约,非遗传播难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凭借其传播范围广、信息瞬时性、交互性、数字化等优势,也承担了传承非遗文化的重担,新媒体视域下的多管道传播理念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窗口,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传统的文化资源与微视频、电子杂志、音频等多种新媒体信息表现形式相结合,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参与式的文化体验。例如四川寿县所打造的“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通过图文和多媒体视频等方式,系统地介绍寿县每一项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等,并不断更新,使人们在理解和查询寿县非遗项目时更加方便快捷。为及时了解人们对寿县非遗的看法,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站留言区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极大拉近受众与非遗的距离,不仅更好地加强了对寿县非遗项目的宣传,参与式的文化传播也使人人都建立起参与宣传、保护及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微信平台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个人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平民化”“互动强”“个性化分享”“病毒式推广”“易接受”“低成本”的特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0.0%的中国网民对在互联网上的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在10—19岁网民中,有65.9%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网上分享。利用微博、微信方式宣传非遗,借助新媒体分享型传播,积极引导大众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门话题的持续和朋友圈信息的更新,还有利于保持人们的持续关注度,从而获得更加实际有效的传播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催生出各类非遗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川剧”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用户,就有超过500条结果。小到一件包含川剧元素的物品,大到一场川剧的精彩直播表演,“川剧票友会”里面应有尽有,可以满足网友对川剧信息的需求。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促进了川剧的繁荣与发展。

五、结语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还存在着规模较小、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科学地解决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难题,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去,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寻找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的融合发展模式,寻找出文化与技术的平衡点,借助新媒体之翼,更加科学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使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可持续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研究,为后人留住更多更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欧阳晗萌.“茶文化”与人际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论茶文化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2.

3.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06).

4.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4

关键词:武强年画;茶文化;新媒体;网络传播

年画从形式与内容上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民族美术艺术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不同地区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年画以生活为背景产生,对于群众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年画传播受到极大影响。武强年画代表了河北武强县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独有的绘画体裁。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其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的渠道也开始创新,而且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不同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碰撞,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新媒体网络在武强年画、茶文化结合传播方面的优势,从而加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1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

武强年画最早是在元代前出现,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有了正式“年画”的定义,其间明代初期的武强年画设计、镌刻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当发展到清代康熙和嘉庆年间,进入到武强年画发展鼎盛阶段,到了2005年武强年画更是被列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因其是在民间产生,所有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特色。武强年画创作背景非常简约,而且不拘小节,选材也是以民间习俗为主,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武强年画工艺最为显著的特色是采用木版套色水印,构图饱满度非常均匀,装饰和色彩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武强年画色调多以大红大绿为主,整体感觉非常的明快、舒畅,可作为节日装饰,烘托热烈氛围,也有一些比较素雅的山水墨画,可作为家居装饰。新媒体网络传播背景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武强年画,纷纷拓宽传播渠道。而且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不仅使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从性质上,都属于需要传播的文化载体,但区别在于载体形式不同。通过新媒体网络在传播、传承方面的优势,可以将这两种文化载体整合,例如用武强年画宣传茶文化,或者是在茶产品包装上绘制武强年画,增强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网络还可以拓宽宣传范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夯实基础。

2新媒体网络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

从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进入到互联网时期,武强年画作为传统艺术,其在新时期环境下的生产、销售面临极大的难度,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年画不仅是民俗、风俗、习俗载体,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形式,武强年画传播空间逐渐缩小,甚至只能够在年画社和年画博物馆等地进行创作,民间作坊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一环境下必须要推进武强年画传播的创新,尤其是和互联网相适应。茶文化同样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现代人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比较表面的了解茶文化基本形式,而具体的文化内涵、精神追溯则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选材茶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茶文化本质,探索其与武强年画的共同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传播。信息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民族艺术场所,纷纷开始应用三维技术与视效技术等,创新传播与宣传形式。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总结为三方面:第一,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得到融合之后,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尽管也应用了新媒体网络的方式,但是整体力度不足,导致传播效果有限。第二,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属于民族艺术文化,在文化融合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多元文化特征,这也是限制其传播效果的原因。武强文化带有地域性,在其与茶文化融合传播进程中,缺少对当地旅游和民俗文化融合的重视。年画本身的色彩、构图等都带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性,却没有在时尚、设计领域位于一线,导致新媒体时代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受限。新媒体是以智能设备为载体才得以广泛应用,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和智能手机的融合程度不高,例如没有专门的软件、微信公众号等,降低了传播影响力。第三,因为生产工艺、技艺传授方法和互联网的联系算不上非常紧密,在传播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总结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生存物质基础、社会心理、传承链断裂等原因,但是无论是武强年画还是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在新媒体网络下改变传播现状,将两者融合之后提高影响力与传播力。

3新媒体背景下的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挑战

武强年画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l世纪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对于文化的影响,互联网以及网络技术等广泛应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新路径。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整合之后,为了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广泛的传播,逐渐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但是在传播实践中,也发现了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信息技术使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发展,使得以武强年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有了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在茶文化融合进程中,专门创建网站介绍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提高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与认可度,当然也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激发出群众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现阶段,虽然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新媒体推广传播已经有非常多的效果显著的工作成绩,但是在互联网上与之相关的宣传、传播类网站数量却十分有限,智能手机中要想搜索到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在与茶文化融合传播的进程中,整体推广力度有很大的缺失,这是影响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新媒体网络背景下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新媒体技术使博物馆藏品宣传发生变化。受到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双重作用,博物馆在现代环境下开始大力应用三维技术和大数据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可以转换为三维立体的形态,待3D成像之后上传到网络上,改变传统博物馆馆藏品呈现形式,更加具有灵活性,搭配音响与光效,还可以为媒体受众带来非常丰富的视听体验,从而对武强年画和茶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三,数字化使得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快速融合形式发生变化。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应用,有利于促使多元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以其为媒介实现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融合,对于两者之间文化传播而言也是非常有效的推动力。例如茶文化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有体现,而且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所以茶文化也得到世界各个国家乃至于各年龄层人群的喜爱。武强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优秀载体,在群众中基础十分扎实,是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记忆。若是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其间利用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采用游戏、动漫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丰富其传播渠道,也为这两种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不仅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还可以在现代社会提高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影响力。第四,新媒体技术使工艺人才培养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想要掌握一门新技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除了传统拜师学艺和课堂学习这两个途径外,更多情况下会选择网络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相比传统学习途径更具有灵活性。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年画艺术更是以手工为核心的艺术,虽然拜师学艺与课堂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但每一位教学师傅能力均存在有限性,需要同时接收多位名师的指导,方可真正提高手工技艺能力,这就需要克服地域、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进入到新媒体网络时代之后,为了实现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新环境的广泛传播,利用新媒体技术也创新了工艺人才培养形式与思维。网上接受远程教例如开辟出在线名师指导的路径,任何人想要了解、学习武强年画工艺和茶文化,都可以选择网上报名的方式,由传承人在线授课,成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主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为实现其广泛传播贡献力量。

4新媒体网络传播中武强年画与茶文化融合的发展建议

4.1创新传播形式

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下,“传播”必须要以互联网为核心。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之后,对于传播形式的选择,同样要发挥新媒体网络优势。建议创建专门的宣传网站,网站设计阶段选择内容,可以介绍武强年画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茶文化内容、传播范围、历史地位等,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详细介绍作品背后意义,也可以专门设置周边文创产品的模块,例如以武强年画为包装的茶产品,也可以将茶文化作为武强年画创作的主要内容,使群众对茶文化、武强年画有更为深刻地体会。新媒体比较重视互联网推广,利用一些软文、视频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宣传与传播,有利于提高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影响力。另外,与一些知名度高的软件、平台合作,专门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作为推广平台,拍摄、制作短视频进行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宣传,加强传播针对性。

4.2设计多元化文化周边产品

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的传播,为了扩大其影响范围,需要开阔眼界,提升文化传播高度,在“年画”和“文化”以外,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作为传播引导。例如可以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服饰、动漫、游戏相关产品当中,制作装饰画、家具雕花、服装设计元素、游戏角色与动漫角色等,使更多人对武强年画、茶文化有所了解,还可以扩大传播范围与受众,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以博物馆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需要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改革,最为基础的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三维、投影、AR等技术,为观众营造更加真实的参观体验。另外,创建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数字博物馆,此环节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创建网站,人们可以直接登录线上博物馆获取武强年画和茶文化资讯,利用信息技术宣传武强年画与茶文化,激发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4.3创新生产及绘制工艺传授形式

关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生产工艺,其中武强年画采用绘、刻、印这三种传统方式,尽管艺术风格明显且独特,但是需要支出较高的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不高。为了使武强年画在现代社会得以持续性的传承,需要将传统生产工艺和当代使用刻、印技术结合,既可以提升武强年画生产效率,又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生产技艺的创新不代表可以完全抛弃传统技艺,也不能降低武强年画成本成为低廉的装饰品,所有手工艺者必须在掌握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网络实现创新。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技艺传授方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已经面临创新,传统的师带徒形式无需完全取缔,但是也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只有如此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播的行里中。建议做好传统拜师学艺、课堂教学指导等传授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传统文化进学校”“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邀请年画艺术家和茶文化传承人,到学校中演讲,将教育作为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有力途径,培养工艺匠人。另外,开发线上教学渠道,特别是数字技术教学,通过远程教育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创造条件。

4.4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

新媒体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此环境下也得以飞速发展,并且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进步,开始在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普及。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文化产业在文化及经济市场中广泛传播,也拓宽了文化产业内容以及发展空间。实际上文化产业和社会产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不同产业的支持,也为新媒体文化产业夯实的发展基础。新媒体、信息技术则作为不可或缺的载体,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提供支持。新媒体文化产业是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推动载体,也是实现广泛传播的重要技术性要素,不仅充分融合了时代元素,还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此外,了解新媒体在信息时代下的重要地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独特性,若没有得到正确应用,反而会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基于此,务必要明确认知新媒体独特性,同时发挥便利性、快捷性优势,拓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武强文化与茶文化同属我国传统文化范畴,要想在现代环境下得到广泛传播,必须要做好宣传与传播工作。基于新媒体网络背景,摸索武强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点,利用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全新技术形式,对传统文化与艺术呈现形式进行创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拓宽其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范围,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鲁禄.新媒体时代茶文化在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融合[J].福建茶叶,2021(08):147-148.

[2]刘晨.民间崇拜视野下武强年画风格特征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5):28-29+32.

[3]吕欢.浅谈红色文化与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1(07):229-230.

[4]王易.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福建茶叶,2021(06):220-221.

[5]王玉清,王建伟,李密生,李可强.建立数据库对河北武强年画的传承与保护[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04):53-58.

[6]魏鸿飞,于芳,张宁,李世东,刘贺明.提升武强年画品牌影响力的可行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0(03):118+120.

[7]刁卓越,梁昭华.论武强年画中的求全心理——以辅助装饰元素为例[J].艺术科技,2019(11):132-133.

[8]张宗登,刘静芝.武强年画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统计与分析(1990—2018)[J].民艺,2019(04):28-32+161.

[9]甘雨,刘立军.作为建筑元素的武强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皮革,2019(04):14.

[10]张帆,刘栋.传统工艺走进现代农村文化生活——以武强年画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4):223+222.

[11]赵静义.现今木版年画的发展启示——以武强年画和朱仙镇年画比较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8(10):50.

[12]李丹丹,张铁蕊,宋端.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武强年画传播艺术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369+371.

[13]陈凌.老手作掘出新价值——河北武强木版年画设计研发新思路[J].中国艺术,2018(03):52-56.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5

关键词:万里茶路;文化价值;保护利用

从流通的线路、市场以及历史沿革来讲,万里茶路也可以将之称为中蒙俄万里茶路或者中俄万里茶路,它起源于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市,途径蒙古国,最终达到中俄边界的恰克图,由此传入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万里茶路迄今已经延长至13000公里左右,成为实至名归的万里茶路。

1万里茶路的价值

万里茶路,并不仅仅是一个茶叶生产贸易的产业链,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万里茶路对我国的价值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促进茶叶及其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茶叶是我国的一项特色产业,近年来茶叶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兴盛,这在客观上推动着茶叶种植、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发展,促使茶叶产业链更为成熟和完善[1]。在历史上,茶马互市的格局一直存在,因此在茶叶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其他的生活日用品也获得了流通,包括皮毛、药材、陶瓷、铁器等,物流的发展促使资金流的产生,进而使典当行、钱庄、镖局等应运而生,客观上促进了餐饮业、建筑业、服装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繁荣。1.2催生了一批新型城镇及商业街。万里茶路有很多的城镇以及老街,它们的发展和兴盛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湖南安化、江西九江、河南洛阳、山西高平、河北张家口、内蒙古满洲里、蒙古买卖城、俄罗斯恰克图等城镇,其发育成长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万里茶路的影响。1.3创新了经营管理制度。万里茶路上的各个著名商帮不仅国内外贸易做的十分出色,而且还相互间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形成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不断推动着经营机制的创新,管理理念的更新[2]。1.4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前的交流。万里茶路在推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除了进行茶叶贸易外,还将字画、纸张、笔墨等作为大宗商品,与茶叶一起进行往来买卖。除此之外,茶叶贸易促使在戏曲、收藏、民俗、绘画、诗歌、医学等方面的交流更为频繁,在其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湘楚文化、秦晋文化、岭南文化、游牧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文化传播。

2万里茶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万里茶路沿线当前还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古城镇和老街,如复检武夷山市下梅村,江西铅山县河口镇,湖南省安化县黄沙坪古茶市,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石板街,武汉市洞庭街,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老街,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祁县、平遥古城,山阴县新,大同市古城区,包头市东河区等等[3]。当前,这些古城镇和老街区中很多仍然是远近闻名的商业街,而且很多被陆续地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利用。但是在其保护和利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老街区被现代建筑取代,古风韵已不复从前,现代建筑风格和古代建筑风格并列,使其不古不今,不伦不类;其二是在众多乡镇中的老街没有受到重视,乱拆乱建;其三是相关的政策保护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违法难究;其四是从事相关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够,无法很好的完成繁重的保护工作;其五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其六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群众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项产业和文化现象,万里茶路是茶叶贸易和茶文化的重要见证和承载者,应当大力倡导万里茶路沿线文化资源以及古城老街的保护和利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国家文物局应当出面作为领头人,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参与,成立万里茶路的保护和利用委员会,不断地完善万里茶路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编制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同时设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万里茶路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监督基层的万里茶路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资源保护、研究、挖掘、传播、整理等工作的顺利展开[4]。其次,成立万里茶路文化研究院,汇聚全国各地的相关研究专家,进行多角度、多专题的研究,并定期举办研究讨论会,交流研讨成果,订正研究中的错误,促进研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万里茶路保护和利用的步伐。第三,在万里茶路沿线地区建立专题博物馆,对万里茶路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将文化传播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广大的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第四,在万里茶路沿线地区的城市中举办论坛,促进文化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万里茶路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第五,与蒙古、俄罗斯等国交流协商,统一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并向教科文组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促进其保护。

3万里茶路的旅游价值开发

3.1万里茶路旅游开发的意义。近年来,旅游产业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朝阳产业,受到人们的追捧。随着茶文化与旅游文化开发不断兴起,茶文化的相关历史故事被不断的挖掘,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卖点。另外,在加上万里茶路已然成为我国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彰显,因此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万里茶路开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满足我们对茶文化的旅游需求。万里茶路中包含十分庞大的茶文化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的特征以及内涵,在释放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使茶文化得以传播和利用;其次,可帮助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发展历史,了解茶路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晋商的百年沉浮;再次,开发万里茶路,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新的理解,进而使传统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5];最后,开发万里茶路,可以帮助我们对中西方文明沟通交流史进行全面的理解。3.2万里茶路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其一,以知名地点开发为切入点,促进旅游线路体系的完善。我们在地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寻找文化遗迹的支撑,为这段历史进行证明,进而使其包含的历史文化内容更具真实感。万里茶路上原有的地点就是其最好的证明,它证实了万里茶路的存在、繁荣以及价值。如福建武夷山、湖北汉口、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这些城市,都是万里茶路上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今天我们开发万里茶路时不能或缺的重要因素。另外,我们还需要构建万里茶路上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创建一个协同发展的机制,对万里茶路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进行体系化的开发和挖掘。其二,融入沿岸自然景观,构建文化与自然资源一体的开发模式。万里茶路途经的地区拥有很多十分优美的自然景观,因此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自然资源融入其中,将其与文化资源进行融合、互动以及包装。万里茶路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需要重视茶文化的深入融合,将其与自然资源有效结合,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使其符合大众需求和时代特征。其三,重视市场需求,打造知名品牌。万里茶路的旅游开发是否能够成功,最终需要市场、客户对其进行评价。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十分成熟,因此在旅游中不可能只选择一个旅游产品,这就决定了万里茶路必须具备丰富的旅游产品。另外,注意对万里茶路旅游品牌的打造,这是其成熟开发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万里茶路自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大力发挥其在当前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的合作交流无疑是最为容易、最为直接、最为快捷、最易推进的项目,因此应当充分地挖掘万里茶路中蕴含的旅游资源,在对其利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倩.基于翻译目的论下我国茶产品说明书的英译[J].福建茶叶,2016,38(6):44-45.

[2]乃瑞华.目的论视角下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3):49-50.

[3]张艳波.现代茶企业的外宣资料英译方面应注意的问题[J].福建茶叶,2016,38(9):49-50.

[4]贾玉坤.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D].海南大学,2014.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6

[关键词]乐山会展旅游旅游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据国际联合会统计,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收入高达2880亿美元。我国各城市也逐步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都已展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建立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桂林、深圳、苏州、重庆等城市的会展旅游亦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5月,在北京还举行了“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

乐山的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最具世界影响力。乐山有条件也有必要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精品,将为优先开发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区,加快区域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打造“中国第一山”,就是全面整合峨眉山、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建成我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精品,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乐山市旅游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风景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称。境内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境内还有以清幽著称的岷江平羌小三峡;有以古榕为特色,江水如镜的“小西湖”五通桥;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旧居和沙湾大渡河美女峰石林风景区;有具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峨边黑竹沟风景区等。全市已形成了朝山、观佛、探险、民俗、生态和休闲等多层次多品味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旅游收入达35亿元,在四川省仅次于成都。乐山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并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乐山市文化底蕴丰厚,是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有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3.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

乐山地处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经济圈,距成都仅100余公里,北靠成都旅游区,东邻自贡——蜀南竹海旅游区,西连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南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是沟通南北和连接东西旅游区的重要枢纽地。乐山现已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213线、305线等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交通网络。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把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联成一体。客轮出乐山港和沙湾港可直达长江沿岸港口。目前,正在筹建乐山旅游机场、乐宜高速公路、内江——峨眉高速铁路。预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乐山仅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

4.通讯网络现代化,金融机构健全

乐山市的邮电通讯已形成以光纤、微波为手段,以数字程控为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并建成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各种网上业务蓬勃开展。乐山金融机构健全,拥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乐山支公司和多家证券中介机构。

5.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乐山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自从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乐山同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朋友不断增多。乐山先后与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关系,同日本市川市和澳大利亚赫维湾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同国内30多个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包括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安森美公司、日本大冢公司、荷兰飞舸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大企业相继来乐山投资办企业。2002年,全市合同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395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二。

6.拥有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为满足2005年世界遗产论坛召开的需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峨眉山温泉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及配套设施,作为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整个会址由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世界温泉博览园等旅游项目和配套的五星级酒店等组成。

7.初步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

乐山现有大型会展中心两家——乐山市农业展览馆和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乐山现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大都拥有几个到十几个规模不等的会议厅,并配备多媒体、录像机、幻灯机等会议辅助设备。

近年来,乐山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要做,却没有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场所,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此,乐山市决定在时代广场对面建造一个与之相配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位于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路与凤凰路交汇处,宗地面积75.21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会展中心主体以举办展览、会议为主,兼搞有关展示、表演、宴会等;场馆内部配以商务、旅游、运输、通讯、金融、餐饮等服务设施;外部设置广场和绿地,为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提供开阔场地。

8.经验比较丰富

近年来,乐山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2002年9月,来自29个世界遗产地的代表和中外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专家及各界人士相聚乐山,召开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2005年10月,世界遗产论坛第一次大会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举行,邀请了177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代表、700多个世界遗产单位的代表、世界各国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代表、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参加,盛况空前。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乐山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乐山会展及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山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会议展览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乐山至今没有设立会展旅游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举办的大型会展,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世界遗产保护节”等都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主办,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承办。

(2)大型会展设施缺乏。乐山市现有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和乐山市农业展览馆,但还没有一家具备千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需要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策划、公关、组织展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但是,目前从业人员中,无论是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在内的会展核心人才,还是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在内的会展业辅助型人才,还是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4)周边城市竞争激烈。仅就四川省而言,乐山发展会展旅游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最大的竞争来自成都。成都是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具有一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乐山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成都频频举办全国性以及国际性会议展览,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科技城绵阳也是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强劲对手。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部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多家,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绵阳还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并已建成通航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展览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筑面积近二万平米,曾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恐龙化石标本展”、“潍坊风筝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

三、乐山会展旅游的类型

根据乐山资源状况,应重点开发带有特色产业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性质的会展市场。

1.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会展旅游

(1)动植物展。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峨眉山地外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景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323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全省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三倍。还有木兰、木莲、含笑、石栎、铁杉、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1亿年前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而且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这里会聚一堂,融合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峨眉山景区内,还栖息着大熊猫、黑鹳、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

另外,峨眉山建有博物馆,博物馆的自然标本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为各个层次观众所喜闻乐见。峨眉山博物馆是四川省近年来优秀的博物馆精品陈列之一,是世界旅游精品的具体体现。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条件。乐山可以借此举办稀有动植物展,采用标本、图片、图像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学者和动植物爱好者;还可以举办动植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植物学会专家团以及国内动植物学专家学者参加。

(2)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部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峨眉山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曾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4A级景区、世界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在我国建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的景区还很少。

鉴于此,乐山可以举办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学术界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前来共同探讨世界遗产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问题,促进世界遗产地会展旅游的发展。

2.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茶文化博览会

峨眉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尤其“峨蕊”、“竹叶青”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乐山市在发展茶业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乐山有一处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加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竹叶青生态茗园。园区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部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生态茗园园区占地280亩,分别由“茶博园”、“茗青园”、“生态园”、科研生产加工区四大景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茶文化、茶生态、茶科技旅游观光景区。这些都为乐山开展茶文化展览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国际茶业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两年一届。2004年9月19日~25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出席该届盛会的国内嘉宾有1800多名,外宾560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球权威茶业机构代表、茶业专家及企业家等。

乐山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大力争取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承办权,以承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峨眉山茶文化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乐山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山还可以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茶器具、茶饮料等产品。

3.名人文化旅游节

乐山市西南沙湾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故居,辟有沙湾石林风景区。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一生。

乐山可以尝试举办郭沫若生平展、郭沫若作品展、郭沫若文化旅游节以及乐山名人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名人文化、促进文化界与旅游界广泛交流,借此推介“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为主题的乐山旅游。

4.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

乐山夹江,作为陶瓷产业后起之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培育壮大了陶瓷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以东陶西移战略骨干新中源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以建辉、新万兴、米兰诺、威尼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竞争力强的重点陶瓷企业;拥有部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目前夹江部分陶瓷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陶瓷生产新工艺不断涌现。其中新万兴、米兰诺公司的天然气抛光砖生产线,堪称世界之最。新北斗陶瓷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部扶持项目,“川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随着建陶产业的健康发展,夹江与国际的经贸合作也与日俱增。夹江先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强国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企业间和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2003年,意大利政府向夹江提供270万欧元的无偿援助和贷款,用于建立陶瓷生产培训基地。2004年,夹江境内新建的乐山铁路二类口岸已投入使用,陶瓷产品已顺利进入中亚、东亚、东南亚、南非国际市场,全年建陶产品出口将近800万美元。由此可见,乐山举办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一方面为乐山陶瓷精品以及陶瓷工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乐山陶瓷业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会展旅游业发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会展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乐山应着重从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设置会展旅游主管机构

纵观国际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巴黎设有“旅游与会议局”;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专设会议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乐山也应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旅游业。

2.加强会展设施建设

高标准和多功能的会议展览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规划决策,建造现代化的大型会议展览设施;除目前建造的新乐山会展中心外,对现有的乐山农业展览馆等会展设施按现代化标准进行改扩建,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物增强其会议展览的功能,以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3.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会展服务人员既要熟悉国际会展惯例,又要精于会展市场开拓,还要善于会展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会展旅游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内外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人员到会展旅游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世界名胜地,听授世界一流课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接触世界前沿信息,系统、全面地吸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较快地提升会展专业素养。

4.加强与成都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

乐山在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于成都。同时,成都也需要借助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来增强其在国内、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成都与乐山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两个城市可以共同投资建立大型会展中心;可以进行经常性的会展信息与人才交流;还可以联合推出会展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宣传与促销。

参考文献:

[1]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经纬,2004(5)

[2]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0)

[3]杨玉莉叶文吴明远:云南省会议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7)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

[6]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7]谢红勇:重庆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前景初议[J].经济师,2004(2)

[8]杨群: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J].人文地理,2004(4)

[9]胡林: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以广州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品牌、澜沧、设计策略、形象设计

城市品牌与一般的企业品牌设计不同,城市品牌是由城市内部的诸多要素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和评价,它反映了城市的意象[1],城市的身份、个性与文化特质。同时,城市品牌的效应并非从一而终,它会因时代、环境、人、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介入而产生变化。因此,城市品牌的塑造更强调优先制定因应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及未来发展相适配的品牌策略,再而通过策略引导,将城市的品牌理念及设计“适时”“适地”“适人”地嵌入到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去。(图1)这些年,无论政府部门或是民间机构,都一直尝试以设计或者创新思维来重新诠释地方形象(包括城市、乡镇、村落)。新的思维新方法固然会带来美好的想象和实在的改变,然而,如若在设计之初没有深切了解地方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产业结构及环境特征等各方面问题,直接搬移他市做法,其实是对原有资源的另一种破坏。精准提炼的城市品牌策略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凸显其精神、性质、地域及底蕴,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指导作用。2017年,笔者与团队受澜沧县人民政府、澜沧县旅游局的委托,接受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任务,希望借由系统化的资源梳理及设计规划提升澜沧县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期为澜沧县的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易于传播的城市品牌形象。项目经历漫长的两年时间,团队对澜沧进行了实地踩点考察、历史资料收集、近距离对话沟通,以及具体设计等工作。笔者在此将澜沧项目这两年的经验与设计策略研究一一呈现。

一、城市品牌塑造策略

一个地区的基因与风格是需要深度挖掘及协调整合的。成功的城市品牌建设参与者,需要熟悉对内及对外的沟通协调,清晰城市发展的目的,做好长期规划,制订明确可行的城市品牌策略,进而根据策略引导,向城市里的利益关系人传达一致的信息,配合形象设计、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升,加上政府持续不断的韧性与努力,各行业人民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使城市在品牌打造的环节中每一步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在为澜沧县确定城市品牌策略的过程中,通过考察,团队梳理出关于澜沧的种种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茶文化、少数民族、西南特色、民族服饰、音乐、宗教、旅游资源,等等。归纳分类是整体设计思维形成的关键一步。基于前期的调研与归纳工作,团队在不断的沟通与讨论中,统一了制定关于城市地域的品牌策略方法——围绕生态、产业、生活品味、艺术与创新五个类别来进行甄别与定制。笔者称此套设计策略为“E.I.L.A.I.”。(图2)1.生态(ECO)生态环境是澜沧这座城市的特有表征之一。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她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属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整个澜沧县的山区和半山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8.8%,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等,特产栘依果、薏仁米、普洱茶等。澜沧与广阔的南亚热带地区相连接,热带雨林的发育不受海洋飓风的干扰,物种传播也不受海洋的阻隔,因此,澜沧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繁茂的雨林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2]2.产业(Industry)让澜沧县闻名于世的便是普洱茶。景迈芒景的万亩古茶林是大自然给予澜沧的礼物,被国内外学者称为“世界茶树博物馆”。古茶林有两千年种植历史,自元代起茶叶便销往东南亚等地,给澜沧的少数民族带来的不仅是谋生之路,还有精神文明的润泽——澜沧县也因此作为茶马古道的出发点,让茶叶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所以,古茶林是研究澜沧城市特色不可回避的重要元素,是澜沧的重要经济产业。3.生活品位(LifeStyle)澜沧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民族有拉祜、汉、佤、哈尼、彝、傣、布朗、回等,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5%以上。“从葫芦里诞生的”拉祜族是猎虎的民族,他们热爱用歌舞表达自己;“从石洞里出来的”粗放豪迈的佤族秉持“无酒不成礼”的传统;梯田几乎成为“山上的民族”哈尼族的标志;文武并重的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名扬四海;讲究礼仪的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泼水节和孔雀舞让他们早已家喻户晓;布朗族是“茶的民族”,据说他们是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树的民族,他们茶树老、茶艺多、茶俗浓……澜沧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独特的存在,风俗各异,着不同的服装,讲不同的方言。描绘澜沧的少数民族,即是描绘一幅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画卷。4.艺术(Art)除了少数民族风情及茶产业的直线延伸,利用生态环境条件来进行艺术植入是未来澜沧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打造少数民族专属的公共艺术节成为与委托方探讨城市未来的其中一个可能执行的措施。因此,让艺术成为串联少数民族和澜沧土地的媒介是城市品牌策略中的一个构成部分。通过艺术人文的互动,让旅客除了饱览美景和美食以外,对澜沧产生更多意料之外的兴趣,从而产生在当地停留与消费的念头,由此形成引人注目的艺术节文化旅游模式。5.创新(Innovation)对于澜沧的创新策略,团队统一意见以茶文化为元素来进行,茶叶就像是澜沧体内的基因,茶文化就像是澜沧的性格,是内在的核心。如何表现这一中心?澜沧继续专注从各个维度拓展茶产业,进而把发展的目光延伸至以茶为基底的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比如,旅客可以参与种茶和收成,在劳作中认识和体验真正的生态农业;可以在品茶、用餐和少数民族的歌舞中感受澜沧的人文与风情;更可以通过专业详实的茶文化遗产的说明路线,以历史为线索理解和认识澜沧。综合E.I.L.A.I.的城市品牌策略,更让我们意识到,澜沧的城市品牌建设不仅要体现澜沧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更需要考虑茶产业、茶旅游及茶文化的推广策略,以此凸显澜沧在世界范围无可替代的价值与竞争力。

二、澜沧县城市品牌视觉设计呈现

澜沧的城市品牌VIS系统既是澜沧地区形象的识别的一种直观符号、信息传播载体,也是本地区历史文脉、人文精神凝聚力的纽结,更是民族风情、民族传统习俗传承延续的的一种全新方式,构成现代社会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体系。因此,除了一般VIS系统的基础系统及应用系统外,还会针对城市的公共空间、线下宣传、新媒介(网络、动态图像)等应用环境提供标准的使用建议及规范,设立一个便于记忆、识别的都市品牌VIS体系——它将包括Logo基础系统、应用宣传系统、导视系统与延展图形四个部分。根据前期定下的城市品牌设计策略——E.I.L.A.I.,澜沧的城市品牌视觉设计工作由此进一步开展。(图3)前期工作中所分类搜集的澜沧县相关的视觉文化图像,包括建筑、人物、宗教、乐器、食物、动物、植物、民族图腾、传说故事及茶文化等,从中提取和归纳出具备记忆点的视觉元素。最终设计方案Logo的轮廓为葫芦,取自拉祜族的图腾物,内部由11个圆形构成,相互连接环绕,象征澜沧县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聚合。(图4)整体视觉形象系统的色彩由茶色(象征土地,普洱茶)、蓝色(象征澜沧的水与蓝天)、绿色(象征茶树与生态)构成。此外,Logo内部构成的两个旋涡还象征着人们杯中的古树普洱茶那样浓酽醇厚、齿颊留香。颜色(由绿到蓝到茶色)的过渡表达了澜沧人民制作普洱茶的变化过程与历史,同时也象征着澜沧县如同澜沧江水一般,川流不息,永久兴旺。

三、澜沧县城市品牌视觉设计应用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8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精品,将为优先开发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区,加快区域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打造“中国第一山”,就是全面整合峨眉山、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建成我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精品,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乐山市旅游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风景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称。境内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境内还有以清幽著称的岷江平羌小三峡;有以古榕为特色,江水如镜的“小西湖”五通桥;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旧居和沙湾大渡河美女峰石林风景区;有具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峨边黑竹沟风景区等。全市已形成了朝山、观佛、探险、民俗、生态和休闲等多层次多品味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旅游收入达35亿元,在四川省仅次于成都。乐山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并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乐山市文化底蕴丰厚,是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有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3.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

乐山地处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经济圈,距成都仅100余公里,北靠成都旅游区,东邻自贡——蜀南竹海旅游区,西连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南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是沟通南北和连接东西旅游区的重要枢纽地。乐山现已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213线、305线等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交通网络。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把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联成一体。客轮出乐山港和沙湾港可直达长江沿岸港口。目前,正在筹建乐山旅游机场、乐宜高速公路、内江——峨眉高速铁路。预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乐山仅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

4.通讯网络现代化,金融机构健全

乐山市的邮电通讯已形成以光纤、微波为手段,以数字程控为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并建成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各种网上业务蓬勃开展。乐山金融机构健全,拥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乐山支公司和多家证券中介机构。

5.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乐山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自从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乐山同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朋友不断增多。乐山先后与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关系,同日本市川市和澳大利亚赫维湾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同国内30多个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包括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安森美公司、日本大冢公司、荷兰飞舸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大企业相继来乐山投资办企业。2002年,全市合同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395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二。

6.拥有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为满足2005年世界遗产论坛召开的需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峨眉山温泉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及配套设施,作为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整个会址由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世界温泉博览园等旅游项目和配套的五星级酒店等组成。

7.初步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

乐山现有大型会展中心两家——乐山市农业展览馆和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乐山现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大都拥有几个到十几个规模不等的会议厅,并配备多媒体、录像机、幻灯机等会议辅助设备。

近年来,乐山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要做,却没有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场所,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此,乐山市决定在时代广场对面建造一个与之相配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位于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路与凤凰路交汇处,宗地面积75.21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会展中心主体以举办展览、会议为主,兼搞有关展示、表演、宴会等;场馆内部配以商务、旅游、运输、通讯、金融、餐饮等服务设施;外部设置广场和绿地,为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提供开阔场地。

8.经验比较丰富

近年来,乐山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2002年9月,来自29个世界遗产地的代表和中外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专家及各界人士相聚乐山,召开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2005年10月,世界遗产论坛第一次大会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举行,邀请了177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代表、700多个世界遗产单位的代表、世界各国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代表、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参加,盛况空前。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乐山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乐山会展及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山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会议展览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乐山至今没有设立会展旅游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举办的大型会展,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世界遗产保护节”等都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主办,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承办。

(2)大型会展设施缺乏。乐山市现有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和乐山市农业展览馆,但还没有一家具备千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需要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策划、公关、组织展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但是,目前从业人员中,无论是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在内的会展核心人才,还是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在内的会展业辅助型人才,还是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4)周边城市竞争激烈。仅就四川省而言,乐山发展会展旅游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最大的竞争来自成都。成都是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具有一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乐山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成都频频举办全国性以及国际性会议展览,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科技城绵阳也是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强劲对手。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部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多家,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绵阳还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并已建成通航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展览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筑面积近二万平米,曾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恐龙化石标本展”、“潍坊风筝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

三、乐山会展旅游的类型

根据乐山资源状况,应重点开发带有特色产业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性质的会展市场。

1.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会展旅游

(1)动植物展。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峨眉山地外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景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323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全省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三倍。还有木兰、木莲、含笑、石栎、铁杉、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1亿年前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而且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这里会聚一堂,融合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峨眉山景区内,还栖息着大熊猫、黑鹳、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

另外,峨眉山建有博物馆,博物馆的自然标本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为各个层次观众所喜闻乐见。峨眉山博物馆是四川省近年来优秀的博物馆精品陈列之一,是世界旅游精品的具体体现。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条件。乐山可以借此举办稀有动植物展,采用标本、图片、图像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学者和动植物爱好者;还可以举办动植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植物学会专家团以及国内动植物学专家学者参加。

(2)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部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峨眉山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曾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4A级景区、世界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在我国建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的景区还很少。

鉴于此,乐山可以举办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学术界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前来共同探讨世界遗产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问题,促进世界遗产地会展旅游的发展。

2.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茶文化博览会

峨眉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尤其“峨蕊”、“竹叶青”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乐山市在发展茶业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乐山有一处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加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竹叶青生态茗园。园区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部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生态茗园园区占地280亩,分别由“茶博园”、“茗青园”、“生态园”、科研生产加工区四大景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茶文化、茶生态、茶科技旅游观光景区。这些都为乐山开展茶文化展览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国际茶业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两年一届。2004年9月19日~25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出席该届盛会的国内嘉宾有1800多名,外宾560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球权威茶业机构代表、茶业专家及企业家等。

乐山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大力争取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承办权,以承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峨眉山茶文化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乐山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山还可以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茶器具、茶饮料等产品。

3.名人文化旅游节

乐山市西南沙湾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故居,辟有沙湾石林风景区。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一生。

乐山可以尝试举办郭沫若生平展、郭沫若作品展、郭沫若文化旅游节以及乐山名人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名人文化、促进文化界与旅游界广泛交流,借此推介“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为主题的乐山旅游。

4.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

乐山夹江,作为陶瓷产业后起之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培育壮大了陶瓷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以东陶西移战略骨干新中源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以建辉、新万兴、米兰诺、威尼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竞争力强的重点陶瓷企业;拥有部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目前夹江部分陶瓷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陶瓷生产新工艺不断涌现。其中新万兴、米兰诺公司的天然气抛光砖生产线,堪称世界之最。新北斗陶瓷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部扶持项目,“川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随着建陶产业的健康发展,夹江与国际的经贸合作也与日俱增。夹江先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强国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企业间和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2003年,意大利政府向夹江提供270万欧元的无偿援助和贷款,用于建立陶瓷生产培训基地。2004年,夹江境内新建的乐山铁路二类口岸已投入使用,陶瓷产品已顺利进入中亚、东亚、东南亚、南非国际市场,全年建陶产品出口将近800万美元。

由此可见,乐山举办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一方面为乐山陶瓷精品以及陶瓷工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乐山陶瓷业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会展旅游业发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会展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乐山应着重从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设置会展旅游主管机构

纵观国际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巴黎设有“旅游与会议局”;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专设会议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乐山也应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旅游业。

2.加强会展设施建设

高标准和多功能的会议展览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规划决策,建造现代化的大型会议展览设施;除目前建造的新乐山会展中心外,对现有的乐山农业展览馆等会展设施按现代化标准进行改扩建,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物增强其会议展览的功能,以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3.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会展服务人员既要熟悉国际会展惯例,又要精于会展市场开拓,还要善于会展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会展旅游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内外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人员到会展旅游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世界名胜地,听授世界一流课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接触世界前沿信息,系统、全面地吸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较快地提升会展专业素养。

4.加强与成都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

乐山在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于成都。同时,成都也需要借助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来增强其在国内、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成都与乐山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两个城市可以共同投资建立大型会展中心;可以进行经常性的会展信息与人才交流;还可以联合推出会展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宣传与促销。

参考文献:

[1]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经纬,2004(5)

[2]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0)

[3]杨玉莉叶文吴明远:云南省会议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7)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

[6]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7]谢红勇:重庆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前景初议[J].经济师,2004(2)

[8]杨群: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J].人文地理,2004(4)

[9]胡林: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以广州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10]曾鹏:桂林会展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4(10)

[11]刘华芝:论城市会展旅游的开发利用[J].经济论坛,2004(12)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9

关键词:电视媒体;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并多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凸显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合作共建“福建文化记忆”项目为例,就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整合电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提炼与传播,为各地特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参考。

一、“福建文化记忆”项目及其传播概述

(一)“福建文化记忆”项目建设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便有“八闽大地”的美誉,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八闽大地上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与艺术创作,不断适应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八闽文化,即福建特色文化。“福建文化记忆”项目是福建省图书馆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下,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技术,把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以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微视频、动漫等形式,建成的数字文化资源品牌,例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畲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资源品牌通过电视艺术手段,生动翔实地展示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截止到2020年1月,“福建文化记忆”项目规划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电视专题片及微视频达776集,已完成的建设量达480集。由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合作建设的百集大型民间工艺纪录片《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在202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上开播,该项目属于“福建文化记忆”规划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项目拍摄、记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外及带入国内的各种民间工艺,提炼工艺中最核心且不为人知的“独门绝技”,对传承民间工艺和讲好“海丝”故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图书馆乃至全省保护地方文献、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二)“福建文化记忆”项目传播特征。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地方特色文化一般以报纸、期刊、书籍、地方文献等平面媒体的方式传播。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阅读方式从平面到多媒体的转变,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对受众产生影响,达到普及、传承的效果,主要体现为三种传播现状。1.传播渠道多元化。现代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包括电视媒体、门户网站等。2019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福建省图书馆与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新华网福建频道、“学习强国”福建分平台等7家媒体开展了“福建文化记忆”项目的授权推广合作,通过多方渠道,将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成果推向社会。2.传播范围广泛化。借助现代媒体,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甚至已经打破了国界限制,呈现全球化的传播趋势。借助海峡卫视在台湾地区的落地优势,6集电视专题片《福建文化记忆•两岸春节》在台湾地区顺利播出,扩大了福建文化对台湾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借助阿联酋“福建影像季”系列纪录片展播活动,12集电视专题片《福建文化记忆•福建茶文化》在中阿卫视展播,促进了福建茶文化在国外的交流与传播。3.文化认同度持续增强。在现代媒体的助攻下,过去相对并不热门、时效并不强的地方文化的曝光率持续增大,地方特色文化逐渐被人们熟知、认同和接受,一些衍生产品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福安火笼匠人沈瑞光因为《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纪录片的播出一下子“火”了。节目播出不久,沈瑞光一口气卖出了2000多个火笼,老手艺遇上新知音,重新走进现实生活。

二、电视媒体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合作路径

“福建文化记忆”建设主要目的,是记录福建省区域内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保存民族记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建设初期,由于受采编人员、技术、传播平台等条件缺乏的限制,项目建设进展慢,项目建成后传播效果不佳。像早期建成的《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项目,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难为世人所闻。融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领域,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仍然掌握着优质的内容资源、有实力的制作团队资源以及权威的平台影响力,是实现地方特色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的合作,不仅让“福建文化记忆”项目建设更加专业化,内容表达更具电视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项目建成后的有效传播难题。(一)海峡卫视建设传播“福建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1.拍摄纪录片、专题片及微视频,多形式记录地方特色文化。纪录片、专题片及微视频在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拍摄纪录片、专题片及微视频是电视媒体的“拿手好戏”,当前即使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也在拍纪录片,但是从权威性、专业性、规范性等角度分析,电视媒体仍占上风。在与海峡卫视于2016年开始合作建设的“福建茶文化”项目中,传统电视媒体人在内容制作上的优势补齐了地方文化单位在电视纪录片创作方面的短板。前期策划过程中,福建省图书馆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的内容优势,而海峡卫视则从电视专题片专业的角度提出方案。双方经过多轮策划研讨,最后确定系列专题片以“福建茶”为起点来观察世界,又以世界眼光来审视福建茶的建设思路。“福建茶文化”项目建设在海峡卫视编导的主导下,最终以纪录片的形式,舍弃大而全的叙事方式,以小故事带动大情怀,用点滴人情讲述茶人世界,真实记录了福建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多层次多角度构建了一个关于福建茶物质、精神、文化的新世界,形象生动地呈现了福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样貌,项目建设效果远超预期。2.“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推动地方特色文化有效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电视媒体在内容传播上做足功夫。“线上线下”互动整合营销方式成为目前的主流传播趋势。这里的“线上”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如电视、广播、知名网络媒体等,将要传播的内容以病毒式裂变,放大传播的量级。“线下”指通过其他非媒体的形式,如展会、首映会、现场活动等,实现内容的面对面传播。在推出《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一季时,福建省图书馆和海峡卫视邀请著名作家、媒体人梁文道先生拍摄了一条30秒的宣传片,借助梁文道的影响力与社交媒体渠道,该条宣传片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裂变传播,为《丝路百工》圈了一波精准粉丝。之后两家单位又在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召开线下首映会,邀请嘉宾开展“百工”主题对话,把纪录片中所拍摄到的部分匠人请到会上,让到场观众在参与纪录片开播的同时还能亲眼目睹手工艺品“诞生”的全过程。“线上线下”互动整合的传播方式让文化传播的内容维度不断丰富,实现了质的飞跃。(二)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的合作模式。1.人才合作。所谓人才合作,是指聘请海峡卫视视频采集、制作与传播的专业人士深度参与地方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对项目的策划、实施过程给予专业指导。例如针对福建文化记忆之福建工艺美术内容的策划,海峡卫视专业团队在如何构建专题片体例、如何塑造传承人性格以及如何体现工艺品与生活的意义等方面给出了详尽并可操作的意见,保证了福建工艺美术系列内容的顺利建成。2.项目合作。项目合作是指福建省图书馆、海峡卫视两家单位以联合体的方式申报国家或省级地方文化建设项目,包括但不仅限于拍摄纪录片、宣传片、专题片、微视频等。两家单位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福建省图书馆负责项目策划、申报、审核、验收等工作,海峡卫视负责项目实施、传播等工作。目前,由两家单位联合向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申报的项目有“福建文化记忆”系列之《丝路百工》(第一、二季)、《福建茶文化》等,项目获批率100%。3.战略合作。战略合作是指两家单位以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为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与共同利益而展开的深度合作。2017年世界读书日,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富有活力的文化合作和学术交流平台。在合作中,海峡卫视不仅提升了自身文化产业竞争力,还融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参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在社会多层面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和传播效应;福建省图书馆则借助海峡卫视的平台优势,就福建地方特文化项目开展深度创作,获得图文、视频等丰富的产品,并实现全媒体的传播。

三、电视媒体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思考

(一)电视媒体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1.电视媒体渠道,让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更加高效。传统媒体时代,地方特色文化一般是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进行传播,以大众媒体强覆盖、单向输出的模式,对受众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因为媒介传播渠道高度垄断,受众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种被教育、被灌输的媒介阅读习惯方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视媒体不再一味地“灌输式”输出,而是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传播优势,建立新型和谐、互补互信的传播渠道,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实现了更高的抵达率与转化率。以《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为例,在以主流电视媒体海峡卫视为主要传播阵地的同时,大胆融合哔哩哔哩、酷燃视频、微博、看理想、海博TV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推广,获得口碑与影响力。截止到2020年6月底,也就是15集纪录片《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开播一周后,其微博话题多次登上热门话题,总阅读数达到1351.7万次,其单条视频《福州线面》在哔哩哔哩的播放量为7.3万次。2.广播电视技术,让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更加立体真实。广播电视技术让地方特色文化在传播上更加高效,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立体、真实。在过去,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大多是以语言、文字、图片等形式记载,其欣赏方式比较单一,是静止的、被动的,这不仅局限了传统文化的艺术感染力,更妨碍了它的推广与传播。当今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空前发展,它所催生的丰富灵活的技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电视媒体结合新媒体技术特点,通过声音、图像、三维动画等,使得传统文化欣赏变成一个更为立体、效果更加真实的过程。如《福建茶文化》中的“龙团凤饼”一集,通过视频、声音、动画包装和茶人刘成龙讲述等立体表现形式,将《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北苑别录》中提到的龙凤团茶的制作过程形象生动地向受众展示,揭开了笼罩在龙凤团茶上的神秘面纱。3.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让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更加权威。全媒体时代的受众正面临着海量信息的冲击,一方面爆炸式增长的信息源满足了受众信息获取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其陷入信息真假的分辨困扰。通过有公信力的渠道传播,在输出源头上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好把关,能有效提高信息在受众心里的可信度。据调查,在公信力最强的媒体类型中,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电视、报纸和杂志。①央视市场研究CTR的《2018年中国媒体市场趋势》报告中显示,电视仍是传播价值最大的媒体。电视直播以“眼见为实”的优势与传播速度,是电视媒体受到受众信任的关键因素。②文化单位通过有公信力的电视媒体开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就好比是官方的权威信息,更容易被受众认可。4.电视媒体,让地方特色文化的学术交流更加深入。电视媒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各地特色文化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平台。以木雕为例,按地域划分可分为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泉州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等。利用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将木雕匠人及技艺搬上电视荧屏广泛传播。通过观看视频,匠人互相学艺,专家反复研究,有效地促进木雕文化的交流。(二)电视媒体参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注意事项。地方特色文化只有走进人们视野,才能生根、开花、传承和发展。融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应该在稳固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所秉持的一以贯之的主流价值观赋能的前提下,借助新媒体的先进传播技术,走多元化的推广路径。不论当下还是将来,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有两方面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1.避免文化价值迷失。新媒体技术成熟以后,整个社会的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人都变成传播者,互联网信息呈现爆炸级增长,造成信息过剩的局面,为了保持活跃度、提高粉丝量,不少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被大量自媒体带偏,开始刻意挖掘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以吸引受众的关注与讨论,如此就很容易造成文化价值迷失。因此,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文化单位,在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文化价值的迷失。2.避免传播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让一些“指尖族”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这给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带来很多问题。文化需要时间沉淀,传统地方特色文化需要花时间去学习与领悟,碎片化传播方式切割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重构了其内在的结构体系,容易造成受众浅尝即止、以管窥豹、断章取义的不良阅读体验。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传播地方特色文化,要避免因流量获取的需求而刻意挖取其有“噱头”的内容放大传播,忽略了文化的整体价值与本质内涵。

四、结语

茶文化遗产范文篇10

牙舟陶产于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距今有六百余年历史,曾担当着西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用陶重要角色。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入黔,在平塘地区建长官司衙署,社会秩序安定,江西迁居平塘地区者众,陶瓷等生产工艺相继传入[1]。牙舟境内盛产优质的“白胶泥”、“紫陶泥”、“高岭土”和“铁矿石”釉原料[2]更是为制陶产业长久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成熟的制陶工艺、充足的物质资源、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一旦碰撞融合,在数十辈手艺人心手相传下,逐步形成了今天牙舟陶粗犷狂放、古朴大方的艺术风格。上世纪七十年代刘雍、尹光中等大批国内美术家被牙舟陶纯朴古雅的特质所吸引,慕名而来。美术家们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把本土民族艺术形式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在牙舟土陶中进行了大胆诠释,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陶。如1978年刘雍创作的牙舟美术陶中,十六件入选“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并到日本展出,二十七件入选“全国陶瓷美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就曾专名撰文赞扬牙舟陶在民族化所取得的成就。此后美术家们创作的牙舟陶在国内及德、日、法、丹麦、瑞典等国际大展中多次斩获殊荣,大量陶艺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典藏。到上世纪中后期,牙舟陶虽因美术家们开创的美术陶取得了傲人成绩并一度在陶瓷界炙手可热,但较为原始的牙舟陶手工制造业终抵不住外界工业化量产陶瓷产品、廉价塑料、不锈钢生活用具的竞争,1988年牙舟陶厂倒闭,至此平塘牙舟陶产业进入低迷期,手艺人转行或外出务工,只有寥寥数家家庭作坊苦苦支撑。至于2005年“牙舟陶烧制技艺”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3],沉寂着的牙舟陶被吹开层层历史的尘埃,披着新的光环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牙舟陶未来能否重返往日辉煌,有待时间来的考验。

二、黔南地区民族文化-牙舟陶创新设计的源泉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旧时夜郎故地,地处贵州中南部,全州面积26197平方千米,州内常住人口328.09万人,涵盖了汉族、苗族、布依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据59.05%,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全国60%以上的水族聚居于此。呈现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以往落后的交通与欠发达经济等因素,族群间虽有文化生活的交流,但都很好的保存了本民族文化。黔南地区较好地保留了丰富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形式,是活的民族艺术基因库。如水族艺术:文字活化石之称的水书文字、马尾绣、水族剪纸、石雕艺术;苗族艺术:银饰、服饰、苗绣、蜡染;布依族艺术:织锦、枫香染、傩戏等;有丰富的图腾文化,信奉万物有灵,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这些丰富的原生态民族艺术资源为牙舟陶创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

三、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新设计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牙舟陶创新设计路径。牙舟陶古老的传统手工业要发展就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断研发新的产品适应新时期市场导向,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新需求。牙舟陶在老辈手艺人中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尝试,对生产工艺技术的更新、生产泥料的改良创新提高陶瓷产品性能、新釉料的研发增加产品的新面貌等。上世纪中后期贵州本土美术家尝试把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与以往牙舟陶作为生活用陶少装饰的朴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也开拓了牙舟美术陶新领域,开创了牙舟陶设计创新的新路径,给牙舟陶在艺术界带来了很好的声誉。给日渐式微的老手艺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让牙舟陶民间艺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为牙舟陶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二)厚实牙舟陶设计文化底蕴。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底蕴的沉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六百余年前自江西制陶技艺的传入,一经落地牙舟,牙舟陶文化的根就深深扎入这块神秘的充满多民族文化奇葩的大地,为牙舟陶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历经数十代手艺人的积淀形成了牙舟陶今天造型质朴、粗狂、神秘、色调古雅、瑰丽多姿中国民间十大名陶之一赞誉。时代虽在发展,人们的审美和物质需求也变得多元并存,但牙舟陶要抵御外界的浮躁不随波逐流,扎根于故土牢牢抓住黔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门类繁多,审美情趣独特的这个宝藏,不断深入地把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三)提升牙舟陶民族品牌形象。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越发体会到“民族的即世界的”分量。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奢侈品牌等都到贵州来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提升产品艺术性,塑造品牌形象。牙舟陶作为贵州本土民间名陶,如何在市场化中求得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意识,秉持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不断彰显放大,才能打造牙舟陶品牌核心竞争力。这个文化基因就是牙舟陶生长于斯的黔南大地民族文化养分。优秀的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内涵与牙舟陶创作巧妙结合,牙舟陶造型中民族图案的融合,民族造型语言的借鉴,民族美学意趣的诠释,很好地展现了民族审美格调,使牙舟陶产品识别度得到提升,对外塑造独特的民族品牌形象。(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政府和学界都在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成熟与深入,特别是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为我国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路线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经历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到“活态化生产性传承创新动态保护”相结合的过程。牙舟陶作为生活用陶及工艺性美术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变迁经历过产业繁荣、式微的更替,但其一直未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舞台。其中重要因素便是牙舟陶的创作从未抛弃其赖以生存的黔南地域文化和人们生活审美意趣。新时代语境下,只要把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置身于其孕育生长的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断寻求滋养发展的养分,结合地区民族元素融合设计,古老的牙舟陶艺术将在创新中得到活态化传承。

四、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新设计的现状及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