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科普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9 16:07:20

茶文化科普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1

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茶文化可以扩大茶产品的销售传播渠道,可以推动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可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产业等。在国内有很多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茶马古道”,一千多年来,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今,古道已成为一种精神与文明的象征,这种古道文化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黑茶热,推动了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西湖龙井,品质上乘,但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赋予了其更高的附加值。安溪铁观音,畅销全国,得益于多年开展的茶文化宣传活动,让安溪县从有名的贫困县向全国经济百强县华丽转变。

2茶文化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实例

2.1茶文化发展对三江县茶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山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据报道,2013年三江县共有5万多农户30多万人种植茶叶,茶园总面积达9867hm2,年产干茶10500t,总产值10.1亿元,茶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茶园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3]。三江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当地茶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三江县政府意识到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宣传三江茶文化:将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特色的侗族文化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以“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为载体,把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侗族风情与茶文化结合,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侗民俗文化品牌提升三江茶叶品牌[4];举办“三江春”等茶文化节,展示茶叶产品、茶叶加工设备,组织百名侗妹手工炒茶、打油茶,万名游客在风雨桥上品尝茶叶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地特色茶文化。三江县通过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好地向外界宣传、推介三江茶叶,提高了三江茶叶的知名度,拓宽了茶叶市场。

2.2茶文化对六堡茶发展的推动作用

广西六堡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品质及保健作用独特,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成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文化内涵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挖掘整理宣传,仅有东南亚、粤港澳、广西和国内极少数消费者对六堡茶有所了解[5],严重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导致梧州长期存在茶园稀少、茶产量低、六堡茶制作出现断层的现象,甚至一度沦落为边缘的“夕阳产业”。到2002年,广西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2家,产量不足1000t,产值不足2000万元,内需市场低迷,65%的产品供出口[6]。2004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把六堡茶培育为梧州重要支柱农业产业。同时,有关六堡茶的文化也逐渐被重视挖掘宣传,政府和企业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文化节,六堡茶品茶、斗茶赛,相关的摄影、诗歌大赛,大力挖掘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六堡茶魅力。此外,越来越多介绍六堡茶的书籍《中国六堡茶》、《六堡茶文萃》、《六堡茶》等也出版发行。六堡茶茶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极大地推广了六堡茶,提高了六堡茶的知名度,迅速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六堡茶的价格稳步上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销售已从2003年以前的几乎空白拓展到2012年的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7]。截至2012年12月,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共有38家,六堡茶年总产量达到了8500t,产值超8.5亿元[8]。据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仅次于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六堡茶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这与茶文化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3茶文化旅游推动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的发展

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位于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内,该园将茶叶科学、茶文化与旅游、经营相结合,以游览、科技示范、休闲、品茶为主题,开展茶文化旅游。园内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建设,设置有“二园”和“五厅一台”(茶树品种园和茶叶高产示范园,茶叶加工厅、科普厅、茶史陆羽厅、茶艺品茶厅、产品展示厅及了望台),以一个别致的窗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现代茶业。作为全新的桂林特色旅游产品、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至2007年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0万多人次;至2006年底,旅游者购买茶叶、茶制品、茶具等销售额共4800多万元[9],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茶文化与茶产业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广西的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2.4茶文化旅游带动七仙峰茶场的发展

阳朔七仙峰茶场位于旅游名县桂林阳朔县城北十余里的山区,是著名歌剧《刘三姐》“采茶歌”的拍摄场地。茶场景区开设有茶叶科普区、产品展示区、制茶体验区、茶叶品尝区等,游客在景区里,除可以尽情游览优美的茶园景色外,还可以亲自采茶制茶,体验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品尝亲手加工的茶叶,品尝用茶叶烹调的各种美食,享受茶文化的乐趣。目前茶场已发展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荣获广西第一批“新乐茶休闲游”新线路景点,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集观光、餐饮、住宿、采茶、茶艺表演、品茶购物为一体[10]。据李良活、陈新强报道[11],七仙峰茶场景区2010年春开始运营旅游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达53000多人次,游客以桂林市与附近城镇的年轻人为主,还有部分是前来阳朔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茶场2012年茶叶产量15000多kg,景区内销售量就占了60%,每公斤平均售价250元以上,茶叶销售收入450多万元。

3加快广西茶文化的建设步伐,推动广西茶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突出,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要充分重视挖掘整理具有广西特色的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精神,借文化打造品牌,提高广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广西茶产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3.1提高意识,做好规划

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茶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茶文化赋予茶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茶文化的发展已成为茶产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广西茶行业要抓住机遇,提高意识,把广西茶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到广西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拿出切实可行的详细方案,让茶文化更好地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

3.2加强茶文化的挖掘宣扬力度

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吕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产[12],应充分重视广西茶史资料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六堡茶、南山白毛茶、西山茶、凌云白毫茶、茉莉花茶等文化的研究,形成本土特色茶文化,使广西茶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地注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定期举办茶歌、茶联、茶书画、茶摄影创作等比赛,举办茶文化节、茶事活动;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适时邀请茶文化专家做相关报告,交流广西茶文化、茶产业经济的经验,探讨发展之路,等等,积极传播、宣扬广西茶文化,使广西的茶产品打上文化的烙印,走向全国市场。

3.3加强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

广西茶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品牌少,茶叶“有品无牌”,导致广西茶叶价值低,知名度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广西的茶叶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吸引民众的永恒魅力。因此,加强广西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以茶文化建设来支撑茶叶品牌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叶企业要挖掘、提炼与总结茶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与提升,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茶叶生产、茶产品中,打造特色,以优秀的茶文化来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推动茶企的经济发展。

3.4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2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树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风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说法,自古至今深受国人喜爱,茶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脱离,故而农业观光旅游日益兴起。

1观光茶园的简介

在农业观光旅游兴盛的潮流中,作为茶业新发展的观光茶园应运而生。观光茶园以传统的茶田为景观基础,满足茶叶种植的生产功能,并从形式与色彩上给人传播景观的美感,是一种强调景观视觉审美体验,在参与茶叶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以及文化传承的农业景观类型。这样新型的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对茶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利用与发展,有效的调整了传统茶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茶园有如下几点特性:1.1生产体验性茶叶生产是茶园的基本功能,观光茶园在传统的茶树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强调可参与性,可以让人们体会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动,并从中获得农耕劳作的乐趣,拉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1.2景观观赏性茶园的选址通常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工的规划与设计,使得茶园更有艺术观赏性,形成独特的茶园景观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发展条件。1.3休闲娱乐性观光茶园伴随农业旅游发展而来,在茶文化体验的同时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等的综合旅游功能。可以让游客感受田园气息,从农田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中回归自然的质朴愿望。1.4文化教育性观光茶园让人们享受茶园景观风光之余,还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的体现。通过观光茶园可以学习到跟茶相关的知识,了解茶艺、茶道等茶文化艺术,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到传播与弘扬的促进作用。1.5生态可持续性观光茶园在常规的茶叶种植以外,重视整体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观光茶园有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并且农业观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观光茶园的景观营造是基于景观设计的要素来完成的。艺术的对茶园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借助科学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运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对茶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终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观光茶园景观环境。2.1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2.1.1地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响着观光茶园景观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与空间感受。由于茶叶种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园多选择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地形变化丰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园之选,有着自身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只需对不理想的部分进行改造,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设计观光景观。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势造景,依附自然山体营造优美的观景区。相对平坦的地势则适合做功能性的景观节点,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等。在对地形改造设计时尊重场地条件,以“师法自然”的态度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构成景观空间,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组织茶园排水,还可以考虑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因素来创造茶园局地小气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常与地形结合构成景观空间,营造出景观的生机活力与美感,观光茶园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多元化的选择。茶树从尺寸上来划分可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三类,设计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高度来配置茶树品种,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并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对土壤资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种植一定面积的防护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气茶树冻害的发生。从景观效果上讲,也可以达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护林有效的划分空间,控制了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尽收眼底。茶树间可以套种经济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树、李树、柿树、橡胶树等,在视觉上制造出景观高差变化,也能增加农耕体验乐趣。茶田边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最常见的是结合豆科植物种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类就是种植油菜花等观花农作物,提升观光茶园的景观效果。2.1.3水体“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会使茶园景色更加灵动活力,并且充满文人气质的山水画意情怀。茶园水景的设计可以增添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还可以从实际功能上做到对局地小气候的温度调节,削减噪音、延伸空间感的作用。对于观光茶园水景的营造可以从水体的形态利用类型考虑。平静开阔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体面积则不宜过大,水体中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水生植物。在景观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将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穿插设计,局部可以采用栈桥、亭榭的形式,注意水体倒影的特性,与茶田可产生呼应关系。对于流动的水体设计可以结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汇水处设计景观,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将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组织的排出,溪流两侧以自然边界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设计景观叠水丰富景观空间。2.2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类型的景观,观光茶园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设景观物质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游客在观光茶园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观光茶园景观的人文要素具体体现在建筑构筑物、景观道路与铺装、景观小品三个方面。2.2.1建筑构筑物观光茶园的建筑构筑物以服务性的公共建筑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作为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因此设计时就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建筑特色,体现与观光茶园主题的统一性。在水榭茶轩、林间茶室等观光茶园的小型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关系,构筑物从形态与细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体现观光茶园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乡土建筑材料,从实际上做到绿色生态设计。由于观光茶园具有的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观光茶园内可以考虑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参考当地的建筑形式结合观光茶园特色,让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园乡土风情。2.2.2园路、铺装园路是观光茶园交通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次干道与景观步道,当茶园坡度大于8%时考虑以台阶的形式处理。观光茶园的主干道设计主要起引导与集散的作用,需要连接观光茶园的各个主要功能片区,道路宽度设计在5-8m,考虑为车行道。次干道道路宽度设计为2.5-5m,主要为游客进一步游览茶园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层次的观光茶园游园步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2-2m,设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道路设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步道、台阶、汀步、桥廊虚实变换,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园内的铺装建议多采用质朴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砾石、草木等,在铺装题材上可以选用与传统茶文化有关的元素符号,以增加观光茶园的文化氛围。2.2.3景观小品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是表现茶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光茶园内的雕塑、文化景墙等景观小品来体现茶诗歌赋、茶事名人、历史故事等,使得观光茶园景观在精神层面上能与游客有所互动,增加景观文化性的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在观光茶园的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基础小品设施样式设计时也应当融入茶元素,体现观光茶园的主题性。

3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注重观光茶园景观的形式美观光茶园景观以农业茶田为基础景观元素,将茶田生产特色与自然景观因素结合起来,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塑造了极具形式的景观美感。根据茶树的种植生长特性,茶田多以带状为单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势规则排列,在形态上组成曲线式、规整式等,形成连续、重复、渐变的茶田节奏韵律美感。在茶田与其他林木的组合中,高低的对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增添了景观的空间动感。在色彩上,大面积种植的茶树决定了景观绿色的基调,茶田边缘的暖黄色调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适当的调剂观光茶园的景观颜色。此外,对于植物颜色的丰富可以采取点状装饰的方法,可以种植一些具有季节色彩变化的观赏性树木,如樱花、杜鹃、枫树、银杏等,使得观光茶园的景观四季不同,各有所赏,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观光茶园景观效果。3.2思考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性建设观光茶园景观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性。茶文化的传播是观光茶园景观发展的精神层面升华,对于茶文化元素在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设计手段。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传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开展,如举行传统茶文化节、采茶节等。此外,还可以思考延展观光茶园的景观茶文化体现方式:一是提炼茶文化符号,从图像形式上应用于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中;二是从传统茶文化本身入手,结合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茶事文化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三是将传统茶文化体现在观光茶园的体验活动中,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长久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都有着一种向往之情,面对现代城市发展土地紧缺的情况,观光茶园景观的发展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多样的景观体验,同时也让茶园实现了生产与景观功能的促进发展,是一种健康的观光农业景观发展模式,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满宁 徐 瑞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3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树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风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说法,自古至今深受国人喜爱,茶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脱离,故而农业观光旅游日益兴起。

1观光茶园的简介

在农业观光旅游兴盛的潮流中,作为茶业新发展的观光茶园应运而生。观光茶园以传统的茶田为景观基础,满足茶叶种植的生产功能,并从形式与色彩上给人传播景观的美感,是一种强调景观视觉审美体验,在参与茶叶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以及文化传承的农业景观类型。这样新型的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对茶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利用与发展,有效的调整了传统茶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茶园有如下几点特性:

1.1生产体验性

茶叶生产是茶园的基本功能,观光茶园在传统的茶树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强调可参与性,可以让人们体会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动,并从中获得农耕劳作的乐趣,拉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1.2景观观赏性

茶园的选址通常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工的规划与设计,使得茶园更有艺术观赏性,形成独特的茶园景观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发展条件。

1.3休闲娱乐性

观光茶园伴随农业旅游发展而来,在茶文化体验的同时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等的综合旅游功能。可以让游客感受田园气息,从农田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中回归自然的质朴愿望。

1.4文化教育性

观光茶园让人们享受茶园景观风光之余,还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的体现。通过观光茶园可以学习到跟茶相关的知识,了解茶艺、茶道等茶文化艺术,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到传播与弘扬的促进作用。1.5生态可持续性观光茶园在常规的茶叶种植以外,重视整体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观光茶园有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并且农业观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观光茶园的景观营造是基于景观设计的要素来完成的。艺术的对茶园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借助科学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运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对茶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终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观光茶园景观环境。

2.1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

2.1.1地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响着观光茶园景观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与空间感受。由于茶叶种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园多选择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地形变化丰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园之选,有着自身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只需对不理想的部分进行改造,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设计观光景观。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势造景,依附自然山体营造优美的观景区。相对平坦的地势则适合做功能性的景观节点,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等。在对地形改造设计时尊重场地条件,以“师法自然”的态度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构成景观空间,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组织茶园排水,还可以考虑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因素来创造茶园局地小气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常与地形结合构成景观空间,营造出景观的生机活力与美感,观光茶园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多元化的选择。茶树从尺寸上来划分可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三类,设计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高度来配置茶树品种,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并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对土壤资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种植一定面积的防护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气茶树冻害的发生。从景观效果上讲,也可以达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护林有效的划分空间,控制了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尽收眼底。茶树间可以套种经济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树、李树、柿树、橡胶树等,在视觉上制造出景观高差变化,也能增加农耕体验乐趣。茶田边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最常见的是结合豆科植物种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类就是种植油菜花等观花农作物,提升观光茶园的景观效果。2.1.3水体“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会使茶园景色更加灵动活力,并且充满文人气质的山水画意情怀。茶园水景的设计可以增添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还可以从实际功能上做到对局地小气候的温度调节,削减噪音、延伸空间感的作用。对于观光茶园水景的营造可以从水体的形态利用类型考虑。平静开阔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体面积则不宜过大,水体中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水生植物。在景观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将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穿插设计,局部可以采用栈桥、亭榭的形式,注意水体倒影的特性,与茶田可产生呼应关系。对于流动的水体设计可以结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汇水处设计景观,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将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组织的排出,溪流两侧以自然边界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设计景观叠水丰富景观空间。

2.2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

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类型的景观,观光茶园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设景观物质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游客在观光茶园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观光茶园景观的人文要素具体体现在建筑构筑物、景观道路与铺装、景观小品三个方面。2.2.1建筑构筑物观光茶园的建筑构筑物以服务性的公共建筑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作为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因此设计时就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建筑特色,体现与观光茶园主题的统一性。在水榭茶轩、林间茶室等观光茶园的小型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关系,构筑物从形态与细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体现观光茶园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乡土建筑材料,从实际上做到绿色生态设计。由于观光茶园具有的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观光茶园内可以考虑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参考当地的建筑形式结合观光茶园特色,让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园乡土风情。2.2.2园路、铺装园路是观光茶园交通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次干道与景观步道,当茶园坡度大于8%时考虑以台阶的形式处理。观光茶园的主干道设计主要起引导与集散的作用,需要连接观光茶园的各个主要功能片区,道路宽度设计在5-8m,考虑为车行道。次干道道路宽度设计为2.5-5m,主要为游客进一步游览茶园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层次的观光茶园游园步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2-2m,设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道路设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步道、台阶、汀步、桥廊虚实变换,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园内的铺装建议多采用质朴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砾石、草木等,在铺装题材上可以选用与传统茶文化有关的元素符号,以增加观光茶园的文化氛围。2.2.3景观小品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是表现茶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光茶园内的雕塑、文化景墙等景观小品来体现茶诗歌赋、茶事名人、历史故事等,使得观光茶园景观在精神层面上能与游客有所互动,增加景观文化性的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在观光茶园的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基础小品设施样式设计时也应当融入茶元素,体现观光茶园的主题性。

3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注重观光茶园景观的形式美

观光茶园景观以农业茶田为基础景观元素,将茶田生产特色与自然景观因素结合起来,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塑造了极具形式的景观美感。根据茶树的种植生长特性,茶田多以带状为单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势规则排列,在形态上组成曲线式、规整式等,形成连续、重复、渐变的茶田节奏韵律美感。在茶田与其他林木的组合中,高低的对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增添了景观的空间动感。在色彩上,大面积种植的茶树决定了景观绿色的基调,茶田边缘的暖黄色调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适当的调剂观光茶园的景观颜色。此外,对于植物颜色的丰富可以采取点状装饰的方法,可以种植一些具有季节色彩变化的观赏性树木,如樱花、杜鹃、枫树、银杏等,使得观光茶园的景观四季不同,各有所赏,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观光茶园景观效果。

3.2思考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性建设

观光茶园景观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性。茶文化的传播是观光茶园景观发展的精神层面升华,对于茶文化元素在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设计手段。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传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开展,如举行传统茶文化节、采茶节等。此外,还可以思考延展观光茶园的景观茶文化体现方式:一是提炼茶文化符号,从图像形式上应用于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中;二是从传统茶文化本身入手,结合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茶事文化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三是将传统茶文化体现在观光茶园的体验活动中,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长久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都有着一种向往之情,面对现代城市发展土地紧缺的情况,观光茶园景观的发展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多样的景观体验,同时也让茶园实现了生产与景观功能的促进发展,是一种健康的观光农业景观发展模式,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满宁 徐瑞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4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以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为依托,组织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沿茶产业链延伸涉及的茶业相关领域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非遗资源,实现茶文化课程的系统化、系列化,为茶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保障。(一)组建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涉及沿茶产业链方面的种植、加工、展示、包装、环境设计等各个领域,为确保各个领域的课程能有机呈现,把握资源库各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传承性的要求,项目主持单位采用柔性聘请、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由全国茶叶学科组专家、茶业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茶艺高手以及部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团队。并根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推广的不同需要,成立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团队、非遗茶制作技艺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团队、创新创业资源开发团队、茶文化思政微课程团队、中华茶文化传播等六大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质量。通过不断挖掘茶业各行各业大师融入课程建设团队,使传统的大师个体、孤立、封闭的传承活动成为团队、合作、开放的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资源库课程在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性”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技艺传承模式改革。(二)基于“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目标,规划“五库、一馆、二中心”的资源结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为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从课程资源上既要有茶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资源库在专业层面的定位。又要有非遗以民俗层面的茶技、茶艺研究和展示,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要对接职业技能证书的改革,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的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推动茶技艺文化、茶事活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规划了“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架构。1.五库: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资源的主体。茶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包括茶树栽培与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内容(包含行业发展、专业调研、名企文化、专业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技能竞赛等)、课程体系、培养方案、1+X证书标准、课程标准等,并建立两个专业对应的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专业课程建设紧贴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按照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茶叶+”理念,重构课程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茶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资源库:一方面,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技艺中选取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项目,从茶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开发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建设16个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叶加工技艺的项目化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非遗传承人叙说历史)、传承人物、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层面,制作技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制作技艺)、展示艺术的技艺技能层面,著名企业、营销创业的创业创新层面等三个层面15个典型茶文化非遗项目进行资源重构,使非遗课程资源构建成为专业课程。以茶叶为例,包括了茶人、茶史、茶事、茶语、茶技、茶艺、茶品、茶企等8个方面的知识技能点,通过非遗项目化课程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性与科普性。另一方面,选取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华茶器(钦州坭兴陶、宜兴紫砂等)项目,聘请茶器制作传承人,开发茶器设计、制作、鉴赏等课程资源3门,让学习者了解掌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茶器制作技艺和所蕴含的文化,后续还将更新拓展到10个典型茶器。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从优秀的民间、民俗茶事活动中,选取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苗族油茶、客家擂茶、长嘴壶等,开发《中华黑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长嘴壶茶艺》《中华茶艺》《中华茶器•坭兴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客家擂茶》《中华茶馆》《白族三道茶》等一批突出茶业产业特色、符合系统规范的民俗茶艺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服务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培养学习者民族文化感情、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一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收集在茶业产业链上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二是从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选取优秀案例;三是从成功的茶业品牌策划、包装设计选取优秀案例等,共同组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茶人、茶技、茶事等8个维度挖掘中国茶先进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融入茶文化的德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开发茶文化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以茶文化“和、敬、清、美”的精神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一馆:中华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指导下,与线下的茶博馆实体相呼应建设网上茶博馆,开发系列非遗茶技艺、茶文化视频、微课等系统性资源,并配以同声解说,以虚拟漫游的方式,展示茶史、茶人、茶技、茶艺、茶器、茶企、茶语、茶品以及一带一路、茶船古道的茶文化等,同时利用网上茶博馆和实体茶博馆平台,开设茶文化讲坛、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传播茶文化。3.二中心:服务于“1+X”证书和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一是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1+X”证书,建立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师等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资源,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率先在联建联院校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二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精华建设中华茶文化国际化交流课程资源中心。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如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开辟了“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为不断唤起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从非遗项目课程以及茶文化经典活动、名人轶事等课程中,挑选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项目,如著名的中华绿茶、西湖龙井、在东南亚较为流行的中华黑茶、六堡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曲水茶宴等茶事活动和中华长嘴壶表演技艺等,开发中英版本、东盟小语种版本等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国际展之职教联展、孔子学院等载体进行交流传播,用于国际留学生学习中华茶艺,了解中华茶文化,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向东盟乃至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三、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一)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实施知识点重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建设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基于智慧职教及职教云学习平台,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学生、行企员工、社会学习者、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用户的需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对各类课程知识点进行系列化、碎片化处理和重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经过碎片化处理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形式进行呈现,形成“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方便教师及培训师自助组课,在线评测。体系化:针对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课程知识点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非遗茶叶制作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等共48门课程8500个颗粒化资源,对茶人、茶叶、茶艺、茶器、茶包装、茶馆、茶膳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满足了多方学习者的需要。结构化: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并充分考虑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课等形式分化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呈现,同时保证课程依然形成体系,知识点具备教学科学性、逻辑性、关联性强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效果。科学性:课程内容进行层级结构化分析,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联,按照课程本身的科学性进行设计和安排,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用性:知识点呈现的前后顺序是合理的,学习者能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的学习具有实用价值。(二)基于学习的完整性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根据茶类专业核心课程、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茶文化课程思政等不同课程库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规划,规定不同类别课程进行内容设置,安排相应的配套资源,并设置教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测试要求。同时针对公选课、素质拓展自学课等不同课程使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自动评分、教师评分、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方便课程的开展实施。(三)基于能学辅教的功能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是为辅教辅学而开发,以能学、够用为前提,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对象予以拓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中华茶文化课程团队深入挖掘各个课程库课程建设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资源呈现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将单一的课程结构变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分门别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或个体学员主动性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按照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的资源。能较好满足学校的学习者和教师使用。其次是为满足其他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所准备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颗粒资源构成,主要有普通的文本资源,辅助的图片图形资源、微课视频资源、动画和交互课件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整理汇总,建立逻辑联系,将各个课程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沟通,可以有效针对技能学习点进行展现,有助于重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四)深度融合教改成果,开发系统性结构化课程。一是基于课程思政要求,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挖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茶文化优秀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示中华优秀的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知茶、懂茶、赏茶,在学习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基于课程茶文化传承创新及融合发展要求,把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深化与联建的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制茶及茶艺大师合发,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茶文化融合发展成果及案例融入到课程的内容之中,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三是依托“茶树栽培与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共推课堂革命。将“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标准、校企双元教材及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

四、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一)创新性以“茶”产业延伸为逻辑,构建了“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系统性课程。中华非遗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性问题。中华茶文化资源库项目组提出沿茶产业“加工-展示-包装-茶商业环境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在构建非遗项目课程系统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二)以课程为载体,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沿茶产业链各环节零碎、沉寂的非遗文化资源,并融入行业企业在沿茶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中华茶文化这样一个适应茶业文化遗产传承、连续、稳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平台进行传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三)课程建设融合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容,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者系统科学的培养。为更好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并容纳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资源库作为载体来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教育,改变沿茶产业非遗文化家庭传承、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学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模式,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利环境,培养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后继者。

五、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成效初显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经过了3年的建设,构建了以“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线,沿茶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框架,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总数达到4000多个,注册用户12000多人,能学辅教效果明显。在已建成资源中,7个经典茶文化资源翻译为中英版本,面向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留学生、交流生、茶叶科技人员、干部等开展茶文化体验和培训活动达700多人次,较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联建院校对接对口扶贫的产茶贫困县,组织茶业合作社和茶企员工在线学习茶叶非遗传统生产、制作技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有效服务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服务了乡村振兴。

六、结束语:任重而道远

2019年,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重要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促进形成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茶产业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伟赞.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与应用浅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4):116-118.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5

关键词: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径山

杭州市余杭区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乡村休闲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余杭区积极开发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融合农业与旅游业资源,创新要素利用方式,打造多业态复合型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依托径山茶产业资源,开发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2017年获评全国首批部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浙江经验”和“余杭样板”。

1茶旅融合的基础条件

1.1大径山的生态优势。大径山区块包括余杭区百丈镇、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和鸬鸟镇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覆盖余杭西北山区大片山地,全区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多分布于此。大径山区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植被茂盛,山绿水清,生态环境清幽。同时,该地处于北纬30°最佳绿茶生产带,山岭高耸,神木参天,土壤pH值偏酸性又富含矿物质,春季多雾,是我国名优绿茶种植的最适生态区。1.2径山茶产业发展沿革。径山茶自1978年恢复创新以来屡创佳绩。1979年径山茶首次参加浙江省名茶评比,获全省第一名;1982年获“省级名茶证书”,确立了余杭径山茶的名茶地位;1998年成立径山茶行业协会后,实行“六统一”行业管理模式,即统一基地认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市场营销、统一行业监督,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径山茶的品质,提升了径山茶的品牌价值,同时也弘扬了径山茶的文化价值。迄今,径山茶已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十大名茶、北京奥运会接待用茶、世博会礼品茶、浙江省区域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百余项荣誉。2019年径山茶产量达8000余t,产值9.1亿元。从最新的《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获悉,径山茶品牌价值达25.1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经济效益名列全省前茅,已成为浙江省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1.3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余杭区共接待游客2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1.23亿元。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以禅茶文化、茶圣节等为依托,生产总值超15亿元。2019年余杭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83.47亿元,同比增长22.6%。同时,在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新业态,全年申报民宿重点培育村6个,评定区级特色和精品民宿68户。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0.50亿元,同比增长25%。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茶旅融合模式分析

2.1其他地区茶旅融合模式。国内优质茶叶分布广泛,多地盛产名茶。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福建省安溪县开发3种茶旅产业融合模式,一是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的经验,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建设休闲茶庄园;二是在茶学中融合宗教、陶瓷等文化,开发茶文化创意园;三是在茶园附近建设特色民宿、打造宜居山村,开发民宿旅游模式[1]。四川省万源市打造以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业态为一体的茶都模式[2]。陕西省汉中地区开发集茶食品尝、民宿休闲、观光旅游、娱乐消遣于一体的全流程茶旅模式[3]。贵州省安顺市结合当地民歌等文化遗产,着力开发小锅茶文创产品,打造文化体验园[4]。2.2大径山茶旅融合模式特色。茶旅融合模式发展的核心是“文化+产业”。大径山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唐朝法钦禅师在此开创了禅茶文化,茶圣陆羽在此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同时,大径山也是日本临济宗之祖庭和日本茶道之源,已成为中日茶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大径山茶旅融合模式呈三大特色。一是夯实茶产业基础。在“六统一”行业管理模式施行、优良品种选育保护和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径山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一全产业链的扶持政策,将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更有力的举措做好“种茶、做茶、卖茶、讲茶”的文章,推动余杭径山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挖掘弘扬禅茶文化。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发茶圣陆羽旅游IP,举办茶圣节、茶王赛、茶宴等,推介精致的禅茶特色文创产品、精品旅游路线,展示大径山旅游特色和人情风貌,丰富杭州文化旅游产品,扩大千年禅茶文化影响力。三是整村推进茶旅融合。在径山村建设“禅茶第一村”项目,依托一批别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径山茶炒制技艺大师工作室等载体,打造集休闲康养、茶产品深加工、茶文化开发、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茶产业旅游文化村,配套建设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对外开放径山客历史名人馆,吸引更多的人因茶访村、因茶识村、因茶恋村。

3大径山茶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用品种保护意识。由于历史原因,径山茶的专用品种选育工作直到2012年才开始。在行业内径山茶普遍存在产量偏低和品质差异大的问题,这都不利于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品质管控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径山茶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亟须从核心品种入手,提高品质,选育优质高产的径山茶专用品种来满足发展需求。目前已在径山、黄湖建成总面积0.33hm2的种质资源圃2个,径山茶专用品种试种基地1个,径山1号、径山2号已完成新品种保护授权,可在2020年完成品种登记,实现径山茶专用品种零的突破。3.2推介力度不够。近年大径山旅游的主打产品是双溪漂流、径山寺、径山花海等,虽已形成一些人气和知名度,但景点间各自为政,并未产生抱团取暖、串珠成链的效应。因此,建议余杭文旅局、区内外旅游公司在规划和推介路线时,可考虑设置各景点间的因果关系,开展茶旅工作,从茶的开采、加工、品尝、营销、茶宴到科普等各阶段深挖对接旅游资源,做好主流媒体的市场推广,让大径山的茶旅四季皆可成行,时时皆有所得。3.3缺乏文旅相关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是由国有公司控股子公司运营的径山花海、陆羽泉文化主题公园等景点,虽然在景区项目内容设计上投入大,但缺乏新意,与其他地区景点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非季节性的景观游客较多,季节性较强的景观游客反而少,且游客回头率不高,运营水平亟待加强。另一方面,目前大径山地区茶旅融合主要依托民宿(农家乐),经营人员多为村民和茶农,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对消费者心理把握不准确,对新兴营销方式不熟悉,对市场风向转化不敏感,深挖当地禅茶文化资源力度不够,游客的茶文化体验感欠缺。

4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4.1做优产地旅游环境。旅游的基础是便利的路网交通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余杭区依托路网系统建设,扩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依托景观节点建设和村庄整治,重点提升村容村貌,以点带面,将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融入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茶旅融合发展打好基础。4.2激发闲置资源活力。一是推动制度创新。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落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出有针对性的农业综合保险政策,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素交易模式,唤醒资源、资金、资产等要素活力,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及其宅基地等以资产形式入股,参与农旅项目开发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4.3促进精准招商服务。把握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数字经济等优势,扩大招才引智,吸引资本共同开发大径山区块的农业与文创融合、农业与康养融合等项目,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做好可行性评估,在人才与项目落地后,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和配套奖励工作,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许艺娜,吴娜培,周鹭岚.乡村产业振兴视阈下安溪县茶旅产业融合模式及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7):110-111.

[2]张洪瑞.茶叶变茶业茶区变景区四川省万源市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子记[J].经营管理者,2019(11):36-37.

[3]刘剑云,吕锋,刘懿,等.汉中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19,7(10):68-70.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6

关键词:博物馆;茶文化;宣传

博物馆作为宣传中国茶叶文化的一个主要端口,同时也是目前对外宣传茶文化的主要媒介之一。199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湛江市和杭州共同建造的国家专业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正式开放,该博物馆自开放以来,为茶叶文化宣传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茶叶博物馆简介

中国茶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对茶叶文化自身特点以及群众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地研究,决定从茶叶历史,产业制备工艺,饮茶用具以及饮茶习俗等角度,生动描绘了中国茶文明发展史。从宏观层面来看,博物馆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收藏,研究和教育,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机构,参观茶展之后,观众可以学习很多茶知识和茶文化。除主题展览外,茶叶博物馆还针对不同阶层的人们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并以体验教育和展览教育等多种形式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2宣传茶文化的重要意义

2.1学生教育方面。从教育方面来看,茶叶博物馆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中小学生通过参观茶叶博物馆,提升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归属感,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多年来,利用茶叶博物馆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一直是教育从业人员的共识。博物馆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2006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将注意力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将活动主题定为“博物馆和青年”。长期以来,茶博会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教育,并在特殊儿童的心中种植了茶文化的种子。使儿童学习课本之外的丰富知识,是进行高质量教育的先决条件,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2.2成人教育方面。2.2.1对茶农进行帮扶。博物馆一方面要应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还要为社会提供服务,要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为工作基本原则。茶文化植根于农村,想要确保茶叶行业稳定发展,茶农需要获取新知识。为了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并使茶文化更接近公众,茶博物馆需要与茶村形成更为紧密地联系,借助博物馆向农村地区传播有关茶叶种植、制备以及销售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茶农技能,并创造新的茶叶文化。例如双凤村,作为西湖淡茶的起源地,许多茶农在种植茶的同时,还开设了茶馆,当地街道办事处和茶馆经过协商,共同组织了农家茶艺教育班,以免费培训的方式帮助当地茶农提升技能水平。2.2.2丰富群众业余生活。2009年,茶叶博物馆学茶中心向公众开放,其中周日茶文化教室是其主要活动项目之一。每个星期六下午2点,著名的茶业专家学者讨论茶文化,借助这种方式突破以往的学术框架,同时邀请资深茶客户和茶爱好者免费听讲座,让茶迷们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让茶迷们学会如何餐桌布置,自制花草茶以及挑选饮茶用的紫砂壶,这些项目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2.3国际宣传方面。茶文化的魅力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海外朋友的目光。通过参观常设茶文化展览,参观各个茶园以及购买介绍茶文化的相关书籍、音影资料,大多数游客对中国茶文化有很好的了解。但是,也有外国观众对茶文化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茶文化的知识,甚至想学习中国茶的酿造,茶道表演等。为了满足这些外国特殊观众的需求,发起了“茶博览”活动。此项活动包括了观看茶艺表演、传授茶文化、讲述茶知识等项目,同时还根据茶种类的不同,分别开设了西湖龙井体验,乌龙茶体验以及极具中国文人特色的斗茶体验。借助互动体验,外国游客对于茶文化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以至于将自己学到的茶艺表演带到了其所在的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的目的。此外,茶博会与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开展深度交流,借助这些交流和教育活动,更多的热爱中国文化的国际朋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实现中国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并使中国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3博物馆在宣传茶文化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趋势下,有必要积极促进和加强中国茶文化传播力度,从宏观层面来看,需要以博物馆为基础,引领茶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目前,茶博会基本形成了双峰展区,龙井展区和互联网展区“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个展区各具特色,其中双峰展区的主体为一个大展示厅,主要负责展示着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变化过程。龙井展区的主要功能是为群众提供体验服务,博物馆在该区域内设置了各种互动体验项目,群众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茶文化的人群(中小学生、外国游客等),也是一种很好的启蒙。而互联网展区则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利用LED县食品、烟幕、水幕等形式,增强茶文化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感,通过新颖奇妙的感官体验,激发其对于茶文化的兴趣,以此来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标,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富含高科技的宣传方式与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知识的途径存在很大不同,能够让青少年反复进馆体验、学习,为培养新一代茶文化爱好者提供基础。

4博物馆弘扬茶文化具体方式

4.1巧用互联网技术。目前,新媒体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新媒体传播的频率与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博物馆应该紧随时展趋势,积极摸索“互联网+”茶文化传播模式。一方面要对博物馆官网、官方QQ群以及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积极有效地维护与更新;另一方面要尝试探索全新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例如构建“中国茶叶博物馆”微信服务号以及“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学堂”公众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发博物馆专属App,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茶叶博物馆文化宣传矩阵,并尝试与其他元素进行融合,落实“茶+N”发展策略。4.2加强与茶企合作。在经济高速发展宏观背景下,要注重茶产业品牌化,促进产业标准的建立,对该产业未来发展方式与渠道进行优化,加强基于新媒体的交流,将茶产业品牌化作为提升茶文化宣传力度的主要工作目标,“中国茶品牌馆”是由中国浙江大学茶博会和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发起,旨在展示不同地区的优秀产业企业,同时开设了品牌品鉴区域,通过免费品尝以及全方位介绍,向群众输出品牌知识。同时,中国茶博会每年根据品牌差异举办个性化主题推广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和推广优秀茶品牌,提高宣传效果,实现博物馆与企业的联合实力,为打造茶叶行业品牌做好铺垫。4.3注重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今,中国国际茶叶文化研究会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已经成为宣传中华茶文化、促进浓茶产业建设的关键力量。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茶叶拍卖交易公司等部门经过积极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一共组建了“兴文强茶联盟”。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茶文化宣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兴文强茶业联盟”的成员,在不懈努力下,茶博会将与其他9个单位开展各式各样的合作,团结联盟的力量,振兴茶文化,共同促进茶业健康发展。从与美术馆和相关机构的紧密合作和互补优势层面出发,茶博会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学术研究合作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茶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率。此外,还通过定期举办茶艺技术竞赛以及茶文化交流会等方式,对茶艺人进行全方位支持,并尝试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茶文化宣传广度与深度,以此来达到“促进茶消费、激活茶产业、推广茶文化”的总目标。同时,茶叶博物馆还积极参与同盟活动,聚集同盟力量,实现同盟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为中国茶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4深挖与旅游业的内在关联。杭州被称之为“茶城”,同时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湖龙井”是杭州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地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每年吸引数亿人前往苏杭地区游玩与品鉴。国内外游客前往杭州寻找茶,参观制茶工艺,品尝香醇的茶水并感受当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而茶叶博物馆,则成为了游客们“杭州寻茶者之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站,如何为众多的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并提升茶文化宣传力度,成为了茶叶博物馆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传统旅游模式下,旅游地特别注意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以及游玩这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也被称之为“旅游六要素”,而“新旅游”则是构建在这六要素基础之上,不再拘泥于传统的6个要素,而是衍生出商务、修养、学习、休闲、趣味、新奇这六种新的旅游要素,这其中“学习”就是指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知识,茶叶博物馆要抓准新旅游六要素,通过宣传引人入胜的茶文化知识,让博物馆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标志,深度挖掘游客对于茶叶文化的兴趣点,开发“茶叶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板块,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茶叶文化宣传效率,另一方面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一举两得。

5结束语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与中国元素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想要提升茶文化宣传效果,就要充分意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借助博物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升茶文化宣传力度,让不同人群都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深挖与旅游业的内在关联、加强与茶企合作、巧用信息化技术等方式,提升茶文化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肖季瑜.地方茶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研究[J].艺术科技,2018,031(009):94,184.

[2]芦敏.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农业考古,2013(05):262-265.

[3]沈国琴.弘扬茶文化推广茶培训——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为例[J].茶叶,2015,41(001):50-53.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7

关键词:茶文化;小学语文;德育

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许多由前人继承并发扬下来的悠久文化,这些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的风霜依旧熠熠生辉,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国作为茶的故乡,对茶的研究与探索从古人沿袭至如今,在遗留的古籍、诗书、经文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融合了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茶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涉及到茶文化与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二者互相融合的策略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茶文化与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

1.1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是指在茶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总结、归纳或延伸出的关于茶的一系列的文化特征。从神农时期产生,汉时开始,唐诗盛行,在多部史书之中,例如《茶经》等均有记载。茶的发现过程,据说是神农最开始发现了一种植物,他尝尽百草,唯独这一株植物在他的胃里循环之后还能够在嘴里留下新鲜感,于是从那以后,他就用这种植物去中和毒植株。古人对茶有着极度的热爱,被誉为茶痴的苏东坡、茶人蔡襄、茶圣陆羽等,在他们那个特殊的年代,茶就有了极高的地位并被蕴含了特别的含义。保留至今的待客之道,当家里有客人到来时,一杯醇而浓香的热茶,便赋予了深深的情意;酒桌之上,不胜酒力的人会以茶代酒,不失大气;商人会谈时,使用典朴而又造型优美的茶具,以表诚意……茶出现在众多重大的场合,茶不光光被用来品尝,更被用来鉴赏、研究。因为茶在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种类,福建的大红袍、安溪的铁观音、云南的红茶,并且有消脂减肥、提神益思、延年益寿等众多功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1.2茶文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我国作为茶叶大国,从原始社会就诞生了茶,但茶只在食用过程有“药”用之性,没有产生文化。峎在西汉时,茶就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到了魏晋,名仕文化离不开茶文化,茶文化逐渐形成开始发展;到了盛世唐朝,茶文化与禅教密切相关,唐朝一些知名人士探讨了饮茶的艺术、把著名三教融入其中,这时的茶文化才是真正的形成;宋代时,茶已不再是那个朝代独有的,当时茶叶被当作特产赐给国外使节,它也成为了代表国家的标志。有关茶的各种衍生物也就此诞生,茶艺、茶仪、茶风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也更加繁琐。明清时期,茶的种类日益丰富,茶的各方面也越来越讲究,但也用茶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流芳千古的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唐伯虎的《品茶图》、《烹茶画卷》等。直至今日,茶馆在全国各地的普及,让茶不再仅仅是当时社会文人墨士才能拥有享受的,街头巷尾,都有茶的一席之地。茶道精神也逐渐低龄化,年轻人也乐意去小茶馆喝喝茶、品品味儿,去感受那一方和谐、安静。

1.3小学语文的教学性质

小学阶段的语文,每个年级有着不同的职能。一~二年级,语文教学顺承幼儿园的基础点拨,略加扩张,打好基础,培养习惯;三~四年级,扩大阅读范围,指导学习,凸显能力;五~六年级,全面掌握,提高效率。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中文的教学不仅让他们在基础的学习上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从拼音、字形到语句以及更深层次的概念。中文的学习是为了给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语不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教学,它作为几大学科中的王牌学科,肩担重责,赋予了灌输学子素质教育的使命。它在给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修养、情趣等核心素质。所以,小学国语至关重要,是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1.4茶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

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让文化与教育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当教育在有条不紊地实施时,文化的加入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茶作为纵观上下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使者,融入小学中文的教学,让茶文化不再是教育界的局外人,而是丰富语文教育内涵的一把手。当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学子会领悟为何茶文化历经时间的洗涤,仍旧繁衍生息、屹立不动;学子们更会在学习中领会茶道给予人们的精神内涵、思想品质,那么,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不会是枯燥无味、循规蹈矩的基本指导,而是一项有回应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人们也会更加关注教育的、茶的一个发展。所以,茶文化作为目前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应得到重视。

2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构思

2.1校方教学任务纳入茶文化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课本教育与素质训导的传授者。学子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输出者,传输双方的共同作用,使传输内容最大化。茶文化融入教学的最基本措施就是使其加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内容,出现在教案上,应用于教学课堂中。首先,学校要响应号召,召集会议,部署方案,并运用于下级。学校可以开展有关茶的兴趣课程,分门别类,从茶道、茶德、茶书、茶具等方面一一罗列,学生投其所好,积极参与。课时定期开展,测试也应该逐一进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实在不入门的学生酌情调整内容,不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课余之时,还应该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制作相关的手抄报、完善有关黑板报等。在5月21日国际茶日这一天,东阳市斯村小学组织了一场在茶艺室学习茶文化的任务,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解采茶、制茶等过程,同时也动手操作学习。校方介入是把茶纳入小学语文教学最直接可靠的方式。

2.2开展有关茶的品鉴或学习活动

虽说茶对于中老年人会更加乐于接受。但对于处于猎奇心理强、好奇心重的青少年来说,茶也是值得涉猎的方面。首先,学校可以开展有关茶的学习活动,动员家长群体也积极投身其中,营造学习的氛围,普及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知识问答活动,师生、家长共同参与,那么活动的意义就不仅仅是死板地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而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化碰撞。其次,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气味甚至内涵。品鉴茶不光是喝一口茶,细细品味、慢慢回味,更要去关注它自身的内涵,藏在背后的特质。我们可以去了解不同茶的产地、来源、历史典故以及它们背后不为人知但值得探索的故事等。金华市婺城区虹路小学举办过一场茶文化研学活动,在师生面前展现了智慧与视觉的盛宴;同样广州市荔湾区南塘大封小学也定期举办了茶文化展示活动,学子们跳采茶舞、展泡茶艺,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在深入解读之后,我们会发现,与其说它是一个具体物体,不如说它是一位经验丰富、慈祥和蔼的智者。

2.3到茶厂、茶山现场实验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才出真知。光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去接纳茶文化,在主观意识上,好像的确有作用,但长此以往,学生们也会把茶文化当做应试教育,在行为和思想上抵抗和排斥。理论教育类似于说教教育,刚开始进入这个课题学生们还会有一些新鲜感,学校或社会也会定期举办一些相关活动或讨论,但没有实践的结合,很难长久发展下去。所以在条件允许、支持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联合当地政府组织学生们亲临现场。经验丰富的茶农们亲自指导,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茶树的栽培、修剪技术,主要是能够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去感受还未处理过的茶香。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也可以适当地灌输一些有关茶的知识,茶的主要变种,四大茶系,都可以成为了解的内容。从鲜叶到成品,完成包装步骤,摊放(晒青)、杀青、整形、理条等这一套程序都是有讲究的,很多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也好奇茶的最终形成,愿意主动去了解,拓宽自己的视野,所以带他们进入茶厂亲自观察、互相讨论、总结,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也把茶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进行了实践性的操作。茶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课堂理论就能完全概述的,也不是仅仅靠一两本书就能一概而论的,现场实践,亲身体验,这绝对是学生学习茶文化的最佳方式。

3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3.1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的教学作为我们母语的教学,更作为众多学科里的第一学科,起作用不容小觑。近年来。语文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作用于学子的兴趣教育日益下降,教育工作者们只为提高教育进度、完成基本任务而进行没有血肉的傀儡教学。强制性而又日复一日的枯燥教学滋生出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愈加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抵抗。茶的融合是新事物的加入,教师会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师生之间互相调整,变敌人为挚友。新事物的加入,可以说是把老师也变为了学生角色,因为茶并不是一直存在于教育体系中的,师生必须呈包容心态,对于出现的各种事物,调整心态,欣然接受。当然,所有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磨合。完成这些一系列操作之后,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定会有所提高。

3.2普及并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能够延绵至今,有其独到之处。历史长河绵绵不绝,有得不到发展的,石沉大海,再也寻求不到足迹的文化比比皆是。时间也是一个漏斗,去除掉没有任何意义的,留下的都是珍贵且值得发扬光大的。老一代的人爱茶至极,他们苦于钻研,思想汇聚,认真探讨,追求古代文人墨士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一代,却没有这个意识,大多数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在网络世界里称王称霸,徜徉在纵情享乐之中,以快乐至上为思想理念,实为颓靡至极。将茶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思想萌芽阶段打消不良的想法,让未来国家之栋梁心中坚定信念,积极学习、认识茶道,一代又一代的普及、弘扬茶道,那么,茶道在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过程中,才会永久的绽放光辉。

3.3茶道精神培养学生素养

茶道精神与儒家、道家的主题相一致,都追求一个“和”字。王玲教授曾说:“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清代女诗人李清照,因茶而生悲喜人生;乾隆皇帝为茶创诗230多首;卢仝的《七碗茶歌》成为茶文化中的经典……古时的茶道精神干净又纯粹,茶也成为古人之间感情的纽带之一,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趣。古代穷困书生,即使穷得家里揭不开锅,也要安下心来,静静地为自己泡一杯养身茶,静心养性。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因为茶有保健的作用,对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有积极的作用。首先,茶道精神带给学生的就是静心、不浮躁。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这个时候,静下心来,就是杜绝此类负面情绪的最佳良药。其次,在成人的成长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悠闲而安静,典雅而文明,整个人格都会得到升华。学生素养的培养,茶道精神发挥重要作用。

4结语

茶文化融入小学教学,不是一项盲目的、无意义的举措,而是经过各项实践,最终通过重重把关确定下来的一项浩大的尝试性工程。目前茶文化融入教学的现状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扎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不断深入学校文化教育体系中;第二是让茶文化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学校等有关领导更加重视茶文化的传承;第三,也有些学校缺乏重视,只做表面功夫,这需要管理层去督察,改善这个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学校压根就没有实施这个方案,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端正态度。但我们应该明确茶的起源及发展并不是与小学语文毫不相干的,它涉及到精神层面,隶属于一个课外知识的普及。所以,校方这时就应该发挥自己的职能,用最大的权力,配合工作。茶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教科书纳入茶文化、开展关于茶的学术性活动、茶的品鉴以及知识学习活动,家长群体的加入,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让教育工作不仅限于老师的工作,也是家长的工作。茶融入之后的反响,这涉及到学生、茶道精神、语文教学质量、精神素养四个方面,并且发展为一个良性循环。这些结论都深刻地反映出,将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在当今大教育背景下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孙岩辉,李霞.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03):95.

[2]谭礼冲.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02):158.

[3]张娇.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文渊(高中版),2018(11):268.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8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本次科普活动月以“科技支撑增产增收”为主题,以农村为重点,普及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我区农业优化升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要求相关部门每月报送激活农村生产力要素进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在局务会议上传达了《通知》精神,把开展“科技之春”活动当作做好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找准其与科技工作的结合点,以科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周昌应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刘志刚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罗玉梅同志负责具体事务。

二、深化认识,强化措施

(一)整合资源,部门联动。一是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科协召开了社科联工作会议,整合社科资源,深入开展社科知识普及交流。二是结合“双打”专项行动,与市科知局、区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商务局等部门密切协调,通过广播、标语、讲座等形式深入宣传产权知识,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农民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认知。行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计5000余份(册),展出知识产权展板20余块,接受企业、社会群众咨询300余人次,上报市科知局信息3篇。三是全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高度重视“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科技下乡活动,区农业局、农办、科技局、科协和涉农部门等单位。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部门职责,密切合作派出科技特派员小分队和专家大院专家,开展科普大课讲座,现场咨询答疑解惑,发送科普知识、实用技术资料,入户进院了解农民技术需求,满足针对春耕春作现时需求等活动。部门联动推动科普工作,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广普及农业适用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9

关键词:缙云黄茶;全产业链;茶文化;茶生活

《茶经》有云:“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中国人喝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茶为国饮名副其实。俗话说,“乱世饮酒,盛世饮茶。”如今已经是一个人人皆品茶、人人皆论茶、人人皆爱茶的时代。据统计,自有茶以来,不管是大唐盛世还是康乾盛世,年人均消费均未超过100g,然而从2013年起,中国茶叶就走进了年人均消费量1kg时代,这是一个茶产业当仁不让的盛世,更是一个茶生活逐渐兴起的盛世。笔者久居浙江省缙云县,自毕业以来即从事茶相关工作,致力于创新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提倡茶生活,立足于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之大势,特从缙云地方特色品牌“缙云黄茶”入手,对茶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谈谈个人关于构建茶生活方式的粗浅思考。

1缙云黄茶的产业基础与优势

人间仙都美,缙云黄茶香。缙云地处浙江括苍山脉,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美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史记》载:轩辕黄帝于鼎湖峰炼丹,丹成,御龙升天。飞天之时,灵草沾金丹仙气,茶树萌黄芽,绿叶成金枝,因黄帝所赐,故谓之黄茶。其茶品质优,口感好,为贡品,明万历年间《括苍汇记》载:缙云贡黄芽三斤。缙云黄茶作为一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品质高端、规模生产的优选茶种,天然具备了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1.1生态优势。好山好水出好茶。生态是缙云最基础的底色、最厚重的优势、最亮眼的标签。缙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森林覆盖率高达78.9%,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2万个•cm-3,人均淡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的1.5倍,优良天气全年达98%以上,连续3a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榜100佳,为周边金华、丽水、温州三地唯一连续上榜县。缙云县先后荣获部级生态县、部级生态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殊荣,是浙江省首批“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之一。1.2茶种优势。缙云黄茶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领衔下,经多年培植繁育,与当地环境充分融合的特有品种。该品种选用缙云本地培育的黄化变异茶树新品种———中黄2号(原名缙云黄)的芽叶,具有“三黄透三绿”的独特品质: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1]。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黄茶”,缙云黄茶是兼有绿茶风味和传统黄茶风格的新一代“黄茶”,采用绿茶加工工艺炒制,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叶中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因此,既保有鲜爽滋味,也蕴含醇厚特点。缙云黄茶富含叶黄素、EGCG,氨基酸含量(≥8%)远远高于普通绿茶,是绿茶品类之中不可多得的佳茗。1.3品牌优势。目前缙云县黄茶种植面积达800hm2,其中可采摘面积200hm2,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240hm2。物以“优”为贵,缙云黄茶以其独特品质,成功跻身名茶之列,屡次斩获各类博览会金奖。2014年,缙云黄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6年,缙云黄茶荣获第四届“国饮杯”特等奖,成为G20杭州峰会选定用茶;连续4a成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溢价力品牌,2019年品牌价值达2.3亿元人民币。随着消费升级2.0时代到来,大众消费越来越注重品质,缙云黄茶走出一条“以少胜多、以稀为主、以机为王”的发展路径,市场优势不断呈现,在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具有高知名度,市场均价高达4000元•kg-1,最高价达15800元•kg-1,日益成为富民增收的“黄金叶”。

2缙云黄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建议

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既可以对传统茶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又可以更科学地调节二三产业比例,更集中地整合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进而从存量市场结合产生新的消费模式。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结合,而是以茶文旅融合为主题,以生态茶园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茶产品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将茶基地建设成为高档景区,将茶品牌打造成为地方标志,推动茶产业从“种茶到卖茶—卖茶叶到卖风景—卖风景到传文化”转变[2]。缙云黄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三大融合”。2.1黄茶生产工艺与体验型旅游融合发展。缙云黄茶类似于安吉白茶,是茶树黄化的变异品种,不管从杀青工艺还是发酵程度上看,都属于绿茶而非黄茶。因此,缙云黄茶主要采用扁形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青—青锅—摊凉分筛—辉锅—整理”6道工序[3]。从采摘到加工一直到茶叶成品,黄茶生产工艺各个阶段都可与体验型旅游动态融合,构建“一观、二闻、三采、四炒、五泡、六品、七膳、八娱、九购、十学”的参与式场景,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制茶体验[4]。如,在游客参观茶园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包括采青、摇青、揉捻等在内的简单易操作的制茶步骤,以满足游客对于茶叶生产的认知;也可以聘请制茶师傅指导游客手工炒茶,让游客切身感受从茶青到成品的过程。目前,国内各大名茶产区如西湖龙坞沉浸式深度茶体验、福建武夷山采茶体验游、信阳毛尖采茶观光游等茶旅体验活动,已经悄然兴起并深受游客喜爱。2.2黄茶历史文化与康养型旅游融合发展。茶的属性多元而包容,它不仅是一类经济作物,也是一道优美风光,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南熏[5]指出,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提醒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缙云黄茶有“轩辕黄茶”之美誉,早在远古时期就与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结缘,而缙云百姓因其为黄帝所赐,将其命名为缙云黄茶,泡之汤黄叶黄,清香不散,饮之体健明目,百病祛除。同时,缙云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目前全县有百岁老人109位、90岁以上老人2285位,是名副其实的康养圣地、养生福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缙云黄茶可依托缙云仙都部级5A级景区,以黄茶提升景区内涵,以旅游打响黄茶品牌,将黄茶历史传说、文化内涵与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相结合,定期举办缙云黄茶文化节,在景区周边打造环仙都黄茶文化长廊,建设黄茶文化体验馆、黄茶文化养生馆、黄茶文化展览室、黄茶驿站,围绕“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悟禅”等主题来表现茶艺、茶仪、茶礼,让游客在领略仙都风光同时体验黄茶文化,赏茶美、品茶香、采茶趣、养茶性,在黄茶文化熏陶中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从而产生最高境界的旅游体验,在人间仙境中治愈疲倦身心[6]。2.3黄茶生态茶园与观光型旅游融合发展。茶树既是经济作物,又是颇具美感的观赏植物,茶园风光秀美迷人,棵棵茶树郁郁葱葱,片片茶园碧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云天,构成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风景画[7]。茶叶生产基地是乡村特色主题旅游景点,是茶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原点,是茶生活方式链的首要一环。笔者在缙云拥有13.3hm2黄茶基地,处于海拔600m以上的高山密林地带,云雾缭绕,峰恋叠嶂,林木葱翠,泉鸣谷应。茶园采用不施肥、不除草、不剪枝、不翻土、不用药、不催芽“六不”管理模式,让茶树在天地间自然生长达到最佳状态,堪称世外桃源中的一片原生态茶海。“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漫步茶园小道,极目绿意盎然,欣闻茶香阵阵,聆听泉音鸟鸣,缙云黄茶万亩茶园天然就是一片观光景区,可参照贵州湄潭“中国茶海”、重庆“茶山竹海”、浙江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等地经验,将“茶园+”发挥到极致,探索“茶园+摄影基地”“茶园+骑行运动”“茶园+户外露营”“茶园+培训基地”“茶园+乡野民宿”等多元模式,打造集休闲体验、参观宣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融为一体的大型复合类茶园。

3科学构建茶生活方式的初步思考

古时有2句话概括了中国人的茶生活方式,一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说的是文人高雅抒情的茶生活;另一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普通人平淡安静的茶生活。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涉及方方面面,既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承载体。对于新时代农创客而言,茶不仅是安身立命的事业基础,更是用心经营的生活方式。笔者把“自然造物—原来生活”理念贯穿于茶事经营,以“朱子阁缙云黄茶”品牌为载体,以“黄茶+设计、+文化、+旅游、+互联网”为路径,结合千年古村河阳隐居生活,不断拓展茶生活方式内涵,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将绿色有机健康茶品销往全国。如何从单纯卖茶向茶事经营转变,科学构建茶生活方式,把茶事业变成诗与远方,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六对关系”。3.1茶与美学。茶与美学息息相关,两者之间的链接不断迭代更新。过去的茶生活,呈现在传统的茶店茶馆之中,局限于传统茶艺表演,主要消费群体大多也以中老年为主。如今,茶生活已经从传统茶艺升级到艺术美学,消费内涵与外延不断重构,提供了茶艺术的无限想象空间[8]。从消费品类看,茶已经从传统饮品进入到多形态、多品类阶段;从消费群体看,年轻化、精品化、潮流化正在升级,消费者对茶的品质与包装都有了更高追求;从消费空间看,酒吧、书吧、西餐厅、咖啡厅、酒店等时尚渠道正在全面覆盖[9]。缙云黄茶应该秉持茶生活美学理念,锚定高端“精品茶”消费定位,以“一芽二叶”甚至“一芽一叶”初展黄茶为原料,采用机械和手工相结合加工工艺,将地理标志、文化底蕴、美学内涵融入于包装设计,更好地贴近大都市高端消费群体的审美理念,展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时尚元素,打造“潮牌”,成就流行,成为爆款。3.2茶与禅学。中国禅茶文化历史悠久,“禅”与“茶”本是2种文化形态,却在历史演变中相接触、相影响,最终禅茶同一味。丁以寿在《中国茶道义解》中对“茶道”下过定义:中国茶道是一种修行的艺术,其目的是以茶净心、证悟佛法、升华境界,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10]。“禅”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式,禅宗以禅定为主要修行方式,认为“禅茶”并非普通的一杯茶水,而是僧人以茶悟道,用以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艺术[11]。“茶禅一味”由浅入深的三重境界分别是日常生活、开悟顿悟、平常心相和[12]。中国茶文化随禅宗一道传入日本,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饮茶形式———日本茶道,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和、敬、清、寂”的禅茶思想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近年来日本茶道在中国也逐渐流行。缙云黄茶作为绿茶品牌的后起之秀,可以深挖禅茶一味文化内涵,推动黄帝文化、仙都文化与禅茶文化深度融合,研究并倡导黄茶独有的茶道文化,制定整套地方茶礼规范,定期举办茶会、茶供和茶祭活动,引导黄茶消费者在品茗中“自识本心,明心见性”,以天人合一精神追求人生之道。3.3茶与民宿。特色民宿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归田园居”,所谓特色,就是融入民宿主人的理念、情趣、审美与品位,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目前全国各地乡村民宿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家民宿都有相对特色,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有“坐看云起时”的浪漫,有“清梦压星河”的寥廓,而在诸多民宿之中,一旦加入茶山、茶室、茶院等茶元素,民宿本身气质则可以陡然提升。近年来,缙云依托“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生态资源禀赋,以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为主线,发展了诸如岩下时光、近云•丽舍、清栖居、清荷别苑、宋哥闲人居、轩之缘等一大批高端精品民宿,北上广都市白领们往往成群结队慕名而来。笔者认为,日游茶园,夜宿茶海,在黄茶基地开设集观光、休闲、度假、研学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民宿,把黄茶元素贯穿于民宿的设计和建设之中,无疑会成为民宿群中最有韵味的一道风景。黄茶文化主题民宿除在茶文化内涵打造上下功夫之外,还可以在与黄茶文化有关的体验上进行延伸,除观景、品茶、论茶之外,可增设闻香、听琴、书法、绘画等传统雅艺,让住客获得最美好的茶文化体验,怀着美好的希望而来,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回,在脑海里留下永恒的回忆[13]。3.4茶与电商。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互联网+农业”这个大概念成为大势所趋,而未来茶产业的走向———“互联网+茶叶”或成趋势。笔者在河阳古民居以一幢四合院为根据地,组建成立了一家农村电商创业园,采取“线下体验+线上销售”的经营模式,向八方游客展示本地农副产品和手工艺产品,极力打造河阳特色旅游展销区。河阳四合院电商创业园是一个新时代综合创业创新平台,其中,河阳代表“乡村复兴”,四合院代表“传统文化”,电商代表“互联网思维”,创业园代表“万众创新”。目前已入驻特色经营商户33户,从业人员均为回乡创业大学生,经销商品除拳头产品缙云黄茶外,还有缙云土面、缙云烧饼、河阳剪纸、传统书画、汉服旗袍、木雕玉雕等等。由于电商平台催生黄茶销售额跨越式增长,地原缙云黄茶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33.3hm2;而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学生驻村写生每年超过1000余人次,当地也衍生了摄影文化、旗袍文化、汉服文化、研学旅游等诸多产业。3.5茶与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最佳着力点,茶生活方式是现代乡村生活的最佳融合点。茶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惊人的一跃就是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成为乡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河阳古民居经营茶事的同时,还努力将茶铺自身发展与服务当地居民有机结合起来,将茶生活方式融入河阳乡村振兴全过程。依托朱子阁老茶铺门店,笔者同缙云县农业部门、河阳村两委共同组建朱子阁益农信息社,集成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农村电商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等多项功能,向村民提供打字、复印、扫描、购票、呼叫快车等多种服务,帮助村民查询政府政策、农业技术、产品供需、劳动就业等信息,还将河阳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并在电商平台销售,为广大河阳村民打造现代“云端生活”,以茶生活方式助力千年古村复兴之梦。3.6茶与生活。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白族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就体现了“人生如品茶,先苦后甜最终回味无穷”的生活哲学[14]。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现代社会,喝茶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于人而言,一个人的气质里,不仅包含了其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还有喝过的茶!偷得余生半日闲,将茶融入生活,以茶成就生活,生活便浸润了茶香,深度与广度都得以拓展[15]。茶生活方式是未来乡村生活的美好理想,笔者在缙云传统旅游景点———千年河阳古民居,经营一家融合茶生活美学、传统手工艺品、地方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朱子阁老茶铺”,开业至今,始终坚持农旅结合、农旅融合、农旅一体,推动黄茶产业从“种茶、制茶、饮茶”向“吃茶、用茶、赏茶”多元化发展,结合河阳当地书法体验、茶艺表演、非遗剪纸、手工编织等传统活动,将黄茶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倡一种高洁素雅、闲适舒心、宁静淡泊的茶生活方式。在笔者未来规划中,朱子阁茶生活方式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以物化来展现,也许是一家老茶铺,也许是一所茶书院,也许是一个茶博馆,以不同的茶境景观小品建设营造出茶全产业的整体自然生态体系,并与现代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丝丝相融,让茶与生活在岁月悠长里日日相伴、心甜意洽。

4小结

茶文化科普范文篇10

今年-月份,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茶业富镇”发展战略,突出“科学发展、强镇富民”主题,围绕“创新创业、开发开放”中心任务,以“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为工作主线,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和“创新提升年”活动,一以贯之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月,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8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农业产值5760万元,同比增长20%;工业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7.65%;第三产业产值2800万元,同比增长4.3%。地方财政总收入527万元,同比增长9.1%,财政实际可用资金1550万元,同比增长15%。主要表现为:

(一)提升茶产业层次,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快

在全镇农业因冻雨冰雪灾害及“倒春寒”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农业生产工作,大力提升茶产业层次,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一是进一步拓宽名优茶营销渠道。完善了《关于促进名茶营销的实施办法》,加大对在外设窗口或摊位、进入连锁超市或大型商场、茶叶市场、销售业绩突出的营销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和引导茶农、茶商设立对外名茶销售窗口,扩大名茶销售网络,进一步提升大岚茶叶的知名度。二是全力抓好茶叶提质增效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巩固龙尖、减少珠茶、发展中档茶”的思路大力发展名优茶,注重茶叶新品种培育,种植“中茶108”60亩。通过采取个人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方式,鼓励茶农购置新型名茶制作机械,加快名优茶生产步伐。今年全镇共引进新型名茶机械208台。同时对50名茶叶大户开展了茶叶生产机械实用技术培训班,并组织近20名茶叶大户、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赴临海、新昌等地学习考察勾青茶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赴江苏宜兴学习考察红茶生产、加工技术,赴安徽黄山学习考察猴魁茶生产技术。抓好了名茶包装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及运行,确保了春茶包装生产,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今年春茶产量为116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8%,产值达到2742万元,增长16.8%,其中名优茶产量为95吨(龙珠5.6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5%,产值却达到180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珠茶产量为950吨,产值为817万元;蒸清茶产量为120吨,产值为120万元。三是全面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植树造林、种子供应、备春耕生产指导工作;积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完善了防汛与抗旱预案,并在已完成千库保安工程的水库放养鱼苗、鳖苗、鳗苗等400亩,共9万尾;加强林政管理,落实了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加大山林巡查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狠抓质量、安全、进度,做好宁波市中国高山云雾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扫尾工作和上马、戴糜两村低丘缓坡开发工作。

(二)创新活动载体,生态旅游业持续推进

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挖掘文化、传统产业提升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相结合,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9余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达665万元,其中农家乐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600万元。一是成功举办第五届“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活动。积极配合第五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和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将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开展茶产业产销对接会、全省媒体记者四明茶乡行、“茶乡风情”摄影采风活动、宁波四明书画院——四明山创作基地成立仪式、百辆自驾车扎营高山云雾茶基地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打响了节庆品牌,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二是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引导景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好促销活动,吸引游客,扩大景区知名度。积极配合丹山赤水景区做好了余姚市旅游局举办的以“游家乡美景,赢世博门票”为主题的第二届余姚人游余姚活动。协调配合农家乐做好了“游客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展景区、景点、农家乐安全检查,排查隐患,杜绝各类隐患,进一步推动规范化管理。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农家乐服务礼仪、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农家乐的档次。三是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致力于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全覆盖,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工程,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庭院整治,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整洁村容村貌。抓好道路两旁、水库周边、景区、村庄周围等重点地段植树造林,充分利用街头巷尾设置花坛,沿街种植行道树,提高镇区绿化覆盖率。于今年4月份成功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

(三)营造发展氛围,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稳步开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实施年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意见》的要求,切实把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作为党委政府一号工作抓紧抓好。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成立镇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实干班子,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二是加大力度,主动招商。把年底已洽谈的余姚市浙东四明山书画院建设工程摆上工作议程,该工程预计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约6亩。我镇与宁波瑞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浙东四明山书画院建设项目达成共识,双方签订合约,已完成土地出让,该工程已于5月27日开工建设。与上海客商就引进长风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洽谈的项目,已达成合作,该项目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目前已完成注册、税务登记,50万元内资已到位,将继续追加其注册资金。完成了四明山矿泉水厂的土地招拍挂程序,该项目注册资金为350万元,将进一步争取技改投入500万元,计划于月份对四明山矿泉水厂进行改造提升。三是立足优势,优化环境。抓住全镇工业经济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以招商、富商、安商、亲商、留商为目标,着力营造“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招商引资的难题。

(四)关注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全力关注民生,把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展“项目突破年”、“创新提升年”两年活动,重点抓好了省重点工程浒溪线拓宽改造工程政策处理工作。专门成立了浒溪线拓宽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层层召开会议,提高认识,指导大岚村、丁家畈村、雅庄村做好前期调研摸底工作,于3月底全面完成了前期政策处理工作,于月底完成了土地交接、花卉、坟墓迁移等相关工作。同时,做好了新岚村甘竹地质灾害点搬迁户的资料申报及低收入农户调查摸底工作,目前7户地质灾害点搬迁户已有4户完成了搬迁、安置工作,其余3户正在积极协调当中。抓好柿林村、阴地龙潭村、大俞村、雅庄村等四村的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器新建、扩建工作。二是推进教科文卫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教育软硬件设施。狠抓校园安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加强校园安保工作。今年103人参加中考,上普高线31人,其中3人被余姚中学录取。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巩固宁波市科技示范镇成果。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完善村环卫保洁管理办法,巩固余姚市卫生镇创建成果。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和扶贫帮困工作。-月累计办理合作医疗大病住院药费报销274人,报销药费91.6963万元,小病门诊报销人数15476人次,报销药费24.1078万元。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今年-月全镇发放各类抚恤、救灾、救济等补助资金144.5万元。春节前走访老党员、老干部31人,发放慰问金1.71万元。同时,给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残疾人、五保老人、低收入农户等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51.67万元。

(五)深化平安大岚建设,全镇社会进一步稳定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工作方针,切实维持社会稳定。一是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狠抓企业生产安全、交通道路安全、在建工程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并积极开展“十小”行业整治和消防平安村、镇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镇投入了19.12万元添置了消防泵、消防带、消防衣、鞋、帽等消防器材,并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演习。二是维稳信访工作进一步强化。积极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实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护城河”工程,落实重点人群管控工作,全力做好世博会安保工作-月,镇村两级调委会共调处民间纠纷3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同时,畅通信访渠道,受理信访案件10起,办结9起。三是治安防控体系作用进一步发挥。完善了以专职巡逻力量为主体、群防群治组织为补充的镇、村二级巡逻防范网络,积极开展夜间巡逻,加大打击偷盗力度,努力倡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组织镇民防队员在校园周边开展巡逻,全面加强校园周边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治安岗亭、驻村警务室和监控系统的作用,同时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治安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六)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快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以分析检查报告为基础,全面抓好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认真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结合整改落实方案,在月份的破难解忧月中,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开展了“科学发展,群众满意”的测评活动,群众测评满意率为92.9%。在此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并建立学习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二是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充分利用机关干部“夜学”、村干部大课堂、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平台,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向勤政廉洁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廉洁意识。通过发送廉政短信的方式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构建了有效的党风廉政惩防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促进了基层廉洁工程建设。三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了年度镇、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完善了村党支部向镇党委扩大会议和村党员代表会议双向述职制度,并积极探索推广“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督办落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问责追究机制和舆情分析机制等五大机制。健全财务管理,通过对资金、资产、资源的有效监督、管理,制定完善了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办法,确保村级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半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清醒地看到,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富裕和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干部群众的观念距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离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要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认真分析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定信心、集中精力,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重抓产业结构转型

一是加快名优茶生产步伐。加快茶叶品种改良,加大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勾青茶,做好黄金芽试种和乌龙茶试产工作,鼓励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品牌建设。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商标注册,打响农副产品品牌,特别是要运作好“四明龙”省著名商标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不断扩大大岚茶叶知名度。三是抓好高山生态种养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岚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发挥万亩花卉基地、20万羽高山畜禽养殖基地等五大基地和黄家庄农产品合作社、高山云雾散养畜禽合作社以及上马养殖小区等龙头作用,逐步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扩大生态种养业面积和数量,发展提高花卉产业,在千库保安工程完工水库发展山区生态立体养殖业,不断提升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二)着力加快生态旅游发展

一是着力优化旅游环境。完成姚江源头茶仙祠的内部装修工程,抓好镇资产经营公司标准厂房综合楼的新建工程和四窗岩景区游步道修缮工作,全力确保四明山书画院等工程顺利施工。继续整治村容村貌,逐步完善水、电、路、厕所等设施,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旅游环境。二是着力引进旅游项目。开发蜻蜓岗地块,积极寻找姚江源头、四窗岩开发合作(合股)经营管理者。力争引资兴建一座三星级以上休闲度假酒店,推进“都市茶农俱乐部”发展。三是着力提升农家乐发展。抓好柿林村农家乐精品工程建设,不断创造条件,努力把四丰自然村打造成为乡村农家乐特色示范村;规划发展龙潭自然村农家乐,力争到今年底全镇农家乐发展至60家,农家乐日可接待游客达5000余人次。

(三)着力紧抓招商引资落实

一是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对已经落实的项目要抓紧建设,对尚未落实的项目要主动招商。积极抓好市政府组织的姚江源头茶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和四明龙珠系列茶叶开发项目。二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积极利用好现有政策,政府出台措施在招商引资上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满意的软环境。三是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对引进企业的服务。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通过科技创新和加快设备更新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档次。

(四)着力实抓民生工程改善

一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岚村上南田湾、黄家庄村水竹岙、上马村松宝湾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大岚村溪道治理、集镇饮用水管网改造和雅庄村后路田泵站改造工程;抓好基层防汛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山塘水库安全责任制。同时,规划、设计并启动集镇二期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完成大俞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抓好各项在建工程的监管工作,做好省重点工程浒溪线拓宽改造工程的协助配合工作,抓好后朱至大年路段道路整修及施工管理工作。三是重视教文卫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巩固省体育强镇创建成果,加快村落文化宫和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实施人才兴医工程,着力加强村级卫生网络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同时,拓展山区流动医院的服务功能,在优化服务方面下功夫,积极创建宁波市卫生镇。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疾病预防应急能力,做好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措工作,努力扩大社会覆盖面。

(五)着力细抓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抓好“五五”普法教育,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深化完善“学法中心户”制度,引导群众利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和治安岗亭、驻村警务室和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大打控力度,促进治安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和公共事故预警机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完善维稳信息员队伍,特别是发挥村民小组长队伍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一旦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做好化解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维稳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群众利益诉求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解决重点信访工作中,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抓主动的原则,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的目标。四是进一步加强交通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宣传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限期整改,确保交通和消防安全。对因浒溪线拓宽改造工程而需绕道运输的丹山客运公司车辆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和重要时段,组织交通、旅游、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扎实做好消防平安镇村创建工作。并着力做好防汛、防旱、防台、防火、防盗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加强学校食品安全、车辆接送安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