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工作汇报

时间:2022-02-24 09:40:01

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工作汇报

为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工作,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本照因地制宜,务实创新的原则,突出民族特色,广开就业渠道。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文旅行业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以文旅项目为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一是依托地热资源,大力开发大孤山温泉项目,打造国际悦如温泉休闲养生度假区。

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域: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重点发展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医疗康养。

二、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创造就业机会

举办了4个旅游节事活动,形成活动规模化,常态化。

1月4日举办首届“秀绿山也”戏雪节,由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镇人民政府主办,省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在镇村举办的首届“秀绿山也”戏雪节,场面壮观,滑雪、滑冰、嬉戏等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并邀请了省电视台资深记者进行宣传报道,收到良好的效果。

4月18日举办了第四届主题为“旅游共生生态共融”大樱桃采摘节,游人在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采摘,收获果实。

6月15日在县体育场举办了第二届“伊鹿高鸽”消夏美食节暨“非遗产业峰会”活动,明确了22项非遗产品,并颁发奖牌,推动了我县非遗业的发展。同时打造高质量地摊夜经济平台,拥有业户970个,实现2000多人就业,每天约有20000多人次光顾,营业收入500多万元,丰富了夜经济内容,给广大居民带来幸福生活。同时举办首届灯光秀、红旗轿车展览,为广大游客增添新的视觉,带来了乐趣。

7月23日春水如嘉生态园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主题为“莓林春水·如嘉惬意”的蓝莓采摘节活动,开幕式内容丰富,氛围浓厚,采摘活动中,游人、记者参会人员各个其乐融融。

各种活动的举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三、以民族村寨为特色,助力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特色民族村寨的资源优势,为当地百姓参与表演,传承民俗文化提供有力的就业平台。

四、以非遗展示为平台,实现产业融合

通过举办两届非遗产业峰会,确定22项非遗项目,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基本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生态园中的完全展示建筑风格,突出特色风貌,坚持做好传统美食,传承美食文化;小东屯,主要经营餐饮,其中八大碗成为特色品牌。

二是,在2019年获得省“礼遇”伴手礼的金奖,成为省内外独特美食品牌。镇现有烧烤店90多家,充分发挥的品牌作用,吸引省内外游客,每天消费5000多只鸽子,形成独特美食产业,直接参与就业人数达400多人。

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多达几十种,样式新颖,口味浓厚,突出特色,其中翠花饼特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三是草编项目更为吸引人。草编传承人的技艺精湛,产品的种类繁多,样式新颖,深受大家欢迎。

四是剪纸,传承人于福林在马鞍镇建立了剪纸培训中心,每月定期举办剪纸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几百人,这些人现在都能独自剪纸,产品畅销,成为当地的剪纸艺术传承人。

随着非遗产业的发展,给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也为社会创造极大财富,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健康发展。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为实现“四个”建设目标。努力打造“活力、文化、法治、幸福”四个建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民族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相当薄弱,尤其是在民族文化领域的文物复建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挖掘,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行整体的打造和提升。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基金的投入力度,支持少数民族村寨及民宿项目建设,促进民族产业发展。

六、下步打算

将要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多产业融合,形成多业态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发展集聚区。深入推进部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依托地热资源、萨满文化资源,和源头区域优势,全面推进“旅游+”战略,深度开发乡村度假游,健康养生游和文化体验游,建设特色小镇,民族村寨、康养农庄和度假小院。

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标准的景区创建升级,逐渐实现景区公路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对省会长春及周边人口的吸引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