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关键岗位监督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1 05:21:00

企业关键岗位监督调研报告

一、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岗位人员掌管人、财、物等重要部门并握有一定经营管理权,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是否规范,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部分关键岗位人员政治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企业对关键岗位人员监督工作机制、管理方式有待完善等原因,关键岗位人员中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涉案金额往往巨大,造成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损失。从我们身边发生的案件看,职务犯罪破坏企业稳定,损害企业形象,严重干扰企业经济建设,暴露出企业在职工教育、管理制度、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训极为深刻。因此,切实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监督,预防职务犯罪,成为国有企业当前急需高度重视,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开展监督工作的有效做法

(一)责任制是有力保证。

国有企业以关键岗位工作责任制为形式,将各项监督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检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保证了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制的要求,基本形成责任清楚、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使存在的履职不当,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二)关口前移是重要举措。

1、制定预防方案。

通过调查分析,准确掌握企业重大业务活动流程,所涉及的资金、岗位、人员等基本情况,摸清易于产生职务犯罪行为的主要环节,了解职务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重点,制定预案,有针对性的强化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2、实行公开招聘。

采用群众推荐、票决制、任前公示等方法,坚持公平竞争、能上能下、任人为贤的原则,在考察应聘者业务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应聘者价值观的判断,明确应聘者业绩历史是否清白,从而选拔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声望的优秀人才任职关键岗位。把好招聘关口,提高了关键岗位人才的录用准确率,使心术不正者丧失投机钻营的机会,规避用人风险。

3、定期岗位轮换。

按照有关规定,依据关键岗位人员工作情况,结合干部人事调整、机构设置调整,将思想端正、作风严谨、业务熟练的人员交流到关键岗位任职。定期轮岗作为企业经常性管理工作,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培养复合人才,消除弊端隐患。

4、坚持同步预防。

在重大业务、重点工程进行的同时,业务双方或多方共同制订预防方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避免违纪违法现象发生;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廉政协议,约束其履职行为,杜绝职务犯罪的可能。

5、规范招标投标。

招投标是经营活动过程重要环节,是易发职务犯罪领域之一。企业从积极预防的角度出发,建章立制,对招投标过程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审查项目立项和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程序及相关资质是否规范合格,及时制止违规操作,从而保证招投标的公正、公开、公平,保证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6、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机制的有效运作,是企业加强监督的重要方面。借助审计,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及时发现问题,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关键岗位人员经营管理活动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独立的审计评价,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奖惩的重要指标参数。

7、重视信访举报。

职工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坚决维护企业利益是职工共有心态。通过加大信访举报力度,畅通案件线索来源,拓展与延伸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对举报信内容分析研究、判断甄别过程中,查找制度上的缺陷和各项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腐败的环节,积极加以完善与防范。

(三)民主管理是广阔平台。

1、推进厂务公开。

厂务公开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重大决策方案、财务工作、人事工作、大额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有关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等内容。厂务公开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关键岗位人员行使权力的内容、过程、结果公开化,增强权力运作透明度,降低“暗箱操作”,发生权钱交易行为的概率。

2、开展民主评议。

职工代表、民管会成员按制度、程序对关键岗位人员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是依靠群众抓好对关键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评议结果是考核关键岗位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通过民主评议,有力促进关键岗位人员队伍建设。

3、强化群众监督。

扩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途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如规定企业重大决策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必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组织职工代表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以民主接待日形式,加强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交流;以各种方式广开言路,倾听职工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对重要岗位人员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偏重经营业绩。

注重完成经营指标,对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类监督检查和管理机制不尽完善,对关键岗位人员有失察、失控现象。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企业的考核也存在注重经营业绩,对关键岗位人员廉洁自律状况和队伍建设缺乏关注和监督的情况。

2、制度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原有制度已经难以与之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不及时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既不利于经营管理,客观上也为职务犯罪的产生创造可能、提供条件。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就是利用制度不完备形成的漏洞,采用各种手法实施犯罪行为。

3、监督形同虚设。

虽然制定了开展监督工作的相关制度规定,但在具体落实上缺乏力度,使监督形同虚设。另外,真正让监督者敢说话,说真话,是有效监督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企业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诸多方面受制于被监督者,缺乏相对独立性,弱化了监督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形成对有“复杂背景”问题监督难现象。

4、责任追究乏力。

对于发生的关键岗位人员履职不当、以权谋私等现象,在依纪追究责任时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处理时轻描淡写,采用批评、提醒、警示的方法较多,而违规者应当受到的撤职、罢免等“严厉”处罚使用较少。这种执纪不当,一方面削弱了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使职务犯罪者的蜕变过程,或者正在实施的犯罪过程得不到及时终止,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5、存在监督盲区。在对关键岗位人员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长期以来较为重视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监督预防工作,理论研究充分,监督制约制度和廉洁自律规定较多较全。而对没有但任领导职务的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预防,存在关注程度不够、投入力量较小,覆盖面不广、产生监督盲区的问题。此外,重视对职务犯罪中贪污、挪用公款等“谋利”行为的防范监督,对渎职、失职行为的防范监督强调较少。

6、分配方式落后。

薪酬制度是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薪酬制度是重要的激励和制约手段。部分国有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传统平均主义的分配理念方式仍发挥着相当作用,关键岗位人员价值未能得到有效体现。业绩与薪酬的失衡,影响监督效果。

四、完善监督工作的途径

1、落实《实施纲要》。

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对于健全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企业实际,确定重点领域,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依据,监督“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情况,在涉及现金收支、资金流动的业务与管理中健全防范职务犯罪制度体系;把握重点环节,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堵塞与纠正程序上的疏漏、错位和越位,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内部控制和基础管理水平;管好重要人员,增强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2、建设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观念。通过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廉洁理念。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确行使权力、诚信守法教育,形成企业以廉为荣、风清气正的氛围,营造良好监督环境。

3、形成监督体系。

监督主体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权力制衡为手段,程序监督为重点,着重抓好党内监督与“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预算、审计和财务监控机制;招投标与比质比价采购机制;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监督系统,实现无缝隙覆盖,是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水平的基础。

4、开展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是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载体。效能监察紧贴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工作,注重业务风险分析、评估,注重过程中的控制、管理。效能监察通过对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企业正常秩序;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基础管理的完善和优化;使用监察手段,随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保证企业和职工从业行为规范合法。

5、加大惩治力度。

惩治是一种特殊的监督预防形式。对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中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与地方纪检、检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查办案件合力,克服困难、一查到底。通过查办案件,明确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监督措施,完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果。通过惩治的威慑作用,维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6、注重基础建设。

夯实理论基础。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理论成果,特别是认真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监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不断创新深化监督措施,使监督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健全工作机构。对开展监督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设备在编制预算时统筹安排,给予充分支持,奠定必要的硬件基础,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综上,国有企业根据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总体要求,按照结合工作,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原则,不断实践、总结、提高,形成对关键岗位人员加强监督长效机制,就能够有效预防职务犯罪,为企业和谐兴盛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