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执行力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25 03:28:00

文化执行力调研报告

执行力是衡量一个机关、单位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按照市文化局党委的要求,我们对文化系统保持政令畅通情况、相关制度执行情况、领导或处室交办的事项执行情况、管理执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文化系统执行力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多数文化干部大局意识较强、职责意识明确,执行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履工作职责的需要。但同时还存在着执行意识不强、执行力度不平衡、难执行、“半”执行、怕执行等一等系列问题。

一是执行意识不强。一部分人把岗位意识等同于执行意识,用岗位职责意识掩盖贯彻执行意识;另一部分人把执行意识与岗位意识割裂开来,认为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过得去。究其实质是缺乏大局意识,还没有把执行各种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履行工作职能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执行和操作层面上,即使执行起来也很少讲究程序和注重方法,从而出现了好执行的工作就执行好,不好执行的工作就尽量推脱、拖延执行、不执行等。

二是执行力度不平衡。单位与单位、处室与处室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执行同一件事情上差异明显,有的执行得很到位,有的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推委扯皮、不了了之。有的对局主要领导交办的事情执行较好,对其他领导特别是处室交办的事情执行力不够到位。有的对关系本单位、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的事情执行较快、较好,对其他的事情执行效率较低。有的以文字执行的成分多一点,抓工作落实少一点等等。

三是畏难退缩“软”执行。一种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碰到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由于部分执行者长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满足于过得去,加之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差,遇到新问题不能从矛盾和问题出发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简单应付,然后寻找借口把问题和矛盾上交;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干部喜欢坐享其成,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要是水到渠成,他们就干得了,一旦条件不够,要自己重新创造条件或进一步改善条件才能完成任务,他们不愿下苦功去打基础,结果导致半途而废,执行无结果。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害怕在强有力的执行工作中得罪同事、亲戚、朋友或者左邻右舍,遇到阻力,碰到麻烦,只好做做样子,做做表面文章。最后一种情况是在实施、执行新出台的管理模式、工作制度时,如果没有确实可行的经验可供借鉴,一般情况下都要承担与现有运行机制进行磨合的执行成本,有的还甚至要承担失败的责任。这无疑会影响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成绩和领导干部个人的政绩,于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对新模式、新方案就表现出怕执行。

二、强化意识,完善机制,不断提高文化执行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任务,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执行力的高度、把握尺度、提高速度、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文化干部的执行力。

1、强化意识,培育执行理念。执行理念是一个政府和工作人员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在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吃苦耐劳精神;有依法行政的意识;学会执行的方法等。首先是让文化干部把自己的职责定位在执行之上,树立执行第一的思想意识。其次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一流工作目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三是要形成“执行无借口”的行政理念,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因为无论是假执行、“半”执行、还是不执行,执行者在执行中总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只有形成了“执行无借口”的行政理念,执行力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时刻牢记执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工作中无小事,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对待工作,从来不说不行,明知困难重重,也要坚决去执行。

2、加强学习,提高执行能力。同是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得很好,有的人却做不到呢?首先是态度问题,然后是能力的问题和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日常工作中,我们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面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任务也不会完成。实践证明,只有及时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坚决破除“等靠要”的陈旧观念,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树立新的改革创新发展观念,自动自发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执行力就会得以不断提升,我们的事业也会发展得更快。提高执行能力还必须把握好工作尺度、加大力度、提高速度。尺度是基础,尺度把握不好,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既影响了速度,又违背了上级领导的初衷,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甚至走向反面。工作力度不大或者缩手缩脚,按部就班,必然使上级部门的意图大打折扣,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速度是决策和执行的关键,没有速度,提高执行力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执行力还要认识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受到表彰奖励时,总是说,我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这是一种戒骄戒躁和诚实谦虚的表现,但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绝不是最终的,只能算是阶段性的胜利。还要再接再厉,好上加好。

3、狠抓督查,提高执行效能。实践证明,健全督查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突破“半”执行、怕执行的重要手段。健全督查工作机制,一是要确立督查主体,明确督查责任,实施督查计划制,做到有重点,有安排,防止盲目督查,杜绝乱督查。要突出重点抓环节,按阶段开展切勿事事督查,结果一事未查。督查不是考核评比,不能看结果,要重在过程,只有根据工作开展的阶段性,区分不同环节实施督查才能发挥督查的应有作用,如果督查不查过程,而看结果,就必然丧失督查工作的真正意义,就会使督查沦为变相考核检查,不但发挥不了其在促进执行上的应有作用反映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二是要优化督查手段。督查工作不能只看文字材料,必须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全面了解事情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普及程度和深度,并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督查工作成为促进执行的推进器。三是要强化督查领导,提升督查工作地位。一方面,要让政务督查工作成为辅助领导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要亲自抓;另一方面,督查工作要服从领导工作需要,抓住大局,抓重点,为全局工作谋发展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