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局职能规范经验交流

时间:2022-01-30 10:09:00

监察局职能规范经验交流

区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行为为主题,以解决执法不公、违规执法为重点,巩固治理“三乱”成果,严肃查处弄权勒索、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使办事效率、工作作风、服务意识、执法素质有明显提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一、以“四种行为规范”推进依法行政,营造严明的法制环境。

规范收费行为。一是实行集中收费制度。区财政局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设立区集中收费窗口。除依法可以当场收取的以外,区内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针对企业的收费、罚款必须由区集中收费窗口收取(具体办法附后),然后划转到执收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进入企业直接收费和收取罚款。二是严格按核定标准收费。该区要求各执收单位要在以后为每年1月10日前将当年涉及企业的固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区物价局申报,由区物价局会同区财政局进行汇总审核后,将核定数额通知执收单位和集中收费处,并向缴费企业发放列有收费明细的《缴费明白卡》。做到一企一卡,一卡管全年。非固定性收费实行“一费一报一批一收”。

规范检查行为。一是遵循一般不检查原则。行政执法机关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应以审查书面材料为主要检查方式,一般不得进行现场检查。二是遵守检查审查批准规定。凡进企业检查的,除相关机关执行安全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监管、环保、税务稽查、办理治安和刑事案件及查处投诉举报案件等紧急公务可先检查后备案外,其它检查都必须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审批(具体办法附后)。未经审批或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进入企业直接进行检查。三是实行检查预约、告知制度。经批准的检查由执法部门与企业提前预约,除税收、社保费征缴和安全生产检查外,一般性检查应在企业安静日(每月1日至20日)以外的时间进行,不得妨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检查终结,应向企业告知检查结果,并报区优化办备案。四是推行联合检查制度。执法部门有多个内设机构行使检查权的,应实行一个机构检查或多个机构联合检查,严禁内设机构各自单独检查。多个部门对同一企业就相同或相近事项进行检查的,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审批,实行联合检查。

规范处罚行为。一是遵循教育为主的原则。行政执法单位应严格遵循教育为主的原则,对企业和个人非主观故意和合乎情理的原因而导致的一般违规行为,应当免于处罚或者只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的处罚,而不得给予罚款及其它处罚。二是实行处罚审查备案制度。针对企业的初次违规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公共利益没有构成实质性危害的,实行改过免罚制。检查单位经过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两个程序(有被检查企业签字的文字记录和法定的整改期限),企业仍不改正的再实施处罚。存在罚款幅度的,一律取规定的下限数额,由执法单位向区优化办申报(依法可以当场处罚的除外),经核准后由执法单位向被处罚单位下达处罚决定书,并告知集中收费处,由集中收费窗口收取罚款。对企业作出10000元以上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重大处罚决定的,要报请区分管领导先提出意见,经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并报区优化办备案。三是实行帮助整改制度。行政执法单位在处罚企业的同时,应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并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报区优化办备案。未提供指导帮助导致整改不到位的,不得再次给予处罚。

规范强制措施等其它涉及企业的行为。一是慎用强制措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采取冻结帐户、划拨存款或者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拘留、传唤等强制措施,应由执行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区优化办备案。二是严格控制举办涉企培训班。严禁执法单位利用职权随意举办要求企业参加的培训班。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确需举办培训班的,须由承办单位报请区分管领导同意、到区优化办备案后方可进行,并不得收费。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收费的,按区物价局核定的标准由区集中收费窗口收取。三是严禁集资等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执法单位及其执法人员不得凭借职权向企业集资、摊派、报销费用和占用企业物资;不得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咨询、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项目;不准向企业强拉广告和推销图书资料及其他物品;不准强求企业订阅报刊杂志。四是坚决制止公路“三乱”行为。除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站点外,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境内公路上设卡拦车,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担负道路交通管理职能的公安交警在公路上依法进行巡逻执勤、疏导交通、纠正违章,除发现车辆有明显违章和犯罪嫌疑情况外,不得随意拦截车辆进行检查、收费、罚款。

二、以“五项制度”改进部门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实行投资项目全程服务制度。投资者在本区境内投资全过程中,凡需办理行政许可审批等相关手续的,由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全程服务,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投资所需相关手续。

实行工业企业遗留问题代办服务制度。以区经济局为主体建立企业代办服务制度。投资者在本区境内投资经营过程中,凡有疑难、历史遗留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处理的,由区经济局办理。

实行依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制度。该区各镇及依法整治环境成员单位,特别是公安机关要加大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和重点工程建设治安环境整治力度,及时调解和处理好企业和周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对少数无理取闹、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要依法处理。

实行服务单位公开承诺制度。区为提高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严明要求各职能部门和所有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实行公开承诺制,各部门要对其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公开向社会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实行公务员队伍教育制度。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三、以“责任到人到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环境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并在网上公布邮箱,受理企业投诉。同时,实行区“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名领导联系1--2家企业,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制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行为,尚未达到应予党纪政纪处分程度的,要采取通报批评、停职待岗、责令引咎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措施进行处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对投诉举报和相关监督部门发现的问题,经查实后除依法责令返还钱物、赔偿损失外,要按照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达到应予党纪政纪处分程度的,依照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执法违法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直接责任人调离执法岗位,并责令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引咎辞职;属垂直管理单位的负责人,由区委、区政府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明确监督职责。区纪委、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负责对各个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负责对行政许可、审批行为的监督;区委督查室、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区物价局负责对企业检查、处罚、举办培训班等加重企业负担和不履行工作职责行为的监督;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负责对采取强制措施行为的监督;区物价局、区财政局负责对各种收费行为的监督。各监督部门要公示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根据职责及时受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除相关机关执行处理安全生产检查和办理治安、刑事案件等应急公务和突发事件外,区内所有执法单位针对企业的检查,必须经区优化办审查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均不得进入企业直接进行检查。执行紧急公务直接进入企业检查的,要在事后24小时内及时向区优化办备案,备案材料应包括紧急公务的事由、投诉举报人或举报电话、执法单位的批准领导、执行人员、执行结果等内容。

实行“两个隔离”制度。区组织专班对全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名单由区经济局公布)实行企业与部门“隔离”,业主与居民“隔离”。企业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与部门、居民的有关具体事务,由所在地镇、开发区或有关主管单位代为办理和协调处理。实行“两个隔离”制度以来,有效改善了企业投资环境,树立对外开放良好形象,规范部门行政执法,杜绝“乱收费、乱作为、乱摊派”现象,提高部门行政效率,降低人员腐败风险,促进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坚持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制度。组织由企业厂长、经理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专题评议活动,每半年对全区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的单位进行评议。在评议中,满意率达不到70%的,第一次给予单位黄牌警告;第二次单位主要负责人专抓整改,并给予诫勉谈话;第三次对单位主要负责人采取降职、免职、调离等组织措施。对一次满意率达不到50%且排名倒数第一的,对主要负责人采取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