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用人的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27 05:50:00

县委组织用人的经验交流

今年正值各级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各级领导干部调整比较大,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干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所见所闻,认为,选拔和任用要做到“两要”即:“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一、用人要疑。用人要“疑”,并不是要对每个人乱怀疑,而是要注意一个人的变化,跟踪监督管理和加强教育防范。一是要多一点考察。在干部考察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弄清本质,决不能轻信少数人的评价,注意社会公论;对经常拍胸脯、夸海口者,要想想此人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对成绩常翻番,发展加速度者,要想想数字里面是否有水分;对身居要职、主管人财物者,要想想这些人在权与钱的天平上能否站得稳;对提拔晋升者,要想想是否会产生骄傲情绪,能否胜任新的岗位;对受批评处分者,要想想其思想疙瘩是否已解开,这样,干部的“庐山真面目”还会看得更清楚。二是要多一点怀疑。目前,部分干部在“用人不疑”的观念影响下,对下级一万个放心,不教育,不帮助,不提醒,不敲警钟,甚至将群众的举报信长期压在抽屉里,有的出了小问题时还故意隐瞒,甚至帮助其“化解”。这样,无异于助纣为孽,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及时提醒,分清是非,多敲警钟鼓,少吹耳边风。三是要多一点约束。据报载:联合国每年有几亿美元的开支,但30年来没听说出现过一个贪污犯。这并非工作人员都是圣人,而是那里的制度实在太严,任何一项开支都需三个官员签字才能生效,每花一笔钱要有三个部门监督检查,想拿也无法下手。因此,使用干部,除了有善意的“疑心”外,还必须用严格的纪律、制度、法规去监督约束。如果我们的制度严到了欲贪者想下手而实在无法下手的制度,那才真正达到了制定制度的目的。

二、疑人要用。用是目的,疑是手段。如果只用而不疑,那干部迟早会出问题;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人才必将造成很大的浪费。一是要用辨证发展的观点用疑人。人是发展的,不能一岁看到老,一信信到底。一个人现在行并不一定永远行,一个人现在不行并不一定永远不行。要在疑中去用,在用中去考察干部的本性、知识和能力。要容人之所长,也要容人之所短,更要容人之所疑。楚汉之争时,刘邦对韩信的忠贞是有一定疑心的,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重用韩信,打了一系列胜仗;唐朝的魏征原是唐太宗政敌一边的人,但太宗却大胆启用,结果出现了“贞观之治”等。这些事实都说明,疑人可用,关键在于你的引导,既要善用他的长处,又要让他不良的欲望不法膨胀。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用疑人。疑,并不是怀疑他们的能力,天天跟踪他的行踪,而是针对各部门、各工种的不同,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据此制定一系列的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去监督他们。对下属的监督检查,主要的是考核其工作态度和成效,并注意扬长补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要有敢用疑人之才能。如何正确看待和大胆使用这些有争议的干部,我觉得要具备三种素质。识人之才。领导干部要善于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言语表达、文字表述、临场反应、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等各方面洞悉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炼就一双识人慧眼,善于沙里淘金,重用可用之才。容人之量。“成大功者不小苛”,作为领导者尤其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有容才之量,对干部一时的失误,要辩证地看,积极地帮,对因方法不当引起的争论,要正确引导,帮助消除,积极为他们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敢用之胆。要提高领导驾御能力,把握好“放手干”与“放权干”的辨证关系。要善于看到人的优点,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能错过最佳任用时机,时机一耽误,人才就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