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景点建设情况调查思考

时间:2022-10-22 03:11:00

景区景点建设情况调查思考

为了给制定沈阳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我市明年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今年以来,我们以筹备世园会为契机,组织民侨外委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先后多次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和检查;并于10月上、中旬,由市人大民侨外委员会,会同市旅游局组成旅游调研课题组,有重点地对**、东陵、新民等区、县(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一宫两陵”、新乐遗址、棋盘山、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等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

调查研究表明,总的看,“十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各个方面十分重视旅游工作,认真执行《沈阳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了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步伐,使“一宫两陵”、大帅府、怪坡等诸多传统旅游项目重放异彩,冰雪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与此同时,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管理,极大地改善了投资和旅游环境,从而使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年以来,旅游总收入以年平均26%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91.7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市GDP的4.6%。这表明,旅游业在我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得到确立。

对“十五”期间我市旅游工作取得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但毋庸讳言,目前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与国内旅游业发展比较先进的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更大,主要是旅游名牌精品仍然不多,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旅游经济运行质量仍然不高。要在短时期内将沈阳真正建成旅游强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今后我市怎样进一步把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实现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的目标,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制定一个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调查表明,目前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难以形成应有的规模,档次和品位都不够高,首要原因是缺少统一规划和布局。据了解,时至今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只有宏观构想,没有一个能够统揽旅游发展全局的总体实施规划。分布在各区、县(市)的旅游资源,包括棋盘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都是分别在做规划,独立开发利用,且规划大多未按法律程序审批,不断变化,随意更改,这就难免出现对资源的盲目开发、错位开发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项目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近乎无序的被动局面,确保沈阳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在研究制定我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尽快制定符合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和规模化要求的沈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实施规划。

(一)要以国际化眼光创新思路。我市“一宫两陵”已经申遗成功;“世博园”也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之中,这标志着沈阳旅游业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因此正在或将要涌向沈阳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反思过去,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所拥有的资源置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去筹划,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视野不宽,思路不清,缺乏大手笔、大动作,致使沈阳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对世界的吸引力并不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沈阳旅游业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国际化的眼光审视沈阳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际化是一种境界和气度。沈阳在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一定要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克服在旅游发展上“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消极观念和“小打小闹、安于现状”的保守意识,真正树立起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的雄心壮志。第二,国际化是一种标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一定要严格按照国际化标准规划和设计沈阳旅游业的发展,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地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景区和景点,形成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种,快速推向全国和世界各地。第三,国际化也是一种责任。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一定要以对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以保护和利用,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不搞粗制滥造,不搞短期行为,努力把沈阳开发建设成为功能完备、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高度文明的国际化旅游大都市。

(二)要以特色化视觉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坚持地方特色并不矛盾,国际标准具有普遍性,地方特色则具有特殊性,二者有机结合,使特色化寓于国际化之中,可以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给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定位时,既要考虑国际标准,又要讲究沈阳特色。将沈阳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自然和人文环境综合起来考虑,我们认为,所谓沈阳的地方特色,大体上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沈阳的历史风貌。沈阳有新乐遗址、“一宫两陵”、张氏帅府、中共满州省委旧址等国内绝无仅有的历史遗迹;发生过像“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这样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过努尔哈赤、、张学良等等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沈阳旅游应当充分展示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历史风貌。第二,沈阳的民族风情。沈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满、蒙、回、朝鲜、锡伯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活了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沈阳旅游应当充分展示他们各自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所形成的民族风情、习俗和文化。第三,沈阳的自然风光。沈阳地处我国东北的南部,属北温带受季风影响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这里不仅有形容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景致,更有空气清新怡人的夏季,自然景观多达20余处,无论作为旅游景区还是作为避暑度假场所进行开发利用,都是很有特色的。第四,沈阳的城市风采。沈阳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工业重镇,享有“东方鲁尔”的美称,城市风采别具一格,不仅有大量人文景观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同时还有很多大中型工矿企业可以成为国内外众多旅游城市所少有的工业旅游产品。第五,沈阳的乡村风味。沈阳有大片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有完全不同于“南国”的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有些地方还依山傍水,发展农业旅游大有可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诸方面,都有文化融入其中,成为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灵魂,使各自的特色更加鲜明。

(三)要以生态化理念合理布局。生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的象征。因此,必须以生态化理念来规划沈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贯穿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的始终。具体应注意三个环节:第一,规划与建设应着眼于生态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城市绿化,倡导和有计划地建设绿色广场、社区、街道、企业、单位,构筑绿色城廓,把沈阳真正建成绿树掩映、生态和谐的森林化城市。第二,规划与建设应着眼于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间断地治理城市各种污染,净化城市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市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第三,规划与建设应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管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创造一个秩序井然、充满魅力、洋溢温馨、安全和谐的人居及旅游环境。

此外,在制定沈阳旅游发展总体实施规划时,还要追求规模效应,要注意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按照科学性、整体性、统一性的原则,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和布局。为此,应当明确,各区、县(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棋盘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必须服从全市总体规划和布局;在规划实施前,必须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核;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动。

二、至关紧要的是全面提升城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理论和实际都表明,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也是旅游得以发展兴旺、长盛不衰的灵魂。市委、市政府拟于2006年开展“文化旅游年”,这对于提升沈阳名城和旅游品位、推动我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和各个方面应以准备和开展“文化旅游年”、办好世园会为契机,在实施沈阳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把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一条带有根本性措施来抓,并且作为沈阳建设国际化旅游强市的一条主线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从当前来看,要以全力筹备和办好世园会为龙头,带动我市旅游业进入一个更高的档次、迈向一个更新的台阶。世园会的成功筹备和举办,必将为沈阳提供一个更加对外开放、真正融入世界的机遇,尤其是对沈阳旅游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它必将会像火车头一样,带动我市整个旅游列车快速冲向新的更高更广的领域。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工作,都应将筹备和举办世园会的过程,作为一个向各国学习的国际化过程,作为一个博采众家之长、全面提升城市和旅游文化品位的过程,作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文明成果和良好形象的过程。第二,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招揽游客及参观者,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地向国内外作形象化的宣传、推介,敢于承诺和保证沈阳向世人提供的是高水准的世园会、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高档次的娱乐活动,以及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提供的是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第三,以对国家、对民族认真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绝对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确保世园会经得起在短期内能够承接上千万人流的考验;同时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而确保这次世园会真正成为“永不落幕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真正长期成为沈阳市民和国内外旅客最向往、最愿意去的地方。第四,尽快地、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世园会从2006年5月1日起,到2006年10月31日止,184天漫长展期,园内所有的细节和城市管理的各方面都将经受考验。沈阳“世博园”总面积达246公顷,而且处在有山、有水、有森林覆盖的山林地带,预计届时中外游客将多达1000万,这些因素本身对管理的要求就很高。在展厅、场馆、园区管理方面,有些细小环节很容易被忽略,却往往直接关系到游客、观众对世园会的感受,比如人流的控制、饮食、垃圾处理、如厕、失物招领等等。细节是很能体现管理水平的,我们对“世博园”各个环节的管理应当经得起游客和观众的评判。同时,在整个城市的交通、治安、卫生、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也都应当经得起游客和来自各方面的评判。为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培训管理人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将对城市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尽快地、大幅度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既为成功举办世园会提供必要保证,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长远考虑,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挖掘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沈阳是一座具有72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中华塞外名城,是清朝发祥地,所谓“一朝龙兴地,两代帝王城”,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沉积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存。经验表明,这里作为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一方面,应向游客展示有体有形的文物史迹和体形环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应是挖掘文物史迹和体形环境的文化底蕴及其内涵,向游人弘扬历代相传的有声有韵、有生有灭、充满活力的历史文化传统。应当承认,以往我们比较注意前一方面的工作,而对借助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来挖掘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导游员对于人文景观,只是作一些浅层次的讲述,对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却讲得很少,甚至只字不提。这种状况,应当改变,要下力量挖掘、研究、整理、保护和弘扬反映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二)发展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和推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艺术。广义的旅游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中的“娱”字清楚地表明了作为旅游城市,必须大力发展以文艺演出、图书出版、广播影视、大众传媒、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从游客的心理追求看,尤其应当将文艺演出和演出经营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因为绝大多数旅游者不仅要到历史长河中去沉思,还需要走出历史接受形象化的文化艺术的感官刺激,得到有益的精神享受,并达到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目的。这是旅游具有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把繁荣和推广先进的文化艺术作为发展旅游事业重要方面的原因所在。近年来,沈阳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境外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做得远远不够。目前,除了“二人转”外,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和品种极为少见,沈阳历史上曾经兴旺一时的奉天大鼓、奉天落子、评剧、唐(韵笙)派京剧等传统艺术品种,几乎退出了文艺舞台;现代化的舞台艺术只是“偶尔露峥嵘”。同时,可供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比较少。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投入,加强组织,从“推陈”开始,不断发展“出新”,尽快使沈阳的文艺舞台百花盛开。应当明确,沈阳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旅游城市,文艺舞台上不仅要有凸显本土特色的“沈阳文化”,而且还应当有与国内国际融通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这就需要以最大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各种文艺派别和优秀文艺人才来沈阳创作和表演。这样,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形成争奇斗艳之势,必定能够进一步提升沈阳这座旅游城市的文化品位,推动沈阳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三)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大力营造和激活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城市,应该是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处处溢美的城市,应该是紧贴世界潮流、极具时代感的城市,应该是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应该是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理性地看,沈阳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值得注意和重视的是:第一,要大力营造有大都市气派的景观文化氛围。应把整个城市建设同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结合起来,努力使沈阳“样样是景、处处有景、时时见景”。第二,要大力营造有时代创新意义的城区文化氛围。应下功夫搞几座像上海金茂大厦、东方明珠那样的标志性建筑;建几处像大连老虎滩、包头圣鹿园那样的文化体验广场、雕塑、园林,提升城市品位。第三,要大力营造有国际影响的节事文化氛围。应认真总结举办足球“世界杯”亚洲地区选拔赛、世园会等文化节事活动的经验,积极争取每年举办一二个国际化程度高、规模大、品质优、创意新、制作精、品牌响、公众参与度高的文化节事活动,作为沈阳城市的“名片”和文化旅游的吸引物。第四,要大力营造有地域特色的群艺文化氛围。应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应努力

营造一种气氛:广场上、公园里、河岸旁、树阴下、街心花园和庭院中,一年四季,清晨、傍晚,节日、假期,都可以看到居民们在纵情欢娱、体育锻炼、享受诗情画意般的生活乐趣。

(四)加强以养成文明习惯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教育,大力培养和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素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长期生活在这个地方或这座城市的人的文化素养的高低。因此,为了提升城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迎接和顺利举办世园会,应加强以养成文明习惯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可以考虑进行新一轮类似前些年曾经开展过的“八不准”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世园会、节日长假和旅游高峰期的特点,宣传“自觉排队”、“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等文明规范。这样的宣传在广大市民中反复持久地进行,有可能很快地促使广大市民养成讲文明的行为习惯,时时处处展现出有教养、有纪律、有礼貌、有道德的“文化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