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扩大现状思考

时间:2022-10-16 06:00:00

收入差距扩大现状思考

今年以来,**社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市统计局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市区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8342元,同比增长12%,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65元,同比增长10.8%。与其他市相比,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水平偏低,这些问题应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城市居民收入变动特点及成因

从收入的四项构成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看,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收入变动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出“两升两降”的格局,居民收入增长点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两升”即:财产性及经营净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两降”即: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点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及经营净收入增势迅猛,而工薪收入增速相对趋缓。

1、工薪收入显著增长,增速趋缓。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5006元,同比增长13.4%,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0%,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6.3%。表明工薪收入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工薪收入增幅下降了5.2个百分点,工薪收入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

今年春节期间,机关、事业单位陆续兑现了部分停发数月的地方福利性津补贴,对推动城市居民工薪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调查表明,上半年,**部分企业职工的工资增加不多或根本就没有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居民工薪收入的增速。

2、经营净收入增速加快,对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加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30.7%,比去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增加31.1个百分点。

3、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成为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随着投资渠道多元化,城市居民家庭来自股息与红利、房租、投资房产增值等财产性收入逐年增多。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市区房价大涨,前些年投资房产的家庭获利丰厚,推动了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210.6%,成为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4、转移性收入减少,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大幅下降。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992元,同比增长9.4%,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3.9%,比上年同期减少6.7个百分点,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下降62.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均分摊的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调查的200户中,离退休和离退休再就业人员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18.6%,而今年所占比重为17.1%;二是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大幅减少。

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今年上半年,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城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1、高低收入户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占总数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比平均增幅高3.5个百分点;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比平均增幅高出17.9个百分点。从收入绝对值差距看:最高、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从上年同期的20160元扩大到今年上半年的26251元。

从可支配收入构成看,导致高低收入户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工薪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差距拉大所致。工薪收入方面:上半年,高收入家庭人均增加7654元,增长56.1%,比低收入家庭增幅高54.5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人均仅增加23元,工薪收入差距由12216元扩大至19847元。财产性收入方面:上半年,高收入家庭人均增加3801元,增长259.6%,低收入家庭人均仅增加21元,财产性收入差距由1464元扩大至5244元。可见,财富扩张效应对居民收入间的差距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2、城市间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从今年1-5月可支配收入排序看,收入最高的是苏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达到10578元,月人均2116元;收入最低的是宿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5%,仅为4557元,月人均91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11位,在苏北5市中居第3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977元,而去年同期低1146元,差距拉大了831元;比苏中平均水平低2049元,而去年同期低1022元,差距拉大了1027元;与苏北收入水平最高的徐州市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了995元,而去年同期低387元,差距拉大了608元。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城市居民收入已持续增长10个年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居民收入增速缓慢等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1、居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与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近年来,**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而同期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6%和28.4%,居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

2、收入水平和增幅在全省位次依然偏后。尽管**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也已达到10.8%,但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的位次依然偏后。从收入水平看:1-5月**居全省第11位,在苏北5市中居第3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977元,比全省收入水平最高的苏州市低4227元,比苏北收入水平最高的徐州市低了995元。从收入增幅看:1-5月**居全省第13位,低于全省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幅最高的扬州市低10.6个百分点。

3、低收入居民家庭入不敷出,生活拮据。据调查,占调查户总数5%的更低收入城市居民家庭,今年上半年人均总收入只有2239元,仅为平均水平的四份之一,不到占调查户总数5%更高收入户的一成,恩格尔系数达到了51.3%,大大高于41.9%的平均水平。这部分低收入户居民家庭收支倒挂271元,生活拮据,消费模式还仅限“生存型”消费。

4、物价上涨抵消了大部分增加的收入。上半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65元,同比增长10.8%,但若扣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4%的因素,则实际增幅只有4.1%,实际收入仅为7298元,即物价上涨抵消了居民收入中的467元,占居民增加收入部分(757元)的62%。

5、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恩格尔系数回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值,国际上通常用它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则达到最富裕水平。**年**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年为38.5%。今年上半年,受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影响,象征居民家庭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达到了41.9%,比“四城同创”考核指标(38%以下)高出了3.9个百分点。

四、尽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确保**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的实现,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企业增资政策,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新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前,特别要注意面向企业出台增资指导性意见,要建立企业工资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的长效机制,以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还要督促企业自觉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对多年不增加职工工资的企业进行督查。

2、适当预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性津贴。目前**市尚未实行“阳光津贴”,较大程度影响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建议市委、市政府在“阳光津贴”实行之前预发一部分福利性津贴,待实行“阳光津贴”时再扣除。在这次赴连云港调研时了解到:目前连云港已出台机关工作人员临时性增资政策(具体标准为每月:厅级2000元,处级1500元,科级1200元,科以下1000元)。同时建议在制定“阳光津贴”标准时,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务员收入水平对**在苏中苏北地区收入水平位次的影响,执行的标准应高于连云港、淮安、宿迁等市。

3、进一步促进就业,提升就业率。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就有收入,就能走出贫困。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失业者依靠政府开辟的就业工程而重新走上就业岗位,家庭生活改善较大。**年,**每一城市就业人员的负担系数为1.99人,比**年减少了0.04人。希望这项民心工程在**年继续发扬光大,惠及更多需要关照的困难群体。

4、给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目前,以食品为首引发的物价上涨因素使得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有所减少,支出增多,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重,建议根据CPI的增幅给“低保户”以及因下岗失业、重大疾病等因素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发放动态物价上涨补贴,以此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

5、提高低保发放标准。建议我市确定低保发放标准时尽量执行苏北最高标准,因为钱虽不多,但影响较大,社会效果好。

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公民权利、社会地位、民主施政、自由平等、公共服务、司法公正等方方面面,但首要的是实现财富分配的公正。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仅要解决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等,而且要更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效地遏制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要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周边城市的收入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