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7:51:58

收入管理

收入管理范文篇1

自1990年以来,沈阳市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纯收入基本在60%以上,而非农业生产纯收入均在40%以下。2000年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96.8%,2010年为87.5%,下降了9.3个百分点,而非农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00年占比3.2%,到2010年增长为12.5%,沈阳市农业生产收入比重仍居高不下,种植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仍占据主导地位,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一直较小。单纯依靠农业收入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有限的,非农产业发展将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来源,应在农村大力发展建筑业、服务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合理改变农村产业结构。1.5沈阳市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沈阳市城乡收入差距始终呈拉大趋势。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值差距从2000年的2970元,到2009年差距突破了9000元大关接近万元,2010年已达到10519元(表2)。“十一五”前期差距相比后期好些,收入差距达5048元,但2007年以后差距继续升高,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的迹象反而加速拉大。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沈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纯农户)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农产品价格稍一波动,就会带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农民增收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从目前来看,农产品价格水平仍是影响沈阳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第一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下降,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步减弱。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因素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各级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所占的比例较小,同时农民自筹资金的有限,导致农户对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较为突出,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制约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农民增收特别是农户收入的增长,不仅要通过增量增产和政府补贴,更重要的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依靠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沈阳市小城镇发展未形成规模,缺乏足够的辐射带动能力,城镇化发展的滞后,阻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造成农村劳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良性循环。农村产业结构因素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值构成与收入构成的不协调。目前农业仍然是沈阳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高产值的农村第二、三产业并未形成完整链条,给大多数农民带来的工资性收入有限。这种产出构成与收入构成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农民收入增速减慢和现金收入比重降低,导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和生产投入增速放慢。沈阳市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且调整缓慢,农业内部产品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将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收入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加强;医疗收入;管理

在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医院引起的变革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医院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医院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医院的财务进行筹集和分配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和协调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强化对医疗收入的管理,同时合理控制成本。

一、当前阶段医院医疗收入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医院没有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强制财务管理方式,本年度根据下一年度工作实际编制下一年度财务预算,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医院并没有按照下一年度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编制,往往只是根据上一年度的收支情况“照猫画虎”,造成了年度预算起不到预测的作用。同时,对医疗收入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2.医院对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各级医院都缺少对医疗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在医院财务自收自支的大背景下,医院对重大投资和日常费用没有指定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制度,缺乏对收支的严格管理,没有形成对医疗收入的管理机制,造成后期一系列问题。经过我国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多次改革,通过各类文件对财务管理的严格要求和各省市相关文件的出台后,目前医院对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缺乏严格、严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3.医院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方法不当。大部分医院对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方法是欠妥当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就是自收自支的大背景造成了“大锅饭”的现状,财务管理人员想当然的认为,财务收入就是可以随意支出,没有形成收支两条线的科学管理方式;其次就是医院财务对医疗收入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理财”观念,对收来的钱,不会管、不会花、随便发;最后就是医院领导对医疗收入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是收进来的钱就是盈利,只要盈利就是有效益,这种观念长此以往、上行下效必然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4.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如何强化医院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医疗制度改革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当下,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医院整体看,医院的主要工作是医疗卫生,对财务人员的能力素养培养方面重视不够,造成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另外,财务管理人员也不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只是满足于现状。其次,大部分医院只是注重对专业医师的素质提高,经常组织培训和相关训练,对财务部门的培训十分的匮乏,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发展。

二、医院加强医疗收入财务管理的措施

1.强化医院预算管理。从多方面强化医院对预算的管理,从而实现对医疗收入的合理支配,可以从三方面对预算进行科学化编制:首先,要从制度入手,先把预算编制情况理顺,对医院各科室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后,通过会议的形式对预算进行充分的研讨,逐步健全预算编制制度和流程;其次,对预算编制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能够综合多种情况,客观公正的编制预算。最后是对预算的申报,医院各科室应该对预算编制工作予以重视,根据工作实际对预算情况进行合理预测。2.医院财务管理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医院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十分重要,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责就是在遵守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及时发现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医院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医院医疗收入能为医院的发展服务。3.医院要建立医疗收入管理办法。在变革的大背景下,医院医疗收入在财务上的管理依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医院也应该对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进行适时调整,建立正确的医疗收入管理办法,从而实现对医院医疗收入的科学化管理。4.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想要强化医院医疗收入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工作,切实做好对在职财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更好的参与到医院财务管理中来。加强医院医疗收入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医院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相信随着财务相关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各类标准的确立,以及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医院的医疗收入财务管理工作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友民.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4).

[2]井红艳.浅谈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J].商场现代化,2012(30).

收入管理范文篇3

为了加强**石刻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考古发掘以及宣传展示工作,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石刻门票收入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石刻门票收入作为财政性资金,坚持专户储存、专户管理,确保“以文养文”,全额用于文物及相关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

二、收入用途

**石刻门票收入由县财政监督使用,专项用于石刻保护、管理、研究、考古发掘等工作。全部收入按以下具体用途和顺序使用:

(一)开支县博物馆人员工资、日常公业务费;

(二)偿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贷款以及与**石刻保护开发相关的债务;

(三)偿还(县)城宝(顶)路建设债务;

(四)开支文物安全保护费、文物维修维护费;

(五)开支文物考古征集费、研究费;

(六)开支**石刻景区建设、环境整治费;

(七)开支**石刻旅游宣传促销以及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石刻等有关经费;

(八)支付经县政府批准的县博物馆职工福利待遇和奖励经费;

(九)其它与文物事业有关的支出。

收入结余县财政不平调,实行以丰补欠,滚存用于全县文物事业支出。

三、支出管理

(一)实行集中核算。**石刻门票收入和县博物馆财务纳入县“委派会计和集中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从县财政局、县博物馆抽调专业人员在县财政局成立财务核算机构,设立财务核算账户。县博物馆的支出审批权不变。

(二)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年初由县财政局按照部门综合预算编制原则,拟定支出预算草案,报县政府批准后执行。其中人员经费中正式职工执行人事部门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发放标准,职工福利按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执行,其他特殊补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和县政府批准事项编制预算,单位不得自定一切福利待遇和奖励政策;临时职工根据当期的收入水平合理制定工资待遇,按国家政策法规享受相关福利待遇,并列入单位预算;上级拨给的专款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三)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所有资金支出按照县政府“5+2”文件规定要求,由县财政局在“收入专户”中拨付。县博物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业务费,由县财政局按照预算进度拨付到职工工资统发专户或财务核算账户;其他专项支出,根据收入专户资金量、县博物馆支出需要及轻重缓急程度,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最终用款单位。

四、监督管理

收入管理范文篇4

为了进一步强化契税、耕地占用税(以下简称“两税”)和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渝府发〔2006〕145号)等有关精神,给合我县实际,现将进一步加强“两税”和非税收入收支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征收管理

(一)“两税”征收管理

1、征收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规、政策,严格执行征收范围、标准,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征收机关的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耕地的界定,土地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到现场签字确认。契税的计税基数,要严格执行县政府确定的基数。

2、严格实行纳税申报和“先税后证”制度。纳税人应按有关规定程序向征收机关申报纳税,土地房屋管理部门凭纳税收据和相关文件资料,方可办理有关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

3、征收机关收到的税款必须按规定及时缴入金库。

4、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减免,因特殊原因确需减免的,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的范围,由纳税人向县征收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县征收机关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方可执行。

(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县财政非税征收管理局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机关,直接负责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

1、非税收入执收部门的各项政策性收费必须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并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发放的专用票据或经县财政局审查同意的专用票据。

2、非税收入执收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第1号令)执行,各执收单位的所有收费项目必须统一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糸统管理,所有收入资金必须及时缴入县财政统一在银行设立的非税收入专户,不得截留、坐支。绝不允许执收单位以单位名义或个人名义擅自开设收入过渡银行帐户,不准私设“小金库”。

3、执收部门收到的财物、赃物、暂扣、暂押财物,必须使用财政部门规定的票据,并建立台帐,做到账账、账实相符。罚没财物及赃物为国家所有,其变价处理由执收单位报非税管理机关核实后按规定程序处理,严禁任何执收单位挪用、调换、私分和擅自处理。

4、非税收入执收部门应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应收尽收,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减免缓。因特殊原因确需减免的,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先征收入库。其程序是由缴款人向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执收单位汇同非税收入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执收单位和财政部门按照县政府批准意见执行。

5、各执收部门在征收非税收入过程中的具体业务,要严格按照**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足财综〔2006〕68号)文件执行。

二、使用管理

(一)“两税”使用管理

按县政府确定的财政体制结算。

(二)非税收入使用管理

属乡镇职能征收的非税收入,属预算内收入的,按财政体制规定比例分配;属预算外收入的,全额归乡镇级按规定使用。属县级部门职能征收的非税收入,由县财政按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统筹安排。

(三)征收工作经费

1、契税、耕地占用税按规定提取。

2、对执收单位,根据各单位征收难度和工作计划,在部门预算时适当安排征收业务费。

3、对非税征收管理机关,按照非税收入征收总额的2%安排征收经费,主要用于非税收入系统建设及维护、非税收入票据支出、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加强指导和规范镇乡级非税收入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业务费。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票据管理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机关及相关主管部门和执收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严格执行财政票据的发放、领用、核销、稽查等制度,坚持核旧领新、票款同行。

(一)任何执收部门必须凭《**县财政票据领购销账簿》到财政票据管理机关领购销财政票据。

(二)财政票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使用。

(三)财政票据的核销,必须票款同行。核销票据时,执收部门必须按所收资金管理方式汇总财政票据所收金额,委派会计、代帐会计认真复核收入金额并在核销表上签名负责,票据管理机关凭缴入县财政局金库、非税收入专户的缴款书和委派会计、代帐会计签的情况进行核销,必要时票据管理机关抽查收入金额;进入财政专户的凭委派会计和代帐会计签的情况进行核销。

四、保障措施

(一)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两税”和非税收入的完成情况纳入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经县政府批准减免的,凭文件和书面减免通知书,作为完成数纳入年终征收任务考核,但该部分不给工作经费。对未完成计划数的预算部门调减单位预算支出,对超收的预算部门可按超收数的一定比例安排超收工作经费。

(二)明确监管部门间的职责与关系。财政、物价、审计、监察、司法、行政服务中心、新闻等部门要按各部门职责加强对“两税”和非税收入收费缴存情况的全方位监督检查,要将非税收入收支行为作为重要监察内容,严肃纪律,严厉查办违纪违规案件,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为管好“两税”税款和非税收入资金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收入管理范文篇5

1.非税收入认识上的误区和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1)政府财政收入偏重于非税收入的趋向。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收入来源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税收收入,二是政府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政府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非税收入在整个预算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

(2)认为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可以对非税收入资金的随意支配。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政府及财政部门只能对专项资金以外的预算外资金结余进行统筹调剂使用。但在实践中,有的地方认为既然非税收入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就不区分资金性质,不按预算级次,对部门和单位收入的各类非税收入资金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比例调控方式,有的调控比例高达30%,不仅严重挫伤了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事业的正常投入和发展。

2.征管主体不明确,执收行为亟待规范

在我国,非税收入的征收是有各执收单位自行征收,财政机关内部没有一个统一归口的部门专司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而行政性收入项目的审批权又是在发改委(物价部门)。这种多方征收、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财政管理职能,分散了非税收入征管力量,增加了非税收入管理成本造成了“以费养人”局面,更是形成编制人员膨胀的主要根源。同时,现行执收执罚行为主要存在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违规使用票据以及随意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等,导致多收乱收,加重了社会负担;另一方面则存在该收的不收,该罚的不罚,随意减免,收人情费,导致财政收入流失。

3.收费项目偏多,非税负担较重

我国现行政府非税收入范围较广,类型较多,非税收入项目主要有行政事业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国有资产、资产有偿使用及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各项目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在政府非税收入中占主导地位。而与税收负担相比,早已超过了税收负担,形成了事实上的“非税大于税”的现象。

4.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制度观念淡薄

从财政票据使用情况来说,目前只有收费票据和结算票据两种,因票据种类单一,造成单位在开展某些经济业务活动时,不便操作,如行政单位开培训班收取培训费、工本费,开会收取会议费、资料费时,若开具收费票据则无此收费项目;如开结算票据,对方入账报销不符合规定。从其他票据来说,不少部门仍在使用专用票据,原来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中对不使用财政票据的收入没有规定必须交纳财政收入专户;不少单位因使用其他票据的收入没有交财政收入专户。

5.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不完善

目前,非税收入的管理从立项、定标、征收、票据管理和资金使用各个管理环节没有一套覆盖全国的统一、规范、系统的法律法规,使得非税收入无章可循或有章难循。同时,非税收入的征管和使用安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造成各地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不一样,非税收入管理难以规范,对违规行为难以约束。

二、完善非税收入的财政管理

1.更新非税收入思想,加大非税收入宣传力度

要逐步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尽快建立非税收入新理念,要加大非税收入概念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明确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统一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共识上来,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各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全面了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目的和意义,提高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寻求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配合,加强舆论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宣传,把部门预算收入和支出表上的预算外资金项目调整为非税收入和支出项目。

2.完善征管机制,规范执收行为

(1)全面清理非税收入项目,杜绝“三乱”现象。各级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擅自设立和不合理的收入项目,坚决核减超标准的收费。建立非税收入项目库,对收入项目实行编码管理。所有非税收入项目按规定进行设定和征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设定非税收入项目、范围和标准。

(2)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执收单位实行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征收依据公示制度,财政和物价部门配合做好收费年度审验工作,对年审合格单位的收费情况要在媒体上予以公示,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依法组织非税收入的征收,不多征、少征或者擅自减免。各执收单位按规定,依法组织非税收入的征收,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减免。对上下级分成的非税收入,应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由财政部门及其非税收入管理机构通过财政汇缴结算户定期划解、结算,执收单位不得直接上解或下拨非税收入。对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进行出让、转让、租赁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拍卖、招标等方式进行,从而避免暗箱操作。

(4)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按照统一支出项目、口径和标准,核定单位支出预算,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可用财力,增加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3.完善预算机制,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逐步将非税收入编入部门综合预算,统筹安排,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逐步淡化部门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取消“收支挂钩”政策,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对预算内、外的财政资金实行统筹安排和统一标准分配。除有特定用途的政府非税收入或个别政府非税收入需补偿征收成本支出外,非税收入原则上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不与有关部门的支出挂钩,不再实行结转部门下年使用。

4.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健全非税收入监督机制

(1)要尽快结束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加快非税收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步伐,出台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法,将非税收入从立项、标准、征收减免程序、上下级资金分成、财政部门在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以及支出使用等管理办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依法管理非税收入。

(2)要继续执行和完善非税收入政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非税收入项目和标准,实行挂牌征收,使缴款单位和群众做到心中有数。

(3)要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稽查、举报、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等监督管理制度,对乱收乱罚乱用或应征不征、应罚不罚、随意减免的违纪现象,通过各种媒体公开暴光,并依法给予处罚。四是要建立定期将非税收入征、管、用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孙福康,杨泉兴.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7,(28):37-43.

[2]魏萍.规范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财政管理问题.时代经贸,2007,02:27-28.

[3]丁宗祥,臧华清.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财政监督,2007,03:35.

[4]于瑾.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林区教学,2007,(6):99-100.

收入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思路

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是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资金I,I,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非税收入逐年扩大,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例如:2006年,全国非税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以上;另据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对辽宁、北京、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重庆、广州八个省、区、市非税收入统计分析,2007实现的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8.8%。与税收管理相比,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相对薄弱。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其必然选择。

一、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现状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社会需要可分为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应主要由政府税收及其他财政收入为财力保障;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则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由市场提供。社会公共需要可分为纯公共需要(如国家安全、外交、公安司法、行政管理、义务教育等)和准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公路等)。一般来说,满足纯公共需要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信用等手段筹集,即税收收入和债务收入;满足社会准公共需要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特定服务或受益对象收取有关费用解决,如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政府性基金等,即非税收入。据此,政府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债务收入3部分,其中,非税收入已占有相当规模。

多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银行代收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等多项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逐步规范政府分配秩序和非税收入收支行为,对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审批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收费项目由中央或省财政部门会同价格部门审批,收费标准由中央或省价格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政府性基金由财政部或国务院审批。罚款按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执行。公益金按照国家批准的发行额度、种类及游戏规则向社会筹集等。

(二)改进收缴方式,收缴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全国部分省在省级财政部门设立非税收入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如湖南、四川、海南、江西、安徽等省成立了非税收入管理处(局)。二是设立收费大厅或政府办证(服务)中心,由缴款人直接到收费大厅或政府办证中心申报和缴费。三是部分收费或政府性基金由财政部门委托地税机构代收。四是财政部门委托部门和单位代收。

(三)加强预算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非税收入分预算内及预算外两种管理方式。自1996年开始,国家规定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的前身)要逐步纳入预算管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要缴人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近几年,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快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进度。目前,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公益金规定全部缴入国库;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一部分缴人国库,一部分纳入财政专户;行政事业性收费大部分缴人国库,小部分缴入财政专户。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出,努力在2011年实现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四)开展年度稽查。各级财政部门普遍建立了非税收入年度稽查制度,每年定期开展非税收入项目、标准、票据、资金解缴的“年检”。

(五)制定管理办法。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还有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非税收入管理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例如:湖南省的<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2004年,财政部为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概念、范围及管理政策,拓展了财政理财领域,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目前,我国正在起草全国性的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税收入总体规模偏大。从市场经济国家情况来看,政府履行职能所需要的资金大部分依靠税收渠道筹集,非税收入只是税收收入的补充形式。一般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10—20%左右,我国地方非税收入相当于本级财政总-收入40-50%左右,比例明显偏高。非税收入总体规模偏大。

(二)非税收入管理职责交叉。非税收入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个财政分配问题,因此,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均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非税收入。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相对分散。例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为主会同物价部门审批,征收标准以物价部门为主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将同一行政审批事项拆分为西个部分审批的做法,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在财政部门内部,有的地方非税收入管理职能采用相对分散的管理模式,非税收入政策、征收管理、票据管理职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承担,突出表现为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脱节,难以形成合力,降低工作效率,导致非税收入征收监缴管理职能缺位,容易造成非税收入的流失。

(三)非税收入未完全纳入预算管理。一是一些非税收入仍然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更没有纳入预算管理。例如:行政事业单位门面租金收入原属经营性收入,2004年政策才明确将其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由于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相对较晚,加之管理难度大,一些地方尚未将其纳入财政管理。二是现行政策规定部分非税收入仍然放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政府收入全貌。

(四)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目前,非税收入管理的规章制度大多是一些规范性文件,且基本上都是以“预算外资金”为管理对象,实际贯彻执行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从全国来看,至今尚未出台一部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只有少数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致使各级财政部门监管非税收入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难以做到依法管理,不利于严肃查处非税收入管理过程中各种违规违纪问题。论文

(五)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相对落后。目前,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非税收入信息管理系统千差万别,亟待统一。对非税收入难以做到实时监控,部门、单位缴款不及时,截留、占压和挪用非税收入的现象时有发生;非税收人数据不能实时上传,影响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利于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决策。

三、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界定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实行分类规范管理

加强非税收入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对非税收入正本清源,区别其不同项目的性质。通过清理整顿实施分类改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之“分流归位”。具体包括:

1。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应当按照“正税清费,分类管理”的原则妥善处理,使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结构比例趋于合理:一是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合并一些设置重叠、实质相近的项目,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二是将符合条件的收费、基金项目整合纳入现有税种之内或开征新税,如将排污费以及污水处理费等统一改为“环境保护税”;将社会保险基金改为社会保障税等;三是将不体现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由市场定价,国家依法征税;四是依法依规保留的项目,从源头上规范其收费行为;五是关口前移,严把新设收费项目关和提高标准,政府性基金仍由中央财政部门负责审批管理。

2公益金。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扣除返奖奖金、发行经费后的净收入。目前,我国发行的潜力非常大,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丰富品种,扩大发行规模,降低发行费用,努力增加公益金收入。公务员之家

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主要包括土地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出租汽车经营权等有偿出让或有偿使用取得的收入,应进一步完善现行制度,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收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收益及时足额纳入财政管理轨道。

4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主要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以及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建章立制、规范收益及纳入财政管理等方面,防止滞留在部门和单位。

5罚没收入。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全额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罚没收入管理,应着力建立规范的罚没物品拍卖处置管理办法,罚没物品拍卖(变价)收入应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6其他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一是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应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二是主管部门集中收入,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应当实行彻底脱钩,这部分收入应逐步取消。目前取消有一定困难的,作为过渡性措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三是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二)改变分散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效率

1改革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批办法。应将项目审批和收费标准制定的职能配置给中央和省财政部门,由其根据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结构比例,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实行立项审批、标准制定、资金使用一体化管理,可避免财政、价格部门“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2整合财政部门内部分散的管理职能。应成立非税收入专门管理机构,其职责包括:制定管理政策、收入征收管理、财政票据管理以及非税收入统计,保证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增强政策统筹运用能力和执行效力。

(三)深化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完善征管查体系

1加快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步伐。按照“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要求,尽快在全国各级各地普遍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将所有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非税收入项目全部纳入财政管理,为实现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和收缴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2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财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决定着非税收入能否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和完善以“金财工程”为依托的全国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将项目管理、票据管理、账户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非税收入信息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目标。通过信息系统,对非税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等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管、分析,提高财政监管能力和水平。

3严格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票据管理是非税收人征管的源头,也是监督执收单位是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票据管理,应严格管理印制、购领、使用、保管、核销及监督各环节,使票据与项目、收入、稽查相结合。减少或归并财政票据种类,使用更加精简有效和管理严-密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并通过代码标准化的管理,使票据号码进入财政计算机网络管理,银行代收每一笔收缴业务,计算机网络都将自动核销一个凭证号码,使财政票据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4规范非税收入分成管理办法。非税收入分成应当根据所有权、事权以及相应的管理成本等因素确定。按照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凡涉及中央与地方分成的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按照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执行;凡涉及省与市、县分成的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按照省级人民政府或省财政部门规定执行;凡涉及部门、单位之间非税收人分成。其分成比例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报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批准。

5建立健全多层次非税收入监督机制。一是健全财政监督制度,包括各级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日常检查和年度稽查。二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将非税收入收支情况及相关政策纳入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提交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三是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四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通过网络等媒体,将非税收入收支情况和管理政策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五是找准查处的着力点,对非税收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除依法进行经济处罚外,还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四)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和法制化建设

收入管理范文篇7

一、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

(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力争2010年底前,地方各级执收单位全部实施改革;经清理整顿后继续保留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公益金等非税收入要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要在2012年底前将改革推进到所有执收单位和所有非税收入项目。

(二)省级财政部门要在做好省本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地(市)、县(区)改革的指导,推动省级以下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和本省改革规范化要求有序推进改革。

二、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

(三)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后,所有非税收入收缴都要在统一的收缴管理体系中运行,其中的收缴方式包括三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非税收入;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非税收入;通过财政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网系统收缴非税收入。三种收缴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管理要求的非税收入收缴,应按照统一规范、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目标要求逐步完善。

(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完善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非税收入的方式,并将其作为非税收入收缴的主要方式,不断优化收缴流程,更好地满足缴款人和执收单位的需求。

(五)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涉及多级政府间分成且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难度较大的非税收入可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对偶尔发生、没有明确规定执收单位、执收单位对信息反馈要求不高的非税收入,也可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

(六)由税务机关征收或的非税收入,可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收缴。研究将适合横向联网系统收缴的非税收入通过横向联网系统办理,实现收入收缴信息在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之间共享。

(七)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要求,建立统一的收缴信息反馈机制,确保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执收单位及时掌握收缴信息。

三、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八)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健全全省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九)省级财政部门要完善政府间分成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对应上缴中央财政的分成收入,通过财政之间上缴的,要按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流程;通过执收单位之间上缴的,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条件成熟时应转为通过财政之间上缴;采用就地缴库方式上缴的,应研究改进信息反馈方式和反馈内容。省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并研究规范省级与市、县级分成收入的上缴、下拨方式,保证按照规范、统一的渠道解缴。

四、规范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管理

(十)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选择非税收入收缴银行原则上实行招投标制度,应参照《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收付银行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做好银行选择工作。

(十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将各类财政资金专户统一归口到同级财政国库部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或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应尽量归并,原则上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只开设一个财政专户。

(十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设立的非税收入归集性账户尚未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的,要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归口管理。确有必要新设立非税收入归集性账户的,原则上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管理。

五、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建设

(十三)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系统管理功能和收缴效率,并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切实保证非税收入及时、准确、安全收缴。

(十四)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及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做好非税收入收缴业务数据口径及编码规范工作,要按照中央财政统一要求和《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内容对现行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以及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及时传输。

(十五)省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和系统建设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银行先进支付结算工具,研究建立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支持POS机刷卡缴款、网上银行缴款等新型缴款方式。

六、加强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分析

(十六)省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全省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结构和收缴情况,科学分析影响收入实现的因素。

(十七)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报表格式、口径和时间要求,及时报送本省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情况。

七、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监管

(十八)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管理,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审验、核销机制,实现系统自动核销电子票据和人工核销纸质票据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以票控收”的作用。

(十九)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非税收入收缴银行综合考评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促进银行更好地履行委托协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收入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收入管理;对策

1优化收入管理内部环境

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所有教职工尤其是管理层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其对于内控元素以及收入管理工作的理解,优化高校治理结构,确定高校收入管理组织形式,确定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各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参与的收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清楚规定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权划分,严格内控工作人员配置规程,构建系统化的决策管理体系,并由以章程的形式予以颁布,从而在高校内部真正营造出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收入管理氛围,优化内控环境,为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实施“收支两条线”

收入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入高校预算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要尽快转变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高校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推进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对预算外资金实施更加规范科学的管理。“收支两条线”的落实有助于高校强化财政管理,避免资金流失,促进经费使用效益的提升;同时开展好此项工作有助于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表现出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严禁设立“账外账”。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各项收入类别,按照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及时确认每笔收入并正确开据应税发票和财政票据。要防止收费不规范、乱收费及乱开收入票据的现象出现。

3建立收入内控信息沟通制度

一是根据收入管理行为属性以及涉及程度来明确区分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的类型和层级,构建更加系统化的信息管理体制,从而清楚规定高校收入管理部门和作业人员的职权与信息涉及范围;二是根据不同收入的实现流程情况来准确区分收入信息的具体性质种类,设置各个不同性质信息从获取、收集以及汇总处理流程,形成高校内外部收入信息不定期数据更新模式;三是设置高校收入信息属性识别方法,选择现阶段最为普遍的数据结构构建技术,建立高校收入信息管理系统,下设高校收入管理查询、变更、输入、存储、保管、开发维护等各个子系统,保证收入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时刻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四是按照相关性与重要性的基本要求,明确收入信息重要层次的方法与具体标注形式,结合收入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收入管理部门岗位的对应关系,构建高校收入信息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4完善高校收入管理体系

首先,清楚规定高校收入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设计原则。内控目标由于高校的经济性质、发展情况、管理实际以及管理对象的差异而存在明显的区别。高校必须要清楚的把收入预算指标相对应的整体内控目标,根据实际收入类型、收入管理层级来明确分解为和不同收入指标对应的子目标的方式,同时和风险评估结果密切联系,进而构建收入管理总目标引导之下的分层目标内控管理体系。其次,应当清楚高校收入管理工作需要包含以及覆盖的相关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以及管控范围。高校收入的经济特征、实际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关系到的重要控制部分和管理流程也明显不同。高校必须在充分研究整理的前提下,清晰列出全部收入类型及其实现过程的具体情况,明确标注出全部应当纳入到收入管控的相关业务节点以及具体业务范围,防止存在收入管理的漏洞。再次,应当尽快制定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高校方面必须要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收入管理制度,尤其是应当清楚的规定收入管理涉及的部门、管理工作具体范围、管控流程以及关系到的其他人员,还需要针对收入管理工作的开放性、协调性以及兼容性做出清楚的规定。最后,必须要对高校收入管理制度予以定期修订调整。建立收入管理制度定期调整机制,清楚规定对于收入管理制度调整修订的具体间隔时间以及相关责任人,明确参与收入管理制度调整修订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职权;借助于这样的方式来明确如果处于特殊状态下或者出现任何不稳定性因素时应当由哪一部门给出修订要求,清楚规定哪一部门需要受理这一请求并根据相关规定予以执行。

5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内高校收入管理工作逐渐开始朝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开展好收入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维护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正当权益,让高校经费得以更加科学高效的利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欣,张宝珍,杨文潮.高校收入多元化途径及债务管理———以陕西省属高校为例[J].商业会计,2018,(05):106-108.

收入管理范文篇9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理顺政府分配关系,保障缴款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法规,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浙财综字〔2005〕4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并取得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第三条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二)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

(六)公益金。是指政府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通过发行筹集的专项财政资金。

(七)罚没收入。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授权的执行处罚的部门依法实施处罚取得的罚没款和没收物品的折价收入。

(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是指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集中所属事业单位收入。

(九)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是指以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收入,不包括定向捐赠收入以及以不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或其他民间组织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十)其他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上述政府非税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性资金,如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第二章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市财政局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具体包括:设立并管理市级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或收缴银行帐户体系);确定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程序;按有关规定,将政府非税收入分别纳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或财政专户管理;对政府非税收入实行部门预算或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并统筹安排使用;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对调剂使用的政府非税收入收取调剂资金;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执收单位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有权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部门、单位;受财政部门的委托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部门、单位。

市级执收单位负责本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地上缴财政;市级主管部门在负责做好部门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同时,负有对所属执收单位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第六条银行是指根据收支两条线工作要求,经市财政局批准开设政府非税收入专户的银行。银行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与市财政局签订的委托协议的要求,开设市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财政专户,办理市级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汇划清算以及信息、资料传递等业务。

第七条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物价局、人行**中支等部门,按各自法定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审计、监督和管理工作,保障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实施。

第八条缴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缴款人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负有缴纳政府非税收入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缴款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人有权向执收单位了解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收缴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收缴管理

第九条市财政局应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的专职征管机构,加强征管力量,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工作秩序。

第十条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明确了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法定执收单位征收或收取;法定执收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征收或收取的,应当与受托方签订正式委托协议,并将委托协议送市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市财政局的专职征管机构直接征收或收取;尚不具备直接征收或收取条件的,市财政局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征收或收取。

第十二条委托有关单位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委托单位应当对受托单位的征收或收取行为实施监督,并承担该征收或收取行为的法律责任;受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的名义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不得再转委托。

第十三条执收单位应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省以上财政、物价部门确定的收入项目和标准执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向所属事业单位收取的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应报市财政局批准后,按批准的范围、标准收取。

第十四条市财政局应当在银行开设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财政专户,并建立帐户管理系统,用于归集、记录、结算政府非税收入款项。执收单位不得擅自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过渡性帐户。

第十五条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的收缴方式。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缴款义务人应当按规定,持执收单位开具的政府非税收入缴款通知凭证,按执收单位规定的时间、数额,及时、足额到银行将应缴款项直接缴入财政专户。已纳入预算管理应缴存国库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先缴入财政专户,通过票据结报后,再上缴国库或直接缴入国库。

暂时难以收缴分离的少量零星收入和必须当场执收的收入,实行集中汇缴的收缴方式,具体收缴方法由执收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市财政局根据收支两条线工作要求确定。

第十六条执收单位应加强执收行为的管理。

应按公示制度规定,向社会公布由本单位负责征收或收取(含受托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及其依据、范围、标准、时间、程序等内容。

应按规定向负有缴纳政府非税收入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足额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款项;不得多征、少征。

应结合部门预算编制,编报政府非税收入的年度收支计划。

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所收款项,不得将所收款项存入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以外的银行帐户。

第十七条市财政局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对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执收、应收尽收。

第十八条市财政局应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减免事项的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明确减免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同时报市财政局备案;没有明确规定的,执收单位不得自行减免;涉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优惠政策减免,执收单位应将减免项目、金额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政府非税收入资金按照“国家所有、政府使用、综合预算、财政统管”的原则,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条市财政局应严格控制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严禁预算单位未经审批的银行开户行为。

第二十一条市财政局应对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实施分类管理,要建立并逐步完善非税收入项目体系,彻底理清收费项目的标准、级次、用途、征收方式等,对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纳入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管理,对暂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全额纳入政府非税收入专户管理。

第二十二条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扩大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的范围。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部门预算执行管理。

有法定专门用途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必须实行专款专用。

政府非税收入支出项目中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财政部门按预算和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

政府非税收入支出项目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实行政府采购。

第二十三条执收单位应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部门预算,按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政府非税收入。市财政局应严格按批准的部门预算、政府非税收入缴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证各执收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不符合规定的用款,不予拨付。

第二十四条上下级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通过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定期划解、结算。执收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付上级执收单位或者拨付给下级执收单位。

第二十五条在政府非税收入未完全实现收支脱钩、统筹安排的情况下,对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实行适度统筹的方法,调剂使用政府非税收入。

第五章票据管理

第二十六条市财政局是非税收入票据的主管机关,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执收单位使用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由各执收单位按照收入级次或隶属关系向市财政局申领。首次领购票据时,应当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市财政局审核收费依据文件后,核定收入项目、使用票据种类、收费项目代码,发给《票据领购证》;凭证领购票据。《票据领购证》不得私自转让、销毁。

第二十八条执收单位应按规定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任何单位擅自转让、出借、代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私自印制、伪造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规定开具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第二十九条执收单位应按规定向财政部门结报、核销已使用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政府非税收入来源中,按国家规定需要依法纳税的,应按规定使用税务发票,并将缴纳税收后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第三十条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票据领购、保管、登记、缴销等制度,确定专人负责,确保票据安全。

第三十一条遗失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应及时报告市财政局,并公告作废,市财政局应及时给予核实处理。

第三十二条票据存根应由执收单位妥善保管备查,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执收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经市财政局核准后销毁。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市财政局应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或者收取、汇缴、划解、管理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稽查,及时依法查处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序执收,应收尽收。

第三十四条执收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帐证、报表、非税收入票据等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市级各主管部门要对所属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情况加强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止所属执收单位的各项违规行为发生。

第三十五条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法定的职责,做好非税收入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财政、审计、物价、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法定的职责,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市级主管部门和市级执收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和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执收单位违反财政票据管理有关规定的,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以及其他有关财政票据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九条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借故占用财政资金或发生拒收、压票行为,不及时汇划资金的,一经查实,由银行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损失,并由市财政局会同人行**中支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资格。

第四十条市财政局等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市财政局可依据本办法制订有关实施细则。

收入管理范文篇10

为优化“收支两条线”管理革新,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安系统非税收入征缴管理,l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要求,现将公安系统非税收入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公安系统征缴的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一)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公安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依照规定程序批准,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等依法收取的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见附件)。

(二)公安系统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指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利用占有的各种形态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政府信誉、技术和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经营服务以及出让国有资源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用刊物、网站、影视等各类宣传媒体取得的广告费、赞助费等收入;利用专有技术(资料)和资质等无形资源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其他有偿服务取得的收入;利用政府信誉开展强制性行业培训和行业服务取得的收入;利用政府信誉或部门职责开展对外服务、对外合作取得的收入;闲置场地出租、出让取得的收入;各种场地、建筑物空间广告权出租、出让收入;教练车号牌使用权转让收入;汽车号牌使用权出让收入;以及其他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

(三)公安系统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指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将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通过处置、租赁、对外投资、对外合作、对外服务等形式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出租、出让、处置收入;专用设施(器械)、专用仪器、车辆等固定资产出租、出让、处置收入;应缴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利用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直接开展宾馆、酒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商店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现金、债券、股权等流动资产开展对外投资、担保取得的收入;各种固定资产因报废、拆迁、外力及不可预见因素致损等所形成的残值变价收入、补偿收入、保险理赔收入;国有资产置换差价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公安情报点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应缴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其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四)公安系统罚没收入。指公安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实施处罚所取得的罚款、没收的现金(含外币、有价证券等)收入以及没收的物品变价收入。

(五)公安系统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指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主要包括:各种赞助费、协查费、办案费、补助费;各种名义的奖金以及治理费,等等。

(六)公安系统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指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公安部门利用行政权利集中的所属单位的收入。

各级公安部门要对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各项收入进行全面梳理,凡属于上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的,都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和“票款分离”要求,全额纳入财政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将应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截留、挪用或坐收坐支。

二、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管理

(一)清理规范非税收入过渡账户。自本文下发之日起,除各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保留非税收入过渡户外,取消其他各级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开设的各类非税收入过渡账户。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非税收入过渡账户只能用于集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不得集中其他非税收入。公安部门非税收入征缴要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制度。

(二)规范征缴程序。各级公安部门在依法收取各类非税收入时,应首先到同级财政部门申请非税收入项目编码,然后向缴款人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省非税收入缴款书”;根据代收银行加盖收讫章的“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向缴款人提供“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登记非税收入辅助账簿;按月及时与财政部门核对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时,暂使用“省公安交通管理收费票据”。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收费网点应于每日业务结束时,将当日全部非税收入缴入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非税收入过渡账户,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定期将非税收入通过“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缴入国库,不得拖延缴库。

(三)规范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各级公安部门要根据《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鲁财综〔2008〕54号)要求,对财政票据实行严格管理。一是设置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台账,指定专人负责票据领购、保管、发放、登记和销毁等工作。二是规范财政票据使用。“省非税收入缴款书”、“省公安交通管理收费票据”是公安部门征收非税收入时向缴款人(单位)出具的合法财政票据,各级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其中,“省公安交通管理收费票据”仅限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使用。财政票据填写必须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印章齐全。严禁使用“省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作废票据以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收取政府非税收入。三是强化财政票据内部缴销管理。票据管理人员要按照财政部门要求领购财政票据,定期(月或季)组织清查和盘点,及时与财政部门进行对账,确保财政票据领购、发放、使用、结余对应一致,财政票据使用数量、票据存根与缴入财政的非税收入数额对应一致。四是认真清理已停止使用的空白旧版财政票据和超过保管期限的票据存根,及时登记造册,按规定报财政部门批准后销毁。

(四)规范非税收入资金管理。一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对国家和省依法设立的非税收入项目,不得随意取消或停止征收,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各级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不得随意减免非税收入。对应征不征或未足额征收的,上级公安部门可以直接征收并缴入上级财政。二是严格非税收入账户管理。各级公安部门及所属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暂行规定》(鲁财库〔2003〕19号)设立和使用资金账户,严禁擅自设立非税收入过渡账户,严禁把单位基本账户和其他账户作为非税收入过渡账户。三是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票款分离”征缴制度。各级公安部门征收的非税收入,必须直接通过“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缴入财政,通过征管系统实现非税收入的自动分成。对没有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上缴的各类非税收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拒绝接受,并责成相关公安部门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缴纳。四是严格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要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将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公安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坐支、挤占和挪用非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