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市交流材料

时间:2022-01-17 05:37:00

文化兴市交流材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的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全市文化企事业单位,就如何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这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机遇和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社会进步的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提出了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既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又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为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文化发展条件。近年来。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市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成了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16个农村文化室、202家农家书屋和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全省率先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建设任务,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人才培养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了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工程,完成了13845个“村村通”设备的安装,建成了317个村级广播室。2009年,市广播电台、电视台顺利迁入新区办公,节目播出基本实现数字化。投资100万元,开通了交通音乐广播,结束了广播只有一套频率的历史。全市重点文化体育设施项目—市图书馆、市体育馆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紧张筹建之中,全市市、县(区乡(街道办村(社区四级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已经形成。

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和文化设备下乡,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红歌进社区、精品剧目基层巡回展演、消夏纳凉广场文化活动等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市文化艺术节、药王山养生文化节、玉华宫冰雪艺术节、新区牡丹文化节、新区樱桃旅游节等具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特别是成功的举办了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对外文化影响力。

完成了三十五集大型古代传奇剧《香山奇缘》和三十集大型革命历史电视剧《边保利剑》拍摄。秦腔剧《药王孙思邈》荣获第四届省艺术节综合演出大奖─优秀剧目奖,三是文学艺术创作进一步繁荣。先后完成了影视剧本《玉华传奇》陈炉古镇》唐僧译经记》红色秦腔剧《照金星火》长篇小说《孙思邈》现代眉户剧《敬老院长王桂芳》等精品。大型情景乐舞《耀瓷丰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功举办了首届“星辉文艺奖”评选表彰活动。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多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在中、省获奖。

市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四是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门类不断扩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0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44亿元,较上年增加0.4亿元,占全市GDP1.3%中医学院与我市签订了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决定筹建“孙思邈研究院”为进一步挖掘我市的药王历史文化、打造国内一流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药王孙思邈故里—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对于弘扬药王孙思邈的医德医风,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刚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共签约项目18个,涉及金额149.7亿元,对发展我市养生保健产业,打造全国知名养生保健城市、推进城市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转换机制,五是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按照“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要求,采取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挂牌成立;市秦剧团、剧院进行重组合并,成立了市演艺中心并正式运营;市电影公司和日报印刷厂等转制企业完成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等改革任务;日报报业发展有限公司、金正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欣欣广电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经营业务与宣传业务两分离。截止2010年10月,市文化体制改革在全省11个地市率先完成,已成功改制后的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手抓管理,六是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以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电玩场所涉赌、娱乐和演艺场所消防安全、非法出版物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格文化企业审批标准,规范审批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健全了各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开通了12318文化市场监督举报电话,建立了网吧视频监控平台,成立了网吧行业协会,实施了文化经营业主培训工程,增强了守法的经营意识。

二、实施文化兴市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从全市调研情况看。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全。全市从上到下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不足,总量偏小,导致欠账较多、设施不完善。现有的文化设施质量、层次较低,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市缺少影剧院、美术馆等最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二是创新意识不强,体制不活。文化体制机制建设没有完全到位,文化经营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富有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善。三是文化产业规模较小,覆盖率低。全市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包括改制后的文化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大部分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加之对文化企业投入不足,导致效益不高,对全市GDP贡献率也较低。四是文化领军人物缺乏,活力不足。全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偏低,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文艺创作和展演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既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市在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思路及对策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城市转型、提速发展、富民强市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既要着眼长远,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又要立足实际,将文化兴市战略政策化、具体化,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形成全市齐抓共建的新局面,兴起我市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明确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总体要求

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养生保健文化名城为目标,倾力打造孙思邈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繁荣文化市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进一步推进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推动城市转型、提速发展、富民强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二完善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体制机制

形成强大合力。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兴市工作的领导,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对文化兴市战略意义的认识,将文化兴市战略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尽快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成立文化兴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增强发展活力。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教育和引导,二是健全动力机制。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充分、更明确地认识到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兴市战略中来。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特别是对于特殊文化人才和文化领军人物,要采取特殊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扶持文化发展。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要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作为保障。要增加文化事业经费预算,三是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投入力度。要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的配套政策,落实城市社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器材配送配套政策。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建设项目和重点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政策,立项、征地、税收、环境保障、优惠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全力保障宣传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六项主要措施

提高文化服务质量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逐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力争全面实现文化服务的广覆盖、高水平、可持续”一是要科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划。要立足于文化兴市这个大命题,积极抓住国家政策扶持机遇,结合目前群众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完善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特别要编制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二是要切实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省文化建设项目,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实施“文化项目质量提升工程”对已建成的区县宣传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等进行调查摸底,筛选一批作用发挥好的典型,重点进行项目资金支持,确保每年建成一批示范点。三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研究当前群众接受文化产品的新特点,实施好全市“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出台免费开放市县配套经费补助办法,提升市、县、乡三级文化场馆、图书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四是要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尽快落实项目用地,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抓紧规划建设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和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提升文化影响力2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认真总结经验,一是全力打造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品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思路,以大力弘扬“药王”文化,打造全国知名养生保健城市为目标,加强策划包装和对外宣传,树立药王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总结提升传统群众文化品牌。继续组织实施好市文化艺术节、养生文化节、冰雪艺术节、牡丹文化节、樱桃旅游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内容,打造民间艺术精品,增强秧歌、锣鼓、戏曲、剪纸、绘画等民间文艺形式的活力与魅力。三是挖掘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对“周末剧场”和文化大讲堂、书月”等活动进行包装定位,以适应各类人群,使文化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深入开展特色文化镇村创建活动,鼓励引导村镇围绕特色文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每个区县要着力打造一至两个富有特色、群众喜欢的文化品牌。要发挥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鼓励群众自主参与、自编自导、自娱自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提高文化供给能力3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

加强扶持。坚持大众与精品并重的原则,一是统筹协调。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实践出发,加大对历史文化题材的创建力度,加大对艺术作品创作生产奖励扶持,要通过星辉文艺奖、优秀新闻工作者、四个一批”人才评选推荐等平台,鼓励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三至五部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并对获奖作品给予重奖或重点扶持。二是要注重质量,致力创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宽艺术创作视野,创新文艺创作形式、题材,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和创作水平。三是要广泛参与,推陈出新。要借助各种文化活动平台,特别是通过精心准备参加省上组织的各类赛事和活动,达到培养新人、推出精品的目的四是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要引导和激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生活,群众的现实生产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挖掘素材,写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怀,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增加文化产值比重4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从我市实际出发,一是要制定、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适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意见,明确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尽快研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补助办法和优惠政策,扶持本地文化企业,吸引外部文化企业,推动我市文化产业提速发展。二是要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在发展医药保健文化、佛教文化、耀瓷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文化特别是医药养生保健产业上下功夫,加大项目开发、包装和推介力度,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库,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三是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养生保健产业为龙头,策划包装一批养生保健项目,加快药王山景区建设和提升改造工作,重点推介大唐养生园项目建设,办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推动我市养生保健产业快速发展;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做好陈炉古镇景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耀州窑博物馆影响带动作用,扶持一批陶瓷制作加工企业,搞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继承和延伸陶瓷制作传统工艺,创新陶瓷艺术,推动我市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做大做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带动,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策划包装“一日游”两日游”线路,重点打造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新区—照金香山—玉门川旅游专线,新区—玉华宫—太安森林公园—福地湖旅游专线和新区—药王山—耀州窑—陈炉古镇—周陵农业示范园区旅游线;以民间艺术产业为突破,打响宜君剪纸和农民画、耀州木板刻画、印台耀州青瓷制作工艺、王益社火等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牌,增强我市原创文化竞争力。四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组建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搭建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联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国有经济成分及非文化性质企业控股,鼓励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促进民间资金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强化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激活文化发展活力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市全面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目前,2010年。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要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人才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转换内部运行机制,改变机关化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文化事业特点的管理机制。二是要加快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努力提高运营效率,尽快使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三是要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服务、基层群众受惠的文化演艺服务新模式。各类重大文艺演出、节庆活动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均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向文化企业进行购买,委托文化传媒等专业公司承办并进行企业化运作。政府作为主办单位提出要求并加强检查指导,实现政府由“办文化”管文化”转变。四是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形成以政府资金、企业投入、银行贷款、民间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募集公益文化发展资金。

为文化兴市提供人力保障6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队伍是基础,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人才是关键。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建立健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一是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要广开进贤之路,拓宽用人渠道,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竞争上岗等办法,引进一批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领军人物,充实到全市文化建设队伍之中,充实到文化行政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产品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之中,提升文化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培养民间文化艺人等多种方式,将文化人才充实到农村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来,不断壮大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提高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健全用人机制。完善人才保障制度,以事业、环境、感情和待遇留人,切实解决文化工作者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员能出能进、干部能上能下、职称和收入能高能低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完善宣传文化干部学习培训体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多渠道对文化系统人才进行培训,不断优化各个层面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我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水平,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