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修工作室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9 10:40:15

教育研修工作室管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干部和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彰显教师研修特色,我县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申报教育研修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目前已组建了43个教育研修工作室。为确保各个工作室规范管理、有序运作、取得实效,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研修工作室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室定位

教育研修工作室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为中心,以名优骨干教师(或优秀教育管理干部)为引领,吸纳一批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加入而组成的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教育研修工作室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有机整合,主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研修活动,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提升质量、促进发展。

二、工作室的组建

(一)人员构成

工作室人员由领衔人和成员组成。凡热爱教育事业,有主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愿望,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丰富经验者,均可申报为工作室领衔人或成员。工作室成员原则上在3人以上,工作室领衔人原则上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二)组建程序

1.提出申请。由申请人提出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建议名单,填写好《市教育研修工作室申报表》和《市教育研修工作室信息汇总一览表》后,提交学校签注意见,再由学校向县教育局提交申请报告。

2.审核公布。县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审核,主要审定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名单,指导研修内容和研修方向,签注审核意见,并对确认的工作室予以公布。

3.正式运行。县教育局向确认的工作室下文认定后,该工作室正式运行。

三、工作室的任务

(一)构建研修平台。开展网络研修,依托网络,创建QQ群,建立工作室专栏,实现工作室经验成果共享。开展在线研讨,在线解答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

(二)打造学术团队。引领进入工作室的成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观摩考察等形式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培养。每个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应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或优秀管理者。负责指导工作室成员制订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工作室成员快速提升。

(三)开展学术研究。以领衔人的学术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志向、共同研究方向、共同研究愿望为依托,确定并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三年周期内至少提交一个课题研究成果参加教育教学成果评奖,并提交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或专业著作等。同时,工作室要为本地的教育教学提供科研服务。

(四)承担培训任务。承担校本培训和县级及以上干训、师训任务,让工作室成为教师或管理者成长的摇篮。

(五)发挥辐射作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工作室成员成长。坚持以教育教学和管理为中心,开展学术研究,举办学术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全县示范、辐射带动。

(六)提炼教育成果。工作室以论文、总结报告、视频、教材、专著等形式推出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修成果。

四、职责和权利

(一)工作室领衔人职责

1.提高师德修养。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成员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管理工作室。负责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等;制订每学年工作计划,完成年度和任期工作总结;制订本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

3.引领工作室成员。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每年集中研讨活动次数不少于6次(其中,集中研修不少于2次),实行双向互动,当好示范者。每学年至少进行1次县级以上公开展示和1个专题讲座。每学年参与工作室成员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4.开展改革研究。钻研教育教学或管理理论,坚持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解决办法。指导工作室成员确定研究课题,或指导工作室成员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每年完成1项以上科研课题。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论文1篇以上,任期结束时要有工作室成果汇编。

5.评估工作室成员。建立工作室成员档案,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评定。评定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向县教育研修工作室领导组总结汇报工作,并接受上级指导、检查、评估、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考评。

6.拓展延伸。组织本工作室成员深入调研基地学校学科教学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基地学校学科建设方案,并配合基地学校组织实施;组织本工作室成员与基地学校有潜质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反思总结,共同成长。

(二)工作室成员职责

1.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精神;虚心学习,遵守工作室管理制度;认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按要求提交研修总结。

2.提高工作质量。在领衔人的引领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凡学科类工作室成员,每学年应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展示,提交2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管理类工作室成员,每学年应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管理讲座,提交2份以上优秀管理案例或实录。

3.提升理论水平。不断钻研教育教学或管理理论。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或管理专著,坚持做读书笔记和研究札记。每年至少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论文。

4.坚持改革实验。坚持教育教学或管理改革实验。三年内参与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改革竞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5.指导青年教师。每位工作室成员要结对指导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并有记录存档。

6.积极参与活动。按要求参加工作室活动,积极开展在线互动研讨。协助搞好工作室的相关工作,接受领衔人的检查评估,及时总结汇报工作。

(三)基地学校及相关学校职责

1.每个工作室在三年周期内至少要确定1个基地学校。

2.领衔人所在学校要为工作室提供专用活动场所和其他必要的支持。

3.基地学校要配合工作室做好对应学科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工作。

4.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要经常了解其工作情况,保证其必要的活动时间,为其参加工作室的活动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四)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的权利

经年度考核评价,成果突出、业绩显著的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优先享有以下权利:

1.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方面,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推荐权。在参加学术会议、科研活动、外出考察及高端培训中,优先安排。

2.工作室成员所获成果荣誉记入工作单位,享受相应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3.凡按要求完成学年度研修任务,考核结论为“合格、良好或优秀”等次者,在当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对照相应等次,计入规范性培训“30学时、40学时或50学时”。

五、组织管理

(一)成立县教育研修工作室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加强对工作室的领导,为工作室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师进修校培训部,办公室主任由云世强兼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督促实施总体规划,分解任务,整合资源,以及对工作室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

(二)加强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1.年初申报,年底评价。

每年3月上旬向学校申报,由所在学校审核后于每年3月20日前推荐上报县教育研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每年11月下旬,由县教育研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对各个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与评价。

2.三级属地管理,分级考核评价

(1)三级属地管理:学校管理(工作室成员隶属同一个学校的,由学校负责审核批准并进行常规管理,报县、市教育局备案);县级管理(工作室成员隶属县内不同学校的,由县教育局负责审核批准并进行常规管理,报市教育局备案);市级管理(工作室成员隶属不同县区的,由市教育局负责审核批准并进行常规管理)。

(2)分级考核评价:评价机构根据《市教育研修工作室分级考核评估细则》,采用百分制考评,主要从“解决问题、提升质量和专业成长”三方面的成效上对工作室实行等级评价(一级、二级和三级工作室的评价由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四级和五级工作室的评价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凡被评定为“三级工作室”的,由县教育局择优推荐到市教育局,参加四级、五级工作室的评选。市、县教育局将根据各个工作室的等级评定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

3.健全考核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1)考评工作室。工作室的研修周期为三年。三年期满,经综合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者,自动转入下一个年度研修;经综合考核为“不合格”者,撤销该工作室。

(2)考评领衔人。每年12月上旬,县教育研修工作室领导组对各工作室领衔人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因工作变更无法继续或者考评为“不合格”者,及时调整;对成果突出、业绩显著的工作室领衔人,县教育局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3)考评学员。每年12月下旬,由领衔人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因工作变更无法继续或者考评为“不合格”者,及时调整出工作室,并按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成员进入工作室。考评情况及成员变动情况应及时上报县教育研修工作室领导组办公室备案。

(三)多方筹措经费,确保研修实效

1.工作室的办公地点原则上设在领衔人所在学校。对应学校应为工作室提供必要条件,包括提供相对独立的办公室,配置办公设施,征订报刊杂志,并给予相关工作支持。

2.工作室领衔人所在学校应加大对工作室的保障工作。对于工作室开展活动、外出培训等予以充分保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