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法治社会的工作意见

时间:2022-01-12 09:23:00

创建法治社会的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大局,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使依法执政能力得到新提升,法律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得到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率和认可度得到新提高,规范执法、诚信守法、共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4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

三、创建目标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法治实践活动,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持续的过程。从年开始,全面组织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以“法治”为基础,以深化“法治”建设系列创建活动为重点,条块并举,点面结合,全方位推进,年基本达到依法执政能力更加适应“法治”要求,依法行政水平更加适应法治政府要求,公正司法水平更加适应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更加适应法治精神的要求,社会管理手段更加适应依法治理的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使我市率先进入全省乃至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行列。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委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根据我市实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和制度,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推进依法行政。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对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年度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4坚持公正司法。按照中央和省、咸宁市的统一部署。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加强经济法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

6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8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9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加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具体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2要积极稳妥推进。各单位要认真总结长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要抓住创建活动的重点,找准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3要加强检查考核。把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活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4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