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总结与土地被征用农民

时间:2022-03-05 10:31:00

导语:社会养老保险总结与土地被征用农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养老保险总结与土地被征用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总结

南京市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策问答

1、为什么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答:2000年以来,我区对被征地农民实行的是一次性货币化安置的政策,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就业、保障问题,被征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地无田、上班无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管理,规范征地补偿行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六合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5年月日起试行。

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按照《南京市六合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宁六发[2005]号),符合基本生活保障条件的第二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也可选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三、四年龄段人员,必须参加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制度保障。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被征地农民建立起长期可靠的生活保障机制。一方面,中老年农民能按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到养老年龄时,可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中青年农民,不但能享受一定时间的生活补助费,还从政策上明确可享受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如免费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同时,中青年农民还可以根据自身就业状况,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用基本生活保障费缴纳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提高自身的保障层次和水平。

2、哪些人员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

答:以省征地书面批复时间为基准时点,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四个年龄段,16周岁以下人员,为第一年龄段;女性满16周岁不满45周岁,男性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为第二年龄段;女性满45周岁不满55周岁,男性满50周岁不满60周岁,为第三年龄段;女性满55周岁、男性满60周岁及其以上人员,为第四年龄段。第二、三、四年龄段的人员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3、基本生活保障为什么要个人缴费?

答:社会保障是政府实行的,协调安排社会成员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防范生活风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只有当个人履行缴费义务后,方可享受社会提供的保险待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是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的,个人缴费仅是一部分,在享受待遇上,个人缴纳的钱用完后,从统筹基金中支付,同时政府承担最终责任。个人缴费是有限的,待遇是长期可靠保证的。

4、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标准分几个档次?待遇如何?怎么样选择?

答:第二、三年龄段人员设立四个缴费档次,第四年龄段人员设立两个缴费档次,选择标准和保障待遇如下:

年龄段

缴费档次

缴费金额(元)

保障金(元/月)

第二、三年龄段

一档

37600

240

二档

40600

280

三档

44600

320

四档

48600

360

第四年龄段

一档

37600

240

二档

42600

260

被征地农民在70%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额内自行选择其中一档一次性缴纳,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时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5、被征农民生活基本保障基金如何组成?

答: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组成。70%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按个人选择的基本生活保障缴费金额记入个人账户;政府出资部分和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的利息及其他增值收入记入各自账户。

6、哪些人员可以享受生活补助费?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二年龄段人员,未就业时可按月领取不超过2年的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60元;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三年龄段人员,可按月领取不超过10年的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40元。

7、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何时享受?如何发放?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从被征地农业人员名单公示结束当月起算,从领取基本生活保障证次月起按月享受。参保人员每月10日起,凭银行存折和有效证件到指定银行就近网点领取保障待遇。存折是信用支付工具,也是保障待遇的发放专用账户。不得随意更换、销户。

8、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有无调整机制?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将根据南京市相关精神,同时依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区政府,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9、基本生活保障与保险公司寿险有什么区别?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行为,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免征一切税费,政府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投入,目的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保险公司开展寿险是商业行为,目的是实现公司盈利,寿险支付的待遇是扣除管理费用、应得利润后,根据缴费额、缴费年限、寿命年限进行分摊支付,且支付标准始终不变。所以,商业保险的保障程度无法和社会保障相比,通常作为社会保障的一种补充。

10、第二、三年龄段人员自谋职业或参加工作期间如何用个人账户资金缴纳社会保险费?

答: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二、三年龄段人员,在自谋职业或参加工作期间,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有困难的,由本人到区城保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手续,确定缴费标准和缴费期限;到区农保经办机构填写《个人账户资金转缴申请表》。经审核后,由区农保经办机构通过银行划拨的方式按月转缴。

11、第二年龄段人员如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答:第二年龄段人员选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其最低缴费标准不得低于测算到本人的土地补偿费标准,其剩余资金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按农村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享受养老金待遇。

12、哪几种情况可以办理一次性结算和退保?

答:(1)第二、三年龄段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的,其个人账户的本息余额,可办理一次性结算支付,并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

(2)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本息余额,由其法定继续人或指定受益人凭相关证件到经办机构办理继承及退保手续。

(3)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可办理退保,一次性领取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资金。

一是参保人出国定居或户口迁出本市区域;

二是参保人接受全日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制高等院校教育时,遇到学费困难的;

三是参保人经二级以上医院诊断患有心肌梗塞、脑中风、尿毒症、高位瘫痪、暴发性重症肝炎、严重烧伤(达到第三度)、肝、肾等重大器官移植、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癌症等重大疾病导致身体重大伤害的,且自发现病情之日起一年内累计支付医药费超过2万元以上。

13、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后能否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其家庭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按规定向民政部门申请有关待遇。

14、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培训有什么政策措施?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适龄劳动力按照市场就业的原则,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劳动保障部门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15、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如何领取《就业登记证》?《就业登记证》有何作用?

答:《就业登记证》是记载持证人就业与失业状况、参加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享受就业服务与就业扶持的有效证件。

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

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征地补偿协议、免冠照片等,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进行失业登记,如实报告当前失业状况或就业去向,领取《就业登记证》。发证机构在证上做登记记录,在持证人照片处加盖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钢印生效。

16、劳动保障部门为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提供哪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