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局行政效能工作要点

时间:2022-02-11 11:09:28

监察局行政效能工作要点

2013年,县纪委、监察局在全县开展“效能·服务·环境”建设年活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省市纪委全会及县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行政效能监察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加强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

(一)拓展延伸电子监察范围。省、市纪委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省的省、市(区)、县、乡(街道)及有关部门(行业)的电子监察行政审批系统网络体系,并与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完全对接。按照应建全建、分级负责的原则,我县上半年进一步将房产档案查询、农合中心、车辆电子眼处罚和驾照考核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处罚及民生服务保障单位纳入视频监察范围,并建立安装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

(二)完成电子监察办件数据软件安装。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统一安装使用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视频)监察软件。7月底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各分中心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在开通视频监察的基础上,完成安装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全部监察数据(视频)都要与省级电子监察平台对接,确保数据监察完整、办件流程清晰,实现监察无死角目标,接受省市检查验收。

(三)创建电子监察示范点。县被列为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市级示范点,县纪委效能室和县政务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省、市纪委的要求和标准,建立独立的电子监察室,做到办公场地宽敞、设备齐全、卫生良好;提高电子监察平台建设质量,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与上级电子监察平台实现有效对接;巡查、抽查、查处等各项制度健全,台账清晰,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对窗口人员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视频监察、数据监察、回访监察和群众监察等有效手段,对窗口人员作风、效能、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审批效率低下、评价满意率不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巡查,防止窗口工作人员违纪违规现象出现。严格执行《县乡镇便民服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强化巡查结果应用。

二、抓好专项效能监察工作

(五)开展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专项效能监察。县纪委效能监察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会同县委目督办、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重大项目实施、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农政策等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继续加强对灾后重建未完工程项目的监察力度,避免责任事故和腐败案件的发生。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在重大项目实施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设立效能监测直报点和“96960”宣传标牌,方便群众投诉。重点监管相关单位责任落实、履行职责和工作推进情况,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及时查处并提出整改监察建议,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六)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展专项效能监察。2013年3月,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步入攻坚阶段。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县纪委牵头,会同县目督办、县创卫办和县电视台成立创国卫专项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实效,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力或弄虚作假的,根据《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问责规定》和《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干”责任制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严肃处理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

(七)开展改进机关作风专项监督检查。以规范工作秩序、强化工作纪律、完善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对机关公务人员履职尽责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按照市委“两项制度”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等要求,进一步强力整治“慵、懒、散、软、慢”问题,充分发挥行政效能义务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新闻媒体和网络共同监督的作用,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开展明察暗访,重点对机关干部精神不佳、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纪律松弛、公车违规使用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九项规定”和县委“五项规定四条禁令”得到正确贯彻落实。

(八)开展政府绩效管理专项监察。切实加强目标绩效管理过程监管,重点监督各单位在贯彻执行目标绩效管理工作决策部署中是否存在落实不力、执行走样,在指标设置和执行中是否存在设置不科学、明显失误,在绩效评价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不求实效等行为。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查、重点考核、明察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政令不畅、有禁不止、效率低下等行为,及时纠正目标绩效管理工作偏差,将绩效监督情况作为年终考评的量化依据。

三、持续开展投资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九)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0%、行政审批提速30%的要求,组织协调县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再次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继续抓好“两集中、两到位”监督检查工作,坚决杜绝行政审批“只挂号、不看病”及体外循环等现象。

(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县法制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梳理审核县级部门行政职权,调整确立行政职权目录,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

(十一)推进行业协会(学会)中介机构清理。县发改局牵头,组织县级行业协会(学会)、中介机构专项清理,着力整治协会(学会)过多过滥、强行收费和只收费不服务、主管部门领导兼职、中介组织违规中介等问题,出台行业协会(学会)中介机构规范管理暂行办法。

(十二)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市政府《建设开放型政府工作方案》和《县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实施方案》等配套实施办法,县纪委效能监察室会同县政府办、机要局、政务服务中心督促所有具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外网及时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工作规范等内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化和标准化。

(十三)完善软环境测评体系。县纪委效能监察室会同调查队,进一步优化完善软环境建设测评体系,围绕软环境建设的中梗阻等重点问题开展对县级相关部门的投资软环境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着力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

(十四)规范效能投诉处理流程。县纪委效能监察室牵头,组织制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流程》,按照效能投诉的性质、情节、影响等情况,对效能投诉进行合理分类,提高效能投诉处理的实效性。

(十五)完善效能投诉处理机制。充分发挥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综合平台作用,高度重视“96960”投诉电话的接听、受理、自办和转办处理工作,落实专人,明确责任,杜绝电话无人接听、无人受理的现象。健全与信访部门等单位的联系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对属于行政效能范围的及时快办,不属于行政效能范围内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做好登记移交工作。各单位要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对“96960”投诉件进行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要及时回复,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十六)查办效能投诉典型案件。落实好《县影响投资软环境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对群众投诉的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效能低下、吃拿卡要以及涉及发展环境的违规违纪等典型案件,加大协调督办和自查力度,年内至少完成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办案件1-2件。案件查处要严把时限和质量关,依据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和通报。对投诉事项久拖不办、办理不力、违规办理,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五、不断加大行政效能问责力度

(十七)坚持把行政效能问责作为推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大问责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党政领导干部担责及问责办法(试行)》和《县整肃干部作风的十项规定》相关规定,重点围绕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的落实,对不认真落实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效能低下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或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等行为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健全行政效能问责配套制度,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把握问责政策,防止问责中出现畸轻畸重等问题。

六、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组织领导机制

(十八)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有利于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开展的机制和工作方法。力争在人员配备、办公设备、业务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不断完善上下联动、运转协调、规范高效的效能监察工作机制,把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推向深入。

(十九)履行职责,推进工作。要高度重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根据省、市、县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工作亮点及特色工作信息,动态类信息随时报送。

(二十)善于总结,全面提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要及时总结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善于总结提炼工作成果,力争在中、省、市和县级媒体及内部刊物推广介绍,全面提升我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水平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