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委党组理论学习讲话

时间:2022-02-27 03:02:00

计生委党组理论学习讲话

同志们:

为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增强效果,省人口计生委决定把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和全省*年人口形势分析会合并召开。七天来,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上下结合、虚实结合、静动结合的方式,与会人员在分散系统学习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我省有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集中学习了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领导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讲话,以及张维庆主任在我省举办的全省人口计生系统领导骨干研修班和来*视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破解“十大”难题、打造“五型”计生、加快建立完善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实地考察了烟台、滨州市的工作现场,进一步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达到了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增强信心、促进发展的目的。王军民副省长对我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致信,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这次会议做一个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判断形势是加快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举办这次中心组读书会和进行人口形势分析,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统一思想认识。

(一)统一对上半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形势的认识

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年。各级认真贯彻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一个指导思想”、着眼“两大目标”、强化“三个亮点”、落实“四项任务”、打造“五型计生”、实现“六个突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一主题,突出破解“十大难题”、打造“五型计生”、加快建立完善新机制三个重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我省的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WIS系统和人口计生统计报表,今年1~6月份全省共出生39.53万人,同比减少3.12万人;女性初婚27.34万人,晚婚率为78.2%,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合法生育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根据人口出生、孕情分析和违法生育等因素综合测算,预计全年共出生113.8万人左右,人口出生率约为12.3‰左右,有望完成年度12.5‰的人口出生控制计划。上半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认真落实人口出生计划,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各地坚持把平抑“四高”、稳定低生育水平放在工作首位,按照省委、省政府与各市签订的《*~2007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和韩寓群省长亲自签发的传真电报,坚持国家计划与家庭计划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将*年的人口出生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进一步完善人口出生预警制度,坚持人口信息月报告、季通报、半年一制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避峰生育,为完成全年人口出生控制计划奠定了基础。

二是深入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积极加快新机制建设步伐。根据省人口计生委的部署要求,各地紧紧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三个重点”,实行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组织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些制度规范,大大加快了新机制建设进程。大家在读书会上突出重点、抓住要害、有感而发,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深度。积极配合国家人口计生委筹备召开全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座谈会,探索早期教育发展规律,拓宽了工作领域。各地围绕发挥人口计生网络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章丘、曲阜、武城等市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为试点单位。

三是加大后进帮促、流动人口管理和性别比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对“十五”期间合法生育率低于责任书指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或发生行政侵权案件、重大技术责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县(市、区)给予黄牌警告,并专门召开座谈会,实行重点帮促。各级都制定了“*”后进帮促计划,省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重新确定了基层联系点,实行对口指导。德州市在去年清理清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乡、村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加快了工作升级步伐。省人口计生委与省公安厅等9个部门联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年活动,对农民工提出9项承诺服务,并召开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争取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文件,召开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全面建立奖励扶助制度暨关爱女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配合省卫生厅共同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取得了新成效。

四是全面开展便民维权服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行风建设水平。省人口计生委专门下发文件,指导各级抓住生育审批、证件办理、社会抚养费征收、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和社会监督等环节,开展便民维权服务。举办了全省人口计生系统领导骨干研修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召开了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反腐纠风工作会议,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考核纪律和财经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依法行政、公正考核和廉洁从政。召开全省药具改革工作会议,开展避孕药具专项治理整顿活动。积极参与“阳光政务热线”,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和电子信访工作,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现场答疑解难,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上半年全省计生信访总量同比又有新的下降,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全面建立奖励扶助和联系相关部门制度,积极推进政策推动和综合治理。从今年起,全省全面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各地于“711”前后举行了奖励扶助金发放仪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枣庄、东营等地积极探索设立节育措施落实奖和少生快富贡献奖,对农村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参照奖励扶助的办法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省人口计生委和一些地方健全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和处(科)室联系相关部门制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推进人口问题综合治理。

这些新进展,为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统一对人口计生工作进入新阶段的认识

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先于全国7年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连续15年保持低生育水平、30多年少出生5000多万人口的巨大成绩,并且总结创造出坚持发展“三为主”、建立完善新机制等一系列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了全国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纵观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六十年代开展节制生育试点、七十年代全面展开,到1990年基本实现更替水平,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阶段,主要任务是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从“八五”开始(1991年)到“十五”结束(2005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主要任务是防止人口出生率反弹,稳定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和两办印发《*省加快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纲要》为标志,我省人口计生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既是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与以往相比,这一阶段有许多新特点。

一是时展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特别是人口计生部门更名和职能拓展,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必须站在新起点,探索新思路,实现新发展。

二是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着新任务。当前群众的婚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工作发展不平衡、基层基础不牢固、人员素质不适应、统计数据不真实、综合治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现有的低生育水平面临着巨大的反弹压力。2004~2015年是我省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确保“*”期间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和6‰以内,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出生缺陷发生率降到6‰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到103—107的正常范围以内,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制化的目标,更是非常紧迫。

三是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计划生育一直是国际人权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人口计生工作处于更加开放透明的环境中,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授人以柄,造成全局性工作被动。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了新的工作纪律和考核纪律,各级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开办“阳光政务热线”,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直接接受群众的投诉、咨询、批评和监督,对我们都是非常现实的考验。

四是工作对象的需求有了新提高。目前正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群众,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知识、懂法律、思想活跃,其个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大大增强,想致富、要民主、盼服务和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子女优生、优育、成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民主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加快人口计生工作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五是改革发展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许多新挑战。计划生育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提出并实施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经济基础、运行机制、分配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仍不完善,与人口转变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的其他各项改革,都对人口计生工作传统的管理体制、工作方式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这些都说明,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必须坚持“四个不动摇”,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新机制。

(三)统一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的认识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和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是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城乡共同繁荣、区域共同进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新政策、新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也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一,发展农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富裕农民。各级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相继出台和即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支农、补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农业增产增效工程,认真落实农民“一免四补”(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政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确定,到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5500元,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减少农民群众对子女数量的追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到2010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5%,可以缩小农村男、女劳动力的差异,减弱农民群众对生育子女性别的选择。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新型农民,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奠定社会基础。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到2007年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并落实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到2010年基本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解决好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力争到2007年全省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覆盖面达到全省农村人口的8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农民受教育程度、健康素质、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加快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为稳定、发展、壮大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机构创造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各级将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为重点,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和防灾、环保、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同时,提出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立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特别强调要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为我们稳定、壮大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创造了条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建好用好各级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广场等提供了新的机遇;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广播电视、通讯网络“村村通工程”和“金农工程”,将会为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横向联网、纵向延伸奠定基础。

第四,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将会从根本上为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制度保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的筹资机制,到2010年东部和中部富裕地区全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西部地区要取得明显进展,全省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70%;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10年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到2010年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建立健全农村特困户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民生活救济和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特困家庭救助制度及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等,有利于从根本上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提高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第五,构建现代村镇体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有利于改进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的思路,加快小城镇、农村新区和中心村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现代村镇体系。确定“*”期间,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到2010年全省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将会使城市带动作用更加增强,政策生育率进一步下降,更便于实行集约化管理,有利于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有利于加快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步伐,推进群众自治、自主、自觉进程。大力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们经常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实践证明,哪里村级经济实力强,那里人口文化素质就高,那里福利待遇就多,那里计划生育工作就好做;哪里计生协会工作活跃、作用突出,那里计划生育就做得好。各级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切实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使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今年初,我们已对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总的要求是:贯彻“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口安全,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确保到2010年末全省总人口不突破9600万、到2020年末控制在9800万以内,到2023年前后实现不过亿即回落的奋斗目标,积极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和人力资本强省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05年4月,总书记在寿光市视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要求*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三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今年4月,张维庆主任在我省人口计生系统领导骨干研修班上明确提出,希望*在“*”期间能够做到五个率先:一是率先建立工作新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率先实现人口信息化,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四是率先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确保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五是在计划生育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全国率先探索出成功经验。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高点定位,率先发展。

(一)着眼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破解“十大难题”

确保人口安全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省既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又面临着许多影响低生育水平稳定的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我们把它概括成“十大难题”:即晚婚晚育难控制、后进单位难转化、节育措施难到位、外出躲生和在流动中超生难追回、计划外怀孕难终止、社会抚养费难征收、出生缺陷难降低、性别比失调难管理、特困企业和失业无业人员奖励政策难落实、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理机制难建立等,得到了各级的认同。这些难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社会矛盾在人口计生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有的是群众婚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这对基本矛盾的反映,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它们又相互交织,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是,如果这些问题不去认真研究解决,就会影响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危及人口安全。我们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创造性地加以破解。在这次读书会上,大家根据调查研究和开展大讨论的成果,认真加以理性思考,发表了许多高见,在这里我作以简要地概括和总结。

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我们多次讲过,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成绩;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解决不得了;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多报忧、少报喜,多找问题、少讲成绩,多敲警钟、少报太平。这是由人口计生工作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我们说要坚持“天下第一难”的声音不能弱,“第一基本国策”的地位不能变,坚持党政“一把手工程”的要求不能动,实行定期考核、“一票否决”的“杀手锏”不能丢。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揭露矛盾,不仅是个战术问题,而且是个战略问题。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不同,各种难题的表现形式、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各市、县都要善于找准抓住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深刻分析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措施。除了“十大难题”之外,还有弄虚作假难克服的问题,都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痼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作风等诸多方面,有些难题如晚婚晚育难控制、节育措施难到位、外出躲生和在流动中超生难追回、计划外怀孕难终止、社会抚养费难征收,主要是由于群众婚育观念转变滞后、管理服务不到位造成的,需要我们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强化管理服务措施上下功夫;而后进单位难转化、出生缺陷难降低、性别比失调难管理、特困企业和失业无业人员奖励政策难落实、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难建立等等,主要是由于人口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机制不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结果,需要我们加大协调争取力度,组织力量合力攻坚,切实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至于瞒报漏报、前推后移、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既有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又有制度建设问题,必须多管齐下,研究解决办法。

第二,要坚持创新求实的原则,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工作难题,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坚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一是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大抓源治本的力度。解决晚婚晚育难控制问题,关键在于把工作做在登记之前,实行国家计划与家庭计划、宣传教育与奖励激励、依法管理与村民自治“三个结合”;解决外出躲生和在流动中超生难追回问题,关键在于推广菏泽市“八个一”的做法,坚持同外出人员签订协议,实行合同管理,建立健全村干部、党团员和协会会员联系户制度;解决计划外怀孕难终止问题,关键在于推广莱芜市的“一册通”做法,加强孕前型管理,完善环情、孕情查访制度;解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难建立问题,关键在于搞好事前介入、源头参与,坚持把资源整合、把责任分开,做好渗透、融入、搭车、结合、督查的文章。二是要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解决后进单位难转化问题,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是永恒的主题和永不竣工的工程,对薄弱村关键在于建立包保责任制,大力实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基本功水平“三基工程”,全面夯实三块“基石”,特别是要在配强班子、选好专干、建立阵地、完善制度、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威海市“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烟台市“两委谋划、村民决议、协会承办、家庭落实”,泰安市推行“自治、自主、自觉”,临沂市实行“五个一”等工作模式;解决节育措施难到位问题,关键在于积极稳妥规范地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制定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激励政策;解决出生缺陷难降低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宣传教育,实行政府买单,改进婚检办法,开展孕前“四项病毒筛查”,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解决社会抚养费难征收问题,关键在于加大财政投入、精简过多的工作人员,彻底克服“放水养鱼”的现象,把工作做在违法生育之前,科学设置和界定生育限制,协调和申请法院依照司法程序,对极少数拒不缴纳的“刺头户”搞好强制执行;解决性别比失调难管理问题,关键在于抓好B超、染色体鉴定技术设备和流引产药物的管理,搞好孕情跟踪服务,严厉打击“两非”,同时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特困企业和失业无业人员奖励政策难落实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属地管理、费随税走、政府保底、分级负责的制度规定。特别是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道德准则,我们应研究提出计划生育的道德规范。例如,可以倡导以关注国策为荣,以违背国策为耻;以晚婚晚育为荣,以早婚早育为耻;以合法生育为荣,以违法生育为耻;以少生快富为荣,以超生贫穷为耻;以优生优育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关爱女孩为荣,以歧视妇女为耻;以尊老爱幼为荣,以恃强凌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违反公约为耻等等,更好地发挥社会公德的评价、激励和约束作用。

第三,要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机制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只有建立长效机制,让群众不想多生、不能超生、不敢违法生育,才能彻底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和“按下葫芦瓢起来”的被动局面。办法在基层,力量在群众。各级一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破解工作难题,认真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整合、提升,从零散的经验中,总结出人口计生工作发展规律,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制度规范。济南、青岛、淄博三个具有立法权的市,要积极推动地方立法,把破解难题的成熟经验和研究成果,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其他市也要积极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各市、县都要选择一两个突出问题,实行重点突破,拿出具体对策措施,为全省修订《条例》和制定统一的行政规范创造条件。

(二)着眼于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积极打造“五型计生”

应该说,过去我们抓计划生育,对群众来讲是既欠情、又欠帐,用了高昂的政治代价,低廉的经济投入,换取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时期再那样抓法就不行了。2000年结合贯彻中央《决定》,我省提出要加快实现由管理主导型向优质服务型转变,由重治标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转变的工作思路。为了再上新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着眼于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吸取去年互联网上炒作个别地方违法行政的沉痛教训,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到外国考察学习,我们提出了打造人本型计生、人文型计生、人情型计生、福利型计生、和谐型计生的工作要求。究竟怎样打造好“五型计生”,各地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全局。计划生育说到底是个群众工作。同志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要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规划我们的总体思路,规范各方面行为,绝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第二,要明确“两个目标”。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推进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国家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总要求,实质上是个国家标准。推进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伟大事业,使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成为新时期育龄群众最可爱的人,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愿望和要求,实质上是个群众标准。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最高标准。让群众满意、高兴、赞成、拥护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必须放在国家法律框架之内,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绝不是迁就少数群众脱离基本国情、违背基本国策的个性要求,否则就是对最高标准的割裂和曲解。

第三,要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包括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从个体来讲,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群体而言,就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打造“五型计生”,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每个人口计生工作者,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对计划生育工作对象实行人权尊重、人性关爱、人文关怀,加快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计划型向需求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要坚持“贴近群众需求、贴近部门职能、贴近本地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亲情化、温馨化、个性化服务,努力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代表和维护群众的物质利益,树立人口计生工作、人口计生部门、人口计生工作者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莱州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干部素质为条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感动服务”,提升了优质服务标准,就是打造“五型计生”的很好途径。

第四,要抓好“一个关键”。就是要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在工作中,要巩固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大在职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在全系统开展“学历升级”活动,抓好村级专职主任的正规化培训,深入开展争创育龄群众之家、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当前尤其是要解决好违法行政、强迫命令、搭车收费、强行服务、办证推诿扯皮、病残儿鉴定营私舞弊、在人口数字上弄虚作假等问题。在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特别会学习、特别善思考、特别能创新”的时代品质,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干部队伍总揽全局的能力、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优质服务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综合协调的能力,使队伍素质与时俱进,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和组织保证。

(三)着眼于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加快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

我们多次指出,少生孩子是贡献,多出经验也是贡献,而且是更大的贡献。我省各地历来重视理论创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烟台、威海为代表的胶东地区,率先总结出“三为主”工作法,成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进入新世纪,我省又总结创造出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新世纪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方向,在全国加以推广。去年,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印发了《*省加快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纲要》,对做好这方面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最近,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省人口计生委准备制定下发具体贯彻意见,推动我省更好地加快新机制建设。在这方面,我想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发展目标。我省新机制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07年底,全省80%的县(市、区)(即国家和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建立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全面建立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使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切实形成,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轨道。国家将要对综合改革试点市进行评估验收,我省是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的发源地,又是部级综合改革试点市最多的省份,在新机制建设方面理应标准更高、成效更显著。要实现发展的规划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都要把新机制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意见,进一步加大综合改革力度,加快工作创新步伐,确保新机制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第二,要搞好职责分工。推进新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实行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相结合,宏观调控、中观指导与微观管理服务相衔接,动员各相关力量,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综合推进。省级作为宏观层次,重点是研究战略、完善规则、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市、县两级作为中观层次,重点是确立标准、制定规范、创新载体、提供保障;乡、村(居)两级作为微观层次,重点是改进工作、强化管理、落实政策、搞好服务,切实解决上下“一般粗”的问题。人口计生部门的各职能处(科)室,都要增强全局意识、机制意识、创新意识,自觉把业务工作纳入新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按照《纲要》的统一要求抓好落实,围绕新机制建设着重在研究思路、总结经验、制订规则、健全制度、破解难题上下功夫。

第三,要实行综合改革、“三级联创”、信息化建设和建立完善新机制“四位一体”综合推进。综合改革是动力,“三级联创”是载体,信息化建设是手段,新机制建设是保障。我们一直强调,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必须是新机制的建成县。同时又要把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与破解“十大难题”、打造“五型计生”、建立完善新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四者之间,优质服务先进县是标准、破解难题是基础、“五型计生”是形象、机制建设是保障。在评选新的优质服务先进县时,必须通盘考虑、综合评估。对已经命名表彰的先进县,要搞好“补课”,实行动态管理,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要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WIS系统、综合统计系统、数字化服务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各级政府人口网站和计划生育政务网站建设。特别是要抓住各级实施“金农工程”、强化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机遇,大力推广滨州市借助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施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和济宁市、招远市实行部门联网、信息共享的经验,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网的步伐。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继续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管理、引导服务、辅助决策、改进考核、提速增效的作用,保持我省人口信息化建设在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和省直相关部门的领先水平。

第四,要加快建立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建立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是新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市人口计生部门都要抓住职能拓展的机遇,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充分运用“五普”数据、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和各相关部门的数据,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特别是青岛、济南、烟台、菏泽、济宁等地,要围绕强化青岛的龙头地位,实现东中西“三个突破”、发展胶东半岛产业带、构建沿海城市群、省会都市圈和建设组团结构大城市,搞好区域人口发展研究,为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搞好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人口自身再生产、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献计献策。

第五,要加强对新机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将新机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切实解决好增加投入、兑现政策、强化基层网络、提高队伍素质等制约新机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成员单位支持、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和新机制建设。要注重发挥计生协会、人口学会、人口文化促进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为各类社会资源参与新机制建设搭建平台。要加强对新机制建设的考核评估,省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将结合对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检查验收和动态管理,对《纲要》实施情况实行综合评估。2007年,将组织对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新机制建设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新机制建设的目标圆满完成。

(四)打造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人口计生系统不仅是受益者,而且应当成为踊跃参与者和大力推动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方面,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思路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五者之间,生产发展是根本,生活宽裕是核心,乡风文明是标志,村容整洁是形象,管理民主是基础。人口计生部门要牢固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观念,紧紧围绕“五句话”的总要求,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参与,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各级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切实找准位置,做到主动融入,力争有所作为。

第二,立足本职,力所能及的原则。人口计生系统的本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人口安全,本身就是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但同时又要认清我们的优势和劣势,积极拓展职能。其优势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建立了集行政部门、服务机构、群众团体、自治组织为一体,纵到底、横到边、团结协作、政令畅通的组织网络,形成了全面覆盖、上下贯通、异地交换、更新及时的信息系统,构建了一套政府机构与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团体互联、互补、互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信息优势和拓展优势,完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建设新农村需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技进步,在这方面我们“一无权、二没钱、三缺乏人才”,又处于明显的劣势,不可能包打天下。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本职,扬长避短,本着力所能及、尽力而为的精神,投入新农村建设。

第三,整合思路,创新求实的原则。人口计生系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思路的整合。长期以来我们所开展的宣传教育、实施的“少生快富”工程、兴办的“三结合”项目、推行的民主管理、组织的评先树优活动等等,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要善于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我们所做的工作同新农村建设挂起钩来,并且要坚持创新求实的原则,使之更加丰富、完善、拓展、延伸,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新农家、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选准切入点、突破口,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信息传递。要全面建立以“信息采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为基本流程的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利用人口信息网络,搞好农民群众需求的调查、梳理、分流和反馈,为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二是抓好技能培训。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家致富的四大要素,目前广大农民最缺乏的是致富技能。要充分利用各级计生服务机构、人口学校等阵地和政府人口网站、政务网站、远程教育系统,结合开展“五期”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播放录像片、发放明白纸、建设“三结合”项目示范基地等形式,对育龄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经营管理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把广大群众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引导到少生快富上来。三是促进身体健康。农村“一人得病、全家返贫”,“出生一个残疾儿、拖累一家人”的现象非常突出。要大力实施优质服务“三大工程”,结合查环、查孕广泛开展查体治病活动,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普及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知识,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四是倡树社会新风。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推广烟台市牟平区等地实施的“四通”工程(电视一开通、电话一拨通、电脑一点通、短信一接通)做法,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五是加强文化建设。要积极推广德州、泰安、济宁等地的经验,大力发展农村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广场,积极组建文艺宣传队,结合村容村貌整治,建设人口文化一条街,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搞好奖励救助。要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免费政策,积极开展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救助活动,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原则。七是完善民主制度。要协同组织、民政等部门,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村民议事会和议事小组,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服务承诺、有奖举报、评议监督制度,加快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程。八是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把计划生育纳入和谐家庭、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定期开展评选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东营市依托各级计生服务机构,加挂家庭幸福指导中心的牌子,实行双轨制运行,积极开展生育、生产、生活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德州市用好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协会组织“三支队伍”,搭建人口文化大院、人口信息网络两个平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滨州市完善一个保障体系、实施两大战略、创新四项机制和邹平县打造“五个平台”,将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的经验,都值得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各地都要奋发进取,勇于开拓,普遍动员,抓好试点,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抢抓机遇、争取政策,为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机遇对事业发展极为重要,而机遇又稍纵即逝。各级都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善于抢抓机遇,争取政策,不断优化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环境。

(一)要抓住中央出台《决定》的机遇,争取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在开展全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即将出台一个《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长效机制和领导保障等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贯彻落实中央新近出台《决定》的机遇,争取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解决一些制约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更好地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要抓住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机遇,加强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市、县、乡级党委领导班子都要进行换届选举。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支持,建好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一把手”。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的思路,各地特别是已经建立协管干部制度的地方,要积极向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政治过硬、政绩突出的优秀人口计生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推荐符合条件的同志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好地调动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早作规划,待换届结束以后,立即组织好对新任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和新进干部的上岗培训、任职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承担起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任。

(三)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的机遇,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要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尽量协调人事部门,争取有关政策,在认真论证、科学定性的基础上,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做好单位性质的分类划定工作。要大力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绩效工资制,逐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及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和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要争取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公共卫生体系规划,乡镇计生服务站要坚持“稳定、精干、规范、提高”的原则,按照机构小设备精、人员少素质高和“一核定、两加强”(即核定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的要求,完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信息咨询五项功能,精干人员,落实职责,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职业化的要求,选配好村级计生专职人员,大力推广菏泽市实行高待遇、高责任、高风险和枣庄市对计划生育家庭和人口计生干部建立“双向激励”机制的经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少生优生和人口计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四)要抓住落实“*”投入规划和各级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机遇,争取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各级都要牢固确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认真制定和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关于“*”人口计生事业投入规划的具体意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逐年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证用于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奖励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人员报酬及时足额到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后新增财力部分要重点向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方面倾斜,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级经费补助的比例不低于20%。各地要积极设计项目,争取用于人口计生事业的部分也能不低于20%的比例,并确保落实到位。各级要加大对宣传教育的投入力度,省宣教中心要准确掌握各地需求,提高宣传品制作水平,每年推出一批宣传教育精品,扩大发行数量。每个市购置宣传品的经费每年不得少于5万元,每个县(市、区)不能低于3万元,并尽量从本系统予以订购,更好地支持计生宣教事业的发展。

(五)要抓住健全完善“三个体系”的机遇,改进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省委多次强调,要全面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各级要认真落实《*-2007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精简考核项目,科学设置责任指标体系,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要改进考核办法,实行常年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半年督察和平时抽查力度,按照平时抽查与年终考核3:7的比例计算全年成绩,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要突出考核重点,在加强管理与开展服务方面,要以考核服务为主,重点考核依法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提供生育生产生活服务、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情况;在政府责任与群众义务方面,要以考核政府履行职责为主,重点考核依法行政、加大人财物投入、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在上级责任与下级责任方面,要以考核上级责任为主,重点考核出台政策、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方面的情况,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更好地落实。要认真执行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的7条考评工作纪律,坚持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严禁考核指标层层加码,引导各级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搞好服务、落实政策上来。特别是今明两年各级领导班子换届期间,各地都要制定严格的纪律,明确责任,确保工作不断、措施不软、力度不减。要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绩公示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因班子换届、人员调整造成人口失控、工作滑坡和发生恶性案件、重大技术责任事故的地方,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任重而道远。党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指出,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坚持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我们说要做到“三个到位”,必须有人口计生部门参谋到位、分管领导协调到位、党政一把手决策到位、人大政协监督到位作保障。我们通过这次省人口计生委中心组读书会和全省人口形势分析会,深入学习、专题研讨、分析形势、现场考察,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增强。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着眼于更高的目标,团结带领全省人口计生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我省的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