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时间:2022-10-02 10:48:43

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摘要: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讨论。总结了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融合策略,可基于思政教育特点、思政教育实践需求、思政教育创新理念、思政教育评价指标来开展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思政教育

目前,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育者已经积极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指导方法,力求将思政教育与体育公共体育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导方针提出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积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此为社会输送高品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1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及问题,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教学途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适合本土发展、本土特色的基础性研究理论。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要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学生以下两种能力:(1)高水平的体育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与运动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体育技能等体育能力;(2)完善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通过体育与思政的融合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面对的群体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师生群体。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深度分析和探索,以此融合立德树人的应用机制和培养策略,为后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体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做应用方案的设计和应用策略的开发。

2.2研究方法

A.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能够对当前研究的内容做出有效论证和阐述。特别是对于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与思政教育有效整合这一问题,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及其他高等院校的先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做有效论述和分析,可以为后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促进未来高等院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立德树人培养机制的深度应用。B.经验总结法。该方法的应用是通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的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实践情况为具体方向,对该院校立德树人教育进行的归纳与分析。借此,可以让研究结构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让研究成果上升到一个经验应用的层面。

3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

3.1研究内容

3.1.1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及问题A.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难以把握。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难以把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难以开展思政体育教育工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一门室外实践课程,大部分教学地点在体育场和运动馆当中,很少在课堂中通过理论式进行教导,所以高校体育教师难以在自由性较强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同高校的“王牌专业”不同,但通过了解发现,体育课普遍是非体育专业院校所忽视的课程,一些高校对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力度不足,教师缺乏专业的思政体育培训与指导。B.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内容难以搭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观念较为落后,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不够便成了影响思政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自觉性不强,未能主动学习思政体育的内涵,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添加思政教育元素,他们认为这样会增添了自己的备课难度和工作量。另外,体育运动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运动技巧,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该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C.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目前,一些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还是以定量评估的方式对学生的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水平进行打分,虽然也会将学生的出勤率纳入到综合成绩当中,但是很少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品德素质进行考评,部分学生只是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片面地学习体育内容,并未通过高校体育学习来有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D.实现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难度较大。据实践发现,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以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某项技术动作为主,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将运动技巧进行呈现,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而在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对如何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感到有些困难。片面地将理论性思政内容进行呈现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政体育的教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3.1.2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及措施A.基于思政教育特点开展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在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思政教学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时,需要将其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分析如何通过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来实现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此带动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和建设。在此,需要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做有效分析与解读,突出体育学科的“团结”要素。体育从本质上来看,不仅是运动,还是一种文化现象,部分项目还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引导,突出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协作机制、多人合作效能及攻克难关的精神,这样能够使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学生还会对如何正确应用思政思维学习体育知识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判断。B.基于思政教育实践需求开展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基于思政教育理念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应用实践活动创设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同时,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将案例应用有效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思政和体育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结合“紧张”的教学概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素材,突出体育教学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并将其延伸到思政教育中,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对时间做有效概念分析,对空间做有效思维判断。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百米冲刺、五公里长跑等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体育运动项目来重点培养学生的“紧张”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然后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约时间、分配时间的方法来完成各项工作。学。基于思政教育的创新理念应用,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思政教学思维与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有效融合,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结合前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教育实践工作实现对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思政教育的创新理念来融合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严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态度会更加端正。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严肃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做深入评估与分析,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知道在日常的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中需要重点加强哪方面。以此为方法,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身体需求及健康需求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还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政素养的建设和发展,锻炼学生的终身体育思维和身体健康平衡思维。D.基于思政教育评价指标开展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应用机制做支撑和辅助。教师在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有效评价时,要将其与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机制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教师的评价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在评价环境中,教师要本着“引导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进行,先介绍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优势项目,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弱项的分析与讲解。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态度会更加端正,学习理念会更加活跃,有利于对后续的体育知识学习做全面打算和深度挖掘。

3.2研究结果

体育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表征载体,很多运动员甚至是普通人,在特定的时刻或是通过专业化的训练能够有效激发出个人的体育潜能,完成自己难以预知的动作和任务。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理念中,应用思政教学策略创设教学素材,实现立德树人的引导机制发展和建设,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促进学生体能训练效率的提高。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体系中通过评价指标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环境,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创新的方法实现自身体育素养的长期保持和稳定发展。与以往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比较,发现当前基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开展的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促进了学生体育认知思维的形成,逐渐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而且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对于教学主题的掌握及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会更有针对性。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体育作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及学习规律,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打造全面的体育课程体系,通过立德树人教学机制的应用来实现思政教育工作与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术水平、抗挫折能力,实现学生对终身体育思维的构建并应用体育专业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挥。

4.2建议

在未来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不仅要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教学手段,还需要结合现实环境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时展特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如基于终身体育思维的教学策略应用、基于职业发展的体育教学策略应用等都是较好的、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5研究后段设想

(1)继续做好理论学习,在“立德树人”教育指导方针的引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2)抓好课题研究管理,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实时跟进,并做好学生的调查跟进;(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优化体育教学做好铺垫;(4)加强教学优化力度,对现阶段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总结教学点滴,结合教学实情对教学困惑进行讨论,并与优秀学者交流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叶茜.艺术体操选修课在大学体育中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99-100.

[2]徐娆娆.大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536-540.

[3]常益,张姝.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06):136-141.

[4]位小龙,于方方.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价值、挑战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02):104-110.

[5]杨军.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路径[J].华东纸业,2022,52(02):41-43.

[6]韩改玲,朱春山,孙有平,等.运动训练学课程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刊,2022,29(01):111-117.

作者:温织琳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