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5 09:17:03

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

摘要:新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鲜活”,而且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系列问题,例如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尚未深度融合、思政课网络教学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媒介素养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尝试通过理论上、机制上和模式上等举措来突破当前发展困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发展

202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要突出创新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教学质量。[1]2021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新媒体等各级各类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同年9月在《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加大对“主流媒体及移动端建设推广力度”。[3]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知识传播、内容监管、育人模式、学科话语权等发生明显变化,学生的现实图景也随之改变。对此高校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育人模式,立足新时代和新媒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高质量发展。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重要意义

在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有了新的内涵与外延,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渠道多样、载体丰富、覆盖广泛的场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让教师教学更有“生命力”,让学生体验更有真实感。(一)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鲜活起来”;一是要讲“活”理论知识。思政课老师要从教学手段、教学场景和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让思政课氛围浓起来、形式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喜欢听和听得进。二是要走“活”红色教育基地。课程教育要紧密结合红色资源,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加深对学生的感召力、引导力和凝聚力。三是要激“活”精神力量。教师要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形成教育合力,锤炼品格修为。(二)新媒体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传播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深层激发新媒体技术潜力,紧密结合思政课学科特色,促进知识成果的创新性发展和高质量产出。例如认真学习思政专家、专业“大牛”和优秀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成果,深层激发思政课育人潜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传播。通过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精确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实现了针对不同学生推送不同内容,有效过滤涉黄、涉暴、涉诈骗等不良信息内容,精确定位学生不同需求,有效降低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提高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现状与阶段困境

新媒体技术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动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教育方式以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主,知识讲授也通过慕课、微课、大思政课等途径传播。(一)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现状1.教育方式: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主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视频、音乐和情景剧等媒介,通过热点事件和典型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以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灵活自主等形式,进行“沉浸式”教学。通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主动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升获得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同时结合微信、QQ、学习强国App和智慧校园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育教学、打卡签到、问卷调查、教学评价和期末测验等,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贴心的教学服务。2.知识传授:以慕课、微党课和大思政课为例通过新媒体技术实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信息化、网络化和智慧化。以华东交通大学马克主义学院为例,先后录制了《重温红色记忆激荡中国力量》《乘中国高铁寻江西红色经典》等微党课,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发生在江西红土地上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与党的自身建设史等红色故事。探索出以校领导、教师、烈士后人、当地退休老党员和学生“五位一体”的大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增强育人实效。(二)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困境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于新时代提高思政课学科话语权,占领文化主阵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现阶段也面临信息技术融合与思政教学尚未深度融合、思政课网络教学有效传播渠道不足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媒介素养教育有待加强等阶段困境。1.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尚未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身处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更是一项挑战。部分教师由于年龄、时间、授课习惯、教学环境等主观或客观限制,在思政课网络教学上存在不会用和不想用等现象。同时各个院校推出网络学习软件也大不相同,暂未形成统一的思政课教学软件,对此教师要经常开展软件学习,掌握不同软件使用方法,不断重复录入学生基本信息。这间接上加重老师的教学负担,也违背了智慧教学和高质量教学的初衷。2.思政课网络教学传播渠道相对单一新媒体技术的更迭深刻影响着思政课教育教学和传播格局,同时意识形态工作和学科话语权也面临全新挑战。高校在内容质量的有效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例如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践行志愿服务活动上的信息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存在有效传播渠道单一、接受受众较为固定等困境。在面对主流媒体和线下教育、教师与学生等问题上,还未形成渠道共享、协同发展、共通共建的传播局面。3.思政课教师队伍媒介素养教育有待加强媒体在高校铸魂育人的作用不断凸显,亟待思政课教师提高媒介素养。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升媒介素养,这不仅是新时代传媒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思政课教师队伍铸魂育人的一项重要使命。同时对于如何防范化解国外意识形态侵蚀,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旗帜鲜明地反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帮助学生厘清内在本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优化提升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性创新。对此要深刻结合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政课教学耦合机制,来“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5](一)理论上:推进理论传播进行系统性创新1.实现理论传播与现实教育高度契合理论传播要准确回归到高校学生生活与实践,教师要深刻对照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热点事件,高度契合学生学习生活,提高理论与现实之间契合度,要深刻阐述内在本质,准确把握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厘清认识,让其主动感悟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使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师也要明确不同学生的重点、难点、痛点和盲点,差异化定制需求,适时适度地推送传播内容。同时理论传播要做到泾渭分明,不仅要倡导主流核心价值观,还要旗帜鲜明反对西方的“普世价值”。[6]2.全媒传播助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稳步推进媒体平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融合,将学习强国App、微信、QQ、智慧校园和数字图书馆等资源整合到校园融媒体中心,同时要努力实现校级媒体、县级媒体、省级媒体和部级媒体的同频共振,协同构建教育传播专项网络体系,不断推进智慧化教育,促进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化、教育服务更加全面化、教育传播更加精准化,逐步形成“视频+音频+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的智慧教育发展体系,奋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7]3.合理利用算法精确定位学生现实图景新媒体技术通过学习强国、“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等媒介精确定位学生需求。例如对高校学生学习习惯、图书馆借阅情况、测验与作业、期末考试、学习强国App、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议等数据进行有效采集,智慧分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之处,依据个人学习习惯,优化理论传播的内容质量、选题设计和推广普及,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富成效。同时学校要加强对算法的开发与运用,定期开展算法推荐满意度测评,完善算法理论传播推荐,针对性地推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媒介素养,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力与传播力。(二)制度上:构建思政课教学传播耦合机制1.新闻传播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耦合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同新闻传播学的教师交流合作。[9]思政课教师可采用学科交叉的形式,不断创新教学亮点,实现不同学科和不同特色的“新思政”教学,在互动交流和互动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传播推广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逻辑和新闻传播的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传播新形势,系统科学地制定育人计划。要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QQ、智慧校园和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将马列主义通过短视频、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等形式强化传播能力建设,提高思政课国内和国际传播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力。2.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动态教学的耦合高校要主动探索思政课多元融合发展模式,科学制定出学生培养方案、育人模式和课程体系等,运用数字化技术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精确掌握学生学习数据,建立“高校学生、思政课程、具体实效”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动态整合”和“实质耦合”。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多元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等手段契合不同学生需求,可采取微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现场实践教学等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紧贴国内和国际形势和网络热点事件,将思政课的精髓要义通过耳熟能详、简单浅显和印象深刻的例子,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教师课程模块与学生能力模块的耦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上的耦合,不仅仅教师培养方案与学生培养方案的耦合,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相互耦合。教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汲取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精神养分,激发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真正读懂百年大党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情感力度和视野高度,要提高视野站位,深入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的基本经验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智慧密码。及时总结思政课教学的经验教训,摈弃“大杂烩”的教学思想,教师要针对性推送课程教学模块,化解两者信息不对称难题,有力解决“供”与“需”矛盾。学生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自身发展实际,努力改正自身缺点不足,从小我到大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也要帮助教师实现进步,针对课程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完善教师教学,形成师生教学合力,携手同行共同进步。(三)模式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体验1.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整体水平首先,党要牵头将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高校校园网进行有效整合。要将学校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培训、学生课程学习、平台优化建议等进行统一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可靠、学习专需、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定位和有效供给。其次,多媒体技术要与校园网深度融合。要将多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师群体进行创新、推广和普及,提高教育者整体水平和媒介素养,通过“新媒体技术+教育”等平台,使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全面和鲜活,尽量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最后,将思政课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展示。例如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思政课相关配套教学设施,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交互性,不断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2.要让思政课系统化和信息化第一,思政课教师要让思政课变得系统化起来。思政课教师要仔细研读国家最新统编思政学科的重点教材,系统梳理相关学科的主体知识框架和重点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刻苦钻研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聚焦高校学生现实图景,系统制定学生课堂学习计划和知识巩固计划,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品德进行综合测评,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思政教学计划。第二,思政课教师要让思政课变得信息化起来。思政课教学要广泛运用新媒体、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技术+教育”等平台,合法收集用户学习习惯、思政课知识难点盲点,对学生的教学信息进行智慧分析,从而科学制定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知识巩固计划和重点学习计划,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智慧化和人性化。3.给学生“沉浸式”课程体验首先,各个高校可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互动技术,使受众观感更加立体和真实,引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例如可建立智慧图书馆和“四史”AI+VR体验馆等,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虚拟与现实设备、教育“云课堂”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限制,凸显新媒体教学的教学优势和传播优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思政课学习欲望,自发学习“四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沉浸学习”之中。其次,思政课教师可将红色革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启发受教育者,真正使思政教学入脑入心。例如带领学生重温红色革命根据地、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和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等,通过实地考察、情景再现和互动交流等形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现实图景相结合,让思政课教育教学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鲜活起来。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可通过多样形式满足不同主体需求,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活力;可通过优质的内容质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转化;可通过智慧教育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总之,要充分将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促进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9):75-8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8):18-19.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9-15(001).

[4]李佳,丛佳红.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5):141-145.

[5]余友情.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1):91-93+97.

[6]刘强,刘红芹.新媒体实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体系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0):7-9.

[7]奚小网.新媒体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2021(16):84-86.

[8]骆正林.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的耦合机制[J].传媒,2020(9):9-11.

作者:付垚 王晓旭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