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温泉产业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31 09:22:35

城区温泉产业发展对策

摘要:福州是“中国温泉之都”,城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文化深厚,温泉市场潜在需求庞大,具有做大做强温泉产业的条件。该文展望了城区温泉产业的发展前景,从用地保障、政策扶持、文化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分析造成当前温泉产业投资不足、产业规模不大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温泉产业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温泉;产业;发展;对策

福州城区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城区地热资源勘探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探明资源储量大大提升,但大部分资源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与此同时,民众对温泉健康、休闲、度假的潜在需求却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如何有效解决资源富余与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对矛盾,让资源尽快创造效益,是当前福州城区地热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

1资源与开发概况

福州城区现有鼓楼台江、螺洲、淮安、桂湖和滨海新城5个地热田,探明的温泉可开采量约2.5万m3/d。当前温泉开发主要集中在鼓台晋老城区,桂湖部分资源得到开发,2019年的实际用量约7000m3/d。初略估算2019年直接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相关上下游产值约20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具代表性)。

2温泉服务产业前景预测

2.1温泉消费调查成果

为全面掌握消费者对温泉产品的需求情况,福州市地热管理处组织“温泉消费需求”调查,并走访部分温泉企业,调查发现:(1)温泉文化认同度高,潜在需求庞大。消费者对温泉文化认同度高达92.77分(总分100分),88.6%被访者过去一年消费过或未来一年有温泉消费的意愿。温泉消费的功能需求喜好依次为“休闲康养”(75.7%)、“常规消费”(67.6%)、“医疗康养”(39.5%)”,对温泉经营方式的兴趣度集中在度假(58.0%)、室内休闲水疗(38.6%)和酒店温泉(37.2%)。(2)温泉消费的生活化水平有待提高。56.6%的受访者消费频次低于6次/a,年轻群体消费频次明显低于中老年群体。影响消费频次最大的原因依次是“没有时间”(45.2%);“卫生环境品质有担忧”(24.4%),有98.2%的消费者表示温泉经营场所有必要悬挂泉质认证的标识;“价格太贵影响了消费需求”(20.6%),近8成受访者可接受的温泉消费价格为20元/次~100元/次。(3)大多数温泉企业表示看好温泉市场,有继续投资温泉产业的意愿,但普遍反映温泉经营成本过高。

2.2温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健康休闲消费需求发展强劲,根据盖洛特(福州)数据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21福州温泉消费者研究报告》,温泉休闲成为消费时尚和主流,中国温泉旅游市场规模年均增长45%,居所有旅游业态之首。福州温泉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温泉消费需求”调查成果也印证了以上结论。综上分析,福州城区地热开发不能单纯将地热作为能源资源开发,应依托省会城市的区位和文化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温泉的康养、文化、休闲、旅游等资源特质,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温泉服务产业。按当前温泉创造的产值推算,若城区地热资源等到全面开发,可催生一个直接产值约50亿元、综合产值近150亿元的绿色低碳新业态服务产业。

3制约福州城区温泉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温泉产业不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温泉开发投资不足,有市场有需求但缺产品,特别是缺少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造成产业投资不足有以下5个原因。(1)用地保障有待加强。目前福州城区五大温泉区,其中螺洲、淮安和滨海新城等新发现温泉片区,尚未系统规划资源的开局。鼓台晋老城区温泉虽有过规划,但也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完善。由于缺乏规划引领,温泉开发用地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是制约温泉投资的一大原因。(2)政策扶持有待加大。福州荣膺“中国温泉之都”之后,推动了一些温泉项目的建设,但未制定温泉资源开发投资的长效激励政策,在温泉产业用地、温泉水价格、税费、招商引资等政策方面缺乏相应支持,导致投资者对温泉项目参与意愿不大,无法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温泉服务产品,特别是缺少实力企业参与并带动温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温泉产业涉及勘查、规划、招商、能源开发37供应、建设、经营等多个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标准予以规范管理,并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才能保证有资源开发、有地方利用、服务有规范、百姓用得好、经营有效益。但存在以下2个主要问题。首先,温泉与土地资源的融合开发以及招商引资机制上存在断点,未能有效对外推介温泉项目,影响了产业投资。其次,缺少温泉产品服务经营相应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引导、规范企业行为,影响温泉的消费,表现为:①消费者对温泉泉质真实性有疑虑,消费调查中“有98.2%的受访者表示温泉经营场所有必要悬挂泉质认证”;②对卫生条件有一定疑虑,影响温泉消费最大的第二大原因是对“卫生环境品质有担忧”(24.4%);③温泉集中供应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温泉集中供应是适合城区温泉利用特点的制度,但存在供应企业定位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晰、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和考核标准短期化等问题,导致温泉供应成本偏高。(4)文化弘扬有待升级。福州温泉有1000多年悠久的利用历史[1]和厚重的文化沉淀[2],讲好福州温泉故事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温泉文化的需要,也是培育温泉人口、温泉市场和温泉品牌的主要推手。福州市民对温泉文化的认同度很高,温泉是老一代福州人的城市记忆和乡愁[2]。但由于经济发展,温泉澡堂的功能被家庭热水器取代之后,代表温泉文化的老澡堂等老建筑、老物件、老设施或消失、或破旧,根据《2021福州温泉消费者研究报告》,年轻一代对温泉的认知已经逐渐模糊、边缘,温泉文化的传承开始出现断裂,并影响消费。另一方面,“中国温泉之都”是福州温泉的金字招牌,但是福州温泉在省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省外游客有限且多集中江浙一带。(5)资源保障有待提升。目前除了鼓台晋老城区温泉资源储量得到开采验证外,桂湖、螺洲、滨海新城和淮安温泉资源仅完成初勘工作,已知资源储量的精度和保障程度较低。滨海新城和淮安温泉分布范围尚未完全查明,不仅影响开发的合理规划,也无法建立保护区有效保护资源,甚至可能出现违法开采、滥开乱采问题。实行温泉集中供应是保障城区温泉利用的必要制度,但存在不完善之处。①螺洲等新温泉区的温泉供应泵站和管道尚未动建。②鼓台晋老城区现有温泉管道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温泉供应范围内,资源富余,供应范围之外,有温泉需求但无法供应到位。

4发展对策

围绕发展壮大温泉产业这条主线,以“山城江海、福地金汤”为主题形象,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鼓励温泉投资,提高温泉服务产品的生活化水平、发力温泉旅游开发,提升温泉服务产品的广度、深度和丰度。同时,以文化温泉为推手培育温泉人口,扩大温泉消费需求。争取到2035年,将福州建成知名的国际温泉城市。(1)优化规划布局,保障项目用地。①根据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全域空间新格局发展战略,按照“差异化定位、多元化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思路,依托城区温泉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所在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规划“山、城、江、海”四大温泉形态,构建桂湖山林生态温泉区、鼓台晋闽都文化温泉区、螺洲-三江口滨江都市温泉区、淮安-大学城滨江温泉区、滨海新城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五大温泉片区。②强化温泉规划项目用地保障。细化五大温泉片区温泉项目用地规划,根据温泉资源供给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和预留温泉项目用地规模,并纳入多规合一,保证温泉项目落地实施。纳入旧改拆迁的自持温泉经营场所,予以重建提升。鼓励区政府、国有企业、公园等按照相关规定,盘活温泉供应范围内的闲置房产,因地制宜开发灵活多样的温泉项目。(2)加大政策扶持,扩大招商引资。①加大温泉旅游、康养等新业态项目的支持力度,用地上优先保障,温泉使用权费予以优惠,温泉水价给予优惠,自来水用水价格按照“其他行业用水”类别收取。提振温泉市场,争取建设职工温泉疗休养基地,奖励温泉康养、旅游入境游,财政上支持中小学温泉休闲研学实践,开展福州温泉医疗和康养研究[3],争取将温泉医疗与康养纳入医保范围。②建立招商协调机制,用足招商引资有关政策,按照温泉招商项目的性质、体量等实行差别化扶持,并建设温泉招商项目库。鼓励引进一流温泉企业,对成功引进的单位实施资金奖励。(3)弘扬温泉文化,炒热消费氛围。①重建、保护温泉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温泉街区,包括温泉公园、城市温泉小品景观(温泉诗词歌赋石刻浮雕、手足汤体验点、温泉科普点等)的建设,温泉地名、路名的使用恢复和推广等。建立温泉遗迹遗存保护清单,并加以活化利用,恢复温泉老字号。②开发温泉非物质文化资源。设计福州温泉LOGO;整理创作传播温泉诗词、歌赋、历史故事等文学作品;编撰宣教温泉乡土教材和科普等科教作品;挖掘传承温泉沐浴礼仪等民俗文化;申报温泉助浴技艺等列入非遗项目;鼓励开发温泉服饰、物件等文创产品。③提升温泉文化影响力。对福州温泉进行全面的形象包装和推广策划;进一步扩大温泉节的规模和影响力;建立海峡温泉交流论坛和国际温泉学术论坛;建设中小学温泉休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结合福州民俗开展温泉主题节庆活动;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增加温泉元素,如冠名温泉地铁列车、地铁站等;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创建温泉志愿服务品牌,提升温泉在民间的认同感和知名度。(4)立足民生大众,发力温泉旅游。扶持发展大众化温泉民生服务产品,传承创新温泉经营模式,挖掘福州温泉特有的水疗康养功能[4],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温泉生活化水平。①整合市级国有企业旗下的传统澡堂资源,恢复提升温泉老字号;②总结、推广温泉中医康养融合经营模式;③结合内河、内湖,打造水乡温泉休闲带。培育温泉大旅游产业。结合福州山水、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谋划温泉度假、康养、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温泉项目。加快建设桂湖生态温泉城、螺洲温泉小镇、曼城官汤等项目,提升改造源脉温泉园、古田路温泉主题酒店。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游客聚集的文化旅游街区开设温泉汤馆、温泉酒店,设置手汤、足汤等小品体验项目。推出融合观光、休闲、温泉等综合性旅游线路,全面向外地游客推介温泉项目。针对性制定福州温泉旅游营销推广方案,重点向上海、浙江等温泉匮乏地区推介福州温泉,在北方地区推介福州冬季温泉康养旅游,向内陆省份推介滨海温泉旅游等。(5)健全相关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温泉使用权制度,实行分类定价,对温泉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温泉使用权出让费予以适当优惠。完善集中供应制度(温泉专营制度)和温泉水定价机制[5],建立价格双向浮动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温泉泉质认证标准和制度,鼓励诚信经营。(6)科学合理保护,保障资源供应。①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加快螺洲、淮安、桂湖、滨海片区的温泉资源详查工作,详细查明可开采资源总量,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②全面完善保护措施。完善鼓台温泉保护措施,建立温泉井保护清单,划定螺洲、桂湖、滨海新城等温泉保护区。建立地热田动态数字化监测系统,全面监测温泉水的开采量、水位、水温、水质的动态变化,指导合理开采;③全面完善供应设施。提升鼓台晋片区温泉基础设施,扩大供应范围。建设完善螺洲、桂湖、淮安、滨海新城等温泉基础设施,保障资源供应。

5结语

作为一种绿色资源,开发地热资源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抓手之一。福州城区地热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具有做大做强温泉服务产业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格局完善制度和机制,打通堵点,补上断点,降低成本,创新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协调温泉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平衡发展,鼓励投资开发温泉项目,实现温泉与土地、文化、生态和旅游等资源充分融合、协调开发。努力优化温泉产品供给,着力解决温泉旅游规模小这一痛点,大力提升温泉生活化水平,实现温泉产业的多业态发展和多样化经营,满足消费者对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等多元化需求。同时,打好温泉文化牌,发挥福州温泉文化优势,持续多维度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温泉人口,刺激温泉消费,从需求侧推动温泉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福州温泉志编委会.福州温泉志[M].福州:福建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宣传委员会.福州温泉文化[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45,72.

3韩令力,陈献振,陈于.温泉与人体健康,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2017,14(04):4-11.

4林璟,秦启忠,韩令力,等.温泉水疗对个体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04):12-15.

5李鹏,保继刚.基于制度科层理论的国有旅游资源产权解析:从化温泉水权案例[J].旅游学刊,2014,29(10):42-50.

作者:林正树 单位:福州市地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