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0:02:31

城区范文篇1

一、内涝原因分析

1、地下排水系统

首先,我市城市主干道沿路地下排水主管网大多尚未实现雨污分流,直排附近河湖。主管一般采用一米左右圆管,但由于各管网汇水面积不同,其需承担的排泄流量也相差较大。一但降雨超过其设计排量,或管道下游出口水位顶托,在地表漫流集中汇聚区域,便形成内涝。如规划局路口、大中大路口、姚家洼、大中路四码头、十里大道713厂和转盘段等。其次,在非干管区域,常常由于管道建设年代久远、管径过小,其排水能力不能满足区域排水要求,或由于干管已饱和,也易形成内涝。如东风大楼宿舍、九华门低洼处、月亮湾、陆家垄等。第三,还有因地势低洼或区内管网不畅或开发建设过程造成排水系统损坏和滞蓄洪区被填平,每年一定时段或全年需电排的区域,如果排涝能力不足,也常常形成内涝。如花园畈、开发区、金鸡坡等。

2、十里河排水系统

十里河及其上游水系从南至北横穿市区,其主要来水范围在长虹大道以南至庐山北坡区域内。由于其上游山地居多,强降雨易发山洪,因而具山地型河流特点,来水涨势快,过程短暂。伴随着城市发展,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控制,十里河及其上游濂溪河、龙溪河河床逐渐缩窄,滩地消失,两岸变为砌石陡岸,致使十里河排水功能大大削弱。

(1)沿河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向河中乱倒垃圾,不堪入目。不但堵塞河床,而且严重污染河水,遇洪水则大多流入八里湖内。在庐山区中学的濂溪河桥附近甚至在河滩上设立垃圾站,致使该3孔桥有1孔半完全堵死,在国棉五厂桥上游的向阳南堤段淤积物长年累积,几近地上河流;

(2)沿岸填河造地。河道内碍洪房屋建筑和公共设施鳞次栉比,严重占用行洪断面,有的甚至占用一半以上的过水断面。如花园畈地区、713附近两座铁塔和上游濂溪河、龙溪河近岸民房等等,不胜枚举;

(3)跨河桥梁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大多未进行水文演算。一是桥身占用过水断面,二是遇山洪阻挡上游漂浮物又无人清理。如昌九高速与上游濂溪河交汇桥,桥墩占用大半过水断面,长江路桥过水断面不足,以及前些年兴建的小型桥梁和正在建设的青年南路和德化路桥;

(4)龙开河治理开发以后,从华东市场至八里湖河段,河水走势逆变,而又未及时疏浚河道,河床内仍保持西高东低走势,加上拦鱼栅变为无人清理的挡污栅,以至河道严重淤塞;

(5)十里河主河段基本未设堤防;

因为以上因素存在,一遇庐山北面特大降雨,极易造成洪水肆虐两岸。

二、几点建议

1、建议对现有城区过水能力明显不足极易造成内涝的排水管网,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进行改造。加大对日元贷款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工程拆迁工作的指导力度,尽快完成城区排涝泵站建设。为保护母亲河长江和市内河流湖泊,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尽快启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并实现雨污分流。

2、建议高起点、全方位,结合山水、生态、旅游的要求,对十里河进行整治改造,使之成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1)在尽量争取日元贷款额度的同时,加大地方财政对日元贷款的配套力度,参照本次洪水标准,除建设好八里湖堤、向阳堤和十里河东堤外,由地方财政出资修建十里河西堤和花园畈堤;

(2)清除沿河两岸违章建筑、设施和垃圾,恢复性提高十里河行洪能力。在拓宽行洪断面的基础上,上游支流以固基固岸为主,华东市场以上主河道修建阶梯渠道式亲水河流,华东市场以下河段要进行河床消坡疏浚和保持现有蓄洪面积;

(3)对沿河桥梁和保留的建筑物进行适宜行洪和美化方面的改造;

(4)拆除十里河入八里湖口的拦鱼闸,修建闸坝结合的橡胶滚水坝,并在上游分级蓄水,保持十里河主河道常年满足行船泛舟的水位,使之成为城区的一个带状活水湖泊;

(5)在十里河沿岸实现雨污分流,进行污水截污处理,提高十里河和八里湖的水质等级;

(6)结合花园畈区域开发,恢复和完善该区域的排水管网和设施;

3、根据日元贷款城市防洪排涝泵站设置和装机能力,沟通和完善开发区内部排水管网建设。开发区内过去是有水无泵排,而目前李家山泵站建成后,由于区内管网不通,是有泵无水排。

城区范文篇2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旱灾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对旱情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切实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的饮水安全、保障工农业生产,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抗旱预案编制导则(试行)》《旱情等级标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城区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省抗旱条例》《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市抗旱应急预案》《朔城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编制。

1.3编制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政府负责、协调一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科学全面、切实可行的原则。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朔城区所辖行政区域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抗旱应急处置,干旱灾害包括:干旱缺水、供水危机以及其他次生衍生灾害。

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职责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全区抗旱减灾工作,统一指挥全区抗旱应对工作,对全区抗旱减灾工作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由分管应急与水利工作的副区长共同担任,副指挥长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区水利局局长、区气象局局长、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队长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朔城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能源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气象局、区人民武装部、武警朔城中队、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国网供电公司、移动、联通、电信分公司等单位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干旱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区旱灾抗御工作,制定抗旱总体规划、重要措施,指导协调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监测预警、调查评估和善后工作,组织指挥较大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特别重大、重大水旱灾害的先期处置工作,决定重要河流洪水应急调度方案,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交办的抗旱应急处置重大事项。

2.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和区水利局局长共同兼任。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抗旱工作。

主要职责: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制定、修订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干旱灾害风险防控和监测预警工作,组织桌面推演、实兵演练等抗旱专项训练,协调各方面力量参加抗旱救援行动,协助区委、区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抗旱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协调推进善后处置工作,报告和防汛抗旱信息,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抗旱应对等工作。

2.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职责

区委宣传部:负责正确把握抗旱救灾宣传工作导向,及时组织、指导、协调新闻单位做好抗旱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级电台、电视台开展抗旱宣传工作;及时准确报道抗旱动态,做好抗旱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区发展和改革局:组织指导抗旱工程规划工作,负责应急抗旱工程投资计划安排和监督实施,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用粮计划并及时组织调拨。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分公司做好抗旱工作期间通信保障工作。

市公安局朔城分局:负责灾害发生地交通管制、疏导,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抗旱物资以及破坏抗旱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

区民政局:负责分配社会捐赠物资并监督其使用情况。

区财政局:组织实施全区抗旱和抢险救灾经费预算,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市生态环境局朔城分局:指导和监督受干旱影响的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善后处理工作。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指导全区供水管理部门加强供水管网建设和维护。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及时提供供水用水信息。

区交通运输局:协调组织运力优先安排灾区抗旱物资的运输,确保道路畅通。

区水利局:合理配置全区水资源,负责全区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开展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组织全区水管单位开展抗旱灌溉。

区农业农村局:及时收集干旱灾害信息,指导落实灾后农作物的补救措施,负责化肥等专项抗旱物资补助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救灾种子、饲料的调剂分配,负责灾区病虫害防治与救治。

区商务局:负责对灾区重要商品区场运行和供求形势监控。

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单位做好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发放灾害救助款物和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保障灾民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

区能源局:协调电力企业做好重点抗旱设备的电力保障。

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组织抗旱救灾期间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抗旱救灾的人员、物资和器材准备。

区气象局:及时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降雨等气象信息,

做好气象信息预测、预报工作,负责对干旱灾害的预测,适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

区人民武装部:负责组织民兵参加抗旱救灾和重大抢险救灾行动,协助地方人民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

武警朔城中队:组织武警部队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帮助缺水群众解决缺水困难问题。

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组织指导畜牧业灾后处理;负责提供旱灾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情况。

国网供电公司:负责保障抗旱抢险、抗旱设施及抗旱指挥中心的用电需要,保障电力设施安全工作,负责灾区电力调度和供电设备抢修工作。

移动、联通、电信分公司:做好旱期抗旱通信保障工作,确保抗旱信息和调度指令传递,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根据指令,向事发区域用户发送预警短信。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所辖区域内的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预防干旱灾害对本地区的影响,及时向区政府汇报本地区旱情状况。

2.4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根据抗旱工作任务,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应急保障组和宣传报道组。根据现场情况,指挥长可调整各组的设立、组成单位及职责。

2.4.1综合协调组

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利局

成员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朔城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能源局、区气象局等部门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

职责:掌握抗旱动态,综合汇总情况;负责向区防汛抗

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旱情、救灾工作;负责各地灾情的收集、核查、汇总。负责应急抢险队员、物资、设备的调集以及各小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2.4.2现场处置组

牵头单位: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武警朔城中队等部门。

职责:负责指导应急抗旱工作,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管

理,临时性缺水村庄的人畜饮水安全,病虫害防治、救治,卫生防疫、救护。

2.4.3应急保障组

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

成员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国网供电公司、区气象局等单位。

职责:协调运力优先保障抗旱人员、装备和物资的运输

需要;根据需要紧急调拨抗旱所需生活物资,保障油料、电力等供应。

2.4.4宣传报道组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成员单位:新闻媒体单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职责:负责维护现场正常的新闻采访秩序;统一抗

旱救灾的信息,收集分析舆情,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3.监测预防

3.1旱情信息监测

区直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分别对朔城区旱情信息进行监测、收集、核实、上报和管理。旱情信息的收集、监测和预警按统一渠道,分级、分区域、分专业的原则实施。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确定辖区抗旱突发事件的种类和所在地区,制定相应的数据监测制度,并建立数据库,做到有效监控,及时维护更新,确保监测数据准确。

3.1.1气象信息

主要包括:降水量及天气形势分析,预报中、短期降水量等其他有关气象信息。气象局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当有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时,要加强信息报送和工作会商,滚动预测最新气象变化趋势,并及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3.1.2水文信息主要包括:水管部门掌握朔城区境内河道、水库水位、流量、蓄水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情况。

3.1.3旱情信息

主要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土壤墒情、蓄水和城乡供水情况;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3.2信息报告与处置

旱灾发生后,受灾地及时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干旱受灾情况。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收集、整理和研究对本辖区可能发生旱情信息的分析汇总,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将初步情况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因旱情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防止灾害蔓延,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3.3预防措施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思想、组织、工程、

预案、物资、通信、抗旱准备工作。

4.干旱预警

4.1预警分级

干旱等级分为4级,分别为Ⅳ级、Ⅲ级、Ⅱ级、I级,对应的干旱等级预警类型为蓝色(轻度干旱)预警、黄色(中度干旱)预警、橙色(严重干旱)预警、红色(特大干旱)预警。

4.2干旱预警

4.2.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Ⅳ级蓝色预警

(1)夏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10日,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5日内不会出现降雨;春秋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15日,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冬季连续无雨(雪)日数达到20日,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

(2)城区干旱缺水率即将达到5%;

(3)区域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占朔城区总人口的10%以上。

4.2.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黄色预警

(1)夏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2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5日内不会出现降雨;春秋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3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冬季连续无雨(雪)日数达到3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5日内不会出现降雨(雪);

(2)城区干旱缺水率即将达到10%;

(3)区域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占朔城区总人口的15%以上。

4.2.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橙色预警

(1)夏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3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春秋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5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5日内不会出现降雨;冬季连续无雨(雪)日数达到6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2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

(2)城区干旱缺水率即将达到20%;

(3)区域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占朔城区总人口的20%以上。

4.2.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红色预警

(1)夏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5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春秋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75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15日内不会出现降雨;冬季连续无雨(雪)日数达到80日,并根据气象局预测未来20日内不会出现降雨;

(2)城区干旱缺水率即将达到30%;

(3)区域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占朔城区总人口的30%以上。

4.3干旱预警响应

4.3.1Ⅳ级蓝色预警响应

(1)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将旱情、灾情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会商并决策确定干旱程度即将达到轻度干旱,由区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蓝色预警信息。

(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掌握旱情发展趋势,了解、统计现状情况,向区政府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可能发生的旱情。

(3)区气象局干旱监测、预报等气象信息;提供降雨、气温、土壤墒情等情况,并分析未来的天气形势,做好预防。

(4)区水利局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来水情况,落实抗旱供水准备计划;抓好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管护,积极检修抗旱设备,组织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抗旱应急工程修复。

(5)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农作物播种情况、苗情,指导抗旱农业新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4.3.2Ⅲ级黄色预警响应

(1)受灾区将旱情、灾情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会商确定干旱等级即将从轻度干旱转至中度干旱,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方式Ⅲ级预警信息。

(2)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灾情和救灾情况,部署抗旱救灾工作,组织有关部门赴灾区核实灾情,协助当地开展抗旱救灾应急工作。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抗旱职责、负责搞好抗旱服务工作。

(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旱情消息,了解、统计受旱情况,及时掌握各乡(镇)、街道旱情发展变化和抗旱动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抗旱指挥机构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出抗旱工作组,指导各地抗旱工作,尽可能防止旱灾进一步升级;部署指导各级抗旱服务组织投入抗旱。

(4)区气象局干旱监测、预报等气象信息。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降雨、蒸发、气温、土壤墒情等情况,并分析未来的天气形势和发展趋势,提出抗旱建议。

(5)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调查农作物苗情,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作物的种植结构、种植面积、生长时期,分析旱情对作物的不利影响。做好农业生产所需种子、农资的调拨准备供应工作。适时进行农作物改种和补种,推广应用有关抗旱农业新技术,制定农业救灾措施并组织实施。

(6)区水利局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来水情况,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调水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千方百计扩大抗旱灌溉面积,防止旱灾对农作物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7)区应急管理局、发改等部门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定期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报送物资储备情况。

4.3.3Ⅱ级橙色预警响应

(1)受灾地区将旱情、灾情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组织开展相关会议,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会商确定干旱等级即将从中度干旱达到严重干旱,并迅速组织抗旱救灾,全面安排抗旱减灾工作;区应急管理局派出抗旱工作组,督促指导抗旱工作;区委宣传部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形式以最快时间Ⅱ级预警信息。

(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灾情和救灾情况,传达上级对抗旱救灾工作的指示。研究部署全区抗旱救灾工作,并发出抗旱救灾紧急通知,督促受灾地区组织力量投入抗旱,组织工作组赴灾区核实灾情,协助当地开展抗旱救灾应急工作。

(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灾情消息,及时了解、掌握、统计灾情及发展趋势、抗旱工作情况,部署指导各级抗旱服务组织投入抗旱。

(4)区应急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核实灾情,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及时筹措救灾物资,发放救灾款,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5)新闻单位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强灾情报道和抗旱救灾的宣传工作。

(6)其它各有关部门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完成抗旱救灾预警工作。

4.3.4Ⅰ级红色预警响应

(1)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旱情、灾情报告后,确定干旱等级即将从严重干旱达到特大干旱,部署抗旱救灾应急工作,并发出抗旱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协调各部门筹集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调查受灾程度,帮助群众抗旱救灾,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3)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优先保证城乡生活饮水安全和重点行业用水。

(4)区气象局干旱监测、预报等气象信息。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逐日降雨、蒸发、气温、土壤墒情等情况,并分析未来的天气形势和发展趋势。

(5)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调查、收集、统计农作物苗情,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扩大旱情对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好抗旱救灾所需种子、农资的调拨准备工作。指导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抢墒播种、改种、补种,推广应用有关抗旱农业新技术,组织实施农业救灾措施。

(6)区水利局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为可能发生的特大干旱提前做好准备,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来水情况,优先保证人畜饮用水,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调水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

(7)国网供电公司优先保证抗旱用电。

(8)按灾情和国家有关规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并做好救援资金、物资的接收和发放。

(9)新闻单位按照区政府核定的旱情灾情,及时向社会灾情预警;宣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抗旱救灾情况。

(10)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抗御特大干旱的要求,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11)其它各有关部门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开展有关工作。

4.4干旱预警

区旱情及抗旱动态等由区政府统一审核并向有关部门,涉及干旱灾情的,由有关部门审核和。抗旱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对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等级及启动

根据朔城区旱情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Ⅳ级(轻度干旱)应急响应、Ⅲ级(中度干旱)应急响应、Ⅱ级(严重干旱)应急响应、Ⅰ级(特大干旱)应急响应四级,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与之对应。

5.1.1Ⅳ级(轻度干旱)

(1)城镇干旱缺水率在5%以上;

(2)农业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15%-30%;

(3)人畜饮水困难比率占到总数的10%-15%。

5.1.2Ⅲ级(中度干旱)

(1)城镇干旱缺水率在10%以上;

(2)农业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30%-50%;

(3)人畜饮水困难比率占到总数15%-20%。

5.1.3Ⅱ级(严重干旱)

(1)城镇干旱缺水率在20%以上;

(2)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50%-80%;

(3)人畜饮用水困难比率占到总数20%-30%。

5.1.4Ⅰ级(特大干旱)

(1)城镇干旱缺水率在30%以上;

(2)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0%,农作物大面积枯死;

(3)人畜饮水困难比率占到总数的30%以上,社会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影响。

5.2应急分级响应

5.2.1Ⅳ级(轻度干旱)应急响应

(1)水利部门抓好水库蓄水,机泵站维修,各级渠道整修,自流灌区提前引水灌溉,实行冬旱秋防,春旱冬防,夏旱春防,秋旱夏防,为抗御中度干旱作好准备。

(2)灌溉与发电有矛盾时,优先考虑灌溉抗旱需水要求,防止和减少不必要的泄水。灌区抗旱灌溉任务大,河道水源有限,区水利局要提早对渠道进行整修,加强管理,提前做好抽水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用水计划、机泵维修、渠道清淤,确保按计划抽水抗旱灌溉。

(3)区农业农村局引导农民走节水、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同时要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部署抗旱服务组织全力投入抗旱。

(4)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指导各行业减少用水,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重点企业用水,按抗旱要求报告用水需求和计划。

(5)受旱地区的基层组织要积极主动做好拦河提水、开沟引水、打井挖泉等抗旱工作。

(6)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用水管理和节水宣传,严格控制,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生活及主要工业企业用水。适当压减公共设施及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做好启动应急水源准备工作。

5.2.2Ⅲ级(中度干旱)应急响应

(1)受旱地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织相关部门制订抗旱工作计划,明确抗旱工作重点,研究抗旱措施,做好用水计划,积极开展节水宣传。

(2)指挥部派遣工作组到旱区指导抗旱,及时向上级报告抗旱工作情况,组织抗旱工作组巡回检查,收集资料,统计灾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积极做好抗旱物质的分配、供应工作。

(3)区水利局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抗旱作用,继续蓄水,为抗御严重干旱做好准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短缺严重性的认识。

(4)区水利局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加大抗旱灌溉力度,多引(提)蓄水,争取抗旱主动权。在做好蓄水工作的同时,立即开闸放水,投入抗旱灌溉;做好供水方案,精心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要强化节水灌溉意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5)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农业生产所需种子、农资的调拨供应指导工作。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适时进行农作物改种和补种,推广应用有关抗旱农业新技术,制定农业救灾措施并组织实施。

(6)区应急管理局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并定期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送物资储备情况。

(7)抗旱服务队投入抗旱,检修抗旱机具,启动所有设备,扩大灌溉面积及解决旱区人畜饮水困难。已关闭的水源井,要落实管护责任,做好随时启用的准备。

5.2.3Ⅱ级(严重干旱)应急响应

(1)各受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组织抗旱救灾。全面安排抗旱减灾工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出抗旱工作组,督促指导抗旱工作。

(2)严重干旱的抗旱工作重点是挖掘水源和水源优化配置,为抗御特大干旱做好准备。所有水库根据多年控制运用资料,总结、分析最佳控制运用方案,制定新的拦水,蓄水办法,合理多蓄,尽量少泄;所有水库做好非灌溉时期的蓄水,充分发挥调蓄功能,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抗旱工作中大力开展节水灌溉,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3)受旱地区基层组织负责在有水源的河道、低漕沟临时设置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或采取喷灌进行灌溉,受旱地区临时性打井、建蓄水池等,临时在河道截水。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4)工程调度组成员负责用水统一调度,在最大限度利用沟河拦蓄地表水和过境水量,在充分利用提水设备提取地面水的同时,可选择浅层地下水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保证农作物不减产或少减产。

(5)抗旱服务队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在本行政区内实行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解决部分受旱地区有水源无设备灌溉难问题。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调整用水计划,控制非生活用水,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安全,保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用水需求。

(6)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及时检查、监测灾区饮用水源,指导群众做好水质消毒,保证饮用水安全,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7)区应急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核实灾情,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及时筹措救灾物资,发放救灾款,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8)区水利局负责保证各企业用水的综合协调。

(9)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农业生产所需种子、农资的调拨供应指导工作。

(10)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做好抗旱工作。区应急管理局实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加强取水计量监督管理,全面抗旱、保证重点。

5.2.4Ⅰ级(特大干旱)应急响应

(1)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协调各部门筹集、调运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调查受灾程度,帮助群众抗旱救灾,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不定期召开成员会议,提出抗旱救灾方案。

(2)出现特大干旱灾害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一步扩大。同时,上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

(3)受旱地区把抗旱工作当作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紧急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派遣工作组到旱区指导抗旱,全面开展节水、调水、救灾、增雨等抗旱工作。所有蓄水工程都要严格按照控制运行办法调度运行,对现有的水源加强管理;同时,区农业农村局也要加强节水工作。

(4)区水利局加强抗旱水源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来水情况,优先保证农村人畜饮用水,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调水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千方百计扩大抗旱灌溉面积,并抓好水利工程设施维修管护,积极检修抗旱设备,组织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抗旱应急工程修复。

(5)区水利局负责协调确保工业用水供应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发电、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用水。

(6)区农业农村局做好旱情发生时所需种子、农资的调拨供应指导工作,维护区场价格稳定,与农业合作社共同商榷抗旱对策。

(7)各乡(镇)、街道水源地实施统一调度,加强取水计量监督管理。蓄、引、提、调并举,组织调配各类抗旱机电机械设备,全力开机提水抗旱,做到有计划地调度、配置使用。

5.3应急响应结束

当旱情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事发地人民政府可视旱情,宣布紧急抗旱结束。Ⅳ级响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宣布结束,Ⅲ、Ⅱ、Ⅰ级响应由区级人民政府宣布结束。

6.后期处置

6.1灾后恢复

发生严重的特大旱灾后,在按照灾害评估报告后,尽快研究制定各部门、各单位对口帮扶救灾方案,认真组织和落实有关救灾帮扶措施。同时,根据灾害损失程度,在大力抗灾自救的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募捐活动,吸纳社会资金救灾。对灾区重大疫情、灾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传播蔓延。

6.2工作评价

对轻度干旱突发事件,由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调查评估,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对中度、严重、特大干旱突发事件,由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调查评估,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7.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朔城区抗旱应急预案的监督执行,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预案,各尽职责,开展好抗旱工作。社会公众有权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7.2资金保障

区财政局每年安排资金用于旱情预防,遇严重干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旱情提出意见,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区人民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应考虑抗旱资金,财政预算安排足够的抗旱经费,用于本行政区内抗旱物质储备、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水利工程应急除险、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应急队伍培训。

7.3物资保障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抗旱物资,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一调配使用,对抗旱物资建章立制,加强规范化管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应能满足抢险急需。

7.4技术保障

建设和整合全区抗旱计算机网络,提高信息传输质量和速度。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应迅速组织抢修,以最短时间恢复数据通信。依托旱情监测预报系统、灾情分析评估系统及异地会商系统,以现行的水源供水调度工作流程、调度规划、组织分工为基础,建立抗旱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完善水文信息采集和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抗旱专家库,专家库由设计科研、管理、防汛抗旱等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当发生干旱灾害时,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安排专家,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7.5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抗旱应急服务队进行抗旱服务工作。抗旱期间,抗旱应急服务组织应服从调遣,组织抗旱车辆运送饮用水到受旱地区,提供抗旱流动机械,维修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等。

7.6应急水源保障

为确保朔城区生活用水安全,要建立抗旱应急水源保障体系。根据朔城区的实际情况,当发生严重干旱或特大旱情时,严格限制非生活用水,储备必要的应急水源,对容易出现用水困难的地方,要根据当地的水源状况,储备必要的水资源。

7.7通信与信息保障

按照以公用通信网为主的原则,合理组建抗旱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抗旱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抗旱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8.宣传、培训与演练

8.1宣传培训

8.1.1宣传旱情灾情等方面的公众信息交流,实行分级负责制,一般公众信息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出现大范围的严重旱情,并呈发展趋势时,按分管权限,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旱情通报,以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参与抗旱救灾工作。

8.1.2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

8.2演练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专业抢险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演习。

9.附则

9.1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朔城区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城区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因镇历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目前镇居民的住房主要有五类:

一是第一批公房,建设时间约为1970年至1980年初,建筑巷3栋,建筑公司1栋、工艺美术厂11栋、石油公司2栋,这批住房基本上不是成套住房,无厨房、卫生间。住户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或城市贫困户,住户60余户,居民300人左右。房龄40年左右。

二是福利房,建设时间为1985年至1990年初,这批福利房是政府或单位自建分配给干部职工,其中包括部分成套公房,房改时也属个人产权。目前共有121栋,1675户,5362人。房龄30年左右,部分参与房改的公房房龄40年以上。

三是单位集资房,建设时间1990年至井宁合并前,这批住房是没有享受福利房的干部职工,自行筹资建设的住房,目前共有61栋,1058户,3684人。房龄20年左右。

四是安置房,是井宁合并后建设开发拆迁安置建设的。主要集中在北岭小区、北苑小区、七星苑、小区,它们分别由国土局、建设局、房产局等单位牵头开发建设的。共有19栋,507户,1243人。

五是商品房(公寓)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新开发的商品房因年限短,管理相对规范,目前情况良好,这部分房主大部分是外地人,以投资或避暑为目的购买的商品房。其中本市常住人口所占比例极小。此外新村原住民在统一规划下自行建设了73栋商住房,常住居民约300人。

城区常住人口约4000户13000余人,其中居住在福利房中的居民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8%,其次居住在原单位集资房中的居民约为26%,约有10%的居民住在安置房中,约20%左右的居民住在商品房或公寓中,还有少部分居民住在自建房和第一批公房内。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城区的住房条件确实不容乐观,六成以上的居民居住在老旧的住宅区内,这个现实状况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居民居住的公房、福利房、集资房、安置房及部分商品房因建设年代久远或管理不规范导致诸多问题。

(一)基础设施差。老旧住宅区建设时规划设计标准低,整体布局不合理,零散不成规模,主要表现在:一是普遍无绿化或面积极少。二是无体育健身和文化活动场所。三是有些住房无柴火间或车库,很多居民将杂物摆放在楼道里、楼房边或空地上。四是道路老化破损严重,没有路灯和庭院灯。五是上下水管网严重老化,化粪池无人清理,经常堵塞导致污水横溢。

(二)居民结构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因市址下迁,原来居住在的干部职工都迁往新城区居住,原住房大部分转让或出租。当前居住在的居民大部分是从事与旅游相关行业的人群,如管理局的干部职工、个体户、导游、务工人员等,常住户较下迁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住户复杂多样,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长期无人管理、监管。居民区卫生、基础设施长期无人清洁、维护,私搭乱建、养鸡、种菜、乱堆放的现象较为普遍,综合环境越来越差。此外很多居民将柴火棚出租给务工或外来流动人员,大部分出租的柴火棚面积小且无卫生间、厨房,为增加使用功能和面积,私搭乱建的现象突出,加上私自安装电线、明火做饭等,在影响综合环境的同时造成治安、消防安全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有些柴火棚处在山脚下)。

(四)物业公司运营、介入难。因住户的承受能力以及对服务要求的差异性,现有物业公司的小区每户每月10元都难以收齐,公寓住户从2008年以来物业费分文未交,物业公司难以运转。此外,房地产项目开发完成后,应由开发单位按一定标准提供物业管理启动资金,由于启动资金无法落实,加上相关职能单位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完成后没有按有关规定要求成立物业公司或引进物业公司(如公寓等),住房出售完后就不管不问。安置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北苑、北岭、七星苑等,它们分别由国土局、建设局、房产局等单位开发建设的,安置任务完成后,后续的管理工作也没有跟上。包括新村建设完成后,也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三、对策建议

目前居民住宅区存在的诸多难题,从解决居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出发,加大对老旧住宅区的治理,彻底改善居住环境,让居民群众生活在一个美好、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第一批公房因建设时间长,现已特别破旧,不少房屋漏雨、地基下沉等,加上功能单一不成套,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这些居民普遍收入较低,无力解决这一难题,建议对特别老旧的居民区实施重建。有些老旧的房屋破烂不堪甚至已成危房,单纯的改造提升无实际意义,建议对这部分住宅区重新规划、建设,加快推动工艺美术厂棚户区改造,使这部分居民的住房条件尽快得到改善。

(二)福利房、集资房所占比重最大,福利房经房改后归个人所有,集资房也属个人产权,这部分住房已有20至40年的房龄,房屋陆续出现质量问题,且没有集中零散的分布在城区的小街小巷里,即使整治改造后,也没有条件引起物业公司入驻。这部分住房只有政府投资进行改造后,增加专项财政预算,指定或委托责任单位、企业进行管理。

(三)城区的拆迁安置房主要集中在,这些住宅区楼房相对集中、封闭,且年限较短,具有较好的条件,经整治改造后,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物业公司入驻。

安置房拆迁安置时没有缴纳房屋维修基金,福利房、单位集资房在办理房产证时只缴纳了少量的房屋维修基金,难以通过房屋维修基金的途径解决问题。建议政府设立维修基金,专门解决住宅区下水管道堵塞、化粪池堵塞、房屋漏雨等基础设破损问题,且指定职能单位负责维修,避免因资金难以落实导致问题久拖不决。

城区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遵循植物多样性和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注重采用乡土树种,突出市树市花栽植,消灭荒裸空地,强化精细化养护管理,推动城区园林绿化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及技术要点

(一)工作重点

对城区主次干道、街道游园进行补植、规整、完善;整治背街小巷死角死面,采取破硬建绿等形式补植、栽植易活耐管树木,消灭荒裸空地;加大立体绿化力度,增加立体绿量,提高绿地率;增加花卉,提高城市节点部位的景观。

(二)技术要点

苗木基本要求:乔木规格大,树形健美,苗木整齐一致,无枯枝、病虫枝,树干正直;灌木根系完整,冠形自然,生长健壮;草坪地被耐旱、耐寒、易管护。补植苗木与原有苗木基本一致,形状好。

行道树栽植要做到整齐一致,无缺株、无死株,树正干直,大小高低统一,分枝点相近,树形均衡,无病虫害,修剪规范,精细栽种管护;大穴换土,树坑无垃圾、无石块,新栽树木缠干护皮。隔车带、交通岛、人行道绿带、门前绿地苗木整齐,修剪细致,绿化带内无杂草、无垃圾、无人为踩损,无缺株。补植要用大规格苗木,一次成形,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人为损坏。

公园、广场要突出植物多样性和植物造景,植物配置讲求层次,实施低地绿化,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多应用市树市花白皮松、西府海棠和鸢尾等乡土植物;苗木规格大,树形好,株有形、丛有景、群体景观佳;栽植规范,管护精细,设施人性化。

三、工作任务

今冬明春公共地段任务分为道路绿化、河渠绿化、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坡塬绿化等共计31项。(具体任务见附表)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思路多方筹措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起始年,今冬明春的绿化建设更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创新思路、广泛动员、多方并举的原则。一是市、区两级财政配套专项资金,主要投向公共地段园林绿化建设任务。二是积极争取林业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解决苗木费用。三是继续在单位(居住区)开展市级园林式单位创建和单位庭院绿化达标活动,鼓励和倡导单位(居住区)采取自筹自建提升绿量,美化环境,达到生态宜居的目的。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认建、认养”绿地(树木)和种植各类“公益林”、“纪念林”活动。以“植树节”为依托,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二)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北坡建委,陈仓镇、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区冬春季园林绿化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绿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将绿化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对涉及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归单位或个人的,由所辖镇、街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参照以往的租地价格与相关村组、单位和个人订立租地协议,政府每年从财政专款里给予一定的租地补贴,再由职能部门负责在这些土地上实施绿化项目和景点建设。

(三)严格标准,认真施工。

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方案,按照任务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绿化规划设计,积极组织实施;要严格按照园林绿化施工规范作业,确保苗木质量,工程质量符合规划设计和施工要求;要强化工程施工监督,加大绿地管护力度,确保树木栽得下、栽得好,管得活、管得好,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四)加强管护,确保成景。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绿地管护标准精细养护,在任务分解、施工计划中要明确工程管护期满后的长期管护单位,由责任单位监督施工单位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效果,做到建一片、管一片、达标一片、成景一片。

城区范文篇5

一、基本情况

*区政府采购工作从1999年7月1日开始启动,正式实施后得到不断加强。区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为*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隶属于区财政局,采购办人员由*区财政局相关人员兼任。区政府采购中心隶属于*区财政局,计划编制员额4人,实际在职工作人员3人。自1999年以来,*区政府采购工作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建立了有关规章制度,逐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努力创新采购方式,扩大采购范围,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有所加强。2007年度,*区政府采购总额达5416万元,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从采购项目看,货物采购金额4609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85%;服务采购金额807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15%。二是从采购方式看,公开招标金额2633.98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48.64%;竞争性谈判金额1018.83万元,占实际总额的18.81%;询价金额415.55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7.67%;单一来源金额64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1.18%。三是从采购形式看,采购中心集中采购金额4132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76.3%;分散采购金额895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16.5%;行业部门采购金额389万元,占实际采购总额的7.2%。

二、总体评价

一是政府采购规章制度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协管员制度》、《*区政府采购特约监督员管理办法(暂行)》和《*区政府采购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等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对政府采购各环节作了具体的规定。政府采购协管员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较好地解决了采购单位具体负责人和采购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采购部门与采购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得到了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有所提升。

二是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稳步扩大。针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货物标准普遍较低的状况,*区将集中采购目录以外单件3000元以上、批量5000元以上的货物均实行集中采购,有效提高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货物的标准,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规模、强化了政府采购意识、深化了政府采购改革。将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加油、机动车辆维修、办公纸张供应、河道灭蚊和商贸旅游规划编制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节约了财政资金,

三是政府采购运行程序日趋透明。对单项批量预算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2007年全年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实现的采购金额达到采购总数的72.33%。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成立评标小组,制作招标文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开标、评标、定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每次评标会均邀请特约监督员、政府采购协管员及用户单位代表列席会议。同时,还积极争取杭州市政府采购部门的支持,每次评标除了一名业主代表外,其他专家由杭州市政府采购专家库密封抽取,促进了政府采购运行程序的公正透明。

四是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采购人依法采购、政府采购的意识不断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办法不断完善,随意采购、盲目采购等无序采购现象明显减少。采购招标、资金支付、合同审核等方面的管理程序、审批环节比较透明。政府采购的运行规程和实施办法不断改进,采购的效率和效益有所提高。供应商投诉处理工作得到了改进,供应商诚信意识得到了增强,供应商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

三、存在问题

一是政府采购体制还不够规范。按照《采购法》的要求,政府采购机构的职能是根据采购人的委托,以人的身份办理政府采购事务,并以非营利性事业法人资格对其采购活动承担风险和责任。目前,*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区财政局办公室合署办公,区政府采购中心隶属于*区财政局,对政府采购预算审核、采购计划编制、政府采购数据统计等日常采购和管理监督工作均由政府采购中心具体承办,形成了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操作模式,政府采购工作“管”、“办”不分,缺乏采购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府采购原则。

二是政府采购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区现有政府性工程采购内容还没有纳入政府采购数据的统计范畴,小型建设项目工程招标,因体制原因,未能纳入区采购办的统一管理,年度政府工程采购数据也未能归总反映。2006年度*区小型建设项目工程招标371个,政府工程招投标项目款16828.1万元,中标项目工程款12660.62万元;2007年度*区小型建设项目工程招标217个,政府工程招投标项目款8732.34万元,中标项目工程款6894.15万元。政府工程采购总量比较巨大,如何将政府工程采购项目依法纳入区政府采购办的管理,应引起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是政府采购认识还不够到位。《政府采购法》从采购原则、办事程序和相关手续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为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但由于部门对政府采购改革的认识不够,导致措施不力,工作滞后,规避政府采购行为、规避公开招标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单位没有充分理解政府采购的立法宗旨,片面地强调政府采购应当缩短时间、简化程序,认为政府采购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对政府采购存有抵触情绪。

四是政府采购宣传还不够有力。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政府采购及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支持配合政府采购工作的自觉性不够、积极性不高,政府采购的良好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依法采购、政府采购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采购运行程序的透明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验收、结算等关键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把握。要着力消除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错误认识,切实增强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信任度,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

四、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政府采购法》宣传,努力提高政府采购认知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政府采购改革的认识;定期召开政府采购工作经验交流和培训会议,加强对政府采购骨干力量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加强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业务辅导和培训,引导供应商熟悉和了解政府采购政策,进一步提高供应商自身竞争能力。

二要加快政府采购体制调整,切实实行“管”、“办”分离。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区的政府采购体制,调整政府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中心要成为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政府财政部门要充实区政府采购办的力量,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区政府建设投资工程采购项目要纳入政府采购的统一监督与管理,促进政府采购部门全面行使监督与管理职能。

城区范文篇6

xx城区现有柑桔面积约11.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2万亩,幼龄桔园3.2万亩。2008年冬~2009年春新扩桔园0.3万亩、品改35000亩。2008年,全区柑桔总产6.8万吨,受四川广元蛆桔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柑桔总产值只有2700万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0.4元左右,对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的严重的打击。今年,全区柑橘预计总产6.2万吨左右,比去年降0.6万吨,亩产约为0.53吨。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2.抓科技。围绕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搞好柑桔无公害生产认证,建立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推广体系,配齐科技推广人员,加强优质示范园的建设。加强无病害良种苗木、果树高接换种、低产园改造、病虫防治、果品套袋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

城区范文篇7

xx城区现有柑桔面积约11.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2万亩,幼龄桔园3.2万亩。2008年冬~2009年春新扩桔园0.3万亩、品改35000亩。2008年,全区柑桔总产6.8万吨,受四川广元蛆桔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柑桔总产值只有2700万元左右,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0.4元左右,对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的严重的打击。今年,全区柑橘预计总产6.2万吨左右,比去年降0.6万吨,亩产约为0.53吨。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2.抓科技。围绕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搞好柑桔无公害生产认证,建立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推广体系,配齐科技推广人员,加强优质示范园的建设。加强无病害良种苗木、果树高接换种、低产园改造、病虫防治、果品套袋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

城区范文篇8

年初,由于我市城区楼房二次供水存在严重的水质平安隐患。二次供水改为一次供水工作被纳入市人大议案。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市政府将其列入22项重点民生工作之一,全力推进。先后提出了几套方案,经过论证但都造价过高、工期长,难以实施。近日我先后赴哈市区、市等地参观学习,并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具体商榷,最后确定以哈市区供水改造为范本。

一、改造方法

花钱少,区从年起利用管网自然压力和小区装置自动变频设备实现了全天供水。见效快。如按模式进行改造,全市区可以在年底完全实现全天供水。改造项目及资金为:

用于提高供水压力,1水厂增加2台200KV离心泵。需投入资金25万元。

需资金43.5万元。2增设、维修阀门井112座。

需资金57.7万元(不包括前期橡胶路、运输路改造)3管网改造。

约需资金250万元。451个小区装置变频增压设备。

初步统计已有117栋安装了自动变频增压给水设备,5市区共有389栋居民住宅楼。已完全具备24小时供水条件。这次改造工程中,市政府将出台政策,引导规范物业管理部门全天供水。

以上改造共需资金376.2万元。

二、一次供水改造进展情况

可以改为一次供水的住宅楼共有139栋,1建设大街以南利用管网自然压力。现已完成改造32栋,完成此工程量的23%新改造完成的楼区用户对改造后的便利供水条件和水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完成了此项工程量的18%2需要改造管网6765米。现已完成了运输路和橡胶路1200米改造。

目前完全由施工方和资料供应商垫付。上述工程共完成投入107万元。

三、工程建设资金筹集

工程建设资金筹措采取多种渠道: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业已报省发改委待立项批复。

二是国投资金不能到位的情况下。

三是利用提高管网自然压力进行一次供水改造用户工程费用全部自筹。用于室内管材、管件、水表、锁控阀门、工时费等。

城区范文篇9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的思想意识。

重视政治学习,抓好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门、镇党委等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善始善终参加河津市委党校的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较强的道德水准。能服从领导、服从大局,团结协作,配合支持同事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推进工作的开展。注重学习农村工作所需的各项业务知识,掌握电子政务等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能较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工作上能廉洁奉公,严格要求自己。遇到重大事项能主动公开与有关部门及人员通气、主动请示汇报,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确保公平、公正处理工作事务,同时能督促有关部门规范办事程序,依法行政。

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人大、计生协会业务培训,还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全面掌握人大、计生协会的政策、法规,明确自已的岗位职责。讲究工作方法,能深入村请,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针对难点热点症结所在,化解矛盾,协助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任几个月,主要为人民群众办了以下几方面的实事。

1、努力履行自己的本村换届选举的扫尾工作。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针对村内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理服人,化解矛盾,引导村民依法参加选举,创造公平公正的竞选环境,终于在2011年春节前后较好地完成了村委会的换届选举。

2、组织选举市镇人大代表,圆满完成镇五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各项议程。加强领导,做好协调,提出市镇人大代表侯选人,对于难以协调的选区,能充分发扬,在我市首次采用预选侯选人,终于如期选如数选举产生市镇人大代表。如期召开了宝盖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二次会议,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3、充挥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征地工作有突破性进展,促进项目落地。通过组织代表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矛盾根源,加强宣传教育,积极主动落实村民的合理要求,化解疑虑,促进难点问题的解决。能监督检查镇村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的进展,积极出谋献策,督促有关部门办理代表的议案建议,促进了全镇的市政程、企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4、挂钩联系的客运中心项目、检测中心等,通过一阶段来的共同努力,能攻坚克难,理顺该村征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镇村干部理顺有关拆迁补偿,让该村的市政项目能顺利进行。

5、组织搞好镇计生协会和指导村计生协会完成换届工作,组织成立镇生育关怀基金和督促各村成立生育关怀基金,我镇塘头村在全市率先筹集生育关怀基金200多万元,其他各村也相继建立生育关怀基金。在搞好协会日常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生育关怀典型点的建设。

城区范文篇10

一、县城区概况

城区防汛重点防范的区,北高南低,人口密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多建于此,铁路、公路、电网、渠道等重要基础设施众多,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县城区排水现状

县城区河堤岸已纳入“一江两岸”景观工程,得到治理,达到抗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但河堤沿岸地势较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逐年扩大和砼路面、沥青路面铺设面积的增加,导致城区地面径流增大,加之受自然气象等因素影响,支流入口处和城区主排出口处在河水暴涨、大到暴雨时还存在倒灌的可能;和平路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户区地势低洼,由于强降雨使地下管道短时间排水不及时,地面就会积水或造成内涝,威胁居民安全。2005年建成路北段排水工程;2008年改造金牛大道时,修建了西起北路、东至路的排水工程,并对城区部分排水进行了加宽改造,提高了城区排涝标准,城区排水网络系统得到完善和加强。2010年建成的“一江两岸”翻板闸工程,将城区十支排及主排两出口合二为一,延伸至翻板闸以东,新建排水渠断面尺寸大大缩减,造成排水系统通道不顺畅,在骤降暴雨时,城区极易产生内涝。

三、重点防护地段

根据县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心城区东、西转盘之间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特点。进入汛期,时刻观测城区排水系统、主排出口处排水量状况及河水流量,防止排水不畅或河水倒灌而形成内涝;做好城区排涝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暴雨洪水期间排水畅通;检查雨水井,防止垃圾杂物堵塞井口而造成大面积积水。

四、防汛指挥机构

成立县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置县城区防汛应急事务,协助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由分管市政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担任。

当城区出现汛情时,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经允许后,由其单位副职递补。

五、防汛应急组织及职责

成立两支县城区防汛应急分队。

1、一分队设在市政工程管理处,队长由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担任,副队长由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市政工程处所有防汛值班人员组成(2014年4月24日前将名单上报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防汛应急职责:

⑴应急分队所有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穿戴好雨衣、雨裤,携带相关工具,迅速赶赴指定地点集结。

⑵检查城区排涝设施,抢修受损市政设施,清除雨水箅上的杂物,防止垃圾杂物堵塞井口而造成道路积水或排水不畅。

⑶打开检井盖进行紧急排涝。

⑷负责城区市政设施灾情检查、上报。

⑸完成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上级救灾指挥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2、二分队设在局机关,队长由预备役九连四班班长担任,成员由四班所有人员和局属科室、单位抽调同志组成(2014年4月24日前将名单上报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防汛应急职责:

⑴二分队在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开展城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⑵当大到暴雨或阴雨连绵,城区发生内涝;河水暴涨,主排出口处出现倒灌,二分队协助一分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六、预防与预警

1、预防与预警信息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通知后,指挥本系统部门、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迅速开展应急抢险等工作。

2、预警级别划分

预警级别由轻到重划分为四个级别:

﹙一﹚出现下列情况为四级响应

⑴流经、发生一般洪水(警戒水位达到556.0米,流量达到2500立方米∕秒)。

⑵城区阴雨连绵,持续时间较长。

⑶城区等路段及民主街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户区出现大面积积水。

﹙二﹚出现下列情况为三级响应

⑴流经、发生较大洪水(水位达到556.3米,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秒)。

⑵城区大雨不断﹙24小时内降雨达到25—50㎜﹚。

⑶城区民主街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户区排水不完善地段出现内涝。

﹙三﹚出现下列情况为二级响应

⑴流经、发生20年一遇以上大洪水(水位达到557.1米,流量达到4400立方米∕秒)。

⑵城区发生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达到50—100㎜﹚。

⑶城区排水系统及主排出口处﹙翻板闸以东﹚出现倒灌。

﹙四﹚出现下列情况为Ⅰ级响应

⑴流经、发生50年一遇以上大洪水(水位达到557.57米,流量达到5345立方米∕秒)。

⑵城区发生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达到100㎜﹚。

⑶城区沿河两岸内涝严重。

七、相应措施划分

按城区降雨量、河水流量、渍涝灾害程度,将应急措施由轻到重划分为四个级别。

﹙一﹚四级响应措施

⑴四级响应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蓝色预警。

⑵局县城区防汛应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进入指挥岗位。

⑶城区防汛应急一分队迅速集结,分成应急抢险组和应急巡查组。应急抢险组由队长带队,对积水路段雨水和棚户区排水设施不完善地段积水进行紧急疏通;应急巡查组由副队长带队,对城区所有路段雨水井、旧城区低洼易涝区进行再次检查,及时发现隐患。

﹙二﹚三级响应措施

⑴三级响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黄色预警。

⑵局县城区防汛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进入城区主要防汛一线重点区域,靠前指挥。

⑶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内涝应急响应。

⑷城区防汛应急一分队所有人员携带防汛工具和物资,迅速赶赴内涝区及旧城区等易涝区域开展排涝。

⑸城区防汛应急二分队接到内涝应急响应通知,所有人员迅速加强对城区内涝区以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隐情,并将情况及时通报一分队和反馈给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三﹚二级响应措施

⑴二级响应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橙色预警。

⑵局县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倒灌应急响应。

⑶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挥本系统所有防汛人员看护城区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巡逻检查。

⑷城区防汛应急一分队迅速将抢险救灾物质及设备运往相应地点。

⑸一分队分为二个小组,一组赶赴倒灌区及特别严重的内涝区进行紧急排险,在合适地段架设水泵、管线,进行抽水排涝;另一组赶赴民主街以南旧城区的棚户区,协助镇、社区和居民疏通排水沟渠,清除屋内积水。

⑹二分队接到倒灌应急响应,对城区其余主要道路加强检查,采取清除雨水箅上杂物、打开检井盖及疏通排水管道等措施,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四﹚一级响应措施

⑴一级响应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红色预警。

⑵局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局动员抗洪救灾,配合县防汛办的统一调度,做好部门范围内的工作。

⑶城区防汛应急一分队做好全城市政设施的安全预防工作。

⑷二分队进入老城区配合镇、社区组织居民做好安全转移,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⑸调集一切防汛物资,统一调度使用。

八、预防预警准备

﹙一﹚思想准备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全面落实防汛组织、防汛责任、防汛物资、防汛队伍和防汛措施,使县城区安全度汛。

﹙二﹚组织准备

成立局县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城区防汛、抗洪、抢险的组织、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局机关和市政工程管理处各成立一支纪律严明、反映迅速、能打硬仗的县城区防汛应急队伍,确保汛情紧急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来之能战,战之即胜。

﹙三﹚工程准备

市政工程管理处于3月初至4月中旬对城区主(支)排水管道、低洼易涝区域进行详细检查和清淤;对城区排涝设施进行全面维护检修,确保城区各类防洪设施安全运行和排水系统通畅,汛期城区安全度汛。

﹙四﹚物资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政工程管理处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以应急需,对防洪抢险设备、物资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把防汛物资落实好存放地点,专人专管,不得挪用,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五﹚通讯准备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移动、联通等社会通讯网络,确保防汛雨情、水情、灾情信息畅通;进入汛期,局城区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及防汛应急分队所有人员手机必须全天24小时开机,保持电话畅通。

﹙六﹚防汛演练准备

进入汛期,防汛应急分队定期举行不同级别类型的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城区防汛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九、防汛检查

局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检查本系统防汛情况,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讯、查值班、值守情况等为主要内容,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十、防汛日常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管理处要加强县城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严重影响防汛的设施,要依法强行拆除;对乱排废水、占压排水设施和排水管道、沟渠内的废渣、垃圾按照“谁污染,谁堵塞,谁清理”的原则,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者,按照国家防汛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市政工程管理处要对城区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制定清淤计划和进行清淤,对缺损的雨水箅、检查井盖、排水沟盖板及时补换,保证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