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期刊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07-21 08:29:05

新媒体时代期刊困境与对策

1新媒体时代期刊发展状况

在行业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期刊的市场份额与出版物数量占比却呈现出进一步减少的态势,由新媒体平台主导的电子出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电子出版物数量与营收增速均占据有利地位,给期刊带来了较大冲击[1]。笔者针对新媒体时代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出版行业整体实力要进一步增长。下游产业交易规模扩张提供资本利好环境,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与ERP、OA等平台系统的应用为行业效率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期刊转型目标的实现创设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平台主导的数字化发行模式下,期刊日渐暴露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盈利点薄弱、内容同质化、生产周期长、不符合市场需求等现实问题,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洗牌期[2]。

2新媒体时代期刊面临的困境

2.1广告宣传受到冲击

期刊主要依靠广告、发行两种模式盈利,而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数字阅读模式兴起,受众阅读习惯、信息浏览方式逐步由纸质文本向屏幕端转移,其以电子期刊、网络出版模式取代原有纸质、印刷流程,并且在节约纸张成本、免除运输费用、便捷查询资料、缩短出刊周期等方面呈现出显著优势,导致期刊的发行量与覆盖范围明显变小,主营业务的盈利空间被新媒体挤压,加之投放广告的性价比较低,进一步加剧了期刊的生存压力与资金风险。

2.2市场需求逐渐下降

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崛起重塑了信息传播形式与流程,出版行业依托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环节的时空局限,经由多种分发渠道将原有纸质媒介上的信息借助静态或动态图文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并以较低准入门槛促使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3]。在此背景下,大量传统媒体从业者开始转战自媒体平台,依托网络平台完成优质内容的创作与发表,同时数字化阅读模式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导致原有纸媒用户进一步分流,其对纸质期刊的需求量下降,影响了期刊的发行量,使期刊进入生存危机。

2.3出版平台建设不足

以往,期刊以报刊亭、交通站点、书店作为零售终端。然而,当前在媒体业态变革与城市建设的共同影响下,纸质出版物市场份额被瓜分,多个城市报刊亭陆续关停,加之新平台、销售终端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期刊产品的销售端与需求端无法实现有效对接,期刊出版业的传播平台有限,进一步制约了其市场销量的提升。

2.4内容缺乏新意

面对传统期刊市场严峻的发展形势与竞争环境,部分期刊社为赢得读者支持,就利用增加期刊页数与缩短出版周期等方式,增加刊物销量[4]。但在此模式下,期刊收录文章数量大幅度增加,增加了编审人员的工作量,现有人员有限工作能力与产能无限扩大之间不对等,进而影响到了期刊质量,加剧了读者流失,不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部分从业人员为追求利益,迎合市场,就盲目跟风,简单模仿成功范本,虽然在短期内实现了销量增长,但缺乏中长期规划与战略模式部署,仍难以从根源遏制读者流失现象,扭转经营危机局面。

2.5人才储备不足

期刊社的编辑队伍建设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期刊质量,受制于外部竞争环境与内部业绩指标的限制,现有编辑队伍在专业素养、工作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职业培训、在职学习等机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加之工作量与时效性要求的提升,进一步影响到了编辑队伍的建设质量,无法满足新时期期刊出版的需要[5]。从编辑自身职业发展角度来看,诸如晋升渠道不畅、绩效考核落实不到位、激励机制缺失等因素均易使编辑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感,加之在新媒体行业冲击下原有期刊出版形式逐渐偏离主流趋势,不利于编辑人员形成职业认同,增强工作积极性,致使其普遍陷入职业困境。

3新媒体时代期刊突破困境的对策

3.1拓展宣传途径

在具体宣传策略制定上,出版行业要对期刊分发机制进行细化,在整合线上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线下读书会、学术沙龙等活动,利用不同渠道资源进行广告价值的挖掘与开发,建立以官方网站为主要平台、以应用程序为下沉端、以小程序为配套支持的全新产销体系。在期刊社品牌定位上,注重以知识升级作为核心战略目标,整合现有业务领域、研究方向,并从中提炼出品牌标识,依照介质属性、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产品的生产与出版,借此在拓宽期刊产品宣传渠道的基础上,引导期刊社自觉朝着知识服务商转型,满足不同读者的知识内容获取需求,提升刊物的内涵与价值。例如,出版行业可以借鉴商业运营模式中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收集读者对于期刊阅读、订阅、支付等方面的想法与建议,根据受众碎片化阅读模式与信息获取习惯进行期刊篇幅的压缩与微调。并且,在订阅模式上突出便捷化特征,将原有邮局征订与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微信小程序等订阅路径相结合,为读者快速订阅及获取内容产品提供便捷渠道,实现盈利目标。另外,期刊社还应积极探索合作共赢路线,通过与期刊作者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获取电子版权的基础上,将刊物分发至新媒体平台进行页面展示及销售,并且与商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获取电子刊物的转授权,依靠端口对接方式进行数字化刊物的获取与传播,实现宣传渠道的联动。

3.2丰富出版方式

在当前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期刊以纸媒为载体的内容出版模式已变为数字化出版与纸质出版并存的模式,可以依托大数据等技术完成电子刊物的制作与出版,其刊物出版方式既包含自建网站出版,也涉及与知网、维普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完成数字产品的出版。与此同时,在原有以“作者—期刊社—经销商—读者”为链条的出版模式的基础上,改变出版流程及其运作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算法引擎等工具收集和整合用户需求,构建用户画像,以此为基准在前端环节进行内容产品的设计,借此实现出版方式的重构,以知识服务模式实现期刊出版方式的创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3.3建设出版平台

基于期刊出版一体化运作原则建立出版平台,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传统的期刊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保持刊物内容的原创性、知识性与专业性,依靠专业编辑团队、规范化采编体系、出版刊发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保证内容生产价值。其次,以读者为核心进行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根据读者需求、价值观念为平台建设提供明确导向,通过分析读者基本身份信息、个性喜好、在线浏览数据等情况,完成符合读者需要的个性化内容编制,在符合出版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吸引读者,保证出版平台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再次,以服务为导向进行平台资源的优化设计,使用数据共享、开放存取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端口建构,既要整合现有版权刊物及学术资讯,也应收集外部数据,便于用户登录平台实现相关资源的一站式获取,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文献资料获取服务,丰富平台功能。最后,以智能化、专业性为宗旨进行平台互动体系的建构,围绕期刊选题、采编、投稿、审核、出版等环节为读者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利用智能技术捕捉关键词进行大体方向定位,回答读者的简单问题,借助后台专家智库为读者解答学术研究问题,建立与读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培养忠实用户群。

3.4注重内容研发

新媒体时代,期刊出版由以往单向传递模式转变为交互模式,在编辑、用户、出版社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因此,期刊社需牢固树立以用户为核心的运营策略,规避现有同质化模式引发的用户需求减少情况,以内容研发为主旨,面向新媒体传播生态进行期刊内容的创新设计。在内容研发机制设计上,可围绕以下3个环节入手:首先,引入蜂巢结构进行内容产品的开发,基于数字化刊物、内容、资源购买与分享模式形成基本运营结构,在原有以期刊文章为核心的基础上,丰富数字化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多元知识服务。其次,基于内容为王原则进行知识付费模式的推广,借鉴以往期刊订阅模式进行电子期刊出版模式的创新,以第三方平台为载体搭建知识付费平台,充分运用第三方平台的渠道资源服务于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传播,并通过获取其他刊物作品的电子版权形成期刊产业价值链条,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内容服务。再次,加强精品内容机制的建构,保持主流期刊的专业性、权威性优势,依托“中央厨房”平台进行主题策划、专题组稿、采编、素材搜集、舆情分析、信息加工、深度报告等流程的制定,保证获取优质稿源,提升内容品质。
3.5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期刊质量是期刊社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期刊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期刊质量的提升效果,因此期刊社需要根据时展要求,完善编辑队伍的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运用政府人才引进政策、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员工薪资福利保障等手段,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团队。同时,编委会作为期刊运作的核心组织机构,应做好重点栏目、专题版块、舆情热点课题、特色内容等,完善编辑队伍业务培训与进修学习机制,围绕材料整合能力、公关能力、信息整合筛选能力、新媒体技术水平等层面确立编辑团队建设标准,构建考核激励与晋升机制,引导青年编辑主动参与到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完善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为新时期编辑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3.6结合政策争取投资

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前提。在此背景下,财税部门对机关期刊、少年儿童期刊、盲文期刊等执行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对科技性、学术性期刊实施择优奖补计划,并创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期刊社、出版社经营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便于期刊打造优秀品牌,提升影响力,更好地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自身竞争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3.7进行出版产业变革

新媒体时代,期刊社应构建立体化内容出版模式,在满足特定用户群体需求的基础上,将战略布局迁移至网络平台端,通过引入自主研发技术完成应用程序的设计,并根据读者需求、刊物内容及自身定位等进行服务模块的精细化设计,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8K传输等先进技术,以全新样态服务于内容生产及刊物出版,拓宽期刊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要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期刊出版产业进行深度变革,聚焦刊物产品架构组成、内容设计、质量管控与运营销售4个环节进行出版刊物运营模式的创新,构建数字化期刊出版产品体系,面向知识消费进行产业链的重构,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发展。

3.8打造著名品牌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期刊社应基于融合出版理念拓宽现有渠道,改变原有以广告、发行为主的盈利模式,聚焦品牌价值维度,拓展自身宣传途径,重塑编辑出版业务流程与营销机制,找准用户痛点,提供电子刊类增值服务,引入品牌化模式,提升品牌综合价值,配合电商渠道策略的设计实现粉丝经济变现目标,从而塑造知名品牌形象,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4结语

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日渐式微,期刊的经营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基于此,期刊社要主动寻求变革与转型路径,通过拓宽宣传渠道、变革出版方式、建设出版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期刊出版模式朝着数字化、融媒体化方向转型,借此更好地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与要求,提高传播效果与影响力,为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与创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