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思考

时间:2022-07-07 15:21:51

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思考

[摘要]加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使教育主体和各行业组织打破地域、行业和领域的界限,相互协同合作,实现各个主体资源的优化组合,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共赢的局面。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开展国际贸易专业群组织改革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专业教育深度与广度,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协同创新理论

一、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内涵

专业是高等院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单元。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是一种高等学校的学业门类。把专业为教育基本单位,比较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但是,过于强调单一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就有可能忽视了专业与邻近专业及学科的联系。而事实上专业与邻近专业及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高等院校专业群就应运而生了。高等院校专业群,就是把具有相同产业、行业需求和相近岗位职业能力的一组专业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相近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专业集合体。专业群是由一个办学实力强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由若干个教学课程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群集。就其特征来说,专业群具有相通性、通用性、依托性和团队性等特性。专业群是围绕某一行业的需要设置形成的一类专业。首先,专业群内的专业具有相通性和通用性。专业群内的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工作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有大致相通基础课程与实训要求,在实训设施设备上有大量的通用性。其次,专业群是依托核心专业形成的群组,具有依托性。专业群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再次,教师建设的团队性。专业群内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和通用的,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的团队性,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群体。

(一)协同性

协同性是指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在资源配置和师资建设上的互相协调与共同发展,也可以说,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势互相增强、并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协同性是专业群的本质性要求,是专业群各专业发展和进步的一次飞跃。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性是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水平的本质性要求。协同性有三个重要特点如下:

1.系统性。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组织不仅包括专业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因素,而且包括专业管理和实验实训等方面的因素。教育管理系统把专业建设涉及的一切都看成是整体的要素,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国际贸易专业群就是各相关教学专业的开放组织系统。

2.整体性。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中的各专业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专业群里的一个专业。用整体性原理中的术语来说,专业群里的一个专业是高级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各个专业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依存,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由此构成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的完整性特点。

3.互补性。互补原理又称并协原理,系统内各要素相同又不同,相通又排斥,由此互补相通、协同并进。互补性原来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一个物理学原理。运用到现代教育管理中,主要是指专业群里各个专业同时具有许多相同相通的方面,而这些相同的方面又可能是相互排斥的。要求协调做好专业群和各个专业之间既互斥又互补的方面,才能促进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发展。互补性是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专业群建设的协同性强调的是专业对专业之间的相通能力,强调的是各个专业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专业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专业教育教学的共同前进。值得再次重申的是,对专业各方或多方而言,专业群协同的结果使各个专业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专业群建设的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创新性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发展过程。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创新是指以全新的组织方式和思维方法提出有别于单个专业建设的思路,利用现有的师资和各种教学资源,改进或创造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群的创新包括如下三层含义:

1.突破性。突破性是指对国际贸易专业群进行革命性的改进。专业建设的突破意味着重大的改革。它表示对专业建设做出根本的改善。突破性的专业改革和协同性相关,也可以称之为专业的系统性改善,这样的系统性改善只有在专业群的组织设置下才有可能。

2.新颖性。新颖性要求摒弃原有的旧的专业建设思路和方法,创建一系列全新的专业建设思维、路径和方式。它追求新鲜和新奇,抛弃一切陈旧、普通和老套东西。专业建设新颖感的客观基础是专业发展的新发现,专业建设视野的拓展等。专业建设的主观条件是教师们拥有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直觉感悟力。教师们对熟知的专业建设对象有了新的发现,也能产生新颖感。创建一系列全新的专业建设思维、路径和方式只有在专业群的组织设置下才有可能。

3.进步性。进步性是指专业建设的前进提高和上进发展,专业建设越来越先进,专业教师越来越优秀,课程设置越来越领先等。这样高要求的专业进步只有在专业群的组织设置下才有可能。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创新是指教育主体和各行业组织打破地域、行业和领域的界限,相互协同合作,实现各个主体资源的优化组合,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共赢的局面。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长期的合作行为,是要构建大学和行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的交流平台,建立进行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在教育教学、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协同创新组合在一起,又提供了一个教育教学组织活动的全新理念。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是将教育协同思想引入到教学创新活动过程中去,使教学创新活动的各个教育主体充分发挥各自在协同过程中的作用,在提升自身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使创新产生质的变化。教育的协同创新是将教育的各个主体有效聚合各方面力量,从而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二、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群的组织改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下,渐渐凸显出了协调沟通困难、专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专业交融性差等问题,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的要求。基于多元素的协同创新理论,开展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组织改革,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势在必行的重大任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中组织改革的具体路径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开放式育人平台;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专业课程师资团队结构;加强专业群各专业的联系,实现国际贸易专业群一体化。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开放式育人平台

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国际贸易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由政校行企四方协作,组成战略同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案,在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教材教法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产、教、研、证、赛、创有机融合,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商贸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与完善“政府组织引领、行业有效指导、校企积极互动”的“四方联动”机制,以合作发展为主线,积极构建“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联盟,创建开放式育人平台,即“国际贸易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一中心四平台”实现“五位一体”协同育人。

(二)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专业课程师资结构

就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而言,首先,组建优秀教学团队。高职院校需要组建更优秀的教学团队,其在组织结构上呈现金字塔形,塔尖代表专业群的主要负责人,主要任务是组织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协调其他专业群,有效开展专业群之间的交互工作,使得教学内容交融性更强;专业群里各个专业的主要授课教师负责本专业,协调专业内部教学工作进展,确保教学内容应用化、教学进度合理化;除此之外,要求教师们讲授两门专业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更加实际的教育教学结果。其次,优化专业课程师资团队结构。专业群建设需要更具有稳定性的师资队伍、更加合理的素质结构,这便要求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课程的师资团队结构。换言之,师资队伍最好在年龄结构、教学经验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上呈现梯形,而且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共享信息,分享良好的教学经验,促使教学队伍积极向上、协调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这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增设实训课程,直接聘请实训基地或者企业中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直接面对面地给学生们普及实际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学习间接经验,丰富学习内容,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深入了解就业形势。

(三)加强专业群各专业的联系,实现国际贸易专业群一体化

国际贸易专业群依赖于各个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依托于各专业间的协调发展,相互影响,高职院校应当从加强建立这种专业间的良性关系入手,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国际贸易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立专业交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当指派更多优秀的教师担负起更多专业课的授课任务,进行交叉教学,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自身经验,也锻炼教师们的教研能力,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做好铺垫;再者,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资源的储备,补充更加完善的专业群资源,依托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联合其他高校,打造交互共享平台,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促使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群发展的最终需实现专业群一体化。国际贸易专业群一体化即充分发挥专业群优势,综合利用多专业技术解决困难。高职院校建立专业群的目的便是实现专业群一体化。实现专业群建设一体化,不仅能够深化高职院校教师对专业群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提高国际贸易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自觉拓展专业知识,增强实际应用技能,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的发展。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群的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下,显然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组织管理的要求。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群教学改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大力整合教学内容,如开发教学资源,完善课程内容和专业体系等;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

(一)更新和变革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清逻辑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的深入学习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师引用实际生活中外贸领域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自由辩论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学生自主理解为主,最后,教师予以总结传授正确结论;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多在实训教学中设置情景,由学生扮演各个重要角色,模拟货物交易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掌握国贸实务操作技巧,了解各角色的实际责任及义务,感受国贸交易的复杂度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完成既定任务的重要意义;研究教学法:教师适当给予学生一些科研课题,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鼓励他们积极查询文献资料,了解国际贸易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师积极交流合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时更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群的教学设备。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全面,各大院校教学实践改革有了更加强大的支撑力,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设备,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和共享化,也为师生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便利的条件。我国各高职院校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网站,与其他高校建立共享平台,向本校学生补充更多的更全面的线下教学所需的课件、实际案例、参考资料、名师指导等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教学工作,通过邮件、微信、视频会议、直播等新型方式,避免一切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增加课外活动内容,扩大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敏感度和把控能力。

(二)整合和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要重新设定各个专业体系和各科课程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避免不必要的内容或者重复内容的出现,根据上课情况增减相关内容,合理制定授课计划,适当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高职院校要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革新教学大纲,对每科课程要求详细化,使各专业课程目的性更强,也促使各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国际商务单证这门专业课,必须要结合理论开展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对有关单证基础知识的讲授,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单证的缮制课程,更加深刻理解本专业内容,掌握本课程所蕴含的专业技能;教学课件或者教案、练习册等要与专业群结合,制作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料,组织更具有实际导向的讨论课题;完善课程内容和专业体系,体现教改的优势,坚持选编相结合,选择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并且参与策划、编写教材环节,选用国家或省部指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使得专业教学更加具有系统化。

(三)更新和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通过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外贸实践,开展课堂实践、实验教学、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日常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当要求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基础上多增加实际操作教学,引用外贸实践真实案例,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模拟练习,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处理中,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专业群有效整合了相同学科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统一组织、分配、共享教学资源,增设更加开放的综合性实验课题,让学生在有限空间里完成实验活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寻找与外贸企业、相关事业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校内外交流,扩大教学层次,采取双导师制度管理,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做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训技能。最后,培养外贸英语应用能力。英语作为外贸专业的必备课程,高职院校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详细的实用的培训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专业群建设已经发展成一种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专业群建设也极大地利于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地位。为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从自身出发,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走革新内涵道路,加强专业教育深度与广度,提高人才质量,具有社会发展必然性。教育部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骨干专业群的建设,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进程。在此背景下,专业群建设已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加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国际贸易专业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曹晶晶 盛湘君 季晓伟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