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韧性评价方法

时间:2022-06-22 11:53:05

高校校园韧性评价方法

摘要:为提升高校防灾韧性水平,文章构建了高校校园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对韧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提出校园韧性优化重点及建议。结果如下:文化教育和组织制度是高校校园韧性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计算其韧性水平为良好等级,与现状相符,可作为韧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予以运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校园韧性评价;韧性校园;全排列多边形法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如何提升校园韧性,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多方极为关注的社会话题。高等学校作为拥有大量开敞空间和医疗室等避难要素的公共场所,能够弥补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资源短缺,但高校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等对其韧性建设增加了难度。国内外学者对于校园防灾减灾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园防灾教育[1]、防灾建设[2]及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作用[3],且韧性多指标评价常用的方法较多存在受主观判断影响的问题。文章结合韧性校园特点,构建了高校校园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高校韧性水平和应灾能力,能增强师生防灾技能和促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评价研究高校校园韧性水平,并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分析和验证,以期为建设韧性校园提供参考。

1高校校园韧性

1.1韧性视角下的高校特征

高校校园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专能社区,同样具备了居住、教育、商业等城市功能,其研究可作为社区层面韧性评价的具体探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高校数量发展快。1978年以来,高等教育学校数增加近4倍,2018年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3695万人[4],高校活动频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逐年凸显。第二,高校人群密度大。高校师生密集,活动频繁,教学区和生活区区域分化明显,学生间难以相互认识,同时大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低于社会期望值[5]。第三,高校开敞空间足。高校占地面积较大,有大量开敞空间和基础设施,空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是防灾避难的首选场所。

1.2高校校园韧性特征

高校校园作为城市基本组成单元,能影响城市防灾水平,构建韧性高校,有效弥补传统灾害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其韧性呈现以下特征,冗余度:工程设施适灾能力强,防灾物资或资金充足,政府等部门支持力度大[6];稳定性:建筑抗灾设防较高,灾时能维持系统相对完整,保障生命系统设施[7];智慧性:基于物联网、AI等,实现韧性校园的智慧防灾、智慧管理、智慧指挥;协调性:校内各部门系统完善,灾时相互协作保证校园关键功能的运转;创新性:基于高校防灾文化创新教育功能,开发优质课程,发挥创新型人才优势;共享性:高校具有共享性,为社区提供避难场所,同时实现防灾教育资源共享。1.3高校校园韧性评价体系根据灾害的防、御、备、减、救五个角度,将高校校园韧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分为生态环境、工程设施、文化教育、组织制度、应急保障,从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发挥高校防灾韧性作用机制(图1),从全阶段提升校园韧性。

2高校校园韧性评价

2.1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平原地区的高校校园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火灾,基于高校校园韧性特征和实际状况,结合韧性理念,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规范,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如周庆伟[8]所提到的防灾演练、志愿者队伍等,及社区层面上石媛等[9]所提炼的防灾意识、教育培训、避难场所等指标,通过R语言得出相关性系数大于0.85,调整筛选后最终确定36个指标,指标说明和测度说明如下(表1),高校校园综合韧性为。

2.2全排列多边形评价方法

指标实际值通过双曲线函数Q(X)实现标准化,如公式1所示,Q(X)是指标值,U、L、T分别表示指标X的上限、下限、临界阈值,Q(X)满足Q(U)=-1、Q(L)=0、Q(T)=1,Q(X)将位于[L,U]区间的值反映到[-1,1]区间;Xi指标进行标准化得到指标的标准值,如公式2所示,Ri是指标标准值,Xi是指标实际值,Ui、Li、Ti分别为指标Xi上限值、下限值、阈值。构成的n边形,其n个顶点为Ri=1时的值,正中心为Ri=-1时的值,指标临界范围为Ri=0时构成的多边形。得出指标标准值后,再计算韧性水平综合指数R,过程如公式3所示。公式中n是指标的个数,Ri、Rj分别为第i、j项指标的标准值(i≠j),R的取值在[0,1]之间[10]。

2.3评价结果

R分级的值越大,高校校园韧性水平越高,适灾能力越强。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的方法过程,借鉴其他韧性水平分类标准,将高校校园韧性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表2)。

3实证研究

3.1研究区介绍及数据来源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是“以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为特色,集学术性、艺术性、生态型为一体”的高校,达到人文与生态的和谐统一[11]。通过问卷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采用公开数据、《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等资料,共收回问卷322份,问卷有效性为99%,通过R语言分析信度为0.822,效度为0.831,问卷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3.2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评价步骤如下:(1)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整理统计各指标实际值;(2)计算各指标实际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其他标准,确定上限、下限和临界值,按照公式2计算出标准值;(3)通过R语言,按照公式3得出韧性校园评价准则层和综合韧性值R,评价结果见表3。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当前综合韧性值为0.75,为Ⅱ等级,属于良好等级;其中生态环境韧性值为0.68,工程设施韧性值为0.62,文化教育韧性值为0.86,组织制度韧性值为0.82,应急保障韧性值为0.68,准则层为Ⅱ级或Ⅲ级,其韧性指标值多边形见图2。在文化教育上,四川大学设置了有效、完整、实操性强的“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等课程,营造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文化氛围。灾害教育是实现高校防灾减灾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是灾害教育开展的最佳场所,同时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培育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发挥高校社会责任[12]。在组织制度上,四川大学创建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面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教育,是一所多学科、宽领域、国际化的应对全球灾害、防灾减灾救灾教育等领域,专注研究于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方面,并搭建了针对高校的灾害预警与应急演练平台。

结语

文化教育发展和组织制度建设是高校韧性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更应发挥高校教育的导向性和渗透性,将安全教育做到常态化、多元化;同时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性,过程简便、易懂,可作为韧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予以运用。本文仅以平原地区的高校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地震、洪涝及火灾,具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应完善其他灾种的高校校园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角度开展不同学校的校园韧性的时空动态对比评估,判断校园整体韧性发展趋势。

作者:曾露 王玲 田兵伟 单位:四川大学 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