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注射剂密封性验证研究

时间:2022-06-20 11:39:27

化学药品注射剂密封性验证研究

摘要:结合药品生产企业化学药品注射剂密封性验证实例,通过模拟样品制备、微生物侵入试验的总体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该密封性验证基本上能够确保该生产线上焊盖工序各项参数能够有效保障产品的焊接密封性能,但应更加重视按照新的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进行密封性验证研究,包括确定性的检测方法选择、最大允许泄露孔径的合理性的选择、检测方法灵敏度测试、药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密封性考察等。

关键词:药品;注射剂;密封性;泄露;灵敏度

注射剂在注射给药后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甚至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对于注射剂的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并且注射剂在开启使用之前必须保证其无菌特性,以确保在注射剂的药品生产、运输、储存和临床配制应用,包括产品有效期内的全生命周期,以确保病人用药安全[1],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容器完整性的验证和监测,才能确保不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本文就某一企业化学药品注射剂密封性验证实例进行探讨分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几点思考,与业内各位专家同仁、以及企业各位同行老师进行分享。现将企业对于其化学药品注射剂密封性验证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基本情况简介

本次验证前该车间的工艺用水系统、HVAC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均通过相关验证并处在受控状态;包括制袋灌装机、水浴灭菌柜在内的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完成相关验证;本验证前有关计量仪器、仪表均经校验合格;所需的原辅料已检验合格,所需生产设备、工器具均已清洁,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已进行各项培训,满足GMP标准。本次容器密封系统的完整性试验采用三层共挤输液用袋包装材料,利用生产线上的制袋灌装机制备三层共挤输液袋,同步灌装相应装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溶液,焊接组合盖封口、经水浴灭菌柜高温高压灭菌后,最后进行微生物侵入试验,试验分为4组,A1和A2组为正常的微生物侵入试验组,B1和B2组为微生物挑战试验组,以验证包装材料的无菌可靠性是否能够满足无菌保障要求,并对所有的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此验证该车间制袋、焊盖工序对注射剂密封性的保障能力,确保产品无菌性能。

2培养基灵敏度试验

为确定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能够支持较宽的微生物菌谱范围,能促进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对培养基进行灵敏度试验。

2.1培养基的配制

准确称量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适量(参照计算比例为3.0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并定容至拟定的体积(参照计算比例为加注射用水至100mL),摇匀配制成3%的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溶液备用。121℃,15分钟进行灭菌,PH值控制在(7.3±0.2)分装至11支25mL的试管中,每支10mL,加塞将试管口密封。

2.2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

将培养基分为二组并将每组试管编号(第一组6支,第二组4支,空白对照1支,每支数量10mL,且不得超过试管高度的2/5),第一组接种100CFU/支的细菌类;第二组接种100CFU/支的霉菌类;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和黑曲霉菌,每个菌种两支,加塞盖好后在23~28℃培养72小时;空白对照1支。

2.3灵敏度试验结果

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培养记录见图1。图1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培养记录截图根据以上结果,接种试管中每组全部出现微生物生长现象,空白对照管无菌生长,判定该培养基营养试验合格,满足培养基灵敏度要求。

3试验样品制备

准备验证需要用到的物料及器具,具体为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干粉1250g;250mL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400个左右;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400个左右;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800个左右,备用。称取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1250g配制成3%溶液41666mL,除菌过滤至洁净容器中,在车间正常的生产环境下,模拟车间正常生产的各项工艺参数,将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罐装入已制好的三层共挤输液用袋中,灌装体积为100mL,使用制袋罐装焊盖生产线上的自动焊盖将之密封,每台灌装机至少焊接200个样品;并将每台灌装机制作好的样品做标记,在115℃、30min条件下灭菌。

4微生物侵入试验

4.1试验预培养操作步骤

在两台灌装机生产的所有样品中取样,取样数量必须大于50个,分别掰去双阀,并在试验操作时确保不能破坏密封口,如有不慎损坏容器密封性的应剔除,确保去除双阀后密封口完好的样品不能少于50个。将正常试样和去除双阀的试样倒置侵入配制好的菌溶液中,使培养基与容器表面充分接触,并保持竖放状态,在30~35℃环境条件下培养14天。培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所有试样均不应长菌,第14天时随机取40支双阀完好的试样(两台灌装机灌装的样品各20袋),在每个试样内均接种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菌液,接种体积为0.1mL,菌液浓度应满足每0.1mL含菌量为10~100CFU的浓度要求,置30~35℃温度条件下再培养7天。再次培养至第7天时,鉴定并确认试样容器内生长的菌是否为接入的铜绿假单胞菌,鉴定试验依据为铜绿假单胞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肉汤在紫外灯下应显蓝绿色荧光,鉴定结果均符合预期要求,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性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有结构特征,证明容器内生长的菌即为人工接入的铜绿假单胞菌,且生长良好。试样预培养和营养试验观察记录见图2。根据以上结果,所有接种的铜绿试样,容器内生长的菌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且微生物都生长良好,则培养基的促进生长能力判断合格,预培养实验满足预期要求。

4.2微生物侵入试验操作步骤(应进行三次,验证重现性)

每台灌装机生产的样品各取50个试样(将每台灌装机生产的样品分别分组,1号灌装机生产的为A1组,2号灌装机生产的为A2组),同时在每台灌装机生产的样品中另外各取25个试样,并掰去除双阀(1号灌装机生产的为B1组,2号灌装机生产的为B2组),将新鲜的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的菌悬液倒入合适的容器中,将A1、A2和B1、B2试样的外表面完全泡在菌悬液中,并确保试样容器内的无菌培养基充分接触容器的封口内表面,保持上述状态,并将上述4组试样在菌悬液中持续浸泡约4小时。浸泡操作的设施和方法见图3。图3浸泡设施和方法示意图浸泡4小时后,从菌悬液中取出试样,擦干试样容器外残余的菌悬液,然后用75%酒精溶液消毒容器外表面,操作中应注意不要损坏B1、B2组无双阀试样胶塞的密封性,置30~35℃培养7天,观察检查试样容器内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A1、B1组记录为1-A1~1-A50、1-B1~1-B25,A2、B2组记录为2-A1~2-A50、2-B1~2-B25,所有样品均应无微生物生长,记录观察结果。同法进行阳性对照试验:在准备A1、A2组和B1、B2组试样的同时每组多准备2个,不经菌悬液浸泡,将其接种10~100CFU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在30~35℃下培养7天,或者培养到所有试样都呈阳性结果,培养后进行的A1、A2组和B1、B2组的营养性试验及鉴别,所有微生物都生长良好,且均为铜绿假单胞菌,A1、B1组记录为1-A1~1-A15,A2、B2组记录为2-A1~2-A15。微生物侵入试验和阳性对照试验观察记录见图4。

5结论

经验证,所有样品经微生物侵入试验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表明容器密封性良好,能够有效阻隔铜绿假单胞菌侵入容器内,可有效保证产品无菌性能。并且,该培养基和菌液均经各阳性对照组验证,阳性组内各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良好,且均为铜绿假单胞菌,进一步表明验证结果有效。

6讨论

药品包装系统的密封完整性是指其能够防止所承装的药品的损失,并能够阻止微生物、有害气体,或任何其他物质的侵入污染,从而确保药品持续保持安全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能力,是药品包装系统保护性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够确保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满足质量要求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一旦药品一旦额的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出现缺陷,极有可能会导致药品出现质量风险,并给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损害[2]。结合企业灭菌验证实例,根据国家局药品审评中心在2020年相继出台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和《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个人总结思考如下几点与业内各位同仁、企业各位同行分享:(1)密封性检测方法应首选确定性的检测方法(如真空衰减法、高压放电检测法等),结合微生物侵入法一并开展验证研究。(2)最大允许泄露孔径应根据药品特性来区别对待,如为一般化学药品,其密封性满足阻止微生物侵入即可,但对于某些对于气体敏感的药物,密封性即使满足无菌要求,但也可能会发生气体交换,导致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出现问题。(3)检测方法灵敏度测试应更加关注泄露孔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采用最大允许孔径漏孔的阳性样品进行对照研究,且其孔径应出具检定报告,确保孔径的准确性,确保验证结果的有效性。(4)车间生产工序是保证产品无菌的基本要素,但仅能代表产品刚生产完的情况,密封性验证更要考察产品运输过程中、长期稳定性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研究考察,以确保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慧.无菌制剂容器密封性测试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8):124.

[2]陆维怡.国内外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与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思考[J].中国药事,2021,35(7):828-834.

作者:齐鹤 单位:黑龙江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