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壮锦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6-16 09:31:27

新媒体视角壮锦的传承与发展

一、壮锦的历史背景

壮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壮语中意译为“天被”,可见壮锦在广西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壮锦作为壮族人民长期实践劳动的结晶,是极富传统文化特征的美术织品,对壮族人民而言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壮锦承载着壮族人民历经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它的诞生与发展和广西壮族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融会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壮锦是壮族人民风俗习惯、信仰、仪礼、情感和价值观的产物,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记录着壮族人民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其次,壮锦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锦,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以文化地域来命名的名锦,存在着独特的内在文化结构,有着独立的织锦文化,至今却没有一本对其进行研究的相关学术专著。而像苏州云锦、南京云锦、成都蜀锦,以及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织锦都有研究专著,这对壮锦织锦领域而言是非常大的缺失。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不断革新,给壮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壮锦的发展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新媒体的潮流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壮锦的重担。

二、壮锦的现代性困境

(一)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

1.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推进,文化之间相互交融。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和多视角的感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冲突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部分人开始失去对壮锦的兴趣,壮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难题。2.落后的壮锦生产方式首先,传统壮锦所依赖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会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丧失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趋弱化。据《广舆揽胜》载:“贺县壮人,男花巾缠头,项饰银圈,青衣绣绿,女环鬓,遍插银簪。衣锦边,短衫系纯棉,裙华丽。自喜能织壮锦及手巾帕。其男子所携必家织者。”[1]由此可见壮锦在传统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织壮锦是壮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和女性思想的解放,壮锦从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逐渐转变成了民间工艺品,就连壮族人民对壮锦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地减少,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让本来就极具本土化、地方特色的壮锦,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窘境,导致出现了“迈不开步子,赶不上时代”的情况,慢慢地失去了生存土壤,久而久之,就使得壮锦成为一种僵化的文化艺术标本。

(二)传承危机

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冲突中,壮锦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面临着民族文化认同感被削弱的问题,还面临着传承主体上的断层。[2]一方面,缺乏传承人。现代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壮锦织锦工序繁杂,技艺精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成本高,制造量少,周期性长,所投入的精力与收入很难形成正比,导致传统壮锦的手工艺人群在逐渐减少。因此,培养一个优秀的传承人难度很大,再加上传承人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传承意愿不高,就容易导致形成半途而废的局面。另一方面,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古老的传承方式让壮锦较难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承技艺。第一,壮锦主要是采用师徒相传,或者通过民俗活动来传承。[3]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部分年轻群体普遍容易被外在事物吸引,这种通过言传身教、口头相传的方式来进行技艺传授的方法也正在渐渐消逝,传统的传承方法不仅没有系统的文字工序整理,更是容易被时代冲淡,成为阻碍壮锦发展的绊脚石。第二,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壮锦在这里虽然有较好的文化根基,但在如今因其成本较高、工序复杂,已经逐渐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行列,成为一种艺术品,造价高,性价比低。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条件不够发达,在全国来说还相对落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最后甚至连一些本族人民都普遍消费不起,也不愿意花高价钱去购买跟壮锦相关的产品。

三、新媒体视角下焕发壮锦生命力的新思路

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传承下来,丰富的文化艺术和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充分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壮锦亦是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壮锦的知名度,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思想,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融入壮锦保护与传承中是不可避免的一条路,此举可深入拓展壮锦的生存空间。在当前背景下,我国经历了几次传统工艺消亡的过程,想要避免这一现象继续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告别传统的传播、传承方式,将传统民间艺术的优势与新时代特征相融合,自洽自衍,为传统壮锦注入新时代的新血液。

(一)建立深层次文化情感

壮锦的产生与壮族人民的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有着群体性的特质。壮锦作为一种符号和载体,在更多时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种文化身份和价值认同的体现。培养深层次的文化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人们对壮锦的文化认同感。想让壮锦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培养壮锦文化的自觉精神,认识到壮锦的价值,给予壮锦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为壮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如何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关于如何建立文化自觉,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以确立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4]认识到壮锦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加强本民族人民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上,需要政府的助力和企业的配合。地方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对壮锦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壮锦的宣传和推广。[5]第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全民传播,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各大平台,多维度地向人们展示壮锦的价值与魅力,使壮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政府可以携手企业或者民间力量为壮锦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加强人们对壮锦的认识,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支持鼓励企业拍摄与壮锦相关的宣传片、广告、纪录片,并在各大商场、公交站台以及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进行播放,对人们进行壮锦民族文化的全方位宣传,以加强人们对壮锦文化价值的认识。第二,壮锦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审美上得到了愉悦。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抖音、快手等不同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在国内外网站开启关于壮锦文化宣传的线上平台,在直播间直播壮锦的生产制作过程,让受众拥有即时评论、点赞、转发的操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壮锦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厚的内在寓意,形成文化自觉,同时可以达到寄托情感与共享资源的作用,将短期的新鲜感转变成一个长期的文化认同感。新媒体的多元性特质能够使壮锦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使其创新更符合新时代群众的需求,建立深厚的情感链接,也能更好地实现壮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目标。近年来,国家有意识地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举措的成果促使“国潮风”快速风靡,但这只是开始,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重构壮锦的数字化展示空间

壮锦来源于中华沃土,深受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在传播维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壮锦浓厚的地域特性被保留了下来,但是传播特性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往的壮锦传播途径主要以图片为主,展现形式相对单一。在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当在影像技术与数字革新的推动下,重构壮锦的数字化展示空间。壮锦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DNA,新媒体时代给壮锦带来了数字化创新的机会,数字化将成为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展示方式,数字化采集、三维场景重现等技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还原壮锦整个生产制作的过程。[6]“艺术+科技”跨学科合作的兴起,给作为民间艺术的壮锦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一,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壮锦的整个生产过程记录下来,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完成“记录—研究—展示—开发”的系统化工作,利用好新媒体服务于壮锦。将壮锦的传承系统化,告别仅停留在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师徒传授,同族相传的传统方式,采用数字媒体形成一个系统化、充满活性的传承模式。对壮锦技艺而言,没有明确的物质形态,而数字媒体就起到了重要的记录功能,更利于对壮锦织锦技艺的整合,利于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在不同学科与文化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对壮锦文化内涵多角度的立体分析。这样新媒体就不仅仅起到了一个记录的作用,更起到了开发创新,达到让壮锦“活起来”的效果。随着拍摄门槛的降低,也能让更多人加入壮锦的数字保护行列中来。相关部门可积极鼓励和培训人们掌握拍摄记录的基本技能,并举办比赛和活动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在2004年就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乡村记录影像培训计划”,潜移默化地培养大众对壮锦的保护意识,并且自主加入宣传保护与传承壮锦的队伍中来。第二,利用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载体,实现资源转化。现如今“虚拟”“沉浸式体验”这些词汇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近年来这些技术也广泛地运用在了文物行业,各种数字展览馆、数字博物馆、线上展厅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用数字保护为艺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视频载体是壮锦融合传播的基础,在数字文化空间中拥有公开性、共享性、交流性的作用,载入大数据信息库,让全民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壮锦的全民同屏共享、共创,让壮锦文化得到更普遍的传播。采用数字建模AR展示、AI互动体验、全景视频等数字技术。只要人们带上VR眼镜,在这个场景里就可以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与壮锦进行沉浸式交互,切身参与到壮锦织锦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去。2015年底农业银行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猴年,发行了“金猴献瑞”贵金属的金钞、银钞(3D压岁金、压岁银),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为主题形象,设计了一本可以“动”起来的动画书,里面配有色彩丰富的卡片,客户通过软件(视频+AR)的扫描可以看到《大闹天宫》的立体情景剧场,既赋予了产品全新的表达形式,又将传统民间艺术很好地传承到了新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手中。用交互式、沉浸式、全景式的创新方式让壮锦的生态空间再次重构,用数字化的方式去传播、再记录,构成人、地域、艺术三者之间共生的生态文化空间。

(三)多途径培养、寻找传承人

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多途径地培养和寻找传承人。首先借鉴“非遗传承人”的方式,培养壮锦织锦技艺的传承人。对具有现代意识、系统知识和热衷壮锦织锦技艺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除重点培养本族群众之外,相关部门和高校可承办壮锦技艺的相关展示活动,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广泛接纳民间喜欢壮锦的年轻人。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库,寻找壮锦的民间爱好者。借助大数据信息库,挖掘更多的人才,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具有相同特点的个体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民族文化交流的群体组织。最后,充分利用好教育这个载体,培养新一代壮锦接班人。加强高校教育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度,对学生进行宣讲,启发学生对壮锦图案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好地域优势和丰富的美术资源,将地方学校与壮锦文化有效结合,实现壮锦的创新,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设置情景数字课堂让学生对织锦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内心的传承感和责任感,在兴趣的基础上肩负起传承壮锦的重任,形成一代又一代年轻且富有责任感的传承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传承方式落后和传承人稀缺的危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将前人遗传下来宝贵的文化财富继续发扬光大。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的革新,壮锦是否能够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河中继续欣欣向荣,关键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及时革新,是否能够借助新时代的力量和机遇将自身优点保持的同时融进新的时代文化中,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下进行自洽衍变。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大众对本土壮锦文化的自信,建立壮锦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联结点,在注重教育传承的同时,采用数字科技打破困境,冲出重围,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发展新道路。

参考文献:

[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谢仁敏,司培.民间艺术的现代性困境及其传承路径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21,34(2):9.

[3]陈小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05.

[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民族艺术,2007(01):019.

[5]路琼.壮锦纹饰研究[D].山东大学,2017.

[6]董晓艳.影像人类学视角下壮族织锦技艺的数字化展示[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

作者:沈姍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