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培养方式

时间:2022-05-18 08:41:56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培养方式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与学习的获得对提高教育的美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很明显,因为实施高校美术教育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且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友善的心。本文考察了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得出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在学生“学”的方面主要存在不够重视、理解片面的问题,在老师“教”的方面存在授课教师学习意识不足、仅局限在上课本身等方面。在认真剖析了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中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了改进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

一、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不少学校都更加重视审美素养的提升,但在一些学校,美术鉴赏课程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了解到现在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真实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从老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进行一些调查和访谈,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有针对性地发现“教”和“学”两个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鉴赏课程“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升学就业压力太大,无暇顾及美术鉴赏课由调查中显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上美术鉴赏课时学生的课上态度,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课中,而大多数都处于“被动参与”“偶尔参与”与“基本不参与”,因此就当前美术鉴赏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中的调查数据中,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就业和升学压力太大,没时间学习美术鉴赏”,从而也说明当前学生任务的繁重。2.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理解比较片面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美术鉴赏没兴趣的消极情绪高涨,从侧面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理解还相对片面,没有对美术鉴赏课进行深入了解,觉得学习美术鉴赏没用处,这充分说明,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毕业无关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1]不清楚这对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有帮助。这个已经成为影响艺术课程学生的懒于表现和不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把多数时间都用在目前考编制、考公的应试学习上。长此以往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更是短暂的艺术核心素质培养,导致缺少正确的审美观,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时,学生们无法全心参与到课堂中去,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察和课程安排。[2]

(二)美术鉴赏课“教”的现状分析

1.授课教师进一步学习的意识不足多数美术教师认为,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没有什么具体的必要,并且没有真正进修过。而只有少数的美术教师认为,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出于学校及自身原因的考虑,并未外出学习。有一部分的美术老师非上课时间没能真正地重新走进课堂,学习其他美术老师的授课经验。尤其是年轻教师,向有经验的授课教师学习得远不够,自身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这方面的投入精力不够。2.授课教师的授课任务主要局限于教学本身根据调查多数教师认为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即可,只有少数的教师会尝试多种的学习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观念中我们认为只要美术教师有专业的技能,高学历就可以,但是美术教育的一般课程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美术教师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而且对于欣赏类的课程来说,他们必须具备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画家的个性特征、一些传统的建筑和造型特征等。3.教师授课方式与学生预期存在差别通过调查发现,美术鉴赏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方式明显教条,与上升学考试课程无差异,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授课教师在讲。研究表明,在艺术认知的框架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看法。现行艺术评价课程的整个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和沉闷,这也成为美术鉴赏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4.授课教师选取的鉴赏内容与学生认知存在脱节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授课教师会选取国内外的著名画作进行赏析。这些画作虽然具有代表性和很好的意境。但是目前普通高校生的认知和审美还不够成熟,对很多内容理解不到。授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时,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所以授课教师所选的鉴赏内容超过学生当前的现有认知水平,也成为美术鉴赏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

二、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中现实问题的系统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美术鉴赏课程学习效率不高,没能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既有学生不重视、理解片面的原因,又存在老师的进一步学习拓展能力不强、授课方式和内容与学生脱节等原因。为了更好地提升美术鉴赏课程,在上述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的原因如下:

(一)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尚有提高的空间

现在的大学生经过知识的沉淀,在审美方面应该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对于周遭的事物都应该是充满探索的。但是,由于周边环境、家庭环境、升学就业压力等多种原因。授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选择世界名画进行鉴赏,虽然选择的作品在美术领域都是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与学生的实践体验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出其中的美。而授课教师在鉴赏的过程中,很少利用身边的、学生更能接触和感知的事物进行鉴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更实际的美。所以当前学生对美的欠缺,既有学生的原因,又与授课教师的教学有关。

(二)教师倾向于鉴赏课中纯技术性语言的运用

课程内容仍然是最核心的部分。在授课前授课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好当前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审美情况,选择学生接受的语言和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将学生由考学的学习课程,过渡到美术鉴赏课程,在此课程既能学习美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又能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我国目前多数美术鉴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整个课堂进行充分交流。他们对事物没有好奇心和疑问,主动性较差,学生听课的效率不高。既没有对艺术理论的分析,也没有对画作的内涵、社会意义、精神境界等深层次的作品分析。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堂上缺少互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听,是否跟随授课教师的思路,是否真正了解并体会出其中的意义或意境,很难一一验证。在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跟随课堂的进程囫囵吞枣,没有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室里也有很多消极、散漫的学生。并且,有多数美术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进行讲授,在这样的目标下,很难主动改变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

(三)学生的审美判断和评述能力不足

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审美判断和评述能力是美术课程标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领域,是逐步形成审美趣味、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这种审美鉴赏能力相比其他的科目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这是一个逐渐成为考察学生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评估能力的学习领域。但是在目前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往往选择一言堂,一个人在讲台上,全程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听,没有互动和讨论。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内容并不多,学生对作品的评述也并不多。美术鉴赏课程中,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讲授而讲授,殊不知很多讲授的知识和内容,学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消化。甚至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授课教师所讲授的观点,他们并不认同,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对作品可能有着和专业讲师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并没有被授课教师成功发现和发掘。导致学生审美意识比较低,而且不清楚课上进行鉴赏的方法都有哪些,自身没有能力采用比较流畅或者比较易懂的语言去进行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解释,往往产生回答的答案和自己想表达的看法不一致,所以这更反映出学生审美判断和评述能力这方面的欠缺。

(四)缺少对学生情感的开发和培养方式

美术在生活中与历史、人文、社会环境和文化遗产息息相关,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感情,修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取向。这就是为什么美术课在学生情感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校实施美术教育中具有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难度大,学术界环境是一个大背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力,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性,学校领导和一些教师把学生的思想偏见化了,在很多研究型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更是将大多数高校的美术鉴赏选修课程视为“二级课程”,相比较其他学科不受欢迎。对于课程数量安排得也较少,甚至多数学校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在基本上导致了缺少对学生情感这方面的开发和培养。

三、改进建议

鉴于上述的美术鉴赏选修课程中“教”与“学”的分析,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单一一个主体的原因引起的,在整个美术鉴赏课程中,学生和授课教师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导致了当前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没能达到既定预期。为了解决好这一情况,推动美术鉴赏课程更好地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审美联想在鉴赏活动中的运用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注重审美联想在欣赏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和修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作品根据自己再现情感,不必盲目捕捉作者的原创意图和创意思路。因为艺术欣赏其实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接受本身就是一种新创造。这样欣赏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欣赏一件作品,就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获得更多的美感。但没有联想,我们就无法达到艺术之美,这就是为什么作为艺术价值评估的一部分,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与作品相联系,实现作品本身之外的内涵。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空间

毫无疑问,美术鉴赏对培养常识、创造力和审美素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技能培养,在信息和多媒体时代不允许学生被动地处在传统教育之中。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播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充分交互。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角色的定位,将自身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视角汇总鉴赏内容,提高其自学能力及课堂参与度,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把学生的活动纳入课堂,把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纳入讨论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和肯定学生,倾听和尊重学生,学习学生的独到见解,努力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让大家投票,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作品,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情境教学中课程的组织和生成

在高校美术鉴赏选修课中,如果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现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感官出现新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再让学生独立欣赏欣赏课,从而认为艺术欣赏课是一件轻松的事。美术鉴赏教育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直接、相互评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与传统给人的感官不同的感受,从而在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组织与生成时,也要注意美术素养中的道德感知和情感陶冶。否则,便不能在这种教学中获得真正的美术核心素养。如果我们重视中国古老的山水画,进行了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民族传统音乐,让人陶醉其中。从而运用艺术作品的艺术理念,与道德叙事和情感对比,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更要重视感受和比较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突出“感受、比较”的鉴赏学习方式

在实际生活学习中,部分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缺少观察。教师的首要任务正是要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本身对于追求美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换言之,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和观察学习的办法和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师必须学习,处理好学习专业技能与提高学生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比较”的教学方式,通过作品的直接比较,作者的思想维度,道德层次等方面,使学生在比较中产生自己的审美感知与核心素养的完善,教师自身要通过多读书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想法首先变得越来越广阔起来。如果教师的见识比较开阔,感知能力也比较好,可以随时提取新鲜的教学内容部分呈现给学生,并且对学生的鉴赏评价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林锦晖.品味提升从这里开始——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7):224-225.

[2]李江东.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3(2):147-148.

作者:姚文静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