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时间:2022-08-23 08:19:48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大学语文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高职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处境及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并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未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即使开设也存在着课时不足、教师转岗、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句不通,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偏少,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精神的给养。因此,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十分迫切。实质上,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发展的进程中,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的步伐似乎从未间断过,因此,就原有基础而言,高职大学语文课现阶段应处于“再建设阶段”。所谓“大学语文课程再建设”,是指在已有的改革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宏观上,建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微观上,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师资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具体化的建设。2009年,原教育部张尧学司长提出“两个系统”理论,即针对高职学生,要注重“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也就是主张建立基础理论课系统和实践课系统,这个主张针对高职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起到了及时纠偏的作用,对大学语文教学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更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高职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职院校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全日制高校,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类院校,毋庸置疑,应该秉承这样的根本原则。如何发挥好育人的根本作用,从实际出发、真正落到实处的课程再建设是每个从教者的根本任务。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的主要问题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改革和建设与高职专业课的改革和建设相比相对迟缓,成效也不够显著,甚至许多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设置大学语文课,其原因在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要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课程设置需强调“实用”与“够用”,而高职学生都是普高或职高毕业,已经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够用”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再开设大学语文课则是“不够实用”而“挤占”了专业课学时的。这种看似合理的观点,成为高职不设语文课的理论依据,造成语文课程的缺失。很多院校选择只开设《应用写作》《沟通与表达》等等其他与语文相关又看似更为实用的课程,大批语文老师不得不转而去承担一些文科类专业的课程或开辟新的文化类选修课。仅有少部分院校或专业保留了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尝试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总体上亮点少、特色少、成效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改革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很多,观点也大致趋同,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例如,从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标准方面,认为大学语文要与高职教育接轨、与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实践教学、为专业服务、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后续发展服务、继续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功能等。但从实践层面看,如何把这些理论观念贯彻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中,还需要具体扎实的建设工作。

(二)伴随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大致雷同,良莠不齐

教材体例上,大都为模块化:或保持传统,以各类文体或文学史为模块;或稍加改革,以人文精神为模块;或从使用功能出发,以“书写篇、听说篇、读写篇”等为模块。在内容上,多以文本阅读加课后思考题为主,辅助阅读和训练的内容相对单薄,形式不够多样、缺乏创新性、训练目标不够实用和清晰;另外,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资源还很缺乏,由于“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可用做语文课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多,似乎俯拾即是,但恰恰如此,教学资源建设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开发和建设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任课教师有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动念,但改革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教师是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像专业课程改革那样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在压力不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教师的改革意识和改革实践相对滞后。另外,语文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它的基础性、理论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性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改革创新的思路,很多老师仅是在理论上和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真正的教学实践还较为传统,“吃老本”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学情分析

准确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实质上的指导意义。我们对当前高职学生语文学习及语文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出如下学情分析:问卷从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对自身语文能力的评价、对大学语文课和语文能力的关系认知、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在高职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工作之后最重要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听”和“写”,而且认为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表达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多数学生会担心走入职场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成为限制或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语文能力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听、说、读、写”四大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偏颇,只重视“说”和“写”,对“听”和“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二)在对自身语文能力评价中

问卷显示出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句不通,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偏少,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精神的给养。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对书面和口头表达、文学修养、阅读赏析等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和渴望度很高。

(三)在对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由于课时少,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际上,这只是学生浅层次的认识,语文课作用的发挥并不仅仅在于学时的多少,语文能力的提升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很难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画龙点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提高人文素养、扩充人文知识、开拓人文视野表示认同,而且认为能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心灵世界,因此,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能够通过课程改革和建设让大学语文课真正起到以上作用。

(四)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方面

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学生更喜欢互动型、实践型、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教师主讲的方式;在教材内容上,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也表现出学生们古文功底薄弱,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重于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并且认为开展与大学语文相关内容的讲座对提高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很有帮助。这反映了学生们的兴趣点较为广泛,不喜欢古板、单调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从学情分析来看,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提示:(1)课堂上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要跳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安排授课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以“人文精神”为主线,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还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把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挥语文提升个人修养、指导现实生活的作用。(3)教学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采用“一老师一专题”的形式,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是视野。语文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开办文化、文学讲座,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再建设思路

(一)从“大语文观”出发,搭建模块化金字塔式的课程体系

以大学语文课为核心和顶端,向下延展模块,这些模块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架构起既可深入又可拓展的学习体系。即:大学语文课下分课堂内、课堂外;课堂内模块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课堂外分为语文活动、文化讲座;必修课分为大学语文课、应用写作课。选修课可以包括文学史、文学鉴赏、写作、口才训练等等,课下语文活动与讲座更可以丰富多彩,灵活运用。把课内与课外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保留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课程性质和定位。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如各类文体的写作、诗歌朗诵比赛、辩论会、语言艺术大赛、书法比赛、课本剧等注重强化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把学生的思维视角从文学作品带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洞视社会,明辨是非,选择人生。如图1所示。

(二)以精品课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任务驱动,建设大学语文课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库

教学资源建设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再进一步进行教案、教学任务、语文活动方案、课件、微课、慕课、网络链接平台等的建设。努力形成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系列教学资源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在线课程资源。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积极开发课程的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资源创造条件。

(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课程群组等建立

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和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实现课程学习资源上传、信息检索、疑难解答、相互讨论、作业提交网络化、信息化。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执教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首先体现在是否能把一堂课教好。教师应将语言形式的教学转化为文化视野教学,将教师传授为主转化为学生开放学习为主;在教学实施中,鼓励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及观摩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孙艳红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小琼.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18-20

[2]胡泊.方式信心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09,(1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