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系统

时间:2022-08-20 11:17:47

构建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系统

在全国妇幼卫生专业讨论会上,妇幼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就建立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认为儿童优先,妇女优先已是当今世界大趋势。避免千百万儿童和妇女死于能够预防的疾病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卫生部门的基本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国际医学界公认廿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预防社会医学时代,卫生服务对象巳从个体转为群体。面对这种空前重视预防、空前重视儿童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国际形势,联系我国妇幼卫生的现状,深有迫切之感。我国是世界儿童大国,妇女和儿童总数约占总人口的2/3。妇女、儿童是脆弱的人群,应受到特殊的保护和采取特殊的手段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茁壮成长。目前,我国虽已基本上形成了全国性的妇幼卫生工作网络,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居全省业务指导地位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建制多样,缺乏保健特色和应有的活力,缺乏正确的办院方向。问题的实质是没有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规律、做法缺乏确切地了解,尚未真正认识到妇幼卫生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学科相互渗透、内容极其丰富的领域。

一、建立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体系,培养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刚刚结束的“全国妇幼卫生专业讨论会”认为,我国的妇幼卫生,经历了建国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专业。因为她拥有特殊的服务对象,有特殊的健康问题,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殊手段。妇幼卫生专业不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简单的堆砌,而是不同于医疗专业,也不属于公共卫生专业的一个具有自身规律和专业特色的新兴专业。妇幼卫生工作本身是社会保健系统工程之一,它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它不同于医疗专业,因为医疗专业主要面向病人是被动的个体的医疗服务,培养的人才主要适合做临床工作;它不属于公共卫生专业是因为后者虽是面向群体的主动服务,但它侧重于外环境,脱离临床实践和技能,培养的人才主要适应于防疫机构为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专业是以保健为中心,临床、保健、预防相结合,个体与群众相结合,适应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型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需求,有明确的以保健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有发展本学科能力的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他们应有巩固的专业思想,有扎实的专业基咄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把群体和个体保健相结合,并以群体保健为重点;防病治病相结合,以防病为重点,身心并重,以心理卫生为侧重。拿握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社会、心理和环境对妇、儿健康的影响,并有一定的管理和科研能力。达到上述要求的新型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不断充实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后,将会改变省级妇幼保健院的业务工作面貌,改变目前妇幼卫生队伍中由医疗系和公共卫生系毕业生代替妇幼卫生专业人才的现状。正是由于医疗系毕业生个体医疗的思维方式已深深地打上了烙印,因此,无论是在知识广度或深度方面都难以超出个体服务,而不能从社会、群体方面去思考问题,常常将临床医学照搬到保健机构工作中,这往往是设有床位的保健机构热衷于临床而偏离保健方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公共卫生专业的毕业生在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虽有群体意识,但缺乏临床知识和技能,难以开展必要的诊治工作,也无力指导下级保健人员,而不适应妇幼卫生工作的岗位需要。建立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是十分迫切的,因为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需10年、15年方能见效,为此必须加快专业建设的步阀。

二、从我国妇幼卫生需求出发,权衡妇幼卫生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新的专业,根据培养的目标,设置课程要有针对性,要能反映专业特色,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融汇贯通。原则上,课程设置应根据从基础开始的规律,包括有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等几大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有预防医学概论、妇幼卫生概论、卫生统计、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妇幼营养学、管理学及健康教育等。专业课包括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妇、儿行为心理、妇女劳动卫生和优生优育等。这些课程设置的大胆调整和教学方法,需要作结合国情和专业的细致讨论,使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出符合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专业课中的妇女、儿童保健学是主干课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联系保健机构工作的课程,这是两门新的课程。其内容主要源于反复实践,然后通过加深认识l9而上升为理论,再经过科学研究加以捉高,使其更系统、更完善,然后再反馈到实践中将会进一步促进保健工作,捉高服务质量。例如:妇女保健工作的内容大致为:(一)根据妇女各期(青春期、婚前期、孕产期、哺乳期、节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特点进行主动保健服务。(二)识别、鉴定和分析影响妇女和胎、婴儿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控制这些不利因素进行群体预防。(三)早期发现和防治妇女常见病、心理异常和功能障碍。(四)对孕产妇实行早期和系统管理,及时识别高危妊娠并提出监护措施以保护母、婴健康。(五)研究营养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营养方案。(六)开展群体性的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和评价,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七)对危害妇女生命的常见病和意外伤害提供急救保健等。归纳上述内容,根据现阶段的讨论认识,妇女保健学的内涵应该包括:妇女保健管理、行为心理卫生、营养卫生、各期保健、劳动卫生、生育调节、急救保健、常见病普查普治、保健项目设计和测量与评价。

其它有关妇幼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保健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亦应贯穿在妇女保健学的内涵之中。关于儿童保健工作的任务和服务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保护和促进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发育。(二)早期发现身体、精神和性格的异常,提出有效的矫正和治疗方法。(三)找出异常原因,进行群体儿童的疾病控制和个体儿童的疾病防治,达到增强儿童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四)研究小儿阶段的营养状况、疾病的发病、身心障碍与成年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从小儿期开始的预防问题。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营养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治、散居及集体儿童健康管理、五官和口腔保健、生命及健康统计与评价和儿童保健管理等。其基本技能和操作有:人体测量法、健康检查、生长监测、营养评价与指导、高危管理屯心理行为评价及指导、疾病的人群控制及监测等。根据讨论与现阶段的认识,儿童保健学内涵应包括:儿童保健管理、发育儿科学、社会儿科学和与儿童保健有关的临床医学、意外伤害和急救、儿童营养学、流行病学、疾病的人群控制及监测、儿童健康教育和儿童卫生统计学等。这是妇幼卫生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服务的一门新兴科学。

三、努力建设好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使其成为妇幼卫生专业合格的实习基地和全省妇幼卫生技术指导中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建立妇幼卫生专业的迫切需要。遵循妇幼卫生专业本身发展的规律,以保健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必须贯彻在教学全过程之中。学生应尽早接触实践,接触基层,接触社区,进入保健机构或走向社会,增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尤其要增加群体保健的实践,以增强群体观念。在学校所在省或附近省的保健院都应该建设成教学基地或实习基地,部分教学任务可在保健机构内完成。因此,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应积极促进保健院内设科室的建设,补充尚未建立的科室或开展某些应该开展而尚未开展的保健工作。加强实习基地师资的培训,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现有妇幼卫生专业人员。鉴于省级妇幼保健院的业务骨干多数毕业于医疗系专业,又曾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情况,首先应强化他们的保健意识,增强群体工作的观念,同时要结合保健工作的需要补充妇幼卫生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践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医学院校中的妇幼卫生专业师资,更应该潜心于妇幼保健工作的实践,定期到保健院或深入基层,了解妇幼保健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服务内容,以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保健院的妇幼卫生专业人员与大学师资之间应经常交流经验,互相渗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要形成一种新型专业师资培养的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做到在校学习和社会服务相互结合,以突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深入基层了解服务需求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内容,课堂教学又可全面系统地提高服务质量,使省级妇幼保健院的水平通过妇幼卫生专业教学得到全面的提高,充分发挥其保健、临床、培训、科研、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六大职能,真正起到全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妇幼卫生专业的确立,是建国40年来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妇幼卫生事业,九十年代步入振兴之路的重要标志。但做为一个新型独立的专业体系,还有待于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诸如:专业自身的理论体系、实践技能、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具体的教学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人才的规格、培养目标、未来岗位以及结合并适应于国情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活动全过程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乃至于研究生教育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等等,都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集结组织一大批既有发展眼光又富有妇幼保健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人,确立题目,潜心研究。国家教委巳决定将妇幼卫生专业建设做为十个试办专业的试点,希望尽快在取得经验后脱掉试办的帽子而成为正式专业。期待着我国新型的妇幼卫生专业能创出一条适应于我国国情、适应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路,不断总结经验、充实提高,使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