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生态文明观研究

时间:2022-05-15 10:22:09

高校体育生态文明观研究

1生态文明观关于健康的界定

生态文明观是针对工业文明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的文明观,其主要原理是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进步[1]。从宏观角度讲,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协调,从微观角度看,它强调的是个体的身与心、物质与精神发展的平衡。生态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生态文明观所研究的自然生态系统,实际上包含着人体的生理系统,它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所研究的社会生态系统,又包括了人体的心理系统,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把健康当做一个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这是由健康的特质所决定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分系统。

1)生理健康分系统。身体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如肌肉、筋骨、皮肤、五官、内脏、动静脉、神经系统等等,称为体内自然,即具有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自然存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比如,生理的生态平衡,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一旦哪个链条上出了毛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将会导致死亡。这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常识,生理健康的基本标志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心理健康分系统。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意向心理等等的心理品质,主要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属于社会生态系统,遵循社会科学的规律(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人的心理生态平衡也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链,在哪一个链上出现毛病,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也会导致死亡。我国历史上有“能治病的画”的传说,讲的是鄱阳王生前与王妃感情甚笃,鄱阳王去世后,王妃极度悲痛,卧病不起。王妃的弟弟请来医生为她看病。医生按照看病程序实施检查后,没有开药方就离开了,说是过两三天才开药方来。王妃的弟弟满脸困惑,王妃的病日加严重。过了两天,这个医生又来了,他带来了一幅画,贴在王妃的床前,这是一张鄱阳王生前与另一女子嬉戏的画。医生说这是他为鄱阳王治病时亲眼所见。王妃见状大怒,认为鄱阳王生前是另有所爱,不值得她对他深深思念。于是王妃的病日见好转,最后恢复了健康。国外现实中也有“老姑娘随亡猫而去”的事实,说的是一个老姑娘养了一只猫为伴,这猫深得她喜爱,不幸的是猫因偷食邻居的东西而被打死了,这位老姑娘因失去心爱的猫,情绪极差,并形成不良心境,最后随亡猫而去。这两个故事虽然是极端的例子,但说明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系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全面发展才是身体健康的真正保证。

2生态文明对高校体育改革的需求

传统的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健康的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考虑更多的是大学生单一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出现问题,就开始着重改善体质状况;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又开始着手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咨询、团体辅导等。如果说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确实能取得实效的话,那么为什么大学生中的各种健康问题,像近视眼、肥胖、抑郁、紧张、焦虑、社会适应性障碍等人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与日俱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传统的高校体育进行反思,思考它存在的缺失与局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在此,生态文明观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它把大学生健康看作是一个由生理子系统、心理子系统等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只有各子系统与系统整体,各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如骨骼、肌肉、各个脏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际关系、道德品质等与各子系统及系统整体都保持和谐协调,大学生健康才能够达到完美状态。按照生态文明观的原理和关于健康的界定,高校体育的功能就是造就作为高校生态主体的大学生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全面发展。那种把大学生健康视为某个局部的,个体的、低层次的需求是不可取的。因此,生态文明需要高校体育紧紧围绕促进大学生整体健康为中心进行改革。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生态主体,与身边的周围环境密不可分。只有让他们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才会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周边环境(如校园的花草树木、场馆器材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物质环境,大学生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社会环境)的优化与建设价值等同起来,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均衡、健康发展。其次,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优化其内容与方法。将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促进身、心、群的和谐协调发展的体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健康教育内容之中,需做到三结合:优化生理机能与塑造完美形态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与重塑良好个性人格与意志品质相结合;获得健康体魄的体育需要与完成学业、成功就业相结合。其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与习惯,增进大学生卫生健康的知识和预防疾病的意识尤为重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三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与知识,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重视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对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积极指导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最后,注重健身效果的评价与健康管理。在高校体育管理中,在以“健康第一”为主题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反馈等只有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回路,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的健康管理。如果说只有考核没有评价,或者说只有评价没有奖惩,就不能让老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责任意识,那么大学生健康就会流于形式。

3生态文明视野下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健康的促进

3.1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必须遵循的规律

大学生健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是由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分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维持大学生健康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高校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干预手段,就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规律。

3.1.1生理规律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同的生理发展期,因而具有不同的生理发育规律,即使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的学生,也因生源不同,有其不同的生理发育状况,所以要遵循学生的生理规律组织教学。举个简单的例子,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既不能超越不同学生实际体能的需要,又要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校体育课一般安排在上午三、四节,如果运动能量消耗过大,对那些体质虚弱、身材矮小、运动能力欠佳或经常不爱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很少的同学,会很容易出现韧带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能量供应不足、胃痛、头晕甚至休克等诸多对身体健康不利的问题。高校体育遵循生理规律,不但要在教学组织安排中充分体现,而且要使大学生养成有利于生理发育发展的良好习惯。

3.1.2心理规律

人的心理受到体内自然生态系统和体外社会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所以心理规律建立在生理规律的基础上,又比生理规律更加复杂。心理规律表现在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心理特征、心理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比如,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规律,人的气质性格形成的规律,价值观、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人生观对人的行动指导的规律,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层次性的规律等等,体育要健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按大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办事。

3.1.3认知规律

认识规律从总体上说,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我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把它运用到体育上,就是遵循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要历史地、辨证地看待他们健康发展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体育增进健康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等等。充分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同时,高校体育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所用,便于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1.4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某项体育运动,有的学生掌握得比较快,有的学生掌握得比较慢,有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就不那么感兴趣等等。这些都与他们是否掌握运动技能规律有关。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各个项目都有自己形成的技能规律,但就总体而言,也有其共同的规律。比如,拼搏精神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是哪一个运动项目,都必须有胆量和勇气,敢于拼搏,能够吃苦,这些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功。

3.1.5兴趣爱好形成的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爱好的形成也有一定规律,高校体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只有持久而稳定的兴趣,才能使人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与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3.1.6良好生活方式形成的规律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举措。高校体育教育应遵循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规律,如良好的作息制度,科学膳食与运动习惯养成规律等,加强养成教育,从而使这种作为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体育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2大学生健康促进的运动方略

如果把大学生健康视为高校生态系统中一条生态链的话,那么大学生的生理健康(体质健康)是基础链,心理健康是中心链,社会适应能力为顶级链,链条中的各生态因子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总有某一健康因子占主导地位,是需要重点干预的。因此,根据大学生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高校体育责无旁贷。(本文来自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2.1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运动方案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持续滑坡。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一项针对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运动量不足,仅有不足64%的大学生体质达标[2]。还有专家通过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涉及湖北8所高校的1239名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数据对比发现,乡村男女大学生生长发育较城市男女生缓慢;城乡男女大学生速度、耐力、肌肉力量等素质下降;视力水平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上升。调查还显示,只有10.5%的大学生每次运动时间能持续1h以上,多数学生平时锻炼不超过30min,有12.63%的学生明确表示从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3]。显然,缺少体育锻炼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体质是健康的基础,体质锻炼是最经济的健康投资。高校体育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和保健意识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制定一套科学的运动方案,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水平。1)力量素质。高校体育应引导学生按照上肢到躯干到下肢的顺序进行力量锻炼。2)速度素质。有效的锻炼方法主要有:两手快速敲击,4min快跑、坐姿快速踏足等。3)耐力素质。步行、中长跑、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登山、跳绳等都是获得良好耐力素质的有氧运动项目。4)柔韧素质。提高柔韧素质的主要方法有:瑜伽、健身操、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以及一些伸展性的练习[4]。

3.2.2大学生中的常见疾病及其运动疗法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中容易感冒、咳嗽、患咽炎、鼻炎、口腔溃疡、胃肠病、颈椎不适症等的人群较多,除与他们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有关外,更多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所致。因此,高校体育首先应帮助大家树立“财富有价,健康无价”的健康理念,强调人人都需要拥有健商(健商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保护健康的能力);其次告诫他们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讲究科学膳食,均衡营养,自己做健康的主人。最后,需要坚持从事适度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针对身体某部位已出现的不适,高校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运动处方,把握好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的选择及合理的运动时间。比如说颈椎病。著名健康运动教育专家赵之心曾提出了两种能有效地缓解颈部肌肉酸痛、防治颈椎病的颈椎保健操——隔墙看戏操和十点十分操。他指出,“隔墙看戏操”的具体做法:身体挺直站立,下颌前上抬,双臂下垂,两脚并拢,脚后跟提起,用力伸长脖子,双目远看向前方仿佛隔墙看戏一般,保持大约3-5min。每天练两次,早、晚各做一次,这个过程相当于脖子的自我牵引,对颈椎关节、颈部纵向肌群是一种综合锻炼。“十点十分操”的操作要领:全身挺拔,收下颌,双手侧平举,像在钟表中时针、分针的9点15分的位置,然后双手再举到10点10分处。双手似鸟飞上下运动,每天坚持做100-200次。这种保健操是一种理想的颈肩康复手段。

3.2.3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运动疗法

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它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又据统计,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中有50%左右是出于心理疾患,有的学生甚至还走上了绝路。文献资料还显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与神经衰弱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杀手。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有奇效。同时,适量的规律运动,还可以维持身心平衡。所以,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心理障碍类型,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基础等,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以帮助缓解一些心理紧张、焦虑、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比如,对于容易紧张、焦虑的同学,可让他们从事一些中低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长于20min的有氧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有趣的游戏、太极拳、瑜伽、跳绳等,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情绪,降低或控制焦虑程度[5]。因为从事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不断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而且通过运动还可转移对焦虑情绪的体验,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防治焦虑症。

3.2.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运动方案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互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和谐协调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适应、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人自身的身心协调能力。要达到这三方面的协调,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及较强的角色转换能力。高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课余训练与竞赛,都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有效运动方案主要有:①通过参加运动训练与竞赛可提高学生的心理耐受力,培养抗挫折能力。经常开展竞技比赛会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赛场上的“规则效应”还会使其自我约束,服从纪律和道德规范,开展公平竞争。②在体育课前或课间开展体育游戏活动,通过大学生的各种角色扮演及角色转换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增强其角色适应能力。③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运动技能,调节身心,而且在技术动作的完成、集体项目的配合中增强其合作意识,提高竞技能力。

作者:李凤英1邢金明2工作单位:1.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2.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