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3篇

时间:2022-05-15 09:52:29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3篇

第一篇

一、文化与体育文化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出现较早,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在国外“文化”的最早含义是指庄家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随后被转换用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即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是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3]。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演变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教育等密切相关。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人的体质,通过体育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体育文化是人类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4]。体育文化可划分为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综上所述,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与人类文化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创造了文化,也创造了体育文化。因此,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的规范人类行为和精神的体育文化是所有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提高社会文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体育文化

文化传承创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任何民族和个人都无法脱离文化,而文化本身也离不开大众、离不开社会。如果说人离开了文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同样,任何社会离开了文化就会变成一个愚昧的社会。因此,文化、人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合体。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离不开文化,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没有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等教育,就难以培育出高品格的大学生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就难以在社会服务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和创新的理念[5]。因此,文化传承创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只有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走在各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列,才能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有力推进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增强校园文化意识,弘扬校园体育精神,建设和谐健康校园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强健身体、愉悦精神,还能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如何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要求,把握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成为了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一个学校、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征,并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也规范着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和各种体育行为。从体育文化的本质特性来讲,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因此,不管是宗教体育、军事体育、竞技体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都不能缺少体育精神教育。体育行为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精神。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体育行为和习惯的影响,进而决定其健康的体育精神。健康的体育精神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其人生境界。正是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对这种体育精神和体育行为文化的不断规范和改造,才获得高校体育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体育改革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两者共同面对传统。文化传承是有社会基础的客观需要,是一切社会文化的吸收和继承;而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等一切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进行更新和演进的过程。因此,传承是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动力和目的。没有传承,文化就不复存在,而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了发展和繁荣。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身,不仅仅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准备和必由之路,更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根据其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充分发挥体育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不断开阔文化视野,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方面探索有效路径,不断传承和创新文化,并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本地区、本校自身的文化特性,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体育文化的本质特性,在具体目标任务确定上缺失了传承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缺少健康的体育精神和良好的体育行为等各种文化教育。

(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围绕“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大学、怎么办好大学”这一核心问题,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指导,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全面发展和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教育内容上注重通识性和自由创造性;教育形式和手段上重视隐形教育、自我教育和个性教育,加强理想、道德和心理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为核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教学中始终贯穿“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下得到知识、技能、个性品格、文化素养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符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特性,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以及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任务。

(四)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逐渐增加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与时展相适应的竞技性、娱乐性、健身性、民族性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积极拓展大学生体育文化内涵和教育范畴。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有的文化育人特征。同时,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续和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合理调整和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把握好体育文化与社会文化及校园其它文化的关系,以及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互补、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合一,在教学中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切先进的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培养出具有传承和创新精神,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六)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具有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6]。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甚至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要全面提升我们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积极建设具有高素质“文化育人型”教师队伍。

四、结论与建议

高等学校在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应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鼓励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承创新文化,实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为此,我们应结合体育文化特性和体育文化在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增加具有文化特性和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努力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内涵和教育范畴,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高校围绕“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大学、怎么办好大学”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明确我们高校体育开展文化育人的迫切性。二是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和良好的体育行为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和主线,加强体育文化活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各种文化育人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丰富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三是根据各类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工作机制,增强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制度上保障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四是加强和提高各级各类高校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的有效保障措施,确保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和文化育人的功效。(本文来自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杂志。《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金承哲工作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第二篇

1研究概述

1.1研究论文数量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截止2013年2月18日,以学分制为篇名,并含体育课程的文章共有39篇;以体育课程学分制为篇名搜索到的文章有16篇;其中最早的是2002年4月,最晚的是2012年8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10篇,发在各地体育科技的有6篇。其中1996年至2003年8篇,2004年至2010年33篇,2011年至2012年4篇。以上数据表明,关于学分制的研究以2004年至2010年受学者们的关注度最高。

1.2研究论文分类分布

在学者们研究的论文中以普通高校居多,职业院校高职高专,体育院校(专业)和普通高中较少只有一篇,其中包括江西、湖南、浙江、河南等教育大省的研究。值得一提的还有较多的个案研究,如中国矿业大学、江西师大,吉首大学,济宁学院、玉宁师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论文研究涉及到最多的是学分制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和课程设置,其次是体育课程管理以及实施学分制产生的问题及对策还有课程、资源共享,实施效应、实施学分制对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等。

2理论研究现状

2.1研究体育课程学分制模式设置

在有关学分制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充分肯定了体育课程学分制的优点,论述高校体育课程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葛玲燕,许兆政等概述了学分制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提出了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1]。黄祁平等认为学分制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2]。杨剑等则通过描述体育课程学分制的特征和内涵,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绩效[3]。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学阶段体育课的教学对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已发表有关体育课程学分制的论文数量和论文分类分布可以看出,当今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热点问题之一,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学年学分制条件下的分级教学向专项俱乐部的过渡,是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分级教学研究。学者们还就体育实践课和理论课的设置形式及内容建构进行了激烈的探讨。高亮提出了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即通过在实践课中分散教授体育理论知识点和体育理论知识点专题讲座的形式相结合,达到一定的学时,授予学生体育课理论部分相应学分[4]。在实践课方面,汪晓林、王健等认为体育课程结构应该按身体素质课(基础课)和专项训练课(选项课)组成,基础课强调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把健康教育和体能结合起来;专项训练课则结合学生兴趣和需求,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自主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5]。

2.2教学模式改革

李晓新等从学生运动水平差异的角度提出高校应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级教学,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体育课程分级确定学分、分级教学、分级评价[6]。杨剑等认为采用绩点学分制的分级教学模式,可以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适应。程杰认为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在根本性突破,总的来说“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考虑学分制下的改革问题”[7]。厦门大学的郑婕还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为了激励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逐步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可采用“上课打卡”的体育教学模式[8]。沈辉等提出了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完善选修制,加强导师制,规范体育课程和学分标准化建设,用互动式教学和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9]。总之,体育课程分级教学和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上学者的共识。此外,学者们也对课程的量化、课程标准的设定、考核方式的选择以及运动项目的开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那么实施分级(分层)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分级评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相对来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分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怎样科学的对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兴趣分级,以及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体育教师,这将成为体育界学者们下一步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现阶段体育课程学分制改革的一个难点。

2.3全国各省、地区研究或者个案研究

当前国内高校已有不少体育工作者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并取得了一些先期成果。胡永男专门对湖南省高校体育学分制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并详细研制了《体育课程学分制方案》,分析了实行学分制的正负效应,提出了实行学分制所需的硬件、软件条件及信息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10]。翁惠根等人对浙江省20多所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以及实施体育学分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可开设多层次多方位的体育项目,为体育学分制的实施提出了初步建议[11]。吕慧青等人对河南省部分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河南省体育学分的内容包涵广泛,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活动课、选项课、全民健身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等都包含在内[12]。唐衍平等人结合弹性学分制,针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学分实施办法以及基本方案[13]。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尹国昌等人就学分制管理下高师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就江西师大的体育学分制改革提出了“一基三选”的新模式,被该校采纳,对推动江西师大公共体育学分制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4]。孙天明就中国矿业大学的体育课程学分制改革进行研究,并就建立学分制下的体育课程选课模式进行了探讨[15]。严德一等人还专门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体育学分制教学方案进行了研制。可见,各省市、地区和各高校的的公共体育学分制如何进行改革己经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16]。学者们分别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规定了体育学分计算方法,制定出了一系列学分制方案,体育课程管理体系等。

2.4学分制改革出现的问题

程一军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必须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学分制体系[17]。李建辉认为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在教育理念、课程建设考试制度、师生关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实际操作上的偏差[18]。程杰指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将有利于学生成长,但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挑战,可能出现政策和制度以及后勤服务的不配套[7]。秦双兰认为,各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施要从实际出发,切忌搞一刀切,要循序渐进,条件不成熟的高校不必勉强,应分阶段进行,逐步完善[19]。翁惠根认为当前浙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存在选课与体育学分制的实施联系并不密切,致使体育学分制的实施流于形式而无内容实质等状况[11]。吕慧青指出由于各高校的基础相差甚大,体育课程学分制改革普遍存在管理工作量大,软件系和硬件系统条件滞后的情况[12]。戴福祥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与学分制实施要求还相去甚远[20]。刘刚对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的负效应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后,出现部分学生避难就易的局面,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及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等实际情况造成的负效应凸显[21]。纵观以上学者的研究,各省或地区以及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在要求课源充足,可供选择项目多样化,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加大的背景下,学分制下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增大。体育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体育学分制改革实施的瓶颈。

3小结

以上研究表明,一方面,体育学分制改革的过程是渐进的,从学年学分制向弹性学分制过渡,而体育课程的弹性学分制又必须和体育课程“三自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始终牢记改革始终应该结合本校特点,因地制宜,具有校本特色,切忌盲目照搬套用,一刀切。第三方面,目前教师们普遍工作量较大,学分制改革触动最大的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利益,加大了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对教师们的知识更新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分制改革的目标,才能更科学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及终身体育意识。(本文来自于《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湖北体育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军荣工作单位:武汉音乐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第三篇

1体育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安排多样化

在高校开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一些球类运动,如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始后,以上球类运动由于深受学生喜爱,仍然保存在体育教学课程之中,同时,各高校也开始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民族传统类体育项目、健美塑身类体育项目以及休闲体育类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来,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保有原有的教学内容,又增添了新的体育项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选择,使得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现状。

1.2教学活动组织合理化

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合理是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到此阶段的又一大特色。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也在自觉的弱化自己的主导性。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已经很少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越来越多的使用探究式、分组式的、情景式和多媒体的教学,这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增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目标。从表面看来,这些目标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了首要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运动、培养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的同时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各高校伴随着扩招所带来的场地、器材设施的紧张状况,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实在是难上加难。

2.2教学改革重心不平衡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长期将重点院校和中心城市院校作为教改的试验区,国家对这些院校加以资助,忽略了其它占全国高校大多数的普通院校的发展,导致教育经费上“好学校吃不了,普通学校吃不饱”的现象的产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时,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些情况也就导致了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不平衡性比较严重。

2.3课改试验效果不显著

我们既然敢于进行试验,就要就勇于承担试验失败的后果的决心,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为了建立健全全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体系,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先是从一些试验区开始的,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课改试验并未出现失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的不成熟,使得其在指导高校课改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就使得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未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2.4教师管理方向错误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评价与职称晋升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的多寡成为了决定教师能否晋升的硬性规定。普通教师为了晋升职称,高级教师为了完成学术任务,将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撰写论文和著作上面,忽视了对体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使得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时间工作停滞不前。

3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理念及方法滞后

一般来说,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及方法应该是根据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来制定的。但是在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上仍然有很多体育教师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体育教学。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面,很多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灌输式和模仿式等比较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

3.2课程安排多而不精

虽然各高校将很多的体育项目安排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来,打破了传统的球类运动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的选择上富有多样性,但是多而不精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课程问题上的共性。虽然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需要,将品类繁多的体育项目安排到体育课程中来(各高校依据地区的不同,项目的设置也有所不同),但是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只是学生可以学习的花样多了而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课程有限,体育课在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一般每周仅有1~2节课程,一个学期下来要想完整的掌握某一个体育项目实在是困难,学生只能对此进行初步的了解。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决定了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

3.3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了我国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五项基本目标,但各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时,这大多是根据各体育项目的特点来进行课程教学。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在让学生掌握技能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质的要求。

3.4改革力度不够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改革的力度还是不够深入,缺少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虽然各高校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对策,但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为了高校体育改革事业的发展,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深层次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加大改革力度,掌握好改革方向,力图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4教学改革发展对策

4.1明确主体关系,调整改革重心

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操作性决定了各高校间的课改经验的不可复制性,虽然各个高校之间可以互相借鉴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此问题同样适用于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如果强硬的将重点院校的课改经验复制到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试验中来,不仅不会获得进步,还会滞缓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所以,各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该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实事求是的进行改革。明确主体关系,调整改革重心就是要根据自身特点的不同,各高校改革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吸收重点院校先进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对普通院校进行改革。

4.2规范改革试验,引领教师发展

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改革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监控,对课改的试验也要实事求是,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找出适合本高校自身体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类型、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另外,高校在对体育课程教师工作能力考核时,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而不是将论文和著作的数量作为唯一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建立健全本校的体育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

作者:徐浩健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