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7篇

时间:2022-07-16 08:39:4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7篇

第一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对高校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内容普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我国社会文化的热点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捕捉,导致高校思想教育内容反应灵敏度低,不利于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此外,当前高校政治教学内容也相对空泛,许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客观规律和古板理论,忽略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的差异性。传统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容易使大学生从心里产生厌烦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信息的“传道者”或“接收器”,通过课堂单向灌输教学,将书本知识或授课教师的个人思想传递给学生,最后采用考试方式评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方法毫无创新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3.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向社会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优秀人才,这一任务需要强大的高校教师队伍来实现。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最高目标,特别是应对新形势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必须配备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师资队伍。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综合能力不高、发展不够稳定,以及许多教师至今无法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缺乏新问题的解决能力等问题,最终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下降。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成长观、发展观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在健康成才方面进行引导。以教育、启发、监督、动员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可以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高校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该阶段无论是生活上还是认识上存在着的彷徨、迷茫,及时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误入歧途。学校要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和启发,让大学生们能够跟着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步履坚实地步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方向上来。

2.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调节个人情感,协调人际关系。大学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还有待成熟。由此,该阶段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都需要积极加以引导。思想、心理、情绪是紧密关联的,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都可能因为压力大而产生一些逆反、悲观、抑郁、偏执等心理,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易波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调节,以此提升身心素养、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大学生因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常常会在人际关系等事项处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若对这些现实问题简单规避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生活、学习与工作,以及将来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搞好人际关系,协调好利益冲突,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相处的氛围。

3.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刚刚成年,在思想上还常常会感到混沌,甚至产生错误认识。为此,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人员要对这个群体正确施教,利用环境影响、纠正错误思想,帮助、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并使他们从认知层面到态度层面,再到行为层面,都发生转化,使他们走上正确轨道。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条件。同样,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条件、物质条件以及客观环境条件才能进行下去。

1.主体条件:提升教育主体的创新素质。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条件,要求主体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多元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创新技能等。第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者思维超前、开放,视野开阔,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成果,会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能够倾尽全力。想要成为这类教育者,首先需要有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新颖的教育观、学习观、人才观、知识观、师生观、质量观。第二,多元的知识结构。高校学生是教育的实施对象,也是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将这样一个群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其过程必定非常复杂,具有反复性、隐蔽性以及影响因素多样性、不可控性等特征,这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因此,教育者需要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建立起多元的知识体系。第三,较强的创新技能。教育上的创新技能表现为: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力;强劲的科研能力。信息时代的教育者要善于收集、筛选、整合学科间的有价值信息,让学科变得综合、丰富,同时更要善于从大量信息中攫取创造性信息加以整合,以替换传统的机械记忆的内容。

2.物质条件:具备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现代信息传播硬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当然,这方面的创新同样需具备客观条件,比如要对场所、传播媒介、教研工具等物质性能量、资源有所依赖等。科学手段、社会制度、社会的控制力量等同样具有物质性,因此,也可以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能够依赖的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是教育方法得以创新的根本,客观条件满足以后,创新才能展开。对创新而言,不同条件意义不同,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等都直接影响着创新。

3.环境支持条件:社会支持创新的舆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环境,是指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制约的环境条件,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研究者创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个体角度看,它区别于思想政治创新主体,是一种客观条件。本文主要针对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进行重点探讨。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一个事件或现象表达出的倾向性议论、看法,它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会激发并维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创新热情,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高校需要坚持以人文本,坚持“三贴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理念。对以人为本理念进行全面贯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尊重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应具备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应实施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讲究教学方法,考虑学生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第二,重视高校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制定个人成长规划时,应有效结合社会发展、学校发展以及学生个人发展,抓住学生自身的优势,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平台。为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成长可能遇上的问题,并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第三,满足高校学生的发展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正确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校园资源,保证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中发挥潜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进行创新,挖掘特色教育,选准方向,形成培养优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将社会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教育体系中,使学生树立起正确观念,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向所在。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理还没完全成熟稳定,当面临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竞争与求稳、求知与辨别力差等矛盾冲突,高校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担,及时消弭问题,化解矛盾。另外,大学生阅历欠缺,社会压力大,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绪,增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社会的深入认知。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高校应突出时展特色,提供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第一,与时俱进地改革“两课”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却并未真正发挥主渠道效用,大学生对待“两课”教学大多缺乏积极性。对此,一方面应创新“两课”教材内容,使之更具说服力、实效性和针对性,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等更加贴近,具备鲜明时代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应扩大投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加教师的说服力。第二,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变化。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在进行网络建设,如何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不利影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渠道,服务于学生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解决的一大课题。第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受到越来越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因此,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是非辨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立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这种背景下,高校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锤炼其综合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学校都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课程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必修课程范围;在师资力量上有一定的投入,配备了更多高素质的教师;设立心理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等。不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与一般的教育形式没有区别,大多是“一刀切”“填鸭式”,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强调,把教育当作管理学生的手段,没有真正发挥其本质功能。这主要是源于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思想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在道德与政治方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没有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乏针对性,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二)高校学生自身存在心理等方面问题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很多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个性鲜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刻的认知,一些诚信问题和不讲道德的行为在高校学生中也时常出现。此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和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各种思潮影响下,很多学生的判断能力往往不够,容易出现拜金主义、功利化、重视等价交换而轻视付出等现象。另外,压力大、与社会不兼容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这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推进均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

高校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作保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目前还比较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不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地注重科研,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这部分人才队伍出现了空缺。

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管理来实现的,主要在教育手段上,缺乏理念创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准确了解和定位,及时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在注重思想教育整体性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仍然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制定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育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分析各种切合实际的问题,通过社会热点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缺乏时代感,简单侧重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些脱节,往往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不起兴趣。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贴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坚决抵制,防止其侵蚀学生的思想。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在当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增强学校中具有专业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入心理辅导,通过进行团体和个人的心理辅导,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开展团体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一些存在问题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行个人心理辅导则是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展开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把握学生的问题关键点,开展有效引导。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最后,在日常教育中要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合格人才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要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开阔眼界,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四)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着力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诚信是人最根本的美德,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需要加大教育力度。首先,要把诚信教育和基础文明建设、学校校风建设有机结合,把诚信教育工作考核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考核中。其次,要将诚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平台进行充分的宣传,校刊、橱窗、广播等都是进行诚信宣传的重要载体。再次,要将诚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更加高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将诚信教育和相应的评估监督相结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诚信考核写入档案中,作为评价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指标,加大奖惩力度,强化约束监督。诚信教育还应该和法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规范的文明行为。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网络的运用

网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载体,加强对网络的运用应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具有一定的宽松性,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帮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解决思想政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甄别,防止一些不良信息诱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还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王文科 单位: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民生学院党政办公室

第三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1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1深化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社会各方面的思潮会给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和实践技术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结合中央的相关文件指示,切实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的工作经费和人员,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切实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2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只有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一切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都应该被重视和应用。老师的教育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论性的知识灌输,还可以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教育形式。要因材施教,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不同教育方法。另外,除了课堂教育之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必要的课外实践等社会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比如,瞻仰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参观革命圣地等。还可以通过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1.3理论结合实际,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要想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避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空洞和缺乏实际意义。只有找对学生们都在想什么,抓住重点,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及深,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方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以理想信念为中心,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重点,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基础,争取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贴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集体意识、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1.4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要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基本的保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的人才选拔、培养、深造等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正确领路人和指导者。学校等各方面力量要积极的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2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另外,要想进一步的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真正的增强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郗晓波 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第四篇: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

一、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的意义

首先,通过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可以强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具备良好教学效果的现代教学模式。其次,通过比较能够为我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帮助我国早日实现以德治国的方略。

二、中西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共性与差异

1.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共性。一是都把“课程讲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重视课程讲解这个教学途径,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把握了课堂教学的作用,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展示出来,并且要让学生可以按照社会上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而西方教育者也把这个途径渗透到教学工作中,通过课程讲解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都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各自的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存在差异,国情也不同,导致培养目标不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但这不会影响两者在教育途径与各自目标上具有的一致性。三是都重视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人的一生与家人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各种观念的形成以及成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家庭教育具备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家庭环境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都希望家长树立育人的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作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孩子加强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四是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西方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都是通过学生进行课外的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作为公民的意识。这个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都重视发挥教学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社会实践的内容与方式都会影响到教育效果,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都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从而调动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差异。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中体现政治教育的理念不同。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想是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进而提升全民族的思想素质。而对于现阶段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主要思想是培养有民主思想和民主行为的国家公民,进而巩固国家在公民心中的地位。虽然西方高等院校没有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统一的称呼,但却用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的旗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二,在教育对象上所体现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不同。西方高等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比较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灌输资产阶级民族与自由观念时比较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而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因为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其政治性,认为这门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导致教育过程中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理论灌输的途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教育”关系的结合度不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宗教教育在生活和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视的。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对于公民的思想、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宗教思想教育属于全程教育概念。但是,不同的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的结合程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存在多种宗教信仰,虽然主张宗教要跟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但也主张宗教与教育分离开来,而且要积极给学生开展无神论教育。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宗教教育的结合度所存在的不同点。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通过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给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思想,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新时期,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党和政府要发挥好的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相对综合的治理,积极优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其次,要优化学生身边的网络环境。加大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其信息资源利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烦琐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分析和筛选出所获取的信息是否有价值。提高学生对低俗信息的主动防护能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再次,高校要积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总体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来,把实践环境的优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中来,将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有机融合,创造出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解决学生职业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2.优化课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管是在中方还是在西方,学校教育都是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要想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就要重视课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主要是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点需要高校工作人员给予重视。虽然在西方国家的课程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不一致,但其围绕的主体以及课程内容都具备非常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新时期我国要积极优化课堂教育。课堂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育成效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可以利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要积极加强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做到与时俱进。课堂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以人为本这个思想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用师生之间的感情作为教育的桥梁,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优化课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优化网络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信息化技术在生活及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过程中都积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教师要教会学生认清网络信息的真伪,重视大学生在教育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高雅的情趣。还要组织一定的力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处理好网络信息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注重网络信息传播的导向性,利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建设一批丰富多彩、有特点、有吸引力的网站。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要注重结合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备教育意义的主题。如可以开设网上论坛,引导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文学意识作品,宣传学校的政策和建设成就,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

4.优化大众传媒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大众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一项有力的武器,他们经常打着自由、民主等旗号,通过各种媒体来渗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起到了对内进行意识渗透、对外进行政治制约的作用。我国在大众传媒教育方面的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新时期,我国要借鉴这种经验,积极优化大众传媒教育,通过报纸、杂志、网站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西方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都有各自的特点,两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要认真比较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服务。

作者:雍树墅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社会生活与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当下价值观凸显多元化,需要对政治、社会参与主体进行思想与政治文化心理的认同。以此增进主流意识;在国家的统治主体与管理主体层面上,对统治与管理对象施加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形成内化性服从,以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在当今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建构作用仍不可或缺,尤其是对现代社会的维系与整合。借此营造一个良性的意识形态,以促进社会的综合发展。意识形态是关于建设理想社会的总体观念和信仰系统,既要强调意识形态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构筑与引导的向善性特征,更要认知到意识形态对阻遏社会解构、缓解社会冲突、整合社会力量和稳定社会秩序作用,即增进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与促进利益协调,包容社会诉求,增加社会的协同性,减少社会的离散性,使社会在一个平和、协调、新常态的氛围中稳步推进。因此,维护一个良性的意识形态,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科技一直被普通大众在概念误认的前提下,在被用作造物的世界里,改变了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认知。在教育领域里,重理工而轻人文;在生产的领域里,人们更加看重能够直接带来财富的技术人才;在生活领域里,人们对技术之实用的认知也高于对人文的认同。”就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教育导向上倚重国家利益,缺乏对个人利益诉求的尊重;教育内容以政治为中心,主要为时事政策宣讲,偏重政治生活,轻视社会生活;言语表述官味浓郁,缺乏群众语言;教育情境以训导为主,缺乏诱导;教育方法侧重灌输,缺乏主客体间的双向互动。如此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弱化,自不待言。既是由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所需无甚关联,更是由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真实需求背道而驰,甚至贬抑教育对象的真实需求,缺乏现实关切与人本关怀,成为意识形态滞后发展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向。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维度

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化历程中,存在各种利益单元,均为社会活动主体。它们在一定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内,嵌入社会结构,参与社会生活,并行不悖地发挥相应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对社会利益集团与社会个体进行国家观、社会观及人生观等内容的教导,这些被囊括入意识形态的宣教,即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日益成为现代国家政治体系内的专项性教育,担负着国家形态下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遂成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内化为现代国家体系下的政治认知性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政治输出性教育,经历了各种国家形态的变迁,根植于国家形态,内化于社会政治生活,并始终一以贯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导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日趋增强,在国家形态的建构上,从未予以淡化。社会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时性实体,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演变,使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不断更新,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使之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即是其现代性。在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把握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要以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综合情况为依托,而不能仅以思想领域的新认识为向度;第二,要对当前阶段社会关系的演变与发展予以认识把握,以新型社会关系的良性构建与运作为立足点;第三,要对作为社会构成基本要素的人这一具体化的个体予以深刻把握,以人的现时性、实在性的理性需求为基点,维护、实现、发展人的多样性需求。因而,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表现为对社会综合发展状况的嵌入式探索,对新型社会关系的理性把握与引导,对社会个体的人性化的人本关怀。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归宿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

在社会转型期,诸多方面正在发生质变,若意识形态不能适应异质性,就体现为意识形态刚性。而人本性的回归,成为化解刚性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要求。人本性是意识形态现代性的重要旨趣,离开了人本性,现代性则无从谈起,而一个缺乏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必然凸显其刚性。意识形态的人本性,是指意识形态回归社会本位,关注民生,满足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与精神需求,并积极加以思想引导,排解困惑,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思想整合与政治认同。人本性的回归,要求意识形态侧重于日常民生问题,以改革发展进程中新型社会关系的构建为探索理路,广泛关注社会转型期群众的思想迷茫与精神困窘,凸显人文关怀,并使意识形态话语实现面向生活的大众化。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能拥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意识形态内容,能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迎合社会成员的需求,使其应有功能得到认同与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在于维护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使教育对象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实现与满足,这就要求意识形态的人本性回归。惟其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能把握正确的价值向度,彰显人本性。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取向

作为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保持内容和体系的相对稳定。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因此,现代社会发展特征处在中国新常态。意识形态的现实性,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认识和把握:在时间序列维度上,指意识形态要充分反映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不能仅停留在原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上,要广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进取、发展的眼光,明确当前时代对意识形态的新要求,促进思想、观念形态的与时俱进。过去的新观念同样需要经历实践的反复检验,同样需要在思想解放中变革。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价值功用维度上,要立足于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在一个日渐分化的社会中,要强调多元包容,关注社会各方面的理性诉求,给予人本关怀,不能仅停留在政治话语层面的合法性辩护,更要以意识形态的社会性价值功用的实现以增强思想渗透,夯实政治认同的广泛性社会基础。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发生嬗变,传统体制下的一元社会已向多元分化,迸发出现代社会的应有活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时代性鲜明的教育范畴,要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社会为导向,必须确立明确的时代取向。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路径

一个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尊重人、实现人、发展人,创造贴近公众的“亲近性文本”;同时,厘清个体、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充分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广泛参与社会建设,扩大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流。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方法、机制、途径等方面持续创新,多元回归,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国家刚性体制进行政治性传输。在国家集权型刚性体制已开始出现松动时,给社会释放了一定的自主性空间。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多元回归—即机制、方式的调适与创新。寓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体系中,求得国家体制与社会体系的柔性对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履新。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统体制下的学校、工作单位,仍处于国家刚性体制内,依托其开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规范性、正式性和主流性,但在教育内容、方式、手段上需要持续不断的改善。其次,寓于社会教育中。改变以往的训导、教导方式转为诱导方式,更多的以社会道德、社会文明教育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风尚为主导,化有形于无形。再次,以社区教育为新阵地。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公民道德教育的蓬勃兴起,已初显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总体趋势。最后,更加重视学生自组织的良性作用。学生自组织自我教育所具有的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在社会不断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一些基于互助的学生自组织在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自我教育,乃至于社会精神的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其加以有效引导。

作者:杨琼 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第六篇: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论坛应运而生。国内高校师生的交流平台形形色色,博客、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QQ空间和高校BBS等。这些网络平台为高校师生的顺畅交流提供了基础,光速般的网络传播,以不可估量的规模,覆盖全国各大高校。记得,一位郑州高校辅导员就曾用15万字记录工作感悟,发表在QQ空间等网络论坛平台上,他的这100篇微日志畅谈对学生工作的切身感悟,实践、思索和记录师生共同成长。这便是一个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实例。此外,网络文化的出现颠覆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和工作模式。最近如火如荼的网络评选,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放异彩。第七届全国百家网站评选活动的进行,充分发挥了网络的“神力”。与以往相比,这样既能公开、公正、公平,使评选透明化,又能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目的,其好处不言而喻。此次历时五个月的百佳高校网站评选活动,大大提高了各大高校对网络建设的重视程度,督促其充分发挥国内外发达的网络资源。无独有偶,网络十佳教师的选举,加大了对教师的监督和鼓励力度。上海交大第四届“凯原”十佳科研团队和十佳教师的评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选出自己心仪的老师和团队,既能加深对国内科研工作的了解,又能极大的鼓励老师所付出的努力,感恩付出艰辛的教师们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们。网络投票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投票权,同时又增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达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二、网络文化加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需要的是一批思想政治水平高,思想觉悟好,对网络发展十分了解,能很好掌握网络技术,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应该不仅具有必备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还应具有新的观念、新的观点,能从战略角度加强意识,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以创新的精神把握机遇。对此,网络教研平台培训活动的开展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能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思想素质,为其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打下了坚实基础。教师网络教研平台的培训,促进了高校教师参与本地教材体系的建成,编织出了一张突破时空的教研网。近日,武大博士生导师邱教授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意义、做法与结合分析”报告中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出台各类激励政策,同时要重视宣传,特别是网络宣传,扩大学校的学校影响力。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这种教育网络的多层次性,为新鲜的教育师资力量增添了新鲜血液。

三、网络文化提高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有其特有的独到之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需要时间效率性,过期的政策和策略,无疑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实践,存在诸多阻力,我们要想清除这些劣势,需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主体地位的存在感消失,社会各界人士都该共同努力构建起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新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效率。大学生应当作为学校的主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他们,他们的正确存在是实现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时刻以大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综合统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行,有效实行。

四、过度依赖网络文化之弊端

网络并非只有利而无弊端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安全重于泰山。全国大学生网络知识竞赛的开展,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为主,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通过网上答题线下活动的方式,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李不群”网络诈骗案值得深思:教育的宗旨到底是什么?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剂,而非扰乱市场,耍流氓的手段。不好好搞师资队伍建设,却一味巨款玩黑道市场,是国之悲哀,教育之悲哀。过度依赖网络文化之弊端。西南石油大学“初晖诗社工作室”的成立,使学生在个性中发展的,同时,辅导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变脸”,使大学生工作室个性飞扬,他们回归纸质书籍,为学生提供了菜单式“教育大餐”,万卷书香,阅读有你,把枯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完美“变脸”。其实,最佳的方式是网络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的时效性和实践教育的辨别真伪性,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网络是个很好的抨击平台,它可以打击坏人,监督名人,但是若被坏人利用,这也将成为一个制造谣言的平台,这无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网络安全需要得到保障,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得到保障,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每个人来维护。高校内部的各种交流平台如BBS之类,若利用不慎,就会谣言四起,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各类网站论坛均需进行自纠和清理整顿,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消除虚假信息,杜绝一切以求证、转发等方式传播谣言或虚假信息的行为。网络自从登陆中国开始,谣言散步就如同梦魇般如影随行。从多数案例分析可知,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我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上,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辨别真伪,不要一味地盲目相信,要有自己甄别正误的能力,不被谣言蒙蔽,从而造成人心浮动。一个典型的案例,八旬老人在福州公交车站卖水,老人不为赚钱;而被谣言化后变成了“仓山程埔头车站边有两位八旬老人,因孩子食道癌摆摊,呼唤附近的朋友买瓶矿泉水或买包餐纸吧”。经核实,网络误传导致老人被误解,老人卖水不为赚钱只希望有人唠唠嗑。网络文化从顶级管理者统治者到底层的传播过程中,经过一层一层的转达、过滤和添加,最终其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宗旨会产生极大程度的扭曲,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好的会变成坏的,中性的会变坏,坏的会变得更坏。在这个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人们追求个性释放,开放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不想受到精神束缚,它使得统治者的管理变得困难,权利大不如前,统治者的权利岌岌可危,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埋下了恶魔的种子,迟早会引起社会动荡。而我们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意识到,规范网络文化,规范人的思想,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起,实事求是,狠抓教育,实现网络文化的安全教育,构建新的网络社会体系。

五、结论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兴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它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网络文化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国内形形色色的交流平台,像博客、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QQ空间和高校BBS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物质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政治修养和专业网络知识的人才,而网络培训平台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网络文化有其特有的独到之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需要时间效率性,过期的政策和策略,无疑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网络文化的存在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网络时代弱化了主流政治思想意识和权威观念,它过度强调自由与个性,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发展网络文化,实现我国特色的网络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杨大荣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一、新媒体为何受到高校大学生欢迎

(一)符合高校大学生的潮流心理

新媒体在为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知识和广泛交流空间的同时,有利于开阔高校大学生的眼界,吸收先进的理论知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信息全球化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走在社会前沿。高校大学生处于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个性强烈,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他们对互联网技术、手机功能、移动通信这些新媒体技术的熟悉程度和上手速度要远超其他年龄层次的人。

(二)言论自由顺应了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性格

新媒体信息来源广,交流方式多样的特点正符合了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性格,其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通过政府主导的阶梯型线性传播,而是多角度、多中心、立体式的传播,接受者和传播者在网络消除了彼此身份的差距,以对等的关系进行交流,充分体了交流的个性与差异。高校大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兴趣在同一时间不同环境里浏览、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在一个大网络环境下各自抒发不同的情感和观点,网络沟通所采取的匿名制正保护了高校大学生这种个性张扬的行为。

(三)提供了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大学阶段正是高校大学生们涉世未深的阶段,一切都在探索中前进,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成为了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求知渠道,以及实践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价值的一种途径。高校大学生通过获取各种信息,将不同的人和事进行对比,锻炼了分析辨认能力;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沟通,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网络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创业(开设网店,微商等等),锻炼了社会生存能力,实现了自我价值。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拓宽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和沟通载体被人们所应用,例如微博、微信等等,这些载体弥补了传统媒体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以新颖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彻底改进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小,覆盖面窄的尴尬局面,对组织、凝聚、引导高校大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开阔高校大学生视野,扩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增加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当前计算机人均拥有量不断增加,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丰富了新媒体信息资源,促进了传播方式的便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精心挑选教学资料,制定活动项目,通过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来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成才成人的教育目的。合理李程勇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全面正确的灌输理论思想,而且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和海量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这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信息泛滥必将导致高校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给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带来难度,不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成人成才。一方面是由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缺乏共同协作、有效交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沟通和网络虚拟世界中存在较大差异,而网络又多以匿名身份进行交流沟通,与现实生活相比言论相对自由。高校大学生长期借助虚拟网络进行交流,使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更加弱化。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大量的娱乐信息、在线游戏、影视音乐等休闲平台,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对新媒体产生了依赖心理,沉迷于虚拟世界,消磨了自身的意志力和上进心,甚至逐渐产生逃避现实生活的厌世情绪。

三、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首要前提,首先,要加强政治辅导员、学生团支部、学生会等部门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其次,学校应在学生课余成立心理咨询处、社会实践导师队伍等部门,并在任职教师中招募合格人选作为兼职工作者队伍,落实额外补贴或以相应课酬待遇,充分调动兼职工作者的激情;最后,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力,例如开展学生心理障碍疏导、运用新媒体技术等培训工作。

(二)建设新媒体平台,传播优质信息

1、重视建设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引导高校大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利用新媒体的多样性做好分类引导,例如按学生的地域归属关系和团体兴趣爱好建立校内网、QQ群、微信群:××兴趣爱好交流群、××宿舍楼学生群、××系足球组织等等,日常教学活动的信息、节假日放假通知、心理健康常识都可以在组织群体里进行。

3、建立信息监督机制,对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做好不良信息的全面监控,寻找有效载体进行教育信息的全面监督,对高校大学生容易产生的逃避现实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疏通、引导。

(三)合理利用新媒体引导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使用新媒体的技能,与时俱进,顺应发展,充分发挥手机以及互联网这两大载体的作用,以便于更好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信息、时事讨论、心理咨询、风采展示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其次,要以正能量、主流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展开交流,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后,要将其他教学形式合理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中去,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受到高校大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对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新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宣传等活动,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作者:李程勇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