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论文:当前农村文化的路径透析

时间:2022-01-24 03:04:48

文化建设论文:当前农村文化的路径透析

本文作者:孙金华闫光美工作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新农村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文化的先进理念[2]。因此,要建设好和谐新农村,必须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认同度,实现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农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再次,有利于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是我们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占重要地位,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农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适应了当前农村文化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它对于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创造出更多满足广大农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潮有着重大意义。最后,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是各国竞争的焦点,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今天这样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3],我们特别是文化建设和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抵制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和思想的侵扰,形成文化竞争力,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总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遵行道德规范、团结奋斗、勇于创新、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新型农村环境,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快速、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制约农村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贫苦落后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民想抓住这些机遇提高自家的经济水平,而忽略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等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迷惑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农村的道德状况也普遍受到冲击,农村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集体主义观念、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一些地方存在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另外,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且以小学和初中程度为主,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2.政府领导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干部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直接关系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败。中国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是经济发展的成就、财政收入的提高,这就导致官员更多地重视经济建设,追求经济指标。文化建设不能带来直接的财政收入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收效甚微,影响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所以就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致使文化建设只重形式、重建设,而轻质量、轻管理,盲目大搞形象工程,最后农村文化体系出现了流于形式的“空壳化”现象,劳民伤财。3.投入短缺,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建设缺乏一定的物资保障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本来文化事业费用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就不高,且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致使分到农村的份额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农村存在的“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以及官员过分追求经济目标,这些都使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缺乏,早已陈旧的一些文化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也不能建设一批新的文化设施、设备,文化建设工作受到极大的制约。4.文化建设队伍落后,人才匮乏。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基层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当地农民对这一没有实质成果的事业不理解、不支持,且工资待遇不高,基础条件清苦和艰辛,致使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不能吸引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参与,文化建设队伍后继力量不强。当前农村多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素质偏低,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乡风文明的大局,基于以上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从而推动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繁荣。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巩固思想基础。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由于当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必须强化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中来,增进社会共识。如一些业余的培训,或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精神文化产品中,吸引农民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中来,着眼于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和谐农村文化。2.增强各级领导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者,领导重视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和历史的责任角度上,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它列为政绩考核内容、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3.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基础薄弱的难题,要逐步建立“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投资融资体制,积极引导各种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一方面政府财力要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又要转变观念和思路,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筹资方式由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逐步发展到政策筹资和社会融资。坚持投资多元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地缓解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持续努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民族精神绵延传承。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对从事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加强“选调生”和“三支一扶”工作的开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建立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5]。同时,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培养大量复合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让真正热爱农村文化工作,熟悉农村文化工作,精通农村文化工作的人才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