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分析3篇

时间:2022-04-14 10:37:48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分析3篇

第一篇

1吉林省西部城市建设现状

1.1城市发展基础薄弱

城市化率是衡量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指标。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市数量严重不足,城市密度也很低,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城市中简陋平房普遍存在,旧城区居住环境较差,城市居住区用地得不到合理改造。市区道路简陋、照明缺乏;排水系统不完善,交通混乱,而且人流集散地缺少必要的停车场。

1.2城市生活质量低下

由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受地域环境和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差,不适应城市外向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规模小,人均收入水平低;零散的小工业企业排水设施不完善,工业污水对潜层地下水污染是极为严重,尤其对平房区居民影响较大;而且城市公共绿化活动空间不足。

1.3城市总体规划落后

由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小农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制约,没有现代化、适度超前及功能布局合理化的城市总体规划。习惯于小打小闹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和小农思想搞城市建设,缺乏市场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城市经营观念。对城市功能定位往往局限于小范围的交通枢纽、政治中心或农牧业生产基地,限制了房地产、现代商贸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延伸。

1.4城市建设与改造模式滞后

在城市建设与改造模式中,改造用地大多以政府和开发商协议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政府出让土地,开发商建设商品房出售,实现项目资金自平衡带来利润。但开发商为追求高额利润往往拿到土地之后推迟开发,或者继续转让,甚至过度开发土地导致违法行为,不能实行合理有效的土地开发利用,进而影响城市经济、社会、人口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5城市开发理念和整体协调发展观缺乏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生态城市的要求,公用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能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映衬,道路宽窄不一,公共用地匮乏,缺少停车场等必要场地。没有在满足城市各类功能的前提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建设;没有在合理利用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注意搞好城市各种污染源的防治;缺乏居住环境内部的生活绿化空间。

1.6城中村问题依然严重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市中依然存在许多私人平房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区,这些房区房屋拥挤,房屋产权分散,居住环境较差,违章建筑现象普遍,道路狭窄,多数街区无法驶入机动车,治安、卫生、消防等问题突出。虽然棚户区改造和生活保障房建设解决了一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但中低收入阶层的租房和无房等现象仍然严重。

2吉林省西部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

2.1合理规划,正确定位

根据城市自身的条件、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水平、高起点的编制好城市总体规划,将追求现代化城市作为首要任务,突出解决城市规划滞后问题。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现代化人居环境要求,注重文化、环境、生态和健康。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基础性、超前性、先导性,适当超前于城市经济发展;重点做好城市供水、供气、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为城市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

2.2突出城市特色,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突出其民族、历史、地域等特色,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城市规划应创造自己的城市环境特色,创造一个以绿化空间为主、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经济腹地,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科学定性和合理分工。加快棚户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步伐,解决城中村现象。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保护城市的运作空间,慎重选择最优开发模式和开发取向,促进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3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

因吉林省西部地处平原,常年多风沙少雨,自然和地理环境独特,加之人为因素破坏,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应采取建设、治理与保护三者并进的手段,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污染是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任务,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严格控制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优先发展绿色工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对城区的污染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2.4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模式

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地协调发展模式的城市化,着重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追求的是城市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相互协调,实现城市整体上的良性生态循环,吉林省西部必须要走一条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保护的良性发展之路。加快实现土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合理利用水、风资源,打破地区界限,促进区域内、省内、省际资源优势互补。

2.5创新融资方法,推进城市建设

结合吉林省西部实际情况,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利用社会资金投入新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筹资手段市场化、偿还机制良性化、管理方式集约化,全面开放建设投资市场,广泛吸引社会和国内外资金,特别是民间投资。加大城市宣传力度,吸引内外客商参与到城市的开发建设中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2.6完善城市规划制度,提高城建管理水平

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在规划审批过程中,要坚持法治,防止人治,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而违反规划,切实维护好城市规划的权威性。规范城市建设市场,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建筑市场综合治理。抓好工程招投标,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规范化操作。加强监管,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保证安全、优质、文明施工。对综合开发、物业管理和配套建设做得好的开发企业,采取优先规划用地、减少配套费、给予奖励等优惠。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吉林省西部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城市建设管理在规划管控上,要有良好的预见性,要预测到经济发展趋势,要有有效的调节方法和措施;实施高效的管控和建设,城市才会成为布局良好、功效齐全、生态良好的生活区域。才能切实带动人和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本文作者:刘国明工作单位:吉林省镇赉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第二篇

1西安生态城市建设资源分析

西安位于关中盆地中部,南倚秦岭,北临渭水。境内地貌分为两大类型:北部地势平坦,平原辽阔;南部山地险拔峻秀,峰峦迭翠。境内还有数量众多的历史遗址遗迹,山、水、遗址遗迹构成了自然历史环境与台塬(指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地形地貌有机共生的基本生态格局。这是西安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西安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

1.1巍巍秦岭,台塬拱绕

秦岭山脉横贯西安市域南部,秦岭西安段总面积约为5852km2,占西安市域面积的51%。秦岭西安段森林密布,森林面积占西安全市林地面积的94.59%,拥有朱雀梁和牛背梁等10个部级森林公园,翠华山和临潼骊山等4个部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泾渭湿地和太白山等6个部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是西安的生态安全屏障;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以及温带、寒带植物群,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过渡地区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区域内诸多河流发源于秦岭,是西安重要的水源供给区和水源涵养地。除了南部秦岭山脉外,主城区周边被白鹿塬、乐游塬、龙首塬等十一台塬拱绕,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生态用地区。秦岭山脉和十一台塬共同构成了西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

1.2八水绕城,屏拱长安

西安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渭、泾、浐、灞、沣、滈、涝、潏八水环绕,屏拱长安,自古就有“八水绕长安”之称;境内现有54条河流,纵横交错。近年来,西安结合历史遗迹保护建设了一批以曲江池、汉城湖为代表的重点水利工程,它们与明清建设的西安护城河水系共同承载了诸多文化典故和城市历史。

1.3历史遗址,星罗密布

西安有3100年的建城史和1100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十三朝古都,境内历史遗址遗存众多,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1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有3246处。数量众多的文化遗址是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特点。大遗址包含都城遗址(周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宫殿遗址(秦阿房宫、唐大明宫)和帝王陵园(秦始皇陵、汉杜陵)三类,按照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原真性要求,这些大遗址保护区用地多为农用地。大遗址与密布于西安市域的其他文物遗址共同构成了西安独特的历史自然环境,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

1.4小结

综上所述,秦岭山麓是西安生态资源的核心,台塬、“八水”构成了西安生态系统的基质,而众多历史遗址遗迹,尤其是以都城、宫殿和帝王陵园为代表的大遗址是西安生态资源的特色所在。因此,建设西安生态城市,要以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保护台塬、恢复“八水”格局为基础,以历史遗址遗迹生态资源为重点,突出生态城市的特色。

2西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问题

2.1生态环境现状

西安的城市建设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环城路绿带、三环路绿带、大明宫遗址公园和世园公园等城市绿地,渭河、灞河、曲江池和汉城湖等生态水系整治修复工程以及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一期项目的相继完成,使得西安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了以山、川、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体系,形成了“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斑块系统。2012年,西安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6.32%,城市绿地率达到了33.3%,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2.2面临的问题

目前,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1)城市规模扩张速度快,城市原有的“一城多心”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主城区与组团、城市各组团之间有连片发展趋势,城市绿地和生态用地面临被蚕食的危机。(2)城市建设区向秦岭方向蔓延趋势明显,对秦岭山体本身及周边地区生态用地的保护刻不容缓。(3)城市人口增长迅速,机动车保有量激增。2012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60万辆,连续3年的增长量超过20万辆,造成汽车尾气排放加大、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导致城市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4)城市的静风频率较大,城市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特别是近期雾霾天气频现,给城市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治污减霾形势严峻。(5)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有的部分污染工业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工业污染问题日愈明显,工业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3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与策略

3.1建设目标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生态资源为主脉,以人文资源为特色,以城市发展为目的,建设目标为:突显城市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生态底线,构筑城市生态体系;改善城市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满足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的生态要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

3.2建设策略

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山水、台塬、历史遗迹等生态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城市规划所能发挥的效用,重点从城市基本生态格局、城市空间结构及布局、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交通等方面建设生态城市[2]。

3.2.1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面对城市规模扩张连片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秦岭及其周边地区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的现状,西安通过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严格控制开发建设,保护自然山脉、河流水系、湖泊湿地和遗址遗迹等生态资源基质;重新梳理并确定生态区划,对不同区域进行相应的空间管制,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3.2.2明确城市用地增长边界,实现城市组团式发展西安结合城市河流水系、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设置生态隔离廊道,明确城市主城区及各个组团的用地增长边界,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趋势,实现主城区与组团、城市各组团之间的有效隔离。此外,通过城市功能组织、用地再开发和集约化发展,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市组团发展和精明增长。3.2.3调整城市空间格局,改善城市气候环境针对汽车尾气污染、城市通风不畅和雾霾天气频现的状况,西安在城市空间格局中重点考虑城市通风因素,调整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划出深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生态用地,引风入城,改善城市气候环境,发挥城市自身调节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大气污染。3.2.4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遗址绿地公园结合城区内历史遗迹数量多、占地规模大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特点,西安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遗址绿地公园,发挥遗址绿地的生态效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3.2.5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进园发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城市重要构建要素之一。一方面,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另一方面,结合规划发挥的效用,优化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将主城区内部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外迁,推进产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解决城市工业污染问题。3.2.6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实现城市绿色出行城市交通尾气排放是造成西安这类特大型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西安应通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立城市快速、便捷、安全和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变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实现城市的绿色出行,通过交通资源的配置,实现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

4西安生态城市的构建策略

4.1秦岭为屏,生态控制

结合现状,可以从秦岭生态区、秦岭北麓城市发展控制区、城市发展建设区3个区域构建西安生态安全格局。(1)对秦岭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实行严格保护,将秦岭山体、植被、水体及水源涵养地、生物多样性和山前洪积扇区域纳入保护的范围;将25°坡度以上的区域划分为绝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生态控制区,并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确定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控制导则,保护区域中各项自然生态要素。该区域均处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区域内禁止进行房地产活动(图1)。(2)为避免城市建设向南发展,将秦岭北麓山脚线至环山路以北10km范围区域确定为秦岭北麓城市发展控制区,划定城市发展南控制线。对于南控制线以南至山脚线范围内现有城镇用地,原则上按现状规模进行控制,不再增加用地规模,并按现有用地边界划定生态控制线;禁止建设住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可适当点状布置文化、旅游及生态农业类等项目(图2)。(3)构建以“楔、环、廊、园”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将城市生态绿地、防护绿地、水面、湿地、大遗址公园及城市公园划为禁止建设区,划定生态控制线。在此区域内,除道路、高压走廊、输气管线和输水管线等交通市政设施,军事设施和农业水利设施,以及排水管渠、水利工程管理设施、水利风景区配套设施可建设外,禁止进行其他城市建设活动;结合管控要求,将其余区域划分为限制建设区和城市建设区,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图3)。

4.2环廊隔离,组团发展

在城市发展建设区域,为防止主城区扩张、实现主城区与组团生态隔离,西安提出了控制内外“绿环”的方式:在主城区北部依托渭河形成长为800~1500m的河流生态隔离廊道,在东、南、西部依托绕城高速路形成宽度为200~400m的带状绿地,共同构成限定主城区增长边界的内环;依托西咸大环线形成宽度为800~3000m的带状绿地外环,有效控制城市外溢,同时预留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实现绿色空间的多重利用。为防止城市连片发展,在城市内部实现各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利用西禹公路、西宝公路、陇海铁路和郑西高铁等对外交通干道,建立廊状生态用地。在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按照规划确定的宽50~200m绿带进行控制;在规划区外适当拓宽绿带至300m,建设城市交通干道绿廊,实现城市内部各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在环廊隔离的基础上,恢复历史水系,进行包含河、湖、池、湿地在内的西安城市水网体系建设,满足城市未来水生态的要求。具体包括:实施开展泾渭湿地、灞渭河湿地等7个湿地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原生态休闲观光湿地公园;进行渭河、泾河和灞河等10条河系的综合整治,恢复“八水绕城”盛景,在满足城市防洪标准的基础上,改善河流的水生态环境,形成河流生态廊道;构建汉城湖、未央湖、丰庆湖和大明宫太液池等28个湖池格局。这些湿地、河流、湖池与建于明清的西安护城河水系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网体系,最终实现“水润西安”(图4)。

4.3绿楔嵌入,引风入城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大气污染,按照西安的主导风向,在城市东北、西南、沿秦岭北麓及周边塬体主要地区,形成窑村机场东北绿楔、丰镐遗址西南绿楔、秦岭北麓—白鹿塬—庆塬绿楔生态用地,并嵌入主城区;将东北、西南盛行风和秦岭上下山风引入城市,将新鲜空气顺着“风道”输送到主城区;同时,结合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大遗址和水面等开敞空间,形成通风廊道的枢纽,发挥城市气候自身调节作用。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西安对绿楔生态涵养规划和建设用地制定了要求,要求绿楔生态绿地中的建设用地不超过总用地面积的30%(图5)。

4.4遗址串联,斑块点缀

“大遗址保护模式”是西安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特色,恢复自然原状、整体保护、建设遗址保护公园是该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将周丰镐遗址、秦始皇陵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等建设遗址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绿地公园内不得进行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周边大遗址主要集中在城市西部,在城市西北方向上沿丰镐、阿房宫、汉长安城遗址延伸至五陵塬,形成宽为800~3000m的历史文化生态廊道。历史文化生态廊道内的遗址区以生态用地为主,其他建设用地划定为限制建设区,进行建设高度和强度控制,充分发挥大遗址廊道的生态效应,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城市生态协调发展。此外,在主城区范围内,以现有的兴庆公园、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世园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和汉城湖等城市公园为基础规划建设清凉山公园、文景山公园等新的城市绿斑,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改善市区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环境良好的游憩空间,为城市防灾提供避难场所,最终实现“绿满西安”(图6)。

4.5“退二进三”,产业进园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西安在产业结构方面积极推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升级和转型力度,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在产业布局方面要结合城市“退二进三”的进程,将军工业、有污染的装备制造业全部外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园区、航天基地和航空基地等城市产业园区,最终在市域内形成“一心两带、组团聚集”的市域产业空间格局。其中,“一心”指依托主城区形成的以无污染图7西安市域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图图8西安城市慢行廊道规划图的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核心区;“两带”分别是沿渭河从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向西延伸至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沿秦岭北麓延伸至临潼区的文化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带。该产业空间格局的调整,在空间上实现了城市产业功能的有机疏散,形成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园区,降低工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图7)。

4.6轨道优先,绿色出行

结合综合交通规划,实施轨道交通优先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幅度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未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原有的6条增加到15条,线网长度由251km增加到667km,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5%;同时,通过分区、分类停车收费和停车配建标准,以及在老城区内提高停车收费、减少停车位配建等一系列措施,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在实施轨道交通优先战略的同时,利用城市绿色廊道、路侧绿带、河流水系和环山路,构建“一心、三环、十射、九带”的城市慢行廊道体系,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拓展整个城市的绿色交通的可达性,最终构建“轨道交通+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的绿色出行(图8)。

5结语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所以古人强调“人之居处,亦以大地山河为主”,也就是说,人、城市、自然应该是相互一体、相互协调的。未来西安城市的发展应该继续在特色中寻求和谐、在和谐中创造特色,在继承传统城市建设思想的指引下,走特色生态城市发展之路,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和现代都市特点,成为绿色新城、生态之城、和谐新城。

本文作者:李琪曹恺宁刘永祥工作单位: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三篇

一、生态城市理论溯源

现代中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生态学界和城市规划界都涉及了这方面的研究。典型的如生态学家马世俊和王如松1984年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之后王如松又提出了“天城合一”的生态城市思想。

二、吉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确立了“生态立市”城市发展信念

2009年,吉首市确立了“三市”战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将生态作为立市之本。2012年,吉首市委1号文件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青山环抱、碧水环绕、绿树环拥、美丽富饶”的生态吉首。

2.制定了“生态宜居”城市发展规划

几年以来,吉首市以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为背景,围绕“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制定了《吉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吉首市城镇体系规划》《吉首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吉首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30多项。提出要以“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为总体要求,围绕“民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区域工业加工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一线一面,一江一河,一点一圈,一环一串”为城市亮点,构建“山在城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景在城中”的城、林、山、水、景相互交融、美丽富饶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

3.迈出了“生态吉首”城市建设步伐

(1)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推行了“四线管理”和四个“一律不批”制度。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吉首市实行了城市建设红线、生态保护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的“四线”管理制度,明确划定各类项目建设的范围控制线。与此同时,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程序,推行四个“一律不批”,其中包括对环境敏感区产生不利影响的一律不批,增加污染总量和影响生态环境的一律不批。2011年,吉首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4%,空气质量居全省14个省辖城市之首。(2)生态产业建设方面产业生态化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吉首市通过三条途径促使产业生态化转型:一是积极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工业园区。如规划建设吉凤生态工业园、酒鬼酒生态工业园、广州生态工业园、河溪新材料生态工业园区等,对入驻企业实施高标准的环境规划。二是加强对生态产业的扶助。比如在政策上积极扶持以“十品农寨”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以“九业农庄”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业。三是积极培育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由吉首市宇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海迪富”新能源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动工建设,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将彻底解决吉首市垃圾渗透液处置的问题。(3)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比如向市民发放《低碳生活知识读本》《环境保护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提高市民生态环保意识;在乾州污水处理厂设立“环境保护学习基地”,每月5日和25日两天,邀请市民、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免费参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现场,普及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虽然吉首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但与国家环保部的“中国生态市”(地级市,2008)的要求还有差距。本文选取19项约束性指标当中的12项做比较(见表1)。比较发现,12项约束性指标中,吉首还有7项指标尚未达到“中国生态市”的标准。

三、进一步推进吉首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1.完善“生态吉首”各项规划,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作保证。要将生态理念贯彻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交通、绿地管制、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中。以吉首城市空间规划为例。吉首城市规划的总体结构是以贯穿南北的人民路为主轴,以周边群山为背景,以北边的峒河组团和南边的乾州新区组团为中心,形成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但建设“生态城市”仅仅有全局上的规划还不行,还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分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2.加强“生态吉首”理念传播,激发公众广泛参与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进吉首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国内外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比如,青岛市在学校组织“大手拉小手”的活动。学校发给小学生大量保护环境的宣传画,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上街捡垃圾并区分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最后学校举行相关知识的故事演讲比赛,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让大家设想青岛市未来生态城市的图景。

3.突出“生态吉首”建设重点,制定阶段发展目标

吉首是一个峡谷之城,四面青山环抱,河流穿城而过。因此从整体上讲,应构建具有吉首特色的山与水相结合的城市生态系统。按照“显山、露水”的生态思路,以自然山水为骨架,以多样化的园林绿地为依托,做好“山水”文章,塑造独具特色的峡谷城市景观,与“谷韵吉首”的城市品牌相契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吉首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面都要有具体可操作性的目标。比如第一阶段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生态交通体系建设、城市园林与公共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化美化建设等,用三年的时间;第二阶段重点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物流业等,用五年的时间;第三阶段重点加强公众生态道德、生态伦理建设,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每一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要严格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的原则来进行。比如在城市道路的绿化上,传统城市道路的绿化,道路中央的绿化带一般高于路面,雨水把绿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冲到路面,再通过下水道被冲到郊区水体中,造成郊区环境污染。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就要将绿地下沉到低于路面,让路面的污水流到绿地的土壤中,通过土壤和植被的过滤以后,变成干净的水渗透到地下,这样既减少了郊区污染,还能给城市绿地补充营养物,一举多得。

4.推进“生态吉首”结构调整,促进城市产业转型

生态农业建设方面,主要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近几年来,吉首逐步发展了城市周边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但是这些城郊农业还没有实现向都市农业的转型。应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农业技术创新等途径来加快吉首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生态工业建设方面,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创办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各生产企业之间互利共生的结构,实现物质流的“闭路循环”,达到物质的充分利用和废物零排放。对吉首而言,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工业园区,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园区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让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渠道,使物质被多层次利用,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生态服务业建设方面,本文认为应着重建设三个方面:生态交通运输,生态旅游和生态物流。吉首市在生态交通方面已经有了尝试,建设了从吉首市区到矮寨风景区的自行车专用车道。但在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包括完善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系统,使用生态交通工具,鼓励市民低碳出行,推广节能环保车型等。生态旅游是吉首打造城市品牌“谷韵吉首”的一张名片。省政府办公厅去年9月份制定并下发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吉首列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五大支撑城市之一。为此,要深度挖掘乾州古城、矮寨大桥等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将吉首打造成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中心城市。此外,还可以结合吉首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工业旅游,将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实现产业之间的相互链接,延伸产业链条。生态物流方面,需要建立触及吉首乡村每一个角落的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通过“市—镇—乡—村”这样的物流节点,实现城乡工业品和农产品物流双向流动,提高物流效率。与此同时,加强物流中保管、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减少物流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发展生态物流业。

5.加大“生态吉首”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首先,要用活用透优惠政策。吉首是少数民族地区,又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区域,有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地方层面等多层优惠政策的叠加优势。国务院扶贫办明确提出,把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对贫困村具有水土保持和碳汇生态效益的生态林进行生态补偿,支持武陵山片区建立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要求湖南省把70%以上的中央扶贫资金安排到武陵山片区县。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把诸多的优惠政策用活用透,发挥出最大的政策效应。其次,要创新融资渠道。比如,采用BOT(建设一拥有一转让)方式招商引资;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大型投资项目采取多方入股,并筹划上市的方式来拓展融资渠道;还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这种全民参与可促进筹资渠道的稳定性。

6.注重“生态吉首”文化建设,保障城市健康发展

从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建设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气,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这些项目建设往往突出了功能价值,却忘掉了文化责任,使城市越来越缺少应有的文化底蕴。事实上,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韵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城市自然生态的破坏会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危机,而城市人文生态的破坏可能会造成社会群体性文化信仰的危机,因此生态城市建设需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本文作者:夏小莉工作单位:中共吉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