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论文5篇

时间:2022-07-17 08:43:06

高校财务管理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全面

在高校工作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资金和财产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大多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采用权责发生制,然而高校多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这种方法不能够及时反映出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无法表明教育成本与教育支出的关系。高校对固定资产通常不进行折旧,这种计算方法无法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高校教育本身属于非盈利性质的活动,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支持。有限的资金要求高校运转过程要充分利用资金,循环利用固定资产。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力度不大,使许多高校中出现腐败事件,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2.高校管理者工作不到位

根据规定,各高校的收支要达到平衡,账面上不能出现赤字。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预算编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种方式,根据高校规模的不同,选择不同预算编制方式,高校管理者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致使预算编制不严谨。高校管理者缺乏对于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解决好财务问题。

3.高校财务管理者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所以,对于资金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更加严格。然而一些高校财务管理者的素质却没有达到要求,专业技能不能够达到管理工作的要求。现代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然而财务管理人员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无法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传统观念认为,财务人员的工作只是记账与报账,高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对于任用财务管理人员,未能按法律要求进行。财务人员滥用职权、随意预算编制等,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1.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高校领导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及专业知识,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调解工作。高校主管财务校长应该时刻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只有真正了解财务管理工作、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够做到切实地解决问题,否则会使财务工作问题更多。同时,领导还要与直接财务管理人员做好沟通工作,以便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用心地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够使财务工作得到更加全面的管理。

2.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参与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高校的财务安全。高校财务管理还可以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中常用的责权发生制的核算方法,对高校的各项支出进行核算,对支出与收入进行分析,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但由于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结合高校的实际财务情况,在核算准确的情况下,不断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革新,使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更为具体明确。

3.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及监督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资金与固定资产的直接管理者,其专业技能与自身素质要严格达到职业要求。为保障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高校应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及时了解该工作的前沿信息。高校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主要是校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通过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减少学校腐败事件的再次发生,为学校树立更好的形象,维护学校的声誉。成立审计部门,保障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人身安全,为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最大的便利条件。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使财务管理人员依法办事,为财务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三、结语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改革,必须制定出科学的制度及措施,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合理利用资金,以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视野。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大校内和外部监督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保障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董俊霞 单位: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第二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浅探

1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1.1节约与效益

在现有各种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尽可能整合现有管理信息系统,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造成浪费。

1.2技术先进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以保证系统功能的先进性。

1.3扩展性强

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便于系统功能扩展,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增加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应的子系统,逐步完善系统功能。

2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及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分期分批投入建设,逐步完善,最终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2.1构建会计业务核算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逐步建立了会计业务核算信息系统,包含了账务处理、预算管理、工资税务管理、学生收费管理、票据管理等子系统。但各系统各自封闭,数据分散,共享程度低,仅仅实现了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中,首先就是要构建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信息系统。通过组建财务局域网,采用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将各个会计业务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实时数据,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2.2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由传统的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转化,加强管理功能和决策分析功能。由从前的事后核算,转为现在的事前预测分析、事中监督核算、事后考核评估。

2.2.1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体化

构建基于校园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数据中心,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各相关部门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部门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为财务管理实时采集并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决策数据信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体化。

2.2.2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包含预算的编制、调整、控制、分析和考核等环节。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的紧密结合,可以及时取得和掌握学校各级各部门相关的业务信息,为预算管理各环节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降低财务风险,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2.2.3实现财务内部监控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对高校财务活动的集中监管。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各级各部门财务状况的实时信息,有利于财务监管和财务决策。另一方面,能实现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使用、资金流动的监控,有效防范财务资金管理风险。同时,有利于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2.2.4实现科学的预测分析与绩效考核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关注财务风险和绩效分析,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财务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控制,实现对项目情况实时的跟踪管理、考核分析,为项目绩效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指标数据。

2.2.5完善财务信息服务体系

师生员工可以登录财务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相关业务处理流程,实时查询经费使用、工资酬金和奖助学金发放等情况,管理部门可实时掌握和监控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实现财务信息公开。同时,结合财务信息化建立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学生网上缴费系统、财务短信系统等,完善财务信息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2.3构建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在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财务管理提供的相关模型为基本方法,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数据和非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校财务管理科学的决策依据。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建立数据仓库,对学校大量财务数据和相关部门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发现各项财务数据的关联度及变动趋势,分析、整理、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通过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及筹资决策,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规避学校发展的财务风险。

3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注意的问题

3.1改变观念,加强领导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学校人、财、物各管理部门,需要对学校内部业务流程再造重组,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高校应改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和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立财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确保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序顺利进行。

3.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应在传统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管理需求,建立健全包括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依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进行岗位分工、权限划分,完善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使财务管理信息化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3.3加强网络管理,保障数据安全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要注意防范来自网络的威胁,通过先进的网络结构,采用专网,加装防火墙设备等措施来屏蔽病毒的侵袭和黑客的攻击,保障网络安全。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的服务器,使用不间断电源为服务器提供不间断的、稳定的电源供给,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采用完整的数据备份方案,包括采用服务器双机热备份、RAID镜像技术等多种方式财务数据,保障数据安全。

作者:吕涛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第三篇: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

一、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高校缺乏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没有合理的会计制度,那么就无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和在科研项目中出现的一些的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做出合理的管理与预算核查。例如一些设备费,人员使用费和其他科研使用经费这些直接经费没有合理的收支报表及会计制度。而且,一些在课题研究中无法计入的费用例如服务人员费用之类的间接费用就更不能得到有效地管理了。缺乏了有效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无法维持资金链的稳定运转,使得科研不能如期的进行下去。

(二)缺乏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

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可以使得科研合理有序的进行,特别是一些纵向科研。纵向科研由于科研项目专业很强,一般都是由申报人自己决定。而申报人员缺乏财务制度的知识,财务部门不能参加这种专业性的预算编制工作。导致预算在科研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合理保障科研任务有序进行。而一些高校对这种现象也不够重视,不找专家评估论证,预算多了少了也无所谓,经费使用也很随意。有时候科研项目与经费脱节,有时候项目没做完,经费用完了,有时候经费用完了,项目没做完,之间出现很大的差池。

(三)缺乏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分类

横向科研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是根据资金来源划分的,那么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也应该按照这种分类科学管理。因为资金的来源不同,学术型与应用型也应该分开管理。如果没有分开管理,科研人员得到的收益经费就会变得混乱,科研人员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他们可能会弄虚作假套取经费,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因为都是一个学校的,就会放宽管理的政策,允许一些这样类似的混乱现象。长此以来,科研经费的管理就会越来越乱。

(四)缺乏严格的科研经费监管制度

我国高校一般都是采用课题组的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制度基本都是课题组的负责人全权管理该课题组使用经费,有着较大的自主支配权。长此以来,课题组的负责人就觉得这些科研经费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不需要向学校告知具体的使用情况,也不想让学校过多的干预。学校也因为一些原因,把经费的监管权放任给课题的负责人,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这样导致了科研经费缺乏了有力的监管,没有了一个管理的屏障,使高校的财务科研经费的监管形同虚设,也暴露了我国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五)缺乏对科研劳动的认可

现在的科研经费制度是经费必须在科研的过程中都使用完毕,这样的一个过程管理模式使得高校的非专职科研人员产生的劳动无法兑现成果,科研的项目也被一定程度的限制。一些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不需要间接费用,这样的劳动缺乏被认可。这样就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动力,签订一些虚假的合同,买一些假发票来套取科研经费。这样也导致了一些应该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被用在一些会议中心和咨询公司里。所以,向这样的脑力的学术类的劳动做出应该的认可是非常必要的。

二、拓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想思路

(一)建立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分析,总结出高校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与资金的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每个环节都详细过目,严格把关。对一些经费划拨,课题验收的管理也严格规定,制定规章制度。让高校的财务经费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把经费从学校的大账上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让高校财务科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

(二)建立科研支出科目体系

高校一定要根据实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经费收支科目,因为这样才可以把一些场地,水电等消耗品做好合理的分配。使科研支出的预算费用与实际使用费用做到基本吻合,不漏账。争取每个月都进行一回报表的合并与区分,把科研与教学支出在总体上区分,并建立科研收入,科研支出,科研经费剩余三种科目体系。使得科研经费能够周转有序,衔接合理,资金也能够分配科学。

(三)建立精细的财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坚持经济的合理性,建立精细的财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并且帮助科研项目的课题组负责人建立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科学的编制。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请专家来进行预算编制的论证,进行精细的运算排除一些可能的不确定性,把目标的相关性提高到最大化,为上一级的审计监督与财务核算提供便利,也使得这些账目有着合理合法的依据。

(四)建立科学的高校财务科研经费分类管理

高校目前都是把科研经费分为横向科研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更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按照科研的根本性质来区分。主要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学术型研究一般消耗的科研经费很少,因为基本都是脑力劳动,很少需要消耗一些例如设备费等,但也有缺陷。缺陷基本就是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学术型研究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但是研究人员也有私心,就是可以用于个人评职称。应用型研究才是社会科研活动最需要的类型。这类的经费要严格按照合同来执行,不能以重量不重质的角度去考虑这类问题的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共同来承担。形成良性循环。

(五)建立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公开高校在科研经费中的使用情况,建立科研项目档案,构成信息化管理体统。这个系统主要应该包括项目的实际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该任务,给与的经费使用情况等等。这些都应该列举在这个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法的科研人员弄虚作假,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透明,更加公开,让老百姓对科研项目定心与放心。

(六)建立完整的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制度

科研经费内部需要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避免由于内审缺失使得科研结账不及时,经费使用不合理,经费的使用效率严重低下的现象。内审的缺失也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都是财务人员在负责,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管理很少,使得财务人员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定期的审计,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合理,预先排除不定期不确定的因素,让科研经费高效利用起来。

三、结语

我国的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管理道路还有很大的改进与改善的地方,尽量在体制体系等根本上改变。如果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也要在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和经费的具体使用上严格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科研经费在使用上可以合理与科学,让科研成果能够最大化的服务于社会,让我国的科技科研可以高速的发展起来。

作者:高洪志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第四篇: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研究

一、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重要性

1.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让高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高校奋斗的目标。扩大招生、引进较强的师资力量、提高科研经费等高校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高校财务管理往往实行的是“分级制”管理,除重大的财务活动外,“权力”往往下放到各院系、各部门。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以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为依托。只有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保证其执行力,才能使高校平稳发展,提高其竞争力。

2.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高校防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权力制衡、加强监督、明确责任。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权力制衡是防止腐败的关键,就是要求对权力施以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运行中的正常、廉洁、有序、高效。同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监督,即对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监督是制度执行力的一种保障。责任是否明确,决定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否落到了实处。责任是否明确,决定制度是否有威慑力。只有明确了责任,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才能提升。这种防腐体系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只有这样的体系才能真正做到防腐的目的。

二、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各项经济业务也向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各高校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跟不上发展的形式。部分高校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等事件频发。大部分案件是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够造成的。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高校经济业务安全有严重的隐患。具体表现在:(1)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内容不全面。由于高校的经济业务不断变化,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经济业务。如有些高校尚未建立起外部捐赠等内部会计控制,导致外部捐赠的资金使用不明晰,资金风险增大,效率不高。(2)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约束的对象和责任不明确。通过调取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对违规责任不做要求,同时对违规的对象也指向不明,导致违规成本降低,缺乏约束力。(3)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与学校的发展不同步。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还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校发展的需要,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发展。

2.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高校往往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重发展,轻制度”。这种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做法,就好比一辆高速运行的列车,从未停下来进行检修,这样长期高负荷运转的后果可想而知。这需要观念的转变,法制观念的转变。在高校的体制下,法制观念的转变应是自上而下的。只有领导足够重视,观念才能真正得到改善。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缺失。大部分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是“集中权力,统一管理”。重大事项由各校领导统一研究决策,一般事项由分管校领导决定。这种以“内阁制”为主的管理手段,优点在于“集中资源,统一配置”,缺点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主动性,操作性不强。高校的这种管理体制下,在执行一个事项中,由于与本人的利益无关,出现推诿、拖沓等情况,导致效率降低,责任意识不强。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主要是过程中的监督。过程执行缺乏主动和操作性,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只能是一纸空谈。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提高关键在于其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

1.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是提高其执行力的前提。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确保时效性和科学性。这套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应包括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审计这三个过程。另外,这套财务管理制度内容范围应该要广,除了要包括学校的日常经济业务外,还要包括一些特殊的业务,如对外投资、基建、捐赠、基金会等。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艰涩,确保制度的权威性,执行力才能得以保证。

2.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的基础。大部分高校内部管理权利往往是集中在校一级,往往忽略了各部门以及各院系这一级。各院系只是被动地执行校一级的决策而已,没有发挥各院系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造成了执行缺乏主动性和可操作性,各项事务的执行力降低,其中也包括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实行分层管理,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各部门和院系,有利于提高主动性。各项经济业务的可操作性显著提升,培养责任意识,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才能加强。

3.转变观念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的根本。观念的转变主要在于领导者。加强法制观念,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才是执行力提高的根本。高校管理者素质在高校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素质不同,认识不同,对高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行为,只有管理者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其执行力才能真正得到改善。

4.加强审计和奖惩力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手段。高校财务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力度,降低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但由于内部审计缺乏严格性,并未按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审计,导致审计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控制作用。同时审计结果没有落到实处,奖励和惩罚不兑现,也是导致其执行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幼兰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第五篇:高校财务管理腐败风险防范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加强腐败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高校———一向被人们赞誉的“象牙塔”,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已不再是一片净土。高校腐败案件在全国各地频繁曝光。据统计,近年来,河南查处高校腐败案56起;陕西省查处高校腐败案件36起;武汉大学两位校领导双双落马。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校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现象的日趋严重,在教育系统影响极坏,当前高校严重的腐败现象,严峻的腐败形势,不仅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破坏高校的社会声誉,扭曲高校的办学宗旨,损害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防止高校经济犯罪、减少腐败现象、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构建高校腐败风险防范机制,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财务腐败的因素分析

分析高校产生财务腐败的根源,对于治理和减少财务腐败至关重要。形成高校财务腐败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国家财力有限,单一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办学方式。为增加筹资渠道,许多高校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市场经济在给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和活力的同时,又容易使高校在发展校办产业过程中与社会各行各业广泛接触,受到腐败思想的影响,滋生出各式各样的腐败行为。

2.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作为高校的工作人员,涉案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他们却知法犯法,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轨道出现了偏离。面对诱惑,产生贪欲了心理,抛弃了诚信,把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从而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产生腐败。

3.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弱化。制度规范是反腐倡廉的核心。现在许多高校为了提高二级学院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了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机制,而财务管理制度又不健全,存在漏洞,监督不力,如有的二级学院存在收费行为不规范,自立名目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公款被挪用;有些工作人员在采购大宗物资及基建工程中大肆谋利。这都是因财务制度的漏洞及财务监督弱化带来的腐败现象。

三、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中加强和建立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及财务工作人员

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法律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预防和治理财务腐败的重要思想保证。我们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及财务工作人员各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意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危害,并坚决制止腐败在自己身上和身边发生。首先,高校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以身作则,了解并掌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学习并贯彻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制度,增强法制意识,严格遵守高校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廉政的思想意识。其次,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要时刻加强理论和业务素养的培训和提高,加强对新高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校经济政策制度方面的学习和把握,为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和高校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作用;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出纳、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坚决维护财务制度的严肃性。

(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监督力度

1.完善预算管理和集中核算制度。大量的资金游离于管理之外是高校财务管理中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高校要严格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全部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统一账户,统一收支核算,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规范二级部门预算分配制度,对各二级部门的全部资金实行统一集中核算,统一掌握资金的流向,对不合理的收入进行有效的规范,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禁止坐收坐支,多收多藏,杜绝“小金库”和乱支乱用的现象。

2.建立健全项目、物资采购审批制度。高校财务机构要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的审批制度和程序,重大经费使用必须经高校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避免个人包办和无人负责的不良趋向,对于项目采购及大宗物资采购均要严格实行由学校论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计财处、纪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公开招标采购和领导会签的财务审批制度和程序。

3.高校财务机构要做好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及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督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建立总会计师负责制或财务总监制,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遏制财务腐败意义深远。

4.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高校财务公开是指高校在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关系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重要情况,适时、规范、如实地向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布的一种制度和措施。专有信息的存在是财务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职权结构难以调整时,可以利用财务公开防治财务腐败。高校对一些对专有信息如收费种类及标准、财务报销及审批制度等进行多方式公开,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滥用专有信息行为的发生。财务腐败机会和和财务(会计)透明度呈反相关关系。只有把财务信息公开透明,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发挥社会及群众的监督作用,才能有效地减少财务腐败的机会,加强对财务腐败的预防和治理。

(三)建立健全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1.强化约束高校领导经济行为的制度建设。一是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高校领导干部责任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追究责任,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和范围,规范责任追究的提出、应履行的程序、追究后的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建设,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具有可操作性。

2.对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要实行严格的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合理设定财务工作岗位,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聘用相应的财务专业人员,明确职责权限;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提高岗位间的约束力;同时要建立内部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控制,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真正把内部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增强财务监督的意识、加强财务监督的力度

1.高校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要增强财务监督的意识。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监督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好坏。高校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意识;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定和管理制度,增强财务监督的思想意识。

2.利用多方式联合式的财务监督。高校财务监督的缺失和不力是高校财务腐败的重要成因。高校财务监督要由原来单一事后监督转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多方式、全方位监督的转变,形成一种多环节、全过程的财务监督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延续性;要把内部的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和外部财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联合式的财务监督。

3.强化审计的监督职能。高校审计部门是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主体部门,通过实施财务联网将高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联系起来,赋予高校审计人员随时查看财务部门所有财务业务以及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财务信息的权限,提高审计监督的即时性。同时,由于高校审计部门是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独立性差,必须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为此,可以采取定期聘请会计事务所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财务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解决。

作者:孙少茹 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