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7 11:37:53

高职旅游管理论文

一、工学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政府提倡、行业主导不够。

虽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被业内认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但存在政府保障制度不健全、行业主导不力等外部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在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提高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制订和健全相关政策制度,起到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的作用,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旅游行业协会有待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与教育界一起加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并指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行业协会主导的研究成果是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有助于科学、正确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企业参与程度不深,工学难以协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都是建立在校企双方自愿基础上开展的合作,由于企业未能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明显的税收等优惠措施,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旅游企业对实习生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表现得“急功近利”。如在旅行社实习的学生,很多都没有被安排过跟团或考核,就带团出游;而在酒店,学生仅仅接受两三天的简单培训,就被安排上岗,对客服务。这种工学难以结合、协调的方式只使得学生充当了廉价劳动力,不仅达不到学校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情绪,甚至消极怠工。

3.学校精心组织实施难以保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要求非常高。学校既是发动者、组织者,也是策划者和具体的实施者。老师不仅要联系落实企业单位、共同开发制订培养大纲,还要经常穿梭于各企业之间,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对工学结合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相关学制的安排与课程设置也往往滞后于发展需要。不少学校为了腾出工学结合的学时,只是简单地将原来2.5学年的课程压缩在2学年内完成,缺乏系统地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前续课程和能力技能准备,使得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是只“工”不“学”。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使学校对学生的岗位安排难以做到人人满意。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主要面向旅游社和酒店,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员工趋向年轻化、流动性强。由于是服务行业,一些岗位对学生的外貌和身高等有明确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要做到充分的思想动员,包括企业与学生可以双向选择,避免初入社会的学生产生情绪波动。

二、对策分析

1.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与行业支持。

今日在校的大学生,明日都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成败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学校应该重视政行企校的合作,扩大对内、对外的宣传,让企业意识到人才培养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以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必然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导性,对行业企业评级和评先时,将企业对教育的参与度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我校与上海市旅委开展的校行合作,由我校与旅委共同制订实习内容,明确岗位能力,提出实习单位资质要求,最后统一由旅委挑选实习单位,落实学生实习岗位,最终由旅委、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管理学生。这一合作形式,充分发挥旅委这个行业主管单位联系企业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2.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学校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校企合作方面应该更为积极主动。除却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实习内容,选择顶岗岗位外,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例如,让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工作,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等;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旅游产品开发项目,旅游市场调研分析,培训企业员工等,加强相互渗透,促进校企合作。对于优质的合作单位,学校还可以让企业优先选择到自己中意的毕业生。在如今这个人口红利日渐消退的时代,掌握人才就掌控了市场的主动权,企业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3.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为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校方应当加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力度,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适应企业需求,符合岗位要求。建立和健全学校、企业对工学结合学生的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精挑细选实习企业和岗位,既要保障学生劳动报酬等切身利益,也要兼顾企业的用人需求与经营效益之间的平衡。

4.提高指导老师责任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魅力正是在于它通过将学生推入市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同时使教育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3]。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桥梁纽带作用,除了沟通和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类问题外,还要配合好企业做好学生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以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有利于学做人,做好人为标准,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4]。

5.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工学结合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

提前关照实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掌控好由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过渡期内引起的情绪波动,指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保证工学结合实习顺利完成。

作者:顾琳炎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