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批发市场考察汇报

时间:2022-06-01 07:11:00

蔬菜批发市场考察汇报

一、基本情况

该市场是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建有全封闭钢架结构大厅3.2万平方米,钢架交易棚8000平方米,特菜专营区5000平方米,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2万平方米。市场还建有分捡包装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拍卖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等,总投资达2亿元。全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在这里常年购销蔬菜,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年交易额28亿元。是淮坊的一个县级市,长住人口108万,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目前,蔬菜批发市场外省、本省和本地交易金额比例大致为80%、15%和5%。该市场冬天南菜北运,夏天北菜南运,成为我国南北蔬菜最大的集散、中转基地。市场管理人员300余人,交易旺季场内务工人员达到万人以上,每天的客流量平均在5万人以上,直接带动周边200多家汽车修配厂,100多家餐饮店,带动100万种菜农户,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68家。蔬菜批发市场,以其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文明全国,在这里形成了强大的集散功能。当地80万亩蔬菜园子汇集了来自世界的蔬菜精品,丰厚的产业支撑,领先的科学技术,使她得以长足发展。

二、市场建设与培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市蔬菜局的一位领导告诉我们,蔬菜批发市场是逼出来的市场,84年前,该市种植的5万亩大白菜烂了4万亩,给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也给政府敲响了警钟,就是生产必须与市场接轨。84年3月市政府划出了10亩地建了一个露天市场,20年来,市场本着“先育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现占地面积达到了600亩。特别是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批示开辟全国第一条至北京的“绿色通道”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和市场建设,市财政以累计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在蔬菜基地建设上,扶持发展蔬菜基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建成5个部级农业示范区。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累计投资1.6亿元,示范及种植、科研组培、品种展示、加工销售于一体。2005年全市26万亩瓜菜基地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万亩瓜菜基地获绿色食品基地认证,1万亩蔬菜基地获有机食品基地认证,2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33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4个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在市场培育方面,市财政已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了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在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配置了速测室,购置了农产品安全流通检测车。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对全市750多家农药、肥料生产经营户,230家种子经营户全部实施了档案化管理,集中到市场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市成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分片划区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监管,较好的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和进入生产环节。在市场组织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市政府成立了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处,负责整个市场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市公安局在市场内设立了公安分局,工商局、银行在市场内设点,满足市场服务和交易双方结算需要。

(二)政策保障措施到位。市为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市政府在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初期,对市场管理处按正科级事业单位进行定编、定员、定工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与对市场进行改制,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参股51%,市政府参股49%,由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在市场经营良好的情况下,将经营权转让,考虑最多的是菜的长远利益。外界评论说,双方的合作是两强对接,优势互补,对提高交易效率,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具有深远意义,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三)管理服务到位。2003年10月该市场投资4000万元,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市场,实现了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目前,所有品种都实现电子化交易,买卖双方持有IC卡或称作“一卡通”,交易前买家先到结算中心存入足够多的资金,然后双方持卡到电子磅处称磅,同时划转资金,收取交易费用,整个交易高效、安全、快捷、便利的完成。对外省蔬菜交易的上家收取2.3%的交易费用,对本省、本地区交易的上家收取2%的交易费用。该市场2006年实现利润4000万元。

(四)、宣传力度到位。创造新理念,致力打造品牌蔬菜。一是将菜整体塑造全国品牌,作为“母品牌”,二是依托“母品牌”催生“子品牌”,让品牌菜向系列化发展。从1999年起举办的一年一届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使完成了一个从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影响的蔬菜产地市场的大跨越。新与旧激烈碰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届菜博会都会引发一场新的“理念革命”,试验室里的无土栽培以成燎原之势,“买土”种菜成为农民的新宠,的菜农在接受世界先进技术品种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些新观念。“子品牌”是广大菜农的企业化品牌。如今,已有“乐义”蔬菜、“洛城”特菜、“欧亚”蔬菜、“燎原”蔬菜、“圣珠”西红柿、“荣名”葡萄等103个知名品牌。该市以各类基地、农场为依托,有20大类100多个蔬菜品种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三、思考与启示

(一)要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通过考察我们认为,省市为什么能如此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了“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市提出的口号是:“兴建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是政府通过建设培育市场,带动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带动了第三产业的掘起,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带动了经济超常规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工业需要现代化的流通业作支撑。从我县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的流通观念束缚,直接对外的果品市场尚未形成,只是一些分布在乡村的果品交易场所,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多数果农和小商小贩占路经营,影响阻碍交通。这些交易场所虽然在一定时期果品销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形成现代化的大市场、大流通的商贸份围,将会影响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因此,要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必须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也只有树立这种理念,才能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才能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要强化政府建设培育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引导。通过考察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培育,仍然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近几年来,我县市场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场点多、小而散,辐射力不强,难以形成大流通的格局;二是市场管理理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流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认为我县果品市场的现状,已不能满足果品生产形势的需要,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需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力强的大市场,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培育引导。在这方面我们感到市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能力很强,培育扶植市场的力度很大,特别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用地调控的做法值得我县借鉴。

(三)要标准化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是商务部联合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出的今后农产品发展目标,是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和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先列,而我县农产品标准化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目前,县政府提出建设“沂蒙山果品贮运购销中心”,就是向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市场提出的一重大举措。我们认为符合我县实际和经济发展需要,应当着力引导建设和培育。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和商务部颁发的相关标准,把该市场建设成为全国果品交易量最大,配套设施最好,功能服务最全,经营环境最优的大型果品贮运购销中心。

(四)要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关系。农产品市场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市成立市场管理处,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进住市场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为把我县果品贮运购销中心,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就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目标任务到位,部门职责分工到位,资金配套到位。

四、建议

(一)搞好市场定位。蔬菜批发市场“创建一流大市场、面向全国大流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才能全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搞活一方经济。结合我县实际,建议我县果品贮运购销中心以“立足蒙阴、辐射鲁中、面向全国”作为市场定位。

(二)做好市场规划。蔬菜批发市场创建20多年来,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市场面积达到了600亩,仍不能满足农产品大流通的需要,明年还计划再扩建1000-2000亩。我县的果品市场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一步到位,规划面积2000亩,分期进行建设。在市场内建设果品气调库、果品包装加工厂、物流配送中心、果品检测中心、垃圾处理场、汽车维修中心、餐饮服务中心等相应的生产配套措施。

(三)出台优惠政策。蔬菜批发市场先期工程建设投入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强管理和服务,培育和发展市场。根据我县财力状况,政府不可能拿出很多资金来投入,因此市场资金投入应主要靠社会运作、招商引资。那么政府就必须投入相应的启动资金,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确保该市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我县要建设沂蒙山果品储运购销中心,需要组建一个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培养和选拔一批能征善战的专业队伍,组成一个有开拓创新精神、有战斗力的集体,把市场建设好、管理好、开拓好,才能把市场建设成为南北方果品最大的集散、中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