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09-16 01:09:00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重要原则,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重要原则,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一切创造活动得到支持、一切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相互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途径,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各自的利益必然带来权利意识,权利意识必然导致政治诉求,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不断地满足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要求,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进一步健全排查和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把解决社会矛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解决利益矛盾,在全社会形成珍惜安定团结局面的氛围,避免为了维权而采取过激、越轨行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在推进水管体制创新的同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通过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构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已经弱化。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来管理社会事务,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党委的核心地位、政府机关管理社会的功能、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功能。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努力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工会、群众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其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发挥这样的表率作用,才能协调各方,保证基础工作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治黄工作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联系群众、服务大众、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关怀社会、协调利益的作用,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健全社会稳定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巨大作用。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党执政55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重大改革措施进展顺利,社会秩序运转正常,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心思稳、人心思安。近年来,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增多等困难和挑战,我国始终保持了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新旧体制的转变、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当前我国正处于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变动最剧烈、各种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经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即人们常说的“拉美现象”。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已经突破1000美元。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分配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要先行。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高度,探求规律,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团结带领群众前进。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研究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提倡奉献精神又保障正当利益,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