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宣传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2:51

知识宣传论文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保险知识普及、问题、对策

一、普及保险知识的重要性

尽管我国保险密度(人均保险费)和保险深度(保险费在GDP中的比重)在近十年里都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当前市民的保险购买率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市民对未来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要求。而可能导致保险购买率低的原因除了公众的购买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对保险知识的缺乏而导致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低。因此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公众风险及保险知识的水平对提高保险购买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6年6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第十条中,就提出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

我们在2008年做了一份关于北京市居民保险知识状况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50份,通过对问卷分析可以看出,有80%的市民对“保险责任”一点都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点。仅有9%的市民对保险的相关知识非常熟悉和了解。42%市民已经购买保险,但是只有31%的人是在完全知晓和自愿的情况下购买的。22%的人对保险条款完全看不懂,48%的人居民认为普及保险知识是非常必要的,47%的居民认为发展保险业最重要的是普及保险知识。

二、保险知识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进行的保险知识普及片面性带来消极后果

保险公司的展业人员特别是营销人员,是对消费者进行保险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结合产品销售所做宣传和讲解对帮助消费者理解风险和保险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一些很有经验的营销人员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有的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宣传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保险宣传对激发和引导保险需求转化的重要作用,存在较大的定位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强调保险需求的潜在性,认为保险是靠推销的,过分强调保险好处的宣传,甚至产生误导行为,其直接目的是怎样把保险产品推销出去,而不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在引导消费者需求上存在片面性甚至误区,片面迎合消费者的储蓄心理,强调甚至夸大保险的储蓄或投资功能。

(二)保险行业协会所发行的《知识读本》影响力不够

应该说保险行业协会对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保险知识读本的发行正是其承担责任的体现。保险知识读本对于保险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启蒙现代保险意识,全面普及保险知识,培育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念,是功不可没的。但是,还有很多的消费者没有看到这本书,而且书上的一些专业术语,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消费者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因此,协会也好协会发行的读物也好,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有限,从而在保险知识普及中的作用也很有限。

(三)新闻媒体做保险宣传的局限性

很多保险诉讼的报道,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保险索赔很难,想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对于保险知识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三、利用高校普及保险知识

公众保险意识的增强需要保险行业、社会、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而高校牵头所做的保险教育在增强公众保险意识,普及保险知识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强调保险知识在百姓心中的权威性。大学属于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知识权威性,大学是“天之骄子”云集的地方,是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利用知识的权威性去传播保险知识,进行保险教育,能够让普通的居民从内心深处加强对保险知识的认可性,使保险知识的普及更专业,更权威。

第二,有利于保险知识普及的公正性,客观性。大学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对于保险知识宣传本身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很中性。客观的讲解保险知识,让居民更容易接受保险知识本身。相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来宣传保险知识而言,大学在保险知识普及中的身份更容易为老百姓接受,不会有保险营销人员那种赚取佣金的嫌疑,也不会有媒体那种炒作嫌疑。

第三,有利于保险专业的学生,加强对市场的了解,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走出校园宣传保险知识,普及保险知识,推广保险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保险市场的需求点,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同时传播保险知识的过程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整个保险行业的状况,这对于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保险行业的工作都具有非常大促进作用。公务员之家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2

【摘要】伴随着财税法在经济法中的凸现,财税法学逐渐为学者和政府所关注,而坚持权利义务这一基本线索并辅之相关知识的学习才是财税法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传统法学教育弊端所致,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改进财税法教学,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实践机会以保证财税法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财税法权利义务实证分析

一、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如行政命令等等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性手段逐渐为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运用财税、金融等间接性手段对国家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因此,不仅仅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我国的国民也对其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一热情一方面是来源于财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源于财税与国民生活紧密程度的增强,加之人们逐渐对于税收本质认识的加深,更是给了财税法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

在国外,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税收。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税法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颇为重视,不论从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数量还是开设的学时,以及所讲的内容方面等等,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的税法的设置位居国家众多项目之首;俄亥俄州大学要求申请法律硕士课程(MasterofLawsPrograms)的申请者,必须是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等课程。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来设置,只是在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与之相比,我们财税法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税务类院校)都是极为有限的,税法课的学时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是54学时,且讲授的内容很多的涉及到财经类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对于财税法学的研究和法学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并为被其所重视。

自由、民主和法治已经理直气壮地成为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和时代的主旋律。它不仅成为社会民众的最强音,而且也成为当权者致力实现的根本愿望;它不仅以显赫的文字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且以崇高的精神追求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它将不再是中国人的梦,也不再是西方人的专利品和中国人的奢侈品,而是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以及正将这一理想付诸实施的行动。[1]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树立以及该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程度的贯彻,相应的财税法治也被提上日程。因此,财税法治建设成为我国财税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法律法规是法治建设的最基本要件,是硬性的指标,无法可依只会导致法治建设成为空中楼阁,无法从何而谈法治!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人们尊中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立法者的素质势必影响到整个法治的进程。这种影响是最基础的,没有权威的、有预见性、前瞻性的法律文本,法治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现实的。

伴随着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部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财税法在整个经济法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并成为一门显学为法学家和法学研究所关注。财税法人才的培养是财税法治进程中的必备环节。而作为我们这些法学的学生而言,在本科阶段仅仅对财税法有一个比较粗浅的、单一的学习,对于今后的研究仅仅是一个薄弱的基础,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极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才能保证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并可能有所建树,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二、财税法学教学应以法学特有的“权利义务”角度为根本研究路径

现今全国开设税法或者财税法的课程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一比较大的提高,但是设置的课时却是极为有限的,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学校是54学时,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今对于财税法或者是税法的讲授很多的时候是以财政、税务、税收以及会计知识为主的,对于法学知识的讲授却是非常有限,从财税法或者税法基础理论的探讨更是如数家珍,对于权利义务线索的把握和灌输确实不足的。财税法和财政税收等经济学等之后虽然会有交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两门学科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这正是法学学生和财政、税收学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权利义务是我们学习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路径。而从笔者自身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在本科阶段对于财税法知识的了解和接受不仅有限,而且偏离了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的把握,所以在理论根基上并不是扎实的;同时,对于一些财政、税收、会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又使得我们在实务中不能运用自如,出现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财税法课程应该遵循“权利义务”基本路径进行研究,运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深入探究;其次,财税法学相对于法学的其他部门法应用方面更为频繁、综合性更强,因此,研究财税法的学生势必要辅之以一定的财务会计和税收学知识,这也是专业型人才培养。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财税法治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公共财政、税收法定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倡导的,随着对财政和税收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税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公共财政这一服务于市场的财政,是将财政活动限定于服务市场的范围内,避免财政供给的不足或是过量,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财政活动的适度适时是我们财政活动的目标的;而税收作为一种侵犯国民财产的手段,更是将其定位于“债”的属性,是国民为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而支付的对价。纳税不是义务性的进贡,而是获得相应服务的方式,纳税人权利的意识不断浮出水面。一方面是人权在各个领域中的落实和实现,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财产权的理论支持。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提出: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种种情况无不表明,对于财税的研究从法学角度进行探究,对于权力的监督,权利意识的树立意义颇为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法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把握这一根本的线索,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税收学等方面研究的显著方面。因此,从法理学和宪法学、行政法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泛的背景下研究财税内容,势必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也是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化。正如,日本学者北野弘久教授所阐述的税法并非是“征税之法”,更是纳税人据以对抗、制衡国家课税权的“权利之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另一全新的视角,权力和权利的研究也是我们在以后学习中所应重点关注的线索。

此外,要密切加强对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等基础性知识在财税法中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该学科所特有的内容的研究。

同时,在自己的一些实习或者是实务操作中,笔者发现,我们现有的法学知识对于研究财税法是远远不够的,财税法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表明:必要的经济学、税收学以及会计学知识的积累,是深入研究财税法的理论问题以及实务操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认识的研究最终势必要运用于实践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积极促进的,而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认识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是无效的,结论正确与否要得到检验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像财税法这样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

我们不少研究财税法理论的学者或者以税收学位基础简单的附加法学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或者是从法学理论对此进行探究却忽视了财税法本身固有的财税经济方面的知识,总是给人以各行的感觉,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专业的角度对此深入研究,势必要辅之财政、税收以及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该学科。

财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是多领域知识兼备的人才。当然,财税法的讲授必须坚持“权利义务”、“权力权利”等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这一根本要求,相关知识的具备是该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备的素质,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应该有所侧重。

三、财税法将案例教学与实务实践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财税法课堂的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知识的介绍,尤其是在总论部分许多理论的介绍这是必要的,然而,在具体到之后许多具体内容的讲授,仍然不能脱离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只有一种抽象、宏观的概念,对于数字、公式的机械的接受,对于以后的实践并无多大的意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财税法课程之后,仍然对一些基本税种的征收是不知所云的,从教学方面是失误的,而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没有丝毫获益的,只是机械的或者迫于考试等压力记忆,过后就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许多学生学习过后的真实体会。因此,有不少教师讲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通过一个个切实具体的案例对具体税种进行讲授,不仅形象具体,同时真正使学生有一种学有所用的感觉,促使学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主动接受且保持持久的记忆效果。

财税法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以案例作为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从中形成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法学这一应用性学科体现的真真切切。财税法学当然具备这一特点,并且具有更为频繁的实践性。但是,在我们现在财税法学教学中还没有充足的案例,虽然不少的学者为搜集财税法的案例作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是卓有成效的,使得我们案例教学成为可能。然而,笔者以为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丰富各异的,我们面对的现实并不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多种冲突,和法律规定情形相差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先讲述一个结论,再为此寻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然这一案例可以很好的印证该结论,但是这并不利于法学的研究,也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现实中非典型案例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笔者以为,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对实务性的操作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案例所要证明的理论加以检验,这也是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深入地掌握,另一方面也是丰富案例、拓展视眼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鉴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都栽在法学专业的课程中开设律师实务、毕业实习等,很多学校的法学院系还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的人作为兼职教授,讲授他们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这无疑是一种值得采纳的教学方式。财税法教学也同样,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实践部门人员。笔者以为,我们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实践机会,真正给学生以接触社会的机会,以保证在毕业之时能更快的融入社会当中。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3

1“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音频模式与效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创办于2016年2月2日,目前关注人数1.5万。由于人手有限,微信号的运营未能设置专职人员,而由学科编辑承担搜集素材、撰写或修改文稿、编辑排版、与推广等工作。在文稿前,编辑部主任负责审读全部文稿内容。为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微信号丰富了形式,自2021年4月6日开始采取音频方式宣传论文,并推出“听文献”栏目。音频制作使用AI技术,支付279元成为拥有多种音质和背景音乐配音网站的高级会员,从而能够自由选择与推文内容协调一致的音质和背景音乐。2021年4月6日至8月11日期间,共推文63篇,其中含有音频的推文15篇(表1)。按照音频时间长短,带有音频的推文可分为2种(表2)。一种是“短音频+图文”形式,共12篇,音频的时长在10min以内,音频嵌入到推文中;音频内容为微信正文文字,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听”音频或“读”图文。另一种是“长音频”形式,共3篇,音频时长至少在20min以上,最长可达到近50min;推文主体内容就是音频,读者只能作为“听众”了解具体内容。按照音频播报的内容,带有音频的推文可分为全文播报形式和新闻介绍形式(表2)。全文播报形式共4篇,音频内容主要是基于科技期刊刊载论文的正文部分,但不包括文后的参考文献,针对原文只进行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少量改写,以便于形成适合朗读的材料。新闻介绍形式11篇,音频内容是概括论文内容或亮点的科学新闻,目的是便于听众快速获取论文信息,激发阅读兴趣。为分析不同的音频形式对科技期刊的宣传效果,选取微信总阅读次数、总分享次数和阅读后新增关注人数3个指标,对带有音频与不含音频的推文、长音频与短音频推文、全文播报形式与新闻介绍形式的推文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带有音频的推文比不含音频推文的宣传效果要好,且3个指标均远高于全部推文的平均值;长音频较短音频更受欢迎,全文播报形式较新闻介绍形式表现更优异。这说明,音频宣传形式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吸引了“听众”关注期刊微信号、关注期刊论文,有助于科技期刊的宣传工作。表1中阅读量大于2000的3篇音频推文,论文第一作者全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这说明论文作者良好的声誉和学术地位有助于期刊的宣传。

2科技期刊音频宣传的优势

随着科研产出数量的增加,科研人员不可能读完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全部文献。因此,期刊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期刊本身,变得越来越重要。“樊登读书”就是以音频、视频和图文等形式帮助那些没有时间的或者不知道读哪些书的读者吸收图书精华内容[4],引导读者阅读原版图书。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音频效果可知,科技期刊也可以采取音频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科研人员在“听”的过程中引发阅读的兴趣,从而将听众转化为期刊的忠实读者。总结音频对期刊宣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节约时间,便于阅读。与“看”文献相比,“听”文献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不必花费专门时间去阅读文献内容,在步行、骑行、坐车、做家务或喝咖啡的同时,就可以“听”文献,大大节约了阅读文献的时间;二是“听”的方式对眼睛有益,对于日常工作用眼过度的读者而言,不妨当个“听众”,既能保护眼睛,又能汲取知识。2)拓宽宣传渠道,提升期刊显示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音频宣传的实践表明,“听”文献的形式吸引了一批读者。据统计,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100个梯队期刊中,有87%的期刊开通了微信号,85%的微信号处于活跃状态[5]。开通期刊微信号的目的是吸引本领域科研人员关注期刊,同时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及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在期刊微信号上基于纸版论文制作的音频产品,为喜欢“听”的读者提供专业、权威的知识内容,为期刊宣传开拓新的渠道。3)丰富传播方式,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喜爱的阅读方式。在每一条微信推文中,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听”文献,还是“读”文献。喜欢“听”文献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微信推文中的音频文件,聆听论文内容。乐于“读”文献的读者,可以点击每条推文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很方便地通过该链接直接转到音频对应论文的网站界面,且链接并不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官。为读者提供“听”或“读”等传播方式,读者有了多种选择,便于期刊开展宣传工作。4)制作技术成熟,制作费用较低。目前,AI配音技术比较成熟,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各种音质、音色的配音,以及不同效果的背景音乐。从资金角度看,价格低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AI技术朗读费每年不超过300元。成熟的技术和较低的制作费用,为科技期刊音频宣传奠定了基础。

3科技期刊音频宣传的局限性

在科技期刊微信号推文中嵌入短音频播报的形式比较常见,例如,中国激光杂志社微信号在“激光驱动电子重复碰撞中的分子轨道特征”等科研动态嵌入音频[6]。但是,全文音频播报在科技期刊中比较少见,是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吗?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的实践看,显然不是。那么存在什么困难,而使人难以涉足呢?依据“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的制作经验,发现科技期刊音频宣传存在一些困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专业缩写名词增加了制作难度。有些学术论文存在较多的单词缩写形式的专业名词,这在纸版论文表述上能够更简洁、更清晰;但是这些专业缩写名词会导致音频朗读的不流畅,听众很难理解在“读什么”,也不方便翻阅前文查看缩写字母的含义。因此,需要事先将单词缩写形式的专业术语改写成中文全称的表达形式。若是论文中存在较多的缩写,那么前期准备的工作量将会非常大。2)论文内容表达的连贯性受限。在学术论文中,图、表和公式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图或表格,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论文内容,而公式往往也是文章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存在较多图、表和公式的论文,若去掉这些内容则会影响对论文的理解,导致内容的不连贯。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全文播报形式的长音频就不再适合,但可以考虑用短音频介绍论文亮点或主要内容的新闻宣传形式。3)论文增值服务的局限性。随着富媒体时代的到来,视频宣传形式在科技期刊宣传中特别常见。视频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延伸专业知识、增值期刊学术内容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7-8]。与视频相比,音频在传播论文内容、引导听众阅读论文原文等方面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体现期刊学术增值方面,视频形式更容易通过画面方式展示更多的知识点,而音频则相对受限。

4讨论和建议

当前,用户对视听内容建设需求越来越高,用户需要专业的、有深度的优质内容[9]。在这种情况下,用“短音频+图文”或“长音频”的模式进行论文创作,可以优化科技期刊在读者心中的印象。“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自推出音频形式的宣传以来,关注人数迅速增加,音频宣传形式获得科研人员的喜爱,就如一位作者所述:“听”文献“开启了文献发行新模式”,就像小时候“听评书”一样吸引人。因此,建议科技期刊可以采用音频方式宣传,沉淀出一批对“听”文献高度认同的用户,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期刊微信号专门设置音频类栏目的情况比较少见,从已发表的文献看,“中国医学伦理学”微信号自2019年开辟“有声叙事”专栏[10],以音频形式进行播报。将“有声叙事”栏目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微信号“听文献”栏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内容不同,“有声叙事”是分享作者及读者在工作中的感想,而“听文献”内容则完全来自于期刊论文;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有声叙事”以短音频+文字为主,而“听文献”则有短音频+文字、短音频+图文和长音频3种形式;2个栏目的阅读量也不同,最新的10条音频推文的阅读次数,“有声叙事”平均246次,而“听文献”达到1518次。由此可以看出,音频内容和表现形式影响了宣传效果。因此,建议科技期刊的音频应立足于期刊论文内容,且以音频+图文或长音频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为佳,以便吸引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由于科技期刊音频宣传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科技期刊扬长避短,利用音频宣传的优势,对于适合全文播报的论文,可以采取朗读论文全文的播报方式,吸引更多的听众;对于含有较多图、表或公式的论文,可以尝试从专业角度深度解读论文的亮点,采取音频+图文的形式,在新闻宣传稿中嵌入音频,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提高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影响网络音频的因素有很多,如更新周期、主播声音、制作水平等;但节目内容有价值或有趣最重要,占比高达94%[3]。因此,内容质量是影响音频宣传最重要的因素。论文作者的声誉和学术地位往往成为读者评价期刊公信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建议在遴选音频宣传的内容时,要选择有价值的优秀论文进行重点播报,同时也要考虑到论文作者学术声誉的影响力。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4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5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6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7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8

1OSID的发展和创建

1.1OSID的发展

2015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版融合在业界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促进学术科研交流、推进科研诚信为目的;201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开放科学计划,引起了出版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经有2000多种期刊加入该计划。OSID的作者、编辑工具平台以二维码为入口,深度挖掘知识创造、传播、应用等诸多场景,基于单篇科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包括作者对文章背景的语音介绍、论文开放内容与数据、交互问答、学术圈等多种功能应用,旨在以轻量化转型,重塑期刊社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2OSID的创建流程

OSID码的创建有2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创建OSID码,另一种是编辑创建OSID码。在创建之初,这两种创建方式均须在微信公众号、网站或者刊物上公告,告知作者期刊已加入OSID计划。作者创建OSID码,编辑只需将有该期刊的OSID码创建方式的投稿须知告知作者,投稿该刊需创建OSID码并与论文一并提交,作者需要根据投稿须知里面的OSID码注册,扫描投稿须知内的OSID注册二维码进行操作,作者首先需输入自己的手机号进行注册登录,再点击右下角的创建OSID的图标,将论文标题、关键词、论文语言中英文选择、论文作者(包括作者名称、手机号、作者邮箱,其中手机号、作者邮箱为选填)等信息录入;编辑创建OSID码方式,首先是由编辑进入OSID管理平台创建OSID码,并将“带有OSID码的录用通知书”发送给作者,要求作者完善OSID码并上传补充内容,最后在编校稿件过程中需要审核作者上传的内容,下载OSID码并排版到对应论文的关键词处。OSID码中包含5个部分内容:作者语音介绍、作者与读者在线交流、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精选问答合集、该篇论文的读者圈和论文附件说明(论文相关图片或视频)。OSID码中上传的作者语音介绍,包括论文写作背景、研究动机、项目申请经验分享、各作者分工情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多方面。语音介绍结束之后,作者可以确认其邮箱地址,以便通过邮箱与读者交流互动,回答读者提问。然后,可以上传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包括相关的高清图片、动态图、视频介绍、试验数据、过程、方法、调查样本、相关咨询、课件、基金项目证明材料、专家推荐信、论文获奖证书、论文相关专利授权书、审稿意见等,上传之后确认提交生成OSID码。

1.3OSID的特点

1.3.1加强作者与读者和审稿人的交互性OSID码运用之前,读者或审稿人在阅读单篇科技期刊论文的时候,如果对科技论文的内容有疑问或者有见解,往往需要自行翻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答疑,缺乏与作者直接进行交流的途径,而且耗时。OSID的运用,加强了作者与读者和审稿人的交互,读者可以直接通过OSID码将对论文的疑问和见解发给作者,作者通过邮箱或者OSID作者助手中学术互动模块与读者互动。使用OSID码,读者和审稿人可以就论文的疑问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答案,也可以与作者沟通见解,加强了读者和审稿人与作者的技术交流,促进学术水平提升,拓展了学术人脉。1.3.2拓展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内容广度和深度作者可以通过OSID码以语音形式对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研究背景和研究展望等内容进行进一步地阐述,同时可以将论文涉及的基金项目证明材料、论文相关专利授权书等通过OSID码呈现出来,加强了科技期刊的论文学术价值的说服力,体现了该科技论文的权威性。OSID码拓展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内容广度,更加全面地对科技论文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提升了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1.3.3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标识OSID码之前,科技期刊的论文的形式就只有文字、图片和表格,OSID码运用以后,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作者可以上传视频、动态图、PPT等,展现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增强了论文的体验感。审稿人和读者都能通过视觉和听觉呈现加强科技期刊论文的进一步理解。

2OSID在科技期刊的应用

2.1《钢管》杂志的介绍

《钢管》杂志1964年创刊,为全国优秀冶金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优秀期刊,2015年3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20年12月,《钢管》入选“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金属材料(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领域T3级别。《钢管》杂志关注钢管学科技术进步、前沿技术,宣传自主创新成果,利用专业优势引导钢管及相关专业高效地收集、开发和利用钢管生产、科研及设计等方面信息进行科技创新,并将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是起到钢管生产、设备、经营和技术发展的有效联系纽带作用。

2.2OSID在《钢管》杂志上应用的必要性

《钢管》杂志自创刊以来,使用纸质媒介这一唯一的承载工具记录并登载钢管行业相关的科技论文、行业简讯、重大会议通知和专利信息等,并一直致力于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2006年开始征集并钢管行业生产和相关设备的企业宣传广告,《钢管》杂志广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较大,杂志经营状况良好,但随着纸质媒体的衰落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钢管》杂志的发行量和广告经营受到影响。近10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改善经营状况,《钢管》杂志在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媒体融合方面做了一番努力,并于2013年7月成立了《钢管》杂志期刊网站,2017年2月开通了新浪微博账户,2020年12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021年1月,《钢管》杂志正式加入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2021年1月,《钢管》杂志正式加入了开放科学计划。作者可以更加丰富、立体地展示和传播科研及应用成果,更好地与读者交流,提升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读者也可以与作者在线互动,更立体地阅读论文。满足了学者和同行对学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在传递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宣传与推广,同时,着眼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有效地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并且,通过OSID提供与论文相关的附件内容和服务,提供了精准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同时,笔者针对《钢管》杂志作者是否愿意采用OSID码,对来自钢管行业及相关企业的100位作者进行调研,发现愿意接受OSID码,并且接受程度较高者占89%,接受程度一般者8%,不愿意接受者3%。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主要是其未能全面了解OSID码对自己文章的辅助作用,或者认为增加了工作量等,但此种情况可通过逐步宣贯和推广,待其深入了解了OSID码的作用后,便会有改观。因此,《钢管》杂志采用OSID码是非常有必要的。OSID码接受程度调研见表1。

2.3OSID在《钢管》杂志上应用及分析

《钢管》杂志加入OSID7个月以来,OSID的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1期刊登的北京科技大学董恩涛教授所著论文《钛合金无缝管在油气井中的应用现状及工艺研发》通过OSID码的阅读次数达到200次,而未制作OSID的该时间段的论文平均阅读次数50~100次[2]。应用OSID码后论文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应用效果显著。《钢管》杂志使用作者创建OSID模式,即因此编辑无需对OSID码进行操作,只需校核稿件时审核作者上传的内容即可。《钢管》杂志将审核过的OSID码印刷在论文的关键词位置以下,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位置之后,以“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码”形式印刷,如图1所示[3]。《钢管》杂志建议作者提供的语音时长不超过3min。《钢管》杂志2021年1期刊登《阵列漏磁检测技术在钢管探伤中的应用》论文,在向作者约OSID码时,就明确说明了可将相关生产视频放在码内,作者按照该思路通过几段生产视频直观介绍了所涉及设备及钢管检测现场,视频内容是钢管滑入传输辊道,经过横向漏磁涡流主体,再到纵向漏磁涡流主体的全部检测过程,审稿人和读者可以通过视频了解该技术应用过程,加快了论文的出版效率[4]。《钢管》杂志2021年3期刊登了《宝钢集输用低合金抗腐蚀无缝管线管开发》论文,在与作者沟通创建OSID中,作者认为无法提供拓展内容的数据,因此编辑给作者“支招”,宝钢该种品种的管线管相关的PPT或者未在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也可以作为该文OSID的开放科学数据,此次“支招”开拓了作者的思维,让作者立刻联想到设计该品种时参考了宝钢的关于“管线管腐蚀机理”的PPT,将上述数据上传之后,论文内容表达更全面,可追溯[5]。但目前由于OSID码未在作者中广泛普及,所以,在创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OSID码中也存在作者上传数据不积极的情况,需要加强作者对开放科学计划的认识。需跟作者讲明OSID对补充文中内容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转变出版观念,提高作者参与意愿。并挖掘作者补充资料的“潜能”,充分挖掘更有价值的补充资料,放大文章的学术价值。2)OSID码中有语音、图片、视频、表格等数据,需严把质量关。语音方面,要保证录制的连贯与流畅性,不能有杂音,语音内容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尽量避免长语音。图片方面,最好配以图片说明,图片具有学术性和较强的专业价值。视频方面,录制时要保证录制设备的稳定拍摄和录制效果的清晰。数据方面,尽量保证所提供数据的完善和准确,并且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方法和不足之处等进行说明。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9

1.1时效性强,有助于扩大学术成果影响力。时效性对学术研究意义重大。对科研人员而言,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尤为重要。对学术期刊而言,及时快速地宣传科研成果,对转载率、被引等指标有积极影响,可进一步提升影响因子。此外,高效的宣传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终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网络直播可不受地域、天气、时间等限制,仅需要网络和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可以进入网络直播在线互动,这有效改善了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滞后性。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时,北京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阶段,人们的外出活动受到一定限制,线下学术交流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为此,《中国体育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强出版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通过网络直播活动,与读者分享了《体育助力科学战疫》专栏制作的全过程。这次网络直播活动,不仅及时普及和宣传了体育运动科学性的相关知识内容,也传递了期刊的选题方向等信息。1.2主动发声,辐射广泛,有助于强化学术期刊的品牌定位。学术研究需要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对期刊刊载的学术成果而言,不论是通过纸质期刊、官方网站,还是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呈现,都只能等待读者浏览,需要读者自行挖掘其中的学术意义,无法让科研工作者主动发声,宣传其研究成果。而参加学术会议,虽然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但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相比而言,网络直播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不需要科研工作者付出较多时间和金钱成本;二是辐射覆盖范围更广。此外,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言,难以主动出击、主动发声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通常来说,编辑通过编者按、通知、公告、学术会议、约稿等方式与学者沟通,但这些途径或是互动性较低,或是传播范围有限。而通过网络直播活动,编辑可以主动发声,全方位宣传期刊,进一步强化期刊的导向性,这对期刊的品牌塑造有积极作用。比如,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详细介绍了稿件的录用流程,并以最新专刊的稿件为例,公开稿件从投稿至编辑出版各流程的处理时间。一般来说,虽然可在投稿系统中自行查到论文的进展情况,但部分作者仍不熟悉稿件处理流程,通过网络直播活动,编辑部可以主动发声,使作者直观了解稿件的处理流程。1.3互动性强,有助于增加期刊用户黏性。长久以来,学术期刊与大部分作者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终导致作者对期刊的黏性不强。在网络直播活动中,科研工作者可以实时与编辑部交流,疑惑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对期刊定位与发展方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频繁的互动,可有效让科研工作者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期刊。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及时传递期刊信息,有效增加期刊用户黏性[6],由此,学术期刊可以挖掘一批有潜力的学者,凝聚一批忠实的读者,发展一批优秀的作者。比如,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加入了稿件编辑演示环节,经过前期筛选稿件并通过与作者沟通确认,编辑部在网络直播中现场编辑了一篇有代表性的稿件。设置此环节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论文处理流程方面:编辑在出版过程中完善论文的具体工作,稿件录用后的编辑流程等难以被科研工作者知晓;②论文内容方面:相比于论文的文学性和格式的规范性,科研工作者往往更关注论文的学术价值,可能会相对忽略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准确、完整且符合投稿期刊的相关要求,语句应简练通顺,图表内容应精准、美观等。基于此,该环节让作者直接感受到编辑最为日常、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向作者呈现论文撰写须注意的内容。1.4产品类型多样,有助于拓宽期刊创收渠道。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阅读电子书。在学术期刊领域,此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论文写作需要,研究人员更青睐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并阅读电子文献。在上述情况下,学术期刊难以避免纸质期刊发行量越来越少的问题。当前,“直播+”逐渐成为许多行业营销的热门名词,人们的消费形态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7]。艾媒咨询的《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职场竞争环境下,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需求越来越明显,2019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用户规模达3.6亿人,行业市场规模达278.0亿元;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付费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随着网络视听行业不断增长,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也会享受到红利,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增[8]。对此,学术期刊也应顺应潮流,做出改变,如编辑部利用小鹅通提供的知识店铺功能,上架了2020年《中国体育科技》各期电子期刊,并持续更新。同时,结合网络直播,多元展示期刊,宣传期刊的栏目设置、文章排序原则、当期重点推荐(我刊特色内容之一,每期遴选3篇优秀论文,配以作者照片及论文简介)等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而这些内容是下载单篇论文无法体现的。由此可见,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倡导读者订阅整期电子期刊。1.5工作内容丰富,有助于增加编辑工作成就感。编辑工作多为案头工作,也常被形容为“为他人做嫁衣”,长期的幕后高重复性工作,对编辑的职业成就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编辑可从幕后走向台前,搭建学者、编辑平等交流的平台,丰富编辑工作内容,在迎接新挑战的同时,锻炼多方面能力,增加编辑工作的成就感。

2网络直播在学术期刊应用中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支持有待提高。与发展新媒体相比,学术期刊更重视提升稿件质量、提高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已认识到对期刊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纸质期刊的制作与发行,但即使部分学术期刊开始逐渐重视新媒体的应用,也普遍将重点放在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上,鲜有学术期刊重视网络直播在宣传学术成果、期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作出积极探索与尝试。正是观念上的重视不足,导致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及编辑部对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直播的资金投入不足,增加了学术期刊编辑应用网络直播的难度。2.2直播方的硬件有一定要求,优质的网络直播活动存在入门门槛。网络直播虽然对观看方的硬件设置要求很低,但对直播方仍有一定的设备要求,如音视频采集设备、电脑、宽带、用于网络直播的办公室等。虽然普通的电脑、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完成一场网络直播活动,但如果想完成一场高品质、内容丰富的网络直播,则对硬件设施有一定要求。比如,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中的编辑稿件互动环节,需要平板电脑和与之匹配的手写笔。虽然编辑部做了充足准备,提前测试了网速,但网络直播过程中仍出现了卡顿现象,主要原因是网络保障不到位,这直接导致了画面未能达到预想的标准,只展示了提前准备的幻灯片,没能同时展现主播的画面。此外,同样由于网络原因,编辑部取消了与学者连线解读研究成果的环节,这导致了本次网络直播活动的内容仍较为单薄。2.3内容较为单一,编辑网络直播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编辑部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学术期刊编辑部鲜有专职的新媒体工作人员,而传统的编辑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字及相关专业领域,对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直播鲜有涉及。受限于上述问题,学术期刊网络直播多依托期刊内容本身,如解读已发表的论文等,未能深度分析期刊用户需求,进而拓展网络直播业务,打造真正的知识服务平台。对编辑而言,在原本饱和的工作之余,增加的网络直播工作也是新的挑战:①知识技术储备上,新媒体技术知识,尤其是网络直播技术方面知识掌握不足,难以持续关注、掌握最新技术;此外,学术期刊网络直播内容依托于相关学术领域,对编辑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主持能力上,网络直播过程要求编辑掌控全场,对编辑的现场驾驭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有较高要求。

3学术期刊网络直播应用对策与展望

3.1提高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支持。学术期刊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直播在拓展与受众的沟通渠道、学术期刊品牌建设、践行学术期刊社会责任、建设学术共同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术期刊编辑部在重视打造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宣传媒介的同时,应提高对网络直播的重视程度,并及时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加大对此领域的资金、人力支持,在保证网络直播频率的同时,以服务科研工作者及师生为出发点,以期刊为抓手,不断丰富网络直播平台服务内容,将学术期刊真正打造为为学术工作者服务的互动平台。3.2提高编辑网络直播业务能力。面对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学术期刊编辑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并掌握最新的互联网传播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期刊,打造期刊品牌。编辑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主持能力,这样才能在应对网络直播时游刃有余。此外,编辑不仅仅是案头的文字工作者,更是学术共同体、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者,编辑应紧跟学术热点、焦点,挖掘并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调整自身工作定位。3.3把握网络直播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直播平台。在平台选择上,学术期刊进行网络直播与普通娱乐性质的网络直播存在一定差异。学术期刊网络直播活动的受众群体十分明确,即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关注该期刊的作者、读者,比如,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的受众主要为体育或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很难有因网络直播平台而关注到某一学术期刊网络直播活动的受众。因此,对学术期刊而言,应选择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大气,可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的网络直播平台。开放日网络直播活动前,根据活动需求,并经过相关调研,编辑部选择了小鹅通,主要出于5方面的考量:①观看方无须在移动端下载任何App,仅需点击直播方分享的网络直播链接即可在微信观看,也可参与互动;②观看方如错过实时网络直播,可回看录制的内容;③可打造直播方完全独立的品牌知识服务平台,并在品牌领域内完成付费转化;④可为直播方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并解决遇到的平台使用问题;⑤平台页面UI设计较能体现学术性。而其存在的缺点为,每年购买平台需支付一定费用,若网络直播频率很低,存在性价比不高的问题。3.4丰富网络直播内容。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挖掘期刊用户需求,将网络直播平台打造为编辑、学者的交流互动平台,而不仅仅是编辑部的发声工具。关注学术期刊网络直播的群体主要为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针对该部分人群的需要,可拓展网络直播平台服务领域,比如,毕业季为毕业生提供在线招聘宣讲会,方便聘用单位扩展宣传渠道,同时也为毕业生随时随地了解招聘内容提供更多可能。再如,为作者提供论文写作及投稿规范相关课程,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并解答问题,将线下举办的相关会议同步网络直播[9]。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的知识店铺付费电子期刊内容,如匹配论文作者对自身稿件的音视频介绍、实验研究类的论文可增加实验过程的视频文件、提供有声期刊、实现在线问答功能、提炼论文核心内容,提供“一张图读懂论文”等,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拓展内容付费服务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知识服务模式,丰富期刊收入来源,进而实现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10]。

知识宣传论文范文篇10

一、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论文与期刊既有分离的趋势又有统一的内在要求。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新趋势的适应能力,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以特色栏目树立期刊品牌的传统路径受到挑战。以往最小的学术产品单位是杂志,期刊可以借助特色栏目或少数经典论文去带动这本杂志的需求和传播,树立期刊品牌。而如今进入数据库以后,最基本的学术产品单位是单篇论文,期刊的内容被分解成一篇篇论文,因此那些平庸的论文进入浩瀚的数据库很可能被瞬间淹没,石沉大海,无法再借助于同一个杂志的“明星论文”去带动其他论文被关注,这对编辑出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挑战,势必会直接降低杂志的评价指标,比如影响因子和学术地位。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是,期刊电子数据库并不提供以栏目为关键词的检索服务,传统期刊精心策划设计的精品特色栏目,在进入数字化平台后被忽略,这样一来,期刊利用特色栏目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传统做法,效果也随之被削弱。(二)期刊之间的稿源竞争加剧。大数据时代信息透明度高、传播速度快,数字化出版中每篇论文都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显而易见,学术期刊之间对优质稿源的竞争会加剧。学术期刊的传播规模属于小众化,受众主要来自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对学术期刊有着自己的判断,并保持持久的忠诚度,正是这种“粉丝”般的关注和支持,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4]可见,优秀品牌期刊在稿源竞争中具有“马太效应”的初始优势,能够吸引优质稿源和读者,而且论文得以在权威知名期刊上发表也增加了被关注和引用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优秀论文产生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品牌期刊的权威性和学术地位。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知名期刊并不能单纯依赖“马太效应”而长期保证优质稿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家学术期刊必然会创新吸引优质稿源的方式,可能会有“后来居上”的期刊产生。(三)学术期刊的收入来源发生改变,办刊经费压力增大。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学术期刊的收入来源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发行邮购销售收入为主变为数据库合作分成收入占比增大。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需求结构来看,机构客户所支付的费用要占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总收入的90%以上,个人客户所支付的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很低。而在与拥有垄断地位的大型电子期刊数据库进行谈判议价时,单个学术期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期刊可能获得的收入与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因子等指标相关。实行数字化出版和纸质出版双规制的期刊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为了提高入库经济收益而授权数据库独家拥有其内容的网络传播权,就会限制期刊自身营销宣传的方式,进而限制学术知识的广泛传播。而如果要保留期刊自身网络宣传分享全文的权利,就必须舍弃一部分来自于电子数据库独家授权的经济利益。这对于那些办刊经费不足的期刊来说经济压力增加。(四)数字化出版对于期刊编辑人员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通过与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的方式参与数字出版。其他的自媒体宣传,也多数是将纸质期刊内容简单转化成数字符号,或者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处理。而很多学术论文由于研究范式的特点,并不适合移动终端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客观上需要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转换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这些工作对于现有期刊编辑人员的知识技能来说是一种挑战。众所周知,很多期刊一直秉承“专家办刊”的方式,其编辑人员大都是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这些学者型编辑们由于所受教育经历所限,普遍缺乏使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软件的技能,无法胜任期刊内容在网络数据库和新媒体中的再处理工作。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亟需补充擅长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方面技能的人员。

二、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