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4:44:20

制度培训总结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1

在本次培训工作中,培训学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的做好了这次培训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既定目标。截至2010年12月20日,我县实际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200人,达到任务数的100%,通过考试,其中770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64.2%,超出规定标准(60%)4.2个百分点。

一、科学制定方案,认真执行工作

在这次培训基地的选择上采取了公开认定的方式,并依照要求向社会公示。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前,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详细的、贴近农民的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十分注重项目实施痕资料迹的管理,真正使培训工作做到了有迹可寻、有料可查。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这次培训工作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和领导们的广泛赞誉。

二、建立健全制度,妥善落实管理

为了切实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制定出了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账登记制度、项目验收制度这“阳光工程五项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五项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深入、透明。

三、资金管理科学,账目清晰透明

在这次培训中,严格依照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全面实行报账制。这次培训所安排资金,全部直接拨付到泸水县农业科教培训中心,再由培训中心对培训机构提交的报账资料进行审核确认,经审核无误后,报请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核准,并按标准分别支付到项目机构。

四、积极总结经验,努力查找不足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2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县计划培训新型农民799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84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5600人(其中市农委组织实施4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200人,农民创业培训350人(由市农委组织实施)。

二、实施内容

(一)分对象开展培训

1、阳光工程主要培训化肥农药经销员300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工人440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员100人。通过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国家阳光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有参训愿望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培训。分为普及性培训和提升性培训两个层次。普及性培训主要培训村级农技员64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260人和内陆渔业船员200人,以乡或村为单位,结合农时,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及抗灾减灾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与服务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提升性重点培训粮食种植大户700人、畜牧养殖大户600人、水产养殖大户100人、农机大户1000人、蔬菜大户300人、特色经济作物大户5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600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300人,主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3.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主要面向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训。其中重点培训粮食作物科技示范户800人,辐射户200人,培训生猪生产科技示范户200人。通过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吸纳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农业部关于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有关要求执行。

4.农民创业培训(由市农委招标实施)。主要面向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创业技巧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培训。计划在培训350人,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村经纪人、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业就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和创业带头人。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二)分类型差别补助

1.阳光工程培训。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5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830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助约780元(具体额度待2012年中央资金下达后确定),县配套每人50元。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普及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次(每次3-4小时);补助标准为人均215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5元,县配套每人100元。提升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6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500元,县配套每人100元。

3.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分别不少于6次、4次的技术指导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约2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约220元(从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支出,待农业部下达项目县后确定),省级财政补助60元。

4.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跟踪指导服务五个环节,集中授课时间(包括创业设计)不少于4天、市场考察1-2次(2天)、实践学习5天、指导服务3次。补助标准为人均12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00元,县、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2年1-2月)。开展调查研究,上报培训任务;根据任务,确定培训机构,制定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1.摸清培训需求。县农委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并由县农委和财政局申报年度培训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省农委、省财政厅根据各地申报培训计划情况,确定并下达全省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县农委和财政局根据本地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择优认定培训机构,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2年3-10月)。按照有关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和年度培训实施方案要求,规范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培训指导和推进工作等。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县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取农民自愿报名的形式确定培训学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培训政策和招生宣传。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规范选用培训教材,以省统编培训教材和正规出版的相关培训教材与自编培训教材配套使用。

4.集中授课与实习。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原则上每班(期)不超过100人,各类培训都要在开展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基地实习,并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

5.督查与验收。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开展项目检查,加强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县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县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直至验收合格。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三)总结与考核(2012年11月)。各培训机构在完成年度培训指导任务后,认真进行全面自查,并提交申请验收报告和工作总结,县农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专项督查、抽查,并结合平时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上报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和年度工作总结。县农委对培训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农委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农委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工会主席具体分管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招标确定培训机构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开展项目检查、督导、验收,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总结汇报有关数据、材料,每月组织召开例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上报;签订并履行合同;选聘培训教师并保持相对稳定;公开遴选受训学员;规范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回访服务;建立培训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总结上报典型材料,留存培训过程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提交实施情况总结和验收申请报告;按规定要求使用培训补助资金。

(二)公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通过招标公告,公开、公平、公正确定培训机构9家:县农广校、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县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县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水产管理站、县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县庄周高级职业中学和县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

(三)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

1、建立组织领导制度。各培训机构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协调、监督管理。

2、目标责任合同制度。县农委与所属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培训须签订联办协议。

3、管培分离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是培训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落实资金、监督和管理等。培训机构是实施培训的主体,负责具体开展培训,规范使用资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

4、项目公示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建立项目公示平台,通过县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培训机构,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及有关培训项目政策等,接受社会监督。

5、台账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账,记录培训时间、对象(专业)、人数及学员个人信息等。建立学员签到制度,由学员本人签名,每天上下签到一次(普及性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按次签到)。建立学员登记表,记录学员培训时间、内容等信息,并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每次培训班结束,由学员签名,培训机构保存备查。建立学员电子影像资料,每个培训班次留下开班、结业等培训过程全员覆盖电子影像资料,保证所有学员有电子影像备查。建立电话抽查回访记录并保存好,回访累计达到培训学员100%覆盖。要确保参训学员联络畅通,政策知晓,满意度增强,支持度提高。

6、培训报告制度。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前须向县农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组织开展培训。培训机构每月28日前上报本月培训情况(培训进展、支出资金数、月度分析报告),县农委每月初通过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上月培训进展情况,定期公布培训任务完成进度。

7、监督检查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指导和过程监管,重点落实第一堂课制度。培训机构每期培训班开班,须提前1-2天向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到培训班上第一堂课,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了解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情况,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等。县农委将会同财政、监察部门对全县的培训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督查,重点督查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

8、项目验收制度。实行县农委和财政局对培训机构验收。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县农委和财政局依据批复的培训方案和签订的培训合同,采取查看培训台账、档案资料和财务凭证,电话抽查回访学员等方式,逐期(班)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验收。2012年10月底完成全部验收工作,并形成验收报告。

9、档案管理制度。县农委及培训机构都要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档案,结合有关档案管理及保管期限规定,加强培训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文字和影像资料清晰,案卷规范整齐。

10、电话举报制度。县农委将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生重大恶性事件(事故)、被新闻单位曝光及来人、来信、来电举报的有关事项,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并将处理结果在15日内报市农委。各培训机构也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县农委举报电话:。

(四)规范培训内容。阳光工程培训内容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全县逐步统一制定新型农民培训内容规范,针对不同培训类型、对象,规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时间,推行模块化教学。各培训机构对相关培训对象须按照培训内容规范组织开展培训,对暂没有统一培训内容规范要求的,由各培训机构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培训内容,主要是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生产经营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包括农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播种、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生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等。每个教学班开班第一堂课必须讲解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

(五)加强条件建设。一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每个培训机构要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开展结对活动,构建农民培训实习实训基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培训条件。各基地要在原有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等条件建设。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成立县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优选讲师团成员,实现优质培训师资资源共享。各培训机构除从县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聘请教师外,还要结合实际选聘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担任培训教师,也可选择部分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兼任培训教师,所聘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授课经验、讲解通俗易懂、有从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愿望、责任心较强,威信较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培训指导工作。提升性培训尽可能地聘请部分省内外专家授课。

(六)创新工作机制。各培训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各种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培训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校社联合”培训模式,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技协等组织,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二是现场推广模式,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鱼塘圈舍指导服务。同时组织生产大户、示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示范引导。三是现代远程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通过举办农情报道、科普专栏、咨询热线和农技110等,大范围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经营信息等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培训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建立项目资金专户,保证专款专用。建立项目资金预拨机制,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县财政及时将项目资金的50%预拨到培训机构,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培训机构必须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账,规范使用资金,足额用于培训,保障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为教师讲课费、误餐费、住宿费、交通费,参训学员的食宿、交通、物化技术补助费,以及培训机构用于与培训直接相关的教学耗材、培训教材(资料)、场租、宣传、通讯及组织学员劳务等费用支出,其中学员食宿补助不得超过人均补助标准的50%。培训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本建设、购置固定资产等支出,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培训学员。

(八)抓好总结宣传。各基地要加强对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各基地分别于6月20日、10月20日前分别将项目实施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报办公室。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简报等媒体加强对农民的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加强对省、市、县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宣传;加强对培训成效、典型经验和工作创新的挖掘、探讨、总结、上报、推广和宣传,积极营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各培训机构每月上报办公室工作信息不少于2条,年上报办公室有关典型材料不少于3篇,在各类媒体发表不少于4篇。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3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3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不含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天。补助标准为人均44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人均340元,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新型农民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4

根据文明单位创建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规范创建工作的文书档案,促进文明单位创建资料归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创建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切实提高认识

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是我局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本单位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资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综合、全面地反映我局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的主要成绩、经验等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加强文明单位创建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是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有利于反映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更有利于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促进创建工作。

为加强对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工作的领导,区局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专门成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小组,由分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以及机关党委、工会、团委、妇委会负责人任组员,具体负责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的制订、资料鉴定等工作。

二、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的种类

根据我局文明单位建设的实际要求,创建档案分为三大类:

(一)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可分:思想建设类;工作成绩类;环境卫生类;道德风尚类;文化教育类;荣誉类;创建活动类等。

(二)图片资料。主要包括我局获得的荣誉标志、组织开展的各类具有余杭国税特色的重大活动照片,用影集或专门图片栏、档案册分类存贮,并配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音像资料。是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录音、摄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载体,这类资料较文字、图片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更能准确地反映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原貌。

三、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内容收集及具体归档范围

(一)思想建设类。

1.省、市、区(含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文件(通知、信息、简报),文明单位管理办法、文明单位评比通知,申报文明单位事迹材料,上级审批表、表彰决定。

2.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长期规范(目标)、年度三个文明建设计划(要点),创建文明单位规划(目标)、相应考核办法(措施)和文明创建方案,实施过程中检查考核记录资料,半年和全年三个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单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获得上级奖励的证件、证书资料。

3.组织机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文件,责任分工及工作人员名单。

4.班子建设:理论学习、政治教育、党建工作计划、学习教育内容资料、党委中心组学习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党支部“”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论文、学习心得体会等。

5.党风廉政建设:中央、省、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条规、工作计划(措施)、责任制度、检查情况通报,有关事迹材料、经验交流、表彰决定等材料。(责任单位:监察室)

6.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计划、工作责任制度(网络表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反映、经验材料、论文汇编、学习英模活动资料、申报先进(个人)表格,表彰决定等。

(二)工作成绩类。

1.工作目标:年度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计划(目标)文件。

2.制度建设: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各类岗位(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3.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分析通报、工作报表等。

4.行政工作管理:局务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工作质量检验记录、行政效能检查记录等。(责任单位:办公室、监察室)

5.职工福利事业、后勤保障工作资料、办实事情况反馈等。(责任单位:办公室)

(三)环境卫生类。

1.环境建设: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工作计划,绿化、美化、亮化情况,“门前三包”制度,卫生责任区制度,卫生工作制度。

2.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省、市、区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文件、单位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各项指标达标情况、除害灭病工作达标情况、检查评比记录和工作总结等。

3.环境保护:市、区和上级有关环境保护工作文件、单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情况、环境保护工作资料、获得上级表彰证件和证书、工作总结等。(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道德风尚类。

1.社会公德建设:市民守则、“六不”行为规范文件、单位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开展活动情况反映、培训人员情况、教育材料、考试成绩表、表彰决定和工作总结等。(责任单位:人教科)

2.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规划、干部职工岗位培训情况、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制度、岗位规范、教育成绩表、社会监督情况反映材料和工作总结。(责任单位:人教科)

3.主旋律(三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情况反映、(三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先进事迹材料和工作总结。(责任单位:人教科)

4.干群关系:干部职工队伍管理规定、民调工作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办公室、监察室)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规划、考核考试成绩表、工作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要点)、责任书、规章制度(措施)、工作网络图表、检查考核记录资料、工作总结;禁“黄、赌、毒”工作情况、目标管理措施、情况反映和工作总结材料。(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科)

6.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妇委会)

(五)教育培训类。

1.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规范:工作规划、人员结构统计表、有关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

2.教育培训实施:教育培训规划;学历教育、职称(技术资格)教育、专门业务培训情况;学习成果反映、奖励规定、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

3.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组织机构、工作安排、投资计划、文体器材统计表、国税文化活动资料,体育(竞技)比赛活动资料、文体活动总结。(责任单位:工会、团委、妇委会)

(六)其它创建类。

1.齐抓共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工作情况反映。(责任单位:工会、团委、妇委会)

2.参与共建工作: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社区共建、军民共建等活动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办公室)

(七)荣誉类。

反映三个文明建设的各种图片汇编、新闻报道资料汇编、录像资料等。(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及相关活动的组织科室)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5

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三阶段以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牢把握解决突出问题的前题,把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交叉进行,认真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较好地完成了第三阶段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落实整改方案,做到“四个明确”

根据第二阶段工作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整理出影响和制约劳动就业事业发展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条分析,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就整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并做到了“四明确一承诺”。一是明确了整改落实项目,集中整改的重点问题并进行归类排队,明确列出了哪些是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二是明确了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注重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民心。对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一条龙服务流程,我局即时调整了工作人员在服务大厅开设了一站服务承诺,对解决培训机制不够灵活,培训模式、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我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明确了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并加强了沟通协调,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了合力加以解决。四是明确了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和承诺制,逐项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和具体责任人员,把任务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位,即分管领导主抓,股室负责人具体落实,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实行一抓到底,一步到位。建立了整改台账和销号制度,整改结束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才算整改到位。并将整改落实方案,在全局全社会公开,落实措施向全体党员和群众通报,自觉接受监督。

二、解决突出问题,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根据县委学办围绕服务基层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元、二月开展“惠民月”要求,我局积极成功筹办全县2009年春风行动暨返乡农民工招聘会活动。在活动期间,向县内各乡镇返乡农民工印发《致返乡农民工一封信》10000份,印发“回归就业指南”手册6000份,发放招工信息宣传资料8000份,组织了县内外62家招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310个,现场签订定向就业人数6210人次。二是积极以组织创建“五型”机关为载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作效率和行政执行力,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三是积极开展“四联共建”活动,局支部党员每人联系一家困难企业、一名农村联系点困难党员、一名下岗失业职工。为他们办实事,排忧解难。四是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上街设立劳动政策咨询宣传台,及时为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创业帮扶服务。五是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五下乡”活动,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将培训技能送到乡镇农民家门口。六是积极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为567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竭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126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并为他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150万元;为农村联系点修通通村公路和建文化活动中心共计捐款8000元,捐图书近3000册,组织党员同志到联系访贫问苦,开展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受到联系村干部和群众高度好评。

三、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就职工关注的就业训练中心培训机制、培训模式问题,多次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中心工作人员会议和专业负责人座谈会,讨论要创新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教师聘用要能进能出,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就各项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金、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执行把关和申报发放程序制订更规范的操作程序,建立了公示制度,抽查制度和暗访制度,加大了申报发放监督力度。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57.7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1.5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79.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221万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促进全县社会稳定。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健全,为提高就业服务质效,认真落实局党组首问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了股室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业绩与个人职务晋升、职称聘任、年终评先挂钩,鼓励干部职工大胆创新,勤奋工作,确保实效。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6

一、农民培训工作情况

今年,截止6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其中,在县委党校集中培训20期,在镇、村就近集中培训26期,按照项目要求,每期培训3—4天,已总培训10380人,占总任务100%(不含市组织的创业培训500人)。其中培训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占任务的100%;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880人,占任务的100%;对参加农业专业技术和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发放物化技术补贴人均50—150元,开展技术指导4次以上,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现场指导100%;农民科技示范培训项目已对100名技术指导员开展集中培训5天,对1400个示范户和辐射户培训指导4—6次,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100%,同时发放叶面肥示范户每人50袋、辐射户每人20袋。已累计支出资金近430余万元,已申请财政下拨到各培训基地补助资金435.76万元,应补资金全部到位,不含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一般在乡镇。

二、农民培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农委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葛月光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工会主席、党组成员徐华具体分管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同时明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招标确定培训基地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开展项目检查、督导、验收,对培训基地进行考核,总结汇报有关数据、材料,每月组织召开例会等。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上报;签订并履行合同;选聘培训教师并保持相对稳定;公开遴选受训学员;规范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回访服务;建立培训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总结上报典型材料,留存培训过程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提交实施情况总结和验收申请报告;按规定要求使用培训补助资金,建立资金使用明细账。

(二)公开招标,确定培训基地。通过招标公告,公开公平公正考核,确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广校、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县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县菜蓝子工作办公室、县水产管理站、县三义高级职业中学、县范集中学成教部、县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等9个单位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县农广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农机成人中专学校等3个单位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县农广校为农民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基地;庄周职高为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市农委招标认定)。

(三)加强制度建设。除建立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台账制度、公示制度、管培分离制度、月报告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以外。重点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第一堂课制度。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开班,须提前1-2天向办公室报告,并提供开班计划等有关材料。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到培训班上第一堂课,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等。凡开班不上报者,其培训情况不予认可。二是百分之百电话回访制度。培训基地对已培训的学员必须进行100%电话回访,回访情况登记表每季度末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培训基地的月报台账和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进行再回访。同时,办公室采取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参训学员联络畅通,政策知晓,满意度增强,支持度提高。培训基地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和具办人签字盖单位公章后,于每季度末上报县农委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三是例会调度制度。每月20日为全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例会日,原则上各培训基地分管领导和举办人参加,遇节假日不后延。主要议程为调度工作、交流意见、审核台账等上报资料,部署下步工作。没有特殊情况,20日上午9点按时开会,迟到者罚款100元,无辜缺席者罚款200元,并限时补会。

(四)强化培训质量。每期开班,都必须上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指南,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教师、培训内容、作息时间。虽然培训时间较短,但却按照长训班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办班。每人发教材2-3本,水笔一支,笔记一本,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行开班动员,结业总结,并检查学员笔记,进行全员考试。对参训学员登记造册,印发学员证,学员本人凭证进班,定位入座。坚持点名制、缺席补课或取消制,保障学时。坚持奖惩制,每期培训班都评出10%左右的优秀学员,由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对不守信用,无故缺席2次的学员,取消学习资格,并列入农委“黑名单”,两年内不安排其培训,不向其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了培训质量。为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六个结合”。一是本地老师与省级专家授课相结合;二是严肃教学与快乐学习相结合。每期都利用1-2个小时,采取有奖答题式、师生互动式、讨论交流式,有时利用晚上穿插少量的文娱活动,引导学员学习,帮助学员消化领会,使学员在放松了身心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如,依托3月22日在党校开幕的皖北()第六届农资产品展交会这个平台,组织学员现场观摩、鉴别,进一步学习农药、化肥、种子方面的知识,增强识假辨劣能力。再如农机大户培训,每期都要安排半天,选择待建场地,现场展示、操作;四是口头讲解与物化激励相结合。如对参训的农资从业人员,每人免费发给电子磅秤一台,寓意要秤足数量、秤出质量、要秤出良心、公平交易、秤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每人发了一台喷雾器;对农机大户每人发了一套维修工具等;五是集中大班培训与分散小班培训相形结合。对于学员分散范围广的专业,则在党校集中培训,每期培训都在300人以上。对于学员相对集中的专业则到乡进村就近培训,每期50-100人,同时利用村镇广播,现场直播,扩大了培训效果,如农机学校等。六是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教师包保到片,指导到人,通过进村入户、电话、短信等形式开展培训指导。已向受训学员发送农技短信3条,2万人次。

(五)加大宣传力度。一是会议宣传,县召开了启动会、再动员会宣传培训政策、培训要求;二是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农业信息网公开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培训补助、培训基地、培训时间、监督电话等信息;三是印发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份、印发《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简报》9期;四是开班典礼上第一堂课,宣传政策,在培训现场悬挂会标、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图板等。五是上报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并在农业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发表总计27篇。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7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思路,实行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就近就地转移培训与异地转移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年全省培训新型农民56万人,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即阳光工程)3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6万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5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其中,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共计5万人。

三、工作要求

(一)分项目按规定全面开展培训

1、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包括异地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的务工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以及返乡农民工。主要培训务工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专业技能等知识。培训按照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办法”、“五项制度”实施。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含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主要培训农业生产经营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包括农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播种、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等。培训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06〕2号)、《*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财农〔2007〕252号)实施。

3、农民创业培训:培训有创业愿望或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主要培训市场准入政策、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品牌战略、循环经济、企业信息化等知识。培训按照《*省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实施。

(二)分类别分层级培训重点学员

1、种植大户。全省培训2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大户100人;市级培训种植规模500亩以上大户5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予以安排;县级培训种植规模50亩以上大户14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1%予以安排。

2、养殖大户。全省培训15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畜禽养殖大户200人,水产养殖大户100人;市级培训畜禽、水产养殖大户47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0%予以安排;县级培训畜禽、水产养殖大户100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8%予以安排。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全省培训5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200人;市级培训48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0%予以安排。

4、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负责人、监事、财务人员和信息员)。全省培训10000人,其中省级培训1000人;市级培训40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8%予以安排;县级培训5000人,由各项目县按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数的2%予以安排。

5、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全省培训乡(镇)农技推广人员15000人,由各项目县从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中予以安排。

6、村级动物防疫员。全省培训30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2%予以安排。

四、实施步骤

全省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全面动员部署(20*年1—2月)。省农委、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印发《关于做好20*年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20*〕31号),召开全省农业系统实施民生工程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全省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二)落实培训任务(20*年3月)。各级农委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政〔20*〕1号、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民生办〔20*〕1号、省农委*农科〔20*〕31号等文件和全省农业系统实施民生工程视频会议精神,按照有关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培训任务。一是公开招标认定培训机构,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培训机构。二是围绕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培训产业和专业,适应农民需求,选定培训学员。三是严格项目申报工作,各地根据省下达的培训任务计划,认真制定本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申报书;省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对培训机构年度培训任务进行批复。

(三)开展项目督查(20*年6—11月)。按照有关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要求,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强化过程监管,采取随机抽样、暗访等多种方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省农委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地培训情况进行督查,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将组织综合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验收总结考核(20*年12月)。各地在完成培训任务后,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并上报培训工作总结。省农委、省财政厅按照《*省20*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组织开展考核工作,考核通过抽查,并结合平时督查和各地报送总结宣传材料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为切实抓好抓实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工作,省农委成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各市、县(市、区)农委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市、县(市、区)都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适当安排工作经费,切实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是项目法人责任制。各级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单位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二是培训基地招标制度。项目市、县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确定培训机构。三是台账制度。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台账(见附件1),记录有关培训情况。培训台帐一式三份,分别存市或县项目办和培训机构各1份,一份由培训机构作为报账依据。四是公示制度。省农委在*农业信息网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公示和宣传平台,公布全省项目县培训任务、培训机构,宣传典型经验;项目县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资金补助及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培训机构对选聘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公示。五是管培分离制度。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培训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六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培训补助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项目市、县严格规范使用和拨付培训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七是月度报告制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行培训进展月报告制度(见附件2),培训机构必须每月度向县项目办公室报告培训进展,县项目办公室汇总后逐级上报,各市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培训进展情况汇总报省农委。八是检查验收制度。项目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市、县项目办对每个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验收,并向达到培训要求的培训机构出具合格证明,检查验收情况形成报告上报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对项目市、县进行抽查和绩效考核。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8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4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700人。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突出培训植保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手、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等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藏加工、农机操作及维修、沼气建设及维护等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65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人均约600元(按2012年中央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4年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区)配套每人5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9

现将公司二○○×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印发给你们,通过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提高公司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掌握服务操作技能,打造品牌、全面塑造“××”的职业团队,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

请各部门除按计划认真落实好部门自培训外,组织员工参加公司公共培训课,妥善安排好日常工作,做到日常工作和培训两不误。有授课任务的同志,请你们认真做好备课,确保培训效果。

特此通知。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年×月××日

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〇〇×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文化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掌握酒店式服务操作技能,打造品牌、全面塑造“××”的职业团队,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

二、培训原则

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考核、分散实施。

三、培训方式

全员参加,分阶段、分层次的实施。

1、入职培训:对200×年新进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物业基本情况、服务礼仪、礼节、管理与服务技巧等。

2、上岗培训:上岗前针对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核。

3、在岗培训:针对不同对象,又针对地开展系列化、正规化的培训。

培训方法:集中授课,公开讨论,分析案例总结学习体会。

考核方法:口试/以现场提问方式,检验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笔试/每阶段培训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以检查员工对所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和培训效果。

抽查/工作中,不定时随机抽查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

四、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㈠公共课程培训

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企业现状,熟悉××企业《员工守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恪守职业道德,掌握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实现企业理念。

内容

时间

授课人

参加对象

结合公司新一年工作计划进行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职业道德、培训教育

一月中旬

全体员工

结合春节休假结束收心,进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

二月中旬

全体员工

结合一季度季度测评工作,进行团队精神、服务理念及服务技巧的培训教育

三月下旬

全体员工

结合××大厦验收工作,进行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及相关法律常识的培训教育

四月中旬

全体员工

结合××大厦进驻,进行大厦物业、设备以及业主基本情况介绍,实地培训讲解

五月中旬

班长以上管理人员

结合××大厦业主入住,进行公共契约、住户守则、管理规章及员工守则等温贝的培训教育

六月上旬

入驻××大厦全体员工

结合上半年工作总结,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

七月中旬

全体员工

结合××大厦项目部近2个月工作实际,进行物业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

全体员工

结合物业公司三季度季测评,对员工进行素质培训

九月下旬

全体员工

结合9个月来物业管理服务的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培训

十月中旬

班长以上管理人员

结合119消防日,进行消防知识、大厦消防器材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十一月上旬

全体员工

年终工作总结,排问题,找差距,并着手200×年的计划工作安排

十二月下旬

全体员工

二〇〇×年度公共培训计划安排表

㈡岗位课程培训

熟悉个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业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各自工作。

1、岗前培训计划安排表

时间

内容

方式

负责人

考核

4-8小时

公司概况、员工守则

面授

各部门

负责人

一个月

员工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纪律、奖惩制度、礼貌用语、操作技能、业务知识

个别辅导、自学实践

部门主管

班组长

由主管领导对其进行上岗考核鉴定

三个月

了解物业基本情况及相应岗位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技能、主要机具使用养护、训练

实际操作

实操实练

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部门主管

班组长

机能知识书面考试,实操水平工作表现等具体业务考核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在职培训计划安排表

时间

内容

方式

负责人

考核

每月上中旬各一次每次2小时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常识、消防知识、本岗位专业知识

集中讨论学习

各部门

负责人

每半年一次本岗位专业知识书面考试

每月末二次每次2小时

思想道德、法律等教育交流、案例分析、总结一个月工作

集中学习讨论

各部门

负责人

每年末进行一次岗位知识考试

半年一次

设备操作演练

集中交流

部门主管

现场考核打分

每年一次

综合培训

等级评定

绩效考核

制度培训总结范文篇10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思路,实行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就近就地转移培训与异地转移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年全省培训新型农民56万人,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即阳光工程)3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6万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5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其中,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共计5万人。

三、工作要求

(一)分项目按规定全面开展培训

1、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包括异地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的务工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信息员和社员以及返乡农民工。主要培训务工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专业技能等知识。培训按照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办法”、“五项制度”实施。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含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主要培训农业生产经营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包括农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播种、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等。培训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06〕2号)、《*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财农〔20*〕252号)实施。

3、农民创业培训:培训有创业愿望或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主要培训市场准入政策、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品牌战略、循环经济、企业信息化等知识。培训按照《*省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实施。

(二)分类别分层级培训重点学员

1、种植大户。全省培训2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大户100人;市级培训种植规模500亩以上大户5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予以安排;县级培训种植规模50亩以上大户14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1%予以安排。

2、养殖大户。全省培训15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畜禽养殖大户200人,水产养殖大户100人;市级培训畜禽、水产养殖大户47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0%予以安排;县级培训畜禽、水产养殖大户100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8%予以安排。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全省培训5000人,其中:省级培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200人;市级培训48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10%予以安排。

4、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负责人、监事、财务人员和信息员)。全省培训10000人,其中省级培训1000人;市级培训4000人,由各市按创业培训任务数的8%予以安排;县级培训5000人,由各项目县按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数的2%予以安排。

5、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全省培训乡(镇)农技推广人员15000人,由各项目县从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中予以安排。

6、村级动物防疫员。全省培训3000人,由各项目县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数的2%予以安排。

四、实施步骤

全省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全面动员部署(20*年1—2月)。省农委、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印发《关于做好20*年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20*〕31号),召开全省农业系统实施民生工程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全省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二)落实培训任务(20*年3月)。各级农委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政〔20*〕1号、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民生办〔20*〕1号、省农委*农科〔20*〕31号等文件和全省农业系统实施民生工程视频会议精神,按照有关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培训任务。一是公开招标认定培训机构,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培训机构。二是围绕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培训产业和专业,适应农民需求,选定培训学员。三是严格项目申报工作,各地根据省下达的培训任务计划,认真制定本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申报书;省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对培训机构年度培训任务进行批复。

(三)开展项目督查(20*年6—11月)。按照有关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要求,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强化过程监管,采取随机抽样、暗访等多种方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省农委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地培训情况进行督查,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将组织综合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验收总结考核(20*年12月)。各地在完成培训任务后,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并上报培训工作总结。省农委、省财政厅按照《*省20*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组织开展考核工作,考核通过抽查,并结合平时督查和各地报送总结宣传材料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为切实抓好抓实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工作,省农委成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各市、县(市、区)农委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市、县(市、区)都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适当安排工作经费,切实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是项目法人责任制。各级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单位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二是培训基地招标制度。项目市、县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确定培训机构。三是台账制度。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台账(见附件1),记录有关培训情况。培训台帐一式三份,分别存市或县项目办和培训机构各1份,一份由培训机构作为报账依据。四是公示制度。省农委在*农业信息网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公示和宣传平台,公布全省项目县培训任务、培训机构,宣传典型经验;项目县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资金补助及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培训机构对选聘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公示。五是管培分离制度。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培训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六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培训补助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项目市、县严格规范使用和拨付培训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七是月度报告制度。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行培训进展月报告制度(见附件2),培训机构必须每月度向县项目办公室报告培训进展,县项目办公室汇总后逐级上报,各市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培训进展情况汇总报省农委。八是检查验收制度。项目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市、县项目办对每个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验收,并向达到培训要求的培训机构出具合格证明,检查验收情况形成报告上报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对项目市、县进行抽查和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