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逻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14

政治逻辑论文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相并列的高度,这充分表明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一、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它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附状态。这种文明方式虽然也有对自然的破坏,但这种破坏基本上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是区域性的生态灾难也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自身生存问题的恐慌甚至反思。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始由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曾经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在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状态”,而且这种“征服状态”是野蛮的、掠夺式的。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以它极大地伤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有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类型实质上是一种相互对抗、相互报复的历史形式出现的,人类建造的庞大的技术帝国成了一种反自然的、威胁自然及人类本身存在和发展的异化物,相应地,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是主体异化、德性传统失落的“意义危机”。

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普遍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生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深入人心。面对人类文明演进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灾难,人们力图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同时,随着生态问题从自然领域向人类社会的转移,从纯技术领域向制度性领域转移,它相应地也成为了政党、政府和公众都极为关注的政治问题,文明生态化也成为当代全球政治运动的一大亮点。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在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老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人类文明观的历史演进。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超越了以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它也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全新形式。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的生态文明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尽管没有形成明确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但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中很多观点超越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于当代人类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对自然有高度的依存性,因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即“人化的自然”,它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马克思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3]马恩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历史,作为历史的现实基础问题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和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基础。

关于社会制度与生态文明,把自然生态问题放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来进行考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4]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大肆破坏生态已经使人类社会面临重大生存危机,因此扬弃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是人类命运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只有这样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遏制资本主义追求超额利润所必然导致的“过渡生产”和“过渡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性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1]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从政治学意义上展示了人类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壮丽前景。

当然,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其形成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面临着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等诸多困难,不可能很快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彻底转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仍然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不可再生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如何正确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1.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推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同时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选择好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

首先,应引导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创建科学的“绿色GDP”评价体系。通过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生态环保政绩考核的力度,引导政府行为不断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转变;其次,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生态环境责任的刚性约束。在相关环境法中,明确规定环境责任的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对一些经实践证明在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方面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措施,通过完善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予以确立[6]。

3.推动公众生态参与的深度发展

生态保护作为一项社会性事务,其最终成效直接取决于公众参与的程度。普通民众作为生态环境的最直接的接触者,对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深切的体认,因此,政府在制定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或作出某项重大的环境决策时,如能充分尊重民意、倾听民声,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不仅将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且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社会氛围[7]。可以说,民众的广泛参与为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政治发展/制度过密化经营/政治性内部化

自新制度主义在中国流行开来之后,对各式各样问题的制度分析和考察日渐增多,其中也有一部分涉及到中国政治的问题。但正如杨光斌教授所说:“在中国政治的研究中,新制度主义范式的运用少之又少;而在中国经济研究中,新制度主义虽然是一个流行的范式,却忽略了中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组织结构与经济变迁的关系,这正是这种研究的致命缺陷”。“不仅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区分使我们关注制度环境问题,而且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决定了我们不能忽视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环境。”[1]在新制度主义者看来是外生变量的制度环境,其实正是中国政治研究者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政治发展的两种制度变量

在《发展中的政治经济》一文中,阿尔蒙德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有两个主导性内容,“两个政治变量是:(1)政府能力(或权力),(2)人民参政情况(或民主化)”。“政府能力包括政府机构从社会吸取资源的能力,这些资源包括税收、劳力、物资等;政府能力还包括规定人民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要求人们工作、规定工作时间、确定工资、控制罪犯、管理交通等”。“人民参政指的是社会普通成员参加政府决策的程度”。这两个标准,即政府的权力与效能,和公众对政府影响的程度,是两个衡量政治发展的标准。政治发展指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民主化。[2](P65)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则更加注重政治制度方面的建设。在他看来,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既有结构方面的内容,又有伦理方面的内容。从结构方面说,国家的政治制度化就是国家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有一定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从伦理方面说,政治制度化的伦理性内容就是国家的公共利益,公民对国家公共利益的共识越大,该国家的政治制度化程度也就越高。亨廷顿把政治现代化界定为权威的合理化、新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亨廷顿的整个政治理论,事实上始终围绕着‘政治国家建设’和‘民族国家建设’这两个轴心而旋转。‘政治国家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而‘民族国家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则是确立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3](P148)我认为,这些观点对我们思考政治发展的制度变量是非常有益的。

政治发展可以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层面来解读。假定国家发展政治的总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统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国家有两个任务:提高政府能力和巩固统治合法性。对公民来说,他们期盼享受安定幸福的生活并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原则,有两个要求:享受到充分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公共物品以合理适当的方式供给,通过政治参与实现公民权利。不难发现,政府能力的提高联系着公共物品的提供,其制度中介是政府;统治合法性则联系着公民权利,其制度中介是宪政民主,因为只有在宪政民主体制下统治者才能从公民那里获得根本的统治合法性,而宪政民主又是实现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最根本制度保证。基于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治发展有两个根本的政治制度建设变量:政府制度和宪政民主。

关于这两个制度变量,有如下判断:第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两者往往不可同时兼得。政府制度建设能够提高政府掌控公民并从公民那里提取资源的能力,从而使得政府在可能的条件下向公民提供更多和更好的秩序、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教育、福利等公共物品,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是,如果同时也进行宪政民主建设,会使得社会对于国家的各种压力集中而且很大,各种矛盾一起显现出来,又会造成不稳定,使得宪政民主不但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伤害到政府机构建设。所以两者不可同时兼得。这就涉及到两者在政治发展中孰先孰后的问题,即政治发展的次序(注:亨廷顿等在论述影响政治发展的因素中提到了顺序,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进程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顺序对政治发展可能产生激烈影响(参见塞缪尔·亨廷顿,乔治·多明各斯:《政治发展》,载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二,中国政治发展采取的是行政体制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的策略。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中找到充分的论据,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必然地就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观察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我们发现最具政治实质性意义的改革都是有关于政府制度建设的效能方面的,如公务员制度、分税制等。而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则进展较慢,虽然其间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渐进式改革,不仅意味着将问题化整为零逐个解决,而且包含着对要解决问题的次序的安排。

二、制度供给次序安排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的政治发展会采取这种次序?阿尔蒙德在区分了政治发展的两个变量之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要人民参政首先必须政府具备能力。如果没有办事的方法,参与办事也就毫无意义;如果没有实施决定的方法和能力,参与做出决定就没有必要。就是说,行政体制建设是宪政民主建设的充分条件。亨廷顿之所以强调稳定优先于政治参与,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这个学术研究的结论非常有说服力,但这仅仅是个学术结论而不是解释。我想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戴维·菲尼强调制度供给的重要性:“制度变化的供给是重要的;需求的变动趋势虽为必要条件,但不是了解变化路线的充分条件,政治经济分析的要素是决定性的;对于统治精英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是对变化的性质和范围做出解释的关键。”“制度变化的供给有这样的显著特点:它取决于政治秩序提供变化的能力和意愿,这种能力和意愿好比影响传统产品市场上货物供应的种种因素。”又说:“有很多重要因素影响政治秩序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这些因素包括制度设计的成本,现有的知识积累,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宪法秩序,现存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公众的一般看法和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利益。”[4](P148)我认为,中国政治发展的这个次序安排,与制度供给者的能力和意愿有很大关系,或主要取决于他们。能力虽然很重要,但它的解释力不如意愿,所以这里假设制度供给者的能力是足够的,仅就意愿方面展开分析。

从制度供给者的角度看,按照这个次序提供制度的理由是相当简单的,即相对于宪政民主建设来说,政府机构建设的收益较大而成本较低。收益较大是因为,它关涉到的两种重要能力,即控制能力和提取能力的提高,意味着供给者的收益值为正。因为前者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而后者又为供给者提供了更多的供养,而宪政民主至少在短期内所造成的压力对供给者来说并非一件好事;成本较低是因为政府机构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拓展,可用制度资源较多且稳便,而宪政民主建设则需要制度创新,代价大且风险高。

新制度主义所能提供的解释至此足矣,但从政治学的角度,我认为尚需要深化的是:第一,压力的指向不同。宪政民主建设的过程是公民权利实现和保障的过程。这意味着,对依然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国家而言,它是来自公民的一种压力,至少是和国家的当下意愿相左的,容易被视作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干扰因素,国家自然少有意愿来进行此种制度建设。而提高能力,既是国家的一个自然的倾向,又同时是国家地位提高的过程,所以,国家内在的逻辑决定了国家能力建设背后具有强有力的动力。第二,两种制度间彼此的效果替代不一样。国家的两大目标:国家能力和合法性分别由政府机构和宪政民主所提供,这是从性质上来说的。实际中,政府机构的建设在直接提高国家能力的同时,也间接地可以提供给国家一定的合法性。即有效性的提高可以提升当下制度的合法性,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反过来却不一定,即提升合法性的制度建设未必就能提供有效性,至少在制度供给者看来是如此(注:在新近的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实际上宪政民主制度是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见PhilipKeefer,whatdoespoliticaleconomytellusabouteconomicdevelopment-andviceversa,AnnualReviewPoliticalScience,2004.)。

这就是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政府机构优先于宪政民主的次序安排之原因,也是我们称之为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这个次序安排基本上是有效的。学术界对它的赞许远远大过批评,赞许中所举出的大部分理由也是非常坚实的。所以这样说也是站得住脚的:它目前需要建设性讨论更胜过无谓的赞许。

三、制度供给次序安排的局限

虽然我已经指出,作为制度供给者的国家安排了这个次序,并且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但是政治发展的过程并非就是国家上演的一出独角戏。在给出的分析框架中,政治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模式结构变化的过程,所以公民一方也是重要的,他们是另外一个主角,他们的评价是衡量制度绩效的关键。下面就从公民的角度来探讨这种次序安排现实的和可能的局限。

局限一,国家难以禁绝机会主义行为。在国家能力的提高中,资源提取能力是很重要一方面,因为它表示着国家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从公民那里抽取足够的资源。假设国家是追求租金最大化的,也就是说,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国家的倾向是提取的越多越好,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在无有力约束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保证国家的提取是必要的而不是一种对公民财产贪婪的掠夺呢?对于官员而言,可以制定出种种的法规来约束他们的掠夺行为,但是这里谈的是整个制度,即假如国家制度变为掠夺性的,有什么可以制止的有效途径吗?至少现在还没有。所以,在无有力约束的条件下,国家难以禁绝其机会主义行为。

局限二,腐败和寻租大量存在。腐败指的是公共权力的私人运用,寻租指的是非生产性浪费社会资源的活动。政府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国家权力增加和掌控社会力度增大的过程,而这都为腐败和寻租的大量存在提供了可能性。腐败和寻租都是官员或部分公民以其他大部分的公民的利益为代价来牟取小范围利益的一种行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目共睹。

局限三,分配不平等。国家能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国家向公民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增多,分配方式和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其分配往往是加剧而不是遏制了公民间的不平等。按照利益集团理论的重要原则,即组织起来的集团往往比没有组织的集团能向官员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小集团组织起来的可能性又比大集团大的多。在公民权利未被充分实现的情况下,部分强势的既得利益集团能够使政策更多地向他们倾斜,这样便发生政策扭曲,加剧本来已经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平等。所以,目前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不仅有经济的原因,还有政治的原因。

政府机构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建设的次序安排所产生出的绩效,即能力提高和合法性增强,有可能被这三种及其他的局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削减。就是说,政府机构建设也遵循收益递减规律。为了弥补日益递减的收益,制度供给者的一个主要倾向就是认为建设还不够到位,所以就会设立更多的相关制度,使收益稳定在一个相当的水平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政府制度的过密化经营(注:过密化是美籍学者黄宗智研究中国清代以来的经济时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它是指在人口压力下,劳动投入增加而边际报酬递减情况下进行的生产。我认为两者情形非常相似,所以以这个名词来借喻。)。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可以解释这个现象。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5](P153)而出现路径依赖的内在机理是因为,制度有“自我强化机制”,即初始选择的制度安排,由于收益较大,随之而来很多配套的措施,而制度安排之间的协调更强化了初始制度变迁的方向。

不管有没有被认识到,可以肯定地说,有很多的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的问题,如法规丛生、社会不稳、侵夺甚多等都与这种制度的过密化经营有关系。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避制度的过密化经营?

四、制度创新:政治性内部化与宪政民主建设

行政体制的过密化经营实际上是制度不均衡的表现。照新制度主义的看法,当一个社会中的制度供给大于或小于制度需求的时候,就出现了制度不均衡,当行为者的利益在现有的制度下得不到满足时,也会产生对新的制度需求,他们会要求重新安排现有的制度结构,或进行制度创新。林毅夫认为,制度不均衡的原因在于:“从某个起始均衡点开始,有四种原因能引起制度不均衡:①制度选择集合改变;②技术改变;③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④其他制度安排改变。这四种原因中的每一种原因本身又由几个不同因素组成。”[6](P384)在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行政体制的过密化经营意味着,这方面的供给成本高且供给得不好。这种制度不均衡要靠宪政民主建设来克服(虽然可能不完全克服),下面就说明理由。

首先,就公民对国家的公共品需求而言,行政体制的过密化经营显示了国家没能充分反映公民们的偏好。按照公民们的偏好,他们作为整体而言需要的是一个透明、高效、负责任、讲诚信且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公共品的政府,所以国家的机会主义行为、腐败和寻租的大量存在肯定是和公民整体的偏好相违背的。而宪政民主,就其基本功能而言,就是公民偏好对于国家的表达机制以及偏好被执行的保障机制,这是宪政民主能够克服行政体制过密化经营局限的第一个理由。

其次,腐败和寻租等活动的出现和正常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有关,就其性质而言算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畸形的或变种。这种政治参与的成本是相当高的,或者说,在过密化经营的情况下,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成本是相当高的。对政府而言,它会失掉很多合法性和绩效,对大部分的公民而言,则意味着权利和利益被无端地剥夺。与之相关的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很多被作为国家人的官员和部分强势公民团体所窃取了,而成本却是由国家和广大公民来承担的。我认为,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说,宪政民主是一种界定“政治产权”的制度,它能明确非市场决策中成本与收益,使相对的成本收益的主体一致化。

经济学上有“外部性”这一概念,指的是由经济主体活动所引发的外在于其成本或收益的由其他主体(社会)所担负的成本或获得的收益。诺斯认为,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思路,社会成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无法进入市场来定价,而无法进入市场的原因又是因为它的产权不明晰。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划分产权,使个人为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承担成本,即通过建立产权制度将外部问题“内部化”。仿照这个思路,我认为当前公民与国家互动成本过高就是因为官员和部分公民政治行为的外部性所引起的,同样地,解决的方法应当是使外部政治成本内部化,即“政治性内部化”。

政治性内部化的关键在于界定政治产权,这对中国政治发展意味着什么呢?在政府机构这一制度领域,政治产权即政治权力的归属和运用是一目了然的。按照国家的本质即暴力的垄断性使用,政治产权自然是属于政府的,公民须得接受和配合。权力的垄断决定了政治产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结论。所以,要界定产权,不能在行政体制这方面来谈,必须将目光转向政治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变量,即宪政民主制度方面。目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大量集中在政府机构方面,即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说过,这必然会造成外部不经济问题,即他们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将绝大部分的公民政治参与从行政体制导向宪政民主制度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性内部化”。宪政民主制度吸收公民参与政治的过程,也就是公民或公民团体的偏好表达与利益和力量博弈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制度框架内,才能解决政治产权的界定问题,使其政治参与的收益与成本相当(虽然不可能完全相当)。所以,政治性内部化这一概念说明的是宪政民主发生的动力学。

五、增量民主与政治发展路径的分岔

在关于中国政治发展路径的研究中,俞可平教授所提出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一定的说服力。俞教授认为它们有四层基本的意义:首先,正在或将要进行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存量”;其次,存量基础上还要有量的和质的突破,即形成新的增量;其三,改革和发展是渐进和缓慢的,是一种突破但非突变;其四,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7](P376)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质变的各方政治收益都增进的演化过程,本文可算作是这种观点的一个注脚。因为这里分析了政府机构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建设的原因,以及点出了政治性内部化实际上是国家和公民利益共进的过程。

但本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种次序安排发展到一定阶段,其绩效便会被它的局限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抵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强调提高国家能力的首要性,便会陷入一种制度的过密化经营状态,便会耗散既定的收益。这是宪政民主发生的契机,因为宪政民主此时成为了降低它的社会成本进行制度创新的单项选择;这也是政治发展的一个分岔口,因为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引入作为救赎者的法治化政治,政治发展便脱离了当时做这种次序安排的初衷,滑向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两层意思叠加起来,我的结论是,中国这种渐进式改革策略实际上是对我们政治智慧的最大考验,怎样摆脱诺思悖论而不堕入拉美式陷阱,是我们的政治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要在政府利益与公民利益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必须采取双赢而不是单赢的政治改革战略。

【参考文献】

[1]杨光斌.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2]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A].V.奥斯特罗姆,D.非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3

内容提要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本文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关键词“经济人”政治理性人双重需求三元利益权力媒介人性假设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石,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皆以特定学科领域范畴中,特定行为主体的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前提,特定的社会科学学科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主体人性内涵之基本把握,才能对特定主体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构成本学科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前提。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特定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亦是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里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当前政治学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政治人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必然从逻辑上导致非兼容的理论构建;只有在相同人性假设前提下,理论之间才有可能互相交流与沟通。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既存在公共需要,又存在各自利益需求,当不同社会集团间的理性需求相冲突,或者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需求形成冲突,作为仲裁者的政府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满足特定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以上两种功能加以分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本身也具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也未必与社会公共利益一致,当政府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政府部门或官僚个体的自身利益?这一系列政府行为问题的解析,最基本的前提在于确立权力主体的人性假设。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主要不是以研究领域,而是该学科特有基本研究方法尤其是特定的人性假设作为存在前提。若将政治人性假设设定为道德人,所有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道德人假定政治活动中的人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彼此独立,在经济市场上,“经济人”受自利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动机表现为超越个人利益之利他主义,政治人唯一目标在于谋求、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道德人假设显然无法充分解释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复杂的、相冲突着的政治行为与政治活动,“道德人”假设因而在本文中不作为论述重点。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理性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对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丰富研究成果。但若将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简单移植到政治学领域,以作为政治研究的基本人性假设前提,那么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社会科学学科的最基本人性假设方法论的依据何在?基于历史演进过程中政治行为实践,本文在经济理性人与政治理性人的比较中,来挖掘与建构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一、理性与经济人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Rationality)一词源自希腊文,具有规律、思想、言语等含义。《后汉书·党锢传序》指出:“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认为“理性”是人们应有的一种修养和品性。“理性”或是“理智”皆表现为一种人类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动物的动物性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类的动物性则受特有的理性或理智支配。人类如果企图有效地控制自身行为,首先必须明确自身行为的价值目的,并围绕着行为的价值目的,寻找实现价值目的的工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工具实现价值目标。人类的活动目的必须与人类自身价值相符合,人类的活动手段必须与人类的活动目的相符合。为使人类活动目的和活动手段符合客观规律,就须运用人的理性来认识客观规律,只有在认识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客观规律选择行为与实践工具,才能实现行为的价值目的。“理性”具有两种最基本的涵义,即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认知理性”反映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能力,指引人们透过事物表象观察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人们认识世界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为正确感知事物的能力,而且反映在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抽象、判断、推理的认识能力。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将理性称为“理念”、“理式”,一种完美的、合理的和明晰的秩序隐藏在人们感知的、杂乱无章的日常世界背后。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FriedrichHegel,1770-1831)在对理性的绝对至上性进行辩证思考之后,认为理性揭示真理的能力不可怀疑,理性代表着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和把握,从而将人类社会的理性提到空前高度。理性正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才找到自身存在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人类社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得人类自身的动物性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则的调节与制约下得以满足,这种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的、人类所独有的、人类据以调节和控制自身欲望与行为的精神力量就形成了人的“实践理性”。马克思有一段人们十分熟悉并且经常引用的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在劳动者的表象中观念地存在着的劳动结果,是由实践理性建构起来的。这种由实践理性所建构、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劳动结果,既是人的存在本性与活动方式所使然的特殊的观念形态,也是人的劳动过程区别于动物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人类的理性既是“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又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实践中理性融贯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关涉实践活动的成败,价值理性决定实践行为的品位。无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存在并不会改变,“政治人理性”是与“经济人理性”相比较而分析得出,那么首先需要在“理性”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经济人理性的内涵。人一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就成为经济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了以自利为行为动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具有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是人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亚当·斯密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体系。亚当·斯密的历史性贡献不仅在于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还在于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考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与经济人假设的必然联系,为人类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开拓了新的视野。进入19世纪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时代背景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S.Mill,1806-1873)肯定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进一步把“经济人”描绘成会算计、有创造性并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他明确指出“经济人理性”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使财富最大化的动机,经济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算计,对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理性优化选择,“经济人”假设被更概念化地表述出来,进而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公理”。自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经济人”假设以来,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当代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和改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经济人“有限理性”命题,由于环境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个人无法准确无误地接受、储存、检索、传递和处理信息,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把那类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的理论称为有限理性论。”有限理性论进一步丰富了经济人假设的内涵,使经济人假设更接近真实世界经验。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只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权力、声誉、安全、健康、舒适等非物质财富效用都要纳入个人效用函数,而且为了实现个人整体效用最大化,人们会以牺牲一定的物质利益为代价去换取其他利益,这样“经济人”活动范围就超出了经济活动本身而扩展到家庭、社区、公共政治等其他领域,使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科研究领域之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都可以用经济学分析加以研究和说明,各种人的各种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而不管这些人的职业或这些人的活动是否具有商业性质,他认为“经济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类行为的可贵的统一方法”,主张以“经济人”假设取代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框架内,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发端于50年代的“公共选择学派”则进一步将“公共选择理论”定义为“对非市场领域的经济学研究”,他们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学领域,认为一切政治人都是政治领域的“经济人”。政治学领域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在政治学领域“经济人假说因与人性和社会实际的巨大契合”,从而“避免了一些学科避讳人性本真而常常陷入虚妄无奈的期许之中,并导致说教与现实的无法对接之苦”,进而认为政治人也就是“政治市场中的经济人”。对于学界以“经济人假设”取代人类社会一切人性基本假设的观点,乔治·索罗斯(GeoreSoros)斥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人假设对政治学领域理论研究具有很大启示与意义,但如果经济人假设完全套用现实政治活动中的人,那样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将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不仅在研究领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该学科存在特有基本方法论,而人性假设则是基本方法论的核心。二、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使当代政治学获取了新的方法论资源,这亦是为什么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在当代政治学领域中取得出色的理论成就,正是因为研究基本前提设定为理性人,将政治行为理解为政治人基于利益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从而能相对准确地与政治场域中政治主体的行为动机相契合。但愈是如此,一系列问题就越是凸现:政治学领域的人性假设是否等同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理性行为主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满足为根本动力,政治理性人的需求是否完全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满足?既然人皆是自利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基于公共利益的公共行为又何以可能?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将政治理性人的需求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认为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一样是一种交易过程,政府及官僚亦是“经济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是由这些人作出的,因此政府行为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政治家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为了实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制定他们相信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正像企业家生产能获得最多利润的产品一样。”公共选择理论大师布坎南认为,“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或在''''市场''''和''''政府'''',''''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并未划出任何界线。经济学家不必只限于研究市场中各个人的行为(例如买卖活动)。通过交易经济学方法的或多或少的自然延伸,经济学可以根据交易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由经济市场分析推广到政治市场分析,将政治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假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都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在菜市场上的行为动机和他在投票箱前的行为动机没有任何两样,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社会科学领域人性假设是构建各个学科的基石,如果政治人完全等同于经济人假设,那样政治学在最基本的方法论上将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相反,有学者给出另一种分析进路,认为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构成政治人实施政治行为的理性基石,“政治人理性行为的实现过程则是一个主要以人的精神性需要满足为根本动力、以国家为最高形式的各种社会公共性组织这一社会政治结构为客观载体、以政治人权力价值理性的自律和权力工具理性的他律二者的相互结合为根本约束条件的过程。”这种分析进路将精神需求视为政治人实现公共利益的理性基石,具有一定启发与创新意义,但若将政治理性人的权力行为完全归因于人的精神需要方面的满足,何以解释现实权力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主体追求物质利益的自利性现象: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自利行为、官僚贪污腐败行为?这一理论假设亦难以获得充分经验检验。关于政治人的人性假设建构,本文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比较系统地提出“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当人的活动一旦从社会领域或经济领域进入以公共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就由社会人或经济人转化为政治人。政治人亦是理性人,政治人之所以称之为理性人是因为,政治理性人的活动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公共利益、集团利益、自身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在此意义上,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存在着共性逻辑,即需求衍生利益,需求是利益的基础;利益衍生行为,利益是行为的基石;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理性人在需求--利益--行为之结构、内涵、权力媒介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这一本质差异决定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在人性假设方面的基本分歧,政治理性人内涵不是简单的自利的经济人假设所能包涵,它的内涵远比“经济人”假设更为丰富与复杂,公共性、集团性、阶级性、自利性等客观存在政治特性元素在同一政治场域内的交织、冲突与协调,形成了一致与冲突共存的“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

政治理性人行为基于利益,而利益本质上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激励。物质需要是以物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直接依赖关系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物质需要越来越多地通过人化的自然物来得到满足,而不再局限于对单纯自然物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人对通过物质所派生出来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直接依赖而产生的需要,是通过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而形成的情感或某种心理状态来满足的需要。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利益多样性,政治理性人的利益结构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双向激励。当人从社会领域进入以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成为政治理性人,政治理性人需求的多样性逐渐衍生出公共利益、集团利益与个体利益。首先,公共利益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双重激励。公共利益首先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内在需求,当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市民社会为满足公共生活的公共需求,通过契约形式或其他形式建立和委托公共组织(国家与政府)来实现公共利益,通过权力运作满足社会公共物质生活需求。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由此可见,公共权力机构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公共职能的内在需要,人类社会的公共职能的实现需要必然要求建立公共权力机构,通过一系列委托机制与监督机制使公共权力实现社会所预期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人的精神需求亦形成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动力,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需求、荣誉感会促使政治理性人为实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行为,从而获取与实现人生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五层次论解释了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间关系,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人的行为,这些需要和动机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按照各种需要的重要性程度和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需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本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成长过程,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需求层次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有助于从精神层面认识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动机。政治理性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政治理性人追求权力,运用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精神动机。集团利益是政治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的物质需求。在阶级社会中,集团利益主要体现阶级利益,国家与政府作为统治阶级工具首先要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需求。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尽管公共性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与政府所应具有的属性,但阶级社会结构中作为“特殊公共权力”的政府属性却主要体现为阶级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国家及政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政府作为国家合法代表,其主要目的就是代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他们的利益,尤其是保护他们的私有和公有财产,维护阶级统治的稳定。在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各社会阶层分化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集团性不再主要表现为阶级间冲突而表现为阶层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的内容,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不能涵盖新产生的、更细化、更丰富的社会阶层。“如果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在社会结构上是一个阶级社会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在社会结构上已经变成了一个''''阶级''''和''''阶层''''并存的社会,社会结构复杂化了,分化和组合出许多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阶层或集团参与、影响、驱动公共权力机构实现有利于特定集团利益的公共决策,作为仲裁者的政府基于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观对社会各利益集团进行权威性分配,对阶层或集团间利益冲突进行调谐,使冲突控制在统治秩序的范围之内。再者,政府存在自身利益,政府一旦形成,公共利益应成为政府权力运作的应然价值理性,但实然层面上,政府条块部门与个体官僚仍客观存在自身利益需求,以及实现这种特殊利益需求的冲动。政府自身利益源于政府条块组织(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组织中的官僚为主体的物质利益需求。国家整体利益的优先并不能否定局部利益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往往形成以区域为边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在条块分割的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中,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事实上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部门利益需求;公共利益的追求亦不能绝对排除政治理性人个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官僚亦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在宪政与法治制度不健全的政治环境中,政府官僚个体可能运用公权力实现和满足个体物质利益需求。由此可见,政治人理性行为和经济人理性行为均以利益为基础,但两者需求--利益--行为的内涵却存在本质差别。经济理性人的行为基于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而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基于多元利益结构:以社会整体为主体的公共利益、以社会特定集团为主体的集团利益(阶级社会中主要体现为阶级利益)、以政府组织或官僚个体为主体的政府自身利益,这三重利益共存于政治场域之中,彼此间在形式上共存,在实质上存在利益冲突,形成一致与冲突的综合矛盾体。在利益矛盾体结构中,利益激励又驱动政治理性人通过政治途径追求权力、获取权力、并运用权力实施政治行为,实现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理性人运用权力实施利益权威性分配则外在体现为政府公共性行为、集团行为、自利行为。当公共权力体现为公利属性,公共权力可以与公共利益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权力能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当权力体现为集团性,阶级社会中的政府机构主要维护与保障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随着当代社会阶层高度分化,现代政府主要能对各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进行利益平衡和调谐。当公共权力体现为自利性属性,公共权力机构及行为往往为政府机构或官僚自身服务,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正分配。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的运作往往界于三元利益属性混合状态,特定政府的行为与决策究竟侧重于实现公共利益,还是侧重于特定集团利益,或是侧重于政府自身利益?取决于在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特定政治主体,以特定利益为圆心,根据三元属性的对比与动态变化实施政府行为,所实现特定的利益分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自利行为的制度成本不断提升,政府自利性将逐步得以限制,而社会公共需求的上升必将导致公共性的凸现,政府理性行为将倾向于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发展。在政治理性人需求--利益--行为互动逻辑关系之间,权力构成政治理性人需求实现与利益满足的媒介与纽带。政治权力形成于人们的需求,政治理性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旦萌发其利益需求,为实现利益需求,就必然倾向于通过政治渠道争取与获取政治权力,并运用和行使权力来实现利益的权威性分配。经济理性人的活动舞台是市场,市场构成经济人与经济人之间交换商品的空间场所。政治理性人围绕着国家、政府以及其他与公共权力相关的组织,以谋取权力、运用权力为活动特征。“政治人是追求权力最大化的人??''''政治人''''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要求关乎他们所有价值的权力的最大化,希望以权力决定权力,还把别人也当作提高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工具。”社会公共权力是实现利益分配的最权威、最有效的决定性力量,亦外在地成为“政治人”之所以为政治人的客观标志,政治人的活动一旦脱离了社会公共权力,就不能称之为政治人。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人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an)以“权力”作为其政治学学说的核心。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罗伯特·达尔(RobertA.Dahl)把“政治体系定义为任何在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或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续模式。”无论是古典政治学主流观点,还是当代政治学主流观点,政治理性人与权力存在必然联系,“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政治关系总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或权力。”正是由于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活动中,“权力”成为主导社会政治进程一切方面的核心要素,一切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舞台的政治主体--阶级、利益集团,还是官僚、政客、政治精英,总是围绕着权力的获取、实施而展开,“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体现出双重理性,既体现工具理性,亦体现出价值理性。在从需求到利益的第一阶段,政治权力具有价值理性,由于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实现不是自发和自动的过程,在社会资源稀缺的前提条件下,权力所特有的需求满足与资源分配的功能,诱使社会主体进入政治场域成为政治人,通过制度化或非制度化政治途径来追求、夺取、掌握政治权力,这一过程赋予了权力价值理性。在从利益到行为的第二阶段,权力由价值理性转化为工具理性,因为一旦政治主体获取了政治权力,权力就不再成为终极目标,政治理性人终极目标是在政治场域中通过权力的运用和行使,来实现特定行动者所偏好的利益分配,权力因而构成链接需求--利益--政治行为的核心纽带。综上所述,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4

在学术期刊现有的三审制中,编辑审稿处于三审制的最前端,是决定稿件是否继续送专家外审的关键一环,而编辑也就因此成为稿件质量的第一把关人。这就意味着,如果说三审制能够保证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话,那么编辑则是主编对期刊整体价值即质量的主要把关者。[1]由于社科学术期刊与科技学术期刊存有不同之处,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审稿,也就相应地带有与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不同特点。这些不同特点,既体现在编辑对稿件内容的审定上,也体现在编辑对稿件形式的审定上。

一、文稿内容的审定

为更好地呈现中心论点的内涵,学术论文一般会将其中心论点分解为多个分论点,以多角度多层面论述其中心论点的合理性。因此,编辑在审稿时,应仔细判断稿件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否建构起了合理的逻辑序列,且分论点是否明确而恰当。要判断稿件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否建构起了合理的逻辑序列,编辑在审稿时,可以采用论点内涵外延厘定法以及论点逻辑层次分析法,具体考量稿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所谓论点内涵外延厘定法,就是在确定稿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判断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合理性。一般而言,分论点内涵与外延的总和,应该等于中心论点的内涵与外延。就学术论文而言,其文内各一级标题往往就是其各级分论点,因此,其文内各一级标题内涵与外延的总和,应该等于文章标题的内涵与外延。运用这一方法审定稿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编辑快捷直观地得出稿件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是否具有合理性的结论。比如说,有些稿件文内各级标题的内涵与外延之和并不等于文章标题的内涵与外延,有些稿件甚至存在某个文内一级标题直接等同于文章标题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藉助论点内涵外延厘定法,编辑在审稿时都可以一眼发现。所谓论点逻辑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厘定论点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分析稿件各分论点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判断其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合理性。由于学术论文的分论点是其中心论点的多角度多层次分解,因此其分论点之间,势必会构成或并列或递进的逻辑关系。只要厘定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内涵与外延,分论点之间所具有的逻辑关系,同样可以快速推定而得。在判断稿件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否建构起了合理的逻辑序列的同时,编辑还要仔细判断各分论点表述是否明确而恰当。论点表述往往以直接明快,精炼准确,并能统摄具体行文内容为上,藉助分析稿件一级标题的语词结构,参综其下所论述具体内容,编辑在阅读稿件时,是不难判断其分论点是否明确而恰当的。一旦认定稿件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建构起了合理的逻辑序列,且分论点明确而恰当,编辑就应当转而仔细阅读稿件,分析判断其是否以充分必要的论据,严谨合理的论证,清晰有力地阐明了文章的论点。这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论据的充分必要,是指材料是否能完备有力地支撑文章的论点。要做到这一点,论文材料的选择就必须精当。论文在选材时,应该选择他人没有使用或者较少使用的第一手材料,而不应该使用他人反复使用的陈腐的材料,尤其不能使用第二手材料。这是编辑在审稿时,判断论文论据是否恰当的第一个标准。论据的恰当,还体现在论据数量的多寡上,虽然说孤证不立,但这并不意味着论据应该多多益善,而应该以适度为基准,也就是论文所列论据以能证明论文的论点为度。这是编辑在审稿时,判断论文论据是否恰当的第二个标准。编辑采用这样的论据衡量标准审稿,就能有效排除这样几类非优质稿件,比如说全文没有任何材料支撑自己论点的稿件,论文选用论据大多为他人反复使用的稿件,论文所用论据毫无选择的稿件,等等。大抵而言,这几类稿件往往是敷衍成章,缺乏学术论文必要的原创价值的。论据的目的在于以此证明论文的论点,而要想以此有效地证明论文的论点,这就需要在准确使用论据的基础上,合理地由此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就论证本身而言,其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直接,其二是严谨。论据本身能自然导向某一结论,这就是直接;由所用论据能顺势推导出某一结论,这就是严谨。以此为判断标准,就能使编辑在审稿时,能有效排除那些离题万里、逻辑混乱的稿件。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建构起了合理的逻辑序列,分论点明确而恰当,且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合理,这样的稿件,往往就是学术期刊所需要的优质稿件。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时,如果遵循上述审稿法则,就能在仔细阅读稿件时,不难在具体内容上,判断稿件是否为学术期刊所需。

二、文稿形式的审定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章之道,无外乎质文两谐。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除了应该有质的充实新颖外,还需要有文的得体与规范。学术论文虽然不同于文学作品,但并非全然不重文,只不过其对文的要求,与文学作品有所不同而已。一般而言,学术论文带有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规范性、应用性等特点。与此相应,其文字表达也应该带有准确性、抽象性、简洁性、层次性等特点。此外,不同的社科学术期刊,还有着不同的学术论文的相关格式规范。凡此等等,都是编辑在完成稿件内容审定后,需要进一步仔细审读的。在此,我们将其统称为文稿形式的审定。学术论文的形式,包含文字表述与论文格式两部分,其总体要求是得体而规范。得体主要是针对论文文字表述而言的,规范则主要针对论文格式而言。这是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审定文稿形式时的两大着眼点。一篇优秀的社科学术论文,其文字表述应该是专业而不卖弄,准确而不含混,简洁而不冗长,层次分明而毫不混乱。专业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但学术论文专业性的彰显,不在于概念与术语的堆砌,而在于专业的思考角度与思辨方法。学术论文如果不能谨守这一点,就会很容易导向故作高深与卖弄。这就要求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时,能够不为浮华的概念与术语所迷惑,直视文字背后潜藏着的思考向度与思辨方法,以准确判断其文字表述是否得体。学术论文文字的准确体现在多个层面,既指概念表述的准确而不含混,也指判断的准确而不夸饰,还指文献引用的精确而无错误。概念表述是否准确,可以从专业角度去衡量;判断是否准确,可以从论述层面结合前后语境去衡量;至于文献引用是否精确,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综合鉴别。现在部分研究者或缺乏严谨的学术训练,或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或者在引用文献时较为随便,不仔细核对所引文献是否精准无误,或者在引用文献时随意抄录他人所引文献,甚至只是在网络上直接抄录所需文献。后一种情形导致的文献错误问题最大。他人所引文献如果本来就存在错误,再次转引势必导致谬误流传。至于网络文献,则需要对其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古籍文献,不可径直以网络文献为准,而应该以纸质文献为准。古籍类网络文献存在大量的错误,既包括错字漏字,也包括标点断句。学术论文在引用古籍文献时,万不可养成抄录网络文献的不良习惯。但在实际中,部分作者为方便起见,不愿意花费必要的精力检阅纸质文献,而是去直接抄录网络文献,这势必导致引用错误,文献标注错误。对于此类错误,编辑只能凭藉自身的相关积累,在仔细阅读稿件时细心甄别。比如说,如果发现某一句在释读时文理不通,则其引文大体存在问题。这时编辑如果能找到作者所引相关文献,就可以仔细核对其所引文献是否有误。一般而言,如果一篇稿件在引用文献时存在一处较为明显的错误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其全文所引文献存在较多的问题。当然,要想彻底杜绝稿件引文的错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请作者提供其所引文献的所有纸质版著作的原始照片,以供编辑仔细核对,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作者因嫌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不大愿意配合。因此,这一类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前期只能靠编辑自身的学术储备去发现,后期则只能靠作者的校对去发现。学术论文文字表述是否简练,编辑在审稿时,则可以很快发现。这既可以从稿件的标题去判定,也可以从具体行文中看出来。一般而言,社科学术论文的标题应该十分精炼,字数不宜超过20字,应该是由中心语构成的不完整句。反之,一篇社科学术论文如果标题冗长,而且大多是结构完整的句子,那么,作者的文字大多是不简练的。同理,汉语多以短句子为主,虽然说因为专业性的原因,再加上受到欧化句式的影响,社科学术论文的句式变得较为复杂,且长句子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的面貌已经完全改观。因此,如果社科学术论文多以不必要的长句子为主,则论文的文字大体是不够简练的。此外,还有一部分作者在引用古籍文献时,往往习惯于在引用文献后将所引文献翻译成白话文,这种画蛇添足的作法也是文字不够简练的标志。学术论文有预设的阅读对象。其所预设的阅读对象,就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读者,因此,论文在引用相关文献时,是没有必要再将其翻译成白话的。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是行文的必须,社科类学术论文行文也不例外。当然,社科学术论文文字的不简练,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层面,还体现在同一内容的反复言说上,这一点编辑在仔细阅读文稿时是不难发现的。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述是否层次分明,既可以从上下文句意中判定,也可以从上下段文意中判定,还可以从整体文章结构中判定。好的学术论文,其文字表述应该首尾呼应,文气自如,上下通达,结构自然,一体圆融。虽然在实际中,能够达到这一行文标准的学术论文非常罕见,但编辑在审稿时,应该尽量以这些标准为最高指南。这就是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时,以上述所言为审稿的基本法则,就可以较快地判定稿件的文字表述是否得体。不同类型的社科学术期刊对论文的格式,都会有不同的规定,这包括作者单位的标示、作者信息的标明、摘要的字数与写法、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标注,等等。这些规范,编辑都是谙熟于心的,审稿时就能够一眼见出稿件格式是否符合期刊的规范。编辑在审稿时,一旦发现稿件格式不符合期刊规范的,可以暂不处理,等到三审通过拟定用稿后,再通知作者修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稿件的文字表述与论文格式如果得体而规范,编辑就可以认定稿件的形式符合刊物需求,如果稿件在某些地方存在不足,则需要在恰当的时候返回作者修改,并结合上述稿件内容的审定,对稿件给出相应的审稿意见,并决定其后续如何处理,至此才算顺利地完成了一篇稿件的编辑审稿流程。总而言之,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审稿对编辑的素养要求较为全面,既需要编辑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理想,又需要编辑有较为精深的相关专业涵养,还需要编辑有吹毛求疵的审慎态度,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意志,以及高度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审稿工作,正是在上述多种因素作用下展开并完成的。从另一层面而言,编辑审稿是学术期刊所有工作的基础,只有把编辑审稿做实做精,才能为后续专家二审以及主编终审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此后的编辑校对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换句话说,编辑审稿到位了,专家二审与主编三审就会顺利得多,而此后的编辑校对也会事半功倍。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编辑审稿的重要性得到了彰显。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继续教育;毕业设计;逻辑回归;考试分数

一、引言

毕业设计(以下简称:毕设)是高等学校实践性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并且经过考试(考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只有完成毕设和成绩评定合格后才能准予毕业。毕设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能力,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毕设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继续教育中的毕设成绩,除了上述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体现以外,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基本情况,即:性别、年龄、户籍、政治面貌和民族,以及起读层次(专升本或高起本)、就读专业和平时学习成绩等。逻辑回归常用于分析二分类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在疾病诊疗中,经常用到逻辑回归方法来判定某种疾病(如存活与死亡、患病与未患病等)和一些危险因素是否发生关联[1]。学生完成毕设后,简单来分毕设成绩就是“通过”或“不通过”,也是二分类变量,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政治面貌和民族这些基本个人信息,以及起读层次、就读专业和平时学习成绩等一些影响因素。本文拟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上述因素,以期发现对学生毕设成绩有影响的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加以不同的督促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二、研究对象和一般处理

1.研究对象。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A教学点2015-2017学年中,共有734名学生参加毕设,他们分属6个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英语和物流管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由数十个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指导,具体包括:学术期刊论文及相关资料检索、论文题目和大纲确定、论文初稿撰写和中期检查、论文修改并最终定稿及毕业论文答辩。毕设成绩评定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是获得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需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指导老师评分(30%),论文评阅老师评分(30%)和答辩小组评分(40%);另外一种是仅获得毕业证,不需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其最终成绩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指导老师评分(40%)和两个论文评阅老师评分(2×30%)。为了分析影响学生毕设成绩的因素,选取了734名学生入学时登记的一些基本个人信息:性别、身份证号码、民族、政治面貌等。根据分析的需要,将这些基本个人信息归结于五个个体属性:性别、年龄、户籍、民族和政治面貌,再加上他们的起读层次、就读专业与平时学习成绩,共同组成影响毕设成绩的因素,用于开展毕设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2.一般处理。戴筠和栗君研究过学生个体属性与考试成绩的相互关系[2],结果表明学生的民族和政治面貌这两个个体属性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极弱,这样在本次对毕设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就直接舍弃这两个个体属性,最终形成了六个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户籍、起读层次、就读专业和平时成绩。将734名学生毕设的成绩按照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如表1所示。单从毕设通过率来看,女生比男生高,年龄大的学生比年龄小的学生高,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通过毕设。在起读层次这个影响因素中,还发现专升本学生毕设通过率比高起本要高,工程管理和英语专业的毕设通过率也高于其他专业。

三、逻辑回归分析

1.变量设置和赋值。逻辑回归是二分类任务中最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毕设成绩可以简单地分为通过(大于等于60分)和不通过(小于60分)两种,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就适合采用逻辑回归算法[3]。因变量(Y)是毕设成绩,自变量Xi(i=1,2,……,9,10)是对成绩有影响的因素。性别、起读层次和户籍是二元变量,非1即0。学生就读专业共有6个,因为每个学生有且仅有一种专业,所以可以用5个二元变量来表示学生就读专业。这5个二元变量分别是(1)是否就读于工商管理,非1即0;(2)是否就读于工程管理,非1即0;(3)是否就读于会计学,非1即0;(4)是否就读于人力资源管理,非1即0;(5)是否就读于英语,非1即0,不需要为物流管理设定变量,因为上述5个变量就可以决定学生是否就读于物流管理。继续教育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根据各自年龄段的特点将其分为三段,即:25岁以下,26和35之间以及36岁以上,分别赋值为0,1和2。学生平时成绩是学生毕设之前的绩点GPA(GradePointAver-age),根据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只有毕设之前GPA大于等于1.2,才可以参加毕设,这样共有734名学生参加毕设,按照优秀(GPA:3.7-4.0)、良好(GPA:2.7-3.7)、中等(GPA:1.5-2.7)和及格(GPA:1.2-1.5)四个等级对平时成绩进行分类,分别赋值3,2,1和0,如表2所示完成了所有自变量Xi的赋值。2.结果及分析。毕设成绩Y是一个二元变量,毕设分数大于等于60分为1,小于60分为0,对性别、年龄、户籍、起读层次、就读专业和平时成绩共计10个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从表2中可以得到,和毕设成绩有相关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平时成绩和户籍,其他则无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影响因素中,变量女生赋值1,计算P值为10-6,表现非常显著,回归系数是0.1552,说明女生比男生毕设成绩好,毕设通过率高。在年龄影响因素中,回归系数为0.1921(P值为10-13),表明年龄越大,毕设通过率越高。在平时成绩影响因素中,计算的P值小于10-30,显示出毕设成绩和平时成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平时成绩好的学生,毕设通过率就高,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毕设通过率也不高。在户籍影响因素中,P值等于0.0304(小于0.05),回归系数是0.0608,说明沪籍学生比非沪籍学生在毕设中更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前面一般分析中,发现专升本毕设通过率达到85%,而高起本只有69%,似乎说明专升本比高起本学生更容易通过毕设,但是对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发现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不能得到起读层次是专升本就一定比高起本更容易毕业的结论。同样关于就读专业这个影响因素,它们的P值全部大于0.05,同样没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所学专业和毕设通过率没有关联性。另外,从表2中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分析的六个影响因素中,对毕设成绩最有影响的是平时成绩,其次是年龄,再接下来是性别和户籍。也就是沪籍、女生、年龄大的、平时成绩好的学生,通过毕设考试的概率最大。

四、讨论和建议

毕设是教学实践中的最终一个环节,学生取得的成绩关乎到他们能否顺利毕业。成绩高低除了指导老师带教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以外,还和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平时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关联性。综合本文逻辑回归分析毕设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引导学生加强平时课程学习。毕设是考察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平时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毕设成绩,在六个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中,平时成绩和毕设成绩呈现高度正相关,平时成绩好,毕设通过的概率就高。在一般分析中,也发现成绩优秀学生毕设通过率达到93%,而平时成绩合格的学生,只有62%的学生最终能够通过毕设,这充分验证了学生的平时课程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在今后日常教学管理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平时课程的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特别是和专业相关的课程,为毕设取得好成绩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2.引导培养低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教育学生的毕设成绩与年龄有关。在所分析的734名学生中,35岁以上学生的通过率是91%,而25岁以下学生的通过率只有71%。年龄大的学生毕设通过率高,可能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的目的和获得毕业证的愿望有很大关联性,而年龄小的通过率低,也许是他们相对来说生活工作压力不大、学习时间和精力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等。对这些低年龄段的学生,在他们刚入学时候,就要教育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多布置平时作业,强化课程学习效果等,提高他们平时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获得好的毕设成绩。3.督促帮助男同学努力学习。继续教育中不同的性别对毕设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获得高的通过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男同学要给予特别的督促和引导,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平时课程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毕设题目,来提高毕设成绩。对学生的户籍影响因素分析,从逻辑回归分析中得到沪籍学生的毕设通过率比非沪籍要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引起重视。一些非沪籍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可以在新课程学习之前,增加一些必需的前置知识点讲解,增加他们对新课程的学习能力,提高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结束语

本文以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734名学生毕设成绩为例,采用逻辑回归方法综合分析学生入学登记的基本个人信息和平时成绩等因素对毕设成绩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平时课程学习,引导培养低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督促男同学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平时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潘丽霞,李雁平,李雪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7):1025-1027.

[2]戴筠,栗君.数据挖掘学生个体属性与考试成绩的相互关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3):49-51.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6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讨成功的条件。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需情愿去做,终究必定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效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讨。成功的研讨必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认识。

问题认识是什么呢?

一是指研讨的方针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提醒研讨的方针取向,也就是要使研讨到达什么样的方针。研讨的方针取向所反映的是研讨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讨。因此,从选题来看就能够知道该问题研讨的状况和可能开展的趋势。假如选题没有提醒研讨的方针取向,而仅仅陈述了一个实际,那么就意味着该研讨不值得研讨,或许说前人现已做了比较详尽的研讨,在现在的状况下现已没有深化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

二是指研讨的详细规模。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规模详细,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讨无法深化下去,仅仅如走马观花。另一方面是标题太小,研讨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然后使研讨失去了价值和档次。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实反映事物开展的趋势,但因为研讨者的视界太小,无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开展的底子规律。特别是做前史史料研讨的往往都有这样的缺点。

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许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讨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许多学术观念在其时是对的,或许说是真理,但时刻和条件都变化了,因此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必定要勇于质疑,但质疑有必要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意置疑。在有理有据的根底上的置疑,这样的选题必定是有价值的。

总之,选题是很考究技巧的。选题实际上是堆集后的榜首次思维井喷,没有堆集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能够使研讨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条件。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标题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

这儿也有几个考究:

一是标题不宜太长,太长标明作者缺少概括才干和笼统才干,标题要求精粹、简洁,要力求到达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

二是中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这就有必要遵循“计划生育”方针。中心概念逾越两个,论文终究研讨什么就十分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说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减弱了。

三是表达要精准,标题假如引起歧义,或许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呈现跑题现象。

二、文献整理和文献的运用

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讨的根底。它反映的是研讨者的专业根底和专业才干。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相同;一起,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相同没有根底。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道德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讨,尊重文献,也表现了学术开展的头绪。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整理,二是要长于运用文献。

(一)关于文献整理

1、整理文献的意图是什么?

选题的问题认识来历于对文献的阅览和剖析,问题认识不是随便产生的,二是根据既有的研讨而发现问题。整理文献的意图在于:

其一,整理所选问题的前史开展头绪。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开展头绪,不了解学术开展的头绪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化研讨。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可是才干涉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开展方向可能是什么。不只需整理这一问题国内研讨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整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讨现状,然后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讨的底子状况。假如翻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详细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效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效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奉献。在学术论文中,最初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经过对前人既有研讨的追述和剖析表现出来的。

其二,整理文献是充分必定前人所做的学术奉献。任何人的研讨都是在前人的研讨根底上进行新的探究。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在研讨中,这个伟人不是详细的一个人,而是一切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奉献的前人。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前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奉献,就难以开辟新的研讨范畴,也难以对学术研讨进行深化研讨。不尊重前史,咱们相同会堕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到达自己的水平,然后终究也会堕入重复别人现已说过的故事,糟蹋学术资源。

其三,整理文献最底子的意图是发现前人研讨中的问题,然后为自己的研讨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处理的,一代学人只能处理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处理的问题,但即使如此,也存在着研讨的忽略和缝隙,也会因片面才干的缺少而存在着研讨的缺点。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重复不断地阅览、比较和剖析前人的既有研讨效果,从中发现研讨中存在的问题和缝隙。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许连续前人的研讨使之深化,或许发现前人研讨的缝隙和缺少以进行补偿,或许在原有的问题范畴发现新的研讨处女地。这才真实表现了所做选题的研讨价值。

2、怎样整理文献?

不少作者喜爱在导言中一口气把一切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以为这就叫文献整理。可是,把一切相关文献罗列出来必定会占有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效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化下去了。这种文献整理办法是最不行取的。正确的文献整理办法是: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威望刊物上宣布的论文和威望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开展的底子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

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威望学者,或许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相同也代表了学术开展的底子态势。

其三,选择研讨的视角来整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讨的视角特别是详细的问题来整理文献,这样规模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必定千人一面地要在导言中进行文献整理,导言能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恰当论述,在正文撰写的进程中,能够对详细的观念进行文献追述。这种办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念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现已有熟练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二)怎样运用文献?

在文献的运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运用了文献。可是,论文终究运用了什么文献?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证观念具有一致性。在运用文献上有以下几种过错倾向:

1、为文献而文献,也便是在文献上凑数。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览了很多文献的,但细心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念关联度不高。实际上就是假文献。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仔细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榜首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滥竽充数。

2、文献与所引证的观念归于破绽百出,引证的观念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慵懒不情愿去查对,仅仅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念,于是就以为这个观念就是李四的。这种状况十分严峻。

3、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彻底逃避其他学者的研讨。这种景象表现作者的是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逾越自己,因此不情愿引证别人的观念。乃至为了杰出自己,把自己在十分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宣布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这种景象标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

因此,运用文献是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上的,有必要老老实实。运用文献表现了一个学者治学是否谨慎,研讨是否下功夫。因此,运用文献时:

1、切忌文献堆砌,运用文献的价值在于表现论文的研讨深度和谨慎性,而不是经过堆砌文献了夸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渊博。假如是这样,效果可能是拔苗助长。

2、切勿破绽百出,必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假如是经典作品的文献,就愈加需求去阅览和查对。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作品,而是从别人的引证中直接就引过来。一起因为没有弄清楚终究是马克思的观念仍是恩格斯的观念,可能会弄错了。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切记要查阅文献,不行“随声附和”。尤其是外国文献有的作者不情愿阅览,而别人引证之后,自己在没有阅览的景象下而引证了,乃至还想用外文办法来假充。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破绽百出还有一种景象就是引证观念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这标明,作者底子没有读过以背向阴观念的学者,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一起又不情愿花时刻去查对,所以也是一种破绽百出的景象。

3、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谨慎与否,从文献的运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假如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许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怎样都是不深化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标明论文时最新的观念。可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是学术观念,也并非是经过严厉论争的学术观念。或许说,这样的观念没有学术见识。因此,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当然,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数据有必要经过网络来,如一些计算组织的计算数据,查询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的。简而言之,威望组织的网站、威望学术组织的学术网站、国际闻名的研讨组织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彻底能够用。

4、切勿想当然地运用文献,包含弄错出书时刻、引证内容过错、页码过错、作者和译者过错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呈现严峻的硬伤。

三、证明的逻辑

研讨是一个证明的进程,证明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进程。这个进程应该是可是,当时很多的论文缺少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此论文就缺少深度。论争的逻辑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证明逻辑必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国际是平的,这仅仅一种臆想,论文的证明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实际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证明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终究才知道洋葱中心终究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证明逻辑缺少别致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证明不会给人遥想,也不会带来别致。好的论文,相同要给读者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

2、细致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证明真细致性表现的是作者的思维才干,也表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把握的程度。专业根底厚实的,其逻辑思维才干必定要强。相反,没有厚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证明必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把握的专业知识自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证明逻辑。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必定的闻名度了,但专业根底并不厚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底子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少细致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我国又一代学人是在中生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练习,缺少专业素质,但经过自己的尽力也的确跻身于闻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点他自己底子就没有办法补偿。所以,这一代人底子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念,而不行能成为治学谨慎、有深沉学术见识的学者、思维者。

3、科学性,而不是宣扬性

学术研讨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进程,这一进程需求经过很多的实际或史料经过逻辑证明之后才干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可是,当今的学术研讨越来越缺少这样的精力,做前史研讨的不肯泡图书馆、档案馆,做实际研讨的不肯做郊野查询,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而且先预设一个价值情绪,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情绪或观念。殊不知,相同的材料和数据能够证明彻底相反的两种观念。这样,学术研讨因没有按照学术标准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念,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念,这相同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状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损伤,即任何人都能够从事学术研讨,学术也就从底子上丧失了其庄严,也无所谓学术威望可言。正确的办法是在阅览了很多文献之后而构成新的观念,然后再回到材料经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念的科学性。

预设观念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扬的底子办法。当时学术的科学性越来越被宣扬性所替代,原因在于:一是当今行政干涉学术的现象十分严峻,学术质量(评奖)、学术水平(各种学术称谓)、学术考核等都是行政领导来点评的,在这种状况下,乃至行政级别与学术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干涉之下,学术就越来越多地为行政效劳,然后使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宣扬效劳。二是一些学者为了尽快地提高自己的行政级别而不断做政治宣扬的“学识”,学理性的研讨被置之不理,应景性的宣扬文章则一气呵成,但往往是正确的废话、无用的废话。三是宣扬性的“研讨”比真实含义的学术研讨简略出效果,而且也轻松。看积分报纸,阅览几个主流网站的文章,就马上构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需政治正确,这类文章不愁没有当地宣布。学术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

4、学理性,而不是白话化

学术论文必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有必要要逾越日常日子的白话化表达。白话着重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群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布景的人才干听得懂。假如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说话了。有一种观念在嘲笑,学者的论文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论文对社会底子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念实在是浅薄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必定只要专业人士才干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明,而是一个民族的中心文明,这种文明是民族开展最大的精力动力和智力支撑。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时的普罗群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维必定要进行群众传播,这时候就需求用浅显的白话化办法来跟群众沟通。

5、谨慎性,而不是随意性

学术研讨是一个求真的进程,因此需求研讨者有必要在论文写作中要有谨慎的情绪。当时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效果,然后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一是随意运用数据。学术论文在运用数据时必定要是威望性的数据,也就是威望组织的数据。可是,因为当时数据的组织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讨一下组织自身的威望性,效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乃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历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时去了真实性。包含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相同,近年来,外国作品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乃至译本中误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运用这些翻译作品时没有仔细选择,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效果把过错的文献内容引进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呈现一些硬伤。此外,研讨的谨慎性还能够从运用文献中表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书时刻是不相同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书时刻,这也是论文的严峻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书的时刻是不相同的。关于查询的可靠性在于,查询的手法是否可行,抽样的办法,以及计算的办法等。

6、环绕中心问题打开证明,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论文必定有一个中心观念,因此在证明进程中就有必要是环绕这个中心观念打开,一切的材料的方针都是指向这个中心观念的,而不是从中心观念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违背主题。可是,现在不少作者彻底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意图,论文的关键词十分多,几乎是每一末节叙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许一个中心观念统领之下的论文。效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彻底是如脱缰的野马,怎样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能够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四、论文的修正与查验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讨的一种情绪。现在大多数人不情愿修正,也不情愿查验文献和材料。这明显缺少对学术研讨的仔细和谨慎性。

作者自己修正文章的要求:

其一、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在进行酌量。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为德不卒;或许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评论)。

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整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其三,对文句进行酌量,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其四,对文献进行查验,是否存在着文献的过错

其五,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过错

其六,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过失

怎样对待编辑部的修正意见:

其一,在正常状况下,编辑部提修正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正后到达宣布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景象下和没有人脉的状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正意见。

其二,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界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正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

其三,假如编辑部的修正意见的确不当,作者能够回信论述自己的观念,编辑部以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

其四,不要以为编辑部能够刁难,屡次的交游只能回使论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正屡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使有的修正时剩余的,编辑部也会重复推敲的。

五、论文的结束

论文的结束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提醒学术在未来研讨的开展趋势。因此,结束必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束,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从当时的学术论文来看,结束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其一,论文底子就没有结束,当证明结束后,论文就嘎可是止。这是典型的为德不卒。

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讨进行总结,而是脱离前面的研讨谈领会,因此没有表现结束语的效果。

其三,对前面的研讨泛泛而谈,没有会集到观念上来,然后显得太平平。

其四,太简略,有结束与没有结束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束就没有含义。

那么,什么样的结束才是好的结束呢?我以为至少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能够从微观上对论文进行观念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证明,证明或许证伪,但没有杰出自己的观念,所以有必要要有一个结束来提炼作者的观念,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观念。

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证明是一个当心求证的进程,不能展现作者的文笔,但在结束部分,能够放开手脚,解放思维;能够充分展现作者的文采来概括和笼统论文的要义。

三是结束除了概括观念外,也能够对该问题研讨的开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六、关于学术不端

学术标准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有必要要按照学术标准从事学术研讨,而不行为所欲为题“主意”。假如仅仅是提“主意”,没有被证明的“主意”,仅仅是一个假定而已。一个假定性的观念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要用理论办法进行了契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假如这个“主意”具有立异性一起又契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主意”才转变为学术观念,这个观念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时,社会的浮躁也相同渗透到学术范畴,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经过学术论文的而成就自己的虚名,然后取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终究抓取相应的学术位置。效果,有的就不折手法,经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当时,学术不断、学术制假造假行为在论文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剽窃。或抄袭观念,或抄袭材料,或抄袭阶段,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标题改动署上自己的姓名。

2、强行在别人效果上署名。这主要有一下几种景象:一是导师与学生的联系,导师规则学生宣布文章有必要把导师的姓名署上,乃至要求署名榜首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理文章,一旦文章被人告发,导师就千方百计逃避;或许公开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搭档联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联系。或许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或许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

3、篡改文献和数据、成心望文生义。这主要是不情愿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论文可能又特别需求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念,效果只好对边际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念进行刻意地误解,或望文生义地引证,以投合自己研讨的需求。

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破绽百出

5、低水平重复。不情愿去阅览文献,因此不知道学术开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讨在重复着前人的研讨,乃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讨。

6、转引二手文献而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耳食之言。

7、只引证自己的论文,自卖自夸。

8、阅览中文文献却引证外文表达文献,效果弄巧成拙。

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效果驴唇不对马嘴。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7

社会科学,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显然,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因此,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同时,它又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锐利武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所在,越来越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其科学意义是重大的。因此,越来越加强了对这方面的研究,并成立了相应的群众性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可以肯定的讲,这一群众性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实践上,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人们也深切的感觉到,随着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需要有一个更新的发展。无论是从组织上、形式上、作用上,以及工作理念上,都必须以务实态度加以提升,所以,各级政研会组织在多次布置研究课题时,都有一项关于如何加强政研会方面的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才提出了以下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面的新想法。

一、必须从组织形态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直接纳入党的领导。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冠以了群众性组织的名头,因此,为了突出群众性,在组织形态上,它的某一级组织往往是按企业类别专业类别或性质相同、相近的群体来划分。如就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来讲就有供电学组、发电学组、修造学组、科研院校学组等等,就社会来讲则是以企业为单位。他们的上级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组织成员的会费缴纳,从经费上似乎也体现了群众性组织的特性。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担任这些组织的各种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企业里相应的不同级别的领导人,如会长由党委书记担任,秘书长由宣传部长担任。所以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官”办的群众性组织。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产生初期具有民间性、群众性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它必须更紧密的纳入到党委的领导之下,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今天我们要探索其科学性所在,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构造完整的科学体系,显然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命题。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组织形态上突出党管性、在研讨上突出群众性。否则,“犹抱琵琶半遮面”,反而会使此项工作日趋形式化,最终导致松散,而丧失掉凝聚力和生命力,人们的关注力也将淡化起来,从重视走向弱视。从实践上看,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如营口供电公司过去在组织形态上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到党的组织管理上来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就缺乏深刻性,普遍性也不足,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文章产出也较少。1996年党委把研究小组从专业学组改为以党支部为单位后,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每年产出的论文、调查报告等少则20余篇,多则近百篇。而且有的文章上了《工人日报》,多篇文章参加了全国性或部级别的论坛,各种层次奖项不断获得,其成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但有力地指导了企业实践,而且也引起了外部的关注。由此看来,从组织形态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直接纳入到党的领导之下,确实是很必要的。就省公司范围来讲,这种形式主要应该体现在基层,即取消专业小组形式,改为以党支部为单位,这样就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直接作为党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紧紧地抓起来。而省公司目前划分的学组形态,由于具有很强的交流性,仍需保持。说穿了就是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我们党的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确定这样的原则:组织形态突出党管性,研讨形态突出群众性。如果这个原则确立起来的话,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思考并完善这方面的建设。

二、必须在形式上突出学术性。

当前,就省公司而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缺乏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上。每年一次的学组会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模式基本上是听取各单位政研工作汇报、评选先进政研会、评选优秀论文、分组座谈(党委书记一组、宣传部长一组)、领导到会讲话、

布置相关工作等等。很显然,会议没有安排学术交流,虽说事先收集了论文,但是仅仅局限在评比人员范围内,结果会议变成了评比会和座谈会。这几年,大家对评比颇有微词,已经产生了反感,其原因是各家的工作大致雷同,当然不排除有的单位有特点,而评比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会产生反感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会议把工作主体搞错位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会议,它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开展学术的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会议绝大多数时间应该对此进行安排。现在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缺项,所以它必然显得苍白。我们认为,对此应该加以改善,即在保留原有的形式状态下,把工作主体转移到学术交流上来。对此我们可做好如下设想:第一是把省公司级别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学组会、年会)改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坛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高峰会议。其理由是,参加此等会议的人员构成基本上是各个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及省公司的相关领导,这些领导都有着较强的理论水平,其层次相应也较高,而且党委书记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宣传部长也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具体组织者,而收集上的论文相应质量也较高,因而冠以上述名称是比较贴切的,同时又在形式上提高了会议品位,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二是开展学术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科学,研究它的文章又称之为理论,显然其本身就具有学术性。这些学术成果不能被封在集子里,或束之高阁起来,因为我们必须看到,每年形成的论文集,很少有人去翻看学习,所以我们必须提供适当的场合去进行交流,学组会是最佳的交流场所。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一是由论文作者本人现场宣读论文,由与会人员评判,根据得分多少直接评选出优秀论文,这个做法将会耗去大量时间,但交流的内容多。二是仍采取现在的做法,事先评出优秀论文(专家评选行为),然后现场宣读优秀论文,这样做耗时少,但交流内容也少。如此,学组内就会形成交叉感应,相互启发,座谈起来也丰富得多,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也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提高。三是在研究与交流上,我们发现近几年似乎论文偏多,而赋有深度的专门调查较少,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开展工作调查,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可直接参与交流,以引发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第三是提倡学者风范。现在我们一些论文作者撰写的论文底气不足,缺少学者风范,应引导他们在撰写论文时要以学者的身份出现,要敢于讲话,写文章不能缩手缩脚,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品位。当然,文章首先要讲思想性和逻辑性。我们的一些作者,往往否定自己写的不是论文,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什么叫理论?实际很简单,观点加逻辑就等于理论,理论系统化了那叫理论体系,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者身份出现时,不能首先矮人三分,而要自我提气。第四是先进政研会的评比可以两年搞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考察各单位是不是就理论谈理论,所研究的成果是否有效地指导了自我实践。因为当年产生的理论成果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检验,所以必须把这个时间让出来。很显然,我们在评选先进政研会的时候,必须把理论成果应用做为一项基本条件,而不是仅仅看开了几个会,收了几篇论文上。第五是基层仍为研讨会。其理由是,基层相应理论水准偏低,有些论文缺乏系统性,有的明显缺乏逻辑性,所以他们之间恰恰应该开展研讨,边研究,边讨论,互相激发。如果基层冠以论坛、高峰类的名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你层次上也不够分量。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把上下层次明确区分开了,即学组会为论坛会或高峰会,基层则为研讨会。这些形式的划分不是唯形式而形式,而是有着一定的理由和实际内容的。

三、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转化,加大指导力。

近几年,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的增多,质量的提高,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越来越关注成果的认定与转化,越来越看到自我理论指导力的重要性。因而连续几年都设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奖,这个做法是非常积极的,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就省公司范围内,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的转化还显得不足,很多成果并没有推广开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存在了“银行”里,因而导致了它的指导作用搁浅了,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些成果,下大力气促进转化,使其真正发挥指导具体实践的作用。固然有些成果没有普遍性,但是借鉴性总还是存在的,有借鉴就会发展到有运用,有运用就会体现出指导,指导力形成了就必然会推进工作发展。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8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冠以了群众性组织的名头,因此,为了突出群众性,在组织形态上,它的某一级组织往往是按企业类别专业类别或性质相同、相近的群体来划分。如就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来讲就有供电学组、发电学组、修造学组、科研院校学组等等,就社会来讲则是以企业为单位。他们的上级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组织成员的会费缴纳,从经费上似乎也体现了群众性组织的特性。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担任这些组织的各种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企业里相应的不同级别的领导人,如会长由党委书记担任,秘书长由宣传部长担任。所以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官”办的群众性组织。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产生初期具有民间性、群众性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它必须更紧密的纳入到党委的领导之下,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今天我们要探索其科学性所在,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构造完整的科学体系,显然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命题。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组织形态上突出党管性、在研讨上突出群众性。否则,“犹抱琵琶半遮面”,反而会使此项工作日趋形式化,最终导致松散,而丧失掉凝聚力和生命力,人们的关注力也将淡化起来,从重视走向弱视。从实践上看,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如营口供电公司过去在组织形态上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到党的组织管理上来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就缺乏深刻性,普遍性也不足,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文章产出也较少。1996年党委把研究小组从专业学组改为以党支部为单位后,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每年产出的论文、调查报告等少则20余篇,多则近百篇。而且有的文章上了《工人日报》,多篇文章参加了全国性或部级别的论坛,各种层次奖项不断获得,其成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但有力地指导了企业实践,而且也引起了外部的关注。由此看来,从组织形态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直接纳入到党的领导之下,确实是很必要的。就省公司范围来讲,这种形式主要应该体现在基层,即取消专业小组形式,改为以党支部为单位,这样就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直接作为党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紧紧地抓起来。而省公司目前划分的学组形态,由于具有很强的交流性,仍需保持。说穿了就是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我们党的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确定这样的原则:组织形态突出党管性,研讨形态突出群众性。如果这个原则确立起来的话,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思考并完善这方面的建设。

二、必须在形式上突出学术性。

当前,就省公司而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缺乏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上。每年一次的学组会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模式基本上是听取各单位政研工作汇报、评选先进政研会、评选优秀论文、分组座谈(党委书记一组、宣传部长一组)、领导到会讲话、布置相关工作等等。很显然,会议没有安排学术交流,虽说事先收集了论文,但是仅仅局限在评比人员范围内,结果会议变成了评比会和座谈会。这几年,大家对评比颇有微词,已经产生了反感,其原因是各家的工作大致雷同,当然不排除有的单位有特点,而评比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会产生反感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会议把工作主体搞错位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会议,它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开展学术的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会议绝大多数时间应该对此进行安排。现在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缺项,所以它必然显得苍白。我们认为,对此应该加以改善,即在保留原有的形式状态下,把工作主体转移到学术交流上来。对此我们可做好如下设想:第一是把省公司级别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学组会、年会)改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坛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高峰会议。其理由是,参加此等会议的人员构成基本上是各个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及省公司的相关领导,这些领导都有着较强的理论水平,其层次相应也较高,而且党委书记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宣传部长也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具体组织者,而收集上的论文相应质量也较高,因而冠以上述名称是比较贴切的,同时又在形式上提高了会议品位,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二是开展学术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科学,研究它的文章又称之为理论,显然其本身就具有学术性。这些学术成果不能被封在集子里,或束之高阁起来,因为我们必须看到,每年形成的论文集,很少有人去翻看学习,所以我们必须提供适当的场合去进行交流,学组会是最佳的交流场所。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一是由论文作者本人现场宣读论文,由与会人员评判,根据得分多少直接评选出优秀论文,这个做法将会耗去大量时间,但交流的内容多。二是仍采取现在的做法,事先评出优秀论文(专家评选行为),然后现场宣读优秀论文,这样做耗时少,但交流内容也少。如此,学组内就会形成交叉感应,相互启发,座谈起来也丰富得多,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也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提高。三是在研究与交流上,我们发现近几年似乎论文偏多,而赋有深度的专门调查较少,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开展工作调查,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可直接参与交流,以引发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第三是提倡学者风范。现在我们一些论文作者撰写的论文底气不足,缺少学者风范,应引导他们在撰写论文时要以学者的身份出现,要敢于讲话,写文章不能缩手缩脚,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品位。当然,文章首先要讲思想性和逻辑性。我们的一些作者,往往否定自己写的不是论文,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什么叫理论?实际很简单,观点加逻辑就等于理论,理论系统化了那叫理论体系,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者身份出现时,不能首先矮人三分,而要自我提气。第四是先进政研会的评比可以两年搞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考察各单位是不是就理论谈理论,所研究的成果是否有效地指导了自我实践。因为当年产生的理论成果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检验,所以必须把这个时间让出来。很显然,我们在评选先进政研会的时候,必须把理论成果应用做为一项基本条件,而不是仅仅看开了几个会,收了几篇论文上。第五是基层仍为研讨会。其理由是,基层相应理论水准偏低,有些论文缺乏系统性,有的明显缺乏逻辑性,所以他们之间恰恰应该开展研讨,边研究,边讨论,互相激发。如果基层冠以论坛、高峰类的名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你层次上也不够分量。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把上下层次明确区分开了,即学组会为论坛会或高峰会,基层则为研讨会。这些形式的划分不是唯形式而形式,而是有着一定的理由和实际内容的。

三、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转化,加大指导力。

近几年,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的增多,质量的提高,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越来越关注成果的认定与转化,越来越看到自我理论指导力的重要性。因而连续几年都设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奖,这个做法是非常积极的,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就省公司范围内,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的转化还显得不足,很多成果并没有推广开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存在了“银行”里,因而导致了它的指导作用搁浅了,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些成果,下大力气促进转化,使其真正发挥指导具体实践的作用。固然有些成果没有普遍性,但是借鉴性总还是存在的,有借鉴就会发展到有运用,有运用就会体现出指导,指导力形成了就必然会推进工作发展。

推进成果的转化首先在于省公司,可以肯定的讲,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是成果转化的第一桥梁和纽带。因为最终成果的认定在省公司,成果的也在省公司,所以成果理论的推广必然是省公司首当其冲。所以我们认为,每年应该以省公司名义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会,可以单独召开,也可以并入到学组会作为一项内容。对于每一个成果,应该有提要和点评,如果形势需要,或者有些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效果明显,可以进而召开经验交流会,扩大成果的影响力。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成果转化了才能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作用,否则,存在“银行”的“钞票”仅仅是数字而已。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9

一、写好序论

序论也叫前言、引言、导论或绪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毕业论文的序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对本文的基本观点、本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作一个扼要的介绍。序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交代式。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例如,《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一文的序论:《中国残疾人法》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并妥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对策》一文的序论:

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正在突破地域、意识形态的界限而日趋激烈。而在这股竞争大潮中,人才的竞争则是关键。当人们为改革开放中人才大流动的出现而欢呼时,国有企业却频频告急。人才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不少厂长(经理)深感“留人乏术”。为什么在人才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被动地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例如,《略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序论: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例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一文的序论:

在我国十一亿多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而要让九亿农民都能在本世纪末奔上小康路,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本文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例如,《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现象初探》的序论:

潜亏是企业亏损在报告期已形成,而未在报表上反映的潜伏亏损额。它一般以物亏、价亏、呆帐和坏帐等形式潜伏于企业内部,随时都可转化为明亏。潜亏造成企业虚盈,财政虚收,资产不定,信息失真,掩盖了经营状况的真相,助长了经营的短期行为,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亏侵蚀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将不该分配的收益予以分配,形成国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业,又贻害国家,必须加以解决。

以上列举的是毕业论文几种常见的序论写法,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序论的不同写法使毕业论文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风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但无论采用哪种写法,每篇毕业论文的序论,都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议论性文章通常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头就能让读者接触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笔干言,离题万里”,带着读者在文章中心以外尽绕圈子,使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开头要让读者对文章产生良好的初始印象,发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序论要有实质性内容和易于吸引读者的词句。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开头的文字不宜过长,以免显得头重脚轻,结构不匀称。一个繁杂冗长的开头,会使读者产生恶劣印象而不忍卒读。古人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开头要像放鞭炮,骤然而响,使人为之一震。毕业论文开头的文字尤其要简洁、有力。

文章如何开头,是作者常常要煞费苦心的事情。写好序论,对毕业论文初稿的完整是关键性的一步,切不可草率从事。

二、写好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本论部分的要求,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本论部分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论证,以理服人。作者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信的。为此,必须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充分的论证。论证就是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或证明敌对论点错误性的过程和方法。从论题的性质来看,论证又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证明它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确立起来的过程就叫立论,也叫做证明;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1)例证法,这是一种用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说明的论证方法,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这是最常用而有效的论证方法。例如:

××市热电厂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紊乱,引起交接货手续不清,货款支出异常,个别领导与供销人员收受贿赂,致使厂方多付货款11.2万余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确凿,叙述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2)引证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权威人士的观点、理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律,还有其他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也称“事理论证”。例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说:“任何民主,和一般的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列宁的这些基本观点说明,政治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既是指导作用,又是服务作用,是指导与服务的统一。

采用引证法,所引用的言论要忠实于作者原意,不能断章取义;引语要准确无误,最好注明出处;引语要简洁,避免大段引用、喧宾夺主;对引语要作一些阐发说明,不要引完即简单下结论。

(3)分析法,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事理,分解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一加以考察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所论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视,发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来,从而很好地证明论点。例如,题为《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毕业论文,对学校原来的领导体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作了这样的分析:(一)文字上含义不清,可以作出多种解释。

(二)把“领导”与“负责”分工,不符合管理原理。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四)在校长上面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形成了书记——校长——主任——教职工四个层次。管理层次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通过这样入情入理的层层分析,旧体制的弊端昭然若揭,也就从反面很好地证明了“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中心论点。

(4)推理论证,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议论文与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演绎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局部来看,在各个论证环节中,也可采用这些推理形式。学员论文运用推理论证的例子随处可见。

立论论证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因果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2.驳论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

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

论证或反驳的方法有很多种,究竟使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要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单纯地只用一种论证方法是很少见的,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几种论证或反驳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论证效果。

(二)结论严谨,条理清楚

本论的篇幅长,容量大,层次较多,头绪纷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来安排文章内容,就会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大大降低表达的效果。根据层次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把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划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等三种类型。

1.并列式结构

又称平列式结构或横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划分为几个分论点和层次,各个分论点和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2.递进式结构

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它对需要论证的问题,采取一层深于一层的形式安排结构,使层次之间呈现一种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透彻的论证。

3.混合式结构

也称并列递进式结构或纵横交叉式结构。有些论文的层次关系特别复杂,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形式,需要把并列式和递进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的结构形式。采用混合式结构,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并列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并列的面上,又展开递进(并列中的递进);一是在递进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递进层次上,又展开并列(递进中的并列)。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复杂,也更难掌握一些。

为了避免由于内容过多而使条理不清,写作本论时,常在各个层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标志,这些外在标志的主要形式有小标题、序码、小标题与序码相结合及空行等几种。

(三)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本论部分的内容由观点和材料构成,写好本论的另一个要求是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从总体上说,材料应按照各自所要证明的观点来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别划归到各个小观点之下,随着观点间逻辑关系及排列顺序的明确,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但是,在同一内容层次之中的观点与材料应怎样安排,究竞是先出观点还是先列材料,在起草时不能不斟酌一番。为了避免雷同,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是先摆观点,后列材料;有时也可以先列材料,再摆观点;还可以边摆观点边列材料,夹叙夹议,由浅入深。总之,要把材料和观点紧紧地糅台在一起,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三、写好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提出论证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应对全篇文章所论证的内容作一个归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和意见。例如,《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镇领导方法》一文的结论: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新的体制转换阶段,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带头人,在思想认识、领导方法等方面都必须来一个很大的转变,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论文结论部分,作者常常不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指出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例如,《地方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之路》一文的结论部分:

总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当前,我们仍处在上述较容易见到成效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的阶段,我们要力争有一、二个突破口,在取得成果之后,不断把后勤改革引向深入,达到服务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谢辞。在结论部分的最后,也可以写上几句话,向在本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谢辞要写得感情诚恳,言语得体,不要过多的溢美之辞。例如:

政治逻辑论文范文篇10

一、写好序论

序论也叫前言、引言、导论或绪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毕业论文的序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对本文的基本观点、本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作一个扼要的介绍。序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交代式。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例如,《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一文的序论:《中国残疾人法》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并妥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对策》一文的序论:

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正在突破地域、意识形态的界限而日趋激烈。而在这股竞争大潮中,人才的竞争则是关键。当人们为改革开放中人才大流动的出现而欢呼时,国有企业却频频告急。人才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不少厂长(经理)深感“留人乏术”。为什么在人才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被动地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例如,《略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序论: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例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一文的序论:

在我国十一亿多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而要让九亿农民都能在本世纪末奔上小康路,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本文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例如,《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现象初探》的序论:

潜亏是企业亏损在报告期已形成,而未在报表上反映的潜伏亏损额。它一般以物亏、价亏、呆帐和坏帐等形式潜伏于企业内部,随时都可转化为明亏。潜亏造成企业虚盈,财政虚收,资产不定,信息失真,掩盖了经营状况的真相,助长了经营的短期行为,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亏侵蚀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将不该分配的收益予以分配,形成国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业,又贻害国家,必须加以解决。

以上列举的是毕业论文几种常见的序论写法,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序论的不同写法使毕业论文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风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但无论采用哪种写法,每篇毕业论文的序论,都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议论性文章通常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头就能让读者接触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笔干言,离题万里”,带着读者在文章中心以外尽绕圈子,使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开头要让读者对文章产生良好的初始印象,发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序论要有实质性内容和易于吸引读者的词句。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开头的文字不宜过长,以免显得头重脚轻,结构不匀称。一个繁杂冗长的开头,会使读者产生恶劣印象而不忍卒读。古人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开头要像放鞭炮,骤然而响,使人为之一震。毕业论文开头的文字尤其要简洁、有力。

文章如何开头,是作者常常要煞费苦心的事情。写好序论,对毕业论文初稿的完整是关键性的一步,切不可草率从事。

二、写好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本论部分的要求,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本论部分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论证,以理服人。作者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信的。为此,必须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充分的论证。论证就是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或证明敌对论点错误性的过程和方法。从论题的性质来看,论证又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证明它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确立起来的过程就叫立论,也叫做证明;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1)例证法,这是一种用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说明的论证方法,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这是最常用而有效的论证方法。例如:

××市热电厂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紊乱,引起交接货手续不清,货款支出异常,个别领导与供销人员收受贿赂,致使厂方多付货款11.2万余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确凿,叙述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2)引证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权威人士的观点、理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律,还有其他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也称“事理论证”。例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说:“任何民主,和一般的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列宁的这些基本观点说明,政治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既是指导作用,又是服务作用,是指导与服务的统一。

采用引证法,所引用的言论要忠实于作者原意,不能断章取义;引语要准确无误,最好注明出处;引语要简洁,避免大段引用、喧宾夺主;对引语要作一些阐发说明,不要引完即简单下结论。

(3)分析法,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事理,分解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一加以考察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所论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视,发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来,从而很好地证明论点。例如,题为《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毕业论文,对学校原来的领导体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作了这样的分析:

(一)文字上含义不清,可以作出多种解释。

(二)把“领导”与“负责”分工,不符合管理原理。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四)在校长上面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形成了书记——校长——主任——教职工四个层次。管理层次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通过这样入情入理的层层分析,旧体制的弊端昭然若揭,也就从反面很好地证明了“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中心论点。

(4)推理论证,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议论文与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演绎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局部来看,在各个论证环节中,也可采用这些推理形式。学员论文运用推理论证的例子随处可见。

立论论证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因果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2.驳论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

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

论证或反驳的方法有很多种,究竟使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要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单纯地只用一种论证方法是很少见的,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几种论证或反驳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论证效果。

(二)结论严谨,条理清楚

本论的篇幅长,容量大,层次较多,头绪纷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来安排文章内容,就会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大大降低表达的效果。根据层次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把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划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等三种类型。

1.并列式结构

又称平列式结构或横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划分为几个分论点和层次,各个分论点和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2.递进式结构

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它对需要论证的问题,采取一层深于一层的形式安排结构,使层次之间呈现一种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透彻的论证。

3.混合式结构

也称并列递进式结构或纵横交叉式结构。有些论文的层次关系特别复杂,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形式,需要把并列式和递进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的结构形式。采用混合式结构,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并列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并列的面上,又展开递进(并列中的递进);一是在递进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递进层次上,又展开并列(递进中的并列)。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复杂,也更难掌握一些。

为了避免由于内容过多而使条理不清,写作本论时,常在各个层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标志,这些外在标志的主要形式有小标题、序码、小标题与序码相结合及空行等几种。

(三)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本论部分的内容由观点和材料构成,写好本论的另一个要求是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从总体上说,材料应按照各自所要证明的观点来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别划归到各个小观点之下,随着观点间逻辑关系及排列顺序的明确,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但是,在同一内容层次之中的观点与材料应怎样安排,究竞是先出观点还是先列材料,在起草时不能不斟酌一番。为了避免雷同,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是先摆观点,后列材料;有时也可以先列材料,再摆观点;还可以边摆观点边列材料,夹叙夹议,由浅入深。总之,要把材料和观点紧紧地糅台在一起,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三、写好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提出论证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应对全篇文章所论证的内容作一个归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和意见。例如,《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镇领导方法》一文的结论: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新的体制转换阶段,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带头人,在思想认识、领导方法等方面都必须来一个很大的转变,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论文结论部分,作者常常不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指出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例如,《地方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之路》一文的结论部分:

总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当前,我们仍处在上述较容易见到成效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的阶段,我们要力争有一、二个突破口,在取得成果之后,不断把后勤改革引向深入,达到服务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谢辞。在结论部分的最后,也可以写上几句话,向在本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谢辞要写得感情诚恳,言语得体,不要过多的溢美之辞。例如: